日本浮世繪7大優點2025!(小編貼心推薦)
浮世繪畫師無不對當時的流行風尚投以關注並積極表現,在技法上不斷花樣翻新,洋溢着對「現世」生活的讚美。 浮世繪最廣為人知的是美人畫,這也是浮世繪的最主要題材;其次為歌舞伎演員畫像(日語稱為「役者繪」),還有在幕末時期興起的風景畫。 此外,浮世繪還鮮活地表現出當時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百態和流行時尚,可以說是包羅萬象,被稱為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 日本畫家在不同時期創作了數以萬計的浮世繪,其中以19世紀的產量最大。 直到今天,浮世繪仍深深影響著日本文化,而且仍有現代畫家以這種藝術形式進行創作。 西川祐信最擅長畫的是美人風俗圖,雖然他的畫作大都是墨印,但卻以細緻柔軟的曲綫,將女性的柔美展示得惟妙惟肖,並因此為美人畫融入了新的意境,對後世特別是鈴木春信寫實的美人畫樣式,產生了重要影響。 上圖是歌川廣重的作品,是影響梵谷畫風的作品之一。 菱川師宣倒是頭一個將版畫脫離出原先的從屬地位,獨自編成“繪本”,流傳坊間。 江戶幕府緊縮的財政政策,使得奢侈的畫風只在上流社會流傳,與此相對的民間社會則發展出風俗畫。 所謂「錦繪」實際上就是多色印刷,從而增強了浮世繪的表現能力,為浮世繪黃金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今年北部的民眾也有眼福了,一場名為「江戶風華-五大浮世絵師展」17日將於中正紀念堂盛大開展。 從當代浮世繪紋身師Horihiro Mitomo的畫作中,不難發現各浮世繪名家們的風格特色。 武士、神佛、海浪、錦鯉等浮世繪圖案,不只是黑幫份子的標誌符號,更是來自日本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環。 而後師承河鍋暁斎的小林清親更引入西畫式的無輪廓線筆法繪製風景畫,此畫風被稱為光線畫。 日本浮世繪: 藝術背景 京都的西川祐信(1671~1751)的業績同樣值得註意,但活動年代稍遲於師宣。 袖信除了肉筆畫外,還有大量的歪本、插圖本,可與江戶浮世繪師抗衡。 他擅長以京都風格的細致柔軟的曲線將女性柔美的姿態表現在版畫上,因此具有新的意義。 他的美人畫極大的刺激了奧村政信、石川豐信等江戶浮世繪師,特別是對於鈴木春信美人畫樣式的建立起著重要的作用。 美人畫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對華麗服飾的描繪,每一幅美人畫中佔據最大幅面的莫過於美輪美奐的和服款式和圖案。 江戶時代被稱為「圖案與紋樣的時代」,是日本近世服飾設計的高峯。 「穿着的喜悅」不再是貴族的特權,而成為平民大眾的普遍生活需求,艷麗的色彩組合與豐富的花卉植物紋樣使每一套和服都凝聚着一個美的世界。 浮世繪細緻全面地反映了流行時尚,體現出新興市民階層的活力。 日本浮世繪 浮世繪是一種涵蓋彩色印刷的木版畫和手繪畫作的藝術形式,主要描繪人物、風景、日常生活等主題。 日本浮世繪: 日本文物控要尖叫了!經典日本藝術「江戶風華-五大浮世絵師展」01/18正式登場,5大浮世繪大師、超過百組經典浮世繪重現日本江戶最潮藝術。 歌川國芳在《相馬之古內裏》一畫作中,運用妖怪為主題,展現出獨樹一幟的作畫風格。 這幅《相馬之古內裏》,是大範圍的骷髏佔據版面的三分之二,從中營造出詭譎、奇幻的氛圍。 這幅畫描繪傳說擅長使用妖術之「平將門」的女兒—「瀧夜叉姬」操縱巨大骷髏與大宅太郎光國對戰的故事。 歌川國芳的作品在當時具有反骨、諷刺的精神,不僅得到許多人民的支持,更進而形成浮世繪藝術家的最大派系,這也間接影響了昭和時代的日本畫家。 到了日本封建社會晚期的江戶時代,由於經濟增長,城市裏出現了市民文化。 「大橋驟雨」則是歌川廣重晚年時期「名所江戶百景」的系列作品之一,是他的經典之作。 畫作描繪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橋上的人慌張躲避的場景,畫面上方用濃墨渲染出烏雲,雨絲則以不同的方向線條清楚呈現雨勢的強勁。 該作品以俯瞰視角構圖,但江戶時期並沒有如此高的建築物,也讓該幅畫受到當時江戶民眾喜愛。 另外,印象派畫師梵谷也深受該幅畫影響,還曾以油畫臨摹,可說是象徵日本主義非常知名的作品。 葛飾北齋可說是西方藝術界所認識的第一位日本浮世繪大師,深深影響了莫內、梵谷等印象派畫家的創作風格,他以富士山為取材所創作的「富嶽三十六景」是他在72歲時的系列創作,也讓他揚名國際。 日本浮世繪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的日本繪畫藝術風格,描繪人於塵世中漂浮的生活,當中包括風景、戲劇甚至春宮圖等庶民愉快生活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