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明治CP-meji」未達「蛋白質來源」食物的要求,含量更較其包裝標示值少30%。 其餘38款樣本的蛋白質含量,由3克至4.5克,屬於「蛋白質來源」食物(每100毫升液體食物含不少於3克蛋白質)。 高鈣低脂奶 而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樣本為「雀巢」,每100毫升含4.5克蛋白質。 不過,「高鈣」樣本之間的鈣含量差距近1倍,由每100毫升含121毫克至239毫克。 鈣含量最高的樣本為子母牌,每100毫升含239毫克鈣,一份食用分量即攝取約538毫克鈣,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成人推薦攝入量800毫克的67%。
- 2款牛奶飲品樣本每100毫升的蛋白質含量,分別只有2.1克及2.5克。
- 雖然「較低脂」只是比「低脂」多了一個「較」字,但其總脂肪含量與「低脂」牛奶飲品可以相差約1倍,消費者選購時亦要留意。
- 消委會指出全脂奶、低脂奶和脫脂奶,分別主要在於脂肪,鈣質含量均大致相同。
- 在營養價值方面,針對鈣質,無論是全脂、低脂、脫脂奶,其鈣質含量都差不多,即脂肪含量並不會影響牛奶的鈣質含量。
- 原來3種奶的營養價值不同,而不同年齡、需求的人,適合飲用的奶類產品都不同。
- 加工芝士中的食物添加劑包括乳化劑及調味料可能含較多鈉,加工芝士的鈉含量一般較天然芝士高。
- 而在營養素含量測試中,測試結果顯示,除了2款牛奶飲品樣本「明治CP-meiji」新鮮牛奶飲品及「子母」天然純牧- 高鈣較低脂牛奶飲品,每100毫升的蛋白質含量分別只有2.1克及2.5克,其餘樣本均屬「蛋白質來源」食物。
參考健康飲食金字塔,建議每日一至兩份,一份等如一杯奶、一杯乳酪或一片芝士,乳酪應選擇無添加糖的原味產品,自行加入新鮮水果粒伴食。 不過,當中2款日本牛奶樣本北海道日高乳業北海道富良野特選3.7牛乳,以及Kumiai Dairies北海道特選3.6牛乳分別標示為「特選3.6」及「特選3.7」,聲稱代表牛奶中的脂肪比例,如果標示是特選3.6,即代表乳脂佔牛奶成分的3.6%或以上。 惟樣本檢出的總脂肪含量分別為每100毫升4.0克及4.2克,比全脂牛奶類別樣本的平均值高8.1%及13.5%。
高鈣低脂奶: 高鈣低脂奶比較1. 維他高鈣低脂奶
消委會亦有4式建議在日常飲食及烹調中如何增加鈣攝取,高鈣炒蛋、高鈣麥皮垂手可得。 根據《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一般即食食品及指定食品)》的準則,非發酵的新鮮芝士,及經烹煮並冷凍而在出售或進食前經最少處理程序的食物(例如加工芝士)的需氧菌落計數的指標為,每克樣本檢驗出等於或多於10,000,000菌落形成單位,情況便屬不滿意。 製作天然芝士時加入食鹽,有調節味道、殺菌、控制風味、去乳清及中和苦味的作用。 加工芝士中的食物添加劑包括乳化劑及調味料可能含較多鈉,加工芝士的鈉含量一般較天然芝士高。 日本牛奶部分產品的包裝上會標示為「特選3.6」、「特選3.7」等,這些標示代表牛奶中的脂肪比例,即「乳脂肪分」。 如果標示是特選3.6,即代表乳脂佔牛奶成分的3.6%或以 上。
- 鈣離子用以調節肌肉收縮活動、調節細胞多種激素和神經遞質的釋放。
- • 本商店出貨時間:星期一至日(包括公眾假期) 上午9時及下午3時。
- 測試中有13款樣本真正屬於高鈣牛奶,每100毫升含121毫克至239毫克不等。
- 如發現自己或家人不適合飲牛奶,可從其他食物吸收鈣質,如硬豆腐、果仁、海藻、蝦米、芝麻、深綠色蔬菜,例如菜芯、芥蘭、西蘭花等,均含有豐富鈣質,但仍不及牛奶,吸收率亦比牛奶低。
- 不適宜飲用全脂奶、低脂奶、脫脂奶,應飲用母乳或嬰兒配方的奶。
- 安怡護心佳特有HeartMax™配方,含OMEGA、植物固醇、鉀及多種護心成分,能降低膽固醇並維持心臟健康。
消委會解釋,這些標示代表牛奶中的脂肪比例,即「乳脂肪分」。 如果標示是特選3.6,即代表乳脂佔牛奶成分的3.6%或以上。 雖然乳脂含量越高,味道越香濃,但也因此攝入較多脂肪,長期攝取過多脂肪可能影響體重。 消委會對市面40款芝士樣本進行測試,當中1款菌落超標,另當中有7成屬高脂,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等風險;不過,亦有部分低脂、含高鈣質的芝士,有助骨骼健康,選購食用要留意脂肪含量。
高鈣低脂奶: 牛奶融入日常飲食3建議:
不少家長都會希望小朋友多飲牛奶,皆因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鈣質,但是爸媽們對於它們又認識多少呢? 高鈣低脂奶2025 到底全脂和脫脂的牛奶的分別是什麼丶「低脂」與「較低脂」牛奶的脂肪含量的不同之處又在哪裡呢? 這次消委會就蒐集了40款牛奶及牛奶飲品樣本,從營養丶安全、衞生3方面對它們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大部分樣本的衞生程度都令人滿意。 鈣含量最高的樣本為「子母」(#26),每100毫升含239毫克鈣,飲用1份食用分量(225毫升)即攝入約538 毫 克鈣,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成人推薦攝入量(800毫克)的67%。 鈣含量最低的樣本為「明治 CP-meiji」(#31),每100毫升含99.4毫克鈣,飲用1份食用分量(236毫升),攝入約235毫克鈣,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成人推薦攝入量的29%。
以每100克計,天然芝士組別的總脂肪平均含量(26.7克)較加工芝士組別(22.6克)高。 衞生署建議1至2歲的幼童每天飲用360毫升至480毫升全脂牛奶;2至5歲 每天 飲 用4 高鈣低脂奶2025 8 0 毫升奶;2 歲 後可飲 用熱 量較 低 的 低 脂 奶;5歲後可飲用脫脂奶。 除了牛奶以外,亦可選擇其他奶製品例如乳酪或加鈣豆奶。 果味及朱古力味牛奶含添加糖分,會增加蛀牙及肥胖機會,故不宜多喝。 1歲後幼兒亦應停用奶瓶飲奶,以減低蛀牙風險。
高鈣低脂奶: 飲食及烹調增鈣攝取4方式
不過,消委會提醒,13款「高鈣」樣本當中,鈣質含量可相差近1倍,呼籲消費者小心比較營養標籤。 高鈣低脂奶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人每日攝800毫克鈣,想預防患上骨質疏鬆,吸收足夠的鈣質非常重要。 高鈣低脂奶 鈣離子用以調節肌肉收縮活動、調節細胞多種激素和神經遞質的釋放。
當中鈣含量最高的樣本為「子母牌」,每100毫升含239毫克鈣,一份食用分量即攝入約538毫克鈣,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成人推薦攝入量800毫克的67%。 鈣含量最低的樣本為「明治」,每100毫升含99.4毫克鈣,一份食用分量攝入約235毫克鈣,佔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每日成人推薦攝入量的29%。 消委會引述衛生署意見,高鈣低脂牛奶飲品或普通沒有加鈣的牛奶皆是鈣質的來源。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的建議,1至3歲的幼兒每日需要600毫克鈣質,4至6歲則需要800毫克;2歲後可飲用熱量較低的低脂奶;5歲後可飲用脫脂奶。 在部分日本牛奶及牛奶飲品的包裝上會標示為「特選3.6」、「特選3.7」等。
高鈣低脂奶: 款樣本未達到標示「蛋白質來源」要求
安怡護心佳特有HeartMax™配方,含OMEGA、植物固醇、鉀及多種護心成分,能降低膽固醇並維持心臟健康。 其低升糖配方並無額外添加糖,是全港唯一有助防禦三高及強化骨骼、關節及肌肉的成人營養奶粉,適合任何關注心臟健康及三高的成年人飲用。 高鈣低脂奶 當中有2款包裝標示為「較低脂」的加工芝士樣本,「安怡高鈣較低脂芝士」及「芝司樂較低脂芝士片高鈣起司」分別總脂肪為每100克含14克及13.4 克,都不屬於「低脂」食物(每100克食物含不超過3克總脂肪)。 高鈣低脂奶2025 測試結果顯示,逾7成(29款)樣本達到「高脂」食物的水平(每100克食物含超過20克總脂肪)。
高鈣低脂奶: 高鈣低脂奶選擇注意2. 留意加入添加劑及安全性
如果長期攝入鈣質不足,血鈣過低,可引起肌肉抽搐及可引致骨質疏鬆症。 18-49歲的成人每日參考鈣攝入量是800毫克。 消委會建議在均衡飲食的原則下,可適量進食芝士。 但需要留意,有些芝士含一定分量的鈉和脂肪,消費者可選擇鈉和脂肪含量較低的產品。
高鈣低脂奶: 芝士含菌量超標
另外,由生乳製成的芝士和軟芝士存有微生物方面的食物安全風險,孕婦、嬰幼兒、長者及免疫力較弱的人士應避免食用。 在營養價值方面,針對鈣質,無論是全脂、低脂、脫脂奶,其鈣質含量都差不多,即脂肪含量並不會影響牛奶的鈣質含量。 不過,市面上也有一些產品會在牛奶中添加鈣質,而這些產品一般會在包裝盒上標明「高鈣」字眼,方便市民選擇。 是次測試的2款(#12及#13)日本牛奶亦標示了乳脂肪分,分別為3.7%或以上(「特選3.7」)及3.6%或以上(「特選3.6」),而測試結果顯示該2款樣本的總脂肪為每100毫升4.2克及4.0克(即4.2%及4%),兩者皆達到乳脂肪分標示的水平。
高鈣低脂奶: 高鈣低脂奶比較3. 牛奶公司高鈣低脂奶
由此可見,40款牛奶及牛奶飲品樣本的衞生程度皆能讓大家放心。 如發現自己或家人不適合飲牛奶,可從其他食物吸收鈣質,如硬豆腐、果仁、海藻、蝦米、芝麻、深綠色蔬菜,例如菜芯、芥蘭、西蘭花等,均含有豐富鈣質,但仍不及牛奶,吸收率亦比牛奶低。 高鈣低脂奶2025 消委會早前公佈牛奶調查報告後,令人心惶惶,以為慣飲的高鈣、低脂、香蕉奶等等只是空有其名的「假貨」。 高鈣低脂奶 有健康專家則安撫大家,牛奶飲品被冠名「假牛奶」,純屬無辜,細閱以下破解真. 前段時間在BBC上看到:“攝入高鈣食品有利於體內脂肪排出”,即對此深信不疑,入手兩箱蒙牛高鈣低脂牛奶。 維他奶一直以營養、美味及可持續發展作為開拓產品方針,旗下產品行銷海外約四十個市場,包括香港、中國內地、澳洲及新加坡等地,深受各地消費者歡迎。
高鈣低脂奶: 「明治CP-meji」未達「蛋白質來源」食物的要求
而M&S Food英國全脂奶的鈣含量未達到標示「高鈣」聲稱的要求,消委會已轉交食安中心跟進。 市面上有不少標榜為小朋友而設的奶粉,它們是否較適合小朋友 ? 衞生署指出幼兒應盡早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所指的是均衡及多元化的飲食。 幼兒的日常飲食一般包含5種基本食物種 類,包括 穀 物類、水 果 類、蔬 菜 類、肉、魚、蛋 及 豆 類,以 及奶和奶製品,當中沒有單一食物或食品足夠給予兒童每日所需的營養素。 兒童從奶主要攝取的營養素是鈣質,一般低脂奶或脫脂奶已能提供適量鈣質,故此毋須選用標榜為小朋友而設的奶粉。
高鈣低脂奶: 高溫處理 VS 巴士德消毒 蛋白質含量相若
測試項目涵蓋獸藥、防腐劑、微生物、營養素含 量等,亦檢視了各樣本的標籤資料。 鈣含量最高的樣本為「子母」,每100毫升含239毫克鈣,飲用1份(225毫升)即攝入約538毫克鈣。 而經常用於沖咖啡的「明治 CP-meiji」牛奶,鈣含量為最低,每100毫升只含99.4毫克鈣,飲用1份(236毫升),只攝入約235毫克鈣。 豆奶:牛奶之外的最佳蛋白質來源,不過鈣質含量偏低,只及牛奶的十分一,想補鈣,應選加鈣低糖類別,1杯約含300毫克鈣。 添加劑含量雖然符合法例規定,但飲食越簡單越好,盡可能選原味產品,避開多餘色素、調味劑更有利健康。
高鈣低脂奶: 消委會牛奶測試|#35 維記 脫脂高鈣牛奶飲品0.3%
家長挑選牛奶飲品的時候,一般都會傾向購買高鈣牛奶飲品,那麼到底高鈣牛奶飲品是否會比普通牛奶更適合發育中的兒童? 衞生署方面指出,其實牛奶的最大好處是含有豐富鈣質,可以幫助骨骼成長及牙齒健康。 市面上的牛奶,大致分為全脂奶、低脂奶和脫脂奶,這3種奶類的主要分別在於脂肪含量,但鈣質含量大致相同。 根據是次測試結果,3種奶類樣本的平均鈣含量分別為113毫克丶116毫克以及113毫克,3個類別的鈣含量平均值為相若。 在蛋白質含量方面,2款牛奶飲品樣本(「子母」高鈣較低脂牛奶飲品、「明治CP-meiji」新鮮牛奶飲品) ,每100毫升的蛋白質含量較低,分別只有2.1克及2.5克 。
因可減少其熱量及飽和脂肪攝取,以控制體重及膽固醇。 而且鈣質可調節心血管循環,有助放鬆血管肌肉,故有穩定血壓的作用。 在脂肪含量方面,根據標籤規例,全脂奶的奶類所含脂肪不能少於3.25%,而坊間的全脂奶產品包裝很多時都是藍色;低脂奶的脂肪含量大約是1至2%,包產品包裝多為綠色;脫脂奶亦不含脂肪,包裝盒多為粉紅色。
高鈣低脂奶: 營養不良、胃口差
消委會指出,成人一般較小孩少飲用牛奶,建議可將牛奶融入日常飲食。 高鈣低脂奶2025 此外,「低脂」牛奶飲品類別樣本的平均脂肪含量為1.1克,「較低脂」牛奶飲品類別樣本的平均總脂肪含量則為2.1克。 「較低脂」屬營養比較聲稱,被比較的牛奶飲品之間的總脂肪含量差距不得少於25%。 雖然「較低脂」只是比「低脂」多了一個「較」字,但其總脂肪含量與「低脂」牛奶飲品可以相差約1倍,消費者選購時亦要留意。 結果發現,40款樣本中,雖然有3成(13款)的鈣含量達到「高鈣」食物的水平,即100毫升液體食物含不少於120毫克。 惟樣本間的鈣含量可差距近1倍,由每100毫升含121毫克至239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