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坑道內可以選擇搖櫓(獨木舟)或者用走的都可以,但是要先查好潮汐,可以打電話先跟遊客中心確認北海坑道的潮汐,因為潮汐太高的話是不能走的喔。 南竿鐵堡南竿鐵堡南竿鐵堡南竿鐵堡南竿鐵堡南竿鐵堡鐵板的西邊有一座軍事據點,戰爭時是由一個班兵力駐守在這裡,故稱為鐵堡。 南竿鐵堡 南竿印地安人頭像站在北海坑道的入口處往大漢據點的方向看去,海岸邊坡上有一座如印地安人的頭的側面,有的人說像黑猩猩,有的人說像其他的動物,每個人的想像力都不相同。 蟲弟餅又稱為蠣餅,這個福州的傳統小喫以南竿介壽市場與鐵板仁愛市場的這幾家小攤最為出名,外型長得與臺灣常見的蚵嗲非常相似,使用米及黃豆製成的米漿裹粉,內餡則是豬肉、荷包蛋、高麗菜與米粉等,只要半個飽足感就是十足。 繼光餅似乎已成為馬祖國民美食,不論餐廳、小喫攤隨處可見繼光餅的蹤影。 過去繼光餅是為了縮短軍隊的用餐時間所發明的簡便乾糧,形狀像是加了芝麻的甜甜圈,讓士兵可以用繩子串起掛在胸攜帶食用。
景色猶如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 馬祖有四鄉五島,除了大家必訪的南竿、北竿島外,東引島算是比較冷門的選項,因為他是離南竿最遠的島嶼,甚至一天只有一班船,天氣不好說停航就停航。 但東引島是馬祖最顛覆我想像的小島,這邊的美景和南竿本島是完全不同的感覺,是個非常乾淨、漂亮、悠閒又愜意的小島,非常推薦大家來走一遭…閱讀更多… 穿過大漢據點的坑道,後方階梯平臺也是觀賞藍眼淚的最佳景點,只是這裡要摸黑穿過坑道再走一段階梯,務必要小心自身安全。
南竿鐵堡: 鐵堡 Iron Fort.51 據點|馬祖南竿
由於防禦工事需要,便將岩礁內部鑿空,上面覆以水泥掩體,粉刷迷彩漆料,並設置草綠色防護網架;堡內有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臺、房間、廁所及廚房等空間,鐵堡經過整修,已成為一處體驗戰地風情的景點。 因地理位置,不只有濃濃的戰地風情,文化也跟臺灣本島有些許不同,獨特風景分佈在南竿、北竿、東莒、東引。 想前往馬祖的話,交通工具以船和飛機為主,飛機所需時間約為65分鐘,搭船則是8~…閱讀更多… 南竿景點介紹,因為南竿島算是主島,相對的也比較大,所以我分東西南北四個章節來介紹,這邊會推薦南竿南端的景點,鐵板:鐵堡、大漢據點、北海坑道及馬祖日報。 南竿鐵堡 這裡曾是以往防止大陸水鬼突擊的軍事據點,不論是鐵堡上還是鐵堡內都可以前往一探究竟。
- 走下樓梯,進入鐵堡,我們先走到鐵堡的上方,這樣險要的岩礁,搭配上略為斑駁的迷彩色,肅殺之中卻又帶一點滄桑與身不由己。
- 把機車停在馬祖日報附近開始散步絕對是個探索鐵板漁村風華的好主意,這裡不僅僅是仁愛村的入口,更是粗略認識這個地方最好的出發點。
- 逛完北海坑道走上來再到遊客中心休息一下,接著騎車上去馬祖日報逛馬祖故事館,如果是下午來的話,可以到對面的仁愛村,喫馬祖美食之一馬祖阿婆蠣餅。
- 近年在文青浪潮席捲馬祖下,這個原本已經日漸凋零的村落開始有了不一樣的生機,閩東老石屋完美與戰地氣氛結合、廣設裝置藝術營造氣氛,昔日繁華的仁愛村已經悄悄不知不覺在蛻變中。
- 站在這雲台山景觀臺可以看到遠處的媽祖巨神像喔,看看媽祖的神像都比山還要高了,若是再近一點會很壯觀,聽說媽祖面對著對岸也是在保祐這裡馬祖的居民,所以在馬祖可以看到很多廟宇都是媽祖廟。
我們待在南竿二天,第一天天氣不錯,但藍眼淚並不多,第二天因天氣轉壞,無法出門拍攝,所幸,有參加北海坑道藍眼淚行程,算是彌補小小缺憾。 相傳在在廟宇建造時,村內長老與雕塑師都受到媽祖顯靈託夢,將媽祖聖像塑造為黑麪媽祖,不僅是津沙聚落的特色,更是馬祖眾多天後宮之中的唯一。 在馬祖縣政府聚落重生計畫下,一棟棟頹圮老屋開始出現不一樣活力,老酒館、特色民宿、美食餐廳如同雨後春筍般設立,滿滿蕭瑟滄桑、古樸美感的津沙聚落,再次成為南竿受人矚目的魅力小鎮。 鐵堡位在鐵板聚落內,聚落內除了鐵堡外,還有一間天后宮,近年聚落內一直在做社區再造,希望也是可以留住遊客。 鐵板社區屬南竿仁愛村,舊名為「鐵板」,因該村澳口有一大片堅硬如鐵板的紅色沉積巖,每當退潮時會顯露出來,因此「鐵板」為此聚落的名稱由來。 鐵堡位於仁愛村西側通往津沙之濱海道路下方,這裡原是一座突出於海上的獨立岩礁,早年國軍因為戰略需要而挖掘岩礁使它中空,上覆以水泥掩體,在此設立據點,傲然聳立於狂濤中,旁邊岩礁上插上玻璃碎片,防止大陸的水鬼摸哨。
南竿鐵堡: [馬祖飯店民宿推薦] 精選最佳馬祖住宿6間 @ 北竿,芹壁,南竿海景民宿推薦,藍眼淚,馬祖旅遊月份,馬祖景點,特產
除了以文字與圖片忠實紀錄馬祖近代每一個記憶片刻,在這裡也展出許多戰地時期相關文物和老照片,其中不乏仁愛村珍貴樣貌與片刻,如果想對鐵板漁村風華有更深認識,這裡絕對是不可錯過的地方。 仁愛村舊名鐵板,是個位於南竿三面被山巒環繞的小聚落,這裡曾經是馬祖最大菜市場與馬祖縣政府所在地,曾經繁華一時的村落因為縣政府遷移而回歸平靜。 近年在文青浪潮席捲馬祖下,這個原本已經日漸凋零的村落開始有了不一樣的生機,閩東老石屋完美與戰地氣氛結合、廣設裝置藝術營造氣氛,昔日繁華的仁愛村已經悄悄不知不覺在蛻變中。 』的特色咖啡館,位置就在金板境天后宮旁的巷弄裡,也是近期到馬祖南竿很夯的咖啡館,來到這裡除了店門前可以欣賞到海景沙灘,也是一棟40年的老屋整修的藝文空間,不定期舉辦活動及分享會,除了販售咖啡及手工點心外,尚有文創、小農、手作等商品。 仁愛村的海岸西側有個獨立突出的礁岩,因地裡位置便於觀測海面動靜,國軍於此設立軍事基地。
「蟲弟」餅屬於閩東沿海的小喫,早期馬祖物資比較缺乏,蟲弟餅是當地人重要的食物。 在真正造訪馬祖以前,我對它的印象停留在神祕又夢幻的藍眼淚,等到親自踏上之後我發覺馬祖的神祕不僅僅是藍眼淚而已。 這裡不是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它的去留和想親眼見證藍眼淚的夢幻一樣考驗著人品。 馬港商圈內有很多馬祖必喫美食—超羣繼光餅、大眾飲食店、懿家小酒館等。 55據點揹包客棧分為揹包客房及一般雙人客房,整體風格以軍事為主題,房型分為男、女混宿的上下鋪、女性專用宿舍,也提供共用浴室、獨立的牀簾、個人儲物櫃等等,雖然名為揹包客棧,卻也提供附設個人浴室的私人客房。
南竿鐵堡: 南竿景點 仁愛村鐵堡
從照片中看到的水泥步道底下是中空的,設有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臺、廚房、廁所、房間、臥牀等防禦工事和生活設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開放參觀前,鐵堡經過一番的整修纔有現在的樣貌,不論是欄杆或是涼亭都非常的嶄新,少了些懷舊與真實感。 參觀的範圍除了照片中礁石上的步道外,還有底下挖空的隧道與房間。 到馬祖旅行的第三天,我們的行程都著重在南竿本島,從早奔波到了晚上,終於到了最期待的行程,去找「藍眼淚」。
南竿鐵堡: Agoda 住宿搜尋
津沙聚落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景點,它曾是南竿第二大村,當年漁業興盛時,居民捕魚致富,後來隨著漁業沒落,居民大量外移,但建築物被完整保存下來,靜靜地佇立於雲台山下,遺世獨立。 南竿鐵堡2025 所以在這裡可以看到百年傳統聚落的原貌,也留著馬祖唯一的碉堡廁所,非常適合拍網美照。 過去因戰略需要將岩石內部鑿空,在裡面設有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臺、房間、廁所及廚房等,乍看之下小小的一塊岩礁裡面暗藏玄機,功能應有盡有,是海防上的要塞。 南竿鐵堡2025 來到馬祖,絕對不能錯過馬祖傳統老酒和紅糟料理,沒有隨著酒香微醺,就不算來過馬祖!
南竿鐵堡: 馬祖南竿追淚熱門和私房景點全都露~南竿鐵堡.北海坑道開放藍眼淚搖擼.大漢據點.55據點
鐵堡是座突出海上的獨立岩礁,國軍在這裡設立據點,裡面有地下石室、坑道、砲座,是一個地下化構工,現在全天開放免費入內參觀,遊客沿著石階步道而下,就能進入堡內,體會一下昔日戰鬥的氣氛。 建於清嘉慶年間的鐵板天后宮絕對就是整個仁愛村甚至是南竿的信仰中心,封火山牆形式打造、內部採用大量福州材建造、加上廟中廟的特殊格局,這都讓鐵板天后宮的建築先天就相當有看頭。 主祭神媽祖娘娘更是少見的少年媽祖樣貌,其靈驗與特殊都是來到鐵板仁愛村絕對要一訪的亮點。 南竿鐵堡2025 因戰略計畫而開鑿的地下碼頭,過去專供遊擊戰艇停泊使用,近年來因為發現坑道內有藍眼淚的蹤跡,加上坑道內終年溫度適合藍眼淚生存,只要追淚的季節都可以和藍眼淚近距離接觸,所以當地便規劃讓遊客體驗搭乘馬祖特有的傳統漁船,用搖櫓的方式來認識這條神祕的通道。
南竿鐵堡: 推薦景點 Tours in Matsu
舉行地點在南竿牛峯境五靈公廟,過程有掛收涎餅、過火爐、撒淨水、五育闖關、蓋平安印、掛祈願卡、加冠、領福蛋等,意味著要對自己負責任,長大成人之意。 在馬祖也會有很多民俗傳統活動,像是中秋時的燒塔節,傳自福州的傳統活動,用磚頭堆成塔型,差不多有一層樓之高,將廢棄、污穢之物丟入塔中,於中秋夜自廟引平安火燒毀塔中穢物,讓一年的晦氣去除,祈求平安。 元宵對馬祖人是個很重要的節日,信眾於夜晚在廟裡供品祭神酬神,表達對神明感謝,接著就是遶境、食福及送喜的儀式活動,是個很重要的習俗。 南竿鐵堡 就在我們試了好多次之後,終於拍到藍眼淚,藍眼淚要明顯拍到,要靠浪拍擊礁岩,那些夜光蟲受到刺激後,才會發出藍光。 南竿鐵堡 夜晚的鐵堡也是挺熱鬧的,不少遊客前來觀賞藍眼淚,只不過藍眼淚沒有透過單眼相機,會比較難用眼睛目測到,眼睛看到的只是白色亮亮的浪花,因此很多純欣賞藍眼淚遊客,就會圍觀在你旁邊,想看看有沒有拍到藍眼淚。
南竿鐵堡: 文章分類
馬港天后宮是馬祖香火最鼎盛的媽祖廟,傳說媽祖就是在這裡羽化成仙,天后宮內的石棺是媽祖娘娘聖體奉安的地方,而「馬祖」名稱由來也是源自於媽祖。 南竿鐵堡2025 馬祖南竿島上共有8個村落,只有一天的時間玩南竿的話,建議先以這篇介紹的3個景點為主要行程。 如果有更多充裕的時間,可以參考以下各村熱門景點,依據自己的行程天數去作規劃。 你可以稱呼我 Wei/薇,一個喜愛旅行、攝影的女子,部落格上的照片由我與老公共同掌鏡,文章撰寫、照片後製、網站設計,由我創作。 參觀這裡與大漢據點時都有個疑問,為什麼有些房間的天花板長滿針狀物?
南竿鐵堡: 戰地巡禮必訪的南竿景點
馬祖仲要祭儀之一,補庫,就是補充神明的財庫,時間約在每年春分到夏之間,庫寶紙錢獻給神明添補財庫,供神明打理一切所需,就像我們的中元普渡之意。 馬祖不少廟宇建築都保有閩東式建築,鐵板媽祖廟保留閩東封火山牆的雕樑畫棟,門口一對龍柱高於牆門,是其他廟宇少見的,屋頂與牆山的組合是封火山牆,牆山高出屋頂有點階梯狀,據說可以焚指火災蔓延,是個特別的建築設計。 當地人跟我們說,當天沒有風浪,浪花比較小,是不利觀賞到藍眼淚,我們只能在礁石碰運氣拍看看。 在黑漆漆的鐵堡,要注意腳下安全,一不小心很容易掉下去,終於在試拍不少角度後,拍到了藍眼淚,當天也只在鐵堡拍到藍眼淚,附近村落的沙灘有看到星沙。 頹圮的舊建築,在政府和當地協會奔走下,終於露出曙光,這批老屋搖身變為民宿、老酒館等等,在馬祖逐漸開放之後,百年津沙聚落,得以再次受矚目。
南竿鐵堡: 南竿遊客中心
1992年終止金馬地區戰地政務後,鐵堡於金恩慶司令官任內開放,後由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移交。 來到鐵堡除了這岩石上的景觀特色之外,其實上頭就僅僅是這樣沒有太多可以看的,而且裡頭還有飄來一些異味,如果不是愛拍照的人或許來到這裡停留的時間不用太久,因為就只有這個畫面能看而已,但是要是到了藍眼淚的季節,這裡可是很多人取景的位置喔。 #鐵堡前面有著大海的景觀相當的美,那軍綠色的迷彩和黃色岩石就是鐵堡的據點,曾經看過有人在這裡拍攝藍眼淚取景,話說,若晚上要來這裡的話是不是還要經過剛纔有阿兵哥駐點的地方,他會不會以為我是水鬼啊………應該是我自己想太多,當地居民應該也很習慣和阿兵哥生活吧。 #一旁往津板路的方向要到鐵堡會經過這個軍事據點,這裡真的有阿兵哥在駐守喔,總覺得每次經過有人看管的地方都覺得好緊張,阿兵哥看到我們騎機車 進去就用手指啊指,我還以為他是要我們騎過去停下來盤查再用走路方式走進去,結果搞錯了,他意思是要我們繼續往前騎,超糗的。 大約沒幾分鐘的路程就可以看到左手邊有一個大大的鐵堡招牌,話說我們為什麼還會騎過頭,可能是找路的那一天有一臺遊覽車擋住了鐵堡的招牌所以沒有看到。 ▼ 如果要搭乘公車的話,在「仁愛站」下車,沿著公車站旁的斜坡往下走就可以順遊鐵板天后宮和鐵堡(馬祖公車網站)。
南竿鐵堡: 文章導覽
如果時間夠的話,到遊客中心停車了以後,可以先去逛大漢據點,不管要從旁邊的步道下去,還是從下面正門口進去都可以。 鐵板沙灘鐵板沙灘,在天后宮的前面下去一點就是鐵板沙灘,這裡馬祖風景管理處偶爾也會在這裡舉辦一些活動。 南竿鐵板少女天后宮南竿鐵板少女天后宮馬祖有很多媽祖天后宮,每間都有特色,這間廟宇的特別之處,裡面供奉的媽祖,是少女時期的媽祖,為什麼是少女呢?
津沙聚落是南竿最有名且完整度最高的閩東石厝聚落,擁有超過百年的歷史。 這裡原是馬祖的第二大漁村,後來因為漁獲枯竭,人口外移,使得津沙聚落逐漸荒蕪。 鐵堡是一座在海面上的獨立礁岩,因為地形險峻且地理位置重要,因此被建造成一座碉堡,由迷彩色的橋樑接連著本島。
馬祖南竿 – 鐵堡*軍事風情
導遊看了看海面上的情況,說浪很大,藍眼淚出現的可能性非常大,因為前一天晚上也有去找藍眼淚,但撲了空,於是我就一直盼阿盼的,今天時間終於入夜了。 跳島馬祖除了夜晚欣賞可遇不可求的藍眼淚,白天一定要造訪幾個據點、軍事碉堡景點,光是島上就有近百個碉堡,褪去緊張的氛圍,一同探索馬祖感受戰地風情吧。 鐵堡雖已廢棄,但據點內仍保有完整的地下石室、坑道、射口、砲臺、廚房、廁所、房間等防禦工事,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馬祖當年唯一有軍階的一隻狼犬,就駐防於此,此堡為昔日一重要戰略據點,今已全天開放免費進入參觀,是體驗昔日戰地風情的一處絕佳地點。 南竿大漢據點南竿大漢據點南竿大漢據點南竿大漢據點內部南竿大漢據點內部南竿大漢據點內部南竿大漢據點內部右手邊有樓梯可以往上走,然後從上面的步道可以通往遊客中心。 馬祖南竿北海坑道遊客中心馬祖南竿北海坑道遊客中心馬祖南竿北海坑道遊客中心馬祖南竿北海坑道遊客中心南竿遊客中心有提供簡報影片可以欣賞喔,但是要提預約喔。
如果待夠多天,想體驗看看具有在地特色的創新料理,馬祖南竿也能實現願望。 南竿美食:阿珠蟲弟餅 只要搜尋馬祖必喫,馬祖特色小喫—蟲弟餅絕對榜上有名。 南竿鐵堡不遠處的55據點 揹包客棧過去為軍事碉堡「忠誠堡」,現在由年輕團隊進駐,將舊營區及碉堡空間加以改造成住宿空間,並打造成「揹包客棧」及「碉堡客房」,而住在裡頭,幸運的話就可以在房間看見藍眼淚是它最大的賣點與特色。
還記得四年前也來馬祖搜尋藍眼淚,在莒光待了四天依然沒拍到我想看的藍眼淚,下到了鐵堡就開始拿起相機對著浪花較大的地方拍攝,沒想到我就這樣拍到了藍眼淚,藍眼淚所發出的光芒非常微弱,眼睛都很難觸及了,若不是專業的相機搭配腳架,都是很難拍攝到的。 出現的時機又必須是天時與地利的結合,不是說看到就能看到,今晚終於完成心願,在鐵堡拍到了我人生中第一張藍眼淚,感動到我都快掉淚了。 04|入夜後我們在導遊的帶領之下,來到南竿拍攝蘭眼淚著名的聖地「鐵堡」,晚上毫無光害的鐵堡,是賞星與看藍眼淚的好地方,但真的沒想到的鐵堡星空這麼璀璨。 馬祖南竿碼頭附近的八八坑道,最開始為居民躲避海盜的洞穴,後被闢為戰車坑道,現則為馬祖酒廠窖藏高粱的所在! 遶境後會舉辦送喜,廟方會組成送喜隊伍,爐主奉請臨水夫人香案配合鼓板隊,前往在年前或是結婚生子的喜加,意味著神明來祝福早生貴子之意。 食福就是辦理餐敘,餐後每戶帶回一袋福品,保平安之意,這樣纔算活動圓滿。
岩礁的內部闢出了許多小空間,是昔日阿兵哥們的房間、廁所、廚房等等的生活空間,也設有坑道、砲臺、射口,狹窄的走道及隱密的各個空間就像可以玩捉迷藏般神祕,遊客們可以穿梭其中,體驗當年的氛圍。 【記者田欣雲/臺北報導】來到自然資源豐富的日本秋田縣,能在海、山、川、湖等地進行體驗活動,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 隨著臺日觀光再開,除了風景名勝之外,當地觀光單位特別推薦疫後適合少人數旅行的戶外活動,邀臺灣遊客感受秋田的觀光魅力。
南竿鐵堡: 馬祖旅遊景點
走下樓梯,進入鐵堡,我們先走到鐵堡的上方,這樣險要的岩礁,搭配上略為斑駁的迷彩色,肅殺之中卻又帶一點滄桑與身不由己。 沿著港灣,民生聚落和軍事設施交錯,數十年後,「軍民一家、同島同命」的口號,在常民人家的心中,和沿海一帶烽火前線的堡壘一樣,留下最深刻的印記。 簍空的岩石隧道,是鐵堡的特徵,上覆水泥和迷彩,並以玻璃碎片和瓊麻蔽體,在兩岸局勢緊張加劇時,中國水鬼時常躲在無人島礁,伺機發動夜間襲擊,高度警覺性的軍犬,多次破解敵軍摸哨滲透,有著「上士士官長」的軍銜,是當時馬祖地區唯一有軍階的狼犬駐守,低階的士兵見他還得立正敬禮。 上層則有許多射擊點,早期為防止大陸水鬼摸哨與突擊,仔細一瞧可見鐵堡岩礁上插滿玻璃碎片,更是當時馬祖地區唯一有軍階的狼犬駐守,不少士兵看見他可都要立正敬禮道聲:「學長好!」。
鐵堡,過去是兩棲蛙人部隊的訓練基地,所以要前往鐵堡,就勢必要經過此軍營,所以摩托車就大方的給他騎進去,還可以跟站崗的阿兵哥打聲招呼,別像Morris是從鐵板聚落走到鐵堡,雖然路不長,可是頂著大太陽下是很辛苦的。 在海上的一塊獨立岩礁「鐵堡」,須走過一段長長的棧道才能抵達,站在迷彩色的鐵堡上往外望是一片遼闊的海景,入夜後無光害的鐵堡更是藍眼淚季節時的追淚點。 也可以從最下層的門口開始走,參觀據點內部後再往上走,再從步道上來,所以它是可以繞一圈出來的,有的人不知道直接從原路出來。 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德國、奧地利、瑞士、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土耳其、杜拜、日本、韓國、香港、澳門、中國、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帛琉、澳洲、紐西蘭…. 村落中大片閩東式石厝,近年來已經開始陸續活化,重塑鐵板的新樣貌,喵爸造訪的時候許多原本頹圮的老屋也已經陸續重建整修完成,大量設置裝置藝術、設置復刻的舊式牌樓等,或許鐵板仁愛村仍未達到他最風韻十足的樣貌,但村落中處處可看見當地居民亟欲在老聚落保存與商業活化中想要取得平衡的用心。
南竿鐵堡: 房間「外」有大露臺
雖然是南竿必拍也是最熱門的藍眼淚景點,但可以好好欣賞藍眼淚的棧道位置不多,晚上遊客眾多,腳架可能沒啥地方擺,所以我們後來直接pass鐵堡。 另外,本網站也提供周邊景點自動偵測服務,我們建議您允許本網站取得您的位置資訊,以開啟及使用此智慧化服務。 開放觀光後,保留了戰地風情,昔日的肅殺氣氛,隨著歷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成為欣賞藍眼淚最佳據點之一。 南竿鐵堡 鐵堡過去因為地形險要,是重要的軍事據點,因為防禦工事需要,而將岩礁內部鑿空,上面以水泥掩體,再粉刷迷彩漆料,並設置草綠色防護網架掩人耳目,鐵堡內的設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展現出「鐵血剽悍、海上堡壘」的氣魄。 津沙聚落前的大坡度馬路蠻陡的,是在地人公認需要小心留意的地方,我們騎著摩托車,轉往鐵堡方向,沿著津仁步道來到至高點,剛好可以看到津沙聚落全樣貌,以及那細緻的白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