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殘酷擂臺在數據方面似乎是 JET SL 大獲全勝,但是回歸本質,速克達在實用性的兼顧也是相當重要,這點我想勁戰六代就處理的十分得宜。 相較於 JET SL,勁戰六代的照明效果就略顯平均些,不過在使用方面並沒有不足之處,足敷應對大多數路況。 首先從兩車的儀錶開始比較起,JET SL 在儀錶方面使用了自家備受好評的高反差全綵液晶螢幕,不僅有著易判讀資訊的優點,主動式光感應儀錶更能依照環境照明給予最適當的亮度。 而勁戰六代則是在前置物空間上侷促了些,不算大的空間佈局裡塞下寶特瓶後並沒有多少空間可以放置雜物,不過深度來說較為平均。
彎道靈活性一直以來都是勁戰車系的強項,面對小彎較多的卡丁賽道,六代勁戰可以輕鬆切入彎角,並穩定的入彎、扶正車輛、加速出彎。 原以為加上水冷系統、車身尺碼變大的情況下,會讓六代勁戰車重明顯提升,但以ABS版來說,裝備重量僅增加2公斤而已(122kg VS 124kg)。 享受著親手改裝所帶來的樂趣與騎車看風景的雅興,最重要的是只要能成功吸引住你的目光停留,就是車主最大的成就。 後懸吊為MSP DDS避震,為了視覺效果捨棄空濾並且安裝上香菇頭的改裝,讓整臺車看起來車屁股更顯得凸翹。 前懸吊改裝MSP UF2 EDS電控避震,為了整體視覺搭配將車身也降了下來,更有跑車風格! 煞車改裝ACCOSSATO輻射卡箝,與內裝的螢光黃採用同色系塗裝;碟盤則為FAR青花瓷浮動碟盤。
新勁戰六代: YAMAHA 六代勁戰CYGNUS Gryphus 車主公認的四大優點&三大缺點|車主怎麼說
面對「106」嚴苛的輪胎溫度考驗,S98 PLUS在過彎的穩定度都有達到水準,激烈操駕之後,到末段時都能保持該有的安全性;由於測試時是原廠車,磨耗與胎面溫度都不會達到太高,除非是夏天,在這個季節騎乘起來是非常舒適的。 絕影34k現在也是車友的其中一個集散地,有些許商家可以飽餐一頓,也有不少追焦手在這裡練習攝影。 新勁戰六代 新勁戰六代2025 廠方公佈新「勁戰」有12匹馬力,數字對大部份以155起標的本地羊迷來說不會有太大驚喜。
- 從學生階段的迎新活動,到出社會的年終尾牙、朋友婚禮,再到為人父母的學校親子演出,人生在世有著說不完的場合,都需要跳舞,但當手上沒有兩把刷子,上了臺往往腦袋一片空白,剩下無限尷尬。
- 修改過後我們可以與原廠缸頭進行對比,左邊經過加工過後的缸頭可以明顯比較出燃燒室的大小差異!
- 在安全的條件下,這條長達 1335公尺的隧道,是很好的試車場地,不過在過去的隧道底有一支測速,回來中間也有一支,車友們記得不要跟自己荷包過不去。
- 本次在 JET SL 上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全新設計的 LED 頭燈,雖然同樣採用裸露式魚眼的設計,不過在上緣則是設計了整流罩讓外型更加立體。
聽見街舞小白的真實心聲 「很弔詭的是,臺灣的舞蹈教室不是開給想學跳舞的人去的,反而都是高手去的。像我們這種街舞小白,原以為報名基礎班,同學都跟自己一樣完全不會,通常走進教室就會發現,原來不會的只有我一個,慢慢你就會越來越退後,這時老師會很好心地說,『後面的朋友,第一次看到你耶,不然上來Solo一段。』那時你會腦袋一片空白,之後就不可能再去了。 勁戰6代雖然有了Blue Core水冷引擎,搭配VVA可變汽門正時系統,馬力與扭力也雙雙升級,價位仍讓許多期待的人不敢領教,就有網友嘆「勁3再戰10年好了」「一臺125要10萬不如捏上黃牌」「真的賣信仰」。 在臺灣 125 運動速克達市場中,Yamaha 勁戰(Cygnus)在銷售或是地位,都是數一數二。 近來除了有傳言 Yamaha 將推出六代勁戰,這項消息看來已屬實,因為臺灣山葉已經釋出一則新車上市預告影片,從影片中的車輛剪影,幾乎可確定就是第六代勁戰。
新勁戰六代: 新勁戰六代
整合了YAMAHA最新的32位元智能啟動SMG系統,減少發動時和噪音和機件磨損;以操控見長的勁戰車系也同時提升車架剛性提升25%,並將鋁圈搖臂進行輕量化工程,後避震表現也同步優化,整體運動性能令人期待;另外Cygnus Gryphus的儀表面積加大判讀更直覺,相當方便實用的USB充電座也有保留,可惜的是並沒有配置Smart Key系統,仍使用傳統鑰匙發動車輛。 CYGNUS Gryphus六代勁戰搭載Blue Core引擎,有著節能、高燃燒效率的特性,使它給人最深刻的印像便是「省油」,而這確實也是這顆引擎的特色之一。 YAMAHA官方數據顯示,CYGNUS Gryphus的油耗測試值達48.9km/L,車主回饋的實際油耗也大多落在40km/L以上,以運動速克達而言,這樣的油耗表現算是相當優秀。 雖然初代勁戰充沛的動力為它博得不少喝采,但後續幾代的發展,在引擎動力上都沒有太大的變革,一直到六代的CYGNUS Gryphus纔有了重大的改變,搭載125c.c.Blue Core水冷引擎,還加入了VVA可變汽門系統,動力大躍進,最大馬力高達,000rpm,打破Blue 新勁戰六代2025 Core給人追求省油而犧牲動力的印象,且擁有相當線性的輸出。
- 在臺灣 125 運動速克達市場中,Yamaha 勁戰(Cygnus)在銷售或是地位,都是數一數二。
- 民視新聞/楊喻晴、葉純豪 臺北報導今年超徵稅收,預估可達4500億元,朝野立委紛喊「還稅於民」,希望讓民眾在年節共享稅收紅利,今天一早財政部代理部長阮清華,也接連受立委質詢,是否發1萬元現金或振興券問題,他還是強調,行政院長蘇貞昌有指示提疫後振興方案,各種方案都會納入考量。
- 當然在改車的領域一定有很多的選擇可以讓你有更多的升級空間!
- 還有專為大學生、大專生設計的學生專案分期付款。
- 但是廠方今次為了用盡125cc引擎的潛能,又要省油,因此今代引擎使用可變氣門,凸輪軸配置標準凸輪及高凸輪,前者負責低、中段扭力輸出,一旦引擎超過6,500rpm,便會切換高凸輪,以延長汽門打開時間,讓引擎吸入更多汽油,從而增力高轉扭力,換句話可變氣門令引擎能夠兼顧低、中及高轉的加速力。
我們考慮的是全球合作,目前速克達生產基地仍臺灣,臺灣的技術依舊領先東南亞,臺灣的主導性依舊存在。 另外有人認為這顆引擎已經在東南亞上市多時,這是錯誤的,這顆引擎是全球首次亮相。 產品簡報指出,勁戰經過18年的發展研發後,今天正式推出第六代車型,根據研發時的調查顯示,有許多車主喜歡CYGNUS這個車款商標,另外在車主滿意度方便,引擎動力是大家相對不滿意的部分,這也是本次換上BLUE CORE水冷引擎的原因之一。
新勁戰六代: 相差一週買車 價格就有差!3 大日系車廠 1 月確定漲價
由於代理有齊上一代「勁戰」、SMAX、FORCE及NMAX,因此可以感受到新「勁戰」的軑把較高。 雖然當日無法得悉她有幾慳油,但由於新「勁戰」採用新一代BLUE-CORE引擎,配備可變氣門及一體式起動裝置,廠方表示可達到48.9km/L耗油量,非常慳油,這對於做速遞的騎士來說十分重要。 而她的煞車系統,個人感覺在日常市區行駛好夠力。 新勁戰六代2025 對於我來說,更換懸吊之後的確在舒適度上大幅提升,一般道路上的坑洞都給予相當正面的路感回饋。 在山道上不僅提供相當足夠的支撐性,也不會有過度激烈的反應。 不過由於懸吊設定較為溫和,因此讓勁戰六代的調性更偏向通勤及長途騎乘,要享受殺彎樂趣還是要對懸吊進行升級或調整比較理想。
新勁戰六代: 臺灣山葉釋出 7 月 21 日新車上市影片,預告第六代勁戰即將推出?
談完了車輛操駕,接著回到市區來看看較為實用的面向吧! 新勁戰六代2025 JET 新勁戰六代2025 SL 在前置物空間上以寬闊、使用彈性較大的方向設計,讓騎士在塞下寶特瓶的同時旁邊還可以擺手機大小的雜物。 深度而言也是在水準之上,幾乎不用擔心前置物的飲料會有跳脫的疑慮,但是旁邊的空間深度就略顯不足,需要擔心內容物跳脫的狀況發生。 兩臺車再怎麼會跑,後座的感受也是十分重要,為此我們請後扶手好朋友阿娟來為大家簡短說明乘客的感受。
新勁戰六代: 機車售價快撐不住 三陽明年度新車價格將大漲
同時也是國內目前唯二搭載水冷引擎的125c.c.速克達,以不同的特色、取向成為SYM JET SL的好敵手。 反之,換上 PBF碟盤跟來令片之後,除了有更強勁的力道控制煞車,也有較佳的散熱性能,在激烈搏鬥後也還能保有適當的煞車力;不過,並不是說改了最好的碟盤或是來令就好,當然需要詳細的跟自家車行討論過後,選擇適合自己的煞車總成。 而對於 CMSR的胎型,過彎穩定性更足夠,靈活度也較明顯;這次改版的設計,讓輪胎更耐磨、胎屑更少,是通勤族的福音;小編的感受是後輪都差不多,前輪的導向性可以給車主更佳的騎乘體感。 六代勁戰推出以來,全新開發的水冷引擎以及VVA可變凸輪等新科技,甚至無啟動馬達等設計,都在這臺YAMAHA的車上展現。 也由於這些新的設計,讓這臺六代勁戰上市已經超過半年左右的時間,直到近期,纔有廠商陸續的推出六代勁戰引擎改裝套件。 預計第六代勁戰也會導入 Bluecore 技術的水冷式引擎、智能起動系統,ABS 煞車也不意外地會在標配等。
新勁戰六代: 臺灣馬自達新Mazda 6、CX-9登場2022-12-29
在剛推出來之時,有相當多的人不看好、認為其與主流車款配備差異實在太大,大多數人都無法習慣這種外型,殊不知一賣就是賣二十年,還成為許多競爭對手爭相模仿的對象。 過去YAMAHA Majesty 新勁戰六代 125和TIGRA 125都曾採用過125c.c.水冷引擎,但因成本考量和市場大小並沒有繼續發展。 而身為運動速克達界領頭羊的Cygnus Gryphus,本次改款或許將會重新打開小排量水冷引擎的市場,目前125c.c.運動速克達以氣冷單缸引擎配置為大宗,雖然PGO曾經推出過以油冷的ALPHAMAX,但簡單好修、好改的氣冷引擎仍較為主流,還要等Cygnus Gryphus上市後的消費者反應才能判斷未來市場走向。
新勁戰六代: 品牌旗艦
而在卡丁賽道的最後一彎、第一彎屬於較為高速的彎角,但因為六代勁戰軸距加長到1,340mm,在彎中的穩定性有著顯著的成長,但卻保有前述的靈活性,這樣的設定相當適合臺灣街頭與山路騎乘,也展現出『勁戰』18年來一貫的優異表現。 轉動油門進入麗寶卡丁車賽道,比較可惜的是上次試乘勁戰五代,加上前陣子火熱的SYM DRG都在大魯格卡丁車場試乘,要在15分鐘內做出比較實在有些困難。 但隨著進入賽道,過往BLUE CORE引擎給人低轉震動較大、扭力集中低轉而犧牲高轉延伸的特性並沒有出現在六代勁戰上。 耐久賽除了需要靠選手的耐力與團隊的合作,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比賽車輛的給不給力了! 六代勁戰有著全新開發的水冷引擎配置,在耐用度與速度上相較其他比賽車都有著明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