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天恩師德,感謝日本道場上下同心同德,大家共同完成使命,這是很有意義的歷史大事。 同年,十月二、三、四日在天元佛院舉辦「中華聖母」百歲誕辰紀念,各地點傳師、講師、壇主,連續數日有一萬餘人與會,感恩師尊、師母大德敦化,海內外道務益加蓬勃發展。 此時各組線前人頻頻集會,商討合法化事宜,由張培成老前人及各位前人聯袂到福山榮園恭請韓道長裁示。 天一宮 經韓道長應允「依師母老人家遺願,積極尋求合法化途徑,以保護一貫道永續傳承。」同時,韓道長指派直屬後學祁前人玉鏞、陳前人鴻珍兩位代表,以配合大家推動一貫道申請合法之各項手續。 六十四年二月廿三日,師母成道,真是晴天霹靂,天人共悲;只因官考日緊,風聲鶴唳,故不敢聲張,道務暫停一段時日,然而老前人仍四處奔走,成全道親,穩定道場。 息考免災,眾生一切之罪、過、錯,願由她老一人承擔,由於過度承擔憂苦,竟累出病來。
- 1948年韓老前人奉師母慈喻,帶領發一組各位前人,開荒臺灣。
- 大典日,師尊請 老到壇,老前人報字,一篇訓文批示了三小時。
- 七十二年三月初九日,李鈺銘前人歸天,其後學感於德澤,修墓立祠,可說道成天上、名留人間。
- 老前人他老在這個德性上內修的實在,確實非常人所能企及,單單就他老領過李總統華夏第一等獎章,這麼榮耀的事,道親們紛紛引以為榮,跟在他老身邊的後學們卻從來沒有看過,也沒聽過他老在任何場合、因緣中,提過這事一次,或表彰自己一下。
- 廣場佔地近千坪,綠草如茵、環境幽雅,適合露營、野炊、郊遊、踏青…等多種用途。
- 四十三年老前人在曾炳元老先生之帶引下,又開創彰化道務。
- 七十年(一九八一),老前人在埔里鯉魚潭畔購得數甲山地,創辦光明仁愛之家,籌建天元佛院。
推行「寓教於道」的實質活動,更將大道推廣到東南亞等二十餘國,連於世界五大洲,以期建立一道同風的彌勒家園。 老前人的慈悲心懷,關愛社會,首在雲林縣西螺成立信義育幼院,又在埔里成立光明仁愛之家,實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成立崇德文化教育基金會,不斷提倡、鼓勵道親身體力行,實踐道之宗旨。 師尊姓張,諱上奎下生,字上光下璧,道號天然,山東濟寧人,生於清光緒十五年七月十九日。 誕生之際,天壇失火,紅光滿天,黃河澄澈,天地垂象,聖人降世之徵。
天一宮: 臺中市一貫道
國曆九月六日老前人與李金士、王棋煌、陳美珠及兩位三才,經日本過境到美國洛杉磯又轉至休士頓,為期四十天行程。 金恩善、金福堂設立國際道德協會,道德協會,道親六十多萬人。 臺灣興毅組渡化韓國會議員李翼淳博士設立孔孟聖道院。
誰知他老看完後,竟一一用筆每頁畫個大「×」,並加上「胡扯」「亂請」「胡說」等字,最後一頁還直接寫上「醜表公」三個字。 後來前豎們有知道此事的,紛紛引為趣談,並說:「他老可不喜歡人家亂稱讚哦!」後學得知,非常感動! 七十八年(一九八九)十二月泰國皇家社會福利會副會長頌蓬先生率人來臺訪道,留下深刻印象。 本年各地開懺悔班,大眾等誠心懺悔,老前人率大家一起祈求 老赦罪與消弭各國爭端,促進世界和平。 令和元年(2019年)11月24日,活佛師尊臨壇日本講師壇主班,頒下 老母一道旨「搭幫助道五百年,使得功德圓滿期,上天老母賜恩典,聖德求道印證是」,並選任滝口清亮、山下光昭兩位點傳師為引保師,慈諭「日本道場上下攜,渡化千人上天梯,呈報中心求道日,再請聖德結緣兮」。 兩年多來,日本天一宮前賢大德們共渡1000位有緣佛子,功德迴向給聖德太子。
天一宮: 桃園市 天一宮
歷經月餘,為眾生風塵僕僕、勞苦身心,還要關心成全人才。 七十三年陳鴻珍前人在臺北成立財團法人崇德文化教育基金會,恭請老前人為董事長,以鼓勵上進之青年學生,因此,多年來屢得教育部頒獎表揚為「全國推行社會教育有功之團體」。 天一宮2025 七十七年初,老前人以道務前途為重,派祁玉鏞、陳鴻珍兩位前人為代表,參與一貫道總會籌備工作。 天一宮 政府政策開放,準許一貫道合法傳道,三月五日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海內外道親共尊老前人為道長。
- 豐富古文明,配合現代思維、科技與經濟發達的活力與開創動力,精益求精,如同「武士道精神」-忠誠盡職、崇尚榮譽。
- 河北省寧河縣人,生於清光緒廿七年(一九○一)歲次辛丑三月二十二日,適逢庚子事變,八國聯軍入侵,京津地區遭逢戰亂,誕生翌日即由母親抱往外祖父家避難。
- 計有薛福三、陳風德、陳帶等三十一單位,佛堂萬餘處,早期即計劃開荒國外道場,相堂宏展,企業家為全臺之冠,有長榮張榮發集團虔誠襄助道務,發展迅速。
- 師母常年駐錫臺中,但為防官考,影響道務前途,不能說出師母行蹤;因此有些前賢聽說師母來臺,卻不得見,紛紛指責老前人。
- 前人陳鴻珍女士,生於西元1923年,河北省天津市人,前人於民國三十七年,追隨老前人,來到臺灣,從此在臺灣寶島與眾生結下了很深的善緣,五十年來,不論多少痛苦與挫折,都在前人的堅強意志下忍耐、突破與接受,而後化為一聲聲的喜悅和一句句的道喜。
- 民國初年,列強交侵,老前人對中國之積弱衰敗,深感痛心,乃立志研究實業技術,冀以振興國威,遂於十七歲至天津,經人介紹到商行工作,由於盡忠職守,深受財東信任,二十歲被擢拔為「大德隆織染廠」經理,精研技術,提昇品質,商譽鼎盛,又擴廠增加生產。
- 廿八年正月,老前人去北平與師尊、師母拜年,經過一天煉考,蒙受師尊慈悲,迴天津在各佛堂擔任人才,天天辦道。
四十年又受大考連累,郝金瀛、陳大姑、趙大姑、張玉臺、劉雁賓等,均被官府逮捕,受軍法監禁三個月;老前人為救眾人,自己去投案,被轉送臺北軍法處拘留十二天。 四十三年老前人在曾炳元老先生之帶引下,又開創彰化道務。 同年老前人與師母取得聯繫,即商請谷椿年前人、劉士毅將軍(其夫人為點傳師)等人協助,將師母乃由香港接來臺灣。 師母常年駐錫臺中,但為防官考,影響道務前途,不能說出師母行蹤;因此有些前賢聽說師母來臺,卻不得見,紛紛指責老前人。
天一宮: 一貫薪傳發一年鑑 1980 ~ 1989
天一宮乃籌建於民國七十五年初,恭請大德施前人及傅領導點傳師率領各位點傳師暨臺中道親舉行破土典禮,在天恩師德加被之下,於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順利完工,舉行落成典禮,從此天一宮成為我寶光建德在中部的道務根據點。 秉持著圓覺大帝五大犧牲之精神,由大德施前人主班,前後舉辦千人大班─圓覺報恩班、本願班、篤行班、啟慧班,讓千千萬萬道親共沐天恩師德。 為了回鎖社會,照顧學界道親,先後成立了崇德、崇仁、崇禮、崇義、光慧等文教基金會,不斷投入相當的人力、物力、財力,推行修道生活化、社會化、家庭化。 經常舉辦淨化人心、活水系列、心中有晴天等文化講座,以及高中、青少年夏令營、成年禮,叉成立發一崇德慈善基金會,辦理各項慈善、義診、濟貧恤孤等工作,對社會國家盡一份心力。
天一宮: 臺中天一道場
日本道場40年來,雖然言語不通,但日本道場全體點傳師、壇主講師道親們,以恆心毅力,克服種種困難,堅心不移,致力於道場的開創。 協調分工,濟弱扶傾,發揮互助合作,樹立學修講辦行精神。 1975年由於貿易關係結緣,經宏德壇壇主李瓊華董事長的渡化,於1976年2月求道。 高村點傳師說︰「我已經60歲了,別人用走的,自己要用跑的,才能迎頭趕上。」隨即邀請前人在十月份前往日本設立「天一壇」。
天一宮: 臺北市北投區道教
追隨老前人來臺開荒,捨身辦道、始終如一之前人輩,在此之前,一位一位先後迴天,或成大仙、或成真君、或成菩薩、或成大帝,如今前人受老前人託付,承其重任,以無為之心慈勉各單位後學亦永續傳承師尊師母、老前人(白水老人)、前人之慧命心燈,以助完成普渡收圓大事。 前人陳鴻珍女士,生於西元1923年,河北省天津市人,前人於民國三十七年,追隨老前人,來到臺灣,從此在臺灣寶島與眾生結下了很深的善緣,五十年來,不論多少痛苦與挫折,都在前人的堅強意志下忍耐、突破與接受,而後化為一聲聲的喜悅和一句句的道喜。 天一宮2025 緣於泰籍勞工來臺打工,有多人求道,回到泰國以後,知道大道的寶貴,因此聯絡天倫道場陳榜點傳師前往開荒,之後陸續前往曼谷市、昆建、加拉神、南邦、烏隆、龍開、元臘、匹集、咧一、春霧裏、霧裏爛、羅勇、清邁‥‥等地開荒,道親日漸增多。 王領導點傳師逐於民國八十八年二月份,蒞臨泰國曼谷,購得一間三樓房屋一棟,之後有又承購隔壁樓房一棟,並且將二棟樓房增建為四樓,於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十八日舉行安座暨落成大典,承蒙上天慈悲恩賜:「天堅佛堂」聖號,該地佔地五十餘坪,可以容納道親近百人,施前人曾經蒞臨開班,道務日漸鴻展中。
天一宮: 天一宮的留言板
對後學們如同在世時之耳提面命,愛心調教、無微不至,恍若慈母教子一般。 民國八十三年五月,恭請大德 施前人蒞臨,舉行動土典禮,並於六月份興工建設。 此地景色怡人,八面環山,兩側繞水,來龍活躍,手砂朝固,實為絕佳的修辦聖地。 位於臺中市太平區山田路大湖巷19號,佔地三甲七分有餘。 自從師尊師母歸隱以後,自稱奉有真道統天命者,此起彼落,使後學們難以辨別。 圓覺大帝訓曰:「宗旨未改當續辦,莫要動搖己心田,雖然蜚短而流長,總有澄清之時年,只當循規蹈矩進,一步一步邁程前。」此外師母於民國六十四年十二月初九日的訓文曾指示曰:「母雖歸天命遺世,徒眾珍重辦末程。」由此可知如今天命尚遺世間,宜循規蹈矩,宗旨未改,繼續辦末程。
天一宮: 臺北市廟宇寺院
八十三年(一九九四)三月十二日,日本高村點傳師恭迎老前人赴日本天一宮慈悲。 六月廿三日,老前人到新加坡,轉赴模里西斯主持創道佛堂大廟落成,與模國總理朱諾先生一同剪綵,有一千多位道親參與盛會,大道之流行,速於置郵。 六月廿八日抵吉隆坡,在「崇德佛院」勉勵點傳師及眾道親應發心行功了願,七月三日主持怡保「宗心佛院」落成,欣見國外各地大佛院落成,一貫道必弘揚於世界。 七十六年(一九八七)二月二十二日光明仁愛之家落成,政府首長雲集慶賀,老前人宿願已達,親題「禮運大同」之精神為道務發展目標。
天一宮: 臺北市儒教
此時經濟困難,言語不通,身心俱疲,如何面對未來,真令人憂心,但老前人仍鼓起勇氣,在斗六街上講道渡眾,以激發眾人之心志。 廿九年三月,師尊被請到天津,暫居於霍宅,老前人同點傳師辦道回來,由胡道長引進拜見師尊。 天一宮2025 大典日,師尊請 老到壇,老前人報字,一篇訓文批示了三小時。
天一宮: 臺中市修道院
施前人為顧全大局,故接受兩位前人的建議,借用天祥組吳前人的三才,訂定於七十七年歲次戊辰年十二月初九日下午兩點,在臺中天一宮,恭請歸空已經多年之久的呂公老前人降壇結緣。 2014年興建「女神之森林中央花園」大樓,為道務與事業會務結合,擴大道親參與管道,融合本道場的道風文化,以多元、宏觀、前瞻、智慧的展現,成為有朝氣有活力的現代修道人,為可大可久的道場傳承而努力。 前幾年,某位跟隨他老身邊有十多年的點傳師,為了講述他老的生平行誼,便寫了一份他老的道範、事跡,寫畢,影印一份恭請他老慈悲指正,看看有否不如實處。 而因為這位點傳師跟在老前人身邊時間很久,受的教誨頗多,看到他老人格的宏偉處自然也多,所以寫的時候難免有恭敬、讚賞之詞。
天一宮: 光明的智慧
堅忍的富士山,終年覆蓋著白雪,美麗山形,高度展現。 天一宮2025 豐富古文明,配合現代思維、科技與經濟發達的活力與開創動力,精益求精,如同「武士道精神」-忠誠盡職、崇尚榮譽。 照佛經說,就是一個人已修到「無我」的階段,做到真正愛人、尊重別人而沒有我執的人,纔可能達到這個境界。 老前人他老在這個德性上內修的實在,確實非常人所能企及,單單就他老領過李總統華夏第一等獎章,這麼榮耀的事,道親們紛紛引以為榮,跟在他老身邊的後學們卻從來沒有看過,也沒聽過他老在任何場合、因緣中,提過這事一次,或表彰自己一下。 該年臺南劉全祥、李鈺銘、張瑞青、餘俊德等人被警局押去,道務因而停頓,眾人痛苦萬分。 而老前人操勞過度,得了肋膜炎,情況危急,眾人叩求 老慈悲添壽數,並發心助印「桃園明聖經」千部了願,病情始漸好轉。
」祂老深望大家要求自己精進誠懇,無私無我,德業仁厚,認準金線,普傳大道,使命身荷,戰戰兢兢,圓成眾生、諧怡眾生,一同開創美麗和煦之彌勒家園。 四、平易近人,謙恭和藹:呂公老前人,生活嚴謹,但是平易近人,遇到道親,都很關心的前往接近,懇切的閒話家常,並藉機成全,令後學們倘佯在前人的德暉之中,接受調教。 為千秋萬世留下修道辦道的典範,所謂「後天有其職,先天必有其位。」故上天寸功不昧,冊封果位,為現代修道、辦道、證道的明顯實例,更證明瞭道真、理真、天命真。
天一宮: 臺北市松山區道教
日本道務蓬勃發展計設有秩父天一宮、大阪先天聖道院、神戶日本總天壇、福岡道德會館、東京道德會館、琉球天音佛堂等道親四十餘萬人。 文化道場源於天津文化壇有賈慶仁、孫路一、趙輔庭、李文錦來臺開荒、佛堂千堂。 浩然道場源於天津浩然壇有陳耀菊,梁華春開荒桃園育德講堂、佛堂百處。 基礎道場源於上海基礎壇,於民國卅五、卅六年分別有張培成,黃自然:袁翥鴻、袁翥鴞、顧祥麟、李浩然等來臺。 目前有點傳師三百多位,大規模有先天道院 、全真道院、佛堂總數近五千餘堂。 大陸開展至民國三八年,可說普及各省市,且道務均相當發展,由於明師降世應運,道場諸位老輩的披星戴月努力襄辦,終因兩岸阻隔,制度各異,大陸道務陷於停頓,且許多前人,當能更深入體會、明瞭,白陽普化殊聖因緣。
老前人一生文理密察,發強剛毅,齋莊中正,大智大仁,天心為心,師志為志,允文允武,大忠大孝,六十餘年如一日,可稱再世之孔子、一代之宗師,實為後學之典範、眾生之導航。 老前人一生自奉甚儉,博愛助人,寬弘恕人,克己服人,培德渡人,傳道成人,畢生奉行師尊、師母遺志,傳承天命,大公無私,見道成道,戮力於普渡眾生之聖業,時時刻刻抱守為法忘軀、為道殉身之大無畏精神。 七十四年,岡山劉明德前人歸天,歿後哀榮可說是沾了天恩師德,修道所得也。 同年十一月,老前人興建福山光明國學圖書館,以栽培人才。 七十五年木柵天恩宮落成,祁玉鏞前人堅苦卓絕終於有成。 老前人一直教誨後學們要知恩、感恩、報恩,四十多年來,臺灣社會安定,經濟富庶,修道者日眾,老前人常以五恩「天、地、君、親、師」鼓勵大眾,尤其對孝敬父母、忠於國家、熱愛社會、博施濟眾等事業,不遺餘力。
又本堂不設餿水桶,早期道務尚未鴻展時,還親自為道親煮飯菜。 「建德」是圓覺大帝呂老前人之道號,今以「建德」為組縣之名銜,足證圓覺大帝對本組線之德澤,功垂百代,可為全體後學追思效法的典範與明燈。 大德林前人為整合寶光建德道場,重建彰化天倫新道場,所以從民國九十八年起,寶龍山慈恩巖,由臺中天一宮道場管理,讓天倫道場、天一宮道場,道務更上一層樓。 迨至民國七十一年不敷使用,乃在十月間於七寮路興建一幢五層樓,隨後遷堂居此。
十一月二日光明仁愛之家奠基動土,各地政府首長同來祝賀,道親有二千餘人參加,為一時盛事。 萬世金鐘聖訓於2013年起歷時六年,由活佛師尊及不休息菩薩慈訓集結而成,2018年6月24日於日本天一宮,得老母賜與崇德道場「萬世金鐘」,託付崇德道場為天地立心、為萬世開來學的使命與責任。 不休息菩薩慈悲咐囑:「白陽重器鎮寶在,崇德後學好因緣,道務中心負責羣,同心同德接金鐘,打開崇德大道場,金鐘義鼎助收圓。」勉勵全體崇德人當齊心報恩,永續聖業。 二月二十三日,師母成道紀念日,日本小天使班十五歲以下的小道親十三位,由父親陪同來臺灣參觀天元佛院及福山祖師祠等各地道場。 師尊成道四十週年,在福山光明國學圖書館舉行追思會,由老前人主持,各位前人、點傳師及各地道親共來了八百多位。 老前人姓韓,諱名恩榮,字傑卿,號雨霖,又號潔清,晚年自號白水老人,河北寧河人,生於光緒廿七年(一九○一),歲次辛丑三月廿二日。
天一宮: 臺北市中正區道教
八月十五日老前人在福山召集點傳師,舉辦師尊(天然古佛)成道四十週年紀念,是來臺灣傳道第一次盛大追思活動,勗勉全體點傳師能繼往開來。 天一宮2025 十月十六日三峽靈隱寺祖師祠落成,老前人蒞臨開光,要大家感謝天恩師德, 無生老大開普渡,天道降世,我們才能脫離苦海。 應當感謝師尊、師母奉天承運,各位前人漂洋過海,拋家捨業來臺開荒,也要感謝父母養育之恩。 八十四年(一九九五)二月廿二日(農曆正月廿三日)老前人自知上天有召,乃要求前往「天元佛院」感恩樓養病,最後仍思及道務方興,繫念各地道場,再三叮嚀後學們立願了願,能辦則辦,應以身示道,速將大道宏展,廣度羣生。 正月廿六日子時,在感恩樓中圓滿成道,含笑歸天,一代聖哲永逝矣!
天一宮: 臺北市巴哈伊教
全靠老前人沉著果斷,堅毅不拔之心志,一一克服難關,突破困境,正在蓬勃向榮之際,郝金瀛前人操勞過度,於五十五年歸天,痛失一輔弼人才。 此情此景,充份顯出老前人鞠躬盡瘁、奉獻道場之精神,受後學推崇景仰,無限哀榮。 天一宮 首先在臺北買房子,因語言不通,開荒闡道備受困阻。
天一宮: 臺中市太平區一貫道
天倫佛堂土地有1420坪,建坪503.9坪,於民國101年12月2日舉行落成大典,地下一樓為餐廳、一樓觀音殿、二樓寢室、三樓大講堂、四樓教室、五樓佛殿。 為了結合道務與道場,高村點傳師恭請老前人前往秩父看地,並希望能興建大廟,天一宮就在高村點傳師尊師重道,不怕苦,不畏難,1980年以個人做擔保,向銀行貸款二億,興建「天一宮」。 老前人這些訓話實為感人,我們為後學者,怎可不體前人之苦心呢? 述說及此,不由得想起昔日耶穌為何殉道十字架,儒聖因何陳蔡絕糧? 這一切一切難道不是為救眾人生死性命而遭難,真﹒是前聖後聖其揆一也。 天一宮 易經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任何一個有道的君子,都是以極其謙卑的德性來涵養自己而尊顯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