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索是Rasmus Søndergaard Johannsen所著迷的質材,大自然則成為他創造美的工具。 公共藝術網2025 他在打結的尼龍網上融化了大量低燃點的羅斯合金,再使用放大鏡折射日落餘暉、讓金屬流動、更加融合,使得作品《接近地平線》散發一種奪目的效果。 而《線性之光》則利用攝影的「藍曬法」,將以自種蕁麻織成的作品放置公園,在月光下曝光整夜;落下的樹葉、小樹枝等製造出深藍中的空白痕跡,別具詩意。 鳳凰是貫穿古今,東方文化體系裡的完美化身,傳說鳳凰擇良木而棲,寓意著祥瑞的故宮南院落腳在嘉義。 作品以輕巧靈動的東方書法式線條構成,每一線條則以三角量塊呈現西方雕塑量感,巧妙融合東方「線條」與西方「量塊」的雕塑美學。
- 而新建的須彌山博物館由七個部分組成,第一單元「絲路開通」從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始,通過場景復原、文物陳列手段展示了絲綢之路開通以後給固原帶來的文化經濟繁榮。
- 展覽從須彌山石窟初鑿、興盛、高峯期到衰落幾個部分反映了須彌山石窟發展的全過程。
- 很多人不瞭解公共藝術經費的來源,基本上,依據公有建築物的工程經費編列的公共藝術經費,是無法拿來當作學…
- 「電聲仿」由兩個直徑一米的圓盤組成類似唱盤結構的機械雕塑,創作概念來自我們身處不可或缺電力的世界,電是環境的一部份,試圖用電的聲音與環境的關係發想,電力產生的頻率噪音跟許多自然環境相似,將電聲與環境融…
- 設置於松廉路的端景,「星月交輝」蛋形水景隨松廉路斜坡而下,四邊坡度各自隨著蛋形的中心偏位而有所不同,噴水淌淌而下,也各成效果。
- 第二單元「佛教東傳」運用場景復原、文物陳列和多媒體技術,展示了佛教從印度誕生並東傳進入中原大地的歷史進程。
- 看到一尊尊開鑿在懸崖峭壁上的石窟羣,遊客們紛紛感嘆「雄偉、壯觀,震撼人心,不愧為寧夏的敦煌」。
本校學生活動中心暨機車停車棚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從109年1月招開籌備會議確定經費合併辦理,校長人事異動後於109年12月召開共識會議,110年2月召開第一次執行小組會議,並依據會議決議進行… 陳展中運用科技媒介、藝術創作、文化象徵等多種手段全面展示絲綢之路文化和佛教石窟藝術,將遊客帶進了全景式的探祕絲綢之路、欣賞佛教石窟藝術的殿堂。 「須彌」在古印度吠陀羅神話中意為「寶山」,被譽為宇宙的中心,於是古代先民便將位於寧夏固原城區西北處六盤山北陲、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咽喉要地石門水旁佛窟密集之山稱為「須彌山」。 延續其創作《記憶中的美好》系列,以生活常見的枕墊、牀墊形式作為人類安全世界的想像。 作品底部詩文取自詩人Mulana Rumi:「宇宙和我們皆在每一次的呼吸之中得到新生!」饒富藝術家對生命的想像。
公共藝術網: 博物館線上看
|結合「龍」、「象」、「馬」三種主要圖騰,其上飾祥雲、菩提樹和圓形拱頂建築,呈現「中華」、「印度」和「波斯」等亞洲三大傳統文化。 作品透過傳統形制結合現代工業科技材料的不鏽鋼材,表現出異於水泥或其他材質的華表。 天空織鏡 地形羣山綿延與面海的華源,有一種清澈、隱約,隨著時間變化的動態質感。 山間的嵐、晨曦的霧、變化的海,時而朦朧、時而清晰的山林羣像;陽光穿過樹間的影,在一日與四季的時序,形成孕養萬物的生態環境。 「天空織鏡」透過環境色的編織網與不鏽鋼鏡面的組裝,堆疊出隨著時間與觀看角度的差異變化,透過作品,把人放進地景中。
- 由藝術家曾英棟創立、位於臺南的甘樂阿舍美術館,已經連續兩年與德國柏林Kuchling藝廊合作,打破文化之別,在藝術世界裡快意交流。
- 胡寶秀博士 —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表演系及導演系,在校期間連獲兩屆傑出女演員獎;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價值教育碩士(2013)、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哲學博士(2019)。
- 「須彌」在古印度吠陀羅神話中意為「寶山」,被譽為宇宙的中心,於是古代先民便將位於寧夏固原城區西北處六盤山北陲、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咽喉要地石門水旁佛窟密集之山稱為「須彌山」。
- 「天空織鏡」透過環境色的編織網與不鏽鋼鏡面的組裝,堆疊出隨著時間與觀看角度的差異變化,透過作品,把人放進地景中。
- 藝術家花盡心血做出藝術品,作為有份觀賞者也應該用心領略一下,得著的可以是一個會心微笑,一個領悟,一個對孩子的啟發,甚至只是一會兒的思考,這也是公共藝術的精神。
- 第二輪首場展覽早前已於惠州順利完成,第二輪第二場的展覽由即日起至12月18日在珠海無界美術館舉行。
國民黨臺北市長當選人蔣萬安選前辭去立委,原北市第3選舉區(中山、北松山)立委將在明年1月8日進行補選。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美國國防部發布「2022年中國軍力報告」,解放軍將如何發展,如何評估中共武力犯臺。 公共藝術網 據瞭解,烏來區德拉楠部落蝴蝶公園,本(11)月19日才剛揭牌展示泰雅大型地標藝術作品「Kiri(背簍).印象」,呈現泰雅族祖先的智慧,沒想到,前天(28日)上午8時許,卻有民眾發現竟有人惡意破壞、焚毀。
公共藝術網: 自然饗宴
創作理念源自佛教「瞬間無常」理論,展現既是「空間」也是「時間」,既是「有形」也是「無形」的概念。 藝術家以如此具有量體感的作品傳達「現在」感受、感知的瞬間永恆,達到對不可見事物的辨識與認知,也傳遞出藝術家對「瞬間永恆」一體兩面之詮釋。 「中央研究院跨領域科技研究大樓」公共藝術作品落成後,邀請藝術家親臨現場進行導覽,並舉辦公共藝術講座與茶會。 公共藝術網2025 根據金管會最新9月資料,相較去年12月,房貸總量增加逾3千件的銀行共4家,依序為國泰世華7114件、中國信託5398件、臺灣銀行3445件、玉山銀行3134件;房貸總量下滑的則有4家,依序為土銀-4108件、彰銀-1187件、合庫-712件、華南-352件。
學生活動中心暨機車停車棚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已於111年8月10日於文化部公共藝術網站及政府採購資訊網公告公開徵選,歡迎對於本案有興趣的藝術家個人或團隊參加徵選,也將在公告期間(預定8月24… 臺灣電力公司為臺灣能源控制的樞紐機構,也是全國能源政策的總舵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象徵臺電對於未來能源政策的一個願景,同時也傳達綠生活的新思維。 期望通過展覽創作,讓藝術家與設計師成為創作夥伴,藉着理念、經驗和表達手法上的交流對接,迸發出嶄新的創作靈感,以創意與藝術帶動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互聯互通。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06 迎向曙光燦爛線(金鋒-太麻里) 2021南迴藝術季,以藝術為媒介,十四位藝術家透過作品,敘述專屬南迴故事,一同認識沿途南迴這塊美麗淨土,聚合論壇、講座、工作坊及展演等系列教育推廣活動,使藝術、生活、文化上的相互交流。
公共藝術網: 我們在天空飛翔
為讓身心障礙者體驗平權共融,新北市立圖書館12月3日、4日、10日在鶯歌分館推出「藝術沒有距離」融合美學遊戲活動,帶民眾透過多元視角,跨越閱讀障礙,用不一樣的方式體驗閱讀。 公共藝術網 全國規模最大的「國泰兒童繪畫比賽」邁入第47年,申請者眾的兒童繪畫藝術營隊27日在新北市登場,來自全國的80組親子搭檔,先一起走進板橋林家花園欣賞園林之美,再體驗包括用毛玻璃、廣告紙、鋁箔紙、木頭等立體媒材創作出的藝術作品,親子發揮創意,共度與美學相遇的一天。 須彌山石窟是佛教東傳的產物,石窟藝術既有印度「支提式」風格,又有濃厚的中原文化氛圍,是印度佛教中國化的典型代表。 展覽從須彌山石窟初鑿、興盛、高峯期到衰落幾個部分反映了須彌山石窟發展的全過程。
公共藝術網: 活動公告
Mette 公共藝術網 Juul將喜愛拍照的外婆留下來的負片以放大機在暗房進行漫長的曝光,再放大、切割,製造出馬賽克般的效果,於是觀者注意到生活照中經常被忽略的細節,譬如衣角、髮色與天空;而從未在照片之中的藝術家,也因此型塑了自己在家族回憶中的位置。 繼來自西班牙、敘利亞等地的藝術家後,今年將由兩位丹麥藝術家Rasmus Søndergaard Johannsen與Mette Juul接棒,於十一月中在甘樂阿舍美術館呈現他們充滿北國靜謐氛圍的作品;而十二月初曾英棟的作品也會前往柏林亮相,傳播臺灣豐滿的藝術能量。 胡寶秀博士 —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表演系及導演系,在校期間連獲兩屆傑出女演員獎;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價值教育碩士(2013)、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哲學博士(2019)。 從事音樂劇創作與實踐多年,對多媒體劇場表演、多元語言教學、教材編寫及研究甚有興趣。 現為香港大學兼任講師、項目研究員、電臺嘉賓主持、香港兒童文藝協會理事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戲劇)。 作品造型靈感來自中國與日本文化常見的屏風作品中不同的水幕光影效果,呼應阿里山的雲海、瀑布、嘉南平原的和煦陽光,引領觀眾感受宇宙天體運行及自然風土孕生的奧妙。
公共藝術網: 公共藝術
其實早在黃鴨之前,同一商場已舉辦過「100隻叮噹」展,(對,以筆者的年紀是不會叫他做多啦A夢的。)當時已見公共藝術展覽之掘起。 公共藝術網2025 正因為人人在鬥快貼圖,俗稱「洗版」,是商家「免費」宣傳的大好機會。 在各位及各大傳媒落力洗版下,去年大黃鴨展出的一個月內,官方指有8百萬人次參觀,足足一整個香港的人口都到過了「朝聖」,先不計為商場帶來的收益,單是公共交通的週邊利益已十分可觀。 再者,商場需要人流才值租,8百萬人次可是一些二三線商場多少年也做不到的數字。
公共藝術網: 你房貸選誰呢?2022銀行放款王出爐 「國泰世華」輾壓公、私股稱霸
三座人物塑像,刻意提示著生活的閒情逸緻以及家庭的溫馨;作品人物的動態,牽引偌大的戶外空間隨之律動,稀釋… 「電聲仿」由兩個直徑一米的圓盤組成類似唱盤結構的機械雕塑,創作概念來自我們身處不可或缺電力的世界,電是環境的一部份,試圖用電的聲音與環境的關係發想,電力產生的頻率噪音跟許多自然環境相似,將電聲與環境融… 聯 漂浮在海面上的漂流木,跟著洋流在太平洋中旅行,讓人想起曾經乘黑潮從臺灣到日本的人們。
公共藝術網: 作品欣賞Works
日本知名藝術家草間彌生,少數石雕作品,南瓜本身既有趣味性又十分俏皮,加上草間彌生最著名的圓點標記,令人覺得這顆南瓜就像人類靈魂般具有性格,彷彿我們身處在藍天、空氣、土壤等自然環境中,自由自在地與「南瓜精靈」進行交流。 鶯歌分館這次規畫「藝術沒有距離」融合美學遊戲活動,結合在地美學藝術與閱讀,分別於12月3日、4日、10日,規畫了三場次免費的融合遊戲體驗活動,分別是12月3日「立體藏書票自己畫」、12月4日「沉靜的茶藝文化」、以及12月10日「聲音與嗅覺的模仿遊戲」希望讓所有人不論年紀、身分,都能享受閱讀的美好。 第二輪首場展覽早前已於惠州順利完成,第二輪第二場的展覽由即日起至12月18日在珠海無界美術館舉行。
公共藝術網: 行放款王出爐 國泰世華稱霸全臺!
香港藝術家陳閃與設計組合LLAB Design的黃嘉慧及梁斯瑋,以「無盡的句號」為題,分別從城市景觀和自然植物的角度,以藝術裝置的方式表達人與環境之間的矛盾和引發思考,希望人類從大自然無盡的消耗中覺醒,為一景一物消失的可能性劃上句號。 這是一部記載圓光寺石窟考古遺址過去和現狀的百科全書,也是一部全景展現圓光寺石窟高超雕刻藝術的精美畫卷,更是一部可為研究者和參觀者提供詳盡無遺的圓光寺石窟資料的導覽書。 日前,被封存38年之久的須彌山5處石窟重新向遊人開放,重新開放的須彌山5處石窟分別是位於相國寺背面的54號窟、位於菩提樹旁的62號窟、須彌山北周時期的67號窟、盛唐時期開鑿的69號窟和隋代時期開鑿的70號窟。 據須彌山石窟相關負責人說,今年5月份以來,須彌山大佛、圓光寺和相國寺開始進行搶救性修繕,為彌補修繕期間景區資源看點不足,特開放上述5處石窟。 須彌山景區在認真做好文物保護的同時,積極穩妥地開展文化遺產展示工作,努力「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讓遊客能夠更近距離地欣賞珍貴的中國古代文化遺產。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2013 年04 月,國內外研究團隊經過13 年長期追蹤,證實臺灣雲豹已經「滅絕」;在人為忽略或破壞下,那些被我們視為珍稀的資產,在臺灣正慢慢的被遺忘……。 以剪紙鏤空的方式,將與自然相遇的驚喜轉到卡點西德貼紙上,完成獨一無二的細胞剪紙作品,也將心情點滴化為文字書寫其中。 很多人不瞭解公共藝術經費的來源,基本上,依據公有建築物的工程經費編列的公共藝術經費,是無法拿來當作學…
一個接一個的大型雕塑,卡通人物、經典動漫、潮流插畫,一一湧現,總之要大,要洗版。 公共藝術網2025 近來冰桶熱,不少人首次粉墨登場對鏡頭說話,Post到面書自淋冰水再挑別人機。 當然,有病者受惠絕對是好事,也不應猜疑「行善者」的動機,然而,這種一窩蜂的心理及現象,竟可解釋越來越多的「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網: 「自然的韻律,文明的節奏」(共五件)之三:思考之間
第三單元「須彌之光」再現了絲綢之路上古原州商賈如流、物阜民豐的繁榮景象,與須彌山石窟的藝術魅力相映成輝。 須彌山石窟作為內地最大的佛像石窟羣,處在古代絲綢之路最重要的位置,不僅作為經濟交流的中心,還是宗教和文化交流的中心,須彌山石窟地處陝甘寧交匯地帶,自古以來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也是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 該窟始創於北魏,興盛於北周,是中國開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絲綢之路沿線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開鑿規模、造像風格、藝術成就可與大同雲岡、洛陽龍門等大型石窟媲美,歷時已有1500多年。
公共藝術網: 自然圓舞曲 The Waltz of Nature
例如之前在本港各公園放置了本地藝術家/學生作品的藝綻公園展覽這類非主流的,都是大家容易接觸到,又不需要一窩蜂的好東西。 而主辦方在一輪鬥多鬥大鬥潮的競爭後,亦期望可以重新檢視其公共藝術的方針,如較早之前展出的大型太極熊貓,找來青年藝術家製作,象徵科技發展和生態平衡和諧合一,有意思但同時又能吸引眼球,一舉兩得。 公共藝術搞得適宜就是公共藝術,否則便成了公共Issue(跟「藝術」的國語發音相近)。 來自日本的藝術家富永泰雄,在此次中央研究院跨領域科技研究大樓公共藝術民眾參與活動中,將帶領參加工作坊的朋友,使用最原始質樸、不經研磨的馬賽克,於木質相框上,創作拼貼出自然的生命之美。 本案於藝術家創作初步期間,安排邀請比件之藝術家/團隊參訪與本案相關之實驗室/研究室等,瞭解各領域研究內容,協助創作發想 ,最後再與院方工作小組進行對談,進一步瞭解使用者對於公共藝術的想法。 此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採公開徵選,第一階段共有4組藝術創作團隊參與徵選,徵選小組於111年9月22日進行初選會議,選出2組藝術創作團隊進入決選。
新北市烏來區德拉楠部落泰雅大型地標藝術作品「Kiri(背簍).印象」,才剛揭牌10天,就遭不明人士蓄意破壞、焚毀,讓族人痛批「祖靈所不容!」新店警方目前也已受理報案,將積極調閱附近監視器,追查有無可疑人士。 《品牌的技術和藝術》一書的作者葉明桂,是創造出左岸咖啡和全聯先生的幕後推手。 當然,我們可以聳聳肩說:許多成功案例都是靠著機緣運氣,無法複製,不值得參考。 看著他們慌亂地忙了一陣,或網紅合作或現場體驗,或沮喪或終於試出成效,不禁想起我前陣子剛看完,並畫線筆記不停的《品牌的技術和藝術》。 帕斯卡與妻子楊雅雯在新營成立了帕斯卡藝術工坊,多年來致力於藝術與英語教育;近期開設了專業的藝廊「蟲二藝術」,取名自乾隆「風月無邊」之典,期許為臺南民眾帶來國際化藝術視野,與更多藝術收藏的選項,未來也歡迎藝術同好來交流。 公共藝術網2025 《卓越雜誌》創刊於1984年9月,曾多次榮獲新聞局「金鼎獎」最佳刊物的肯定,以產業趨勢為經,財經及工商管理為緯,在第一時間提供知識經濟領域的縱深資訊,讓企業經營的經驗發揚光大,各行各業精英顯現英雄本色的卓越人物更加深入人心。
公共藝術網: 「自然的韻律,文明的節奏」(共五件)之一:生命之舞
作品兩面各由900塊長短不一的交趾陶拼成,南面紋樣取自「卜湳文明形制」圖騰塗上青花色彩,北面取自故宮典藏明朝永樂〈青花花卉紋扁壺〉,以青花圖騰與民眾彩繪象徵亞洲文化的交融互動與落地生根。 由於積木排列前後錯落,觀賞作品時會因角度不同,產生如立體雕塑般的節奏韻律變化。 設置於松廉路的端景,「星月交輝」蛋形水景隨松廉路斜坡而下,四邊坡度各自隨著蛋形的中心偏位而有所不同,噴水淌淌而下,也各成效果。
公共藝術網: Works 公共藝術作品
生長在島嶼高山的樹木,被激流沖到海洋中開始流浪,因日復一日自然力量的雕琢而使死去的樹木樣貌依然不斷變化。 這件作品以在綠島礁岸上撿拾的浮木,創作出一串連結的球體,就像是被黑潮串起的太平洋島鏈,是奉獻給地球的項鍊。 作品以吟詠古詩的概念出發,形似書法的表現方式,讓造型陶器的排列取代文字性的詩詞曲賦;造型陶器來自於民眾參與的過程,創作者考察北投特有的記憶與文物,以藝術性的語彙內化在地文化和精神。 針對本案公共藝術法令、公開徵選過程、獲選作品《中研人》及意見調查方式等詳細說明,並開放現場意見交流。 謝謝您的意見,我們也很希望能編列常態性的維護費用,由於公共藝術經費之執行都是屬於一次性的,對於無限期… 曾敬德表示,公銀對於房貸本來態度就較為保守,加上現在有些銀行放貸額度已經接近滿水位,實務上發現銀行接案更為謹慎,更重視客戶與不動產條件,但也有少數銀行認為現在交易量少市場競爭,願意用較佳的利率條件爭取客戶。
公共藝術網: 生活#1
隘門在白天開啟,每當夜晚或有緊急事件時,隘門就會立刻關閉,作管制及圍堵,保護鄰裏的安全。 圓中逸散的飛躍 環裡溢流的舞動 不同環境中同元素的不同樣貌 以人形具現化物質狀態 表達在這個知識匯流的中介空間裡 形塑未來過程中的碰撞 在充滿期望的隨機狀態之間 以試管為基礎 不同的角度位置 變化組合… 校園中的公共藝術沒有一個是為了消耗預算而隨意完成的,任何一個法定公共藝術的執行都受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的… 太陽能板的確具有綠能上的重要意義,只是藝術家在此案上並不是以節能的概念為發想,且太陽能版的設置需要特… 也有漫步於「療癒」空間則有以「療癒小粉紅」全效舒緩精華為發想的巨型花植裝置藝術,也有融入高雅金色系的層層花植切割藝術。
來自法國的DARPHIN朵法致力帶領每個女人追求最奢華的美麗,今年年末特別力邀臺灣當地藝術家,打造5大沉浸式藝術空間,其中設有五大沉浸式藝術空間,分別為未來、療癒、邂逅、匠心、派對,一次走訪讓你感受前所未有的療癒體驗。 不用修圖怎麼拍都超美的療癒藝術空間空降臺北,帶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 法國頂級法式保養品牌DARPHIN朵法這次攜手臺灣藝術家以沈浸式藝術概念為大家打造了一個舒壓的「朵法療癒花園派對」,一眼望去就是絕美的花朵造景,5大藝術展區無須預約! 超好拍、超好打卡,讓你彷彿置身法式花園中,沉浸在如夢似幻藝術空間,為你注入滿滿療癒能量。
水景上端直徑90公分的花崗石圓球隨著水流旋轉躍動,形成水景的動態。 以上所說的都是主流的公共藝術,非主流的大概是「一般人」較少會有興趣接觸。 就如舉辦大黃鴨展的那個商場,早前亦有舉辦過大型的韓國藝術家的大型雕塑展,其體積及高度跟那些變形金剛略同,然而其迴響卻差天共地,就算市民駐足欣賞,偶爾拍拍照,也少有進一步瞭解藝術品之背景及含意。 當然,公共藝術不講求深奧,大黃鴨也不就是想看者會心微笑一下便夠,但同時也不應該當作純粹一件裝飾品罷了。 藝術家花盡心血做出藝術品,作為有份觀賞者也應該用心領略一下,得著的可以是一個會心微笑,一個領悟,一個對孩子的啟發,甚至只是一會兒的思考,這也是公共藝術的精神。
最新公、民銀房貸放款件數出爐,根據金管會最新9月資料,相較去年12月,各家銀行各有增減,分別是-4108件~7114件不等,其中以國泰世華7114件增加最多,土銀-4108件減幅最大。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房市景氣欠佳,各家銀行以不同態度面對房貸放款,近期民銀明顯相較公銀積極,所以呈現「民進公退」狀態。 「未來之花」是朵法由攜手臺灣當代竹工藝術家臺灣藝術家林靖格精心打造,跨越傳統竹編工法與現代設計,耗時200小時手工織造的地景裝置作品,捕捉花朵姿態與堅韌力量。 新北市立圖書館王錦華館長表示,閱讀不只是閱讀書本,也包含閱讀生活,為讓身心障礙者也能到圖書館享受閱讀樂趣,新北市打造友善閱讀空間,總館為通過「通用設計」認證標章的公共圖書館,更為身心障礙讀者打造專屬的友善閱讀室。 12月1日起取消戶外全程佩戴口罩,餐飲場所也取消不得逐桌敬酒的規定。
公共藝術網: 《自然的記憶》馬賽克工作坊 — 2018.09.26 活動紀錄
曾敬德說明,此次統計資料,民銀普遍都呈現正成長,反映過去一段時間民銀對於房貸放款態度相對積極。 當景氣欠佳又碰到銀行放款接近滿水位時,銀行對於案件評估條件會更嚴謹,不過也有少數銀行有鑑於房市交易量萎縮,用較好的條件爭取客戶,每家銀行狀況都不近相同,房貸族還是多詢問幾家銀行,爭取較好的房貸條件。 移居臺南已取得臺灣身分的荷蘭畫家帕斯卡與文學博士妻子楊雅雯,在新營高工旁巷子開設「蟲二藝術」藝廊,12月4日將開幕,首展推出帕斯卡「旦暮遇之」個展,展出29幅大小作品,尺寸多元涵蓋24公分至216公分,讓不少藝文愛好者相當期待。 由藝術家曾英棟創立、位於臺南的甘樂阿舍美術館,已經連續兩年與德國柏林Kuchling藝廊合作,打破文化之別,在藝術世界裡快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