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臺灣球迷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網紅宛宛兒就分享自己砸了10萬塊下注買2比2平局,中間峯迴路轉讓她心驚膽跳,稍早她更分享自己現身中國信託準備領獎金的照片。 壹蘋新聞網2025 被視為九合一大選延長賽第一戰的嘉義市長選舉昨(18)日落幕,民進黨候選人李俊俋以2.7萬票的差距,大敗給國民黨黃敏惠,堪稱慘敗,被視為延長賽第二戰的臺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也備受注目。 民進黨立委補選參選人吳怡農今天受訪時被問到,嘉義選戰再敗是否更雪上加霜?
- —2013年3月,臺灣壹傳媒賣盤案衍生反媒體壟斷運動後,黎智英表示,不會再賣「臺灣蘋果日報」與「壹週刊」等平面媒體。
- 《壹蘋新聞網》7日直擊夫妻倆現身自家店內,她隨後化身時間管理大師,購物採買快狠準,仔細看她打扮休閒,身型依然纖細、皮膚白皙有光澤,整體看起來還很少女。
- 加川雅人說蘋果不只美味,更有助健康與美麗,不論男女老幼都非常推薦享用。
- 《臺蘋》當時剛在5月中旬將紙本《蘋果日報》停刊、資遣300多名紙本員工,葉一堅接獲指令後,隨後又在去年7月中下旬展開第二波資遣,遣散200多名員工。
從創刊的第一年就進公司的「老蘋果人」說,2013年臺蘋的黃金年代開始走下坡,而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因「反送中」運動被清算、過於倉促推動會員訂閱制、收掉紙本都是重擊。 潘傑賢強調,自始至終他唯一的交易對象就是港商黃浩,不曾與香港壹傳媒、臺蘋接觸,只是後來他的法律和財務團隊評估,現在從黃浩那邊收到的資訊不足以進行交易,為了不讓臺蘋員工失業,也喜愛臺蘋品牌,才決定成立新平臺。 潘傑賢表示,全新壹蘋新聞網強調在現有狀況下堅守「完全不用臺蘋品牌、不用臺蘋網址、不接觸臺蘋個資數據、不使用臺蘋資產,更不介入壹蘋新聞中立性,絕對遵守臺灣法律規範。
壹蘋新聞網: 世界餐飲評鑑推薦 環抱高空絕讚視野賞跨年雙煙火
潘傑賢也表示,目前收到聘僱合約的臺灣蘋果新聞網將資遣的員工中,已有96%簽約同意9月1日加入新公司。 不過2021年香港壹傳媒多名高層遭拘捕,香港蘋果日報金流遭凍結,臺灣蘋果日報財源連帶受影響,也因不敵廣告流量消失,同年5月將發行18年的紙本停刊止血,集中資源在蘋果新聞網,但仍無法阻止資金用罄危機。 臺蘋今日在官方網站上聲明稱,8月31日23時59分起暫停更新,19年的《蘋果》團隊將轉場《壹蘋新聞網》,9月1日起繼續服務讀者。 2003年5月2日臺灣《蘋果日報》創刊,讓民眾「一咬上癮」,也徹底改變臺灣的文人報業生態,經過了19餘年,2022年8月31日,正值青春年華的臺蘋正式走入歷史。
—2013年4月18日,「臺灣蘋果日報」工會與「臺灣蘋果日報」簽訂編輯室公約,是國內第一家平面媒體簽訂有法律效力的編輯室公約。 公約規範勞資共同維護報紙公正客觀的立場,不受黨派、商業或利益團體左右,任何一篇報導都不能被收買,也不刊登偽裝成新聞的置入性行銷。 —2013年3月,臺灣壹傳媒賣盤案衍生反媒體壟斷運動後,黎智英表示,不會再賣「臺灣蘋果日報」與「壹週刊」等平面媒體。 潘傑賢表示,至始至終,唯一的交易對象是黃浩,從未與港頻、臺蘋有任何的交易關係;交易也全權交由法律團隊跟財務團隊處理,經進行淨值調查及現況評估後,目前收到交易對象提供的文件,確認交易並無法進行,這是令人可惜的事。 智慧財產局商標檢索系統顯示,「龍丞創意有限公司」已申請黑線白底蘋果圖作為「龍丞創意有限公司」的公司標章,並申請「壹蘋新聞網」、「Next Apple News」中英文名稱商標,以及蘋果圖分別加中英文名稱的商標,申請類別為網路影音內容等相關。 他表示,自己是臺灣女婿,沒有任何政治色彩,太太跟兩個孩子都是臺灣人,從2013年起在臺灣創業,先是經營了Paktor拍拖平臺、後來和17LIVE合併,2020年收購了SoundOn聲浪等公司,投資數家有潛力的臺灣新創,並將多家公司從嚴重虧損變為賺錢公司。
壹蘋新聞網: 臺灣蘋果新聞網19年歷史今日畫句點!《壹蘋》9/1上線
【記者黃盈甄/臺北報導】日本知名「星野集團」旗下溫泉旅館品牌「界」,在日本各大知名溫泉區皆規劃有旅店,今年11月底「界」品牌也插旗日本長崎的「雲仙溫泉區」,開立「界 雲仙」分館。 身穿蘋果裝的三村申吾表示,日本蘋果一半以上來自青森縣,是日本第一的產地,而臺灣是青森蘋果最大的出口地,深受臺灣朋友的支持與喜愛。 接下來是最受歡迎的富士蘋果的季節,又大又紅的蘋果最適合年節送禮。 加川雅人說蘋果不只美味,更有助健康與美麗,不論男女老幼都非常推薦享用。 日本蘋果最大產地青森縣知事三村申吾偕同一般社團法人青森縣蘋果對策協議會會長加川雅人特別來到臺灣,與遠東百貨攜手舉辦「青森蘋果祭」,即日起到明年農曆年帶來最高品質特選青森蘋果給臺灣的消費者。 若您已滿十八歲,亦不可將本區之內容派發、傳閱、出售、出租、交給或借予年齡未滿18歲的人士瀏覽,或將本網站內容向該人士出示、播放或放映。
臺灣蘋果新聞網新買家潘傑賢今天(30日)表示,由於研判目前交易方擁有的文件無法使交易繼續進行,為避免臺灣《蘋果新聞網》的員工全體失業,將成立全新的《壹蘋新聞網》,從9月1日起正式上線,臺蘋96%資遣員工將加入新公司。 臺灣《蘋果新聞網》交易案一波多折,買家17 live共同創辦人潘傑賢今出面宣佈已新聘逾200位原臺蘋員工成立《壹蘋新聞網》,未來將遵守不用臺蘋品牌、不用網址、不接觸個資、不使用資產、不介入中立、絕對遵守法律的「五不一絕對」原則。 他說,交易由他完全獨資,預計一年燒3至4億臺幣,目前沒計畫出紙本,內容除了新聞,只要能讓流量變現的東西都會進行。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趙靜瑜、王心妤臺北30日電)臺灣蘋果新聞網日前指出新買家為潘傑賢,但他今天在記者會表示,因交易無法進行,決定成立新「壹蘋新聞網」,臺蘋96%資遣員工將加入新公司。 臺灣的《蘋果新聞網》將在8月31日熄燈,而先前傳出的新買家潘傑賢今天首度面對媒體,說明無法繼續交易。 為了避免臺蘋員工全體失業,將成立全新的《壹蘋新聞網》,在9月1日上線。
壹蘋新聞網: 臺灣蘋果 蘋果新聞網 More… 腥羶色 蘋果日報 黎智英 蘋果動新聞 香港國安法 壹蘋新聞網 臺蘋
幾乎由原臺蘋新聞網團隊組成的「壹蘋新聞網」將於9月1日正式上線。 壹蘋老闆潘傑賢強調,新公司與臺蘋、香港商人黃浩無任何關係,由他獨資運作,預計每年營運成本上看新臺幣3億元。 文化部今天回應中央社記者,有關臺灣蘋果日報所保有的員工資料、未公開的新聞採訪資料、未經公開及查證的爆料、專欄作家與投稿者(含爆料)資料、報紙訂戶與網站會員資料、廣告客戶資料、相關稅捐資料等,只要足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個人資料者,都屬個人資料應保護範圍。
壹蘋新聞網: 潘傑賢成立「壹蘋新聞網」 接收臺蘋96%資遣員工
《壹蘋新聞網》由前《蘋果新聞網》、前《蘋果日報》新聞團隊,於2022年9月1日全新組成的即時新聞網站。 除了前《蘋果新聞網》最強大的娛樂新聞、狗仔跟拍、木瓜霞、爆相爆卦爆片等特色單元,還更新App各式功能。 由前《蘋果新聞網》、前《蘋果日報》菁英新聞團隊組成的《壹蘋新聞網》,內容包羅萬象,除了原《蘋果新聞網》的精彩新聞內容,還增加其它貼近時代的單元,你絕對不能錯過。 【記者田欣雲/嘉義報導】臺灣飯店業近期最受矚目的話題,非流量密碼「阿里山英迪格酒店」莫屬,不僅由於它是阿里山地區首間國際品牌酒店,還因阿里山英迪格是這周邊近30年來、唯一開幕的新飯店設施。 在粉絲敲碗期待下,阿里山英迪格終於在12/18起開放試營運,首波住房專案一泊一食1萬5099元起,讓不少消費者直嚷房價太貴、不如出國! 《壹蘋新聞網》此次開箱阿里山英迪格,並分析它成本高、售價高的道理。
壹蘋新聞網: 潘傑賢成立「壹蘋新聞網」9.1上線 臺灣《蘋果》明夜停更
【記者廖柏璋/綜合報導】足球巨星梅西昨率阿根廷擊敗法國,拿下生涯首座世界盃冠軍,而他在奪冠後在IG上的發文,也創造了最快達成1000萬次按讚的紀錄。 【記者賴昀岫/臺北報導】媒體人鄭弘儀近期分享,2017年因原發性惡性膠質細胞瘤病逝的名嘴陳立宏,生前曾連續發生7次車禍,檢查後才發現是腫瘤壓迫到視神經導致。 醫師指出,此類疾病每年約新增600至700名個案,患者年齡則落在50至60歲,若腫瘤壓迫到腦部不同區域,會產生相異的症狀,包含性格突然改變、容易跌倒等,但也可能是腦部發炎、退化性疾病等,應及早就醫。
壹蘋新聞網: 蘋果iPhone 14「車禍偵測+衛星SOS緊急服務」2合1有多強?直接派直升機救峽谷落難男女
財務團隊預計一年內要燒3到4億臺幣,除了新聞外也會進行所有流量變現的方式,包括和自己旗下直播、Podcast平臺合作。 《壹週刊》與《蘋果日報》進軍來臺的當時,臺灣報紙還是黑白印刷、記者不跑現場,產業瀰漫著強烈的意識形態,政治新聞為主流、文人知識威權無法被挑戰。 「這不是一般讀者想看的內容」,資深員工指出,蘋果的經營理念是「讀者想看的,我們就報就寫」。 並坦言一切都很倉促,自己今年4月纔回到臺灣,得知交易案生變後,得在4個月內從零開始創立新公司,甚至這兩週才架好新網站,但成立「壹蘋新聞網」平臺初衷,就是想保住這羣優秀的員工生計,想好好珍惜。 而壹蘋新聞網老闆潘傑賢先前就曾坦言,臺蘋財務相關部門員工仍留用於原公司,新公司並未延攬,未來臺蘋資料如何保存、資金走向等問題,由於壹蘋已和臺蘋沒有關係,無法代為回答,但盼臺灣主管機關能多關注。 壹蘋新聞網2025 長期關注臺蘋交易案的民間團體認為,《壹蘋新聞網》不會和《蘋果新聞網》以共同平臺的方式合作,因此《蘋果新聞網》的新聞素材等資料封存並不具備正當性,應該銷毀相關個資。
壹蘋新聞網: 潘傑賢成立「壹蘋新聞網」 接收大多數臺蘋資遣員工
不過若是百貨公司或是大型商場的私有停車場,還是常常出現「奇葩停車」,彷彿當自己家隨處都能停。 陸委會聲明,香港壹傳媒高層,在去年遭受拘捕清算,是因為港版國安法,另外,這也沒有經過臺灣法院的裁定同意,因此不認其效力,如果港方執意將黑手伸入臺灣,會採取相應作為。 壹蘋新聞網 娛樂中心/陳冠宇報導「臺語歌王」翁立友出道25年來,唱紅無數歌曲,包括《堅持》、《送行》、《我問天》等,其中經典《我問天》更是KTV必點歌曲之一! 47歲的翁立友出道以來,鮮少傳出緋聞,感情世界始終成謎,讓外界好奇不已,近日無預警遭爆「已經訂婚」好消息,引來外界討論!
壹蘋新聞網: 「壹蘋新聞網」9/1上線 接收臺蘋96%資遣員工
【記者李子凡/綜合報導】好萊塢男星「強哥」強尼戴普(Johnny Depp)與安柏赫德互告誹謗的世紀官司,原本因雙方都不服判決上訴,當事人之一安柏在IG上宣佈,「經過大量的深思熟慮,我做出非常艱難的決定——與我的前夫就維吉尼亞州的誹謗官司和解」。 據悉,本來被判要給強哥1036萬5000美元(約3.1億元臺幣)賠償金的她,現在只需由她的保險公司支付100萬美元(約3077萬元臺幣)和解金。 【記者陳俐妏/臺北報導】今年金融市場波動四起,臺股各類股表現各異,但今年來國人投資臺股ETF的整體規模增加逾3000億元。 鑒於市值加權型ETF的權重增幅比臺股加權指數更多,單一個股的權重恐高,面對不確定高的投資市場,投信趁勢推出等權重ETF,即是透過篩選各產業龍頭股,再透過定期調整權重機制,達成投資再平衡。 一般人印象美國非常注重個人隱私,但因為多數人需要申請信用卡填寫個人收入及地址,許多個人資料都可以從私人或政府網站,…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指出,臺灣ICT產業能在全球稱霸20年,是因為當初在關鍵時刻有跟上去,如今因應時勢所趨,我國致力推動數位經濟、智慧國家,…
【影音中心】骨感大眼正妹珈珈,在日本的自動販賣機前徘徊按來按去,卻沒有一瓶飲料掉下來,讓網友笑說,原來按到的是我心動的開關。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網紅陳沂與雞排妹鄭家純去年5月透過臉書直播隔空交戰,雞排妹因為公佈陳沂手機號碼挨告,雙方官司還在進行中。 而近來鄭家純做公益,捐出自己曾拍攝時穿過的性感內衣褲,讓小朋友學做公益拍賣。 隨後她招手搭計程車,快步入車內,在路邊下車跑進「好看娛樂」公司,似乎還有其他工作行程要忙碌。 在樓上是否繼續吞雲吐霧不得而知,但現今爆紅的她,一舉一動都是矚目的焦點,也是許多年輕人的榜樣,抽菸這種有礙健康及有礙球隊形象健康的行為,是該認真考慮戒掉。 民視新聞/南部 綜合報導2023臺南耶誕跨年系列活動首場演唱會「南瀛草地音樂會」,上週六(12月17日)晚上在新營登場,除了有臺灣歌手之外,還邀請到荷蘭美聲歌手馬丁.
韓國藝人李昇基出道18年後,被爆出這些年來的音源收入全都入了公司口袋,他本人並沒有收到任何一分該有的錢。 壹蘋新聞網2025 近日,這項風波終於告一段落,HOOK娛樂正式發表聲明文,表達對李昇基的歉意,並承諾會全額支付與其音源相關的收入,共得到54億元韓幣(約1.3億元臺幣)。 李昇基在IG發文表示,扣除訴訟費後將會捐出其他餘額,並表示會告到底。 娛樂明星、狗仔跟拍、時尚頭條、爆相爆片、網紅影音、生活社會、國際體育、財經地產、3C旅遊等各種前《蘋果新聞網》原有內容,另有女神等新單元。 【記者曾佳俊/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勞工局今日公佈今年第6波違反勞動基準法、職業安全衛生法等僱主名單,共計有345家業者,開罰逾1600萬。 其中以違反勞基法最多達93家,知名保險公司南山人壽及上市公司一詮精密均因使勞工超時工作,單月延長工時竟達108小時,且兩家公司均達5次以上累犯,各重罰50萬及42萬元。
壹蘋新聞網: 壹蘋新聞網堅持
對於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委員會以具體行動展現對臺灣的支持與友誼,外交部表示誠摯歡迎及感謝,並強調臺英關係密切友好。 昨日國內新增1萬5034例本土病例、30例死亡,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已連續10天單日確診數較前一週同期高,未來幾周確診數可能持續上升,推估明年1月底、2月初疫情將到達高峯,屆時單日確診最高3.6萬人。 葉一堅為釐清責任,首度在自訴狀自掀內幕,稱壹傳媒公司時任執行董事周達權在《港蘋》停刊隔天,「以內部電子郵件指示葉一堅,配合總公司執行臺灣蘋果日報之資產/營運轉移予黃浩指定之公司」。
壹蘋新聞網: 臺蘋新聞網畫句點 壹蘋新聞網正式上線
目前收到聘僱合約的臺灣蘋果新聞網將資遣的員工中,已有96%簽約同意9月1日加入新公司。 臺灣蘋果新聞網(臺蘋)日前指出新買家為潘傑賢,但他表示因交易無法進行,決定成立新「壹蘋新聞網」,預計在9月1日開站。 同時臺蘋96%資遣員工將加入新公司,他指成立新平臺是為了不讓臺蘋員工失業,也喜愛臺蘋品牌。 (臺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原本洽購臺灣蘋果新聞網的新加坡商人潘傑賢,今天宣佈另成立「壹蘋新聞網」,將延攬96%原臺蘋員工,並於9月1日正式上線。 臺蘋也在官網發聲明表示,臺蘋網站將於8月31日23時59分起暫停更新。
壹蘋新聞網: 網友熱議十大必拍聖誕景點出爐 今年聖誕節就來這裡!
該名老員工說,2003年他頂著傳統媒體私校學歷,遇上SARS風暴期間創刊的《蘋果日報》,對社會新鮮人來說,畢業第一份工作又碰上瘟疫,主管卻告訴他試用期薪水為新臺幣4.5萬元,成功熬過之後直接加到5.5萬;有點經驗的記者月薪甚至高達7.5萬,在20年前相當優渥。 曾費時3年製作紀錄片「蘋果的滋味」、並在壹傳媒辦公室實地觀察的導演李惠仁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被問及壹蘋是否能完整承接臺蘋? 李惠仁坦言還需觀察,「畢竟他們現在只有名字,無法使用累積近20年的影像,一切從零開始會很辛苦,我也是做媒體出身,影像是很重要的資產,能讓說故事變得豐富有歷史厚度」。 壹蘋新聞網2025 還原臺蘋交易案爭議,潘傑賢表示,當初黃浩先生主動聯絡他提出交易邀約,經過審慎評估後,他對於臺蘋流量的表現相當有信心,因此,同意由龍丞資本收購黃浩所宣稱擁有的臺蘋資產。 親上火線,說明交易過程只有和黃浩接觸,沒有和港蘋、臺蘋聯繫交易,潘傑賢也同時宣佈交易案無法進行,將成立全新的《壹蘋新聞網》。
他強調,《壹蘋新聞網》與《臺蘋》是兩個平臺,也不會有共平臺的理念,是兩個平臺,完全無關,他絕對守住「五不一絕對」原則。 因應新公司所需要的員工,招聘了200多位大部分員工,《臺蘋》也留用大部分財務團隊做他們的事情,所以沒有招聘財務團隊。 潘表示,招募方式交由專業團隊interview,大部分員工都招聘,薪資有調整,為了公司穩定性,未來沒有出紙本的計劃。 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委員會對英國政府即將於明年2月更新的「整合性政策評估」提出建言,強調英國僅認知而非接受大陸的「一中政策」,並支持維持臺海現狀。
那些各種顏色的網軍們,請轉移陣地,《壹蘋新聞網》等待你們的鞭策與指教,每一句你們的指摘都是《壹蘋》的動力,讓我們可以做得更好,《蘋果》團隊19年就是如此走過來的,未來也會抱持同樣的信念,在《壹蘋新聞網》為你服務。 壹蘋新聞網 2022年6月8日:「臺灣蘋果新聞網」在官網宣佈完成交接,新東家後證實為新加坡企業家潘傑賢,臺北市勞動局也在6月中旬接獲蘋果新聞網通報大量解僱,預計8月裁員280人。 2021年4月19日:香港壹傳媒宣佈與某家「獨立第三方」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這項宣佈被視為將出售「臺灣蘋果日報」。
壹蘋新聞網: 交易案是未完成式?潘傑賢先聘96%臺蘋員工
至於《壹蘋新聞網》的發展,也會持續關注,看是否有傷害臺灣民主的行為。 由臺灣蘋果日報舊員工組成的壹蘋新聞網,臺北內湖辦公室正式啟用,新加坡商人董座潘傑賢對公司同仁宣示,新聞的質量必須保持住、中立必須保持住、精神必須保持住,但他強調,一切都必須撕破再重來,不能只想著「之前是臺蘋、是臺灣第一大品牌」,必須改變思維、破釜沈舟,衝出一條路。 潘傑賢在30日記者會承認,「在現況評估,所以收到交易對象提供的文件,交易是無法進行的。」也因交易案無法繼續,他才成立全新的壹蘋新聞網。 在現有情勢環境下,潘傑賢的法律與財務團隊進行盡職調查作業後,團隊研判目前交易方提出的文件無法繼續交易,但考量大多數臺蘋員工將在8月31日失去工作,不忍看一個中立、理性、客觀的新聞團隊將解散,因此決定招聘他們,創辦全新的《壹蘋新聞網》。 潘傑賢說,即使在過去幾個月艱困的環境下,《臺蘋》流量仍是前幾名,非常珍貴,交易案不成很可惜,他覺得大裁員更可惜。
延攬臺蘋96%員工的《壹蘋新聞網》,9月1號正式上線,無論是在App Store還是Play商店的排行榜表現都不錯,平臺上也陸續登載許多時事新聞。 但經濟民主連合智庫接獲爆料,在臺蘋熄燈之後,香港清盤人,委託臺灣的管理顧問公司和會計師,1號上午前往蘋果日報大樓,要接管資料庫和銀行帳戶。 —2022年8月30日,「臺灣蘋果新聞網」公開承認的新買家潘傑賢召開記者會,坦言原訂交易案無法進行,宣佈成立新平臺「壹蘋新聞網」,延攬96%臺蘋8月底遭資遣員工,並宣佈堅守「五不一絕對」原則。 臺灣蘋果新聞網日前指出新買家為潘傑賢,但他今(30)日在記者會表示,因交易無法進行,決定成立新「壹蘋新聞網」,臺蘋96%資遣員工將加入新公司。 他表示,當時主張擁有臺蘋資產的香港商人黃浩主動提出交易邀約,因對臺灣蘋果流量變現有信心,因此同意龍丞資本收購黃浩宣稱擁有的臺蘋資產,不曾直接主動與香港壹傳媒或臺蘋接觸關於交易事宜。
壹蘋新聞網: 中國勞工大量確診 工商「斷鏈」!物流貨車沒人開、工廠恐重啟閉環
—2003年5月2日,「臺灣蘋果日報」創刊,創辦人是黎智英。 壹蘋新聞網 甫上市每日平均實銷量約42萬份,發行至2008年達每日52萬份。 壹蘋新聞網 12月9日經濟部水利署、農委會農水署宣佈,嘉南地區1.9萬公頃稻作明年全部休耕。 但潘傑賢說,比起交易無法完成,明天將有2、300位臺蘋員工被大裁員,造成2、300個家庭生計受到影響,「這對我的可惜度比交易來得更大」。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他指出現在有許多流量高的網媒,只需找點擊率高的國內外新聞抄,人數根本不用多,也不需要地方記者,從經營面來看,壹蘋承接200多名臺蘋員工成本很高,「有做好新聞使命又要兼顧點擊率,我不知道資金可撐多久,畢竟媒體每天一開臺就是在燒錢」。 2021年4月19日,香港壹傳媒宣佈與某家「獨立第三方」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這項宣佈被視為將出售臺灣蘋果日報。 回顧《蘋果日報》在臺19年,2003年創刊,曾在2008年達到每日發行52萬份的成績;2019年將網路新聞更名為《蘋果新聞網》,後續開啟會員訂閱及相關付費制度,直到2020年取消付費訂閱制。 2021年5月,《蘋果日報》紙本停刊,全力發展網路,後來開始傳出相關出售案,話題延燒至今。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世界盃冠軍戰精彩落幕,阿根廷對戰法國整場絕無冷場,雙方一直戰到最後PK賽才分出勝負,由梅西率領的阿根廷奪下大力神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