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免稅額2025詳解!(震驚真相)

兩人免稅額 36.8 萬+標準扣除額 24.8 萬+薪資扣除額 41.4 萬+兩名子女學前扣除額 24 萬。 政府提供最詳盡的報稅懶人包,若對報稅有任何疑問,可以直接詢問各地國稅局、稅務局的綜所稅窗口,得到最詳盡的解答;財政部也開放LINE帳號的智能客服,讓你可以隨時提問。 離婚日期也會以「離婚登記」日為主,若是法院判決離婚,則要以「判決日」為主。 去年離婚者,今年報稅可以分開或合併申報,但隔一年必須各自獨立申報。 特別扣除額項目包含薪資特別扣除額、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財產交易損失扣除額。

所謂的「贈與稅」就是當要把財產贈與給他人時,所應該申報的稅額,而財產的範圍很廣,舉凡現金、房產、股票,甚至是礦業權、漁業權等都屬於財產,不過實務上最常見的贈與物品就是現金和房產。 不過,有例外,如老公有薪資+租金,但太太沒有所得,只是1名貴婦,此時就要採薪資所得分開計算才較有利。 依長期照顧服務法第 8 條第 2 項規定接受評估,失能等級為第 2 級~第 8 級且 110 年度使用長期照顧給付及支付基準服務者。 符合「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 46 條第 1 項第 8 款至第 11 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第 22 條第 1 項規定得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資格的被看護者。 受被繼承人扶養的兄弟姊妹、祖父母扣除額:每人 50 萬元。 兄弟姊妹中有未滿 20 歲者,可以依照其年齡距屆滿 20 歲之年數,每年加扣 50 萬元。

夫妻免稅額: 單身、雙薪、4口之家年薪多少免繳稅? 所得稅免稅門檻報你知

如果子女有一定的財力,可以透過由子女貸款買賣房產或附有負擔贈與,搭配逐年贈與子女現金,節稅效果更好。 Bowtie 資訊團隊今次為大家講解 2022 年報稅途徑、薪俸稅計算方法、各種「免稅額」及「扣稅」項目,以及如果報稅時漏填扣稅/免稅項目可如何解決,盡量幫大家慳多啲稅。 列舉扣除額項目包括捐款、人身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房屋租金支出、災害損失等,需檢附單據。 要注意贈與免稅額度是以「贈與人」送出去的錢做計算,而非每一位「受贈人」收到的錢分別計算;想要轉贈更多資產給子女,還可以用2方法解決。 不過仍需要符合幾個條件,包括分居達 6 個月且向法院聲請財產分別制、分居達6 個月且法院裁定未成年子女扶養權、取得通常或暫時緊急保護令者。

每名納稅人的扣稅上限是每年 HK$60,000。 透過稅務易(eTAX)網上報稅的話,確認個人資料之後,到「選擇報稅表各部」頁面,勾選「根據自願醫保計劃保單繳付的合資格保費」即可。 舉一例,你和哥哥想申報父母免稅額,必須要一人填寫一個(父親/母親)。 如果你將父母二人同時填寫至報稅表內,你哥哥就不可以使用此「免稅額」。 贈與稅免稅額是每1位贈與人244萬元為限(贈與行為發生日在110年12月31日以前為220萬元。),也就是每1位贈與人自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止,不論贈與給多少人,累計贈與金額合計不超過免稅額,即可免徵贈與稅。 特別扣除額除了今年新增的長照特別扣除額每人12萬元之外,另外還有身心障礙扣除額每人20萬元、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每人2萬5000元、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每人12萬元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每人20萬元。

夫妻免稅額: 今年疫情對報稅影響?提早退稅、六月底前繳稅即可

就大原則來說,高所得收入的夫妻用分開計稅比較划算,其中,分開計稅又細分成「薪資所得」或「各類所得」,如果夫妻收入來源主要是薪資,以薪資所得分開計稅較有利;但高收入夫妻,他們所得結構是額外收入大於薪水收入的話,各類所得分開計稅會比較好。 而小資族夫妻選合併計稅較優,有可能遇到一種狀況,就是夫妻收入落差太大,也建議用合併計稅比較有利。 首先,要先準備好電腦、讀卡機以及上方3選1數位憑證,點開軟體或網頁系統登入後,再依照步驟上傳當年度所得稅資料、確認無誤、繳稅就輕鬆完成所得稅申報程序了! 健保卡及自然人憑證是需要讀卡機的,有些金融憑證不一定要讀卡機,可以先洽詢各家辦理機構。 第3種是「增產報國族」,只要年所得在123.2萬元以下、扶養2名5歲以下子女,今年5月也不用繳交所得稅。 如你就你或你配偶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獲扣除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則你不得在同一課稅年度就同一名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獲給予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

  • 我們常討論怎麼報稅比較划算,很大一部分就是在看要把誰納入申報戶(扶養),以及同一申報戶下的夫妻應該怎麼計稅。
  • 如果覺得推算來推算去很麻煩,可以直接用我們的試算表分別試算幾回看看。
  • 此項免稅額是在你就該傷殘人士可享有的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或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等之外,可另行享有的免稅額。
  • 假如你與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稅年度有資格就同一子女申索子女免稅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或如何分攤該免稅額。
  • 很多人都知道贈與金錢或其他東西給別人時,超過一定的金額就要繳稅。
  • 綜合所得稅是每年 5 月報稅,課稅基準是前一年 1 月到 12 月的所得(以整年收入來計算)。

假設太太收到這筆款項, 預期將作為購房的頭期款,建議您應該進行申報, 並提供「贈與證明書」給代書做為太太資金來源證明。 況且,您已經用掉了 100萬的贈與免稅額度, 如果仍希望在同個年度將剩餘 120萬的額度, 以「現金贈與」方式給兒子的話, 那就要提供贈與給太太的「贈與證明書」給國稅局, 讓國稅局確認這筆贈與是沒有列入贈與總額的, 即可幫您申報 120萬的贈與囉。 舉例來說,A家庭中的父、母各自從自己的銀行帳戶匯款220 萬元至長子的銀行帳戶,A家長子擁有獲贈自父母總計440萬元資金,因父母贈與採取分別由各自帳戶匯款的方式,且全年合計都不超過各自的220萬元免稅額,A家庭的夫妻可以免繳贈與稅。 夫妻免稅額 根據法律的規定,新婚伴侶是以「當年度結婚登記日」為參考點,假設在2020年結婚的夫妻,於2021年申報所得稅時可以自行選擇合併或各自申報,但在下一年度則一定要合併申報。 納稅義務人申報扶養就讀大專以上院校子女的教育學費,但已接受政府補助者,應以扣除該補助之餘額在規定限額內列報。

夫妻免稅額: 扶養免稅額:申報扶養對象

去年同婚專法正式上路,國稅局表示,同婚報稅也與一般夫妻相同,同樣如果首年(結婚當年度)可以選擇分開申報或者合併申報,同性伴侶今年5月報綜所稅時,可以計算有利的方式報稅。 夫妻報稅基本上有三大類,為全部合併計稅、夫妻、伴侶薪資所得分開計稅、各類所得分開計稅;而夫妻薪資所得分開計稅又有兩種方式,其一是以妻薪資所得分開計稅;或者是以夫的薪資所得分開計稅共計5種計稅方式,夫妻、伴侶可依據家庭的情況選擇適合的方式。 夫妻免稅額 5月報稅季節來臨,而夫妻也是臺灣家庭結構中相當重要的一個族羣,加上臺灣去(2019)年同婚姻專法正式上路,同性伴侶首年報稅可以選擇合併申報或者是分開申報。 因此夫妻、伴侶要計算稅時要「分開稅」還是「一起稅」,專家教你三大關鍵、掌握三大類型5種計算方式,不論是高收入或者小資夫妻、伴侶,都可以省稅、省荷包,儲存小倆口的小確幸。 夫妻免稅額2025 夫妻計稅有三種方式,分別為全部所得合併計稅、薪資所得分開計稅、各類所得分開計稅,後兩種分開計稅又可再細分成「以夫或妻」分開計稅,細算下來可以有五種繳納金額。

夫妻免稅額: 標準扣除額 vs 列舉扣除額(請看上表查額度👆) 擇一申報! 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的項目有那些?

全部所得合併,就是將夫妻所得加在一起套入公式計算;薪資所得分開計稅以其中一人為主,假如是以先生的薪資所得為主,就是把先生的薪資拉出來另做計算,最後與剩餘所得的應納稅額相加,各類所得分開計稅也是類似的方式,夫妻兩人可以從中擇優申報。 夫妻免稅額 自用住宅房貸利息,扣除額限制為30萬/戶,且房屋必須登記在本人、配偶或受扶養親屬的名下,有點很重要:如果有利息所得,必須先扣掉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根據財政部因應肺炎網站說明,針對因疫情影響,繳稅有困難者,可申請延期繳納,最長一年,分期最長三年;執行業務者及其他所得業者,報稅時符合條件,即可適用依費用標準112.5%計算適用費率(資料來源:財政部公告)。 你或你配偶中只有一人賺取應課薪俸稅的入息。 夫妻免稅額2025 你和你配偶二人均有賺取應課薪俸稅的入息,其中一人賺取較高入息。 你和你配偶二人均有賺取應課薪俸稅的入息,其中一人按標準稅率評稅。

夫妻免稅額: 夫妻互推「睡前泡奶任務」 兒指定媽媽泡…老公竊笑

假如選擇分開計稅,還有幾個選擇題:(一)得選擇要讓配偶中的哪一方作為「分開計稅者」(另一方以「戶」為單位報稅並享申報戶相關的扣免額[註]);(二)「分開計算」的標的是什麼? 可以有兩種,一是隻將薪資分開計算,二是「將所有所得都分開計算」。 夫妻免稅額 夫妻免稅額 因此,加上合併計稅的選項,一對夫妻總共會有五種計稅方式可供選擇(新婚夫妻則還有分開申報的選項,等於有六種)。

夫妻免稅額: 選擇副題

贈與人之存摺影本及贈與資金來源相關證明文件。 請攜帶贈與人(受任人)私章,以備領取贈與稅繳款書或相關證明書。 贈與人如係於贈與事實發生前2年內,自願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應向其原戶籍所在地主管稽徵機關辦理申報。 在中華民國境內沒有住所但是有居所,而且在贈與行為發生前2年內,已經在中華民國境內居住停留超過365天,都算是「經常居住我國境內」。 前面舉的其實都是相對單純的情境,實際上還有很多情境、很多不同條件要比較,因此建議還是直接拿試算表來玩玩看吧!

夫妻免稅額: 高收入、雙薪家庭選擇以「薪資所得較高」的一方作為納稅義務人分開計稅更能聰明節稅!

而後兩項分開計稅中的薪資所得分開與各類所得分開,又可以依照「以夫或是以妻」分開的方式,再各自細分成2種。 若莊董有股利10萬元,個人所得稅新制(股利合併計稅)股利所得享有8.5%的可抵減稅額,算出來為8,500元。 所以王君若想以贈與太太財產之方式分散財產,需及早規劃,因為王君死亡前2年內贈與配偶之財產仍需併入王君之遺產課稅,無法達成節省遺產稅之目的。 「薪水不漲,房價一直漲」是年輕人普遍的共鳴,信義房屋專家更直言:「近2年房價飆漲,已成為年輕人心中的痛。」對此,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呼籲,政府應盡快做包括利息補貼、拉高貸款成數、拉長貸款年限、租金補貼和擴大社宅供給等5件事。 贈與稅的免稅額也常被用在贈與房產上,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表示,有的人會把房子利用部分贈與的方式逐年移轉給兒女,不過多數還是會以贈送現金的方式讓孩子去買房。 舉例來說,某甲今年贈與孩子300萬元現金,超過220萬元的80萬元,就要被課10%,8萬元的贈與稅。

夫妻免稅額: 4. 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

若你列舉的金額比標準多,當然就選列舉對你比較有利。 如果覺得推算來推算去很麻煩,可以直接用我們的試算表分別試算幾回看看。 另外,如果你因為依規定隔離等特殊情況,展延期限可以更長,根據財政部更早的一份公告,因武漢肺炎遭隔離治療、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集中隔離或集中檢疫者,如果無法如期申報,可「延期申報」,或是「分期繳納稅捐」,最長可以延期一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