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蔭邨落成於1968年,原居住大廈共有八座,至2006年重建完成,共有四座租住大廈,居民約為8000人。 葵青區現時共有23個房委會及1個房協的公共屋邨。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1990年,新都會廣場、葵涌廣場及葵涌貨櫃碼頭七號碼頭啓用。 同年4月20日,於1987年首季動工連接沙田和上葵涌的城門隧道通車。
- 庚子賠款條約廢止以後,清華的經費纔開始由國民政府教育部下撥。
- 10月,武昌起義爆發,清政府挪用退還賠款彌補軍費,學堂經費斷絕,原定正式開學儀式取消,11月9日正式停課。
- 葵青區議會負責就該區的社區設施、衞生環境、運輸及交通、房屋政策及居住環境改善等事宜,向政府反映意見。
4月,清華大學成立卅年,師生於昆明舉行紀念會,出版學報紀念專刊。 10月,文科研究所於昆明東郊龍泉鎮司家營成立,由馮友蘭教授出任校長。 11月,與盟軍合作於昆明成立譯員訓練班,並成立師範學院初級部。 聯大期間,學生參與青年從軍運動,應徵飛虎隊翻譯,參加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 特種研究所依靠庚款基金利息,擁有農業、航空、無線電、金屬、國情普查五個研究所,服務軍事研究。 戰爭中,清華園遭日軍野戰醫院152病院等佔據、破壞,留守教職工也被害。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南大校區平面圖
學校強調體育鍛煉和強健體魄,設立體操課,午後“強迫運動”,開辦童子軍訓練和軍事訓練(兵操);參加菲律賓第一屆遠東運動會;清華、協和、匯文合辦的“三角運動會”爲北京最早校際大賽。 各界名人學者也前來演講,1914年11月5日,梁啓超先生以“君子”爲題發表演講,引述易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對清華學子給予厚望。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2025 外務部選定清華園後,修繕工字廳、建造校門、一院、二院、三院、同方部、北院、校醫院,1911年竣工,校園佔地450畝。
1980年大學部增設中國語文學系,清大逐漸邁向綜合大學之路。 1949年(民國38年)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往臺北,梅貽琦校長前往臺灣新竹市復建國立清華大學,至今此基金利息仍每年由銀行撥付給國立清華大學作為開支經費,目前僅有位於臺灣的國立清華大學接收此基金。 國立成功大學於1995年成立的交通管理學系中的路運組必修科目之一為鐵路工程與機車學,為教學目的,系方積極向臺灣鐵路管理局爭取此機關車做教具,該車於1958年送往成功大學,並將機具右半側剖開以使學生了解其構造,現已不再做為教具使用,但仍存放於原處。 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為成大校本部之八大校區之一,於民國55年由時任校長羅雲平增購,現今則有著名的成功湖、榕園在內;此外,管理學院、行政大樓、設計系及藝術學院,以及文學院之相關科系也位於光復校區。 根據2010年QS世界大學排名調查,國立清華大學在五大評比領域皆有全世界前300名的表現:人文與藝術第238名、自然科學第171名、社會科學第256名、工程與資訊科技第67名、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第197名。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2025 自2013年陳力俊校長任內起,為進一步協助社經地位相對弱勢、資源較為缺乏,但具有潛力的學生,能有機會進入清華接受教育,清華於102學年度大學甄選入學個人申請,增設「旭日組」招生,以更細膩的方式照顧弱勢。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教學場館
臺積電捐贈1.8億元興建科管院,臺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也以個人名義捐助1500萬元。 增設語言學研究所碩士班,動機、電機兩系成立雙班。 1974年,增設分子生物研究所、工業工程學系及化學研究所博士班,並將原有所繫分設三學院:理學院、工學院及原子科學院。 清華大學的圓形校徽為正式的校徽標誌,雛型源於1916年清華學堂的軍旗圖案。 1926年11月25日,校評議會議決:「通過校徽之格式:圓形、斜十字」,1928年改制大學後,曾調整校徽字樣與圖示。 1934年6月1日《清華週刊》(第13-14期)嚮導專號刊登了清華大學校徽圖案,其基本形制沿用至今,最中心為五角星,內圈為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外層則為校名中英文字樣。
由於教工薪金不高,無人願意來任教,於是梅貽琦便拿基金利息作爲津貼補助教授。 “這樣一來,清華教授的薪水就十分可觀,學校也利用那些校款蓋了很好的教授宿舍,就是現在的東院,三十五坪(一坪約爲3.3平方米)的新房子,其他學校都沒有。 徐賢修任校長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擴大學校,開辦工學院,而師資設備等經費也是出自清華基金。 “清華基金由於是美國基金管理,實際上也存在不少缺陷,在當時,這筆錢很大程度上就相當於是校長的私房錢。 現在情況可能有所改善,學校開始實行《國立清華大學清華基金保管運用辦法》對這筆校款的使用進行監督。 “北京清華也知道這些利息,不過現在還是歸臺灣清華管,實際上,美國在政治上認同中國大陸,所以北京如果想要這筆錢,也能要過去。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研究中心
敘薪標準依「國立清華大學專題計畫約用人員工作酬金標準表」支給,碩士級起薪38,480元、學士級起薪33,280元,並依規定加入勞工保險、全民健康保險、勞工退休金。 此外,教育部也提供清華經費支持,將在校本部興建合校之後的教育學院大樓與藝術學院大樓,及嶄新的學生宿舍。 在不久的未來,南大校區同學都將一同在校本部上課及生活,達到實質的「合校」。 南大分館的主要任務,是配合總圖之政策及推廣相關資源服務,同時積極充實竹師教育學院及藝術學院師生所需之資源,以提供二學院之師生更完善的教學研究及學習的空間。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香港十八區新界
2007年1月,發行英文季刊《Newsletter》;教育部「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第一次實地考評。 1987年8月,毛校長調任教育部部長,該校校長由劉兆玄先生繼任。 增設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班及原子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1981年,增設動力機械工程、材料科學工程、原子核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8月,張校長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校長由毛高文先生繼任。 1955年,中美兩國訂立原子和平用途協定,政府決定設立原子科學研究機構,組設清華大學研究院籌備委員會,勘定校址於新竹市,籌劃復校,創辦原子科學研究所。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香港十八區大埔區
保留大樓北方原生林,為藝術學院樓提供良好的視覺景觀,並阻擋東…… 謝宏亮校友所捐建的宏亮美術館是國內頂大的唯一國際級美術館。 建築設計仿如3個漂浮在草皮上的立方體,一……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高速公路(國道一號中山高)~約95公里處由25號新竹出口下交流道,沿著光復路往新竹市區方向直走見食品路左轉,直走約5.7公里即可到達南大校區正門。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教育
大埔區的中心是大埔新市鎮,包括舊區大埔墟,以及新區大埔中心一帶。 位於大尾篤的船灣淡水湖,是香港第一個劃自海域的大型儲水水塘,也是大衆騎自行車的好去處。 淡水湖原本是一個大海灣——船灣,灣內沿岸曾經有多條鄉村,不過在1960年代建淡水湖時遭拆遷,部分鄉村遺址已經埋在淡水湖水底。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2025 大埔區內有香港的著名內港——吐露港,該港在大埔新市鎮的東面、沙田新市鎮的東北面,海港呈西南-東北走向,其出口爲大赤門,之後海水便流進大鵬灣。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校園地圖
南區位於香港島南部,東起大浪灣,西迄薄扶林,包括香港仔、鴨脷洲、鋼線灣、薄扶林、黃竹坑、深水灣、淺水灣、赤柱、大潭及石澳等地。 東區是香港島最先看到日出的地方,也是香港人力資源的主要集中地。 東區的總面積約18.9平方公里,位於香港島東北部。 根據2001年人口普查的數字,東區人口約爲616,199人,是全港人口第二多的區份,僅次於沙田區,東區的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在香港18區中僅次中西區和灣仔區,排名全港第三位。 中區以商業大廈、銀行、政府機構爲主,這裏是香港地區的商業中心、金融中心和行政客署所在地,是香港地區最繁華的地段。 王默人周安儀伉儷所捐助的文學館將坐落人社院與相思湖的中間,融入清華自然環境,隨著地勢攀升,形成具動態感的建築。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葵青區
若無申請者,則視空位斟酌給予上車,免費,須出示證件。 設有多種獎學金,其中「還願獎學金」,係以照顧經濟有困難的同學為前提,並提供全額學雜費及生活費的補助;「逐夢獎學金」則以協助表現特出的大學生和研究生有機會去追逐夢想。 9至10月間審核新任校長候選人資格、並辦理面談,選出1至2位推薦人選,之後向校內外推薦候選人,並辦理說明會及全校教授副教授同意權投票,在年底前參酌校內投票結果,選出新任校長,報請教育部聘任。 12月9日,「以色列-臺灣生命科學雙邊研討會」為兩國首次進行的正式雙邊交流會議,由本校及以、臺政府機關等單位主辦。 2011年,「99學年度第4次校務會議」決定清華校花為梅花,為了紀念梅貽琦校長而來。 且梅竹賽行之多年,梅花已成為清大之精神象徵,也用在各種紀念品之上。
而沙田區的沙田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沙田區東部的馬鞍山則於1980年代開始發展並併入沙田新市鎮之內。 西貢區位於香港東部沿海,總面積12680公頃,包括西貢半島南部、清水灣半島、將軍澳新市鎮及東面水域內的70多個島嶼,是香港十八區中面積第二大的區份。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2025 西貢被譽爲香港的後花園,因爲本區大部分地方都沒有開發,成爲市民日常郊遊的好去處。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學生輔導
在梅竹賽開辦當時,兩校為其應名「梅竹賽」或「竹梅賽」爭論不休。 最後清華張致一教授從口袋拿出了一元硬幣道:「出現梅花則稱梅竹,出現壹圓那面則稱竹梅。」銅板落定,梅竹之名從此便正式確定。 2000年8月,成立科技管理學院,設有科技管理研究所、科技法律研究所、計量財務金融學系。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香港十八區九龍半島
,後引申出“水木清華”一詞,並賦予“池水清澈,樹木華美”之意,今日工字廳後匾額即爲“水木清華”四字。 清康熙年間建熙春園,後分爲近春園、熙春園兩部,咸豐帝爲熙春園親書匾額改爲“清華園”。 1910年,遊美學務處將附屬肄業館改爲學堂,依據所在地而定名“清華學堂”(Tsing Hua College),後沿襲更名“清華學校”(Tsing Hua School)。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資訊分類清單
12月17日,校務會議推舉馮友蘭爲臨時主席,代理主持校務。 12月7日舉行「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第一校區」建校三十週年暨合校七週年校慶。 100學年度共計373名印度學生來臺就讀學位學程,多以攻讀博士學位為主,佔74%,居我外國學生來源國別之首,主要就讀於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及國立中興大學等。 工程學院為最熱門領域,計有129人,自然科學類(含物理、化學、天文學、地理科學、生物學等)有119人,生命科學方面 49人,商管類30人。
清華自2015年首辦特殊選才「拾穗計畫」,為了符合這些特殊入學之學生的需求,在2018年擬定「學士班實驗教育方案」,讓學生能提出自己獨特的大學規畫。 旭日組招生的意義象徵「暗夜已盡,旭日東昇」,希望能給予社經地位弱勢,但具有強烈學習熱忱的學生一個機會,透過書面審查及個人面談,全方位聆聽學生在資源相對不足情形下的成長歷程與學習動機,優先錄取在逆境中積極向上的低收入戶學生。 新竹市公車83路:為新竹市政府開辦之路線,無論是否刷卡全票15元、半票8元,清華大學教職員工憑一卡通14元,及學生憑一卡通12元。 清華現有超過100個學生社團,社團的類別包括服務性、音樂性、學藝性、體育性、自治性及綜合性。 另經常舉辦的活動,包括社區服務、電影欣賞、專題演講及座談、團康聯誼、藝術演出、競賽活動等,寒暑期並舉辦各類型營隊。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2025 同時,為培養具有國際觀、奉獻與服務精神的清華人,2007年開辦暑期國際志工。
清華農業、航空、無線電、金屬、社會調查五研究所自行設法維持。 8月,清華決定恢復文科研究所,設中文、外文、歷史、哲學四部。 1940年,因聯大校園屢遭日軍轟炸,教育部命聯大遷川。 8月,聯大決定於四川敘永設立分校,命一年級及先修班新生前往上課。 11月,為了培養大後方中小學教師,聯大成立師院附設學校。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國際交流
8月,原子科學系更名為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成立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理學院學士班、科技管理學院學士班;修正組織規程,祕書室調整為祕書處,下設綜合業務組、議事及法規組、公共事務組、國際事務中心與校友服務中心。 清大為給學生先入學、瞭解志趣後再選系之機會,在陳文村校長任內,推行各學院院招生,強調跨院系教育、大一不分系,於2006年先增設理學院、科技管理學院學士班,逐年推至各學院,迄2009年,全校所有學院均設有院招生學士班。 另外在2008年陳校長任內,創立臺灣第一個強調住宿學院(Residential College)教育的「清華學院」,擷取世界頂尖大學住宿學院之精神,融合清華特色,帶給清華學子嶄新的學習與校園生活環境。
元朗區由廈村鄉(包括洪水橋、白泥、流浮山等地)、屏山鄉(包括元朗市中心西部、橫洲、天水圍、尖鼻咀等地)、十八鄉(包括元朗市中心東部、凹頭、南生圍等地)、錦田鄉、八鄉(包括石崗等地)新田鄉(包括落馬洲、米埔等地)所組成。 元朗區東至洲頭,與北區的馬草壟相鄰,南至洪水橋,與屯門區的藍地相接。 屯門位於香港新界西部,北接元朗區、東連荃灣區、西臨珠江口、南面與大嶼山隔海相望。 區內中心西部有青山(高583米)、東面是九逕山(高507米)、北面是圓頭山和元朗平原、南面入海有青山灣。 區內中心區被青山和九逕山2座高山夾着,而且屯門河分隔東西屯門。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第一校區
且所有將星生不論軍種,未來只要通過體檢,都可接受飛行官訓練。 未來還將安排學生到歐美頂尖軍校交換一個學期,開拓視野,與國外軍事生交流,並學習最新的軍事科技。 2016年11月1日,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合併,校名仍稱「國立清華大學」,原竹教大校地改設南大校區。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成立「竹師教育學院」、「藝術學院」、「南大校區系所調整院務中心」。 8月,東和鋼鐵侯貞雄董事長捐贈新臺幣2億元,設置「侯金堆講座」;旺宏電子加碼捐贈新臺幣1億元專款作為「旺宏館」內裝工程之用;清華學院擴大招生,改制為厚德與載物兩書院。 成立學習科學研究所碩、博士班,編制於共同教育委員會之下。
荃灣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新界的南部,與九龍相距約5公里,面積約6070公頃。 根據2004年香港政府的估計,荃灣區的人口約有290000人。 包括部分荃灣區的荃灣新市鎮是香港第二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發展。 時至今日,隨着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迪士尼樂園等其他基建的啓用,令荃灣區已經成爲現時香港發展潛力很高的地區。 大埔區天氣非常潮溼,在春夏期間溼度經常都高達100%,能見度最低時可以只有數米距離。
1929年4月,羅家倫因查出清華基金帳目虧空,要求改革,與清華大學董事會發生矛盾,提出辭職。 同月,清華大學師生發起解散董事會,回歸教育部管轄運動。 5月,清華重歸教育部管轄;6月,清華大學董事會解散,清華基金改由中華教育文教基金會保管。 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北平落入閻錫山之手,校內親閻錫山勢力醞釀“倒羅運動”,再加上羅家倫長期與學校師生意見不合,5月20日請辭離去。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2025 後閻錫山指派與其同為山西人的清華校友喬萬選為清華校長,但是遭到清華師生以反對軍閥力量把持校政為由,拒絕喬萬選。
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學習資源網
1928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掌控北京後準備改辦大學,由於清華接收美國退還賠款,對羅家倫校長的委任狀中定名爲“清華大學”,未加“國立”二字,後經羅家倫多次爭取,最終定名爲國立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