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抗體是創辦人中研院院士何大一博士的研究團隊從住院、重症 COVID-19 患者分離出來最具療效的 9 個抗體的其中一個。 本刊調查,莊宏仁儼然是郭家的掌櫃,因為郭臺銘的六傢俬人投資公司全由他掛名董事長,包括宏瀚、永屴、日銓、聯巨、億銈、鋐維,可動用資金至少有千億元之譜。 「郭董每年從鴻海領到的現金股利就超過50億元,對他來說錢是小事,重要的是被投資標的夠不夠格。」知情人士說。 郭臺銘首度揮軍製藥業,一出手投資臺康就是50億元,震驚生技業界,但他的企圖心不僅如此,他透過前羣創董事長莊宏仁,籌集銀彈準備大舉投資生技業。
- 臺康生 (6589-TW) 獲 2019 臺北生技獎新創技術獎,副總張志榮表示,對自行開發的乳癌生物相似藥發展有信心,除授權金已入袋,各國三期臨牀試驗都符合預定時程,規劃 2022 年亮相,法人表示,若乳癌生物相似藥順利在全球上市,臺康生營運將具有顯著成長動能。
- 臺康生技公司今日宣佈,鴻海創辦人郭臺銘已和臺康生技總經理劉理成簽訂投資意向書,預計投資臺康生技5.5萬張私募股票,私募價格與近期預計辦理的現金增資價格91.5元相同,總投資金額超過50億元,入股後將持有臺康18.56%股權,成為最大股東。
- 後改名為健康科技事業羣,投資像是康聯、康儀與康誠等康字輩;永悅、永曜等永字輩,以及睿田、睿健、睿軒等睿字輩的子、孫公司。
- 葡萄王去年營運雖然衰退,不過股價也處於相對低檔區,統一集團的入主,可增加保健品的鋪貨廣度,惟仍須持續追蹤營收表現。
- 隨著醫材市場大餅不斷擴大,普華國際財顧執行董事翁麗俐指出,國際上醫材產業多以同業整併為主,投資或併購小而美的利基型廠商,以擴大產品線及涉入新應用領域、增加市場規模以提升獲利。
- 臺康前10大投資人持股高達50.74%,包括臺耀化學10.35%、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7.81%、耀華玻璃6.67%、臺杉水牛二號生技創投5.24%、生物技術開發中心4.18%等大股東,政府資金即佔29%左右,成為臺康投入研發及生產的最大後盾。
他感慨的說,政府其實應該強勢一點,整併對生技產業相當重要,唯有規模夠大,在全球生技業發展纔能有競爭力;還有,政府應該成立大型創投,只要生技業者選題方向正確就輔導,強調有一定的策略才能對臺灣生技業有所幫助。 他接著說,老實講,政治和政策(對生技)影響太大了,影響的是整體產業氛圍、資金和投資人信心,這絕對不會是一個正常的產業發展狀態。 臺康生技 觀察國外的資本市場,生醫產業中,若新藥股正在整理,那醫材股就會成為避風港。
臺康生技: 美醫材股成生技資金避風港 臺灣呢?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臺北6日電)鴻海暨永齡創辦人郭臺銘今天與臺康生技簽訂私募案投資意向書,郭臺銘將透過鋐維公司以每股91.5元,認購臺康生私募普通股,總金額新臺幣50.325億元,屆時將持有臺康18.56%股權,成為最大股東。 預防勝於治療,疫苗在流行傳染病甚至在許多癌症的預防上皆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疫苗的研發往往需要良效的載體蛋白來增進疫苗所促發的免疫反應,對抗致病原,臺康的EG74032即是一個安全而有效的載體蛋白,為各式疫苗開發的最佳夥伴,共同作用預防各式疾病發生,避免疾病為患者帶來的不適以及降低醫療支出。 張志榮表示,營運目標是未來 3 年要拿下多國的 GMP 認證,變成全球知名的 CDMO 委託業者,其中,日本厚生省年底會來公司查覈,若順利通過,未來營運可望倍增。
臺康生技 (6589-TW) 今 日公告,授權銷售夥伴 Sandoz 於 12 月 13 日收到美國 FDA 針對乳癌生物相似藥 EG12014 的藥證完全回覆信函 CRL。 李元鳳博士在生物藥品和生物技術產品的評估和法規管理方面擁有 20 年的經驗。 張博士曾在臺灣東洋製藥公司癌症科學發展事業羣擔任協理,負責專案管理和藥物開發,促成全球NCE 和Biologics (NBE/Biosimilars)計畫的合作。
臺康生技: 健保卡遺失損毀可用手機補辦 申請流程這裡看
舉例來說,成長動能一直很強勁的邦特(4107-TW),為何近來表現不佳? 觀察該公司EPS從2012年的2.12元一路成長到2016年的5.17元,在獲利穩定成長下,股價一路從30元左右飆到去年4月21日高點的173元,大漲逾4倍。 由於醫材與人體安全有相當大關係,不僅要通過審查,TFDA還依據風險高低又將醫材大致分為三級,低中高風險及創新型醫材。 一般而言,中、低風險醫材可不需臨牀試驗便可獲得上市許可,至於高風險及創新醫材就得進行人體臨牀試驗。 以讓投資人又愛又恨的新藥股來說,其特性就是高報酬、高風險,尤其生技股淺碟特性特別明顯,禁不起一點大波動,最明顯的特色就是「股市總市值」較小,相關公司多半規模不大,波動大、容易被炒作。 聯合國資料指出,2020年美中兩國65歲以上人口將分別為 5500萬人、1.7億人。
臺康營運長張志榮說,郭臺銘的加入,對臺康的國際視野、策略聯盟及合併收購等,都會帶來很大的幫助;此外,由於挹注50億元以上的資金,對於臺康未來的擴充及成長一定會加速。 在其他單株抗體藥部分,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氣喘用藥 FB825 與嗜中性球氣喘抗體藥 FB704A 皆進入第 2 期臨牀,且牛樟芝萃取化合物 OB318 也在臺灣針對肝癌進行第 1 期臨牀試驗。 劉理成說,臺康與臺新藥合作發展的抗體藥物複合體EG12043,今、明年就可啟動授權談判,若順利,臺康今年起就有望轉虧為盈。
臺康生技: 乳癌相似藥FDA提生產及設施缺失,臺康生技:儘快改善與回覆再補件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公佈數據顯示經濟趨緩,聯準會(Fed)升息壓力減輕,美股勁揚,美元指數回落至104之下,今(7)日補班獨家開市的新臺幣兌美元早盤則開高走高,一度來到30.52元、強升1…. 隨著大學學測即將在1月13日登場,人力銀行也調查彙整出「企業最愛大學」供學生作為選系、選校參考。 結果顯示,排名前幾名的學校包括臺大、成大、臺科大幾乎都擁有大量理工人才,反應當前產業趨勢,人力銀行發言人更指出,若想進入科技業,有4大名校血統勢必是優勢。 全球經濟和股市面臨通膨、升息壓力,臺股2022年走了一整年的空頭格局,讓許多少年股神一夕間走下神壇,甚至傳出有人在短短1年暴賺2億元,卻在3個月內全部輸光的案例。 資深老手感嘆,多數投資人會失敗的原因,就是沒有找到屬於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
臺康生技: 保瑞子公司安成學名藥 取得美國FDA藥證
GeneOnline 基因線上,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生醫媒體,以客觀專業的科學角度,深入報導亞洲與全球的生技醫藥領域最新產業動態、研發焦點,以及獨家專訪全球重量級生醫領域人士,影響層面遍及全球生醫產業圈、學研機構、創投等,連結生技醫藥產業的交流與合作。 團隊由不同生醫專業背景組成之跨國編輯團隊,藉由多語言數位線上平臺,發揮在全球生物醫學領域影響力,打破語言與文化的屏障,無時差接軌全球生物醫學趨勢。 NCE 產品線中,逸達有 2 款藥物進入二期臨牀試驗,抗發炎藥 FP-025 可改善因 ARDS 產生的肺部炎症與肺纖維化,預計在 2021 年第 4 季提供 2 期臨牀數據。 FP-045 則在 2020 年 9 月核準針對範可尼貧血進行 2 期臨牀試驗。 蛋白質藥廠臺康生技(簡稱臺康,股市代碼:6589)以 CDMO 與生技新藥開發為主,候選藥物大多為標靶 HER2 基因突變的生物藥,其他還有血管生成抑制劑、疫苗用載體蛋白。
臺康生技: 臺康生技
不過,臺康也在發展新一代的乳癌相似藥EG1206A, 臺康生技 預計今年首季完成一期臨牀的PK(藥物動力學)試驗,一旦結果出爐,第2季就可對外授權,因該藥目前市場競爭者僅二家以內,預計授權金會高過7,000萬美元,並預計2026年在美上市,屆時將可加速銷售夥伴的銷售彈性,墊高兩個產品的峯值市佔目標。 臺康的營運發展包括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與生物相似藥的研發兩大項。 劉理成表示,針對CDMO業務,2022年專案金額17.5億元,年增二成以上,目前在手訂單超過18億元,將在未來兩年陸續完工認列;另外,公司發展的EG12014,原本去年可得里程金約2.7億元,但是現在將遞延到今年認列。 2018年Trastuzumab的生物相似藥開始進入歐洲市場,隨後於2019年正式進入美國市場並迅速取得高比例的市佔率。
臺康生技: 相關權證
生技月最早可回溯至2003年7月,是臺灣第一次舉辦生技展與相關活動,之後每年7月便訂為臺灣生技月,邀請國外重要生技大廠來臺媒合,並舉辦生技展覽與相關研討會,堪稱國內生技產業的年度盛會,因此每年7月前後生技相關類股通常有不錯表現,甚至出現波段漲幅。 臺康生技公告指出,今天與鋐維公司(主要股東為郭臺銘)雙方簽訂投資意向書,鋐維公司將認購臺康私募發行普通股新股5500萬股,每股認購價格將同現金增資發行價格91.5元,認購總金額為50.325億元,此私募將於股東會通過後採分次發行。 臺康生技發布新聞稿表示,將分別辦理發行35000張的現金增資及55000張的私募普通股,其中私募案將引進近年來積極投入大健康事業的郭臺銘,成為最大股東。
臺康生技: 臺康生技 相關新聞
劉理成表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官員已確定今年6月來臺,針對臺康的第一項生物相似藥EG12014進行查廠,若順利通過將可在今年底之前取得美國藥證,但在前一個月,衛福部食藥署(TFDA)也有機會先行核發國內藥證,歐盟EMA藥證有機會在明年3月前取得。 臺康生技總經理劉理成表示,公司自創立以來採取雙軌發展策略,一方面透過CDMO爭取海內外藥廠及疫苗廠生產訂單,另一方面自行開發乳癌HER2為主的一系列生物相似藥。 臺康生技表示,Sandoz藥廠於美國時間02月15日接獲美國FDA發函表示,已接受生物相似藥EG12014的150毫克凍晶注射劑劑型藥證審查申請,這項藥物主要是治療早期乳癌、轉移性乳癌及轉移性胃癌。 臺康生技(6589)(6589)今(16)日公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正式接受該公司專屬授權夥伴Sandoz藥廠所提出生物相似藥EG12014的150毫克凍晶注射劑劑型藥證審查申請,審查期間多為10至12個月。 臺康的 HER2 標靶藥物中,以乳癌生物相似藥 trastuzumab(EG12014)的臨牀進度最快,2021 年 3 月宣佈 3 期試驗結果,證實與羅氏的 Herceptin 具生體相等性,將著手申請美國 臺康生技 FDA 生物製劑藥品上市查驗登記(BLA),與歐盟 EMA 申請新藥上市許可(MAA),詳細時間並未公佈。
臺康生技: 康生技 EIRGENIX
憑藉著團隊的技術與努力,EG12014目前已完成人體臨牀試驗,與原廠羅氏生產的賀癌平® (Herceptin®)具生體相等性。 我們希望EG12014的開發成果能為乳癌患者帶來相同品質但是價格更實惠的治療藥物,為民眾的健康盡一份心力。 2005年12月取得哺乳動物細胞廠的cGMP生產認證,2011年投入微生物表達系統的cGMP廠房建置,並於2013年一月取得cGMP生產認證。 自此兩座不同表達系統的cGMP廠房皆建置完成,可提供國內外廠商符合國際標準的生物藥生產服務。 從2005年第一座cGMP廠房投入產業服務開始,cGMP生技藥品工廠團隊便不斷協助國內廠商加速生物藥開發的時程,並協助客戶取得包括臺灣衛生署、美國FDA及加拿大Health 臺康生技2025 Canada之IND,進入人體臨牀試驗階段。
臺康生技: 公司簡介
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垣崇認為,臺灣很有機會從研究為主的「精準醫學」發展到臨牀應用的「精準醫療」。 跳脫臺灣,以宏觀角度檢視全球生醫產業佈局,精準醫學是大廠搶進的未來趨勢,預估全球精準醫療規模(不含醫療院所)至2020年將從400億美金到700億美金,爆發性成長175%。 臺康生技表示,認購完成後,以目前已發行股數2億641萬150股加計109年現金增資發行3500萬股及加計此私募5500萬股,共計2億9641萬150股,鋐維公司將持有臺康約18.56%股權,成為最大股東。 臺康生技指出,這項新建廠計劃初估需投資150億元,公司目前正在評估到高雄橋頭科學園區、或宜蘭科學園區二擇一設廠,每座廠區佔地4公頃。 自明年起建廠,第一階段5萬公升目標2025年投產,初期投資金額60億元,由於公司現有資金70億元,尚未考量增資,待後續產能持續擴大再做增資或銀行貸款規劃。
最後,劉理成也說,臺康與臺新藥合作發展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DC)EG12043,在新臺藥的主導下,今、明年就可啟動授權談判,若談判順利,臺康生技今年起就有望轉虧為盈。 臺康生技 此外也著手研發新藥,目前在手研發的六個藥中,有四個生物相似藥、一個單抗複合體癌症新藥及一個疫苗載體蛋白等,多數在臨牀前階段。 曾對外說把「醫療產業」當做終身志業的郭臺銘,因2005、2007年妻子林淑如與弟弟郭臺成2位至愛親人先後罹癌過世,一心想找到治癒癌症的方法,2007年成立永齡健康基金會,並找臺大醫院合作,積極推動抗癌,先完成臺成幹細胞治療中心,又捐贈興建臺大癌醫。 臺康生技2025 不僅備妥銀彈,郭臺銘也網羅不少菁英入列,像這次投資臺康,郭臺銘自曝派了二組團隊事前調查,除了派出最信任的掌櫃莊宏仁外,又找來在生技創投多年、曾自行創業安盟生技、現任鴻海董事長特助的林羣倫協助查覈。
「過去郭董投資的生技領域,主要以醫療設備、精準醫療與數位醫療服務為主,像是康聯、永悅、睿田等,規模遠不及醫藥廠來得大,而臺康相似藥代工模式,是可以創造下一個世界級醫藥代工廠的機會,對郭董來說相當有意義。」知情人士分析。 臺康生技是國內生物相似藥與CDMO(委託開發及生產)大廠,因乳癌生物相似藥開發已達3期,又能對抗三星,被郭臺銘相中。 「要說誰能代工國際疫苗大廠,臺灣最有希望的廠商之一絕對有臺康,」吳忠勳說。
臺康生技: 國際要聞
【財訊快報/徐玉君】臺康生技今日受到旗下乳癌生物相似藥EG12014收到美國FDA完全回覆信函,提出有關藥證覈准前查廠時發現的藥品生產製造及設施相關缺失,導致股價開盤跳空跌停。 技術分析方面,股價跳空跌破月線及頸線139元,短線可觀察是否重新站上此位置,若無法站上則有下探季線的風險。 臺康生技 日前其乳癌生物相似藥EG12014之三期臨牀試驗指標數據分析結果達生物相等性標準;換句話說,下一步就是相關生物藥品查驗登記審核申請(BLA),一旦取得BLA即可上市銷售。 而該藥於一九年與Sandoz簽訂全球授權銷售合約,簽約金及各階段里程碑金合計達六五○○萬美元,預料將於二二年之前完成認列;由於Sandoz是全球學名藥、生物相似藥的銷售龍頭,因此市場對於臺康生技之乳癌生物相似藥的全球市場銷售效益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