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釋迦詳細介紹

改良場長陳信言說,在大陸禁輸釋迦後,評鑑果品把關過程更顯重要,要讓外銷品質有保證,內銷也能買得放心。 鳳梨釋迦優質果園評鑑競賽分兩階段,臺大、中興、宜蘭、屏科大及東專等校7名教授組成評審委員,第一階段實地前往參賽者果園,評鑑包括栽培、健康安全、病蟲害、肥培管理及農藥殘留檢測。 十股釋迦果農江阿典表示, A果和B果是果農主要收入來源,過去貿易商多收購A果外銷、B果則走內銷,BB果則便宜賣給小販,而目前外銷貿易商在產地的每臺斤收購價格為A果30元、B果20元。 往年此時,外銷貿易商的收購價格每臺斤可達50元以上,目前產地價與往年相比形同腰斬。

  •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 臺東地區農會跟原住民合作,推出幾款洛神花產品,包括洛神花蜜餞、洛神花果醬、洛神花茶包等,是具有南臺東特色的伴手禮之選。
  • 這個時節適逢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也是各家公司辦尾牙的日子。
  • 利用這個時節,多攝取當令蔬菜豐富的營養,可以讓你的身體更健康喔!

「農民真的很辛苦!」楊招信憂心地說,農民處境很苦,以前鳳梨釋迦可收2批,大陸暫停收購後,少了外銷管道,農民自動減產、只種1批,遇氣候忽冷忽熱,鳳梨釋迦過半落果,中央至今未確認補助政策,為農民發聲,將是問政重點。 67歲楊招信在初鹿養蜂、種枇杷起家,曾獲全國十大神農獎,個性踏實、服務熱心、處事圓融,在藍綠都有好評,他曾任卑南鄉代、鄉代會主席,縣農會理事長任內,積極為農民爭取資源,開拓市場,過往努力成為勝選關鍵。 釋迦原產熱帶美洲,約400多年前荷蘭人引進臺灣,它的形狀似荔枝,原名為番荔枝,又果皮突起的鱗目形似佛頭,因此大家都叫它「釋迦」。 釋迦是屬於一年二獲的農作物,經過細心的依時節施肥、剪枝、過花,而得到碩大且甜美的果實,在釋迦剛成熟的適當時機採擷,才能充分的掌握釋迦的香氣和甜度。

臺東釋迦: 釋迦栽種已不是品種問題,而是市場穩定與勞力過於密集問題

釋迦,別名「番荔枝」,英文稱為「Sugar apple」。 臺灣於荷蘭據臺期間,由荷蘭人引進,栽種至今約有四百年的歷史。 主要分佈在卑南、太麻里、東河、金峯、鹿野、大武..等地,臺東縣可以說是世界的釋迦中心。 鳳梨釋迦在幾年栽種面積擴張下,產量確實增多,臺灣市場不足以支撐,價格早已不復當年,更是連打平勞力、農藥、肥料及農機等成本都有問題。 而更加艱鉅的是在氣候暖化變遷下,從不擔心結果只需進行蔬果的釋迦,因臺東夏季晚上溫度過高,在雌雄同花的特性下,開了花竟然因成熟時間差異下(雌蕊出現先熟),而須讓農夫在傍晚、甚至一大清晨帶著礦工頭燈,摸黑對釋迦花進行人工授粉程序。 曾經有新聞報導臺灣農民因釋迦人工授粉技術與這項工作創造上千萬產值而自豪,但殊不知這對農民而言,為了開花結果而與自然拚搏這道多出來的工序,除需日夜勞累的無奈外,更是讓人哭笑不得—想像每顆釋迦其實幾乎都是人工受孕而來的。

依據農委會數據,臺灣農業人口大約僅不到5%,且多集中在中、南、東部。 臺東大約種植5000公頃、產量5萬噸,每年產值在80億左右。 近年的都市化,更讓多數社會大眾對農業生產與農村日常不熟悉,最有感的大概只是颱風天的蔬菜價格上漲,導致消費者買不下手,叫苦連天的印象了。 但說實在,就算生產者農民,能在大盤與中間商的瓜分下還有點暴利可圖,可能也只有幾天,甚至災損與獲益算下來也不見得真能多買幾包米。 國內民眾對於釋迦遭中國封殺的看法兩極,有的認為要挺農民,也有人認為釋迦農為迎合中國市場而種植過多釋迦,且釋迦是高經濟果樹、每年收入豐厚,一年沒賣也能繼續活下去。

臺東釋迦: 【新鮮直送】嚴選臺東鳳梨釋迦x2箱(大粒果7~9顆/10斤)外銷等級 產地直送

但是,一年真正的第一個節氣其實是「立春」,小朋友千萬別搞錯喲! 這個時節適逢農曆十二月十六日,也是各家公司辦尾牙的日子。 有些公司還會安排熱鬧精采的節目,以及大家最期待的抽獎活動呢! 由於這個時節天氣寒冷,冷鋒一道道來襲,加上流行性感冒病毒經常肆虐,因此在這裡要提醒小朋友們,必須注意身體的保暖,盡量少到公共場所,以減少被傳染感冒的機會。

大目釋迦裡麪包著豆沙、鹹蛋黃,看起來就好像蛋黃酥一樣迷人又討喜! 綿密細緻的豆沙帶點釋迦的香甜,還多了點椰漿、香蘭葉的滋味,口感意外的搭,再加上濕潤的鹹蛋黃更是鹹甜交錯,讓味蕾不這麼甜膩,搭配帶有蜜香的紅烏龍茶更加爽口解膩。 自產自銷的大臺東釋迦,選用紅土栽植,含水量高、穿透性低的特質,加上良好的田園管理,釋迦成熟度佳、口感風味都相當獨特。 頂級的精品大目釋迦,重量可來到兩斤多,不僅果實飽滿、口感更是絕佳!

臺東釋迦: 【新鮮直送】嚴選臺東鳳梨釋迦x4箱(大粒果7~9顆/10斤)外銷等級 產地直送

銓益果菜運銷合作社理事主席林志忠說明,所謂每臺斤30元的產地價格是「只有包著塑膠果套的鳳梨釋迦」,不包含運輸、紙箱及耗損。 目前外銷是去年同期(2020年9月至12月14日)的三分之一,而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交易量為429.95公噸,為去年同期交易量的8倍。 12月9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東森購物促銷鳳梨釋迦時表示,新興市場如日本,目標外銷冷凍釋迦1000公噸以上,而且「現在日本很多通路業者訂單不斷,我們量能要趕快提升」。 【前貴果物】臺東鳳梨釋迦是來自臺東的太麻里,採無毒友善方式種植,於日照充足、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中成長,讓生長出來的鳳梨釋迦果實碩大、皮薄肉多、果鱗較小,切開後不管擁有牛奶色澤的果肉,且Q彈汁多、甜中帶酸,甜而不膩帶有鳳梨香氣,口感、甜度、營養通通都相當有水準,大人、小孩都愛不釋口。 【嶽順農產】臺東大目釋迦是許多網購激推的團購水果箱,嚴選來自臺東的大目釋迦,其果粒大且飽滿,成熟後果肉呈現軟綿的乳白色,口感Q軟滑嫩,喫起來甜卻不膩口,是臺東最知名的農特產,且大目釋迦肉大籽小的特性,很受釋迦控喜愛。 嶽順農產堅持產地直送,從生產、管理到銷售都自己來,不僅品質有保證,還能將中間委託人經手的費用節省起來回饋給消費者,CP值頗高。

臺東釋迦: 臺東伴手禮分佈地圖

而這農業革新背後,無非就是農民自我新創與努力追尋市場的投注。 但是,栽種品種的創新求變,最終還是難敵非農業技術面能克服的「變」數。 現在鳳梨釋迦產地價格差,農民賠本賣以減少損失,不過田間仍有農民持續為樹上的釋迦小果套袋。 「不能現在就放棄啊!」農民水英和丈夫一大早就到果園中採收釋迦,一年一收的釋迦決定著今年的收入,下一批採收的價格誰都說不準,倘若接下來價格提高,那現在放棄套袋就是放棄收入。 「盤商、貿易商之所以可以用最便宜的產地價買,是因為農民不用再裝箱運送。」林志忠解釋,盤商、通路商以最便宜產地價跟農民購買,要親自來載貨,之後還要把簍子還給農民;採購後則要自行負擔保存、運輸、耗損的成本,倘若是每臺斤30元買進,至少會以每臺斤50元賣給消費者。 而消費者若選購宅配釋迦,農民還要找人分裝成每箱約10臺斤,一個紙箱約27元至42元不等,還要加上每箱運費至少200元,因此消費者感受不到產地價格的低迷。

臺東釋迦: 臺東鳳梨釋迦優質果園評鑑揭曉 將赴臺北展售 (圖)

果實為聚生果,果皮表面呈圓形、心臟形、橢圓形或圓錐形,未熟果表為深綠色,成熟果實呈現淺綠色或綠黃色,形狀神似荔枝,故原名番荔枝,又因為果皮突起形似釋迦佛頭,因此別名「釋迦」。 「釋迦」之名另有一說應來自馬來語srikaya,荷蘭人自印尼引進時臺灣人採用音譯稱呼此果。 臺東釋迦2025 釋迦種子為黑褐色橢圓形狀,光滑堅硬;果肉雪白口感綿密,香甜又帶點微酸。 鳳梨釋迦的口味很特別喫起來果肉Q,帶有鳳梨的香味但又具有釋迦香甜的感覺,裡頭又富含鉀、鈣、鎂等營養素,營養價值極高。 且不同於傳統的釋迦,其表面鱗目與鱗溝並不明顯,食用時要以刀子切開,會發現它的果肉是相連的,因此喫起來果肉更為Q彈軟韌,還帶有些脆度,口感層次感多元豐富,讓整體喫起來更有深度。

臺東釋迦: 購買4小箱優惠100元

有人歸結認為,可能是農民生性傾向保守與傳統,不願意改變。 但說來話長,先不論農業從事人口年齡與技術結構、果農生產面臨的產銷困境,至少對於較高經濟作物的水果而言,例如釋迦,至少要種植三年以上纔有點收穫,而且每年能收成多少,在颱風幾乎每來必經的路線上,就看老天要留多少給他們了,而農民心裡早已養成樂天的智慧和性格看這種「變」。 來到姆都桑的釋迦果園,他會為大家介紹釋迦品種的分類方式、以及接枝、栽種的過程、以及現場才知道釋迦農民必須一顆一顆授粉、套袋、剪果等等的流程,釋迦是非常高經濟的作物,也是許多外國朋友喜歡的送禮選擇,而這一季臺東把外銷最多的鳳梨釋迦親自好好地介紹給臺灣的國人朋友,讓大家更認識這個品種。 另臺東南迴太麻里鄉是全國釋迦重要的生產鄉鎮市之一,劉櫂豪協助太麻里地區農會爭取農委會補助105萬元辦理112年度臺東縣太麻里地區鳳梨釋迦暨大目釋迦推廣行銷展售活動,昨起至8日共三天在臺北市內湖公民會館舉行,盼能提升臺東釋迦銷售,幫助農民收益。

臺東釋迦: 最新消息

◎節氣生活古時候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十二月初八則是民間俗稱的「臘八」。 臺東釋迦2025 在這一天,家中會以糯米、紅棗、桂圓、花生……等八樣食品熬成甜粥,以這「臘八粥」來祭祖拜佛。 ◎節氣俗諺「十二月雷,不免用豬槌」這句俗諺的意思是:古時候的人認為,如果十二月出現打雷,那麼隔年就會有豬瘟,豬隻會大量死亡,也就不必使用豬槌來宰豬了。

臺東釋迦: 這裡有很多工作上的酸甜趣事與大家們分享!”

縣長饒慶鈴說,縣府連2年與家樂福合作促銷臺東鳳梨釋迦,在全國量販超市提供產地直供的果品,今年更推出「好釋常雙」活動,透過訂購鳳梨釋迦捐10元,不僅支持臺東孩子的書屋作為教育培力費用,也讓大家接力挺農民。 臺東鳳梨釋迦正值產季,在大陸持續禁入情況下,地方機關、農會及民代積極協助農民銷售,縣府昨天與家樂福合作推好釋成雙活動,立委劉櫂豪協助太麻里地區農會,連續3天在臺北市內湖公民會館行銷展售。 目前鳳梨釋迦每臺斤產地價格為A果30元、B果20至25元,然而,國內消費者在通路市場購買仍不便宜,甚至有人耳聞產地價低迷,打電話給農民要求以1500元購買50臺斤後直接寄出,讓農民很無語。

美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楊文章表示,大目釋迦雖然現在價格不錯,但接下來隨著鳳梨釋迦產量陸續成長,下一批大目釋迦一旦在市場上強碰,消費市場會被瓜分,兩邊都討不到好處。 臺東釋迦 實際去參觀了加工廠房的農民阿晉表示,不少業者過去並未做過鳳梨釋迦的加工,有的廠房還是「家徒四壁」,機器要到12月中才會送來,真正動工要等明年1月。 根據農民在參訪過程中獲得的消息,某些在今年三月曾經豪邁收購上千公噸鳳梨的加工業者,面對鳳梨釋迦,收購量卻不超過500公噸,甚至表示「今年收購是實驗性質」。 斑鳩釋迦果農邱瑞源有些無奈的說,無論價格高低,農民投入的生產成本無法收回,現在接到盤商或是貿易商要買釋迦的電話,只問「什麼時候來拿貨、收多少量、收幾天」,不問收購價錢,因為價錢聽了只是讓自己難過,現在賠錢賣釋迦只求減少損失。

然而,不消幾年,另一個「大明星」般的新品種「鳳梨釋迦」出現了。 市場總是喜新厭舊,之前釋迦品種價格再怎麼好,我記得拍賣市場的「青果行口」寄來的清單上,平均也是6、70元一斤(行口會抽走一成銷售額)已算是讓家人感到開心不已,覺得付出總算有所代價。 據農委會等相關文獻紀錄顯示,釋迦在約400年前從中南美洲經荷蘭人傳入臺灣後,驚訝的在日照充足、氣候炎熱且排水性佳的東部砂礫土地上,找到了最佳的成長環境,果肉甜而Q彈。 在二十多年前,我還見得到果園裡日治時代種植的幾棵老釋迦樹呢。 中國從110年9月禁止臺灣釋迦輸入,臺東9成以上鳳梨釋迦銷售中國,受創嚴重,至今仍未開放,這一季釋迦又進入盛產期。 本商品屬生鮮商品,不適用七天鑑賞期,若到貨後品質有異,請於6小時內拍照並聯絡客服人員,我們會立即為您處理,另請保持包裝完整、放置同溫層保存,避免影響退換貨權益。

臺東釋迦: 要求「品質第一」的好時果子

農場是由第一代釋迦 林國西先生開始栽培種植,至今已30幾年了。 臺東釋迦2025 耄耋之年的林爺爺,是出生在雲林西螺農村長大的小孩。 腳大嫂農園也有賣其他農產品,當中有機檸檬乾可用來泡熱水,待一會兒便是芳香的檸檬水,比新鮮檸檬少了嗆喉的酸味。

臺東釋迦: 臺東釋小農生活日記

不知道這次,在這樣跟上線上直接面對客戶的市場經營與產品設定是否能夠在瞬息萬變與競爭市場下存活多久。 但至少我從父母親身上學到的是,果農當然還是相當期待每年能「風調雨順」,但真的別太指望什麼「五十年」不變。 努力只是基本,與其站在農地上望天,還不如學會看見風險與導入創新,讓「靠自己」的這種傳統臺灣性格,找出存活的路。 然而,又再次政黨輪替後,農民其實這幾年心裡早已揣揣不安,說沒危機意識都是騙人的。

臺東釋迦: 禁用捕獸鋏捕捉動物 臺東縣府:最高罰7.5萬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產地農民們現下未有定論,但可以確定的是,明年的鳳梨釋迦面積只會少不會多。 臺東迦果農場 以友善耕種與農地永續經營新觀念,採用果園草生栽培種植水果。 臺東釋迦2025 果園草生栽培,可減少噴殺草劑,並避免土壤理化性質變劣,有利於果園永續經營。 肉大、籽少的大目釋迦,放熟後品嚐,嫩Q的果肉喫起來香香甜甜,口感相當不錯,在水果之中的甜度更是名列前茅,很受歡迎。

臺東釋迦: 臺東鳳梨釋迦產季 縣府、立委接力助農民行銷展售

番荔枝於臺東縣栽植風土適應性良好,果樹種類乃適時更新番荔枝成為主要經濟果樹。 臺東釋迦2025 由於採集約經營,利用修剪及栽培管理技術之改進,矮化樹型及產期調節技術之開發與應用,使產期調節為一年兩收,供果時期延長,生產量增加,果形大,品質好,已成為臺東縣一項新興特產經濟果樹,藉以促進臺東縣農業持續發展,繁榮農村經濟,番荔枝產業可謂居功厥偉。 臺東釋迦 由於臺東縣主要經濟果樹種類更新為番荔枝,形成產業經營,逐漸促使產業發展。 臺東釋迦 加上綠寶釋迦具有外銷的潛力,未來會補足釋迦外銷的空窗期,讓國內外的消費者讓消費者擁有新一種的幸福選擇。

臺東釋迦: 花蓮場技術支援 助攻東部農產加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