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各銀行消費金融業務普遍受創,但是財富管理銀行業務卻一枝獨秀,在儲備幹部(MA)之外,理財專員也成為今年校園徵才季裡各銀行人員召募的重點,預計今年四大財富管理銀行中信、臺新、臺北富邦與國泰世華,合計理專召募人數約500人左右。 所以這時候IC設計族羣就會有個比價的空間,可以先來看到,IC設計中上千元的股票有三檔,分別是矽力-KY(6415)、祥碩(5269)、譜瑞-KY(4966),這三檔都是生產高速傳輸介面晶片,所以這個族羣後勢會有不錯的表現。 消費性市場方面,姜長安說,去年第4季消費性市場需求有點疲軟,不過,今年業績可望與車用產品業績同步成長。 針對法人關心晶圓代工報價調漲的影響,他說,若晶圓代工廠未來進一步調漲報價,應可將增加的成本轉嫁客戶。
如此排除三人之後,新提名的董事成員中,只剩下呂芳銘、李傑與劉揚偉三人。 鴻海近年積極發展半導體,並成立 S 次集團,而根據經濟日報的分析報導,劉揚偉身兼 S 次集團的總經理,是鴻海發展半導體的關鍵人物。 鴻海股東會在 11 時左右順利結束,新任董事也召開新任董事會,選出新任董事長劉揚偉,這也宣告郭臺銘擔任鴻海董事長的時代暫告一段落,由 9 人組成的經營委員會領導鴻海集團。 根據《財訊》報導,在臺灣,近期扛著MIH大旗進軍電動車市場的鴻海,旗下天鈺、正達、廣宇、乙盛及普誠只要沾得上電動車的邊,股價都因市場的追捧而飆漲。
普誠鴻海: 半導體業快窒息?中國晶片銷量暴跌21%全球最慘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為,第一季看好大陸解封行情及春節長假遊戲族羣,1月17日臺股封關後,春節年假長達12天,遊戲業者搶攻過年期間商機,1月營收值得期待。 鈊象是臺股商業遊戲機大廠,2022年12月營收首度突破11億元,達11.02億元、月增7.69%、年增23.62%,寫下單月新高,股價持續走揚。 此外,半導體產業持續擴產,激勵半導體檢測分析廠閎康2022年12月營收3.86億元、年增14%,創下新高,外資連五日買超,投信連四日買超,法人著眼於閎康的日本車用高速運算處理器及車載娛樂系統晶片檢測需求強勁。
- 盤面由鴻海、華碩、廣達等集團股領軍多頭,智易、大學光、安普新、映泰、典範等業績題材及2021年展望佳的個股後續可多加留意。
- 郭臺銘眼中,劉揚偉是鴻海集團最懂半導體的專家,過去兩年,鴻海在半導體產業的連番動作,都由劉揚偉操刀。
- 普誠受到車用晶片接單能見度大幅延展消息帶動買盤,6日股價出現大漲走勢並攻上漲停,終場上漲3.15元,以34.75元漲停板作收,成交量放大到4,990張。
- [NOWnews今日新聞]南投草屯康建生技公司前職員李鴻淵,在去(2022)年7月14日晚間,闖入前東家辦公室,對5人「行刑式槍決」朝頭部開槍,釀成4死悲劇,董事長賴敏男成唯一倖存者,而當時幫助李嫌的…
- 臺股18日維持區間盤整,終場上漲72點,收在16,287點;櫃買指數更率先創下201.43點新高,漲幅0.75%。
近年來更是跟郭臺銘最「親近」的鴻海高階主管,不僅僅郭臺銘拜媽祖,他就在左右,近年來郭臺銘打高爾夫球,他也最常被點名陪打,郭臺銘在北投金春發牛肉店被野生捕獲喝牛肉湯、喫牛肉麵,他也在座。 即日起至1月23日止,連續20天推出「紅絲絨系列飲品好友分享」,… 知名電商公佈 2022 網購消費趨勢指出,網購保健消費力道強勁,成為消費者新日常。 民視新聞臺與民視臺灣臺去年9月20日至23日播出「辣新聞152」節目,討論「晶華緋聞案」與蔣孝嚴家族爭議議題等7案,… 臺電本週公佈去年營運數字,臺電累計虧2675億,今年預算編列再虧2785億,合計兩年虧損達5460億元,創歷史新高,…
普誠鴻海: 產品與服務
目前鴻海集團版圖最欠缺的一塊就是NB產業,如不想跟客戶搶單,合併也許是好的方式,因此鴻海與廣達的合併消息,每隔一陣子就會冒出來。 普誠科技董事長姜長安是聯電的元老級人物,和現任聯電董事長宣明智同一天進聯電報到,當他準備從消費性 IC 設計自行創業時,第一個想到的對象就是交大同班同學、現任普誠科技總經理的陳傳書。 陳傳書當兵時遇上第一屆的國防役,他選擇到工研院電子所服務六年,期間負責 IC 設計的工作,因為這一層關係,普誠的經營研發團隊多半來自於工研院電子所。 普誠鴻海 劉揚偉是半導體大老宣明智交通大學學弟,曾在聯電旗下聯陽美國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也曾在美國南加州創業成立主機板公司,後來賣給鴻海,也曾做過IC設計普誠總經理,既懂半導體,也懂PC、通訊領域,12年前,被郭臺銘延攬到鴻海集團擔任特助,如今,鴻海董事長一職,近在眼前。
市場傳出,普誠深圳公司將為鴻海集團開發一系列晶片,包括汽車電子相關產品。 由於全球車用晶片大缺貨,IC設計廠普誠(6129)直接受惠且今年以來接單持續好轉,其中日本車用電子相關晶片接單最為強勁,儀錶板及抬頭顯示器(HUD)等車載產品晶片持續供不應求,產品訂單延交近半年時間,且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23年第一季。 (中央社記者張良知臺北2008年1月2日電)IC設計廠商普誠科技 週一宣佈參與正崴精密子公司訊強通訊科技8000萬元現金增資,取得訊強 25%股權,成為訊強第二大股東,共同開發可攜式多媒體播放產品。 姜長安表示,臺灣半導體產業十多年來能成長至速,工研院電子所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 在十多年前,臺灣鮮少 IC 設計方面的人才,工研院電子所變成主要的IC 設計訓練培育中心, 當年會使用電腦 普誠鴻海2025 IC 設計工具的人不超過一百個,都集中在工研院內。 這些人陳傳書和姜長安幾乎都認識,這也是普誠科技能早在民國七十五年成立,成為當時少數幾家 IC 設計公司,並搶得市場先機的主因。
普誠鴻海: 普誠上月營收 今年次高
鴻海內部為追趕特斯拉電池技術,也致力研發六大電池「黑科技」,包括電池快充與低溫優化、低鼓脹軟包技術、雲端 AI 電池管理系統、高能量密度電池、無貴金屬全新製程以及固態電池研發,因此開發階段與美琪瑪、康普結盟,可在研發時藉助兩家經驗,更可在量產時,優先掌握上游原料。 [NOWnews今日新聞]南投草屯康建生技公司前職員李鴻淵,在去(2022)年7月14日晚間,闖入前東家辦公室,對5人「行刑式槍決」朝頭部開槍,釀成4死悲劇,董事長賴敏男成唯一倖存者,而當時幫助李嫌的… 接著,研究員及基金經理人要依照自己負責的產業,從500檔個股中再推薦80檔股票,作為「購買名單」,基金經理人所有買賣持股,都要從這裡來。 我在上期週刊已經特別點出,臺股指數站上季線之後,國安基金和權值股的任務就算達成,接下來就會輪到中小型股來發揮,上期我特別點出的訊舟,股價再創波段新高,這期我再跟大家報告一檔「事出反常」的股票。 各銀行今年不像以往大舉向新鮮人招手,轉而以有相關工作經驗1-2年,或是以內部人員調整為主。 新鮮人別沮喪,想成為高薪的理財專員,手上要趕緊拿到至少4張基本的證照:人身保險、投資型保險、信託與期貨業務員資格,並且先考進銀行成為一般櫃員,再轉調成為理專。
普誠鴻海: 鴻海接班人幾乎確定 劉揚偉成為大黑馬
近期法人圈傳出,鴻海(2317)將進入電動車領域,普誠之前認購正崴(2392)子公司25%股權,普誠與泛鴻海集團關係良好,自然是鴻海電動車相關供應鏈的首選。 此外,普誠應用於智能電網電流傳輸的單顆IC,配合中國政策大力推動智能電表,未來出貨也備受看好。 普誠 (6129-TW) 的車用 LED 驅動及 普誠鴻海2025 HUD 驅動 IC,成功打入中國大型車輛用大燈供應鏈,並獲得前裝車廠大單,訂單一路放眼到 2023 年,確保了今年的營運無慮。 且公司第一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為 4.31 億元、年成長 24.7%,毛利率為 37.4%也維持高檔,再加上車用客戶開始會擔憂未來的庫存量,希望能提早備足一~二年的庫存,即便漲價也願意 100%吸收,使得普誠若後續宣告產品漲價,也不必擔憂客戶會因此轉單,毛利率也很可能隨之進一步提升。
普誠鴻海: 鴻海新董座「雙龍搶珠」「他」最合郭臺銘的意!
一年一度的全球軍力排名出爐,臺灣排名23,還超越歐洲強國德國,然而在烏俄戰爭影響下,德國決定重啟國防發展,專家認為,未來進步速度不可限量,而日本則因為中共威脅,也開始強化軍事投資,顯示全球區域衝突加溫,軍事擴張逐漸往極端發展。 不過,劉揚偉所主掌的半導體廠是資本支出龐大的事業,目前在中國的十二吋廠仍處建廠階段,技術、資金、人才、市場皆未塵埃落定。 鴻海的企業文化向來服膺「有戰功說話才能大聲」,曾有鴻海人直言「劉揚偉沒什麼戰功」,新董座劉揚偉未來如何服眾?
普誠鴻海: 〈CES大展〉MIH聯盟將在俄亥俄州建創新基地 鴻海 …
元太為電子紙大廠,是2022年臺股飆股之一,近期利多不斷,該公司12月合併營收31.22億元,月增10.31%、年增42.79%,第四季合併營收達85.43億元,年增26.24%,累計合併營收達300.61億元,年增52.98%,單季、全年均創新高。 此外,元太也與BMW二度合作,概念新車搭配彩色電子紙可變換32種顏色,增添營運動能想像空間。 遊戲股鈊象近期多頭氣盛,除了12月營收創下新高的利多外,法人看好鈊象的美國第二授權平臺及新的授權遊戲平臺陸續推出,營運穩健成長可期。 亞力為臺股老牌的重電設備廠,受惠臺電的電力電網強韌計畫、基地臺與交換機房的電機設備需求成長,激勵亞力12月營收創新高,達8.83億元,年增62.99%,月增14.9%,2023年營運能見度高。 2003年鴻海以367億元併購國碁電子,郭臺銘得意地說:「我們只花了新臺幣10萬元的顧問費,就完成合併案。」相較許多由專業投資銀行牽線的合併案,動輒數億的顧問費,鴻海合併公司「控制成本」的能力,顯而易見。 一位電子業老闆表示,一家營業額10億元的公司要成長3成很容易,但營收規模達1兆元的公司,要成長到1.3兆元卻相當困難,併購是一條必走之路。
普誠鴻海: 普誠鴻海持股、普誠集團、普誠轉機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在ptt社羣跟網路上大家這樣說
無論是人類的惰性造就科技的進步,或是科技的進步助長人類的惰性,現在的生活環境已經充滿「遙控」。 十三年前,普誠科技看準這樣的趨勢,長期深耕,目前穩居臺灣第一大遙控 IC 設計公司的位子。 不只美國對於電動車開始打造屬於自己的供應鏈體系,日本為了與中國在電動車電池市場相互競爭,也規畫組織30家本土電池相關企業,建立一條自主的電池供應鏈。
普誠鴻海: 廣越訂單看到8月 今年業績估兩位數成長
從上個月五月十二號開始,鴻海 (2317-TW) 的股價以 100 元為支撐,一路向上拉抬 15% 直至目前的 115 元,以一個股本大的大型集團股票來說,是難能可見的漲幅。 這主要因為鴻海集團整個集團都在動員,積極切入現在最有題材的電動車產業。 朗富科技(深圳)為IC測試業、普誠科技(深圳)則以IC銷售及貿易系統軟體設計為業務,2010年5月公司宣佈,這兩家公司將增加IC設計的營業項目,公司持續在車用和消費性電子IC上與兩岸的客戶合作。
普誠鴻海: 普誠鴻海持股在劉揚偉普誠持股 – 投資貼文懶人包的討論與評價
6名來自中國各地的醫師告訴路透社,他們收到指示,應避免將死亡病例歸因於COVID-19。 即時中心/劉書旋報導民進黨立委許智傑今受訪,被問及將接任民進黨主席,未來被視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副總統賴清德,對於臺獨、兩岸論述的看法,許智傑表示,其實賴清德的兩岸論述和蔡總統的說法幾乎是一樣的,只是賴未來更關注兩岸之間的民主、和平、穩定。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普誠鴻海: 和泰車打造Coralla X 臺灣獨賣
號稱「三廣總督」(身兼廣達、廣輝、廣明董事長)的林百里,去年將廣輝賣給友達,開始進行「減法經營」,逐步淡出事業經營。 普誠鴻海 從去年6月,林百里將廣達總經理的位置交棒給王震華,淡出廣達經營的趨勢就已經很明顯。 根據瞭解,欣興內部目前也有兩派不同意見,一種是要自己開發LED產品商機,另一種是與鴻海合作,快速強化在PCB與LED產業的地位。 普誠鴻海 早年鴻海因為銀彈有限,只能挑一些小型的印刷電路板(PCB)廠或模具廠併購。
普誠鴻海: 普誠鴻海持股在普誠鴻海– 鴻海集團概念股 – Askorg的討論與評價
雖然汽車產業的產值相當大,讓鴻海集團見獵心喜,2005年以3.7億元併購安泰電子是個起步,不過受限於汽車電子產品認證需要3年左右,代表汽車零件代工量短期不易大增,要傳出這產業營收倍增的好消息,可能得等到郭臺銘屆退休之時。 因此,郭臺銘對PCB、LED、NB等產業的佈局動作加大,其中,鴻海旗下PCB廠鴻勝(未上市)扮演關鍵角色。 2004年10月郭臺銘找來華通(2313)副總裁童家慶擔任該公司總經理,為鴻海建置PCB王國,過去鴻勝還倚重華通的人引進技術、開發產品,但近來倚重的核心幹部,已經陸續到鴻勝上班,這樣的趨勢,讓原本傳聞華通將被鴻海併購的機會大減,幾近破局。 普誠鴻海2025 劉揚偉年前即針對在普誠的職務展開一連串調整,他1月接任普誠孫公司普誠(深圳)公司負責人,負責IC售後技術服務、電腦系統開發、銷售IC、軟件設計等。
普誠鴻海: 鴻海集團天鈺兩年飆1800%,下一檔集團作帳波段黑馬股,誰有機會?【股市映幫幫】
展望後續,普誠產業前景清晰,且接單穩健,訂單能見度已經到第二季底,加上投片量拉高,業績可望持續成長,今年盈收與獲利均會優於去年。 而普誠2022年全年合併營收為19.52億元、年增18.6%,也是12年以來最佳。 臺股上市櫃公司2022年營收陸續發布完畢,市場專家表示,封關前的臺股投資,可從12月營運概況、法人加碼的佈局腳步進行篩選,包括元太、樺漢、緯創等15檔,兼具基本面、籌碼面優勢的「五多股」,喜迎金兔年來臨。
普誠鴻海: 電動車大爆發下,鴻海集團下最具轉機股的首選股是?股市期皇后莊佳螢
所以能進入名單中的股票都是精挑細選,沒進入名單的基金經理人看都不會看,而且投信還有5日之內不能反向操作的規定,所以投信過去從來不買的股票,突然開始連續買超,就非常值得注意。 臺新銀行表示,由於理專要證照,因此理專多半都有過工作經驗,所以今年臺新銀行理專的召募不打算考慮新鮮人,至於對新鮮人的需求,則會偏重在個別業務上,例如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須要的是數理、統計等人才,或是消金的房貸、汽貸等業務人員。 普誠鴻海 愛普(6531)、晶豪科(3006),兩檔相較之下,愛普股價已經超越600元,晶豪科才70元左右,但去年全年兩家賺的差不多,所以就可以選股價較低的。 創意(3443)、世芯-KY(3661)、智原(3035),三檔相較之下,創意去年前三季賺1.81元,智原去年前三季賺0.99元,但兩者股價相差8倍,目前股價50元左右的智原更具有上漲空間。 普誠鴻海 姜長安說,車用市場訂單能見度長,過去能見度約1年時間,前年第4季供需失衡,供應鏈謹慎因應,使得訂單能見度進一步拉長到1至2年。 而這些計畫都由劉揚偉掌旗操盤,他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用這個角度來看,有個老鴻海人如戴正吳、盧松青、呂芳銘坐鎮董事會共同佐國,劉揚偉若坐上董事長大位,似乎也就不令人意外。
普誠鴻海: 鴻海入主普誠 有譜?
普誠受到車用晶片接單能見度大幅延展消息帶動買盤,6日股價出現大漲走勢並攻上漲停,終場上漲3.15元,以34.75元漲停板作收,成交量放大到4,990張。 沒有約會的假日,整天窩在牀上盯著電視螢幕,唯一的運動就是按了千百遍電視選臺器,和調整五六次電風扇的風速。 伸個懶腰想出門兜兜風,按下手中的汽車遙控器,自己愛車的車燈一閃一滅地打起招呼,再按另一個鈕,車庫的門開始自動向上升起。
普誠鴻海: 科技死透、人口危機 美專家斷言:中國10年內完蛋
車用IC設計廠普誠(6129)11月合併營收出爐,達到1.74億元,寫下今年以來單月次高,且日本車用客戶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 法人推估,普誠第四季合併營收有望衝上逾十年單季新高,且全年合併營收將逆勢成長雙位數。 普誠11月合併營收年成長18.9%,雖然相較10月減少5.1%,但已經達到今年以來單月次高。 累計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為17.68億元,並寫下2011年以來同期新高,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成長18.2%。 法人指出,普誠受惠於日本及中國車用客戶訂單動能強勁,使普誠在今年下半年市況低迷情況下,仍具備月合併營收繳出年成長的優異表現,且預期第四季合併營收將有望比第三季再度成長,並使單季合併營收達超過十年以來單季新高,使全年合併營收達年成長雙位數,同時也可望寫下逾十年的新高表現。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說,蔣集恆是鴻海資深主管,負責協助公司達到蘋果所要求的高標準。 去年夏季王城陽升任鴻海董事,這次職務轉換與富士康去年因新冠疫情面對生產受擾事件並無關聯。 NCC今天通過臺灣大合併臺灣之星、遠傳電信合併亞太電信的申請案,除了要求臺灣大跟遠傳都要承接既有被併公司的契約外,目前4… 他說,2022年鴻海集團營收正式跨越6兆元,達到6.62兆元,年增10.5%,我們在變動中,繼續創造歷史! 並展現鴻海家族的團結精神,創新高的營收,是鴻海家族努力達成的結果,藉這個機會謝謝員工。
普誠鴻海: 普誠鴻海持股的PTT 評價、討論一次看
所以雖然景氣好壞落差甚大,普誠希望靠著「資歷」和「眼光」把影響降到最低。 早期普誠以風扇控制 IC、汽車編碼器 IC 站穩腳跟, 可以應用在電風扇、電蚊香、排油煙機、冷暖器、汽機車防盜系統、門鎖遙控器等等,中期則發展出多媒體音響控制 IC, 舉凡牀頭和汽車音響、各式光碟機、電視選臺器、隨身聽等影音系統均有涉獵。 近兩年來,普誠發展液晶顯示驅動電路系列,從此手機、PDA、來電顯示器等也歸入普誠 普誠鴻海2025 IC 設計的管轄。 根據鴻海10日董事會選出新任董事候選人名單,共有郭臺銘、呂芳銘、劉揚偉、李傑、盧松青、戴正吳6個人,新任董事長就在董事名單中,原本外界猜測盧松青、戴正吳或是財務長黃秋蓮可能接任董事長一職,但黃秋蓮根本不在董事名單中,郭臺銘也親口證實盧松青和戴正吳已經出局。
臺股近期類股輪動快速,原本2022年底前漲勢強勁的醫療生技、軍工、綠能、航運、觀光、旅遊等類股,到了2023年初,股價陷入漲多回檔休息期,資金輪動到跌深的電子股上佈局。 臺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英國海運諮詢機構Drewry所編制的世界貨櫃指數持續走跌,影響所及,長榮周跌2.45%、陽明周跌2.90%、萬海周跌2.87%。 生技股領頭羊美時漲多後獲利賣壓出籠,主力融資快速由高檔下降,使得美時周跌2.24%。 黃文清表示,臺股多方資金找尋具題材的標的點火,維繫臺股人氣不墜,但臺股最終仍回歸基本面,營運動能續揚及前景展望看俏的個股,才會持續吸引法人資金佈局。 因此篩選2022年12月合併營收年增且月增、第四季合併營收年增以及整年度合併營收呈現年增,搭配2023年以來三大法人合計站在買方的個股,計有元太、樺漢、臺灣高鐵、鈊象、智原、緯創、臺耀、遠東銀、亞力、豐達科、和康生、普誠、南光、亞泰、長聖等15檔。 其中樺漢、鈊象、亞力、普誠、長聖等5檔,12月合併營收已繳出歷史新高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