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展覽2025必看介紹!(小編推薦)

我不贊同「藝術歸藝術」的說法,畢竟當代藝術與社會局勢是如此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若極權政府的爪牙伸進美術館中,那想必我看到的希克藏品也不會以這種主題進行陳列了,甚至諸多作品會被篩選掉。 m+ 展覽 但我終究沒有很深入瞭解當地藝術創作的情況,或許這些預警都只是存在我腦內的捕風捉影罷了。 這個主題的展覽之所以難能可貴,在於港版國安法通過之後,中國政府開始限縮香港人各式各樣的自由,我作為旅客不太有感覺,頂多是發現瀏覽器裡某些特定內容被屏蔽掉了,但相信生活於此的港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感到畏手畏腳。

南瓜在1940年代首次出現於草間彌生的作品之中,其時是藝術家職業生涯的初期。 這一主題及後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才成為草間彌生的創作重心。 m+ 展覽 此次拍賣收益將撥捐藝術博物館,用於履行該館向全球藝文愛好者推廣藝術的重要使命。 於1995年創作的《南瓜》匯集了草間彌生創作最標誌性的三個元素:南瓜、圓點與無限網,以藝術家最為人熟悉的「無限網」為背景,鮮黃色的南瓜圖案上綴以大小不一的波卡圓點,圖案對稱又圓潤飽滿,堪稱藝術家的典範之作。

m+ 展覽: 日期:即日起(逢週一休館)

M+冀以香港中西薈萃的歷史特色為基礎,從身處的此時此地出發,為二十一世紀亞洲創立一座別樹一幟的新型博物館。 我認為M+提供了很全面的藝術觀,適合第一次來訪香港的旅客觀賞,並且兼具教育、休息和娛樂的功能,是不容錯過的複合式空間。 M+的藏品以及藝術家的創意也相當震撼,國際化程度相當高,每個展區都緊緊跟隨著世界藝術變化而流動。 在這裡可以看到過去和現在的交會,完整領略香港與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歷史,並且通過為期較短的展覽,捕捉現今香港藝術的脈動,譬如此次參與威尼斯雙年展的徐世琪就帶來了相當震撼的虛構作品。 M+藏品以香港視覺文化為其核心,涵蓋二十至二十一世紀的重要作品,包含前輩及新進藝術家的作品,反映文化生產的歷史發展及當代敘事;藏品以香港為出發點,網羅豐富而全面的中國視覺文化作品,再向外延展至亞洲其他地區,以至世界各地。

  • 「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是草間彌生在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舉行的最大回顧展,展出逾200件來自亞洲、歐洲及美國的博物館主要藏品及私人藏品、M+藏品及草間彌生的個人收藏。
  • 回到M+定位以視覺文化為主題,其實某程度是順從大眾需求。
  • 擴建後的香港藝術館現增至五層高,並另建新翼大樓「別館」。
  • M+最新特別展覽「宋懷桂:藝術先鋒與時尚教母」即將揭幕,透過展出320多件展品,講述這位傳奇人物的人生故事,以及她對中國從198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發展至今天的國際化社會,一直被低估的影響力。

西九文化區設有時租停車場,你也可以向的士司機展示博物館的地址:香港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38號M+。 數位時代的未來商務展,今年與數位發展部AI TAIWAN 首度聯展,即將於花博爭艷館盛大展開,以「 AI FOR ALL 」為主題,360 度打造AI 全新展會型態。 其中展會內容除了聚焦四大未來產業從國際趨勢到落地應用,也針對時下最夯的商業型態邀請產業領袖真實對談,並實況採訪關鍵意見領袖,對於未來AI產業有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囉。 2023福隆沙雕藝術季大人原價150元,這裡優惠價只要130元! 另外福隆沙雕展還有2大1小的組合優惠,入場原價375元、3人特價330元,限時限量發售唷。

m+ 展覽: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丨1號常設展廳「建築、典藏與文化傳承」

為配合展覽,出版商Thames & Hudson與M+合作出版圖錄《草間彌生:1945年至今》。 《草間彌生:1945年至今》全書共400頁,內容詳盡、插圖豐富,由鄭道鍊及吉竹美香合編並為之撰文,M+視覺藝術副策展人譚雪凝及獨立研究員兼作家亞麗克絲・鍾斯亦於書中分享洞見。 全書收錄了策展人論文、專題文章、草間彌生的圖像年表、藝術界權威的圓桌討論記述,還選錄了草間彌生創作的詩歌、宣言、過往訪談,以及一些從未發表過的文字作品。 m+ 展覽2025 《草間彌生:1945年至今》的英文及中文版將於2022年9月15日起在M+網上商店供公眾預訂。 此外,M+將於展覽期間舉辦一系列公眾活動,邀請訪客參與策展人講座、放映會和各項專為一家大小而設的活動,讓訪客更深入瞭解草間彌生的藝術創作,詳情將於稍後公佈。

  • 6月9日至10月8日,位於西九文化區的 M+ 與香港藝發局共同舉行徐世琪展覽,回應這位香港藝術家代表香港參加第59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
  • 這些設計糅合來自人類歷史與自然事物的形狀,既着重嬉戲玩樂,也顧及靈活變化,鼓勵觀衆在其中無拘無束地與雕塑自由互動。
  • 徐世琪的創作以醫學史為焦點,質疑主流的生物醫學論述,並思考科技對於過去、現在及未來的影響。
  • 藝術家徐世琪代表香港參加第59屆威尼斯視藝雙年展的展覽,因應M+場地空間的特質,以全新面貌與觀眾見面。
  • 我們的首任行政總監李立偉博士曾擔任斯德哥爾摩現代藝術博物館總監,他提議在M+興建相似的開放式藏品庫,讓觀眾以耳目一新的方式跟藏品互動。

M+藏品系列方面,共有來自約60個國家,約1,700位創作者的作品,總數逾48,000件。 今次設有6大展廳,大多設於二樓平臺,大樓的南面外牆設有大型LED屏幕牆,可播放豐富多變的媒體影像,展出藝術及與博物館相關內容。 「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是草間彌生在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舉行的最大回顧展,展出逾200件來自亞洲、歐洲及美國的博物館主要藏品及私人藏品、M+藏品及草間彌生的個人收藏。 即日起,適用於2023年2月及3月期間入場的「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覽門票(成人門票港幣$240,特惠門票港幣$150)和M+標準門票(成人門票港幣$120,特價門票港幣$60)已於網上公開發售。

m+ 展覽: 臺北展覽門票優惠

回到M+定位以視覺文化為主題,其實某程度是順從大眾需求。 何慶基說:「當年構思以香港為基礎的視覺文化(包括流行文化),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呼應公眾的文化認同。」被譽為「中國當代藝術之父」的鑑藏家張頌仁,認為以M+的條件,若香港的文化官僚有大志,應該可以在西方體系博物館以外走出全新的路線。 M+是可以扮演這個超越亞洲界限的平臺,「香港是一個和中國大陸歷史同步,但又不完全附屬中國行政體系的地方,一向是國際交流金融、商業、貨物的中介港,比較中性,沒有那麼濃厚民族國家意味」。 m+ 展覽2025 他亦認為現時的館長及團隊有能力做得到,對於M+非常期待。

「視覺文化是創造各種改變形式的方式。」理論家尼古拉斯. [1]「我們學會如何觀看世界後,只等於踏出了各種必要步驟的第一步。重點是要去改變它。」[2]匣子邀請你成為發起改變的一員。 原初策展團隊中的五位成員,在檢視所有平面館藏後,投票選出最容易令人有不同聯想的作品。 m+ 展覽2025 我們自不同媒材和領域精挑細選,確保取材均勻,最後選出二百件館藏。

m+ 展覽: 活動拉近與觀眾距離 M+可讓人愛上藝術館?

版主Fibby的小紅書內,不時會發佈拍攝食物、餐廳等照片的教學,讓人簡單易明,利用電話都可以輕鬆拍出高質「IGable」的照片,無論在小紅書、Facebook、還是Instagram都輕易獲得別人讚好! 版主的教學內容不外乎是構圖、濾鏡使用、和裁圖的技巧,配合不同餐廳的燈光、食物顏色、食物擺盤等不同因素,隨時變動拍攝角度和技巧。 餐廳3:Mosu Hong Kong,由榮獲首爾米芝蓮二星的行政總廚Sung Anh掌舵,提供獨一無二的餐飲體驗。 Mosu Hong Kong 是一間高級韓式餐廳,由榮獲首爾米芝蓮二星的行政總廚Sung Anh負責。

m+ 展覽: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放時間

希克獎2023得獎者將於明年初公佈,公眾現可率先參觀入圍作品。 希克獎前身是「中國當代藝術獎」,由瑞士藝術收藏家希克(Uli m+ 展覽 Sigg)於1997年創辦,1998年首次頒獎。 2012年,希克向M+捐贈及出售1510件當代中國藝術收藏品,M+後於2018年設立希克獎,繼續表揚在大中華地區出生或工作的當代藝術家。 登記途徑:博物館網站、西九文化區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購票通」網上購票平臺預訂7月1日的免費標準門票。 在不少媒體為某種政治目的或資本利益,操控話語權而失去真實性的今天,藝術卻能凸顯出它的獨有特性──誠實。

m+ 展覽: 香港博物館推介|6. 香港歷史博物館

該作品為迷你水上房屋,以香港住宅常見的建築材料製造,曾由作者本人駛往西九文化區對出海面停駐,藉此諷刺香港樓價高企,生活空間狹小。 m+ 展覽2025 2014年3月,M+博物館推出首個互動網上展覽《NEONSIGNS.HK m+ 展覽2025 探索霓虹》,藉此探索、連繫及記錄香港霓虹招牌的獨有城市景觀。 m+ 展覽 同時收藏不同即將拆卸的招牌作為永久館藏,現有包括「森美餐廳」牛形霓虹招牌[34]、觀塘「雞記蔴雀館」公雞霓虹招牌[34]、「羅富記粥麵專家」鯪魚霓虹招牌等[35]。 2011年,M+博物館小組籌備一連串M+博物館開幕前的展覽活動,當中於2012年1月所舉辦的M+戲棚展就是當中計劃的首個項目。 M+對於「時期」的界定,會考慮作品的性質、領域及展示方式而靈活處理。

m+ 展覽: 博物館推介 14. 香港海防博物館

這個項目的發展商是信和置業,當時以比賽形式向幾位建築師徵集想法。 旁白:展覽最後兩個部分名為「地方」和「彼方」,透過香港的地標建築,地形和土地供應有限帶來的挑戰,以及在公共房屋和物流基建上的創意,去審視這個城市的建築環境。 這兩個部分同時探討人造環境怎樣影響電影製作人、藝術家和攝影師創作。

m+ 展覽: 成為M+贊助人 Become an M+ Patron

宗教、社會制度、價值觀等人類文明,在當下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作為人類文明成果之一的藝術,在地緣政治、文化糾葛的大變局中,如何應對這新的世界現場? M+的Kevin Forkan和王蕾在這篇關於本館檔案藏品的文章中,介紹香港的王董建築師事務所及其負責的四個建築項目。 香港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而香港亞洲貨櫃大廈屬於世界上最早一批多層物流中心,容許貨車駛到大廈頂部的裝卸區。 說到八十年代潮流人士必到的地方,就非 Canton  Disco莫屬。 這個地方集合了最新的音樂、舞蹈和時裝,非常有影響力。 陳幼堅為Canton  Disco設計品牌形象,在邀請卡上面印了一個正在游泳的男人,這幅圖來自三十年代一張上海的煙卡,邀請大家「放手一搏,縱身跳入深水區」。

m+ 展覽: IN HONG KONG 香港

在徐世琪的視角中,Lauren O 是具有懸浮能力的傳奇人物,在1960年代美國反戰運動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徐世琪隆重呈獻:宇宙最強之懸浮者 ── Lauren O」展覽以全新面貌呈現徐世琪在威尼斯視藝雙年展的展示,帶你探索 Lauren O 的人生故事及她對懸浮和幾何多面體概念的研究。 邀請6位香港多媒體與跨界藝術家,透過嶄新手法演繹中國傳統文化,展示傳統工藝對當代設計理念和文化生活的影響。 M+是嶄新的博物館,致力於收藏、展示與詮釋二十及二十一世紀的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以及香港視覺文化[7]。 以香港中西薈萃的歷史特色為基礎,從身處的斯時此地出發。

m+ 展覽: 餐廳

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與之亦同,鄰近圓山捷運站,美術館緊鄰開闊的花博園區,每逢週末就能看見市集裡摩肩擦踵的人潮,以及在草地上散步放鬆的民眾。 北美館另一側就是河濱公園,若穿越臺北故事館,就能來到河濱的自行車道上,遠離臺北市區的嘈雜。 在該作品中,張智強利用移動牆壁和多功能傢俱,讓家居環境靈活變化,達到面積雖小、房間俱備的效果。 展品之一為曾竈財在九龍地圖上揮毫的大作,上書四名家族成員的名字和「采邑」,佈局獨特,兼用漢字和阿拉伯數字,尤其搶眼。 2014年7月23日,立法會監察西九文化區計劃推行情況聯合小組委員會討論M+的進展,行政總監李立偉指出,礙於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未能夠如期處理M+前期工程的撥款申請,因此竣工日期需要從原先預計的2017年年底延後至2018年上半年。

然而,陳幼堅能夠想到將小冊子做成一把扇,放在每間套房的牀上。 打開扇子後,一面印有酒店裏所有餐廳和酒吧的資料;翻轉到背面,你會看到一幅畫作的複本,是那種在當時很受歡迎的油畫,是18世紀末廣州這個通商港口生產的外銷畫。 折扣門票:港幣98元M+會員可享正價門票七折優惠,不設上限。 2022年因「亞洲地獄與幽魂」全臺掀起一波殭屍潮,熱潮未退反而來到臺北士林驚悚開展! 此次的《殭》展分為三大展區:殭屍八品現身、百年法器展示、想活命就屏住呼吸。 目前已開放予公衆的設施包括香港故宮博物館、戲曲中心、自由空間和藝術公園,正在興建的主要項目則有計劃於2024年開放的演藝綜合劇場。

m+ 展覽: 亞洲最大型回顧展覽開幕|草間彌生的怪奇作品竟源自暗黑童年!

展品在赴港前須進行多項專業準備工作,包括骨架組裝、支架組裝測試、化石清潔和包裝。 香港科學館特別擴闊展覽空間,劃出面積達二千平方米的展覽廳,展出八組來自德國、瑞士和荷蘭的博物館及機構的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標本。 港賽馬會將於7月1日在沙田馬場舉行「香港共慶回歸賽馬日」,並於當日讓18歲以上市民免費進入馬場公眾席。 馬場內指定場畔快餐廳更會提供美食優惠,多款指定美食飲品將以七一折發售,現場將舉行特備節目,包括著名歌星炎明熹及多位中年好聲音實力唱將傾力演出。 免費參觀展廳:展廳1至7,不包括《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及《金彰華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夢蝶軒藏古代金器》。 M+博物館將舉辦特別展覽「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更與港鐵合作,以草間彌生創作的大型雕塑《南瓜》(2022)作為設計概念,將一列屯馬綫列車化身成以南瓜黃底黑色波點設計的主題列車。

同時提供大量公共空間予市民休息,除此之外更有教育活動室、演講廳、紀念品店、餐廳等。 M+博物館是亞洲首個大型現代及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上年年尾終於在西九文化區開幕。 第一年期間,市民更可以免費入場,因此吸引不少藝術愛好者到場參觀。

m+ 展覽: M+ Exhibition – Yayoi Kusama: 1945 to Now M+ 展覽 – 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

繼廣受好評的首個M+希克藏品展覽「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後,「M+希克藏品:別傳」以視覺形式為重點,探討1990年代至今中國當代藝術的風格和實踐。 我們的首任行政總監李立偉博士曾擔任斯德哥爾摩現代藝術博物館總監,他提議在M+興建相似的開放式藏品庫,讓觀眾以耳目一新的方式跟藏品互動。 我們決定將這「隨選展板」研究展廳的意念推前一步,將原本只按用家需要互動的系統,擴闊成一個集體的觀賞體驗,並融合在公眾展廳之中。

M+早在一九年與江記洽談委約作品,江記同期亦在籌備其原創科幻動畫《離騷幻覺》前導活動展覽,他於是構思了一對作品。 一份名為《蜃樓水月》,已在去年展覽展出,另一份即M+委約的《海市鏡花》,兩者組合便得「海市蜃樓」和「鏡花水月」,意指幻覺與假象。 Arte M 交通:鰂魚湧港鐵站 C 出口,步行一分鐘Arte M 預約時段:展館每日開放,無需預約入場,可以即場購買門票,當然上網預先購票更加方便。 展廳內的展品標籤上會列明相應的語音號碼或二維碼,訪客可以免費收聽以廣東話、英語和普通話錄製的錄音訪談和藏品的口述影像。

M+博物館的開幕展由6個專題展覽組成,展示博物館由2012年開始蒐羅的M+藏品系列內的視覺藝術作品、流動影像作品、設計品、建築項目、檔案藏品。 明報電子平臺組記者以圖片及影片,讓讀者率先一探M+博物館部分展館和藏品。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示九百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不少都是首次於香港公開展出。

而對於作品有興趣的你,就不能錯過由M+員工帶領的「焦點短講」,他們將分享從作品獲得的啓發以及策劃展覽的幕後趣事,讓大家從不同角度瞭解展覽。 博物館完成大型更新工程並重新開放,予公眾免費入場參觀。 更新後的博物館為常設展覽及史蹟徑注入了更多多媒體元素,以新穎的演繹手法和主題形式,訴說獨特的香港海防故事。 香港鐵路博物館位於大埔墟市中心,面積6,500平方米,是在舊大埔墟火車站原址上改建而成的戶外博物館。 m+ 展覽2025 舊火車站大樓建於1913年,是一座風格獨特的金字頂中國傳統建築。

m+ 展覽: 成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贊助人

黃國纔在成為藝術家之前是讀建築的,其作品融合了許多日常物料。 m+ 展覽2025 在《漂流家室》中,他將香港狹窄的住所變成一間船屋,在西九龍海濱航行,去批判城市密集的居住環境,並以這種方法來避開高昂的樓價。 M+於2021年11月12日(星期五)開幕後的首年入場費全免,訪客可免費參觀館內各個展覽至2022年11月11日(星期五)。 全賴市民對M+的踴躍支持,截至2022年9月14日(星期三),博物館已錄得逾153萬名訪客入場。

作為旅客到港第一道門戶,機場是一個理想平臺,向旅客展現本港多元文化面貌,並讓旅客有更愉快的機場體驗。 對我來說,該展覽並不在於傳統修復方法,而着重如何理解原展覽的設計、藝術家的原意,以及策展人對展覽的考量。 而當我們有了將藝術品的「概念」保存下來的視野後,提出修復方案就不是難事。 依舊是 Art Basel 常客的畫廊 Thaddaeus Ropac ,除了是世上著名畫廊之一,更是不少旅遊網站推介的參觀熱點(打卡勝地)。 1983年創立於巴黎的Thaddaeus Ropac,其後於倫敦與奧地利擁有5所歷史文化古宅藝廊,每年都有40個特展,不僅擁有自己的設計團隊,更是許多博物館、美術館、私人藏家的藝術諮詢,來頭不少。 m+ 展覽2025 展覽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展出大部分資料源於上世紀60年代的Lauren O的日記和她鑽研多年的幾何多面體模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