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專題更贏得本屆「DIGI+ 機車共享2025 X TCA全球數位新星大賞」第三名。 遠創智慧資深經理楊德婷積極投入海外人才培育,透過深度合作激發團隊潛力,並協助企業走入海外市場。 而致力於打造智慧交通系統、並將臺灣經驗複製到海外的遠創智慧,也分享了參與 TCA 計畫所帶來的優勢。 遠創智慧資深經理楊德婷提到,外籍人纔可以為企業帶來五個優勢:第一個是幫助企業在進入海外國家時,能快速瞭解當地文化與價值觀;第二個是協助進行當地的溝通;第三個是幫助臺灣辦公室建立國際化的環境;第四則是建立多元文化的團隊;第五個則是幫助企業培養國際幹部,成為更堅實的基石。 您可以與租用人協調並配合在租用時間開始和結束時交付鑰匙,或者您能跳過此步驟,使用密碼鎖盒子更方便快速地交付鑰匙。 我們歡迎所有到來的人,SKRT接受國際駕駛許可證,只需註冊一次即可騎機車暢遊任何SKRT服務的地區。
據統計, GoShare 在 2020 年底有超過一百萬用戶租借使用,有七成是用戶自行換電,顯示換電體驗實際上受到歡迎,更成功提高共享經濟期望達到的效率。 例如,GoShare 目前投放車輛超過6500臺,車輛上線率(續航夠、準備好可被租借的車)維持八成以上,在這些上線的車子中,高達 95%會被使用到。 根據德國共享運具研究網站 mopedsharing.com 研究,包含輕型到重型的速可達等,2020 年全球有 10.5 萬臺以上的共享機車,比 2019 年成長多六成,臺灣共享機車也發展迅速,僅排在印度和西班牙之後,是目前世界共享機車第三大市場。 服務範圍影響還車地點,要注意「不是有停車位就可以還車」。 例如:本次實測目的地為臺北美堤河濱公園,當騎乘至到河濱公園,並將機車停在停車格內後,才發現WeMo和iRent無法還車! 查看手機App發現此為灰色區域,代表不在服務範圍內,因此,無法還車、會持續扣款,而GoShare在此可以順利還車。
機車共享: SKRT 機車共享
拓點最廣的iRent是各世代都想要嘗試的品牌,其中又以40世代的使用意願最高(74%);而GoShare則廣受年輕世代歡迎,普遍願意嘗試;至於WeMo則是20世代相對願意嘗試的選擇。 根據GO SURVEY調查,民眾平均每月使用1.5次的共享機車,其中30世代使用次數高達每月2.1次;其他世代至少也有每月1次的頻率。 共享汽車不被綁在租車公司車庫,提供原地甲租甲還、或像 Ubike 一樣甲租乙還,甚至還有「路邊還車」的服務,顛覆開完車要「物歸原位」的觀念,不讓還車變成安排行程的絆腳石。 共享汽車以小時計費,開多久、付多少,不必為了幾小時而租上一天,更不用遷就租車公司營業時間,就算臨時起意想夜遊或緊急用車,無需接洽人員,24 小時都能以 App 輕鬆搞定。 這邊證件的部分是不用擔心,再翻拍的過程中,官方都會在背景加註「僅供WeMo註冊使用」,就像是我們平常在銀行申請信用卡或開戶,銀行也會在我們證件上加蓋這些註明圖樣,避免照片被有心人士做二次使用。
- 燃油機車,不過加速之餘,電力消耗速度也會比較快,所以使用當下得注意電力。
- 民視新聞/黃美慧、廖錦雄 高雄市報導高雄市正副議長選舉,藍營在昨天歷經陸淑美退選、曾俊傑叛變之後,國民黨一早再度開會,陸淑美迴心轉意,決定與陳美雅搭配參選。
- 所以 GoShare 首先導入臉部辨識系統,藉由 AI 協助自動辨識申請者的證件與自拍照是否為同一人,隨辦隨好,從開始註冊到審核完成,最多不超過 10 分鐘,大勝其他兩家共享機車業者,連 WeMo 都有意跟進。
- WeMo 的缺點是不能自行更換電池,騎到車子沒電時只能換車,另也有網友表示,遇到車況不太好的比例是三款 APP 裡最高的。
- 從WeMo公佈的每日平均騎乘數來看,第1季比去年第4季成長超過七成,3月以來的活躍使用人數,也比今年1月成長超過3倍;GoShare從2019年8月開跑以來,在上線200天後,突破55萬用戶人數,是目前用戶數成長最快的移動共享服務平臺。
- 本計畫即將邁入第三年,這一次,讓我們直擊成果發表會現場。
深入調查臺灣人使用過的共享服務,交通工具類的共享服務平臺普遍受到民眾青睞,繼Ubike(65%)和Uber(52%)之後,iRent(18%)、WeMo(11%)和GoShare(10%)等共享機車品牌的使用率也逐漸提高,可說是臺灣共享經濟界的明日之星。 從世代來看,除「資源共享」外,各世代也普遍認為共享經濟是需要透過平臺媒合及使用的服務,可見平臺式的使用模式已深入人心。 另外,19%的20世代認為,共享經濟也是有「重於使用而非擁有/使用者付費/只有使用時才付款」的觀念,由此可見,使用權取代所有權的新共享生活型態已漸為風潮。 我覺得威摩的機車在使用上比較方便的是可以隨時租借,因為在臺北市使用自有汽機車之外,大部分的人交通應該都是搭乘大眾交通運輸,但總有時候搭乘捷運或公車反而費時或不方便,如果臨時不搭要用走路的又走很久。 柯文哲說,後來市府更進一步思考電動機車能不能也實現減量,因此透過租用共享電動機車來達到目的,北市府和3大共享機車業者簽署合作備忘錄,目標是使用量低的電動機車,以租用取代購買,如此一來除了實現電動機車的減量,也省去保養和維修的成本。
機車共享: 臺灣米師傅 帶領米食新航向
龍頭下方無置物掛鉤,踏板較小,不是飛旋踏板,因車體嬌小,停車最方便。 不止於此,多數共享機車 App 在用戶認證時採人工審核,要等大約兩天,讓用車者感到不便, GoShare 就引進 AI 辨識技術,三分鐘內就能完成認證註冊;而租借車輛上, GoShare 也以機器學習開發,在 App 上按下一個鍵,系統就會自動推薦附近最適合騎乘習慣的車輛。 機車共享 Gogoro Viva綠牌電動機車,油門靈敏、扭力大、車身平衡佳。 GoShare是目前唯一提供兩種車款的機車共享平臺:Gogoro Viva與Gogoro2。 GoShare 為 VIVA 配備可無線充電的手機架,其它車款也都有 USB 插座可供充電,支付方式提供信用卡、簽帳金融卡、LINE Pay 以及 Apple Pay 等,計費方式為前 6 分鐘固定費率 15 元(VIVA)或 25 元、之後每分鐘 2.5 元,單價偏高但可選擇的車款非常豐富、服務區域也相當廣泛就是。
共享機車依照提供廠商不同,綠牌的電動機車、白牌的普通重型機車,兩者共享機車在騎乘時也會有速度限制上的差異。 隨著各家廠商的APP更新,越加貼近使用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租借機車不只有用手機APP預約,若是身邊有一臺車也可以直接掃車上的條碼進行租借。 機車共享2025 例如 GoShare 的客服團隊建立了一套「客服關鍵字」資料庫,根據各種情境,彙整詳細回應步驟,每當有用戶反映問題,就能透過關鍵字分析預測用戶情緒,快速判定問題的嚴重等級與處理的優先順序。
機車共享: 汽車行車紀錄器安裝 5 步驟 ~ 手把手教你 DIY 裝好行車紀錄器
WeMo 所提供的車款只有單一型號即 KYMCO 的 Candy 3.0 ,屬綠牌輕型機車,因此持有輕型機車駕照或汽車駕照的民眾依現行法規皆可駕駛。 WeMo 車上雖然沒有像 GoShare 有無限充電座,但也有充電 USB 插孔供民眾使用。 WeMo唯一小小不方便的地方,是如果電池耗盡,是沒有地方更換的,只能換一臺車。 WeMo Scooter 24小時即時租借的便捷模式,消費者透過共享,無需再買車,亦可享有自由移動的便利。 以智慧電動機車服務,實踐更乾淨美好的生活願景,帶給城市更經濟實惠,暢行無阻且有趣的交通新體驗,共創城市新藍圖。 一些汽車共享業務是與當地汽車租賃公司合作,提供客戶最客觀的價格(尤其在普遍標準租用情況下可能是最便宜的選擇)。
機車共享: 活動分享Events
「不是不可以,但配套措施應同步上路。」他強調,無論共乘或共享,政府應制定機車職業駕照相關訓練、考覈,同時針對機車安全性,加強定期檢驗與保險措施,人、車相關規範應更嚴格,否則嚴格來說永遠「非法」。 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副教授李克聰表示,共享經濟當道,政府很難加以管制,機車在臺灣是「所向無敵」運具,既然趨勢難以改變,政府應正視其存在,包括共乘、共享,應朝正向發展,將負面衝擊降到最低。 他指出,包括駕駛人資格、收費與載客標準,以及衍生事故、犯罪等責任歸屬,唯有法源定位清楚,纔不至於淪為邊陲地帶,建議新政府調整政策方向,機車必須入法規範。
機車共享: 臺北共享機車推薦比較—和雲iRent共享汽機車
APP內部不僅可以租借電動機車,還能供租借共享汽車,因此在註冊iRent共享機車的時候,若是有汽車駕照的夥伴也別忘了一同註冊上去。 無需到特定地點租借機車、支付現金,僅需要打開APP搜尋附近車輛,一臺手機即可啟用共享機車、共享汽車。 共享機車最早興起於歐洲大城市,要解決大眾運輸間的「最後一哩路」的交通情境,臺灣的共享電動機車 GoShare 2019 年 8 月上線後,用截然不同的軟硬體設計和營運思維創紀錄,達到一天平均不到三秒,就租出一臺。
機車共享: GoShare 服務範圍及車款
如果是固定會使用到機車作為通勤工具的人,可以考慮看看以訂閱制的方式省更多。 調查說明:「共享機車使用行為調查」為GO SURVEY市場研究顧問於2020年4月8日~4月21日期間,在GO SURVEY平臺上執行的線上網路調查。 共計回收1,000份樣本,受訪者條件為18~59歲的HAPPY GO卡友。 在這個「買車不易養車難」的時代,共享汽車真的是「開車不用買車」的絕妙解方。 如果你偶爾也有用車需求,下次出門時,別忘了試試共享汽車超乎計程車與傳統租車的便利,讓你的都會行動更輕鬆。
機車共享: 共享機車適用於什麼時候?
對於共享機車使用者而言,「方便/省時」(65%)是使用共享機車的最大動力,「滿足即時性需求」(61%)更是未來的發展重點。 以世代來看,20世代較在意「方便」、「即時」,而50世代則講求「資源互惠」,較具環保意識。 以3大共享機車品牌來說,滿意度第一名是GoShare(72%),其次是WeMo(64%)和iRent(63%)。 其中,20/30世代對於GoShare的滿意度最高;40世代對iRent最滿意;而50世代則是對WeMo最滿意。 以世代來看,30世代有3成使用佔比,居所有世代之冠,他們尤其偏愛全臺營運最廣的iRent和話題不斷的GoShare;而20世代則偏愛車輛佈局最多、且提供給24歲以下使用者「青春方案資費」的WeMo。
機車共享: 臺北共享機車推薦2022—iRent、WeMo、GoShare比較與費用
WeMo Scooter是威摩科技研發的一款手機App,他類似Ubike或是Obike的租借模式,威摩提供光陽的電動機車供使用者隨租隨借,藉由手機程式的操作,直接、即時的在路邊就能租借威摩旗下的電動機車。 臺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代表市府與3大共享機車業者,GoShare、WeMo、iRent簽署MOU(合作備忘錄),柯文哲表示,這次簽署是重要的減碳措施宣示,北市府不但要在112年底將公務燃油機車轉型為電動機車,更要將使用量低的電動機車,以共享租用取代購買。 WeMo 是一間成立於 2015 年的共享機車租賃公司,旗下車輛採用國人熟悉的光陽機車,目前營運範圍包括臺北、新北以及高雄。 【大紀元2020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廖蔚尹臺北報導)隨著中共病毒(武漢肺炎)影響,許多人擔心公共運輸風險高,又怕開車難找停車位,開始嘗試共享機車。
機車共享: GoShare、Wemo、iRent 指定通路高回饋信用卡:
(廖蔚尹/大紀元)iRent的車款是光陽Ionex車能網的電動機車New 機車共享 Many 110EV,最高時速可達61KM/小時。 租車時,需開啟手機藍牙與機車連線才能發動,開車廂同樣由手機App控制。 汽車駕駛理直氣壯,卻不知道這裡只是一般道路,機車和汽車享有相同的路權;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臺北市的南京東路上,機車好端端的騎在車道上,卻被後方的白色轎車駕駛按喇叭,還疑似有被逼車的嫌疑。 仔細看看這段路也是一般道路,而要怎麼辨別快車道和一般道路的不同呢? 在價格上,iRent前6分鐘只要10元,是三大品牌最親民的價格,之後每分鐘收1.5元也算合理,一天最多隻收300元,適合4小時以上長時間使用,收費算是較為親民。
對於未來的應用,許多汽車共享公司正投資插入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電動混合動力汽車)。 由於大多數顧客並不需要長時間或遠距離使用,能夠給拼車公司足夠的時間來「養精蓄銳」以便不時之需。 汽車共享服務面臨著傳統汽車租賃沒有遇到的問題—身心障礙者租車,汽車共享沒有專門的機械師安裝或者調整殘疾人輔助設備,該設備每次使用後是無人看管的。 機車共享 2008年,都市汽車共乘首次推出了共享車輛可以攜帶輪椅,方便通道機,使殘疾人也能享受到無障礙的服務。 一旦顧客把他們的會員卡置放在讀卡器上,它將使用智能技術來激活時間和開啟車門。
機車共享: 共享機車信用卡推薦:iRent
2015 年共享機車開始出現,業者在城市裡投放機車,只要在合法停車處,用戶透過手機APP隨租隨用,就能短途移動。 IRent的車款是光陽Ionex車能網的電動機車New Many 110EV,最高時速可達61KM/小時。 電池部分,WeMo雖然是可拆卸式電池,但不開放讓租借者自行更換,是由WeMo的維護團隊更換電池。 只提供單一 Kymco Candy 3.0 電動機車選擇,約是 50 c.c. 綠牌小綿羊的輸出功率,在標準模式下僅有著 50km/h 的運行時速、另在按下 P 鈕後可以達到 70km/h;此外,由於 WeMo 的電動機車無法自行換電,所以在使用上必須考慮電量和里程的問題纔是。
機車共享: 比較6.還車手續:懂得正確還車流程,罰單不上門
Charlie 說明,Lockists Lock 的外觀其實就像個普通的機車大鎖,但實際上是個智慧型鎖頭,內建微型電腦、藍牙、NB-IoT 通訊模組及電源,特別之處在於鎖頭,其內部有個空間可以放入原車主的機車鑰匙,使用者只要透過手機應用程式就能將它解開,取出鑰匙並開始騎乘。 「你需要使用,但你不需要擁有。」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共享經濟」的核心理念。 這個在近十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社羣網絡的建立、線上購物習慣的養成及評價系統的使用而逐漸發展成熟的概念,指的便是一種「共用人力或資源」的社會運作方式,如常聽到的 Airbnb 與 Uber,都屬於共享經濟下的產物。 © 2022 Gogolook Co., Ltd. 本公司通過國際資訊安全標準 ISO27001、國際隱私資訊標準 ISO27701、銀行等級傳輸驗證。
機車共享: 電動自行車投保強制險 金管會:可洽14家產險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Gogoro 2/Gogoro 3/Ai-1 Comfort 皆是白牌(約等同於 125cc 的油車),車速是目前三大品牌中最快的。 請點擊手機簡訊的專屬優惠連結,您會來到Money101官網,完成以下三步驟,即能在線上兌換新戶好禮。 而今,自購車不是唯一選擇,各式各樣的共享系統讓你用車不必買車。 畫面上是三大業者接受的支付方式,基本上都支援信用卡 / 簽帳金融卡,WeMo 及 iRent 有自己的 WeMo 錢包,和雲錢包及和泰 Pay,GoShare 及 WeMo 則包含較常見的 LINE Pay 與 Apple Pay。 此外,拼車可視為一個科學技術消費變化案例,是一個『創新和社會經濟環境之間的相互調整過程』。 基於現今旅客運輸能力和目前的技術變化現狀,這一創新具有很大的潛力。
而透過今年的實習計畫,遠創智慧就媒合到兩位泰籍學生與一位越南籍學生,在他們畢業之後,遠創智慧也樂於提供海外分公司的工作機會,藉由公司內部部門與政府計畫的相輔助,擴大尋找海外人才的效益。 2022年,世界遭遇通膨、戰爭與能源等危機,但在看似挑戰的局勢中,卻正是臺灣先蹲後跳,累積「臺灣產業能量」的轉機,透過廣納國際人才、增強數位教育、以及產學之間的串連,打開臺灣對於國際、數位科技應用與發展的想像與可能性。 尤其在這個國門初開的時間點,進行到第二屆的「人才循環交流推動計畫 (Talent Circulation Alliance 機車共享2025 Program,簡稱TCA)」已為啟動臺灣這股新能量做好下一步準備。 行政院消保處今天表示,共享機車誕生後申訴案件大增,機車租賃定型化契約將明文規範權責,停車不當的罰單消費者要付、未提供可使用的機車業者有責,預計明年元旦上路。 下圖是 iRent 共享機車在桃園的範圍,熱門地區就會有圖標,採用範圍內隨租隨還的方式,只要在公有停車格就好。
他們吸引那些只是偶爾使用汽車的顧客,他們願意偶爾享用不同類型的車,而不願使用日常用車,一部分的原因則是這些客人都住在公寓,同時沒有停車位,另一個則是單純的開車去上下班的人,使用這種服務可以使車用得更有效率。 這些汽車租賃組織有些是商業公司,或是由用戶們民主管理的公司,公共機構,合資公司,特設分組。 年輕世代較在意的是「數位操作上的流暢度與方便性」,例如:申請帳號便利、APP介面操作簡單、附有手機充電架、借還車流程便利……等;成熟世代則比較在意「機車本身使用上的舒適度及方便性」,例如:騎乘速度、起步速度、騎乘舒適度、安全帽好不好用、車款類型,以及找車的方便性……等。 使用者只需要小心騎乘機車,遵守交通規則,並停放至合法的停車格或是停車區域內,就可以囉,像是機車充電、停車費用繳納等問題,都是WeMo公司自行處理。 此外,正當 GoShare 躊躇北部之際,WeMo 和 機車共享2025 iRent 都已經往南開拓第二戰場,iRent 於10月在臺南市投入500臺機車,搭配自家佈建全臺的共享汽車租借服務,將可進一步實現四輪+兩輪的運用模式,而 WeMo 也插旗高雄,首波在高運輸量的左營區、楠梓區與前鎮加工出口處等行政區投車300臺,並結合高雄市政府推出的 Men Go 交通月票,以方便民眾使用。
盧秀燕致詞時表示,未來也仍將以「重市政,輕政治」、「清廉透明」執政為主,持續拼經濟。 盧秀燕提出未來十大施政方針,包括以民生為主、超越黨派不分顏色族羣、促進社會安定和諧、維持廉能執政不辜負人民的信任。 且仍須「拚經濟、拚經濟、再拚經濟」,並持續完成交通、建設等工程。
進入註冊畫面後,需要輸入自己的真實年籍資料、手機號碼以及通訊地址,並且須上傳身分證、機車駕照以及自拍照。 以臺北市為例,公車搭乘一段票的價格為15元,捷運轉公車優惠則為8元;短程騎乘Ubike以及Obike的費用也低於15元,但WeMo騎乘15分鐘的價格為35元,略高於上述價格。 像是尖峯時刻的捷運跟公車真的都塞爆了,人擠人、呼吸困難的感覺不是那麼令人喜歡。 這時如果通勤選擇騎乘機車就是比較方便的選擇,如果手邊沒有自己的機車的話,就租借一臺WeMo,騎到家就直接停放還車。 現在的機車一臺說真的都還蠻貴的,如果是常騎倒是還好,但如果需求並沒有這麼頻繁的話,偶爾騎偶爾不騎,其實買一臺機車擺在那邊也是很浪費,所以不如需要的時候再租借比較經濟划算。
機車共享: 臺灣共享汽車服務、費用介紹
在一個複雜的小型電動車項目基礎上,電子控制預定和回程,並計劃覆蓋整個城市的大部分車站,該項目持續到80年代中後期,最終放棄了。 人們在參於汽車共享服務後,就售出他們的一手車,二手車或其他臨時車。 根據2008年伯克利大學的調查,這降低了每月的交通成本,平均每月可節省135-435美元。 「拼車」或「車輛共乘」是指共享使用某一特定旅程的汽車,尤其是上下班工作的人,通常他們有車卻一起搭乘以節省費用。 然而,在英國,通用語為搭車(hitch),在美國被稱為拼車(ridesharing). 本文討論汽車共享近年來在英國的發展,此計劃亦被稱為汽車俱樂部(在美國,此用語指忠實的汽車愛好者)國際通用語汽車共享(carsharing)一詞正逐步流行。
但無奈機車的高機動性還是難以被取代,所以許多人把機車留在身邊往往都是抱持著一種「有備無患」的想法。 但為了那 “ 可能 ” 會到來的時刻,維修、保養、燃料稅等等,樣樣都不能少,仔細想想或算算有時反而劃不來。 共享機車這個商業模式的誕生,感覺幫助了這個羣體,也就是我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