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師培生,總在思考除了教學現場外,還能以什麼角度為教育帶來影響力,也因此我來到均一實習! 在均一你能以最貼近現場的角度陪伴教師,學習到數位融入教學的真實課堂樣貌,同時透過研習讓教師增能,進而讓均一平臺遍地開花。 老實說起初我對均一的瞭解並不是特別深入,透過一次一次專案,我不只需要負責後端視覺的呈現,更參與發想討論,過程中夥伴們都會給予非常大的彈性和空間,同時提供來自不同觀點出發的建議,讓我學習到了更多樣的思考方式也同時更加認識均一。 加入均一成為實習生,真的是很幸運的事情,在教育組的工作內容非常多元,從習題到影片,透過摸索、討論、修正,學會以最大的同理心去完成每一個小細節。 在持續建立大量習題、維護習題品質的過程中,更加鍛鍊到自己的細心與耐心。
- 在這幾個月的實習過後,均一良好地環境也讓我能夠從一個從來沒有出社會工作的菜鳥,逐漸熟悉軟體開發的方法,也瞭解自己的能力在哪裡,並且協助開發各種功能。
- 善用「指派任務」功能,將均一的影片習題,直接變成作業及測驗卷派給班上學生。
- 如同均一希望讓學生由學習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主人,在均一實習亦是如此,mentor會信任並放手讓我嘗試,再適時地給我建議,讓我有揮灑與學習的空間,同時身旁還有一羣厲害的夥伴能一同成長、學習與分享。
- 疫情期間,更曾累積上千名老師同時在線參與研習培訓,支持全臺教師、家長陪伴孩子停課不停學。
在均一實習的一年中,作為每位用戶的發聲筒,有效地將需求傳遞給軟體、內容、產品不同部門的夥伴,跨組協作溝通更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另外,我也在彈性、自由的工作環境中,接觸到軟體的敏捷思維、數據導向的分析,像是建立 BI 數據儀錶板、流程自動化,讓職涯技能樹點滿。 均一實習2025 老實說,當初想來均一實習並不是對於教育有特別的熱忱,而是希望可以找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讓我學習關於Web的技術,以及軟體開發的流程及方法。 在這幾個月的實習過後,均一良好地環境也讓我能夠從一個從來沒有出社會工作的菜鳥,逐漸熟悉軟體開發的方法,也瞭解自己的能力在哪裡,並且協助開發各種功能。 很感謝均一讓我嘗試和學習很多不一樣的工作,像是課程規劃、建置和優化習題、影片和腳本製作、實驗教學等,每天都不斷地在學習和思考激盪,在這裡不但自己能有所學習,更同時在為小朋友的學習盡一份努力。 成立 7 年來,我們除了累積對教育現場的深入觀察,更匯聚了來自軟體、教育、商業、媒體、新創、內容產業等人才,現在我們也邀請你加入均一,運用自己的專業,讓每一位孩子能夠不論出身,都有機會終身學習,點亮自己,也點亮他人。 我們打造線上學校「均一教育平臺」,提供每位孩子從國小到高中的免費學習資源,藉此解決臺灣教育不平等現況,並培養孩子自學能力。
均一實習: 應徵「#倒數九天 【均一平臺教育基金會 2020 實習計劃 🚀 】加入均一教育加速器,累積你的專業實戰力 🔥」
均一相信,無論年齡,每個人都應該用自己的方式,學習適合自己的內容,透過不斷成長,打造精彩的人生,因此,我們也深切期待打造、落實具有成長思維的組織文化,讓團隊夥伴都能透過終身學習,成就自己也成就社會。 均一不只關心孩子的學習,也期待能為教育產業培養新一代人才,我們每年招募對教育有熱忱的專業實習生,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勇於承擔,將理想付諸行動,即早為職涯準備。 也因為看見了這些孩子的困境,我們希望透過科技的力量,提供孩子們優質且免費的學習資源,落實教育平權,打造一座沒有牆的教室。
在找長期實習的時候,剛好看到均一網頁上寫著「我們相信孩子可以學得會」,就決定來看看均一究竟是個怎麼樣的組織。 幾個月來,在均一遇見的每個人不僅僅對教育有著如同我所期待的,源源不絕的熱情,而且真的都是「用愛心說真話」,每次開會都像是一場和其他實習夥伴、PM的腦力激盪,同時還能學到如何換位思考、理性溝通。 這裡的每個人都很願意提供想法和建議,因此就算偶爾遇到開發課程內容的瓶頸,也從來不覺得孤立無援;當我因為學校距離太遠而在為交通問題煩惱時,謝謝組長、PM毓賢、實習生夥伴湘翎體諒我的情況,也一直很包容我。 在子婕老師參與的弱勢課輔班計畫中,均一在兩年內培訓了 110 位教師,其中有 87% 的老師過去未曾使用數位平臺輔助教學,在經過師資培訓後,提升了 20% 老師的教學信心,大多數老師更能夠獨立於課堂中教學,陪伴孩子探索數位學習平臺,找到適合的學習內容。 「當我們 Code 在一起說故事」專案計畫,也就是平臺上「電腦科學起步走|一起說故事」課程,是源自 Google 開發的 CS First,均一除了將其中文化翻譯,並且配合 108 課綱將課程內容和教學模組在地化。 課程內容以程式作為跨域學習的槓桿,融合電腦科學、語文、音樂、藝術,鼓勵孩子用想像力編寫動人的故事,並且練習程式的思考。
均一實習: 學生自治組織
謝謝我的 mentor Justin,除了讓我在均一的日子一點都不無聊,也教會了我許多事情,幫助我找到我在思考時的盲點,讓我可以更長遠、完整的規劃一件事。 活潑友善的團隊氣氛,讓我可以自在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積極地嘗試各種可能性。 他對細節的堅持,也讓我瞭解什麼是「還要再更好」,並在追求極致的過程中作出適當的權衡。 在這裡的每一天,幾乎都滿足了我對一份美好實習機會的期待,也讓我得以開始「改變世界」這個夢想的第一步。 如果你希望發揮自身的能力,在不斷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並實質地讓教育可以變得更好,來均一吧! 我是曾定柏,是教育組數學科的實習生,會來均一是因為曾經使用過均一,透過均一幫助學生學習,我認為這是一種另類的學習方式,透過影片習題提供孩子自學管道,因此讓我有了來到均一學習的念頭。
- 在眾多均一平臺上的老師當中,今天想特別與大家分享延慶老師的故事。
- 我們相信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一個人人都是終身學習者的社會,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也成就社會更好的未來。
- 這裡所謂的曝光,可能是大量閱讀或是參加活動,透過累積這些新知、新體驗來確認目標。
- 「當我們 Code 在一起說故事」專案計畫,也就是平臺上「電腦科學起步走|一起說故事」課程,是源自 Google 開發的 CS First,均一除了將其中文化翻譯,並且配合 108 課綱將課程內容和教學模組在地化。
- 在均一你能以最貼近現場的角度陪伴教師,學習到數位融入教學的真實課堂樣貌,同時透過研習讓教師增能,進而讓均一平臺遍地開花。
- 每一次的詢問為什麼,都在提醒著我們天馬行空之餘,更是要有所依據。
近年來,許多跨過企業駐臺爭取臺灣軟體人才,疫情掀起遠距工作潮後,軟體人才有更多跨國遠距發展的可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有一小羣軟體工程師,毅然決然選擇了臺灣當地的「非營利組織」,作為實踐自己抱負的場域。 究竟這個軟體團隊有哪些獨特之處,吸引頂尖臺灣技術人才與知名外商的軟體人投入? 我們團隊來自醫療、軟體、教育、管理、設計等多元領域,藉由跨組協作彼此切磋成長,訓練夥伴擁抱多元,成為 π 型人才。
均一實習: 職涯影音頻道
大概從前年在臉書實習社團裡有看到均一徵實習的文,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均一」這個名字,然後開始對均一的業務感到好奇,才知道均一是一個線上教學網站,而且是免費的,主打希望學生可以自主學習那些,只是沒想過自己後來會變成均一的實習生。 光學藝術小教室 此係列課程,由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與艾司摩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SML)攜手合作,透過求知探索的學習方式(實驗、手作、觀察、比較等等),發展出跨學科領域的價值。 是均一平臺上第一次梵谷博物館跨國授權、橫跨光學與藝術領域的課程,精彩可期,歡迎一同體驗。 孩子有無限多的可能正在教室中發生,邀請你與我們一起,創造更多免費優質的教育資源,讓更多孩子的未來有好的改變。 在孩子長大成人之前,有將近一半的時間在學校度過,許多孩子的成長與改變也在這裡發生。
均一實習: 軟體工程師
有的老師幽默風趣、有的嚴厲而堅毅,有的老師像是再生父母,讓我們從學習與探索中,發揮生命更大的價值。 情侶交往下一階段可能考慮邁入婚姻,不少人過年可能會去另一半家裡拜年,但一名男網友卻希望女友這次過年提前到他家「實習」,甚至要女方準備「20個紅包」打好關係,讓女友氣到提分手,搬出同居處。 另外還有網友則希望原PO「別出門害人」「誰要嫁去你家誰是瘋子」,有女網友氣到認為:「嫁鬼也不會嫁你」「口口聲聲說為女友好,字字句句都是自私為自己好」。 有人則是直言「你用2萬看清楚你女朋友,你女朋友不花錢就看清楚你」。
均一實習: (已截止)【 2020 均一暑期實習計劃】非營利課後輔導班專案助理實習生
學習品牌、行銷的邏輯與概念,並規劃執行完整行銷企劃,進而掌握掌握教育議題脈動與指標人物,培養行銷專案的企劃、執行、分析能力。 均一相信,沒有學不會的孩子,而是需要更合適的教育方式;我們也相信,教育最終將從個人延伸到羣體,一個人人都是終身學習者的社會,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也成就社會更好的未來。 均一致力培育夥伴成為終身學習者,重視成長性思維,鼓勵探索未知不斷自我成長突破。
均一實習: 數位融入教學的智慧助教
在均一有一羣老師,不只出現在第一線教學現場,分享如何利用平臺提供孩子們差異化教學,給學校或課輔班的老師,更設計出多元跨領域的課程,激發孩子們的學習動機。 均一實習 學習扶助計畫進行的這幾年,我們不只看見許多孩子學習的進步,更看見許多老師教書育人的理念,邀請你點進下方文章,認識其中一位專案教師的故事。 在 均一實習 106 均一實習2025 學年度,均一與苗栗縣和屏東縣分別合作進行「結合均一的課中補救」試辦計畫。 藉由一般課堂的時間,抽離需要額外學習扶助的孩子到「學習扶助班級」,搭配均一平臺的使用,有效診斷學生的學習斷點,提供個人化學習。 在求學的過程中,深感教育能對一個人產生多大的影響,也受許多恩師的幫助,希望能夠將這份幫助利用教育更多的傳遞下去因此來到均一。 在負責出版社專案時,能夠從頭負責整個專案,深刻體會到專案規劃與執行時的所有小細節,並且培養問題解決、跨組溝通的能力,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專案。
均一實習: 職涯活動
均一的軟體工程師 Eva 分享,她從聯發科到均一之後,真實體會到一份發揮生命意義與價值的工作是什麼模樣。 這篇專訪當從一位資深軟體工作者的角度,分享從事軟體工作的初衷、現在以及未來期許。 另外,在教育部覈定的偏鄉學校,國中會考每兩位孩子就有一位,英文、數學不具備基本學力的標準,顯示了臺灣教育資源的不均等。 即便在臺北市,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課後能擁有的資源也差異非常大。 過去的教育強調孩子的「受教權」,國民教育的普及看似平等,但教室裡「一體適用」的教育體制,忽略了每個孩子的差異性。 孩子不管再怎麼努力仍然學不會,成績無法提升,對自己也逐漸失去信心,甚至誤入歧途,無法發揮獨特的天賦潛能。
均一實習: 軟體發展組
作為實習生,我們時常有「慢」的成本,但夥伴們總是耐心且願意相信「慢」背後的原因與意義,並給我們充分地空間發展對話,然後相信,我們能做得很好。 在均一,你可以大膽發想、勇敢嘗試,與跨領域的夥伴協作,累積實戰經驗。 均一實習 你將能深入瞭解教育生態系的各種面向,並在專屬 mentor 的引導下,為自己的職涯增添不一樣的成長。 近期,均一開發出智慧家教「均一小老師」,學生可以詢問學習上遇到的難題。 創新的學習模式讓「均一小老師」登上 Google 均一實習 開發者大會,成為新臺灣之光。 每個人都期待有一份「令人享受」的工作,包含能發揮長才、有意義、能持續感受到成長與價值等等。
因為原PO這態度實在太奇葩,也有不少網友質疑:「這是反串吧⋯⋯不然真的不知道怎麼有勇氣PO上來」。 原PO在「匿名2公社」發文表示,和女友交往半年同居3個月,這次過年開口希望女友留在他家過年,提前實習在大家庭過年的準備事宜,認為之後如果嫁到他家,「招呼親戚、拜祖先」這些事也是要會。 不過女友表示想回自家過年,原PO回應表示:「過年只是一個形式,妳初四再回去就好,況且哪時候回去都沒差吧?」甚至還脫口說出:「反正妳回去,也只是想拿妳爸媽的紅包吧?」氣到女友直接甩門離開。 最後,或許你還覺得均一聽起來有點距離,非營利組織聽起來有點不吸引人,這些你所想像的都會在你來到均一而一一被打破,均一其實能給你更多的不一樣。 均一實習2025 我是一位護理系的學生,大學的最後一年,是整合四年所學並加以應用於臨牀的時刻,也是對自己向外的探索逐漸收斂的時刻,但越是靠近離開校園的那天,我越是焦急地思考哪裡會是我願意用盡一生來探討、處理、服務的領域,或是那格非我不可的踏階。
均一實習: 課程規劃
除了弱勢課輔班計畫之外,均一長期與苗栗、屏東學習扶助班級合作,培養學習扶助科技教師。 均一實習 疫情期間,更曾累積上千名老師同時在線參與研習培訓,支持全臺教師、家長陪伴孩子停課不停學。 疫情之後,超過半數的現場教師仍持續採取科技搭配教學,數位學習將是教師、學生、家長不可或缺的關鍵能力。 我們期待持續投入培訓資源與教學法開發,支持現場教師,進而支持更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