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表現較弱的是住宿餐飲業,有10.9%沒有年終,而89.1%有年終的企業平均發放0.85個月,居各產業之末。 不過,與去年相比已略有好轉,去年24.7%的住宿餐飲業沒有發放年終,有發年終的企業平均發0.5個月,住宿餐飲業今年已逐步走出疫情陰霾。 人力銀行調查指出,今年企業預期平均發放1.33個月年終獎金,創下9年新高;個別產業中,金融業以2.07個月蟬聯11年冠軍,餐飲業則以0.85個月敬陪末座。
臺東2023跨年晚會,預估將有超過5萬人湧入現場,為顧及觀眾用餐需求及品嚐臺東在地美食,縣府於跨年會場周邊縣府遴選本地優良農產、美食攤商擺設攤位,設帳棚走道及座位寬廣用餐區,加上現場實況轉播的電視牆,讓民眾在用餐區依然感受演唱會情境,歡迎大家一起來臺東跨年。 蘇貞昌上午主持行政院院會時表示,感謝主計總處與財政部、地方政府全力配合,中央目前如數撥補,讓全國各公務機關人員都能順利領到薪水與獎金過一個好的新年。 不過,如果你的工作資歷在五年以上,跳槽的加薪是有機會拉高到一萬元之譜,就看你夠不夠本事、敢不敢喊價,還有企業缺人的程度。
年終: 年終獎金什麼時候發?是以全薪計算還是底薪呢?
不只設置網站金融友善專區,也在保險商品開發設計階段納入高齡弱勢客戶適合度評估,更針對高齡或身心障礙等弱勢消費者投保案件採行相關措施,維護顧客權益。 業界分析,兩航營運重點有差異,包括長榮航客運主要佈局北美航線等,華航佈局東北亞、兩岸航線等,疫後各國復甦速度影響大,兩岸航線尚未恢復正常或增班,日本線缺工也難以增班。 再者華航貨機多,2022年貨運價量修正多,且高油價喫掉獲利。 只要善加利用贈與稅「跨年度重新計算」的特性,父母最高可在3天內贈與1176萬元免課稅,相當於省下68.8萬的稅金。 臺灣浩鼎董座張念慈1950年出生,有生肖屬虎「行千里」的生活能力,天生直爽的性格的他,53歲就有創立3家公司的經驗,最風光的是以5500萬美元創立健康食品,四年後以1.3億美元賣給美商如新(NU SKIN)集團。 事實上,張念慈大學聯考英文只有13分,當年赴美求學,卻到餐館打工賺零用錢,還一心只想當大廚開餐館,直到看到餐館老闆三名子女,整日衣著光鮮開名車,纔打消做大廚的想法,安分讀書。
- 第一銀行今年前11月稅後純益190.97億元,年增13.8%,年終也將相當豐厚,可望拿到7個月。
- 在科技產業工作的文組人,喜歡觀察路人,研究各類穿搭風格,熱愛接觸不同類型的文化。
- 符合條件者,且在公司營業年度結算時仍在職,且工作並無過失者,可向公司請求。
- 按照勞基法第29條規定,應該發給全年工作無過失的員工獎金或分配紅利,只是發放金額與比例就看僱主來決定,發放名義也不一定要用年終獎金,可用其他方式替代。
- 根據許惠菁律師在《法律諮詢服務網》上的分析,如果公司的年終獎金是採「恩惠性給予」的方式,且員工需要在職纔能夠領取的話,因為留職停薪的勞工屬於「職位保留但不在職」的狀況,所以僱主是可以不發年終獎金的。
根據國內人力銀行的調查,發現一般上班族領到的年終獎金平均落在一個月上下,約在三四萬元之間,換算到一整年十二個月,平均每月多出兩千多至三千多元。 也就是說,一般人執著在年終獎金,也不過是一個月多出兩三千元。 依產業排名,1、金融業1.94個月,比去年增加0.3個月。
年終: 買1送1!4大超商「跨年咖啡優惠」
按照勞基法第29條規定,應該發給全年工作無過失的員工獎金或分配紅利,只是發放金額與比例就看僱主來決定,發放名義也不一定要用年終獎金,可用其他方式替代。 我們領的年終可分為「恩惠性給予」以及「經常性給予」兩種類型。 所謂的「恩惠性給予」,通常是隻根據員工表現或業績好壞給予的獎金,並非工資一部分,因此資方並無發放的義務。 而「經常性給予」則是指勞資雙方事先在契約中明訂如「保障年薪保證14個月」等協定,因為是屬於工資的一部分,所以資方必須應該履行條約義務。 但臺北市勞動局長陳信瑜曾在受訪時表示,若員工正在育嬰留職停薪期間,依《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1條規定,僱主不可以將該員工視為缺勤,進而影響到他的年終獎金、考績等。 若員工在育嬰留職停薪前達到了領取年終獎金的條件,就算發放年終獎金的日期在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僱主也應按當年度的出勤狀況,依比例發給年終獎金。
- 接下來我就圍繞這 6 點,給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方法。
- 娛樂中心/許沛汶報導40歲的南韓天王Rain(鄭智薰)2017年和「第一天然美女」金泰希結婚,婚後育有2女,一直是演藝圈知名的模範夫妻。
- 得視公司的年終是屬於「恩惠性給予」或是「經常性給予」,如果你和公司簽訂工作契約時,已約定好年薪14個月,且這多出來的兩個月已表明為「薪資」的一部分,那公司就得支付你約定的薪水,發放的時間以工作契約為主。
- 不管領多、領少,站在上班族的立場,辛苦一整年當然都希望能領到年終,但其實年終並不在勞基法的保障範圍。
- 臺東2023跨年晚會,預估將有超過5萬人湧入現場,為顧及觀眾用餐需求及品嚐臺東在地美食,縣府於跨年會場周邊縣府遴選本地優良農產、美食攤商擺設攤位,設帳棚走道及座位寬廣用餐區,加上現場實況轉播的電視牆,讓民眾在用餐區依然感受演唱會情境,歡迎大家一起來臺東跨年。
3、光電光學業1.27個月,比去年增加0.16個月。 根據行政院發函給全國中央與地方各機關的「一一0年軍公教人員年終工作獎金發給注意事項」,明定年終獎金於農曆春節前10日(明年元月22日)一次發給。 但軍職人員部分,得由國防部視實際需要另訂發給日期。 年終獎金的發放,是為激勵現職軍公教人員士氣,慰勉工作辛勞。 年關將至,公股銀行今年獲利表現亮眼,前11月獲利交出漂亮的成績單,除了年底的年終獎金上看6、7個月之外,部分公股銀行也考慮調整員工薪資,調薪幅度甚至達到3%。
年終: 內容—
然而,在有限的經費下,卻發展出與國外四不像的社會支持。 華航今年前3季營收達1117.83億元,稅前淨利為38.42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為36.18億元,EPS為0.6元。 2022年的最後一天即將結束,不少民眾與親朋好友相約看跨年煙火、喫飯聚會迎接2023。 一名網友表示,他才25歲已經對跨年無感,只想早點回家睡覺,引起不少網友共鳴,坦言到一定年紀或結婚後,對過節日開始沒有熱情,越來越無感。 年終 民視新聞/黃建宇、陳芷萍 高雄市報導說起火烤兩喫的代表,高雄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以石鍋火鍋起家的50多年老店。 以獨門湯頭、飛碟烤盤帶動起火烤兩喫和喫到飽的風潮,全盛時期全臺有42間分店,走過半世紀,差點被疫情擊倒。
年終: 臺北跨年「心聲花火」限時開放
除了沒有假期和日本國內旅遊優惠外,航空業方面也還沒準備好,包括緩慢恢復中的航班。 過去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航空業受到衝擊,許多公司採取讓員工放無薪假、甚至是裁員來撐過疫情期間。 當國境再開後,航空業缺人的部分無法馬上補足,就算招聘到新人,訓練也必須花費不少時間。 不單是航空運輸業,各地機場內也缺乏人手,就有民眾反應過從臺灣飛抵成田機場後,在飛機上待了30多分鐘,空橋才姍姍來遲的狀況。 另外近日臉書中在日臺灣人的社團,也有不少人在緊急招募導遊,這都顯示相關的行業對於開放國境都還沒做好準備,才會導致往來的旅客不如預期中的多人。
年終: 企業內訓
FunNow可切換成日本語言,讓旅客預訂零障礙,還可隨時打開地圖功能,看看周邊有什麼好喫好玩的,馬上預訂、馬上出發! 另外日本政府也從10月開始「全國旅行支援」活動,提供給住在日本境內的日本人或外國人旅遊上的折扣,依照各地方政府的方案,最大的優惠還超過一萬日幣,日本遊客自然就會先以國內旅遊為主,再加上日圓貶值及高額的機票,導致出國的旅客寥寥無幾。 雖然臺日兩國的國門都已經重啟,但報復性旅遊卻還遲遲未出現,這當中包括了各式各樣的原因,像沒有假期,或是人力、航班不足等,但這些問題隨著時間都會解決,宣傳觀光資訊的方法,以及可以鎖定什麼客羣反而後疫情時代需重視的地方。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
年終: 獨家》鋼鐵人樂開懷!中鋼「全年獎金」上看10個月
但有長榮股東表示,「也先該發給股東40倍股利」、「般運股也創造很多上億身家的人」、「股利可以比照辦理嗎」。 這個時機點多了一筆1、200萬的獎金真的很不錯,明年如果大環境真的表現不好,股價有機會跌得很便宜,只要慢慢分批買,這些錢可以買到一大堆便宜價的股票! 之前,佑佑因為存股都是亂存、隨便存、沒有計畫的存,所以不會特別關心自己的股息到底多或少,但近2、3年,我開始認真執行存股計畫,所以給自己設定了「領息」目標,希望每年可以領到12萬元的股息,等於每個月幫自己加1萬元的現金流。 國發會27日公佈11月景氣燈號為藍燈,表示景氣進入低迷期,且景氣對策信號燈分數從10月的18分大跌至12分。 年終2025 當市場憂心景氣衰退時,投資達人股魚興奮表示:「0050的買點已到。」也早早準備好資金進場。
年終: 公司不發年終獎金違法嗎?2種情況來決定,違反勞基法企業最高要罰100萬
星宇航空昨日證實,疫情緩解後,為感謝同仁於籌設、疫情期間的堅守崗位,隨著航空業復甦,也激勵同仁疫情解封後全力衝刺營運,公司將發放一個月年終獎金。 至於傳統產業臺塑等大型集團年終獎金仍未公佈,科技業薪酬重頭戲向來是隔年的分紅。 另外看了一下,長榮農曆年前因為海運需求熱絡,加上中國封控也解封,目前載貨率平均有9成以上,再來就要調漲運價,不過總經理也曾表示,再來還是要看俄烏戰爭和IMO新環保法規影響供需的狀況,市場的變數還是存在。 年終 這幾年的長榮海運新進員工超級幸運,2020年領10個月年終、2021年領40個月年終加10個月年中分紅,今年更曾傳出可能上看60個月消息。
年終: 年前離職的員工,有機會領到年終?注意勞資契約的「這項」條款
現在第三代接手,從僅存的一家店面重新出發,吸引老顧客重溫昔日的幸福滋味。 5 月 10 日到職,5~12月,就是 8/12(0.66年)乘以月薪 3 萬,領到的年終就是 19,800 元,會以日計算多一點。 如果你是 5 月 10 年終2025 日到職,月薪 3 萬,年度工作天數就是 5 月的 22 天加上 6~12 月的 210 天,就會是 232 天。 假設年終一個月,就是 3 萬元除以 365,等於82.19 元為基數,再乘以 232 天,就會是 19,068 元。 長榮前三季大賺 3043 億元,年增多達 92%,每股純益 68.88 元,超越去年全年,儘管運價已連跌 27 周,但全年肯定將再繳出獲利新高紀錄。
年終: 東北季風+南方雲系北移 跨年夜雲多飄雨
即日起至明年年底(2023年12月31日)止於 FunNow App 輸入【Taiwan2023】,首次購買臺灣地區產品享 7 折上限 200 元新臺幣的優惠。 因此對於觀光後的宣傳,透過網路宣傳是不可或缺的,也如同前面提到年輕人的消息來源都是來自手機,再加上易遊網在疫情前的統計,自由行的比例已經佔了7成,代表著民眾就需要透過網路來收集觀光資訊,才能決定自由行的行程。 臺灣和日本都不約而同在2022年10月宣佈解除入境限制,但翻開日曆一看,不論臺灣還是日本,都沒有特別長的假期,且比起說走就走的臺灣遊客,隨著日本邁入年末期間,普遍的公司行號都非常繁忙,請個四、五天出國旅遊對日本遊客來講是很困難的事。 此外,也有過來人認為,新工作待遇好或薪資更高,當然不會為了年終而錯過機會,反而會直接提辭職:「新工作發展好薪水高那幹嘛不去」、「我就是最近換的人,遇到好工作,看你選年終還是選未來,而且現在是求職淡季,反而競爭少」、「找到薪水福利更好的新公司!」、「新工作的薪水更高啊」。
年終: 月薪4萬者 明年5月需繳23.14萬稅金
新冠肺炎疫情下,長榮海運喊出40個月的高額年終,臺灣最大奈米磁珠、核酸萃取儀器製造商「圓點奈米」也出現年薪上看30個月,凡年資達標的員工平均年薪也在20至30個月間,大約年終獎金最高是18個月、令人羨慕的金額。 圓點奈米員工今年可領到8至18個月年終,金額遠遠超越業界行情。 離職員工理論上則無法領取年終,取決於與僱主工作合約而定。 工作合約上會載明年終獎金發放的條件,如發放年終獎金時必須在職。 但如果工作合約上載明「年薪 O O 年終2025 個月」 ,公司還是應照比例給予年終 。
後來知道是我跟主管掛在不同的部門編制,她的BU 整體績效較好,領到的還算滿意,這件事讓我很不知所云,從職場小白中覺醒,原來獎金發放背後有那麼多不客觀的因素,身為知道真相的人,永遠都要有良好的心理建設啊! 就是在說本人我,更不用說因為疫情,很多公司不可能在財務面達到損益平衡,估計也是年終無望。 依公司有無盈餘搭配員工績效發放,這種發放機制只有領到錢時才會知道到底有多少,這其中當然也有可能是零。 不過依《勞基法》第 29 條規定,只要公司有賺錢,應該給予沒有過失的勞工一定獎金。 其實這題的答案,一樣取決於你的年終獎金是屬於「經常性給予」還是「恩惠性給予」?
年終: 財經與商業
如果員工和僱主有其他型式的約定,如:年薪保證或在職必領..等等之類的,就必須發放。 又到了等待年終獎金發放的季節,去年大手筆發出40個月年終獎金的「年終王」長榮海運(2603),今年光前3季的稅後純益就高於去年賺進的2000多億元,有消息指出長榮年終已經在今天開獎,公司豪發45個月年終獎金,但也有媒體報導最高到52個月。 長榮表示,年終獎金一向依營運績效及員工個人表現核發。 不論如何,消息出來後已經有人開始在討論,一位月薪4萬多的員工今年可能領到逾180萬元年終,如此一來光所得稅加上健保補充費可能就超過20萬元了。
年終: 長榮員工年終破45個月!綜所稅、健保補充費上看26萬
不過上述的年終計算問題外,一定有不少人疑惑,究竟是不是有規定一定要發年終呢? 一般來說,年終是可分為「恩惠性給予」與「經常性給予」兩種類型。 「恩惠性給予」是指,根據該公司員工的表現或業績好壞給予的獎金,並非工資的一部分,因此資方並無發放的義務。 而「經常性給予」則是指勞資雙方事先在契約中有明確訂出,如「保障年薪保證14個月」等協定,因此是屬於工資的一部分,所以資方「必須」應該履行條約義務。 但要是合約上有寫明「保障年薪XX個月」,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經常性性給予」,就代表這筆錢算是薪資的一部份,儘管勞工想在年前離職,僱主也必須依照約定提供保障的獎金,否則勞工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訴求的,而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在過年前離職,還是能領到年終獎金。 公司年終結算有盈餘,老闆如果決定不發年終獎金,除了對員工來說可能會大感失望,是否違法呢?
年終: 生活大小事免擔心,Shopback部落格幫你搜集實用資訊
還有另外一種依據員工的年度表現或考績決定的「績效獎金」有時候也會被視作「年終獎金」。 這種年終獎金屬於前述「保障薪資」的範圍,也不是勞基法第29條有關「公司獲利盈餘的分配」,有些公司的績效獎金,就是分季發放。 這時候領取的規定及方式就必須視各公司的管理規定而定了。 年終2025 同理,如果公司在員工到職時便在勞動契約約定好「保障年薪14個月(含年終2個月)」、「固定年終1.5個月」,或在工作規則明訂達到什麼樣的績效成績或工作表就可領到相對應的年終獎金,這類型的年終獎金也屬於「工資」,無論公司當年度是否有賺錢都應該依約定發放年終獎金給員工。
年終: 長榮年終45個月再破紀錄 領一次獎金普通員工要賺4年!
勞動基準法雖然沒有規定年終獎金的發放要件、標準及方式,可由勞僱雙方約定或訂於工作規則。 但員工在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如果公司的年終獎金屬於績效獎金性質的話,就得依照比例原則發放。 若屬於『三節獎金』為『節金』性質的話,就無發放的必要。 另外,如果你和公司簽訂工作契約時,已約定好保障薪資月份數,那麼僱主就應就留停前後提供勞務之期間,依比例給付年終獎金。
各產業表現,年終前三高依序為:金融業2.07個月,蟬聯11年冠軍,半導體業1.78個月,營建業1.68個月。 104人資學院總經理花梓馨表示,上半年全球科技業景氣暢旺,下半年民生消費服務業疫後大復甦,根據今年營收年終獎金都優於去年。 年終2025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臺北報導 泰山經營權之爭越演越烈,財經名嘴黃世聰直接在臉書上點名開酸,表示龍邦喫下泰山,12月5日買進4%關鍵股票仍未持股過半,還套牢在歷史高點,當天泰山持有的金雞母全家股票又幾乎被賣光,氣得龍邦董事長劉偉龍在記者會大罵「強盜土匪」! 總結來說,一名月薪4萬的員工,若領到45個月以上年終獎金,在沒有其他節稅辦法的情況下,綜所稅與健保補充費將超過26.5萬元。 舉例來說,小玉每月薪資為4萬元(適用投保級距4萬100元),而今年公司發放45個月的年終獎金,將扣繳3萬4596元【(180萬-4.01萬×4)×2.11%】的健保補充費。
響應政府加薪政策,合庫銀行宣佈,將自明(2022)年1月1日起為員工調薪4%,加計年度考績晉薪,平均加薪幅度達6.6%以上,合庫並透露,今年員工年終獎金「遠超過七個月」。 合庫率先宣佈加薪,可望發揮領頭羊作用,帶領其他公股行庫跟進。 長榮海運(2603)在疫情下超豪氣,由於全球貨櫃輪運價飆漲,長榮海運在去年前三季獲利就已突破1500億,員工在去年年底一早刷戶頭,看到了史上前所未有的數字:「40個月」年終,一度讓員工嗨到最高點,但也有人在媒體曝光後表示,僅有岸上內勤,不含實際跑船的員工,纔有這個驚人的年終數字。 臺商公司向來喜歡給年終,勝過給高底薪,我在外商則相反,我是談高底薪、低獎金,因此何時離職,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重要。 臺灣老闆普遍的心態,都是怕自己養的鵝會隨時飛走,因為任誰都不希望天天找人、訓練人,因此,年底才把年終發給你,基本上為了制約你的穩定度,知道你撐完一年,荷包滿滿可能才會走,還算滿意的人就懶得走,任誰出來工作都是為五斗米折腰,老闆深知這個大道理。 年終獎金的認定要看各家公司的規定,雖然大多數都是以全薪計算,但業務單位員工的計算方式可能更複雜,相關計算方式與細節要依照合約與公司規範而定。
年終: ‧ 臺北跨年「北捷42小時不收班」 有信心凌晨2點前完成疏運
星宇航空目前雖仍處虧損,董座張國煒體恤員工疫情期間辛苦三年,明年美國線開航、機隊規模擴大,決定發放一個月本薪的年終獎金。 年終2025 星宇年終會辦尾牙,由於員工人數增加至近2,000人,將採取各個單位分開舉辦。 年終2025 航空業年終開獎,長榮航空30日傳出發三個月年終獎金,星宇航空宣佈年終獎金為一個月,華航、臺灣虎航要等12月財報出爐、2023年1月10日送董事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