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2025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索道附近的「採運機具展示館」,則保留了哈崙林場的老照片及過去伐木工所使用的各式器械。 此外,園區內也保留了過去山上所使用的高山小火車頭「蹦蹦車」,意思是過去載運木材時,車廂與車廂之間碰撞所發出的聲響。 藉由大型設備的保存,人們可以遙想過去伐木產業的興盛,也能理解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在區位上的重要性。 位於花蓮縣壽豐鄉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是花蓮林業史上三大傳奇之一哈崙山地鐵道的起點,老火車頭、集材機、林業陳列館中的老照片與無數文物,保存在這鯉魚潭旁的小小園區中,彷彿1960年代的縮影,造訪可感受思古幽情。 花蓮林區管理處委託國立東華大學執行之「池南自然教育中心第二年發展計畫、環境教育專案教師暨課程發展委託專業服務工作案」契約簽訂日。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花蓮: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廣泛分佈於南歐、北非、中東、中亞、喜馬拉雅、西伯利亞、中國、日本、臺灣至馬來半島、蘇門答臘。 繁殖區域包括歐洲、俄羅斯、西伯利亞、庫頁島、勘察加半島、中國東北、華北、日本等地,以及中東、中亞、喜馬拉雅山等山區。 於非洲、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中國南部、中南半島、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度冬。 分佈於伊朗東南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緬甸、中南半島、中國東北及華北以南、臺灣、爪哇、峇裏島。 臺灣分佈於全島平原及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淺山地帶,離島於澎湖、蘭嶼、綠島、龜山島皆有少數紀錄。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今日的荖溪與白鮑溪,都屬於木瓜溪的支流,經銅文蘭溪流入木瓜溪,而後被南側的花蓮溪在壽豐附近所襲而相繼改道,如今不經木瓜溪而直接匯入花蓮溪,而導致銅文蘭溪成為一個斷流寬廣的短流谷地,經年積水形成一天然湖,便是今日的「鯉魚潭」。

  • 喜歡親近大自然及森林美景的朋友,不妨安排一天或兩天一夜的行程前往太平山,享受滿滿芬多精的森林浴,還能泡好湯、賞美景,十分愜意。
  • 本遊樂區致力於環保,鼓勵遊客不自行開車前往,憑住宿當日大眾運輸工具票根至餐廳、咖啡廳消費可享有九折回饋;遊客中心一樓販賣部可享有95折回饋。
  • 在這些展示的機具中,最特殊的當屬一輛俗稱火車頭的蒸汽機關車,這是民國前1年由美國製造的機關車,本身重達18公噸,但可牽引的重量高達95公噸,是世界少見爬坡力甚強的機關車,過去曾在阿里山服務長達66年之久。
  •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前身為池南工作站,佔地約5公頃,分為池南區及木瓜山事業區第98林班兩地,是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所屬木瓜山事業區的伐木集材地。
  • 辦理池南自然教育中心六週年慶,邀請各界人士與會,並搭配定向運動主題活動,讓參與民眾瞭解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及自然教育中心發展歷程。
  • 「春賞花、夏避暑、秋攬楓、冬觀雲」詳述了一年四季萬種風情的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 這裡更是臺灣最早成立的森林遊樂區之一,從民國51年(1962年)哈崙工作站仍在巔峯的時代,就已經開始經營遊憩業務。

是不是,這裡還能看見鯉魚潭的景色,一整個山明水秀,沒人跟你搶,太奢侈了。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四、設籍於遊樂區內之居民,憑國民身分證免購門票,未取得國民身分證之孩童及有居住事實迄未設籍者,憑有關證明文件,免購門票。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小時候在花蓮長大,花蓮高工機械科畢業後,考入陸軍候補軍官班第x期(現在的專修班),

主題活動 執行12梯次(10項活動),計502人次。 104年1月~12月戶外教學執行91梯次,計4,614人次。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縱谷平原區最北端,介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間之狹長斷層谷,地形屬河蝕地形。 池南區以扇形向北、東、西三向傾斜,而荖溪則緊鄰本區沿西、北、東三面環繞形成本區的沖積扇地形;鯉魚山步道區為花蓮溪、木瓜溪、鯉魚潭及荖溪所環抱,該區南寬北窄呈半弧形,屬河蝕地形,是深具特色的河川襲奪研究樣區。

林業陳列館一樓設有簡報視聽室、 陳列室, 陳列室內展示從海平面至海拔三五00公尺以上之臺灣主要林相說明;並設置臺灣地圖模型,可隨燈光的變化了解林務局各林區、國家公園、 森林遊樂區的分佈位置。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是以生態育樂及保育為主要理念而設立,區內並無提供大型遊樂設施,僅提供遊客體驗生態環境、解說導覽教育、環境教育及森林步道健行等。 其中最特殊的當屬一輛俗稱火車頭的蒸汽機關車,這是1912年由美國製造的機關車,本身重達18公噸,但可牽引的重量高達95公噸,是世界少見爬坡力甚強的機關車,過去曾在阿里山服務長達66年。 另外有一組由臺灣機械公司製造的蒸汽集材機,以木材為燃料,但具有85匹馬力,是古早機械設備中的翹楚,這組機器過去曾在林田山林場服務了32年呢! 透過這些超過一甲子歲月與歷史的機具,帶領遊客回顧臺灣林業輝煌的發展史,並體會早期伐木工作的艱辛。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交通/怎麼去

其實小編們最常拜訪武陵的原因,是因為這裡同時也是往雪山、武陵四秀(品田山、桃山、池有山、喀拉業山)的門戶,隨著四季變化,每次來武陵都有不同療癒感受。 交通資訊:高雄/屏東搭乘臺鐵至枋寮火車站,轉搭國光客運1778【屏東枋寮-臺東大武】路線,在雙流站下車。 擁有非常豐富的高山林相,區內種植了楓、杉、櫻、梅、二葉松等植物,隨著季節的變化有著不同的風貌,多變的美景叫人流連忘返。 紅檜、臺灣扁柏、臺灣杉、鐵杉及華山松稱為阿里山五木,柳杉為本區人工造林最成功的外來樹種,沿森林鐵路漫山遍谷林木鬱成奇觀勝景。 俗稱火車頭,1910年(民國前1年)在美國製造,以煤炭為燃料,總重量18噸,具有手剎車及空氣煞車兩種機型,可牽引重量多達95噸,為世界爬坡力甚強的機關車,曾在阿里山服務達66年,1977年(民國66年)光榮退休。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交通部觀光局

本中心於2010年4月10、11、17、18日連續兩個週末,與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合辦四梯次「拜訪夜光家族~池南自然教育中心賞螢趣」主題活動,藉由活動與您一同尋覓螢火蟲在草叢中穿梭的優雅身影,並探訪令人驚奇的夜間生態。 因應100年6月5日環境教育法正式施行,本中心特推出「環境教育四小時課程-愛地球新主張」,提供各機關、公營事業機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等相關單位申請。 熱情耀動的夏日時光,是孩子展現活力的時刻,邀請小朋友與我們走入奇幻森林,回溯蜿蜒溪流,並在農場裡進行創意野炊料理,透過探索教育體驗團隊合作,期盼藉由豐富有趣的活動,讓孩子在自然環境勾勒出屬於自己與仲夏時光的驚奇探索旅程。 林務局表示,國家森林遊樂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森林中蘊含的負離子與芬多精濃度比都市高出好幾倍以上,置身在深山高林中,五感體驗也會變得清晰而敏銳,身心靈更能得到淨化。 早年鋸木伐林的運材索道、機關車、集材機等機械設備,仍保存完好陳列林間,並立有解說牌;此外,林業陳列館內收集臺灣林業史料,以照片展示、多媒體放映等方式,為民眾解說臺灣林業開發的今昔演變。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Tripresso 旅遊咖 粉絲團

直到1989年全面禁伐,地處深山的哈崙工作站裁撤,從此與世隔絕,僅留下池南轉運站轉型為森林遊樂區,讓人們緬懷這段林業時光。 除了歷史,池南的森林以桑科、樟科為主,交雜著光蠟樹等造林樹種,東部特有的烏頭翁時常出沒其中,也是人們親近大自然的好選擇。 來到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可以在森林浴交織著歷史的氛圍裡,理解不同時代背景下,林業管理的蛻變與展望。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2025 遊樂區內自然步道除可享受心靈上的森林洗滌,並設有涼亭、吊橋、觀景臺及活動設施,以提供遊客享受健身的森林浴。 瀑布區該區呈峽谷地形,溪水侵蝕切割甚深,沿溪兩岸形成險峻之斷崖,構成本區主要景觀。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介紹

一樓陳列館內展示從海平面至海拔3,500公尺以上之臺灣主要林相說明,並設置臺灣地圖模型,可隨燈光的變化了解林務局各林區、國家公園、 森林遊樂區的分佈位置。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2025 二樓為森林經營與管理陳列室展示各伐木機具、臺灣多目標經營現況及目前受國人重視的保育主題;而林業紀念碑則沿林業陳列館後方景觀步道拾階而上,此處為紀念歷年殉職員工所設,可遠眺由荖溪及銅文蘭溪襲奪而成的內陸湖泊─鯉魚潭。 本區的行政區位於主要屬於花蓮縣壽豐鄉,僅池南區西半側落入秀林鄉範圍;森林區劃屬於木瓜山事業第98林班地,池南區為行政院撥用地,原屬木瓜林區管理處貯木場池南轉運站。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臺灣「5大賞楓勝地」秒飛日本!秋天限定落羽松、芒草一日遊588起

對於熱愛植物觀察的人而言,鯉魚山步道區的森林是「大樹公寓」的最好註解。 這輛外觀藍白色的火車,是在民國72年由哈崙工作站遷移至此的,可做為木瓜山林業發展的最佳見證。 過去曾提供遊客搭乘體驗,可惜因為幾次的山林鐵路事故,以及對於機關車駕駛規定越來越嚴謹,能駕駛的人越來越少,所以目前僅供靜態展示。 隨著哈崙林場的蓬勃發展,業者後續又繼續往山上興建索道和鐵軌;即使以今天的工程技術來看,仍讓人感到震撼與不可思議。 1918年,日本殖民政府的林野調查隊來到了花東地區,探勘人員沿著木瓜溪往山上挺進,發現了這片位於木瓜山事業區的茂密針葉樹林。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旅遊叮嚀

草坪後方自海拔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170 公尺 上升至海拔 850 公尺 之運材索道遺址,亦於 2007 年(民國 96 年)將一號索道發送點移往園區原貌重建,讓遊客瞭解昔日高山珍貴木材搬運設施之狀況。 主題活動為本中心針對不同季節特色所規劃之主題式體驗活動。 本中心除提供週間的戶外教學服務,亦於週末假日提供多元的主題活動,供一般民眾及親子參加。 往園區最裡面繼續參觀移動,則是會看到當初木瓜山事業區在將木材輸送下山所使用的索道展示。 而當時池南這邊正是相當重要的伐木集材地,透過哈崙運材鐵道與索道送往池南,再轉往到外地。 整體來說,是個對於想到大自然走走,又能一窺花蓮早期林業風貌的出遊景點,結束後還可以到鯉魚潭繞繞,是個相當不錯的出遊景點唷。

我是「全安」車隊的隊友,無線電呼叫時的臺號是「臺鈴」。 小時候在花蓮長大,花蓮高工機械科畢業後,考入陸軍候補軍官班第x期(現在的專修班), 以虛歲20歲的年齡,受階為陸軍xx兵少尉軍官,一年半後例晉為中尉軍階, 擔任特種兵排長….。 回首前程,已不在乎,東山再起,早已蟄伏,英雄不再,人~俠風傲骨。

花蓮林區管理處於2006年(民國95年)重新整修為兼具生態、保育及教育功能之自然教室,目前為DIY活動操作、室內上課及雨天時之主要活動空間。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本設施原為鵝卵石鋪面的人造親水設施,為營造動、植物棲息環境,提供戶外觀察教學,2009年(民國98年)重新規劃整建為生態溝渠,提供民眾一處親水的自然體驗場地。 本中心於3-6月及9-12月,學期間週一至週五,推出11套「生態與環境教育系列」課程,包括鳥類、黑熊、昆蟲、青蛙、定向運動及環境議題等不同主題。 由環境教育教師執行,內容及申請辦法請參考課程一覽【戶外教學】說明。

滿月圓國家森林區在海拔300至1700公尺間,高聳挺拔的闊葉林蒼翠茂盛,使得氣候涼爽,蕨類、菇類及蝴蝶穿梭其間,還有滔滔不絕又壯觀的瀑布羣,負離子瀰漫空氣中,非常適合進行森林療癒。 交通上更是無比的便利,不僅平坦好開、好停車,每條步道1小時內輕鬆走完,更可串連起三峽1日遊。 由林務局森林育樂組張岱科長及周儒教授等率領臺北團隊,會同許世璋教授、梁明煌教授及花蓮林區管理處育樂課同仁,針對池南自然教育中心之發展場域進行勘查。 花蓮林區管理處楊宏志處長邀請花蓮縣政府教育局溫智雄局長、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鯉魚潭管理站陳美玉主任,並協同周儒教授、許世璋教授及花蓮林區管理處同仁現勘池南自然教育中心基地,商討未來夥伴關係之建立及合作方式。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2025 辦理池南自然教育中心97年度暑期大專院校學生實習計畫,召募暑期實習生5名,協助營隊活動及戶外教學課程發展,及教學空間佈置與整理。

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 國家森林遊樂區】全臺12大園區完整特色解析!走入山林沐浴芬多精

「索道」又名「流籠」為臺灣早期許多種重要木材生產設備中最是經濟性實用性的一種運材設備,它以最短捷的長度直通險峻高山不僅架設費用低廉,施設時亦不致影響水土保持。 由池南通往海拔2500公尺之木瓜山,伐木現場歷經五段索道及運材機關車(碰碰車)本索道為第1段索道斜距1495公尺高度落差687公尺,斜度27度 30分,每次運材量3立方公尺,係於1959年11月建造至1987年退休(使用28年)。 1941年由臺灣株式會社製造,三捲胴集材機,直立鍋爐,以木材為燃料,總重量26公噸,最大馬力85匹馬力,但因機件笨重,遷移困難費時,且耗材甚巨,後由柴油引擎代替,自1941年起至1973年使用於木瓜林區管理處林田山林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