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本著保生大帝慈悲為懷,以濟世安民、培養地方人才為宗旨,歷屆先賢、主事者,都抱以「取之社會、用之社會」致力推廣社會公益事業, 綠妹忝為董事長率全體董監事秉前人所奠基礎為本宮宗旨,全力以赴。 欣逢乙未羊年,期盼世界和平、無災無難、祝福臺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信眾大德、平安、如意、事業順遂、財源滾滾。 民政處指出,新竹市內天后宮今天舉辦慈善贈米活動捐贈單位有伯大尼老人院、臺灣省私立香園紀念教養院、珍珠社會福利服務協會、新苗教養院、新竹仁愛兒童之家、大鵬裏裏長辦公室、北埔弱勢團體共7處及低收入戶約150戶等,將近5000斤白米。 「捐贈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內天后宮董事長林振森表示,感謝高虹安市長共同參與慈善贈米活動,相信在市長加持下,內天后宮的香火一定會更加鼎盛,活動希望讓社會感受到媽祖的溫暖以外,也期待拋磚引玉,吸引更多人響應。
- 馬鳴山鎮安宮位於雲林縣褒忠鄉的馬鳴村,是臺灣五年千歲的信仰中心。
- 佛教徒則以百味五果供養佛祖,舉行「盂蘭盆會」兩者原是有區別的,然而本省民間欲將它合而為一。
- 有設置外五營的村莊會執行收兵與放兵的儀式,通常於10月28日收兵,29日祭典結束後於11月1日放兵,讓兵將各回崗位。
- 因五年千歲共有十二尊,聖誕各有不同,為方便祭祀,於每年農曆10月29日總合祭祀,每五年並舉行一次建醮大祭典,信徒們並稱之為『五年到科』,為褒忠鄉的大日子。
- 因為該廟所在的米街是當時臺灣府城裡相當重要的街道,所以該廟香火頗旺。
- 此地居民在鎮安宮旁建了一座五年千歲園,其佔地頗廣,且有一座海蝕礁堆成的小山叫馬龍山,因山頂有座似龍以馬的動物銅像,象徵馬龍之意,登臨其上,可遠眺雲林平原及鎮宮全景,視野極佳。
臺灣民間普遍認為「開天門」這個大日子,天上諸神會賜下許多珍貴的財寶給世人,後來等不到有財寶到來,而認為諸天神在該日會降下災難懲罰世人,因此紛紛到廟中去敬拜天神以及補吉運,希望天神能夠原諒世人的無心之過,並且消災賜福給人們。 一、「禮鬥」又稱為「拜斗」,源於道教的信仰,創使於漢朝張道陵,張道陵人稱張天師,張天師推行道教,凡入教者須繳五斗米,又稱五斗米教;米是以鬥為度量單位,演變至今就成為神明案上的 鬥桶。 鬥桶內盛滿白米,裝滿各種法器,由道士引導參香祭拜,期能消災解厄,祈求延生長壽的一種科儀。 本宮於每年農曆十一月起開始接受信眾報名點光明燈,並於每月的農曆初一、十五由本宮誦經團會為點光明燈者誦經、消災植福,讓點燈者能得到精神上信仰的力量,成為工作及生活之動力,除此之外更於每年八月廿七日舉辦光明燈法會,由本宮道士羣透過隆重的科儀及啓奏疏文等儀式為點燈者加持、提升,歡迎信眾大德前來點燈參香禮拜。 濟安宮每年度都會在固定的時間舉行重要的慶典活動,各位信眾可以追蹤我們網站或臉書專頁的訊息掌握最新動態。 新竹市內天后宮今天舉辦慈善贈米活動,現場發放白米近5000斤給7個單位、150戶低收入戶。
忠安宮: 雲林縣斗六市南聖宮 陳希賢 640雲林縣斗六市南聖路301號(提供進香團或40人以上) 電話: 05-5325335 費用逕洽
民政處指出,新竹內天后宮原建於清乾隆13年,距今270多年歷史,與乾隆年間興建的長和宮、城隍廟皆為當時竹塹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1946年改建於現址,主祀天上聖母,另也奉祀文昌帝君與武財神爺神像。 市長高虹安首度參與幫忙搬米給弱勢族羣,她感謝內天后宮為地方帶來心靈安定力量,助弱行善不遺餘力,她也向現場志工、排隊等候領米的民眾拜早年。 鎮安宮主奉五年千歲,每年舉辦春、秋二祭典,其中春祭在農曆正月15日元宵節,由五股14村莊信徒恭請五年千歲遶境祈安,並由五股每年輪流提供飯擔讓參加遶境的信徒及民眾食用,這就是五年千歲喫飯擔,每年吸引數萬人參加。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雲林褒忠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喫飯擔將於2月5日登場,今年主普股為東勢鄉同安村,預計吸引10萬人朝聖,村長陳俊來說,全村850多戶,每戶最少會提供30公斤油飯,還有炒麵、炒米粉、水餃及羊肉湯等各種熱湯,讓所有人「喫平安」。 全劇分“人篇”、“鬼篇”、“狐篇”三部分,以唐高宗時期爲背景,講述青年時期的武則天在破解一系列懸疑事件的同時,與高宗排除異己、穩固權力的故事。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假期即將到來,桃園機場今天(1月14日)出現旅客高峯,第一航廈上午6點~11點之間就湧入7000多人,登機櫃臺大排長龍,有民眾抱怨光排隊就花了1個小時,而人潮也湧進機場美食街,業績雖然成長30%~40%,但也造成餐廳大缺工。
廟宇翻修之計因故延磐,遲遲未有進度,原廟宇長期處於閒置狀態,遭榕樹樹根攀爬破壞。 後於2019年9月8日進行重修工程,並由臺南市市長黃偉哲與廣安宮董事長葉炳南主持動工儀式,於2020年8月舉行上樑儀式,後將民族路的臨時行館空間撤除,成為通往新美街廟體之通廊入口,並於2022年6月12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且有各友宮交陪境舉行平安遶境,在該日21時15分將各神尊依照道教儀式入火安座完成。 王宮的創建,起初為鄭成功的部將以奉祀神明為掩護,但實地暗為伺機反清復明。 但隨著之後施琅攻臺、鄭克塽降清,此事亦就此煙消雲散。 陳文達《臺灣縣志》亦記載:「小媽祖廟,開闢後,鄉人同建。在水仔尾。小太子宮,偽時建。面海。聖公宮,偽時建。王宮,偽時建。」其中王宮即為廣安宮,偽時指明鄭朝。
忠安宮: 鎮安宮建醮 16000尊神像回孃家
後因神尊供奉爐主家中,每逢祭典來回搬動極為不便,遂有建廟之議。 由當時主事召開角頭耆老及信徒大會,決議建廟事宜,於民國50年 忠安宮2025 (1961)秋勘擇地奠基,民國51年(1962)興建,同年落成入廟,廟名「忠安宮」,並奉清水祖師為主神。
- 月眉村則是於11月1日,先於村內繞境之後再送王爺回馬鳴山。
- 五年千歲的姓氏為子年張、丑年徐、寅年侯、卯年耿、辰年吳、巳年何、午年薛、未年封、申年趙、酉年譚、戌年盧、亥年羅。
- 死後有人祭祀的鬼,不會危害人類,但是那些沒人祭祀的孤魂,會危害人類,民間相傳因地藏王菩薩曾發願,「普渡六道眾生」所以會在每年七月一日開鬼門,讓羈留在陰間的眾鬼返回陽世探望自已的子孫親友,真到七月底才將眾鬼召回地獄,所以鬼門大開時,家家戶戶都要供奉菜飯,以免受到他們的作崇。
- 馬鳴山鎮安宮轄下五股十四莊,涵蓋雲林縣褒忠鄉與東勢鄉的部分村莊,以五年建醮的五大柱區分,分別是主普股:月眉村、田洋村。
死後有人祭祀的鬼,不會危害人類,但是那些沒人祭祀的孤魂,會危害人類,民間相傳因地藏王菩薩曾發願,「普渡六道眾生」所以會在每年七月一日開鬼門,讓羈留在陰間的眾鬼返回陽世探望自已的子孫親友,真到七月底才將眾鬼召回地獄,所以鬼門大開時,家家戶戶都要供奉菜飯,以免受到他們的作崇。 這種拜「好兄弟」的活動,從七月初一到三十持續一個月,整個活動在七月十五當天達到最高潮,成為一年中祭祀規模最大,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七月十五當日俗稱「中元節」,道士們以誦經作法事和三牲五果普渡十方孤魂野鬼。 佛教徒則以百味五果供養佛祖,舉行「盂蘭盆會」兩者原是有區別的,然而本省民間欲將它合而為一。 本宮有鑒於新春期間安文昌燈的擁擠,於每年農曆十一月起開始接受信眾報安文昌燈,廟務人員會欲點文昌燈之信眾書寫名牌,安置於文昌殿壁位上,並於每個月初二、十六由本宮道長誦唸名冊,每年農曆8月27日舉辦延燈法會,祈求大開智慧、庇佑考運亨通、文筆流暢、步步高昇。 「燈」在道教而言,乃為「元神」的象徵,當一個人元神不夠的時候,身體或運勢會呈現衰弱,因此許多信眾在每年新春都會點光明燈,祈求身體、事業、前途、考試…等等一切順利;就心裏層面而言,點光明燈會讓自己得到精神上的力量,使工作、生活更有力、讓自己的生活態度更樂觀進取。 點光明燈乃是信眾於每年新春到廟裡,透過捐輸點燈的功德金向神職人員預約一盞,點亮自己或家人的燈,其意義乃是在神明的庇佑下,可以讓自己或家人增長運勢、趨吉避兇、保平安、掃黴運、更可以讓自己更有信心而能努力不懈、不斷的精進。
忠安宮: 臺灣較有名或歷史悠久的關帝廟列表
後殿於民國七十三年改建鋼筋水泥三層富麗堂皇宮殿,分別供奉觀音菩薩、三官大帝、玉皇大帝。 本宮現正朝休憩、觀光、遊樂發展,已花費新臺幣貳億元興建「五年千歲公園」可供香客佇留欣賞,舒暢身心。 本宮供奉的王爺相當特殊,稱為『五年王爺』,實際上祟奉有十二位王爺,但因為逢五年才舉行一次大的祭典,故稱「五年千歲」。 這十二位千歲依值年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歲次順序分別為:張千歲、徐千歲、侯千歲、耿千歲、吳千歲、何千歲、薛千歲、封千歲、趙千歲、譚千歲、盧千歲及羅千歲,因為誕辰各不同如要一一祭祀,諸多不便,且有浪費之嫌,而一般信徒亦未能記憶,有鑒於此,統一祭祀,擇定農曆十月二十九日為鎮安宮五年千歲之綜合聖誕。
忠安宮: 臺南市南化區驪山老母宮 臺南市南化區南化裏14鄰289之1號 06-5773202 費用逕洽
目前就讀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班。 農曆10月26至28日之間,五股內村莊備辦鼓吹陣頭前往馬鳴山鎮安宮與麥寮拱範宮請神,因為五股內大部分村莊也同樣隸屬於麥寮拱範宮的股內,因此多先前往麥寮拱範宮迎請媽祖。 忠安宮 不過也有例外,譬如田洋村以刈火取代迎請神像,褒忠三村則是迎請村內輪祀的五年千歲與北港媽祖,僅有五年到時,才會準備陣頭並繞境。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五股內大多數信仰麥寮媽祖,但褒忠三村則是以北港媽祖為重,是相當有趣的例外。
忠安宮: 雲林縣東勢鄉賜安宮 黃德鴻 635雲林縣東勢鄉四安路25號 電話: 6991025 費用300
關於呂洞賓的日常生活,從其詩作中可以看出,「閑來無事玩青山,悶即街頭貨丹藥」,「起來旋點黃金賣,不使人間作孽錢」,點金合藥,以此為生。 「閉門清晝讀書罷,掃地焚香到日晡」,靠坐禪、讀書來度日。 「綠酒醉眼閑日月,白蘋風定釣江湖」,「等閑倒盡十分酒,遇興高吟 一百篇」,以垂釣、飲酒、賦詩、作書自娛。 此外又弈棋、舞劍、撫琴,這些都是士大夫所崇尚的,再加上道教的煉丹、佛教的坐禪,寄情物外,了絕塵緣,的確是 避亂全生的好辦法。 《宋史.陳摶傳》謂:「關西逸人呂洞賓,有劍術,年百餘歲,步履輕捷,頃刻數百里,數來摶齋 中。」後代傳說他能飛劍取人頭。
忠安宮: 雲林縣臺西鄉 安海宮 林有福 雲林縣臺西鄉民權路6巷2號費用500
茄拔天后宮的交陪除了請水過程中會拜訪的廟宇外,尚有山上天后宮。 山上天后宮的「大媽」分香自茄拔天后宮,原本雙方交情很好,但據說在某次香科因陣頭之事鬧得不愉快,後來山上天后宮蓋牌樓時僅書「玉二聖母」之名號,使得茄拔天后宮感到不受尊重而中斷交誼。 後來某次茄拔天后宮要出香,山上天后宮剛好更換主委,表明要讓山上天后宮大媽回「孃家」,雙方纔言和恢復交誼。 茄拔天后宮的祭祀圈主要就是茄拔地區(善化區嘉南里、嘉北里)一帶,約有上千戶。 到了明永曆廿四年(1670年)十月,居民曾順、曾快觀提議修建廟宇,將之改成磚造建築,且為坐東朝西。 而後該碑記載茄拔天后在雍正十一年(1733)四月因廟宇破舊不堪,遂由居民曾武烈、林語都呼籲重建,且廟宇坐向改成坐東朝西。
忠安宮: 樹林濟安宮 中秋送暖愛心物資發放活動
五年千歲的姓氏為子年張、丑年徐、寅年侯、卯年耿、辰年吳、巳年何、午年薛、未年封、申年趙、酉年譚、戌年盧、亥年羅。 根據十二地支依序值年,主掌行瘟驅瘟之責,而每逢寅(虎)、午(馬)、戌(狗)年,鎮安宮則舉辦五年一科(實為四年)的祈安醮典,十二王爺因此被稱為五年千歲。 馬鳴山鎮安宮廟埕前也自成一個商圈,匯集了不少流動攤販,每一攤在這裡都擺了相當久,樣式看起來相當傳統,也充滿故事感,更是褒忠美食的聚集地,像是「九姐妹碳烤玉米」就是來這裡參拜時必喫的美食。 不過,對於廟宇文化沒有興趣或是沒有信仰的人來說,通常不太會想來這裡看看,但馬鳴山公園廟埕前有一座「馬鳴山五年千歲公園」,迴遊式的庭園卻意外爆紅,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來朝聖。 此地居民在鎮安宮旁建了一座五年千歲園,其佔地頗廣,且有一座海蝕礁堆成的小山叫馬龍山,因山頂有座似龍以馬的動物銅像,象徵馬龍之意,登臨其上,可遠眺雲林平原及鎮宮全景,視野極佳。 因五年千歲共有十二尊,聖誕各有不同,為方便祭祀,於每年農曆10月29日總合祭祀,每五年並舉行一次建醮大祭典,信徒們並稱之為『五年到科』,為褒忠鄉的大日子。
忠安宮: 臺南市左鎮區慈蓮寺 臺南市左鎮區岡林裏10號 06-5730105隨喜(近月世界)
〔記者黃淑莉/褒忠報導〕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舉辦五年祈安三朝清醮活動,分靈到海外、國內各地的神像陸續回孃家,從九月底至昨日總計一萬六千多尊回祖廟,今日起關廟門展開五天的法會,二十日普度五個醮壇一萬桌祭品,場面壯觀。 本宮於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舉行「謝太歲」儀式,由本宮道長率道士以三牲五果舉行隆重科儀,引領本宮董監事及信眾作全天的祭祀,信眾也於謝太歲當日,對來年犯沖之值年太歲作安太歲之登記,祈求能消除歲運災厄。 近年來各廟宇,因點光明燈之信眾很多,以往使用油燈或蠟燭之方式,其大量的燃煙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因此設計有現代燈塔型之光明燈,每一層中都有小隔間,內用暖色的小燈泡或LED作成之燈具,外面透明小窗外殼寫上供奉人之姓名,每年春節期間,信眾都會到廟中去認捐光明燈,祈求「照耀前途」及一年之平安順利。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一般人相信,人是靈肉結合而成,具有三魂七魄,人死亡後,靈肉自然分開,七魄分散,只剩下三魂就是鬼。
忠安宮: 雲林縣四湖鄉參天宮 654雲林縣四湖鄉關聖路87號電話: 7872052費用逕洽
典型農業社會的雲林縣,因為開發緩慢,保留著質樸濃厚的農村風景,來到雲林旅遊,也會發現雲林人信仰虔誠,各地都有一座匯集當地人記憶的廟宇,也成了外來觀光客拜訪的雲林景點。 位於雲林褒忠鄉的馬鳴山鎮安宮便是我小時候住在雲林時,與爺爺奶奶最常拜訪的廟宇之一。 除了來參拜之外,奶奶最喜歡帶我們到馬鳴山五年千歲公園裡面放電,因為這座公園不收費,卻擁有迴遊式庭園,讓人走在其中擁有奇幻風景,像是走進迷宮一般的奇幻行旅。 忠安宮 馬鳴山鎮安宮位於雲林縣褒忠鄉的馬鳴村,是臺灣五年千歲的信仰中心。 五年千歲實際上有十二位,即是民間所俗稱的十二瘟王或十二代巡。
鎮安宮每五年舉辦一次大規模的三朝祈安清醮,小科年則縮減規模,改建為期兩日的一朝祈安清醮,從28日的傍晚五點起股入醮開始,晚間發奏表章,祈請三界,隔日29日的傍晚舉行馬鳴山莊內的小型普度科儀。 晚間於分燈捲簾等科儀結束之後,鎮安宮則迎請值年的趙、吳、張千歲,前往鎮安公園內的九龍船,舉行「龍船換班」的科儀。 這個儀式的意義是,迎請三位值年的五年千歲交接職務,登船啟航巡狩人間,是鎮安宮相當獨特的醮典儀式。
忠安宮: 雲林縣-褒忠鄉
本地村民到他鄉打拼且落地生根,祈能繼續受千歲庇佑且為了方便祭拜自行雕刻千歲神像供奉者眾多。 忠安宮 再者,千歲至各地因緣顯化,救世濟民亦讓當地百姓感受五年千歲神威顯赫。 各地宮、廟、寺、壇、堂……等,紛紛向本宮申請分靈,期能借助千歲神威,救濟世人。 因為這樣,使得馬鳴山鎮安宮晉昇成一個知名性的廟宇。 清康熙元年(西元1662年),那時用草葺搭建草壇,繼而改建木造廟宇,並經數次翻修,至光緒十三年,因木造廟宇破損,當地長老陳國、陳圍發起重建,完成磚造廟宇,民國二十六年,廟宇又蛀蝕,元長鄉信徒李於音及管理人蘇看兩人,專責募款修建廟宇及兩側禪房。
忠安宮: 彰化縣花壇鄉文德宮福德正神 彰化縣花壇鄉白沙村彰員路三段6號 ( 786-3904費用逕洽
本宮自每年農曆十一月份起開始接受信眾報名安太歲,並於正月由道士擇日進行啓奏疏文為信眾安太歲,歡迎信眾於正月新年期間至廟裡拜拜祈福。 忠安宮於民國七十五丙寅農曆六月十八日眾委員信眾合力買下現址,再由各位熱心鼎力相互來廟樂捐,始成功完成此華麗堂皇忠安宮。 忠安宮主祀清水祖師,據廟碑記載,道光年間(1835 ─1840)中崙聚落的先民於由曾文溪以北遷居於此開墾定居。 當時有莊民帶來張公二法主與吳府千歲兩神尊來此供奉,由於莊民信仰上的共同需求,遂將二尊神明獻給全村村民,以供朝拜。 忠安宮2025 初時,以爐主制輪祀於民宅,每逢神誕日,便設臨時壇舉行祭典,結束再將神尊請回爐主處,如此歷時一百餘年。
但卻因黃道士為粵籍而樹林為閩莊,後竟推翻神意改由閩籍王添丁道士來主持。 濟安宮於廟內道場設內壇,廟外之外壇有玉皇壇、天師壇、北帝壇、觀音壇及福德壇等五大壇。 醮祭經費由「鬥燈首份」及「丁口錢」來籌措,鬥燈平均約一千元,爐主最高則要一萬二千元,丁口錢限醮祭內十二里信徒,但居民非常踴躍捐獻,此相隔40年的建醮大祭典,場面盛大且耗費鉅資,多達一千五百萬元以上。 創建於馬鳴山鎮安宮創建於西元1662年,廟宇矗立在雲林褒忠鄉,主祀五年千歲,過去至今都是當地人的信仰中心,不少外縣市的香客更會搭著遊覽車前來進香參拜,無論平假日都有不少香客朝聖,我們家也很常來這裡拜拜,這裡真的相當熱鬧。 忠安宮2025 小時候住在雲林,加上資訊沒有像現在發達,家人能帶我們去的雲林景點其實不多,而鄰近我老家的馬鳴山鎮安宮就成了我們家最常光顧的地點,無論是來參拜,或是來逛逛廟埕的市集,五年千歲公園承載了不少我小時候住在雲林的回憶。
忠安宮: 臺南市北門區南焜身代天府 臺南市北門區鯤江裏976 號 06-7864711
鎮安宮殿分三進,建築巍峨,雕飾細緻華麗,寺內古匾頗多,值得參觀。 寺前庭園闢為中正紀念公園,公園內設置先總統 蔣公銅像,並有慈恩園、雕塑觀音大士、救世蓮池、馬龍山、龍馬負圖等雕像,兼有涼亭、假山奇石、噴泉水池等庭園造景,豐富而雅緻。 濟安宮於昭和2年(1927年)東遷竣工,該年10月24日舉辦慶成祈安醮祭。 因臺灣慣習,醮祭多選於農閑之時,多以陰曆10月末至11月初,過早則忙於農稼,過遲則農曆新年將至。 1967年濟安宮為慶祝大修完工,舉行三朝祈安慶成醮,為籌辦醮祭工作特設「樹林濟安宮慶成福醮醮局」,設理事長一人副理事長2人,下設總務部、財務部、祭典部、修建部及慶祝活動部,祭典部轄祭典及設備兩組,慶祝活動部設體育、康樂、展覽及紀念事業組。 為遴聘道士團主持醮儀,特列道士團名單於神明面前當眾擲筊,由中壢市黃觀開道士當選。
忠安宮: 雲林縣北港鎮朝天宮香客大樓 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178號 05-7831151 (隨意奉獻)
農曆正月十五日上元節,鎮安宮舉辦五股十四莊的遶境,而這十四莊則輪值供餐,準備大量的食物提供給參與遶境的各莊陣頭、轎班、隨香信徒食用,這個喫飯擔的習俗後來逐漸廣為人知,參與人數增加到數萬人之譜,成為鎮安宮最常登上媒體版面之祭典活動。 至秋冬之際的10月29日,為鎮安宮的統一聖誕祭典,由於五年千歲的聖誕皆不同,因此選擇這一天作為五年千歲的聖誕日,這天也是鎮安宮股內村莊舉辦謝平安的日子。 五股內大部分村莊在農曆的10月26、27、28日擇日前往鎮安宮迎請五年千歲回莊祭祀,配合農曆十月底的進香團,形成一個十月小香期。 廣安宮曾在民國41年(1952年)整修落成並舉行建醮大典,之後一直到了民國87年(1998年),因廟體老舊、年久失修,當時經董監事會商議後決議翻修,遂恭請池府千歲暨列位尊神移駕至廟體龍邊民族路的臨時行舘安座(石精臼點心城旁)。
龍船換班之後,子時於廟埕酬謝三界,道士團手持五股十四莊繳來的信士丁口,一一於上蒼前誦唸姓名與丁口數,祈求上蒼保佑五股眾信士閤家平安,鎮安宮可說是五股信徒的中介者,將信徒的祈願透過醮典以上達天聽。 忠安宮 臺灣有些地區會在農曆七月時收兵,為了是避免與好兄弟發生衝突,而此區農曆十月底的收兵,則是為了要請戍守村莊四方的外五營兵將回來廟內看戲,接受犒賞,如同放假的概念。 有設置外五營的村莊會執行收兵與放兵的儀式,通常於10月28日收兵,29日祭典結束後於11月1日放兵,讓兵將各回崗位。 小科年多數村莊不遶境,僅於五年大科年的時候才舉行,湖頭厝與新厝仔兩個聚落,在迎請五年千歲與麥寮媽祖回莊時,即展開平安遶境。 月眉村則是於11月1日,先於村內繞境之後再送王爺回馬鳴山。 五股十四莊雖整合在鎮安宮的信仰的體系之下,但各個村莊舉辦平安祭典的詳細內容卻不盡相同,十分饒富趣味。
重頭戲是二十日即農曆十月廿九日普度活動,設有五大醮壇擺設一萬桌祭品,當天晚上在鎮安宮第一停車場有晚會,邀請多位歌星表演,廟方預估,五天約有十萬信徒、香客及陣頭湧入鎮安宮。 馬鳴山鎮安宮主委吳永祥表示,鎮安宮「五年千歲」其實是供奉十二位王爺,「五年」是指五年舉辦一次大型慶典,因此又稱「五年到」,十二尊神像誕辰不同,為方便信徒祭祀,廟方擇定農曆十月廿九日為五年千歲統一誕辰。 本宮自每年農曆十一月即接受信眾及報名點光明燈供於神尊座前,長年受神尊護持,又於每個月農曆初一、十五,由本宮誦經團誦經加持,為點光明燈之信眾消災納福,更於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七日舉行光明燈法會,透過道教隆重科儀,由道士引領祭拜,過程隆重莊嚴。
本宮的延燈法會又稱為「光明燈法會」;光明燈是供奉神的一種燈具,體積小、數量多,是設計給信眾使用的,在亞洲無論是佛教或道教之宮廟都有點光明燈之習俗,即使在歐美,天主教的教堂中,類似光明燈的是小蠟燭座,讓教徒點燃,代表自已對真理的信仰。 本宮平日即有常設之道士或道長為信眾「補運」之儀式,平常都在農曆每月初一、十五,尤其以新春時間最盛行,俗稱「補年頭運」乃是替新的一年祈求好運到,而六月六~七日用開天門來補下半年運稱為「補年中運」,這一天子時起,本宮道長率領道士羣進行隆重科儀,引領董監事祭祀為信眾祈福,大批香客蜂湧團拜熱鬧非凡,這一夜不關廟門,以利信眾來宮消災納福。 臺灣風俗認為六月七日開天門日,可以向玉帝祈求一種心願。
忠安宮: 桃園大溪|隱藏版祕境大公開!湖中廟宇、天空步道,6個大溪拍照打卡景點推薦
呂洞賓精於道教之方術,並能以各種方術助善除惡,解人急難。 或做讀墨客,索價甚昂,沒 有人理他;或作傲士,忽然而來,又飄然而去,要等到他去後,人家方始知道是神仙,而懊惱之至。 忠安宮 所以後代演變出許許多多關於呂洞賓為人醫病、救度窮人、懲除 惡人的故事,並把各種神仙方術,神仙故事,都附會到呂洞賓身上,使他成為道教中無所不能的神仙人物。 從宋代起呂洞賓信仰形成後,被道俗共同奉為八仙之一, 且在八仙中最為著名。 據說在1958年的重修工程中,有個工人聽說媽祖神像是軟身神像,好奇翻動媽祖衣服查看,回家後就病倒多時,後來這名工人心想可能是自己冒犯了媽祖之故,便到茄拔天后宮祈求原諒,之後便病癒。 茄拔天后宮原本坐東朝西,之所以改變成現在的坐西朝東,據說是媽祖遙望故鄉,思鄉情切,結果影響到居民,使得居民情緒不定,使得其他地方的人覺得「茄拔人很兇」,所以才將天后宮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