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在較受投資者歡迎的州份,如悉尼所在的新南威爾士州(NSW),更額外設有不少針對外國人的稅項。 部份國家會就買賣甚至擁有物業抽取稅項,例如會有物業增值稅,甚至非本地人嘅特別物業稅項,而如果海外物業將成為你遺產一部份,當地嘅遺產稅制都可能同香港唔同。 日本樓近年成為港人熱捧對象,數十萬有交易,租金回報高,對投資者來說的確吸引。 申請人應主動並定期查看申請要求和程序是否有變,並與移民顧問公司保持緊密溝通,時刻掌握進度。 一旦移民政策有變,就要立即向移民顧問查詢,瞭解新政策會否帶來影響。
由於現時香港拆息低企,使用H按的按揭利息低至1.7釐水平,相對於海外按揭利息是十分吸引,因為海外物業按揭利率普遍3釐以上。 因此,如果可以將香港物業加按買樓是較好,一來不限制套現後的資金用途,二來利息最低。 但缺點是,需要有層香港的物業,而且套現的金額會受物業估價,以及償未還款的金額限制。
海外置業: 海外置業基本須知|英澳樓入場費參考|投資新手買外國樓花要注意哪些事?
若果想選擇樓價相對較低嘅城市,珀斯(Perth)也是個好選擇,當地屬於澳洲嘅新興市場,未來人口增長快,但樓價相對較低,回報可能較高。 「各處鄉村各處例」,每個地方的物業業權、稅制及匯率都有所不同,這亦直接影響計算物業買賣的成本,所以事前必須密切留意物業所在地的政策發展,評估經濟環境及上述因素改變時,可能會遇到的風險。 2018年,地產代理監管局(監管局)就地產代理持牌人,參與境外未建成物業銷售時的操守及執業方式,提供了指引。 如個別人士或公司同時從事有關香港境內及境外物業的地產代理工作,須持有監管局發出的牌照,並要遵守《地產代理條例》、《操守守則》及監管局發出的指引。
2014年北京秋季房展會共展出約600個海內外房產項目,其中海外參展項目360餘個,分佈在30餘個國家和地區,創歷年新高。 海外地產開發商偏好來中國市場攬客,與中國富人熱衷走出去投資海外地產分不開。 胡潤研究院與匯加顧問集團2014年6月發佈的《2014匯加顧問胡潤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中,海外地產在中國高凈值人羣海外投資中佔最大比重,達到43.4%;其次是固定收益和股票。 海外置業七成為了自住,1/3為了投資,平均投入600萬元。 每年10月是香港展覽旺季,其中就有B2B展覽Mega Show。
海外置業: 加拿大篇
銀行一般可借到樓價三分之一的錢,現時實際按息2.8至3.5釐左右,年期由15至30年不等,但也要視乎借款人年歲。 一般而言,除了數家中資銀行有機會批出按揭,透過日本當地銀行做到的是少之又少。 市場神經突被「港版國安法」觸動,除港股遭大幅推低外,外商撤資危機亦乍現,香港樓市更可能受累。 海外置業2025 作為精明的投資者,不宜再沉醉於買港樓必賺的夢境,是時候放眼海外物業市場,甚或利用按揭計劃以減低入市成本。
- 現在的房地產投資是趨於飽和的,所以很多人看中了海外房地產,進而選擇海外置業。
- 招國偉還發現青年人選擇單位時比較氣餒,因單身人士在較後階段纔可選擇,大多相對是很細的單位,幸好去年施政報告已「封底」:280平方呎下限,並希望北部都會區將來的項目可把居住面積提高,以回應今屆政府四個目標:提速、提效、提量、提質。
- 你可從已移民到當地的親友瞭解生活概況,分享申請移民途徑和具體手續,例如申請成為技術移民或投資移民的資格,以及成功申請的心得。
- 另外,在加拿大購買物業與持有加拿大國籍無關,而是取決於在當地逗留的時間。
- 以日本為例,物業資產增值稅於5年內係物業純利嘅30%,而多於5年就係純利嘅15%。
整體上,在香港借款,由於投資者主要的收入都在香港,所以借款較易,風險級別較低。 但就會影響到申請人的借款額,日後再在香港購買物業申請按揭時,銀行會知道申請人過去的按揭記錄,影響按揭申請額。 投資者如果在香港有物業,可選擇把香港的物業加按,把套現出來的資金用於購買海外物業。
海外置業: 「隔山買牛」 海外置業6個要點
其次,海外購房還需很好地瞭解所在國的購房政策,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政策法規都不一樣。 此外,匯率、稅費、養房成本等也都會對投資收益帶來影響。 現時可以向銀行申請按揭的以新樓為主,發展商已與銀行談好可以做貸款,基本上只要買家符合收入要求便可申請。 一般而言需要兩個年度的稅單,以及過去六個月的入息證明用作審批。 做按揭的好處是由銀行來共同承擔風險,以及加大潛在投資回報率。 至於一些投資者會選擇透過公司名義,購買幾億日圓(超過2,100萬港元)的整幢物業,儘管貸款額較大,但申請按揭的難度與個人投資者大同小異。
- 另外,如果你喺香港持有幾幢物業,又或者有借取私人貸款,亦可能會影響你的審批結果。
- 如交易對象是本港公司,應要求該公司發出正式單據,並妥善保留有關文件。
- 受加息週期影響,雖然樓市走勢偏軟,但對基層、年輕人而言「上車」仍然不是易事。
- 即使您並非滙豐個人理財或滙豐卓越理財客戶,亦能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申請海外按揭。
- 不過他們所提供有關業權、稅制、物業發展前景及市場分析的資訊僅供參考。
相比之下,歐洲國家政治狀態較不穩,而且採用當地母語為主,加上經濟體系未見成熟,相對落後和窮,暫時未見投資價值。 以美妝市場為例,據CBNData第一財經數據中心聯合天貓金妝獎發布的《2021美妝行業趨勢洞察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美妝行業整體增速23%,國貨美妝出海增長超過10倍,其中口紅、眼影和腮紅更是成為美妝出海最熱的品類。 截至2023年3月底,泉膳控股的國外店舖數量為5759家。 本財年食其家等現有品牌將新開店599家,再加上9月投資約800億日元收購的英國壽司連鎖SnowFox Topco,店舖數量將達到1萬家。 日本國內的店舖數量截至2023年3月底為4524家,本財年新開店127家。 請填寫您的放售/放租物業資料及個人聯絡資料並按[遞交],我們會盡快安排專人跟進。
海外置業: 香港文匯網
若在一九八三至九九年之間落成,需屬非常優質物業纔有機會取得按揭。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稱,對研究報告結果感到悲觀,因樓市現時有向下調整的趨勢,樓價仍然比較高企,青年人整體置業能力較弱。 他亦樂見政府在增加資助房屋供應上多做功夫,由2014年2000多間居屋上升至今年9200間,但希望供應上可增加。 招國偉還發現青年人選擇單位時比較氣餒,因單身人士在較後階段纔可選擇,大多相對是很細的單位,幸好去年施政報告已「封底」:280平方呎下限,並希望北部都會區將來的項目可把居住面積提高,以回應今屆政府四個目標:提速、提效、提量、提質。 【看中國2023年10月7日訊】由於中國國內經濟走低和房地產危機,曾經在泰國搶購高端公寓的中國房地產投資者正在減少投資。
海外置業: 相關文章
當然,以上資訊比較單向,買家亦可多留意海外地產新聞網、當地房地產網頁、發展商及政府官網,主動瞭解海外置業政策和情況。 Manci:香港人大多以英、澳兩國作海外置業首選國家,因為國家經濟體製成熟,而且海外留學生多,要將物業出租比較容易。 至於英國,不少持有BNO 護照的港人期望先買樓,再進一步等待政府放寬居留限制,所以較多人入手。 根據中國品牌全球信任指數顯示,與2019年相比,2021年全年中國品牌全球信任指數上升了6%,為全球增量最高的國家。
海外置業: 投資 海外物業 3大要點
外國人可以購買的澳洲物業種類也受限制,例如不能購買既有住宅(即二手樓),如果購買閒置土地就必須在 4 年內起好一間新的房屋,而購買新住宅(即一手樓)則不受任何限制,數量也沒有限制。 除非新樓的發展商已事先為整個發展項目取得 FIRB 豁免證書(Exemption Certificate),否則外國買家就必須在購買每個住宅單位之前,預先申請並獲得 FIRB 的批准。 另外,在加拿大購買物業與持有加拿大國籍無關,而是取決於在當地逗留的時間。 若海外人士欲計劃在加拿大逗留半年或以下,將被加拿大當局視為非本地居民,可在當地以非本地居民身份購買物業,但在部份地區可能需要繳交額外稅款。
海外置業: 海外置業
鑑於簽署買賣合約至遞交到土地註冊處註冊登記需時,9月註冊個案一般主要反映8月市況。 再者,業主亦可選擇把香港物業加按,把套現出來的資金用作購買海外物業,因香港加按的貸款利率約兩釐多,較海外物業按揭利率普遍三釐以上低。 至於另一要注意之處,是銀行重視英國物業出租的收入,並會把租金收入計算進供款人收入內。 他指現時除了倫敦,其餘大部分英國城市的物業出租收入可以抵銷物業開支和按揭供款,當壓力測試計入租金因素下,業主更易獲得銀行批出按揭。 他續指,有別於香港物業按揭,英國除可選擇息隨本減方式供款,亦可揀選供息不供本。
海外置業: 我們的海外置業顧問服務涵蓋全球,範圍包括:加拿大丶澳洲丶英國等熱門國家
在2022年,泰國排名第四,而現在,到2023年上半年為止,泰國又退了一位,排名第五。 無論你是否英國公民或居民,也可以在英國購買物業自住或放租。 唯一的限制可能是申請按揭時會面臨較嚴格的條件,而且獲批的按揭成數也可能會較低。 另外,非自住物業需要徵額外的印花稅,而且需要就租金收入徵所得稅。 如果你嘅單位打算放租,咁由尋找租客,到擬定合約,收租,繳交管理費、水電煤等費用,裝修及維修等,通通都要打理。 如果你自己無時間處理,就要尋找經紀代為處理,如果你視海外置業為投資嘅一部份,就要計清楚依部份嘅開支喇。
海外置業: 海外置業的相關數據
丸龜製麵的運營商Toridoll Holdings在2023年3月底有大約700家國外店舖,到2027財年(截止2028年3月)將擴大到4000家。 雲雀控股最早2027年將國外店舖數量擴大到現在的2倍以上,達到170家左右。 研究續指,經「樓價指數」調整後的初入職(20至24歲)的中位數收入,由1987年大學畢業的「第一代」的17,490元,跌至「第八代」,即2022年畢業的4,868元。 中秋連假緊接國慶連假,但不少旅宿觀光業都覺得遊客數銳減,解封後大家都跑國外玩了,彰化縣清水那方業者說雖連假露營帳棚住宿還… 海外置業2025 本財年在國外擴大業務的中心是美國Advanced Fresh Concepts(AFC)。
海外置業: 相關文章 :
有些人可能會在找到心儀物業後,因擔心失去「筍盤」而心急支付留位費。 作為準買家,千萬不要衝動,必須先清楚瞭解留位費的相關條款,才簽署預留表格。 海外置業2025 一般而言,如果在支付留位費後想取消交易,或因任何理由無法履行預留表格訂明的責任,賣方有權按條款沒收留位費。 購買海外物業,特別是「樓花」,一般要先支付留位費,待簽訂正式買賣合約後,留位費便會按合約條款歸還,或作為部分購買物業的費用。
他補充,經香港銀行做按揭的好處是溝通上較易處理,經外國銀行則除了要親身前往當地辦理,亦要清楚瞭解有否估價費、行政費等隱藏收費。 另要注意,海外物業常會估價不足,並宜在成交前向銀行查詢是否會承做該項物業的按揭,以免有失預算。 另外,香港的投資者亦要確保自己有良好的信貸評級,因為部份國家例如英國會要求香港業主提供香港的TU信貸報告,若果信貸評級不良,亦會影響到投資者在海外的按揭。 欣秋(Xin Qiu,音譯)是泰合居 (Taiheju) 的創始人,泰合居是泰國的一家房地產代理公司,主要服務有意在該國租賃或投資房產的中國客戶。 根據該公司列出的中國買家最喜歡的10個國家名單,泰國是2018年至2021年中國人投資住宅房產的首選地點。
Manci:在考慮購買海外物業前,要先考慮該單位用作投資抑或自住,抑或是先投資、後自住。 海外置業 如果是自住/先投資、後自住,就要同時考慮基建、工作地點、校網。 如果是投資,則要考慮鄰近學校多不多留學生、基建發展、出租回報率。
海外置業: 海外地產|英國新盤Fulham Reach 入場售價945萬
據瞭解,年輕世代一開始的置業能力,遠遠弱於同一年齡層的年長世代。 第7代(1993至1998年)和第8代(1998至2002年)於20至24歲時經樓價指數調整的中位數收入分別只有4492元和4868元。 至於研究還將新界40平方米以下單位的平均呎價除以大學學歷勞工收入,反映他們對「上車盤」的承擔能力,並發現呎價佔其收入比例,於20至24歲分別為75.3%和74.1%,張培然認為情況是會很離譜。
海外置業: 申請海外按揭須遞交哪些文件?
世紀 21 奇豐國際合夥人文慧詩Manci Man 為大家講解8個買外國樓花要注意的事。 Ray White Hong Kong行政總裁李開智表示,海外買家若要敍做澳洲物業按揭,物業的室內面積需要超過50平方米(約538方呎),最高可以申請七成按揭,浮息按揭實際息率約四釐,而一至五年定按息率三釐以下。 不過要留意的是,如果購買的物業坐落在覈心商業區(CBD),按揭成數一般會低至少一成,亦即海外買家只能做六成按揭。 另外,近年加拿大亦成為港人熱門移民國家之一,更有不少人在當地投資物業。 不過,由於海外買家的置業需求熾熱,令當地樓價急升,樓價炒高更導致不少加拿大人難以負擔。 為了協助當地人置業,加拿大政府打算向海外置業人士徵收稅項,有關措施預計將於明年 3 至 4 月推出。
現在的房地產投資是趨於飽和的,所以很多人看中了海外房地產,進而選擇海外置業。 就現在來看,一些旅遊業發達的國家的房地產價格相對來講性價比是較高的,所以說投資正當時。 海外置業2025 還有,一些投資者在海外購買的房子要繳納物業費,但是有沒有精力自己每個月按時的繳納海外物業的相關費用,故而要找海外物業代理。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你應向海外物業代理公司查詢清楚你作為業主的權益,仲有一旦租客欠租,對方可以繼續在物業住幾耐等詳情。 海外置業 海外置業2025 海外置業 講到澳洲最適合移居嘅城市,非墨爾本(Melbourne)莫屬! 墨爾本係澳洲嘅一線城市,擁有大型基建發展,華人人口相對較多,而且有多間著名大學。
海外置業: 海外按揭注意事項
新青年論壇今日(7日)公佈「香港各世代大學學歷勞工住屋承擔能力研究報告」。 研究發現年輕世代面臨的住屋挑戰是前所未有地強,第5代(1983至1987年)和第6代(1988至1992年)於30至34歲時的置業能力最低,只有8625元和8493元。 雖然樓價目前有一定調整,仍處於非常高水平,除非出現大幅度調查,否則置業對年輕世代而言是極大負擔,以至奢望。 根據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和金融公司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的一項研究,中國越來越多的富裕公民的整體財務信心今年略有下降,導致他們抑制高端消費。 許多中國人將高達70%的儲蓄投資於房地產,這種對房地產的情有獨鍾多年來使泰國的豪華公寓行業受益。 非澳洲永久居民或公民的外國人也可以在澳洲買樓,不過存在某些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