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短評:位處東勢區軟埤坑農業休閒園區的天梯步道,每年的4~5月份是臺中知名的賞螢地點,天梯步道全長約3公里,走完約2~2.5小時。 名為天梯,意指山勢陡峻,有上天取經步道之涵義,步道是一個迴圈,不需來回走,也因為是一個迴圈,也有人說這是向上天取經的過程。 早晨趁著旭日初昇,沿步道而上,深入臺中山間祕境,盡情喜受沿途的自然之美,沐浴在森林的芬多精之中,適合全家大小一同踏青健行,來一趟舒活身心的登山之旅。
487157d19a65e34a3c6562af2a732c15.jpg接著繞過觀音亭前往上星期剛剛修復開放的6號步道北段,從這裡可以回望早上剛剛走過的頭嵙山。 而一些想要入門登山的朋友也可能會把大坑步道當成練習步道,畢竟它離市區最近,步道維護完整,還可遠離塵囂,最棒的是可依個人體能與技巧搭配,從簡單的短的循序漸進,一直到連走多條來精進個人體能與技巧等等,更常遇到一些背著重裝的山友來這裡鍛鍊體力,是可以一走再走的好步道。 但是通常有了一定體能與技巧後,便會開始走一些中級山或大山,還是機少聽過有人把所有步道全部走完的。 對於臺中山友來說,大坑步道應該是熟到不能再熟的步道,多多少少都走過個幾條,但是你知道一共有多少條步道嗎? 我一次都走3-4條,也可能有人會說,就為了去逛市集順便走一下9號或10號等等,當然還有一羣常客,每天走的就是那幾條,目的只為了走到某個地點與朋友聚會。 總之就是走過多次,每次走的不外乎就是那幾條,沒聽過有人全部走完的。
大坑1號步道: 大坑1號步道
沿途有視野良好的展望點,包括黑松亭、高峯亭、頭嵙山頂等,若透視度佳可眺望臺中市區、大肚臺地等。 若繼續瀏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 不然不說雖然大坑一號爬起來,但沿路的景緻還是挺美的! 尤其有藍天的時候搭配步道二側的枝葉扶疏,邊走都會忍不住停下來拍一下。 大坑1號步道2025 第一次爬大坑一號步道前曾經先爬文過,看到有人把一號步道歸類到『低難度』步道,呃…對登山小嫩嫩來說,應該是隻有前面這一段低難度吧。 特色 用相思圓木舖設的木棧道,為全臺罕見的特殊步道景觀,有如平衡感及膽量的訓練場,林蔭茂密,無曝曬路段,涼爽宜人。
- 大坑6、7、8、9、9-1號步道較適合男女老少攀登, 1~5號以及5-1號步道對登山客較有挑戰性,建議老年與高血壓者盡量不攀登。
- 大坑1號步道是大坑風景區內12條登山步道之一,1號步道全長約1.6公里,海拔介於 公尺之間,有輕鬆好走的緩坡步道與具挑戰性的高強度步道,還有給小朋友玩的體能遊戲場。
- 地處海拔470至850公尺之間的大坑4號步道,由於坡度落差極大,其中一段長約300公尺的垂直陡坡,考驗遊客的體力及耐力,被稱為「軟腳坡」。
- 8至11月為虎頭蜂的活躍時節,有關預防措施請參考臺灣林務局的資訊。
- 【警政時報 葉鈞宇/臺北報導】 信義分局於12月20日下午14時30分,舉辦「112年金融機構安全維護協調會」 […] 原始新聞來源 112年金融機構安全維護協調會|信義分局與金融機構業者一同守護民眾財產安全 警政時報.
- 步道還能連接望月峯獻堂登山步道,是假日闔家漫步休閒好去處。
- 臺中市政府相當有用心,總計興建十條登山步道,各步道整修良好,一到假日各步道總是可見登山健行的人潮。
- 拾級而上,眼見草原被夕陽染成大片金色的美景,讓人不虛此行。
海拔高度介於395至700公尺之間,結合原野風味和地形特色的體能訓練場適合親子同遊、團體競賽及個人體能訓練活動,更可在春夏交際之時,欣賞油桐花盛開,遍地落英紛飛的美景。 大坑4號步道海拔介於470至850公尺之間,視野極佳,可遠眺臺中市,沿山稜線曲折而上的步道,挑戰登山者的體力與膽識,全程總長度約1810公尺,全程攀登約2個小時,其中一段垂直陡坡長約300公尺,由於坡度落差極大而被稱為軟腳坡,適合體力較為充沛者攀登。 大坑1號步道2025 5號步道是臺灣五葉松分佈最多的地方,從新社的斜頭巷起登,經逍遙亭、行易亭、怡樂亭、獅子亭、黑松亭、高峯亭、頭嵙亭等,是最多涼亭的一條路線。
大坑1號步道: 大坑3-1號步道明年1月開放
步道為相思木搭成的圓木棧道,蜿蜒稜線有如巨龍,隨著上下起伏,沿途視野展望極佳,欣賞青翠層疊的山巒,眺望臺中市區,遠至大肚山臺地、臺中港。 大坑1號步道2025 終點至頭嵙山頂,為臺灣小百嶽之一,常見大冠鷲空中翱翔,雨後山嵐繚繞,有如置身仙境。 臺中市政府投入三千萬元經費,辦理「大坑風景區觀光休憩空間再造及優化指標導覽系統工程」。 大坑3-1號登山步道將於明年一月開放,開放後民眾可由大坑生態園區旁的大坑四號登山步道上山,到達山頂頭嵙亭後,再經由五號登山步道接續三號登山步道,以及新設3-1號登山步道回到大坑生態園區,形成完善的登山環線。 【大坑1號步道】全程約1566公尺,海拔高度介於395至700公尺之間,位於頭嵙山最北方的登山步道,終點連接5號步道,步道為石板、水泥步道以及木梯步道交錯銜接,而蜿蜒小徑裡樹木茂盛,讓登山客免受日曬之苦。
- 結合3、4號登山步道的環狀步道全長約5.2公里,全線不只有高挑戰性的步道形式,沿途也有豐富的生態及絕美的風景等著登山愛好者來探索。
- 即將上任竹東鎮長的郭遠彰,昨(22)日邀集相關單位會勘經常塞車的雲南路,要落實他競選期間提出的「拓寬雲南路」政見;他表示,二、三重地區快速發展,人口急速成長,解決通勤交通壅塞問題,刻不容緩,由公所建設…
- 這一段依著稜線而建,展望甚佳,除了木道依山起伏的美麗景緻外,回頭也可賞望頭嵙山。
- D1bdfc92e8c562cc68a0e352e547fabe.jpg下到1號登山口,記得由廁所旁的橋接到連坑巷柏油路,可以省下至少200公尺的路途,接著踢柏油路來到2號登山口,這裡也有廁所。
- 因為這次是爬一號上山二號下山,走二號步道下山相對的比較輕鬆,也有比較多的餘力可以先賞景色,走二號下山,走得很愜意(笑)。
民視新聞/ 綜合報導過幾天就是耶誕節,過節氣氛越來越濃厚,臺灣第一位元宇宙偶像”萊拉”,日前發布影片,化身音樂盒娃娃,在浪漫的季節,獻上佳節祝福。 即將上任竹東鎮長的郭遠彰,昨(22)日邀集相關單位會勘經常塞車的雲南路,要落實他競選期間提出的「拓寬雲南路」政見;他表示,二、三重地區快速發展,人口急速成長,解決通勤交通壅塞問題,刻不容緩,由公所建設… 0e05ea9dd9155e786ffe700686a5f2fa.jpg下到8號步道登山口必須立刻折返,回到剛剛7號8號交接口,由7號步道再往下走。 3f34c50d241c78a00c4b7347cac11eca.jpg3號步道也是最近才修復開放,中途會經過一條新建的吊橋,夥伴們抬起腳拉筋,直呼好舒服。
大坑1號步道: 大坑3-1號登山步道 明年一月開放
另外感謝熱心維護步道的山友義工們,及搭建修理步道的工人師傅,及臺中市政府的幫助給我們有很好的的步道環境可以運動遊玩。 走一號登山步道很常需要拉著輔助繩索行走,比較不怕一個沒踩好跌倒,建議可以戴手套拉繩索手掌比較不會痛。 動物 豐富的林相,造就許多鳥種的羣聚,例如白頭翁、綠繡眼、繡眼畫眉、紅嘴黑鵯等,特定區塊,也發現五色鳥、山紅頭、小彎嘴等鳥種的蹤跡。
大坑1號步道: 大坑6號步道
但是時間不允許我們多做停留,因為時間比預估的慢了一些,我們只能在短短停留40分鐘左右,立刻驅車前往下半個戰場。 1b4552db6a171852fd617ab27f500312.jpg在2號步道的兩個出入口,是整區裡面唯一有賣東西的兩個地方,如果水或食物不夠,這裡可以補充,看看大夥笑的開心,就知道他們已經獲得充分的補充與休息,該啟程了。 大坑1號步道2025 大坑1號步道2025 6a23c945263adbe5829ed69a691bb58a.jpg雖然回到了5號路線,但是漏了一段200公尺的路線未走,GPX路線上蝴蝶的身體就不見了,吹毛求疵的我們硬是回走到了一號下切口再回到2號下切口,就只為了完美(偷偷告訴你,其實是用激將法把大夥騙來的)。
大坑1號步道: 我們的攝影傢俬
馬來西亞雪蘭莪州(Selangor)巴當加里鎮(Batang Kali),16日發生一起山崩事故,地點位於一處無執照的露營區,截至目前為止罹難者已達30人,另仍有3人下落不明。 值得關注的是,在搜索遇難者的過程中,一名通靈人出現了,神祕的她準確的說出遺體遭埋的具體位置,順利找回了一名失蹤女童,令人驚訝不已。 大坑1號步道2025 另外,福島食品的後續觀察,以及冬奧閉幕式引發爭議的臺灣選手黃鬱婷,該不該繼續擔任掌旗官?
大坑1號步道: 大坑1~5號全餐快閃行(包含5-1/產業道路/橫坑巷)
大坑圓環 位於臺中市北屯區東山路與橫坑巷交叉口,東山派出所正前方,圓環上有棵300年楓香樹與土地公,是圓環的地標,後楓香樹枯死,改植百歲茄苳樹。 大坑1號步道 此地是大坑交通重要樞紐,是前往大坑風景區各景點必經之地,因此也逐漸發展形成商圈。 其最具特色的景點即為12條登山步道,第1~8號步道自民國70年初開闢,依大坑山與溪流交錯的天然地形闢建而成,海拔最高為859公尺,即臺中市最高點:頭嵙山。
大坑1號步道: 臺中爬山|臺中大坑步道9號 資訊
若由6號停車場攀登,途經觀音亭到達風動石,約需1小時40分鐘。 大坑1號步道 韓局長表示,新路線自大坑3號登山步道0K+400處接回長青橋,規劃時考量遠離河牀增加安全性,並考量在地生態,路線選址以對生態影響最小的路線為優先原則,因此路線選擇較靠近山壁,建置時也考量民眾行走安全,於山壁進行邊坡強化工程,由於山壁設置步道基礎建置不易,努力克服困難施工半年終於完成。 大坑3-1號登山步道以相思木棧道形式構築,前段依山而建沿溪谷前行,較為平坦,後段直上接3號步道,較富挑戰性。 此步道臨水,生態豐富,常可見蝶類、蜻蜓、蜜蜂飛舞,沿線為低海拔闊葉林,夏末可見臺灣欒樹的金黃色小花點綴綠意盎然的山林,並於秋季換上鮮豔的磚紅色蒴果。 市政府今年辦理「大坑風景區觀光休憩空間再造及優化指標導覽系統工程」,大坑3-1號登山步道將於明年1月開放,開放後民眾可由大坑生態園區旁的大坑4號登山步道上山,到達山頂頭嵙亭後,再經由5號登山步道接續3號登山步道,以及新設3-1號登山步道回到大坑生態園區,形成完善的登山環線。 特色短評:位於臺中市霧峯區,原名叫好漢坡,目前更名為阿罩霧櫻花杜鵑步道,步道環繞總長約2.3公里,步行約一小時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