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蜜樹7大好處2025!(小編推薦)

本屬主要特性多為喬木,生長勢強,對土壤適應性廣,果實為聚合果,食用果肉為心皮所發育的假種皮, 富含多種營養元素, 種子更可烹調後食用。 常綠中喬木,樹高9~20公尺,全年都在成長,但以3~5月及7~9月間抽長新芽較顯著,廣植於熱帶地區,臺灣可栽植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著果量與平地無異。 葉互生,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革質,全緣,長11~20公分,寬5.3~6.5公分。 12~3月間開花,雌花常著生於基部之主幹及老枝,雄花穗著生於莖部及頂梢。 雌雄異花,由千百朵花蕊聚合而成,雄花轉黑後掉落,雌花受粉後4~6個月果實成熟。 原產地為婆羅洲與相鄰地區,香波羅外觀性狀酷似麵包樹,樹冠寬廣,具乘涼價值,可景觀庭園樹。

出種率15-25%,每千克種子80-120粒,發芽率95%。 聚花果橢圓形至球形,或不規則形狀,長30-100釐米,直徑25-50釐米,幼時淺黃色,成熟時黃褐色,表面有堅硬六角形瘤狀凸體和粗毛;核果長橢圓形,長約3釐米,直徑1.5-2釐米。 可能原產於印度西高止山;尼泊爾、印度(錫金)、不丹和馬來西亞有引種栽培;中國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南部)等地均有引種栽培。

波羅蜜樹: 波羅蜜食用

波羅蜜的種子狀似鵝卵石,光潔而有石頭樣花紋,質硬如木,但尚可嚼動。 生食或有微毒,可引起些許頭痛、噁心和嘔吐等症狀。 每一棵樹都是一個小小的自然生態系,有樹,就會有鳥、昆蟲以及各式各樣的生命,即使是播下一顆種子如此微小的開端,未來蒼鬱的森林也是可以期待的。 當資深園藝工作者羅宗仁、樹木攝影專家鐘詩文,接下大樹文化總編輯張蕙芬託付的艱鉅任務時,他們完成的,是臺灣樹種生命的記錄。 啲核可以炒熟或煮熟當成飯嚟食,味道同芋頭差唔多。

  • 乾根煎藥,用以治療器官麻痺、半身不遂,也用於治療皮膚外傷和骨折;用根製成的藥膏,還用來治療雀斑、皮膚感染等,對濕疹、牛皮癬也有療效。
  • ◎節氣生活每年此時,小朋友最期待的就是過農曆新年了。
  • 由先前段落我們已明白新興果樹產業發展問題,更對波羅蜜屬果樹有概略的瞭解,我們進一步利用SWOT分析,預估此屬果樹發展潛能。
  • 由於種子取得容易,而且萌芽率極高,一般都用播種繁殖,但要選擇假種皮香甜度高、著果巨大的植株作採種母本,而且也要避免被其它不明母樹的花粉雜交。
  • 波羅蜜品種類型頗多,按包肉品味分“幹包種”和“濕包種”兩大類型,前者生長略慢,結實個大而少,遲熟,包肉乾滑爽脆,味甜而香氣濃鬱,後者適生性強,生長快,結實多而個稍小,早熟,病蟲害少,包肉鬆軟,味更甜膩。
  • 空中壓條繁殖能保持品種優良性狀,又能提前開花結果。
  • 若遇控制其生長,建議在春天或初夏進行修剪,你可以在任何高度截斷阿波羅植株,它會從被切割處發展出一個新的葉子羣。

花:雌雄同株異花,單性聚合花,雄花序頂生或腋生,圓柱形;雌花序圓柱形或長圓形,生於枝幹的球形花托內,黃綠色,花期長,每年約2次,11月至翌年3月及8-9月。 佢嘅樹有廿到卅米高,花係單性,雌雄同株,雖然佢啲花比較細,但係佢啲果比較大。 佢嘅果生喺樹上面,至少有25釐米直徑咁大,最長可以去到60cm到,重量一般去到20kg,最大嗰嚿可以去到40kg。 波羅蜜樹 佢嘅結果方面都靈舍唔同,唔單止喺生咗4——5年嘅細樹嫩枝都結果,甚至喺老莖都可以開花結果。 而佢嘅核好似啲慄咁大,入面有好多澱粉響度。

波羅蜜樹: 波羅蜜苗

”這被認爲是最早關於波羅蜜來源的解讀;考古學家發現距今約3000~6000年時印度就已經在種植波羅蜜;植物學家德坎道爾在《栽培植物考源》中也明確標示波羅蜜的原產地爲印度。 除了樹木本身作為觀賞和遮蔭的好工具,其樹葉也是包制兩地農家餈的好材料,可以令農家餈的味道更清香,增強口感。 取下的波羅蜜果肉,如果喫不完,冷藏能保存4~5天,冷凍則可放1個月,波羅蜜籽則不耐儲存,從果肉上剝下來後,需盡快煮熟食用完畢。 波羅蜜的果實,切開後會產生黏性很強的黏液,沾到手上或刀子上都很難清,帶手套可以防止黏液沾手,以及外層的果皮刺手,沙拉油則能避免黏液直接接觸刀面,後續清潔會比較方便。 輕壓果實可以感覺到偏軟帶點彈性,就代表波羅蜜已經熟了,若壓不太下去,觸感偏硬,建議再多放幾天讓它軟化,或是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到太陽下曬一、兩天,就能加快變軟的速度。 此外,也能順便拍拍果實,聽它發出的聲音,比較低沉的代表熟度較高。

另外,利用聞香法(果實發出特有的香味)或敲擊法(木條或竹枝輕敲果實,聲音較沉者),來確定果實是否成熟。 波羅蜜果實含有黏稠的乳汁,因此切果前先在刀上抹沙拉油,以便清洗。 波羅蜜全身皆有用途,木材可製作樂器、傢俱、手工藝品。 果實可鮮食或加工製作罐頭、果乾,木材可染僧侶用的黃色袈裟。 幹生果現象是波羅蜜最引入注目的特徵,熱帶樹種常有開花結果於樹幹的特徵,這是因應熱帶地區的食果動物生態的演化,波羅蜜因為有健壯樹幹的支撐,得以逐漸長出越來越大的果實。 香甜的假種皮可供食用,有些人不喜歡假種皮的香味,可將其置入5℃冰櫃中冷藏,取出後冰涼食用,口感及風味都很好;馬來西亞、泰國等熱帶地區,將假種皮風乾做為乾果食用;不甜的假種皮可釀水果酒及果醋。

波羅蜜樹: 波羅蜜生長環境

15~30天施用化肥一次,撒佈淡薄化肥後要即刻水洗,由於葉片大蒸散快,要經常保持足夠的濕度,成長快速,4~6個月移動苗株一次,一年能長高至60公分以上。 前面提到種源的選擇,這點對栽植者很重要,因為有些波羅蜜植株的果實假種皮沒有什麼香甜度,所以要確認種源栽植較保險,不然栽植到成熟株再砍除很可惜。 當然如果採用優質母樹,周圍沒有其它傳播花粉的不良植株,其種子也可以做為種源。 菠蘿蜜是桑科波羅蜜屬常綠喬木,盛產於中國、印度、孟加拉等熱帶地區國家,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一般重達5至20公斤,最重的紀錄超過59公斤。

波羅蜜樹: 波羅蜜生態

光學顯微鏡觀察發現波羅蜜的花粉粒形狀小,數量多,是典型的風媒傳粉植物。 在雄花發育成熟時花絲伸長,使得花葯露出花外,花粉囊壁縱裂,散發出花粉粒;雌花發育成熟時柱頭露出,承接隨風飄來的花粉粒,增加授粉機會。 波羅蜜樹 經過受精授粉後,花粉粒開始萌發,而後花粉管開始進入花柱,數小時後,花粉管通過花柱進入子房。

波羅蜜樹: 草莓甜度比一比!最夯白草莓、豐香、香水、戀香品種一次全圖解

波羅蜜屬果實之風味具有特殊性,因此消費上也具有特定的族羣,但憑藉著低成本栽培與副產品開發價值,可為未來發展重要作物之一。 波羅蜜樹 果實外觀常被誤認成榴槤的波羅蜜,果肉風味有著「香蕉+芒果+鳳梨」的清香與甘甜,波羅蜜原產印度,後傳入中國,據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講:「波羅蜜,梵語也……食之味至甜,美如蜜……」可知此名來自梵語。 波羅蜜樹2025 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頂生或腋生,圓柱形,長5-8cm,直徑2.5cm,幼時包藏於託葉內;雄花花被2裂,裂片鈍,雄蕊1;雌花序圓柱形或長圓形,生於樹榦或主枝上的球形花托內;雌花花被管狀,六棱形,花柱側生。

波羅蜜樹: 波羅蜜 – 農業知識入口網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菠蘿蜜中含有豐富的糖類、蛋白質、B1.B2.B6.維生素C、礦物質、脂肪油等。 其主要治療的物質是從菠蘿蜜汁液和果皮中能夠提取一種叫做菠蘿蜜蛋白質的物質。 波羅蜜的籽煮熟之後也能喫,最簡單的方法是放入滾水中,最少煮30分鐘後再取出,剝掉外層的皮後就可以直接食用,或者也能跟排骨、雞肉一起燉煮熬湯。 煮熟的波蘿蜜籽,口感鬆軟綿密,類似菱角或栗子。 印度阿育王為弘揚佛法,於世界各地廣建佛塔供養舍利,因此印度塔樹亦被稱為「阿育王樹」,在佛教盛行的地方都被當成神聖的宗教植物,在寺廟周圍常常可以看到。 高可達 10 公尺,幹 20~30 公分,樹皮略帶黑褐色,具有多數分枝,有時在樹幹很低處便有枝條長出。

波羅蜜樹: 波羅蜜繁殖方法

適合全日或半日照溫暖環境,臺灣平地及低海拔山區都可以種植,但以中南部種植產量較多。 種植地土壤要深厚且富含有機質,成株葉片茂密,水份的蒸散量高,因此必須注意供水,避免久旱造成落葉現象。 因為果實碩大,如果結於較細的側枝上,可立支架支撐以免折枝。 、臺灣櫸木、茄苳、黃槐、錫蘭橄欖、福木、黑板樹、臺東漆、銀葉樹、杜英、木麻黃、麵包樹、波羅蜜 … 解密一:樹形與樹幹 雖然每一種樹木大多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外形,但受限於環境因素、個體差異 … 波羅蜜樹2025 ),又名沙羅雙樹、缽羅叉樹、波羅叉樹,摩訶娑羅樹、沙羅樹、鶴林、鵠樹、無憂樹,為龍腦香科娑羅屬植物,產於印度及馬來半島等南亞雨林之中。

波羅蜜樹: 波羅蜜植物學史

香波羅喜高溫多濕,於5℃環境下寒害嚴重,喜排水良好土壤,強風環境易折斷著果枝梢,臺灣現今只有零星於南部栽培,並無經濟生產。 波羅蜜樹高可達20公尺以上,體液乳白色。 葉互生,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革質,全緣,幼株葉片偶有淺裂。

波羅蜜樹: 波羅蜜生長環境

乾根煎藥,用以治療器官麻痺、半身不遂,也用於治療皮膚外傷和骨折;用根製成的藥膏,還用來治療雀斑、皮膚感染等,對濕疹、牛皮癬也有療效。 樹體相當高大,一般可達15到20公尺,甚至可達30公尺,每年兩次花期分別為11到3月與8、9月間,開花後約4到6個月可成熟採收,每年春季4月當桑椹成熟,也正是波羅蜜最佳品嘗時機,並可持續數個月之久。 《法華經》、《般若經》、《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等諸多大乘經論皆取此說。 寶行王正論說,佈施、持戒為利他,忍辱、精進為自利,禪定、智慧為解脫,略攝大乘義。 此六波羅蜜為戒、定、慧三無漏學所含攝,又統攝菩薩所修的一切行門,俱稱爲六度萬行。

波羅蜜樹: 波羅蜜病蟲防治

波羅蜜口感滑軟,散發香蕉和鳳梨融合的特殊香氣。 波羅蜜的果實多長在樹幹及枝條的基部,由許多小果聚集而成的聚合果,碩大無比,一般約十五公斤左右,重者可達四、五十公斤,堪稱水果王。 夏秋之際成熟,剖開後滿是金黃色的果肉,香味濃鬱,甜度頗高,可生食,亦可炒或煮。 一個果實內種子多可達百餘粒,種子亦可煮食,口感類似菱角。 果皮亦有白色乳汁,非常黏,處理頗費功夫。 波羅蜜(學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是桑科波羅蜜屬植物,常綠喬木,樹高10-20米,胸徑達30-50釐米;託葉抱莖環狀,遺痕明顯。

它模樣就像小顆的波羅蜜,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它的鉀含量豐富,是同為高鉀水果「香蕉」的10倍,每220克麵包果,更有約1碗飯的碳水化合物,成熟果實重達3.2公斤,光1顆果實,幾乎就能養飽「五口之家」。 波羅蜜株高可達二十公尺以上,全株有乳汁,老樹基部常有板狀根,樹皮呈黑褐色。 波羅蜜的葉為單葉,互生,呈螺旋狀排列,厚革質,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葉長七至二十公分,寬三至七公分,葉面光滑,全緣。 波羅蜜開花後約4~6個月果實纔可成熟,果實沒有後熟作用,一旦收穫後,果實不能繼續成熟,貯放只能使果皮軟化,降低乳汁量,便於剝取果肉。 原來這並非荔枝,而是野生的「波羅蜜」,目前仍在生長中,等到完全成熟後,會再更大顆、顏色變得金黃,且形狀呈現橢圓,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 【大紀元2020年07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宜芬綜合報導)楊貴妃最愛的荔枝香甜多汁,現在正值產季。

大乘佛教又說有十波羅蜜(十度),為六波羅蜜上再設方便(upāya;漚波耶)、願(pranidhāna;鉢羅尼陀那),力(bala;波羅)、智(jñāna;若那)。 明昆長老所編著的《南傳菩薩道》(Great Chronicle of Buddhas,又譯《大佛史》)將十波羅蜜視為聲聞、緣覺與菩薩的共學道品,而非菩薩特德。 注意:因為菠蘿蜜沒熟,但是又切開了,不管哪種處理方式,都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讓果肉暴露在空氣,會沾染細菌、灰塵等。 可作蔬菜食用,將其炒熟食用,味美如慄,有止渴、通乳、補中益氣功效,另外波羅蜜的核也是可以食用的,可以煮著喫或者鹽焗。

波羅蜜樹: 波羅蜜品種 – 農業知識入口網

成熟果實的包肉富含糖類和維生素C等,為上等水果,味甜蜜濃香,也可調製飲料,或者製成果乾、罐頭和釀酒籌。 種仁佔全果重15-30%,澱粉含量高,炒食或煮食,味如板栗。 對波羅蜜進行嫁接,應先地播培育砧木,待苗木莖長粗即可芽接;每年3~10月,選擇生長健壯且開始木栓化的2年生枝作接穗。 可採用容器育苗及地播育苗方法,栽砧後等待成苗即可定植。

波羅蜜樹: 波羅蜜子料理

種子煮熟後去皮,口味有如菱角,可加糖或添加排骨煮湯,風味極佳,而且營養豐富,是很好的健康食品。 Copyright© 1999~2023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把不是「波羅蜜」 的相關產品都通通誤以為就是「榴槤蜜」,而把凡是同科的水果如「麵包樹 … 榴槤蜜 – 花花世界 … 的佔木,就是所謂的重型柴油引擎拖車頭! 本株共嫁接5個品系,分別為優秀品種波羅蜜 … 波羅蜜實生樹6-8年結果;三十年生達盛果期,有大小年之分。 採種母樹宜選速生、結實早、產量高的,同時果實要選樹幹下部、果大、外皮肉刺粗而疏、包肉肥厚充分成熟的乎問的果放置幾天,使果實軟化,然後破開取出種子,用清水洗淨陰乾。

波羅蜜樹: 波羅蜜料理

葉為一回羽狀複葉,小葉 6~12 枚,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10~30 波羅蜜樹 公分,寬 3~9 公分,先端鈍或銳尖,基部鈍,硬革質或近似硬革質,短柄或近似無柄,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呈淡綠色。 莢果長橢圓形,長 10~28 公分,寬 波羅蜜樹 波羅蜜樹 4~5.5 公分,內藏種子 4~8 枚;種子長橢圓形,扁平,長 3.5 公分。 原產於馬來半島以及波里尼亞,波里尼亞人會將麵包樹果實以火烤烹煮,此時香氣與口感酷似麵包,故得名「麵包樹」,麵包樹為臺灣常見庭院樹,株高可達10至20公尺,全株含有乳汁。 麵包樹為聚合果,7~8月採收,果實食用假種皮小且薄,較無鮮食價值,大多烹煮後食用。

波羅蜜樹: 菠蘿蜜

波羅蜜的花為單性花,雌雄同株,橢圓形的雌花序生長於枝幹上,圓柱狀的雄花序則為頂生或腋生。 果實為聚合果,長三十至一百公分,直徑二十五至五十公分,重量可達三十五公斤以上,因此被譽為「果王」。 聚合果為黃綠色,表面有六角形龜甲狀突起,內有很多黃色肉質的花被,果柄粗壯,長五至十公分。 瘦果長圓形,長約三公分,寬一點五至兩公分,假種皮為黃色,包被種子,果肉富含香氣,種子約有四十四至一百八十粒。 波羅蜜開花期在春季,結果期在夏季、秋季。

波羅蜜樹: 菠蘿蜜-菠蘿蜜營養,菠蘿蜜功效,波羅蜜怎麼喫?

麵包樹適應性極廣,為同屬間為較耐寒物種,但忌強風,枝稍易折斷,臺灣栽培麵包樹大多歸為觀賞樹。 果:果實碩大結於枝幹上,聚合果呈球形、卵狀橢圓形、或紡錘形,表皮有六角形龜狀突起,未熟果果皮蒼綠色,成熟果黃或黃褐色,果肉甜且富含香氣,主要產期5-9月及1-2月。 榴槤蜜的果形、外皮及植株外觀等特性均與波羅蜜相似,其果型則較波羅蜜為小(單果重0.7~4.9公斤),皮較薄,因此有「小波羅蜜」之稱,又因其果肉帶有似榴槤的氣味,因此又被稱為「榴槤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