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這個房地合一稅範例可以知道:如果投資客想要在5年內出售房地產,就得面臨高額的賦稅,在買房或賣房前就得三思纔行。 也讓這些持有2年以上未滿5年的預售屋投資客、非自用投資客與公司法人等,開始針對短暫持有的房產開始進行房地合一稅計算,以避免過早賣出而需要課徵高額的賦稅。 隨著中央政府推出打炒房政策-房地合一稅2.0開始,市場上掀起了一波討論潮,究竟房地合一稅到底是什麼?
- 雖然政府為防錯殺,依據財政部所公佈的非自願賣房的排除情形訂有豁免條款,但修法時沒預料疫情會如此嚴重,造成民眾可能要賣房子,纔有錢度過難關,應是「非自願」,卻不在豁免條款之列。
- 政府 104 年發布了「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稅課收入分配及運用辦法」,並於 105 年開始實施,此次修訂的稅制,只針對不動產「交易所得稅」,也就是當出售房地產有賺錢時,才需要繳稅給政府。
- 因為不論你是「先買後賣」或是「先賣後買」,只要買屋及賣屋之間的時間間隔(以完成移轉登記當日為準)在 2 年以內,且你買的與賣的房產都符合所得稅法有關自住房屋、土地的規定時,你便可以申請「重購退稅」。
- 依照立院三讀修正通過的條文,凡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持有房屋、土地之期間在一年以內者,稅率為45%,未逾二年者,稅率為35%,持有超過二年未逾十年者,稅率為20%,持有超過十年者,稅率為15%。
- 財政部賦稅署表示,2022年地價稅已於11月1日開徵,繳納期間將於同月30日(星期三)截止,該署提醒納稅義務人儘早繳納,如繳款書遺失或尚未收到者,請即向土地坐落之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補發。
甲在2019年10月1日將A房地贈與其配偶乙,後來乙於2022年10月30日以總價400萬元將A房地出售。 淡江大學產經系副教授莊孟翰表示,這些政策都是頭痛醫頭,要打房恐怕效果不佳。 房地合一時價課稅是世界潮流,會讓炒房現象減少、海外資金減少,但只能治標不治本。 莊孟翰建議,政府在打房的同時,必須要加速都市更新,鼓勵持有多戶房產者出租,抑制投機炒作。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 申報財產交易所得稅的方法|取得日決定…
需要全體臺灣民眾的共識與支持,巢運等民間團體會繼續倡議、行動與監督。 房地合一實價課稅預定明年實施,財政部提出的最新課稅版本,轉向輕稅,改採單一稅率,大幅下降至17%,巢運發言人彭揚凱表示反對,這是非常糟糕的版本,稅負比現在開徵的奢侈稅還輕,跟之前的證所稅版本一樣,都是向財團建商傾斜。 彭揚凱說,此版本退翻累進稅率精神,增訂日出條款以縮小實價課稅打擊面,無法抑制不動產短期投機客,比現行開徵奢侈稅還糟糕,完全是建商版本,和先前證所稅版本沒兩樣,全向財團建商傾斜,財政部只有形式改革的美名。
在房地合一稅法通過之前是採土地、建物分開的雙軌制,如果是因為土地交易而獲得的利潤就按公告現值課徵土地增值稅;是因為房屋交易而得的利潤則是按實價課徵所得稅。 出售繼承取得之房地,以被繼承人取得日期判斷是否適用房地合一稅制,被繼承人於105年1月1日以後取得之房地,一律適用新制,繼承人出售後,應於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日之次日起算30天內向所轄稽徵機關辦理申報納稅。 個人及營利事業105 年1 月1 日以後取得之房地,於110 年6 月30 日以前交易者,適用房地合一稅1.0 規定課稅; 於110 年7 月1 日以後交易者,適用房地合一稅 2.0 規定課稅。 但目前實施的新制規定,假如買方已支付價金的150萬元,加上利潤30萬元,計算總成本180萬,再乘上3%,最後僅有5.4萬的免稅額度,獲利30萬扣除5.4萬,最後乘上45%,最後需繳納約11萬的房地合一稅,大幅壓縮預售換約的獲利空間。 2年內重購新自住房地者,可於重購新自住房地完成移轉登記之次日起算5年內,申請按重購新房地價額佔出售舊房地價額之比率,退還出售舊房地時所繳納之所得稅,且無論是「先售後購」,或是「先購後售」皆適用。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 相關專題
該局呼籲,營利事業倘有適用房地合一稅2.0之土地交易,應留意相關法令規定,以正確計算土地交易所得申報納稅,維護自身權益。 臺北國稅局呼籲,個人出售自配偶受贈取得的房地,應依房地合一稅制申報納稅者,應確實參照相關規定認定取得日、取得原因、取得成本,並據以計算持有期間,申報納稅。 臺北國稅局說明,個人出售的房地如果是來自配偶的贈與,而配偶又是繼承取得該房地者,依房地合一稅制申報納稅時,應以配偶原始取得該房地日(即繼承開始日)為其取得日;又因配偶取得原因為繼承,持有期間須將被繼承人的持有期間合併計算,再據以決定適用稅率。 財政部長張盛和昨天指出房地合一稅改的兩大方向,未來實價課徵的不動產所得稅將與年度所得分離課稅、稅率分級距;並以稅基相減的方式避免與土增稅重複課稅,且可維持原有自用住宅一生一次從低課稅等的減免優惠。 與年度所得分離課稅,可避免因為出售房產當年所得暴增後,須面臨綜所稅最高累進稅率百分之四十五的課稅。 張盛和解釋,不動產交易所得可能是多年累積的所得,跟當年度一般所得的性質不同,因此要採分離課稅。
但這個政策同時也代表著土增稅的減免,將提高更多的資金挹入房地產市場的動機。 因公告現值一年調整一次,所以在一年內多次移轉,根本課不到土地增值稅,土地因公共建設所漲的價值,全都歸為個人所有。 透過實價登錄的資料比對,課徵土地增值稅所依據的土地公告現值平均不到市價的五成,也就是說超過公告的部分,所得是不需要繳稅的。 二是境內法人納入課稅範圍,二年內出售稅率45%;超過二年、未逾五年稅率35%;超過五年稅率20%。 現制則是併入營利事業所得稅課徵,稅率一律20%,換句話說,最高稅率由20%大幅提高為45%。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為何業者2度呼籲房地合一延期?
訂定計算稅額時可減除的「土地漲價總數額」上限,及明訂未能提供費用證明文件情形,只能以成交價3%作為費用,上限新臺幣30萬,避免有心人士藉墊高成本、費用避稅。 本次房地合一稅2.0,也增訂2點新項目,視為房地交易,民眾需注意。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2025 第一點是「交易預售屋及其坐落基地」,第二點則是「符合一定條件之股權交易」,交易持有股份(或出資額)過半數的營利事業之股份(或出資額),且該營利事業股權(或出資額)價值50%以上係由中華民國境內之房地所構成者,但排除屬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之股票交易。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 即成年 影響房地三稅節稅權益一次看
例如過去預售買價1000萬,換約出售1030萬,因有30萬免稅額,等於獲利30萬不用扣稅直接入袋。 房地合一稅屬交易稅,2016年後取得的房地,扣除相關成本及費用後,轉售後有獲利就會被課徵。 持有2年以內課稅45%、超過2年未逾5年課稅35%、超過5年未逾10年課稅20%、超過10年課稅15%。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 房屋稅、房地合一稅、一次搞懂所有細節!
同前面提到的,該稅制對一般住宅和換屋族影響有限,但對於短期投資獲利的投資客衝擊則不小,畢竟原先奢侈稅持有 2 年以上,就可免稅。 不過在計算土地漲價總數免稅額的部分,將無任何證明的房地總價5%免稅額下降為3%,且設定30萬元的上限金額,以此來避免有心人士用來避稅。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2025 持有5年內出售都得適用重稅,在預售屋一般持有期間僅2至3年情況下,效果等於一網打盡,只要轉賣預售屋獲利,就得負擔35%或45% 稅負。 與房地交易舊制差異在於,需就房屋、土地出售所產生的實際收益一併課稅,為更健全的稅制設計,並自有一套適用稅率規定,並對「短期交易」課以35%或45%重稅。 原本境內的法人買賣房地產,在1.0版本都是課稅20%,被認為是漏網之魚,而且是大魚!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 臺灣新生報
依土地稅法規定繳納的土地增值稅,以及取得房屋土地後,房屋土地於使用期間繳納的房屋稅、地價稅、管理費、清潔費及金融機構借款利息等,不得列為費用減除。 在臺灣從買到房子持有再賣出,必須繳納交易稅(印花稅、契稅) 、持有稅(房屋稅、地價稅)、所得稅(土地增值稅、交易所得稅),而這些稅分別以公告地價、土地公告現值、房屋評定現值等價格作為課稅計算基準(目前課稅基礎遠低於市價)。 獲利金額,就是將你賣房子出售的價格,減去取得成本、相關必要費用,再扣掉土地漲價總數額(土地增值價差),剩下的部分就是獲利金額(稅基),也就是需要課房地合一稅的課稅所得。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 房地產投資策略
如果沒有在這些期限內申報,會被處新臺幣 3,000 元以上、 3 萬元以下罰鍰;如果還被發現有需要補的稅額,則會按漏掉的稅額處 3 倍以下的罰鍰。 因此建議納稅義務人在出售房屋時可以特別注意,預先將配偶或其他未成年子女遷入,以避免無法申請房地合一優惠稅率。 這一事件也可驗證,蠻多人應該都知道臺灣人很喜歡開公司,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法人」身份,多一個法人身份可以享有法律上賦予的權利、操作的空間多很多,相對於公司要負擔的義務而言,非常吸引人,從這個事件就可以明顯感受到法人的威力! 平時有在看新聞、關注不動產消息的朋友就會發現,豪宅多數都是公司持有。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被繼承人死亡前5年內,繼承之財產可列為不計入遺產總額,是指該項財產在被繼承人死亡前5年內,繼承前次被繼承人之財產已申報繳納遺產稅者為限。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 為保障自住需求並減輕民眾換購自住房地租稅負擔,民眾出售自住房地繳納的房地合一稅,符合重購租稅優惠條件者,可申請退還或扣抵。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房地合一稅 2.0 不可不知的 3 大重點
為避免傷及無辜,設有多項排除條款,例如個人、企業若因財政部公告的「非自願因素」出售持有期間5年以內房地,或以自有土地與營利事業合作興建房屋,5年內出售,均可適用20%稅率。 房地合一稅屬交易稅,2016年後取得的房地,扣除相關成本及費用後,轉售後有獲利就會被課徵,修法後延長個人短期交易房地適用高稅率之持有期間,Money101有整理了房地合一稅新舊制差異和不同持有時間適用稅率。 小白購買1戶房地產總價1000萬元,持有4年後轉售賣了1455萬元,其中另支付仲介及代書費用約45萬元,而持有期間計算土地增值稅的土地漲價總數額約10萬元。 小白出售房地產的課稅所得為400萬元(成交價額1455萬-購入價1000萬元-仲介及代書費用45萬元-土地漲價總數額10萬元),再乘上持有4年35%稅率,需繳交140萬的房地合一稅。 屏東縣政府財稅局表示,因繼承取得之土地已經依法繳納遺產稅,依照土地稅法第28條但書規定,免徵土地增值稅,且再行移轉時,其前次移轉現值,以繼承開始時之該土地之公告現值為準。 而繼承取得之房屋,非屬契稅課徵範圍,也不用申報契稅,但仍應先持遺產稅繳清(免納)證明書向所轄稅捐稽徵機關辦理查欠。
新增規定交易未上市櫃、未興櫃股票或出資額時,交易額度若超過總股份或總出資額的一半,且該公司股權或出資額50%以上是由國內房地構成,也得納入2.0版課稅,防堵假借公司股權移轉之名、行房地交易之實的避稅行為。 由持有1年內出售課45%,延長至2年內,並將持有逾1年、未滿2年課35%規定,拉長為持有逾2年、未滿5年。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2025 如果我們存錢買了一個房子,當作我們溫暖的家,那麼我們就「持有」它了! 大家都繳過的,應該清楚,就是一年之中我們各項所得加總起來,政府訂了稅的趴數,作為政府運作的基本收入。 持有房產2年內課45%;持有2年~5年課35%;持有5年~10年課20%;超過10年課15%。 新制:為了抑制短期不當炒作,將課重稅2年延5年,個人短期房地交易套利課高稅率,2年內課45%、第3到5年課35%。
該局說明,依所得稅法第24條之5第1項規定,營利事業出售適用房地合一稅2.0土地,其交易所得之計算,應以收入減除相關成本、費用或損失後之餘額,再行減除土地漲價總數額。 復依同法條第2項規定,得自該所得減除之土地漲價總數額,應以依土地稅法第30條第1項規定公告土地現值計算之土地漲價總數額為限,而當次交易所繳納之土地增值稅,除屬超過前述得減除之土地漲價總數額上限部分所繳納之土地增值稅額外,不得列為成本費用。 我國自105年起實施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制度(下稱房地合一稅制1.0),房屋及土地出售時,應計算房屋、土地全部實際獲利,並減除已課徵土地增值稅的土地漲價總數額後,就餘額部分課徵所得稅,使房地交易所得按實價課稅,達到租稅公平。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 個人工具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個人以不動產向他人抵押貸款,嗣後依借貸契約給付之利息,屬於債權人之利息所得,因債務人為個人,無須辦理扣繳憑單申報,該利息所得非屬稽徵機關提供查詢之所得資料範圍,無法於國稅局查詢或下載。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條第6款規定,二親等以內的財產買賣,視為贈與,依法應課徵贈與稅,但如果可以提出證據證明有支付價款的事實,且該已支付的價款並不是向出賣人借貸或出賣人提供擔保向他人借得,便不在贈與稅的課徵範圍內。 達麗建設董事長謝志長認為,國內投資管道愈來愈封閉,加上政策幹擾房市大,不僅大咖壽險業、投資客出走海外投資,建商也被逼得往海外發展。 …這波景氣向下盤整,主因政府頻頻加稅,封閉市場的投資管道,不僅祭出豪宅稅、房屋稅、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現在更有提高贈與稅的聲音,因此不只是投資客資金從三、四年前開始出走海外不動產,重量級壽險業如國泰、富邦人壽更是把手中資金移往英國,而且一次就是百億元的規模。 行政院政務委員杜紫軍表示,此版本精神「短期從重、中期合理、長期持有優惠」,盼防止短期炒作房事歪風,讓交易回正軌。 草案訂定「日出條款」,明年元旦後買屋、賣屋才適用新制,現持有房屋者不受影響。
移轉土地所有權,其所課徵的土地增值稅(依照公告現值課稅),不列入所得課徵,但房屋出售所得,卻會被併入綜所稅課徵。 因此在實務上,常常為了規避所得稅的累進稅率,刻意「壓低房屋售價,抬高土地售價」、或是「提高房屋建造成本以減少交易利得」,以減少稅金金額。 (二)未申報或未提示原始取得成本,國稅局如無法查得成本資料,會依原始取得時房屋評定現值及公告土地現值,按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後,覈定成本,成本金額相對較低,所以原始取得成本相關資料要妥善保存,才能以實際成本減除計算所得額。 房地合一稅是什麼2025 簡言之,房屋及土地出售時,應計算房屋、土地全部實際獲利,並減除已課徵土地增值稅的土地漲價總數額後,就餘額部分課徵所得稅,且與綜所稅分離課稅。 2.0版修法重點在打擊短期炒作獲利的房產投資客,一般買房後長期持有的自住族,不受影響;若為自住房地持有並設籍超過6年出售,稅率僅10%,並有免稅額度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