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邀請「2022臺灣美術雙年展」策展人徐文瑞及張懿文主講,分別從講題「情為何物」、「身世間」的觀察視角闡釋展覽標題「問世間,情不為何物」的策展理念。 並邀請來自哲學與社會研究、視覺與表演藝術、人類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策展人及藝術家,於論壇三場次主題進行相關研究,衍生跨領域的對談與思辨。 論壇之外,尚有藝術家郭敬耘「克里奧化身體―2022 國立臺灣美術館 版」、藝術家陳彥斌Fangas Nayaw「亞人阿咪使─蹤跡 移動行為展演」等表演活動於12月10日至11日呈現。 國立臺灣美術館今天下午於臺博館南門園區舉行111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臺北6日電)已故藝術家黃土水雕塑作品「甘露水」去年現身,國美館今年透過藝術家紀錄片計畫,進一步挖掘黃土水生平,而除黃土水外,也透過專書、紀錄片等方式描繪14名臺灣藝術家故事。 國立臺灣美術館為目前亞洲最大的美術館之一,也是臺灣唯一的國家級美術館,佔地約3公頃,並擁有長達2公里的經國綠園道,茂密樹蔭則是一大特色,與周邊自然科學博物館、草悟道商圈等知名景點,以特殊藝術氛圍帶動藝文與商業活動,形成充滿文藝氣息的生活圈與觀光遊憩區。
- 《學美之旅:用心看見美,生活即詩境》書籍分享會 「美,不是風花雪月的小事,而是成就我們生命完整的大事。」–於國華 於國華教授長年以來,在深圳商報、聯合報、澳門媒體「文創講壇」等撰寫眾多專欄,介紹臺灣風土人情、美感消費、社區文創和美感教育及多樣化的主題。
- 國立臺灣美術館周邊景點有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美術園道商圈、草悟道等知名景點,特殊的藝術氛圍帶動附近的藝文與商業活動,形成充滿文藝氣息的生活圈與觀光遊憩區。
- 處於全球高度敏感的權力風暴核心,臺灣在危機四伏環境下所保持的積極…
- 10月,文化部與臺中市政府簽署臺中州廳園區合作意向書,未來臺中州廰修復後,連同舊市議會與周邊區域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接管計畫成立「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州廳園區」。
- 第二個要感謝張鴻標醫師,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勇敢的守護著〈甘露水〉。
- 論壇之外,尚有藝術家郭敬耘「克里奧化身體―2022 版」、藝術家陳彥斌Fangas Nayaw「亞人阿咪使─蹤跡 移動行為展演」等表演活動於12月10日至11日呈現。
2018年9月,時任文化部部長鄭麗君赴美國加州與順天美術館董事長許照信正式簽署捐贈意向書,將順天美術館館藏畫作(共652件)與全數無償贈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許董事長說這是為了完成父親(順天堂藥廠創辦人許鴻源)遺願與夢想。 10月,文化部與臺中市政府簽署臺中州廳園區合作意向書,未來臺中州廰修復後,連同舊市議會與周邊區域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接管計畫成立「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州廳園區」。 國立臺灣美術館(簡稱國美館)是中華民國唯一的國家級美術館,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區。 1988年開館時為「臺灣省立美術館」,隸屬於臺灣省政府,1999年實行精省後,改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今中華民國文化部),並改為現名。 因肩負守護臺灣美術資產的重任,對入藏藝術品給予適當維護保存與定期狀況檢視、記錄、修復、裝裱等保護措施。 透過作品相關史料文獻蒐集、編目、數位化和研究,建置圖像與文字的多元資料庫,以資訊科技輔助藏品自動化管理與服務機制,與全民共享藝術文化資源。
國立臺灣美術館: 臺中租車推薦
今(29)日舉辦「黃土水〈甘露水〉入藏文化部國立臺灣美術館見證典禮」,各界貴賓共同喜迎臺灣藝術珍寶正式交由國家典藏。 文化部長李永得(右7)、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右6)、國立臺灣美術館長廖仁義(左6)與黃土水〈甘露水〉保存者張鴻標家族合影,感謝其多年悉心照護保存,並捐贈予國家典藏。 國美館指出,國美館作為國家美術館,承擔著臺灣美術歷史的保存與詮釋的任務,將繼續健全提升美術館各項專業工作的能力,不但守護黃土水,並且守護每一個時代的臺灣藝術家的經典作品,讓後代的臺灣子民都能以臺灣藝術家的心血與成就而感到驕傲。 臺中旅遊,來國美館看畫、喝咖啡,還可以在2公里長的經國綠園道散步,兩側有茂密的樹蔭與多間異國餐廳,鄰近臺中景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精明一街、臺中市立文化中心,以及中興大學與臺中教育大學,遊客可以一次體驗臺中之美與臺中美食。 國立臺灣美術館 民國77年(1988年)開館的國立臺灣美術館位於臺中市西區,毗鄰臺中市立文化局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展館面積包含地下一層、地上三層與戶外雕塑公園,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美術館。 國美館的外觀,以整片天然石片鋪上,館外草坪放置巨型雕塑,大片的綠地往往吸引許多民眾此席地而坐,愉悅地聊天、曬太陽,構成一幅悠閒自在的畫面。
本部VR作品以畫家劉其偉的自傳為本,並運用國美館典藏的劉其偉畫作作為整個VR世界的組合元素,將其遊戲於藝術而優遊於冒險的傳奇一生,以VR的視覺體驗,重新構築畫家那充滿獨特奇思趣想的遊樂園。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庫擴建工程」開始規劃、設計、監造案的發包(2007年動工,2008年停工)。 國立臺灣美術館 1981年5月6日,由漢寶德主持評審會議,結果由太嶽建築師事務所(郭基一)取得設計權,建築工程則由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辦理。 此外,針對12歲以下孩童閱讀需求,特別規劃兒童繪本區,營造一個以「美術」為特色,彰顯繪本與藝術特質的閱讀空間,希望藉由繪本的故事性鋪陳,引領孩童欣賞繪本的藝術語彙,培養孩童美感認知與閱讀習性,期待文化藝術的種子永續深耕。 國立臺灣美術館 由中正國際機場搭乘國光號或統聯客運巴士至臺中朝馬站,後進入臺中市區方向(走中港路),在SOGO百貨公司下車,改搭計程車至美術館(美村路與五權西路口)。 改編由國立臺灣美術館專業監修的漫畫”無價之畫:巴黎的追光少年(上)”,本片邀請原作實力派漫畫家HOM合作,透過360VR影片再現油畫大師楊三郎的奮鬥人生。
國立臺灣美術館: 臺中文學公園(臺中文學館)
參觀當日請持預約QRcode於預約時段前10分鐘至現場報到,逾時未到將開放現場候補。 以藝術家的經典作品作為出發點,帶領觀眾進入作品當中、探索作品中「看不見」的資訊。 運用科技更深入地對藝術作品進行詮釋,在專家編輯的VR內容中,觀眾看到的不只是眼前的藝術創作成果,而是能夠看到作品背後的含義與創作歷程,觀眾將在經典作品區獲得對創作更深層的理解。 危機即是轉機,象徵主義畫家霍德勒巧妙地利用這個機會,趁機打開自己的國際知名度,與當代嶄露頭角的畫家齊名。 至於《夜》本身的內容主題,就讓您化為當時參觀的民眾之一,聽聽他們的觀賞心得。
本館展覽空間共分為三樓層,展示內容以建構臺灣藝術史為核心目標,辦理研究型主題展及資深藝術家個展,聚焦臺灣藝術歷史發展與多元觀點的研究成果,以呈現本館擁有豐富的臺灣現、當代藝術典藏。 此外,亦持續辦理國際性大型雙年展、當代藝術特展及國際交流展等,期以展現全球藝術發展趨勢與多元型態創作,創造臺灣在國際藝文視野之話語權。 各檔展覽皆可透過專業的導覽解說員,陪伴觀眾從導賞中獲得多元的藝術知識。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5 感謝張鴻標醫師家族幾十年為國家妥善保存,以及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率領的藝術史學者團隊鍥而不捨地讓〈甘露水〉重見江湖,並先後於北師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於今日正式入藏國美館成為鎮館之寶,未來〈甘露水〉將成為國美館的常設展,展現於全國民眾眼前。 李永得指出,總統蔡英文「重建臺灣藝術史」政策,以本土主體性論述臺灣藝術史,促成越來越多的前輩藝術家作品捐贈國家典藏,共同豐富臺灣美術史篇章。
國立臺灣美術館: 臺中州廳
歲,就為臺灣創造一個幾乎是可以代表臺灣精神,不可取代的重要文化資產〈甘露水〉。 第二個要感謝張鴻標醫師,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勇敢的守護著〈甘露水〉。 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感謝這幾十年來,臺灣人民及臺灣政府,還有臺灣藝文界的學者專家,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在今天見證了黃土水,他在〈出生在臺灣〉的文章所寫「文化的福爾摩沙時代的來臨」,也許今天就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來臨,〈甘露水〉才會出現,所以〈甘露水〉的出現不是任何人的功勞,而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 新北市鶯歌區類型公立,藝術博物館新北市美術館為位於臺灣新北市鶯歌區,規劃中的美術館,基地為鶯歌區館前路以南、大漢溪以西,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交界之三鶯新生地。
國立臺灣美術館: 活動
本館設有資料中心,為美術專門圖書館,館藏範圍以藝術相關之圖書、期刊、電子資料庫、多媒體資料為主。 開館以來不斷累積各項美術資源,近來更積極徵集臺灣美術文獻,是國內研究臺灣美術發展史最重要的資源中心。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5 資料中心主要服務項目包括:書刊開架閱覽、網路資源服務、美術參考諮詢、資料複印服務、館藏資源指引、多媒體資料觀賞,及文獻傳遞服務等工作,提供深度內涵與友善分享的知識服務品質。 國立臺灣美術館於1988年開館營運,以視覺藝術為主軸,專注於臺灣現、當代美術之典藏、研究、展覽與教育推廣,致力為觀眾提供豐富且專業的藝術欣賞環境。
國立臺灣美術館: 影音專區
本次以「臺灣意象」為主題,精選本館典藏作品,內容穿越了日治時期至臺灣當今的美術史,歷經百年的時空轉變,藝術家從自身主體的視野與情感,並立足土地來凝視臺灣,同時也放眼觀看世界。 第二個我們將以黃土水做為一個標準,繼續擴充、整理國美館的典藏經典,我們的努力希望能夠延伸到臺灣美術史上,曾經以他們的才華證明臺灣人創造力的這些偉大藝術家。 在漂浮島城的「體驗區」中,觀眾可以體驗虛擬藝廊的各種VR服務,參觀虛擬大廳中五件國美館典藏之臺灣藝術家作品,以及進入展間中觀看「VR中的VR」,沈浸式體驗臺灣藝術家在新型媒介中的各種面貌,與藝術家和作品來一場特別的藝術之旅。 1980年2月8日,臺灣省政府在臺灣省主席林洋港主持的會議中決議規劃籌建一座美術館,臺中市政府提供第六號公園預定地無償撥用,10月14日臺灣省政府教育廳開始公告競圖。
國立臺灣美術館: 歷史
館內圖書資料中心、影音藝術廳、影音平臺、教師資源室等學習及休閒空間,讓觀眾透過多元形式親近藝術、探索藝術。 另有專為親子設置的兒童繪本區和兒童遊戲室,讓孩子在歡樂的學習環境中體驗玩中學、學中玩的手作互動。 數位藝術方舟與資訊轉運站等空間,則讓民眾體驗數位藝術,感受到科技與人文結合的新世界。 全館總佔地面積約有10公頃(含戶外雕塑公園),主建築體呈東西向長條形設計,核心空間為地下兩層與地上三層,並設有多樣性的展覽與學習空間。 2019年1月7日,原國立臺灣博物館執行部分業務移撥至國立臺灣美術館,由國美館成立「國家攝影博物館籌備小組」。 8月,順天美術館館藏全數運達國立臺灣美術館,裡頭包括李梅樹、廖繼春、洪瑞麟、陳澄波、楊三郎、郭雪湖、林之助、顏水龍、李石樵、劉其偉、陳進、張萬傳、李澤藩、薛保瑕等臺灣近代重要畫家的作品,使臺灣的藝術史更加完整,計畫未來將放在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州廳園區展出。
國立臺灣美術館: 臺灣銀行藝術祭-青年繪畫季特展
每日將指派專人收取電子信箱郵件,並依照您的問題進行分類處理,網站操作技術問題預計3個工作日之內回覆,其它問題將視複雜程度盡速辦理。 若經查證資料明顯不完整或資料不全、不實,或不符合「行政程序法」規定者,將不予處理。 您所填寫的資料依個人資料保護法及相關規定,不對外公開或作為其它用途,僅提供承辦單位業務使用。 南面以大片玻璃帷幕引進自然光,在館內形成光影嶙峋交錯的景象,建築體隨著時間與天候的變遷,處處可見光影的層次變化,使建築和天空渾然成為一體。 2001年8月,由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結合臺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楊家凱與陳宇進)與陳柏昇建築師事務所負責重新設計規劃與監造場館。
國立臺灣美術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of Fine Arts | 國立臺灣美術館
除了展覽室,另增設兒童繪本區、兒童遊戲室、影音藝術廳、影音平臺、教師資源室、文物供應部、咖啡座及各項學習空間。 館內收藏與研究臺灣現代美術品與發展特色,並長期與國外美術館交流,無疑為臺中旅遊知名臺中景點。 國美館有系統策畫以臺灣美術發展為主軸的各類型展覽,同時致力於國際文化藝術交流。
國立臺灣美術館: 導覽選單
其中,影音紀錄片製作團隊代表林慧珍表示,紀錄片製作期間,團隊努力克服限制,在東京、上海、臺灣等地拍攝並獲得來自各方的專家協助,從臺灣首名入選帝展、留下「甘露水」的藝術家黃土水,到影響藝壇深遠的吳昊、霍剛等藝術家,團隊於拍攝過程也深受感動,希望讓人欣賞到臺灣藝術家的努力不懈。 國立臺灣美術館 文化部長李永得致詞表示,重建藝術史對臺灣非常重要,若能透過傳記專書、影像紀錄,將每一名藝術家的足跡、思考、思想、風格記錄下來,不只讓研究者有豐厚資料,同時也能傳諸後世。 國立臺灣美術館2025 感謝國藝會林曼麗董事長及其團隊,感謝北師美術館及高美館,能夠提供場地讓臺灣民眾親近與觀賞,也要感謝許多位不同世代的藝術史家參與黃土水的研究與出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