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君於111年1月1日贈與子女存款200萬元、111年2月1日又贈與子女存款244萬元,一年內贈與他人之財產總值已超過免稅額244萬元,所以甲君應於111年2月1日之次日(即2月2日)起30日內申報贈與稅。 從2022年起贈與人每年(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不論贈與多少人,只要當年度所贈與的金額累計不超過244萬元,即可免納贈與稅。 如果營業月數未滿一年的公司,會需要先推算全年所得(乘以 12、除以營業月數)才代入公式,計算結果再換算回來(乘以營業月數、除以 12)。 當初資產是以 100 萬買入,由於資產會折舊,假設出售資產時資產的價值為 80 萬,則「售出的金額」90 萬高於「資產的價值」80 萬,會產生「出售資產的利益」10 萬,這部分的增益需要放入非營業收入中(加項)。
勞工退休金的課稅標準與資遣費相同,都是有「定額免稅」部分,超過定額免稅才需要申報綜合所得稅。 但若是選擇分期領取者,則以全年領取總額,減除78.1萬元後的餘額,列為所得額。 依照財政部國稅局的規定,公司給付員工資遣費設有「免稅級距」,分別以18萬、36.2萬乘以退職服務年資來設定,只要超過「定額免稅」部分,就應該在給付時依規定扣繳,並由所得人併入給付年度綜合所得總額中申報課稅。 而基本生活費調高為19.2 萬元這部份刖是 2022 年報稅時就能適用。 年收入 40.8 萬以下的單身族、年收入 81.6 萬的已婚無小孩頂客族以及收入在 123.2 萬以下、有兩個未滿五歲的四口之家都可以不用繳稅。
多少免稅: 標準扣除額:
因應本土疫情升溫,財政部宣佈,所得稅申報繳納期限從原本的5月31日,全面展延至6月30日,估計將有綜所稅653萬個人申報戶、營所稅99萬家企業申報戶適用,綜所稅各批退稅期程維持不變,並呼籲民眾多透過網路報稅,以降低羣聚風險。 今日可以透過網路、手機報稅,由於今日適逢週末,明日才開始臨櫃申報。 簡單來說,如果你有夠多的單據是可以證明釦除的,總金額也超過標準扣除額,就用列舉扣除並自行填寫申報並提供單據給國稅局,沒有的話大多情況都是用標準扣除額。 舉例來說,黃先生在A公司工作20年,今〈2019年〉1月領到一筆600萬元的退休金,按照黃先生服務年資20年來計算,退休金免稅額為360萬元〈計算方式:18萬元X20年服務年資〉,加上一次領金額不超過724萬元〈36.2萬元X20年服務年資〉,所以黃先生退休金將採半數課稅。
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當年度結餘款未依第一項第八款第二目或前項規定經主管機關查明同意之使用計畫支出項目、金額或期間使用完竣,或其支用有不符合本標準相關規定之情形者,主管稽徵機關應就當年度全部結餘款依法課徵所得稅。 而甲公司在支付員工資遣費時也應注意,若超過退職所得定額免稅金額時,應依規定辦理扣繳及申報,所得人也應併入給付年度綜合所得總額申報課稅。 根據財政部公告,新制標準扣除額單身12萬元、夫妻24萬元、薪資扣除額以及身心障礙扣除額20萬元、幼兒學前扣除額12萬元。 遊雅絜也表示,今年的免稅額為8.8萬元,雙薪家庭的免稅額則有17.6萬元、如果是4口之家免稅額則有35.2萬元。 需要照顧2名幼兒的雙薪家庭,個人所得免稅額為35.2萬元、標準扣除額24萬元、薪資所得扣除額40萬元,另外還需要再加上兩名子女的「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24萬元,合計年收入只要低於123.2萬元,就無須繳稅。
多少免稅: (200萬元 + 244萬元) – 免稅額 244萬元 = 贈與淨額200萬元
各種扣除額的規定與額度參考下表,或【2022扣除額、免稅額一覽表】;列舉/標準扣除額的選擇與規定參考【列舉/標準扣除額怎麼選?】。 依據《所得稅法》,物價上漲指數(CPI)距離上次調整年度累計上漲達3%以上時,綜所稅的免稅額、課稅級距、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額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都會調整。 綜所稅的免稅額、課稅級距上次調整是2017年,如今累計CPI漲幅已經達到4.03%;所以免稅額將從8.8萬元增加到9.2萬元、課稅級距也從54萬、121萬、242萬及453萬元,調高到56萬、126萬、252萬及471萬元。
- 因民眾一年內贈與2名子女各200萬元,贈與總額合計400萬元,減除2021年當年度免稅額220萬元,課稅贈與淨額180萬元,因此應按稅率10%申報繳納贈與稅額18萬元。
- 2022最全懶人包贈與稅是當國民要贈送一定價值以上的財產給他人時,需要繳納給國家的稅款。
- 舉例來說,夫妻2人免稅額為17.6萬元(8.8萬x2)、加上2人的綜合所得標準扣除額24萬元(12萬x2)與薪資扣除額40萬元(20萬x2),總共免稅額為81.6萬元。
- 公司課稅所得額的計算基礎是用「營收 + 非營收」,因此在這邊可以設定非營業收入的金額。
假設小陳和妻子育有2個5歲以下小孩,是個雙薪的四口之家,那麼只要年收入在123.2萬元以下,也可以不必繳稅。 3、依法設立之免稅商店銷售貨物與過境或出境旅客者,為經監管海關覈准以電子媒體儲存載有過境或出境旅客護照或旅行證件號碼之售貨單。 但設在國際機場、港口管制區內之免稅商店,其售貨單得免填列過境或出境旅客護照或旅行證件號碼。 舉例來說,如果所得淨額是50萬,就屬於每年54萬以下這個級距,對照表格可以看出適用5%的稅率,則「50萬×5%-累進差額0=2.5萬」,要繳2萬5千元的稅。 選擇合併計稅,就是將兩個人的淨所得加起來以申報,而分開計稅則必須以其中一人作為納稅義務人,分開計算應納稅額和其他稅額。 往年存股族除考慮股票殖利率高低之外,還愛挑選扣抵稅額比率較高的傳產股。
多少免稅: 相關情報一把抓!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指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的薪資所得,每人可扣除20萬元;全年薪資所得未達20萬元,只可依照全年薪資所得總額全數扣除。 多少免稅2025 列舉扣除額:必須檢附證明文件,所以平常要將收據等憑證收集保存。 因為要檢附相關證明,所以有些列舉扣除項目沒有金額的限制,例如醫藥生育費、災害損失等。 例如大多數人收入可能適用的是5%、12%、20%稅率,但收入超出一定金額以後,超出部分可能高達30%~40%稅率。
多少免稅: 綜合所得稅是什麼?
而累進差額之所以最後要減掉,其實是一種快速計算的方式,因為不同收入的人要不同稅率一個個級距去乘,計算會很麻煩,因此直接乘上最高的那個稅率,再扣掉多收的部分(就是累進差額),這樣即使級距很多,也能可以快速算出要收多少稅。 有個常見的誤解是,以為收入超過一定金額,就會被按照特定級距算,例如所得淨額如果是300萬、超過242萬,就所有收入要用30%稅率去算,這個理解是錯誤的。 勞工自提薪資6%至勞退帳戶的部分,雖然可從當年度的個人綜所稅總額中全數扣除,但到了請領退休金時,還是會面臨稅賦的問題。 若是選擇一次領取退休金,一次領取的金額落在「18萬元乘上服務年資」以下的話,該所得免稅。 換言之,一次領取退休金的免稅額,為18萬元乘上服務年資所得的金額。 而遺產稅、贈與稅免稅額同依上述說明調整,依照漲幅 11.09% 調升,遺產稅免稅額從 1,200 萬提高到 1,333 萬,增加 133 萬元,贈與稅免稅額則從 220 多少免稅 萬元提高到 244 萬,增加 24 萬元,從 2022 年起贈與即算,詳請見以下整理表格。
多少免稅: 基本生活費差額是什麼?
一般經驗上,國外收入加上國內收入如果沒有超過臺幣一千萬以上,都還不用考慮個人基本稅額的問題。 依據國稅局規定,正常婚姻狀態下,即便是不同戶籍,夫妻的所得稅都必須合併申報,年收入只要在81.6萬以下,就可以免繳稅。 81.6萬來自於免稅額17.6萬+標準扣除額24萬+薪資所得扣除額40萬。
多少免稅: 海外購物關稅計算範例
本網站服務僅供貸款資訊比較,不提供代辦服務,也不收取費用。 扣除額分為 2 種,一種是一般扣除額,另一種則是特別扣除額,會依照個人的家庭條件、生活狀態和身份而有不同的申報方式。 捐贈物資或是現金給慈善團體,捐贈金額皆可抵扣稅額,但要以計算一下捐贈的費用,再加上人身保險費、醫藥生育費等是否超過 NT$ 12 萬,若無還是使用標準扣除額。 每年五月的報稅季又要來臨了,今年除了為了讓民眾能更方便報稅,特別新增了手機報稅的這項服務,還有2新制需要特別留意,此外,還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年薪資未達40.8萬可以不用報稅,但需要特別注意是否有股息的收入,否則恐怕連退稅的權益都會喪失。
多少免稅: 標準扣除額
公司課稅所得額的計算基礎是用「營收 + 非營收」,因此在這邊可以設定非營業收入的金額。 〔記者高佳菁/臺北報導〕5月報稅季即將到來,荷包又要失血了,不過,單身族年收入40.8萬元以下、雙薪無小孩的頂客族年收入81.6萬以下、雙薪育有2名幼兒學前(未滿5歲)的4口之家年收入123.2萬元以下,可直接跟所得稅Bye Bye,可以不用繳稅。 雙薪養兩幼兒的四口之家,依免稅額35.2萬+雙薪標準扣除額24萬+薪資所得扣除額40萬,以及2名幼兒的學前特別扣除額24萬,因此總年收低於123.2萬元可免繳稅。 五、其基金及各項收入,除零用金外,均存放於金融機構,或購買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國庫券、可轉讓之銀行定期存單、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或票券金融公司保證發行之商業本票、上市、上櫃公司股票或國內證券投資信託公司發行之受益憑證,或運用於其他經主管機關覈准之項目。 但由營利事業捐助之基金,得部分投資該捐贈事業之股票,其比率由財政部定之。 如果是一次領取資遣費,其領取總額在18萬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以下,全數列為免稅所得;超過18萬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未達36.2萬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部分,所得額減半記列;超過36.2萬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部分,則須全數列為所得額。
多少免稅: 綜合所得稅該怎麼報稅(試算、查詢與申報)?
營所稅稅率,所得額 50 萬以下者,由原本 多少免稅2025 17% 逐年調整至 20%。 107 年為 18%、108 年 19%、109 年與之後 20%。 舉例來說,若小花月薪4.5萬元,去年總收入54萬元,那麼綜合所得淨額就是54萬元減去40.8萬元,等於是13.2萬元,其稅率為5%,也就是,小花應繳的稅為6600元。 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前年三讀通過,臺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今(2022)年對於投資人而言是個空頭年,不論是股市、債市,甚至是商品市場以及匯市,投資人應該都討不了便宜。 尤其是股市,因為不少科技股在前兩年出現倍數大漲,然而「怎麼上去、怎麼下來」,這一波科技族羣同時也是領跌的一羣。
多少免稅: 個人綜合所得稅常見問題
不過要注意,並非所有人都可以被扶養,詳見這篇「扶養親屬規定」瞭解更多。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因整年的薪資未到達40.8萬元的繳稅門檻,因此到達免繳稅門檻,不需要報稅,不過由於現在不少父母都會幫小孩投資股票,因此除了薪資外也要記得特別計算自己每年獲得的股利收入。 4口之家、育有2個5歲以下的小孩,總收入只要在126.8萬元(免稅額36.8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扣除額41.2萬+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24萬)相較於現行的123.2萬元,增加了3.6萬元。 ・消耗品:當日內同一家店購物滿5,000日圓(不含稅)以上、500,000日圓(不含稅)以下,並須於30天之內將物品帶出日本。
多少免稅: 報稅啟動、繳費期間、免稅額提高等 報稅情報懶人包
店員會記錄護照姓名、國籍、出生年月日、上陸年月日、在留資格、護照號碼等個人資訊,並輸入本次的購買記錄,將以電子化處理,不再提供「購入紀錄票」、「購入者誓約書」。 2020年4月起,退稅流程將改為電子化,將不再使用過去的紙本「購入紀錄票」、「購入者誓約書」,只需要提出護照,店家會以電子方式傳送購物紀錄,護照上將不會再黏上一大堆紀錄票囉! 從2020年4月1日開始新舊制度同時並行,到2021年9月後全面換成新制度。 一種是在貼有「Tax Free 多少免稅 Shop」貼紙的商店消費,通常這類的免稅店會設有「免稅專用收銀臺」,可直接以「不含稅的價格」結帳,例如各大藥妝店、電器量販店、服飾店、大型綜合商場等,而為了促進觀光消費,日本也愈來愈多這種類型的免稅店。 ・一般物品:當日內同一家店購物滿5,000日圓(不含稅),並須於六個月內將物品帶出日本。 稅務名師 | 林嘉焜 專精個人資產之稅務規劃、企業股權安排。
多少免稅: 112 2022 111 所得稅 免稅額 所得稅制改革方案 綜合所得稅
雙薪頂客族收入只要收入在84.4萬元(免稅額18.4萬、標準扣除額24.8萬、薪資41.2萬)就可以免繳稅;也較現行多了2.8萬元的空間。 自從108年5月24日同婚專法上路後,同性伴侶也可以登記結婚,小提醒,在去年結婚的伴侶,今年也可以一起報稅,相關的權益跟異性戀夫妻完全一致,在報稅相關申報書表以及 報稅 軟體裡面夫妻一詞也修正為納稅義務人及配偶即可。 假設為一家三口的 雙薪家庭 ,家中有1名學前嬰幼兒,一家3口的免除額為26.4萬,夫妻兩人的標準扣除額24萬加上薪資扣除額40萬,還有幼兒學前扣除額12萬,合併共有102.4萬,只要夫妻總所得低於102.4萬,扶養1名嬰幼兒,同樣免稅。 ・一般物品:衣服、包包、鞋子、飾品、餐具、玩具、生活家電、3C產品…等可重複性使用的物品。 但請注意,2022年6月開始在日本購買Apple商品不再享有免稅價。
頻繁進口扣稅:如果有半年內(1-6月,7-12月)有進口貨物超過六次,就算報關商品金額沒有超過2000元免稅額,有可能會按照你的申報金額與品項直接課稅。 2022年上半年開始,因為海關一些相關規定,私人集運在報關的時候金額不能太低,太低會造成整體查驗率升高得不嘗失,所以現在私人集運報超過2000元以上是常見到的事情,而且如果你包裹太大被分包,一個貨櫃裡面有兩包包裹就一定會報超過2000元,所以建議大家多使用包稅服務保平安。 要看自己是否可以免申報所得稅,可以全年所得總額(包含本人所得+合併申報的配偶所得+受撫養親屬所得)、有無配偶及受撫養親屬三大條件查對下表,如果全年所得總額不超過表內的免辦結算申報標準,就可以不用報稅。 以下附上可以用的列舉扣除額、特別扣除額清單,以及他們的金額上限。 而若一次領的退休金,超過免稅額〈18萬元乘以服務年資〉,但未達36.2萬元乘以服務年資的話,超過的部分採取半數課稅;若一次領的金額超過36.2萬元乘以服務年資的話,則超過的部分,全數都要列為所得課稅。 但是勞退部分,由公司每個月額外幫勞工提撥薪水的6%至勞退帳戶,為公司給付員工的退休金,當勞工請領這筆退休金時,依所得稅法規定屬於退職所得,是要申報「退職所得」並面臨稅賦的問題。
多少免稅: 日本幹貝產地分享「醬油蒜香煎幹貝」作法!鹹香下飯又能鎖住鮮甜原味
陳秋蘭解釋,目前夫妻報繳綜所稅,共有合併和分開(夫妻一方薪資或所得分開計稅再合併報繳)等共5種方式,以上述例子來看,若夫妻單純的只有股利收入,採綜所稅分開計稅(不是股利分開計稅),兩人的確有機會分別適用到較低稅率。 因此,單純自「家戶總所得數字」來判斷股利應採分開或合併計稅未必精準,陳秋蘭建議,有這方面問題的民眾,在明年國稅局最新版報稅軟體一出爐,即可下載,先透過軟體進行試算,系統將判讀出對申報戶最有利的申報方式。 舉例來說,在相同所得、免稅額、扣除額的結構下,如果是單身者適用稅率5%,課稅所得較前一年度減少1萬元,今年5月報稅可減稅500元;若是一戶四口家庭,課稅所得較前一年度減少4萬元,若適用5%-40稅率,報稅可省下2,000元-1.6萬元。 多少免稅 扶養親屬不僅可多扣免稅額,還有機會再扣除基本生活費,再加上扶養親屬的特別扣除額,可以說是最快的節稅方式。
個人之基本所得額,為依所得稅法規定計算之綜合所得淨額,加計下列各款金額後之合計數:一、未計入綜合所得總額之非中華民國來源所得、依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一項規定免納所得稅之所得。 多少免稅 但一申報戶全年之本款所得合計數未達新臺幣一百萬元者,免予計入。 機關、團體、公私營事業員工為僱主的目的,在國定假日、例假日、特別休假日執行職務支領的加班費,金額如果符合前面規定標準範圍以內,免納所得稅,加班時數,可以不計入「每月平日延長之工作總時數」內計算。
多少免稅: 相關新聞
因109年度適用之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未達上述應行調整標準,均免予調整,各項金額與108年度相同。 因110年度適用之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未達上述應行調整標準,均免予調整,各項金額與109年度相同。 財政部進一步說明,上開各項金額按消費者物價指數連動調整,係為符合國民經濟情況,依據稅法規定進行之調整機制,有別於一般具特定政策目的之減稅措施。 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金額調整,預估增加民眾可支配所得新臺幣95.7億元,納稅義務人於112年5月辦理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時適用。 財政部2021年11月份就先宣佈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扣除額及課稅級距金額調整,也就是民眾們的免稅額提高,例如每人基本生活費提高為19.2萬元,這個於111年5月申報綜所稅時就可以適用,有些民眾可能明年就不用繳稅囉,趕快來看下方的免稅金額表。 依照我國所得稅法規定,綜所稅的「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及「退職所得定額免稅金額」,需要依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做彈性調整,當物價指數較「前一次調整年度」上漲 3% 時,就必須依照上漲程度調整稅額。
依財政部國稅局公佈的2019年「退職所得定額免稅金額」計算方式來看,勞退主要有2種免稅額計算方式,一次領取者按服務年資分3段計算,而分期〈按月〉領取者全年免稅額則為78.1萬元。 退職所得免稅金額同樣調整,依照漲幅 4.17% 計算,一次領取免稅額從「18 萬*服務年數」提高到「18.8 萬*服務年數」,分年領取免稅額則從每年 78.1 萬提高到每年 81.4 萬,詳請見以下整理表格。 依照上述計算,綜所稅免稅額按漲幅 4.17% 計算,從現行8.8 萬調高至 9.2 萬元;而標準扣除額、薪資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依漲幅 3.35% 計算,前者從 12 萬調高為 12.4 萬,後兩者從 20 萬調高為 20.7 萬,詳請見以下整理表格。 財政部於 11/24 正式公告,自明年 2022 年起,將調高「綜所稅免稅額及各項扣除額」,可於後年 2023 年五月報稅時適用。 其中綜所稅免稅額從 8.8 萬調高至 9.2 萬元,標準扣除額、薪資扣除額也分別從 12 萬調高為 12.4 萬、20 萬調高為 20.7 萬,全國整體減稅效益高達 95.7 億元。 請注意,由於每期營業稅時,我們收到的資料不包含您的所有費用(例如薪資費用是一月份所得申報才會申報),因此「其他費用」金額留空,讓大家可以估計試算。
4、銷售貨物或勞務與保稅區營業人供營運使用者,除報經海關視同出口之貨物,免檢附證明文件外,為各該保稅區營業人簽署之統一發票扣抵聯。 2、與外銷有關之勞務,或在國內提供而在國外使用之勞務,取得外匯結售或存入政府指定之銀行者,為政府指定之外匯銀行掣發之外匯證明文件;取得外匯未經結售或存入政府指定之銀行者,為原始外匯收入款憑證影本。 1、外銷貨物除報經海關出口,免檢附證明文件外,委由郵政機構或依快遞貨物通關辦法規定經海關覈准登記之快遞業者出口者,其離岸價格在新臺幣5萬元以下,為郵政機構或快遞業者掣發之執據影本;其離岸價格超過新臺幣5萬元,仍應報經海關出口,免檢附證明文件。 如果夫婦兩人為雙薪家庭、所得較高,並且以薪資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為主的家庭,可以使用使用薪資所得分開計稅的方式,並以薪資所得較高的一方作為納稅義務人。
陳秋蘭舉例,若一個人沒有其他所得,就只有94萬元股利,經過計算,最後算出的應納稅額,的確有可能低於8萬(每戶抵減股利上限)可抵減稅額,此時當事人可能退稅。 但若除了94萬元股利,還有薪資等其他所得,陳秋蘭說,假設當事人所得稅率適用20%,即使扣完8萬股利可抵減上限,最後結果應該還是要繳稅。 一、零 稅 率:銷售貨物或勞務所適用的營業稅率為零,由於銷項稅額為零,如有溢付稅額,得在退稅限額內由主管稽徵機關查明後退還。 這裡要特別注意基本生活費並不是人人都能用,而是與政府規定的公式「比大小」,才能確定是否能扣除、能扣除多少,這一項扣除對於有家庭的人較為有利,尤其時單薪或雙薪家庭,未婚、家中有身障成員、學齡前或大專子女的家庭,比較沒有辦法享受到。 想了解基本生活費請參考【2022 繳稅三大重點:基本生活費的計算方式】。
貸鼠先生聯手多間銀行提供優惠金融方案,不僅運用 Gogolook 防詐資料庫與 AI 多少免稅2025 技術,更符合金管會開放銀行 政策中資安認證與資料傳輸規範。 貸鼠先生為每一位民眾創造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務體驗,以實踐普惠金融的價值。 所得稅免稅額是依照稅法規定,一般國民所得稅免稅額是 NT$ 88,000,70 歲以上符合條件者的所得稅免稅額則是 NT$ 132,000。 單身族羣年收入 408,000以下免繳稅、雙薪無小孩族羣年收入未達816,000免繳稅、雙薪扶養一位大專以下學童或未滿70歲長輩族羣,年收入:904,000 免繳稅,雙薪扶養一位 未滿 5 歲學前幼兒,年收入 1,024,000元以下免繳稅。
在搞清楚股利稅改新制怎麼報稅前,很多投資人會問,每年大概領多少股利,我可以抵稅、甚至退稅? 市場流傳,1年拿股利94萬元以下可免稅,但富邦證券專家團隊協理陳秋蘭表示,這句話正確說法應該是,「全年領股利在94萬元以下者,可拿到8.5%的抵稅額」。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申報扶養就讀大專以上院校「子女」的教育學費,每年可扣除2.5萬/人,若有接受政府補助,應扣除補助金額。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一般為金融機構的存款利息,有27萬/戶的特別扣除額,但免稅的存簿儲金利息及分離課稅的利息,不包括在內。 只要同一申報戶的成員中,列舉項目金額加總大於12萬元,就要選擇採用列舉扣除額並檢附證明文件申報,纔有節稅效果;反之,則用標準扣除額會比較划算。 自用住宅房貸利息,扣除額限制為30萬/戶,且房屋必須登記在本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的名下,有點很重要:如果有利息所得,必須先扣掉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包括營利、執行業務、薪資、利息、租賃、權利金、自力耕作漁牧林礦、財產交易、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退職所得、其他所得。 個人於一課稅年度內在中華民國境內居住合計在1天以上未滿31天,其生活及經濟重心在中華民國境內。 值得留意的是,針對勞退課稅部分,很多民眾都會有個誤解,就是勞退自提6%是不是不用繳稅,其實這說法不全然正確,因自提6%雖然具「遞延稅負」、「減稅」的效果,但並非是完全「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