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中的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是一項,其它施工中的還有青埔國小第二期新建校舍工程、中壢區青園國民小學第一期新建校舍工程;已完工的有桃園流行音樂露天劇場新建工程、青埔國民中學增建活動中心工程、橫山書法公園暨書法藝術館興建工程等。 桃園市長鄭文燦2020年10月29日前往桃園區,出席「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評選結果發表記者會時表示,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於28日召開標案評選會議,經11位專家學者針對廠商履約能力、工程管理技術,及施工整合能力等項目評選,由曾榮獲第19屆國家建築金質獎施工品質類全國首獎的優秀團隊「宏昇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獲得優先議約權。 鄭文燦表示,桃園為國門之都,卻一直未有美術館或博物館建設,因此他上任後,積極推動「桃園市立美術館興建工程」,由山本理顯設計工場及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聯合設計,選擇整體基地面積約9.8公頃的中壢青埔地區公13、公12公園,分別規劃興建一棟地下1層、地上4層的「市立美術館」,及一棟地下1層、地上3層的「兒童美術館」2棟建築。 桃園市立美術館座落於中壢青埔地區公12及公13用地,以山丘造型為建築主體外觀,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在國際機場附近設置美術館、博物館是不少國家的常態。 而桃園作為國門之都,過去較少大型文化設施,升格後市府致力推動各項大型設施,包括桃園市立圖書館總館、桃園市立美術館、桃園會展中心及亞洲.
- 而2020年進入美術館時代後,劉俊蘭館長將「桃源創作獎」改制為「桃源國際藝術獎」,將視域擴展至世界,首度轉型為「雙年國際獎/展」,意即延長籌備與徵件的時間至一年,決選展出的擘畫與呈現則在第二年登場。
- 「市立美術館」座落於公13用地,興建一棟地下1層及地上4層的美術館;「兒童美術館」座落於公12用地,為一棟地下1層及地上3層的館舍,結合周圍的自然環境與社區,串聯青塘園的水景和綠帶,形成親近生活的藝術場域。
- 山丘概念包含三個層次的空間,包括「箱空間」、「山丘」以及「夾層空間」,箱空間是閉合的展示空間,夾層空間則可以陳列裝置藝術、欣賞表演藝術等,山丘的外部坡面則錯落著藝術活動及展演的戶外平臺、雕塑藝術品、涼亭綠蔭、展望臺等,讓藝術家做為藝術活動表演或文創商品展示的空間。
- 矽谷創新研發中心、桃園會展中心,然而,目前桃園市立美術館第一期工程已完工(願景館),期許本次評選出之優秀施工工程團隊將設計成果精煉落實,打造臺灣美學建築新地標。
- 桃園市立美術館座落於中壢青埔地區公12及公13用地,以山丘造型為建築主體外觀,是一相當具有特色的地景美術館,工程將於2020年12月動工,預計於2023年初優先完成「兒童美術館」棟,「市立美術館」棟則預計於2024年初完工,期許桃園市立美術館帶動桃園文化能量,展現當代美術館特色,進而打造桃園成為文化城市。
- 塘側遠眺可認識埤塘文化、美術館側活動自上方沿斜坡延伸至瑞士社區,兼顧了對自然及社區的延續性,使山丘成為一個動靜皆宜的美術館。
「兒童美術館」為地下1層及地上4層的館舍,總樓地板面積約7,208平方公尺,規劃提供兒童美術館展覽廳、國際演講廳、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兒童美術教室、行政空間及輕食餐飲區等,透過多元方式學習,讓小朋友有個快樂的育成空間,以提升兒童及青少年美術教育機能。 除了選址於中壢青埔的大美術館(亦即母館)之外,多場館為兒童美術館、橫山書法藝術館和中路美術館。 市長鄭文燦宣佈工程即將於今年12月動工,預計2024年完工,未來肩負典藏研究、藝術展覽、教育推廣等任務,打造臺灣美學建築新地標。 桃市政府13日宣佈,坐落於青埔特區的「桃園市立美術館」第一期工程動工,將興建長13公尺、寬8.2公尺、高5.5公尺的美術願景館,預計2019年7月完工;以山丘為造型的主體場館則為第二期工程,整體工程預計於2022年完工,模擬圖公開後令不少桃園人超級期待。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旅遊經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總經費34億元的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選址中壢青埔高鐵特定區(公12、公13公園),串聯青塘園的水景和綠帶,打造夢幻「山丘」造型的地景型美術館,規畫「市立美術館」及「兒童美術館」2棟建築物,兩館由空中廊道橫跨高鐵南路相連,16日辦理開工典禮,「兒童美術館」預計2022年完成,「市立美術館」預計2023年底竣工。 桃園自升格直轄市以來,青埔地區相關建設除了市立美術館工程外,亦將設立桃園流行音樂劇場、國家級原住民族文創中心、亞洲. 矽谷創新研發中心、桃園會展中心,然而,目前桃園市立美術館第一期工程已完工(願景館),期許本次評選出之優秀施工工程團隊將設計成果精煉落實,打造臺灣美學建築新地標。 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與共同投標廠商株式會社山本理顯設計工場所提出的設計理念,以新穎的「山丘」造型為建築主體外觀,將打造2棟,各為地上5層、地下1層,以及地上3層、地下1層的建築,中間由空中廊道相連,讓美術館成為顯眼地標。
- 該案由「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株式會社山本理顯設計工場」為設計單位,而此次工程取得優先議約權的宏昇營造擁有豐富的經驗,在臺灣曾完成新北市社會住宅、彰化看守所、臺南市水萍塭公園停車場、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新竹市關埔國小等。
- 近日天氣時而暴雨、時而熱到爆,在圖書館裡吹吹冷氣,度過知性的下午也很不錯, 《ETtoday新聞雲》整理出全臺4處話題性十足的全新圖書館、美術館,其中,又有全臺最夢幻的「桃園市立美術館」預計於2023年開幕,請大家擦亮眼期待一下。
- 本案結合周圍的自然環境與社區,串聯青塘園的水景和綠帶,形成親近生活的藝術場域,並發揮文化觀光、休閒遊憩的多元功能,為市民帶來豐富而多樣的視覺藝術饗宴,提升桃園藝文整體環境。
- 新北市新莊地政事務所轄內林口區2022年完成地籍圖作業登記,為便利民眾換發重測後的新權狀,除了上班時間受理申請換發外,也提供林口區公所地政小而能工作站代收、通信申請、網路申請、網路預約服務等多元管道。
- 據瞭解,「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委託規劃設計暨監造技術服務」、2018年5月於文化局舉辦簽約典禮。
本案由「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株式會社山本理顯設計工場」為設計單位,座落於公十三用地「市立美術館」為地上四層及地下一層之建築物,其設計理念以新穎的「山丘」造型為建築主體外觀,山丘外部坡面錯落著藝術活動及展演的戶外平臺、雕塑藝術品、涼亭綠蔭、展望臺等,而山丘斜坡的設計形塑了天然良好的視野,讓民眾在其上可俯視整體廣場與青塘園優美的自然風光,形成天然的觀眾席,可親近地參與藝術活動及觀賞美麗的自然景緻。 桃園市立美術館選址位於青埔高鐵特定區,座落於中壢青埔地區公十三用地(面積約35,258平方公尺)及公十二用地(面積約63,353平方公尺),本案規劃興建「市立美術館」及「兒童美術館」共兩棟建築物,預計於2023年初優先完成「兒童美術館」棟,「市立美術館」棟預計於2024年初完工。 「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與共同投標廠商株式會社山本理顯設計工場」團隊,提出「遊樂化的展館、景觀化的建築」設計理念,以大膽創新的山丘美術館外觀、靈活的空間運用,巧妙融入青塘園及周邊地景,塑造出民眾可自由親近的藝術場館等概念,贏得評審肯定,榮獲最高分,其中,「日本株式會社山本理顯設計工場」曾設計日本橫須賀市立美術館、中國天津圖書館、瑞士蘇黎世機場綜合大樓等,為國際著名的設計團隊。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2025 桃園市長鄭文燦,出席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簽約典禮,服務團隊將與桃園市政府攜手打造第一座市立美術館。 桃園市立美術館的建築設計與景觀規劃,呼應桃園「千塘之鄉」的地方紋理,串連水景與綠帶、交匯歷史與人文。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桃園大溪「太武安居」社宅 工程招標
鄭文燦提到,桃園市立美術館距離桃園國際機場僅約20分鐘車程,地處臺灣入口城市,加上青埔具備多元發展方向,從商務、休閒、文化、表演到科技研發等各領域皆蓬勃發展,希望透過在青埔闢建市立美術館,進一步帶領民眾認識桃園、認識臺灣。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桃園青埔人氣直線飆升,新光影城、Xpark水生公園、IKEA陸續插旗,而「桃園市立美術館」模擬圖一亮相也造成網友暴動,桃園市政府今(4日)表示,第一期已於2019年底開放,最令人期待的第二期以「山坡」為造型,預計2023年完工,大家不妨摩拳擦掌期待一下。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2025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2025 鄭市長指出,「桃園市立美術館興建工程」採購金額28.5億元,以公開招標方式辦理,採「最有利標」決標,履約期程依機關通知日起30日內開工,公12基地工程應於開工之日起750日內竣工、公13基地工程應於開工之日起1,095日內竣工。 鄭文燦提到,青埔地區除了市立美術館工程,將設立桃園流行音樂劇場、國家級原住民族文創中心、亞洲. 此外,結合鄰近A18高鐵桃園站有國泰商務中心、日本八景島水族館、桃園國際棒球場等,有效發揮在地觀光及產業發展,提升桃園國際曝光度。
市長鄭文燦表示,桃園市美館座落於中壢青埔地區公12及公13用地,以山丘造型為建築主體外觀,是相當具有特色的地景美術館,工程將於今年12月動工,期帶動桃園文化能量。 座落桃園市中壢青埔公13、公12(青塘園)基地、工程總預算29億647萬元的「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13日辦理第一期工程開工典禮,將興建長13公尺、寬8.2公尺、高5.5公尺的美術願景館一棟和施作基地既有灌渠改道工程,主體場館(即第二期工程)以明年底前動工,2022年完工為目標。 兩館透過空中廊道橫跨相連,「市立美術館」為地下 2 層及地上 5 層的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約 40,014 平方公尺,提供國際展覽、研究典藏、常設展覽、跨領域展演及美術圖書館等空間,並提供約 302 席汽車及 125 輛機車停放區,以紓解青埔地區的停車問題。 桃園這幾年有許多文化新地標相繼落成,大家引頸期盼的「桃園市立美術館」與「兒童美術館」預計於 112 年 3 月及 113 年 6 月竣工,前者也於日前(1 月 3 日)舉辦上樑典禮,以「藝術山丘」為設計概念,未來將打造成「接軌國際、地方傳承、創新育成」三位一體的美術館,能看見桃園已從「搭飛機的城市」漸漸走出不一樣的風采。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設計家
「藝術山丘」的設計理念是「景觀化的建築、遊樂化的展館」,山丘外部坡面錯落著藝術活動及展演的戶外平臺、涼亭綠蔭及展望臺等設施,可休憩,也可作為藝術廣場活動觀眾席;而山丘斜坡形塑成天然良好的視野,人們可俯視廣場與青塘園的自然風光,這樣特別的斜坡設計更在日本的建築界引起討論。 國家住都中心再度前進南臺灣,於臺南安平區推出「億載安居」社宅2022年12月8日順利決標,將由「豐譽營造、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統包團隊強棒聯手,預計2027年完工,為安平區提供537戶只租不售社會住宅。 蕭宗煌表示,桃園市立美術館各項設計相當具有前瞻性,在新建工程經費部分,文化部特別補助了13億7,000多萬元,在優化軟體設施部分,文化部也將補助典藏等經費,繼續給予桃園市立美術館最大的支持,他也有信心桃園市立美術館啟用後,每年遊客上看60萬人次。 依照桃園的城市特性與桃美館作為一現當代美術館的定位以及獨特的館羣結構,桃美館持續以「城市記『藝』」、「書藝研究」、「國際對話」三項子計畫進行藝術典藏,藝術史的縱軸史觀,以及桃園─臺灣─國際關係的橫向對話,為美術館首要典藏考量。 近年典藏目標將以現當代書藝實驗、邊界探索與文化流動、生態系譜與歷史書寫、在地藝術史建構等,既關照在地藝術發展脈絡,也期待能開創與國際藝壇的對話。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民眾網
鄭文燦也說,青埔地區除了有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還有「橫山書法藝術館」、「桃園會展中心」、「桃園流行音樂露天劇場暨國際原住民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與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永久會址」、「亞洲矽谷創新研發中心」等重要建設正緊鑼密鼓推動中,青埔發展將是臺灣進步的縮影,也期盼未來能帶動整個桃園的進步。 「兒童美術館」為地下 1 層及地上 4 層的建築物,設有兒童美術館展覽廳、國際演講廳、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兒童美術教室、行政空間及輕食餐飲區等,提供寓教於樂的藝術空間;「市立美術館」為地下 2 層及地上 5 層之建築物,提供國際展覽、研究典藏、常設展覽、跨領域展演及美術圖書館等空間,備有約 302 席汽車及 125 輛機車停放區,有助於紓解青埔地區停車問題。 桃園文化建設,包含桃園市立美術館、橫山書法藝術館、兒童美術館、中路美術館等「一大三小」美術館羣,以及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不僅工程屢屢獲獎,也成為大溪舊城區重要的觀光亮點;此外,桃園市立圖書總館和桃園流行音樂露天劇場也即將完工,希望透過完善文化設施,累積桃園的文化底蘊,將文化治理視為城市治理的重要元素。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桃園龜山「郵政物流園區」首棟建築落成
整個斜坡擁有極佳視野可俯視廣場活絡景緻、與青塘園側優美自然的風光,形成天然的觀眾席。 矽谷創新研發中心等,結合鄰近 A18 高鐵桃園站的國泰商務中心、日本八景島水族館及桃園國際棒球場,能有效發揮在地觀光及產業發展,打造友善宜居的城市。 本案以夢幻創新的「山丘」造型為建築主體外觀,山丘外部坡面錯落著藝術活動及展演的戶外平臺及涼亭綠蔭、展望臺等,可做為藝術廣場活動觀眾席,而山丘斜坡的設計形塑了天然良好的視野,讓民眾可俯視整體廣場與青塘園優美的自然風光,觀賞美麗的自然景緻。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近日天氣時而暴雨、時而熱到爆,在圖書館裡吹吹冷氣,度過知性的下午也很不錯, 《ETtoday新聞雲》整理出全臺4處話題性十足的全新圖書館、美術館,其中,又有全臺最夢幻的「桃園市立美術館」預計於2023年開幕,請大家擦亮眼期待一下。 具備地利人和,美術館讓周圍的自然環境及青塘園的水景綠帶都成為場館的一部份,形成親近生活的藝術場域,除藝術之外也將發揮文化觀光、休閒遊憩的多元化功能,為市民(與全臺灣人)帶來豐富而多樣的視覺藝術饗宴。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2日邀請教育部體育署專題報告國內「足球運動推動現況與後續輔導作為」,面對立委質詢,教育部次長、代理體育署長林騰蛟(圖)表示,會持續與學校及地方政府合作,尋找適合的國家足球訓練基地。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桃園第一間美術館」山丘造型超美
前者聚焦1949年前後渡臺書藝家的輪廓及其為臺灣展現的多元書藝面貌,選件于右任、溥心畬、張大千、傅狷夫、張光賓等26位書藝名家之精品,由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藝術講座教授黃冬富擔任策展人;後者為已故的桃園重要書家黃羣英特展,是書藝館為在地藝術家舉辦的首檔個展,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蔡介騰策劃,展出近百年生涯中重要作品及相關文件。 2022年度的大展,亦包括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合作的館際交流展,策展人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林俊臣以桃美館與史博館的書法作品典藏為切片,凸顯臺灣身處東亞書學核心的意義,探索從東亞儒學到東亞書學所形塑的視域,並重新以書藝館現當代性的觀點,窺見東亞書法彼此混雜交融,甚至互別苗頭的圖景,藉此思考臺灣建構東亞書學平臺的契機。 而2020年進入美術館時代後,劉俊蘭館長將「桃源創作獎」改制為「桃源國際藝術獎」,將視域擴展至世界,首度轉型為「雙年國際獎/展」,意即延長籌備與徵件的時間至一年,決選展出的擘畫與呈現則在第二年登場。 「2023桃源國際藝術獎」即將於本月底發布徵件訊息,預計於2022年4月4日至4月22日開放受理徵件,凡首次公開發表、無世界各地比賽獲獎紀錄之全新創作,不限國籍、個人或團體,皆可報名參賽。 除了創建展覽交流的平臺,「桃源國際藝術獎」亦增設了「遊藝獎」,藉此特別獎項,補助臺灣籍參賽者至國外觀摩踏查、遊歷眼界。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臺灣新生報
自高鐵南路穿越,山丘美術館圍塑出強烈的門戶意象,沿著這重要的軸線,兩側的帷幕玻璃,城市生活生動的呈現。 新北市新莊地政事務所轄內林口區2022年完成地籍圖作業登記,為便利民眾換發重測後的新權狀,除了上班時間受理申請換發外,也提供林口區公所地政小而能工作站代收、通信申請、網路申請、網路預約服務等多元管道。 苗栗縣第一幢社會住宅「明駝好室」坐落於苗栗市恭敬裏,2022年12月7日國家住都中心執行長黃景茂與苗栗縣長徐耀昌持鏟動土,並且焚香祝禱工程順利。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擔任實施者推動的「臺北市大安區學府段一小段201地號等31筆土地都市更新案」(下稱學府敦南公辦都更案),即日起至12月1日辦理招商文件草案公開閱覽。 高雄市長陳其邁受邀出席世界不動產聯盟全球高峯會並於會中表示,高雄是臺灣最大的海港城市,近來隨著城市空間重組及產業轉型,努力革新向前行,也感謝高峯會選在高雄舉行,歡迎大家來到熱情的港都。 新北市轄內目前有14處青年社宅由新北住都中心管理營運,因先前幾次招租作業皆順利完成,民眾申辦反應熱烈,全數社宅年底前接近滿租,2023年住都中心也將配合市府政策,陸續安排招租作業,以舒緩新北市民的龐大居住需求。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延伸閱讀 → 塑造地景美學 桃園市立美術館2024年完工
坐落於景緻優美的桃園,山丘美術館將成為風景中的另一種風景,隨著美術館的落成,此處將成為象徵桃園美麗地標的所在。 「臺中國際會展中心」第一期工程,主體部分2019年3月已開工,2022年7月上樑,室內裝修及機電空調工程也在2022年4月開工。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2025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2022年12月7日於苗栗縣苗栗市舉辦「明駝好室」社會住宅開工典禮,由國家住都中心執行長黃景茂與苗栗縣長徐耀昌共同執鏟,議長鍾東錦以及各方嘉賓也一同蒞臨,祈求工程順利進行,本案為苗栗縣安居好室社會住宅興辦首案。 深坑輕軌捷運總經費為117.08億元,在可行性研究獲行政院覈定後,接續辦理綜合規劃、環境影響評估及都市計畫變更作業,預計綜合規劃報告覈定後6年完工,預期可提供深坑居民前往雙北市區可節省10-15分鐘時間。
融合城市底蘊、國際視野與未來想像的桃美館,將不僅作為推展藝術的動力引擎,也將形成創新實驗、文化發展的活力基地。 為讓民眾早日看見文化建設成果,鄭文燦說,市府先行推動先導工程,包括整地工程、桃園市立美術館願景館工程等,希望讓大家看見未來美術館的樣貌,在美術館完工前,還會推動策展等暖身活動,結合公部門、民間收藏家及國內外美術館資源,提高特展內容豐富性,務必使美術館成為桃園的文化亮點。 「兒童美術館」則是地下 1 層及地上 4 層的館舍,總樓地板面積約 7,208 平方公尺,規劃提供兒童美術館展覽廳、國際演講廳、兒童藝術教育中心、兒童美術教室、行政空間及輕食餐飲區等,透過多元方式學習,讓小朋友有個快樂的育成空間,提升城市裡兒童及青少年的美術教育機能。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施工團隊評選出爐 桃園市立美術館2024年完工
全案總經費約新臺幣34億元(其中文化部補助約新臺幣13.75億元),工程預計於112年3月優先完成「兒童美術館」棟,「市立美術館」棟預計於113年6月竣工。 桃園市立美術館(母館):2017年12月22日,第一階段競圖結果揭曉,4團隊入選。 2018年3月2日,國際競圖評選出爐,由石昭永與共同投標廠商山本理顯設計工場獲得首獎。 2018年3月2日桃園市政府和建築師石昭永、山本理顯簽約,2018年11月13日開工、預計2022年完工。 建築設計以新穎的「山丘」造型為外觀的館舍建築,空間包含箱空間、夾層空間、山丘,外部坡面錯落的涼亭綠蔭、展望臺、戶外平臺空間等。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開工 預計112年完工
鄭文燦也說,本次工程取得優先議約權的宏昇營造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豐富的經驗,在臺灣曾完成新北市社會住宅、彰化看守所、臺南市水萍塭公園停車場、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新竹市關埔國小等,相信一定可以順利完成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的目標,共同打造臺灣美學建築新地標。 距桃園機場約15分車程的桃園市立美術館,第一期工程基地位於美術館基地內一隅,將興建123.75平方公尺(長13公尺、寬8.2公尺、高5.5公尺)的願景館,預計2019年7月完工。 未來完工後,在美術館主體場館施工期間將扮演不同功能,施工前做為會議廳、施工中做為工務所或說明會場地、完工後可做為輕食咖啡廰或藝術家工作坊及藝廊使用。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2025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座落桃園市中壢青埔公13、公12(青塘園)基地、工程總預算29億647萬元的「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13日辦理第一期工程開工典禮,將興建長13公尺、寬8.2公尺、高5.5公尺的美術願景館一棟和施作基地既有灌渠改道工程,主體場館(即第二期工程)以明年底前動工,2022年完工為目標。 鄭文燦提到,「兒童美術館」為地下1層及地上4層之館舍,總樓地板面積約7,208平方公尺,規劃提供兒童美術館展覽室、主題餐廳、兒童藝術資源教育中心、國際演講廳及兒童美術教室等,兒童美術館及市立美術館將由空中廊道相連,工程挑戰性極高。
「市立美術館」為地下2層及地上5層之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約40,014平方公尺,提供國際展覽、研究典藏、常設展覽、跨領域展演及美術圖書館等空間,營造優質藝術環境,提升民眾美學涵養,並提供約302席汽車及125輛機車停放區,有助於紓解青埔地區停車問題,未來落成後將滿足兒童及民眾休閒娛樂與創作的需求,培養美學素質之專業展覽與教育之場域。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委託規劃設計暨監造技術服務」於5月25日下午,由桃園市長鄭文燦與競圖活動第一名得主「石昭永建築師事務所、共同投標廠商株式會社山本理顯設計工場」共同舉行簽約儀式,服務團隊將與桃園市政府攜手打造第一座市立美術館的誕生。 斥資34億元打造文化新地標,桃園市立美術館預計2023年完工,興建「市立美術館」及「兒童美術館」2棟建築物,兒童美術館預計2022年底完工,將滿足包含典藏、研究、展覽、教育、文化、觀光等六大功能,預計啟用後每年可舉辦5次特展及1次國際性大展,吸引約40萬人次造訪,將是桃園重要文化地標及文創聚落,更會是未來青埔旅遊的新亮點。 桃園是六都中唯一沒有美術館建設的直轄市,為推動臺灣現當代藝術的保存、研究及發展,與打造國際性的藝文交流平臺,市府選址於中壢青埔高鐵特定區,興建「市立美術館」及「兒童美術館」 2 棟建築物,落成後將滿足兒童、民眾休閒娛樂與創作的需求,成為培養美學素質之專業展覽與教育的場域。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2025 快速導讀 斥資34億元打造文化新地標,桃園市立美術館預計2023年完工,興建「市立美術館」及「兒童美術館」2棟建築物,兒童美術館預計2022年底完工,將滿足包含典藏、研究、展覽、教育、文化、觀光等六大功能,預計啟用後每年可舉辦5次特展及1次國際性大展,吸引約40萬人次造訪,將是桃園重要文化地標及文創聚落,更會是未來青埔旅遊的新亮點。
桃園市立美術館位於青埔高鐵特定區,總面積超過9公頃,規劃興建「市立美術館」及「兒童美術館」2棟建築物,總經費逾34億,其中文化部補助約13億,營造發包經費約28億元,預計2023年初優先完成「兒童美術館」棟,「市立美術館」棟則預計在2024年初完工,未來落成後將肩負典藏研究、藝術展覽、教育推廣等任務,是國內外藝術策展、文化表演及舉辦學術交流活動、國際大型藝文指標設施。 【MyGoNews林湘慈晨/綜合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2020年10月29日前往桃園區,出席「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評選結果發表記者會時表示,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於28日召開標案評選會議,經11位專家學者針對廠商履約能力、工程管理技術,及施工整合能力等項目評選,由曾榮獲第19屆國家建築金質獎施工品質類全國首獎的優秀團隊「宏昇營造股份有限公司」獲得優先議約權。 桃園市立美術館座落於中壢青埔地區公12及公13用地,以山丘造型為建築主體外觀,是一相當具有特色的地景美術館,工程將於2020年12月動工,預計於2023年初優先完成「兒童美術館」棟,「市立美術館」棟則預計於2024年初完工,期許桃園市立美術館帶動桃園文化能量,展現當代美術館特色,進而打造桃園成為文化城市。 桃園市整鄭文燦表示,美術館鄰近機場、高鐵、捷運,為場館的定位更國際、更具發展潛力。 青埔地區可謂近年來桃園市的亮點,自升格為直轄市以來,桃園市府便於此推動許多重大建設。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臺灣好報
桃美館自2018年成立以來,以館羣脈絡為出發,推展各項現當代藝術的研究案,並持續進行跨國研究的合作。 2022年1月5日至1月8日,桃美館將首度與亞洲文化協會臺灣基金會攜手舉辦「『過去』的未來—亞洲當代藝術之收藏、修復與展示」線上論壇,探索當代藝術於觀念、媒材、形態的快速變革之下,相關典藏、修護與展示再現愈趨複雜的當代挑戰。 桃美館將透過論壇開展對話,開啟亞洲當代藝術社羣的知識交換平臺,邀請從策展到修復的專家學者,包含日本、韓國、香港、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及臺灣本地的藝術專業工作者,共同探討不同的社會、文化和政治背景下時基媒體藝術,各自於長期展示、再現與保存的當代挑戰,並逐步建立以亞洲為中心的當代與保存網絡。 桃園市立美術館四週年館慶,開啟一系列從年末至年初的週年特別策劃,以兒美館12月與法國在臺協會合作的特展「走近一片海」、橫山書法藝術館現正展出中的「飛墨橫山」迎接嶄新的年度。 蕭宗煌則細數六都市立美術館的建設情況,他說桃園起步雖晚,文化部將補助典藏等經費,繼續給予桃園市立美術館最大的支持,也有信心桃園市立美術館啟用後,每年遊客上看60萬人次。 極富特色的山丘美術館,屋面上方有戶外平臺、雕塑藝品、涼亭綠蔭、露天劇院,藉著斜坡電梯串聯起各式吸引人的活動。
桃園市立美術館新建工程: 桃美館標誌色彩「桃園紅」 CIS由陳永基操刀
山丘斜坡的設計塑造了良好的視野,民眾在其上可俯視整體廣場與青塘園優美的自然風光,形成天然的觀眾席,可親近地參與藝術活動及觀賞美麗的自然景緻。 中路美術館:2017年5月桃市府市政會議決議,現土地改革館基地可發展成中路美術館,2018年1月桃園市立美術館成立,開始研議並與持續相關單位洽商後續事宜,桃園市府擬辦理撥用位於中路特區的土地改革陳列館及國土政策研究訓練中心所在的基地與建物,整建為美術館。 我們決定創造如山丘般地景,結合公園用地,將屋面延伸至社區與公園,提供民眾一個良好的水岸遊憩與觀景藝文設施。 塘側遠眺可認識埤塘文化、美術館側活動自上方沿斜坡延伸至瑞士社區,兼顧了對自然及社區的延續性,使山丘成為一個動靜皆宜的美術館。 橫山書法藝術館開春首展即將展出兩檔聚焦在地書藝史觀的「臺灣書藝新契機─1949大陸渡海書家特展」和「澹養天龢─黃羣英百歲書藝紀念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