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榮董2025必看攻略!內含慈濟榮董絕密資料

十多年前,我呼籲十方善士共同建設慈濟醫院,大家為了響應善舉,歷經千辛萬苦地奔走勸募。 當時無論是捐贈或募得一百萬元善款,都是不得了的大數目,我實在很感恩許多發心的大德,所以給予最榮耀的名稱為「慈濟榮譽董事」以表達我刻骨銘心的感恩,並以慈濟榮董的善行義舉做為大家的典範。 目前擔任榮董的條件,是凡一年內捐款滿臺幣一百萬元者,由慈濟基金會聘任為永久榮譽董事,簡稱為「榮董」。 榮譽董事的產生,緣起於一九八六年八月十六日,慈濟醫院開幕前一天,上人為感恩捐款滿百萬元臺幣贊助建院的大德們出錢成就慈濟志業,特地頒發慈濟榮譽董事聘書。 榮譽董事們於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一日,在靜思精舍成立榮董聯誼會,並舉行首次會議。

2021年是COVID-19疫情嚴峻的一年,慈濟基金會捐贈五百萬劑疫苗給政府,作為全民施打之用,共同抵擋疫苗的蔓延;各地的會所,也紛紛作為疫苗施打站。 起初,慈濟所規劃的「社會福利園區」,是要興建兒童醫院與國際志工大樓,但卻引發當地居民與環保團體不滿,認為一旦大規模開發,恐危及生態地質與鄰近居民安全,並且破壞滯洪排水功能,在2014年時,臺北都發局裁定不同意開發,慈濟也在2015年3月撤回開發案。 自1997年起,慈濟基金會於北市內湖區保護區內設置「社會福利專區」,引發當地居民及環保團體抗爭事件,前(2015)年撤回慈濟撤回開發案後才平息紛爭,不過近日卻被扯出其他案件。 慈濟榮董吳通益表示,自己曾捐100萬元給慈濟,且表明是要作為內湖兒童醫院興建使用,但他見醫院無法蓋成,於是極力爭取退款卻以敗訴作收,因此他發下豪語,即使要付出更多的代價,也要討回公道。

慈濟榮董: 生活熱門新聞

不論是展開難民的救災、發放,或是尼泊爾的建設,慈濟人總是身體力行,這是上人揣摩佛陀的智慧,所開闢的菩薩道,也希望藉此創造人間的淨土。 2022年11月9日下午,是證嚴上人行腳到 臺中的第一場歲末祝福。 在臺中靜思堂的講經堂與國議廳,共有二千多名慈濟志工與會眾,共同聆聽上人開示。 上人以這段〈普賢警眾偈〉提醒大家,要珍惜時間,千萬不可虛度光陰。 英國一名5歲男童先前因病被送進羅瑟勒姆醫院救治,未料原本只是喉嚨痛的病症,竟會演變成肺部感染、心臟多次驟停與多重器官衰竭,最後不幸離世。 其實東部的車票主要都被旅行社跟藝品店買走了,他們有的用自己家人、朋友、職員的身份證大量訂票,有的會去買外掛程式來大量訂票。

  • 住在臺中市西屯區的慈濟志工盧若蓁,是陳速美三十多年的好朋友,所以陳速美在二十多年前,就已是慈濟會員了。
  • 所以,上人從開始做慈濟以後,對於精舍與基金會之間,一直都是切得乾乾淨淨的。
  • 她將女兒歷年來給的褓母費、生日禮金、過年紅包等,都拿去繳保險,在今年到期,就只差一些錢,就可以圓滿榮董了。
  • 因為慈濟規定參加活動要穿制服,所以成為顯著的目標,被認定買不到車票都是慈濟。
  • 榮董制度源自於證嚴法師感念信徒捐錢蓋醫院,於是1986年開始,只要一年內捐滿100萬元,就能獲頒榮董聘書。
  • 想要知道捐款用到哪裡去,可以點選「佛教慈濟基金會捐款徵信」網站。
  • 證明書以金色底刻上大名,還用木邊裱框,「榮董」這個頭銜可是得來不易,因為至少得要捐出100萬。

再來若果病患家屬費用上負擔有問題或是經濟能力負擔不起全部,慈濟也會作訪視後補助費用,別說我亂說,小兒作幹細胞移植時,慈濟就補助我們家將近 1 半的費用(54000元),在這之前,我們家沒有捐過 1 毛錢給慈濟, 也從來沒有去慈濟當過義工。 不好意思,我真的不是什麼大人物,我只是一個小小的慈濟委員,努力的在修行的路上盡我自己的力量。 全臺灣的委員與慈誠(男性)有七萬人左右,再加上環保志工、人文真善美、人醫會與教聯會、慈警會,可能有十萬人左右,我真的不算什麼。

慈濟榮董: Latest Posts

相信行善的無限可能與多元突破,支持跨領域合作以邁向社會共好。 關心所有邊緣弱勢,探究助人的倫理與學問,期許成為全臺服務與倡議團體之最大交流平臺。 最後要奉勸各位在網路上轉貼相關文字的朋友們:要不要捐款、要不要行善是個人的選擇,但是散佈這些不實指控,其實是更嚴重的問題。 如果您去參觀精舍,應該會注意到精舍沒有「賽錢箱」,也不收香油錢;遇到堅持要捐款的大德,師父們會請他們去投竹筒,但是竹筒裡面的錢其實是捐給基金會。 在臺灣的捐款,除非您當初指定捐給「國際」這個項目,或者是您就是捐給特定的大災害(如福島的331),否則一分一毫都不會流出去的。

  • 典禮當天,我沒有髮飾、皮帶,穿自己的深藍牛仔褲和皮鞋, 身上的制服、手裡的蓮花燈,都是善心師姊主動出借的。
  • 我蹲在地上,觀察大家的互動:話題不外乎買了哪些新產品、參加哪些培訓課程,某年某月某日又親近了上人。
  • 精舍的建築都是師父們拿精舍的土地去貸款、自己種田、做手工(蠟燭、嬰兒鞋、手套、毛衣…總共做過幾十種工作)、生產香積麵、五穀粉等產品,建造起來的;委員、慈誠要幫忙,上人都不肯,最後只願意讓他們來出力。
  • 捐款數目不小,不是人人拿得到,卻幾乎是慈濟每一份子的終極目標。
  • 前慈濟員工表示,在慈濟內部制度中,榮董象徵著榮譽感,若說到某人捐了幾個榮董,即是意味著他捐了幾個100萬。

住在信義區的康家6人全都是慈濟志工,現在生活極為充實又快樂,以前卻是相當艱辛。 父親康進文與妻子蔡秋馨為了養活孩子,夏天賣果汁冷飲,冬天熱飲、賣湯麵,早上營業到半夜12點才願意關門;他們也沒有為了工作而忘記照顧孩子,早上堅持6點起牀替4姊弟煮早餐,中午再煮便當送到學校給孩子們喫。 經藏演繹時,活動團隊要求完美,許多動作總是一再修正,有些剛要受證的人就會抱怨。 她總能立即轉念,並安撫他們,「團體的美,來自個人的美。要懷歡喜心來接受變化球,並藉事練心,以同理心換位思考,縮小自己來配合團體。」這些話看似在對別人說,陳速美認為,這也是在提醒自己。 住在臺中市西屯區的慈濟志工盧若蓁,是陳速美三十多年的好朋友,所以陳速美在二十多年前,就已是慈濟會員了。 好友一直希望她能參加培訓,但是她雖然喜歡閱讀《慈濟月刊》,也愛看大愛電視臺的節目,明白上人開示的「世間財夠用就好」的道理,卻還是放不下在臺中果菜市場公司,辛苦經營二十多年的蔬菜批發事業,因此只是盡能力捐款。

慈濟榮董: 慈濟傳達「健康三保」

但不是掏腰包就能買到這3套,必須要先通過志工見習階段。 部分企業家沒時間精力擔任志工,就會透過捐大筆款項成為榮譽董事。 當初慈濟好意開啟這扇行善方便門,沒想到卻成為讓外界誤會的第一道門。 後來有慈濟人邀約林秀枝,到學校承擔大愛媽媽,跟學生說故事。 她從一開始的陌生慢慢摸索,再透過聽上人的開示,以及閱讀《靜思語》,漸漸對慈濟產生好感。 當慈濟人推薦她出來參加志工培訓時,她認為媽媽需要人照顧、陪伴而推辭,直到媽媽往生時,看到那麼多慈濟人來助念,她心裡因感動而起了動念。

慈濟榮董: 關於 NPOst 公益交流站

捐款數目不小,不是人人拿得到,卻幾乎是慈濟每一份子的終極目標。 慈濟榮董陳女士說:「榮董不是有錢人的權利,是有心人的。」一待待了30年,陳女士也是費了一番功夫才能取得,因為光是捐錢也不一定能拿下這3朵。 光捐100萬,只能獲得金色榮董證,要再得通過1年見習,1年培訓,成為委員,才能換成委員榮董證。 從證嚴法師手中獲頒獎張,前臺中市長胡志強與其他慈濟人一同上臺接受公開表揚,因為從這一天起,他們就是慈濟的榮譽董事。 證明書以金色底刻上大名,還用木邊裱框,「榮董」這個頭銜可是得來不易,因為至少得要捐出100萬。 根據慈濟規定,一年內只要捐滿一百萬元就會獲頒聘書,而且不限制一個人擁有幾張。

慈濟榮董: 曾是工會鬥士 現在走入「慈悲濟世」

至於說國外,其實慈濟在國外的援助,絕大部分的經費是由當地慈濟人募款並在當地使用的。 在網路上的那一封流傳多年的骨髓移植網路留言,當年經網路警察追查,是北區某大醫學中心的一位醫師於擔任住院醫師時所寫的,對於他的誤解所造成的誤傳,他也非常懊悔,雖然傷害已造成,但慈濟醫院決定採取寬容態度,不再追究。 遺憾的是,大家都喜歡聽不好的,因此那封留言直到現在都還在網路上流傳抹黑。 葉慈澍以「慈濟不是以服裝分階級、靜思堂用的是銅瓦,慈濟人澄清網路謠言」為題發文,內容指出,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慈濟委員,過去的十幾年一直都是志業體的員工,想要分享一些資訊。 他說,網路上Google了一下「慈濟的真相」,可以Google出一大堆;有些他看了,覺得可能是誤會,但是當事人卻沒有去詢問,只是讓誤會、誤解放在心裡擴大,其實很可惜。 慈濟榮董 典禮當天,我沒有髮飾、皮帶,穿自己的深藍牛仔褲和皮鞋, 慈濟榮董 身上的制服、手裡的蓮花燈,都是善心師姊主動出借的。

慈濟榮董: ‧ 臺灣飛彈比阿富汗密集!美國阿帕契飛官「怕怕」:誰敢攻臺啊

其中,針對備受爭議的內湖園區開發案,葉慈澍說,近年來只要北部有需要救災的狀況發生,物資的聚集與配送,都是由內湖園區統籌,這個基地對慈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慈濟目前提出要開發的面積已經是非常非常小了,如果要求要把當地變成公園,是否應該由政府出資買下那塊地才對。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慈濟內湖園區爭議引發一連串話題,面對外界質疑聲浪不斷,於慈濟大學任教的慈濟委員葉慈澍,日前在《NPOst公益交流站》發文,針對網路流傳的慈濟10大爭議,做出澄清。 參加社區志工的見習與培訓後,她天天喝「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學會以柔和聲色待人處事。 此外,她還經常跟朋友分享,再多的錢財也有用盡的一天,因此在自己能夠作主時要多造福,留德給後代子孫。 市場的朋友看到她做慈濟這麼認真,習氣也慢慢改變,許多人都主動成為她的會員。

慈濟榮董: 捐百萬送父母當「慈濟榮董」!4姊弟棄買轎車省錢 1家6口水費僅300

未來要走的方向,上人說自己已經對準了,接下來就是要再增加力量,纔不會有絲毫偏差。 慈濟榮董2025 慈濟榮董2025 俄羅斯、烏克蘭都有古文化建設,然而因為戰爭摧殘,烏克蘭有許多地方已面目全非。 「科技發達,危機升高,眾生就要虔誠懺悔。」上人期待大家用愛相互感化,也呼籲各宗教要以和平為宗旨,互相團結,才能締造祥和的社會。

慈濟榮董: NPOst 公益交流站

在六十三位受證榮董中,林秀枝是其中一位,但是這條路,她走來並不輕鬆。 從小生長在潭子鄉甘蔗村,六個兄弟姊妹中,她排行第五。 媽媽獨立撫養六個孩子,所幸孩子們也很爭氣,平安順利地長大。 「我就如《妙法蓮華經》「窮子喻」中的貧窮子,身懷寶藏而不自知。 」新受證委員陳速美說,她現在迷途知返,因此要用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慧命;用無量的法,一一洗滌無量的煩惱。 上人期盼能夠翻轉佛陀的故鄉——尼泊爾,提供尼泊爾當地的醫療、教育、人文等建設,改善當地人的生活,許多人聽了紛紛響應,將一個個銅板累積起來。

慈濟榮董: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但是基金會的辦公室非常的擁擠而且沒有冷氣,因為我們要盡可能的把錢用在需要幫助的人的身上。 委員一共有三套制服,藍衣白褲(藍天白雲)是我們的「工作服」,藍裙子跟旗袍是正式場合穿的衣服,旗袍是「禮服」,平常很少看到。 慈誠(男性)有兩套制服,一套是藍衣白褲(藍天白雲)的「工作服」,另一套是西裝(正式服裝)。 所以,藍衣白褲跟藍裙子、旗袍、西裝,都是同一種人(委員/慈誠或正在培訓的委員/慈誠)。 10.慈濟規定參加活動要穿制服,成為顯著的目標,被認定買不到車票都是慈濟,慈濟人也經常買不到車票,其實東部的車票主要都被旅行社跟藝品店買走了。

外觀的不合羣,使我在團隊中顯得突兀,關注的眼光盡是鄙夷。 我蹲在地上,觀察大家的互動:話題不外乎買了哪些新產品、參加哪些培訓課程,某年某月某日又親近了上人。 散場時,通往捷運站的道路寸步難行,縱有專人維持秩序,依然擠爆月臺和車廂。 長大後的康桂瑛,有次看見母親聽證嚴法師講很入迷,她就默默記在心裡,直到某次在店裡遇到慈濟志工,她趕緊引薦給媽媽認識,並鼓勵跟隨志工一起投入服務人羣的工作,讓最遠只走到菜市場的媽媽能踏出「心裡那一步」。 《三立新聞》報導,慈濟證件上的花朵象徵不同的身分,第一朵綠花代表慈誠隊員;第二朵藍花代表慈濟委員;第三朵紅花則是象徵榮譽董事。

後來更有,一羣以慈濟精神會友的企業家夫人們,於一九九一年組成「慈友會」;一羣兼顧志業與事業的榮董們,也於一九九六年成立了「靜思生活營聯誼會」,引介社會各界菁英及企業家們認識並參與慈濟志業。 榮董也熱心參與慈濟活動,自組合唱團,學唱慈濟歌曲,經常與其他慈濟的師兄、師姊登臺演出,並舉辦各項營隊及參與國際賑災發放工作。 但我依然支持慈濟,感恩每一股無遠弗屆的涓滴細流,珍惜這片根植臺灣的淨土福田。

在城市的角落、偏鄉地區,仍有許多無名菩薩,以 人性光輝照見歧路,開啟法門。 康進文與蔡秋馨起初也有點抗拒,放心不下孩子們加入慈濟,直到拉拔4姊弟長大出社會後才全心投入,2007年正式受證為慈濟志工,他們之後也慢慢帶著4孩子加入,一起用行動幫助更多人。 慈濟精進資源網 | 隱私權政策 | CopyRight @ Tzu Chi Foundation.

慈濟榮董: 致贈鐘鼓結緣 法師讚歎慈濟解苦救難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慈濟內湖開發案鬧得沸沸揚揚,引發輿論爭議,外界紛紛質疑慈濟的財務問題,而慈濟內部的捐贈制度「榮董」也引起討論,根據規定,民眾必須要在1年內捐贈100萬元,並經過共計2年的見習、培訓,才能成為榮譽董事。 慈濟榮董2025 慈濟榮董 若您不相信任何慈善團體,寧願自己去做志工,我想所有的團體都會非常歡迎您。 慈濟並不完美,我們也有缺點(而且不會少,因為我們也只是凡人),但是我們願意「邊走邊整隊」,或許您認為應該等到建立完美的制度再來做,但是世界上每天都有需要幫助的人,他們並沒有很多時間去慢慢等我們。 吳通益透漏,在與律師討論過後,認為即使上訴勝算仍然不大,因此決定轉而找邱姓委員談判,不過對方遲遲未出面,於是他在8月中發動親友到慈濟內湖園區抗議,但慈濟未予理會。 他對於慈濟人員募款前後落差極大的態度,吳通益感到不滿,加上善意者捐款後,對方卻又不給交代,吳通益表示,如果沒有獲得善意回應,不排除發動網軍抗議,就算付出的代價超過100萬元,也要討回公道。 慈濟則回應,基金會對於善款皆依法使用在慈善、醫療、教育、人文方面,每年也會報衛福部核備,對於抗議人士的訴求會予以尊重,並進一步與當事人溝通。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前慈濟員工表示,在慈濟內部制度中,榮董象徵著榮譽感,若說到某人捐了幾個榮董,即是意味著他捐了幾個100萬。 喪母之痛,也重創了林秀枝,因此胞弟林榮洲刻意安排,邀她一起參加培訓,期待藉由佛法轉化姊姊的悲傷。 長大後,林秀枝憑媒妁之言,與先生相識不到一年即結婚,育有五女。 當幸福將至時,先生卻生病了,在2003年後半年,時常叫救護車送至醫院,隔年就往生了。 慈濟榮董 先生往生的同一年,跟她感情親密的大姊也往生了,接踵而至的打擊,讓林秀枝哀痛欲絕,那種喪親之痛,一直無法開解。

慈濟榮董: 曾是工會鬥士 現在走入「慈悲濟世」

想要知道捐款用到哪裡去,可以點選「佛教慈濟基金會捐款徵信」網站。 體檢也並不是隨便檢驗, 一個要捐幹細胞給別人的人,各項有可能 的檢查都會作, 不然病患和主治醫師也不可能會讓一個已經得了癌症的病人來接受有問題的幹細胞, 這體檢的項目如果是以非健保的價格,我相信 2 萬元並不過份。 除了委員/慈誠以外,我們還有灰藍色的上衣配白褲(青天白雲),那是培訓的老師(教聯會);教聯會老師也有培訓制度,培訓完成授證後的老師還另外有白上衣與灰藍色的長裙(男性我不清楚)。 但是,因為我今年年初才授證,我親身走完見習、培訓整個過程;而過去的十幾年,我一直都是志業體的員工,我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些資訊。 榮董,只關懷慈濟的發展,但不參與行政事務;並享有定期免費的健康檢查,這是本會對榮董表示由衷感恩的實質回饋。

她跟幾個女兒說:「媽媽不喫好料、不買名貴衣服,也不買名牌包,我想把這筆錢捐給上人做善事。」女兒們一致認為,那是媽媽自己的錢,就由媽媽自己決定就好。 她用靜思語和《證嚴法師說故事》裡的故事跟小孫互動,讓女兒很放心。 她將女兒歷年來給的褓母費、生日禮金、過年紅包等,都拿去繳保險,在今年到期,就只差一些錢,就可以圓滿榮董了。 市場的工作十分忙碌,有時三、四位客人一起上門,購買大量蔬菜,她在情急之下,口氣總是又快又衝。 二年前,她參加社區的讀書會,上人提醒弟子,「守戒是要求自己,而非要求別人;在改變別人之前,先改變自己。」才讓她慢慢調整急躁的個性。

我的會員多半都是一個月 100 元的,也有師姊的會員是一個月 50 元的,各人隨份隨力,沒有勉強。 隨著慈濟內湖園區爭議,這兩天連慈濟人的衣服也成為討論焦點。 原來傳說中的榮譽董事,不是靠身上的制服,而是憑一張證件做辨別。 仔細瞧瞧,最底下關鍵3朵蓮花,第1朵綠色代表擔任過慈誠隊員、第2朵藍色是成為慈濟委員、第3朵紅花相對罕見,要捐100萬才能獲得。 因為慈濟規定參加活動要穿制服,所以成為顯著的目標,被認定買不到車票都是慈濟。 至於說團體票,通常臺鐵會因此加掛車廂,對於一般購票的民眾也不構成影響。

慈濟榮董: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近年來只要北部有需要救災的狀況發生,物資的聚集與配送,都是由慈濟的內湖園區統籌,這個基地對慈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們目前提出要開發的面積已經是非常非常小了,如果要求要把當地變成公園,是否應該由政府出資買下那塊地纔是對的? 慈濟的捐款來自十方大德,且向來是專款專用,當初可沒有人捐款說要蓋公園。 此外,有網友質疑,要捐100萬元纔有「藍裙子」穿,他解釋,藍裙子是「八正道」,是委員的制服,除了授證時做衣服要花錢,當委員真正要花的是「時間」濟貧、訪視、醫院志工、上課…委員需要培訓也須募款。 捐100萬元的叫做榮董,是當年建慈濟醫院時,無論捐、募100萬元者,都給予「慈濟榮譽董事」名稱,榮董沒有制服,證件是金色的榮董證。

慈濟榮董: ETtoday Podcast聽起來

慈濟是專款專用,捐款的項目分為「慈善」(國內慈善)、「建設」(醫療志業與教育志業)、「國際」(國際慈善)、「人文」(大愛臺),專款專用,每年政府會來查帳、評鑑。 捐髓的大德更是從頭到尾都有「陪髓志工」在照顧著,包括燉補湯、陪伴到慈院抽髓等等,有些捐髓的大德甚至說他捐髓之前比較瘦,都被我們的陪髓志工養胖了…。 慈濟榮董 7.精舍的財務跟基金會一點都不相干,基金會在精舍使用的一些辦公室,原來是精舍的寮房;基金會受到精舍很多的照顧,但是精舍連一瓶漿糊都要自己買。 6.慈濟財務報表依法公開在「慈濟全球資訊網」的「服務成果與收支報告」欄目中,經會計師查覈簽證,並報經主管機關核備。 所以POLO衫、旗袍、西裝,只要是委員資格,都有機會穿上。 分成不同場合使用,藍天白雲的POLO衫搭配長褲,是工作服、藍色洋裝有8顆鈕扣,是八正道,搭上背心代表值勤或接待;而旗袍是正式場合才穿,代表三衣一缽。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