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作戰局2025懶人包!內含政治作戰局絕密資料

民國13年黃埔軍校創立以來就有政工制度,政府遷臺後,39年4月實施政工改制,將原「國防部政工局」調整為「國防部政治部」,40年5月更名為「總政治部」,52年8月改名為「總政治作戰部」,爾後單位編組迭有調整。 89年1月15日「國防二法」完成立法三讀程序,同年1月29日經總統明令公佈實施,政戰制度相關法源依據自此確立,且在「總政治作戰局組織條例」完成法制作業程序後,於91年3月1日配合「國防二法」施行正式運作。 解嚴前,政戰人員除了前項工作之外,因當時國民黨一黨專政導致黨政不分,也曾作為國民黨在軍中「黨代表」的角色;不少軍隊成員都會被軍中政戰主管要求加入國民黨。 1987年臺灣解嚴後,政戰人員的國民黨色彩慢慢淡化。 在李登輝執政時期,政戰人員已完全轉型,去除黨代表的角色,專責部隊文宣、服務、心理輔導、申訴、監察及保防工作。

2013年1月1日,《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組織法》施行,總政治作戰局組織調整並更名為「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1920年代,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有感當時中國各地軍閥分據,需要教育養成一支革命軍隊;時值蘇聯為拉攏中國國民黨,而孫中山亦需尋求外力抵抗國內分裂局面,於1923年派蔣中正赴蘇聯考察其黨政軍,以為參考。 政治作戰局 1924年5月,黃埔軍校籌辦之時,任命廖仲愷為黨代表;戴傳賢為政治部主任,下轄組織、宣傳、事務三科;另設政治教官3人(汪兆銘、胡漢民、邵元沖)。

政治作戰局: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部增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下設黨務、宣傳、總務三科。 其後陸續增設祕書處、國際宣傳處、戰地政務委員會。 1928年2月,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處、大本營第六部及訓練總監部國民軍訓處三機構併編為「軍事委員會政治部」;4月,廢除黨代表制。 發行宗旨: 啟發士官兵正確思想,堅定中心信仰,砥礪革命志節,厚植精神戰力。 政治作戰局局長楊安中將 學歷 政戰學校75年班 政戰學校研究班88年班 國防大學戰院95年班 政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84年班 經歷 南區後備指揮部政戰主任 陸軍澎湖防衛指揮部政…

一、國軍保防安全工作政策、法令之擬訂與保防人員培育、保防教育、人員安全調查、機密維護(不含國防部公務機密維護)、安全狀況掌握、安全防護、諮詢部署、特種勤務危安目標情報作業等事項之規劃、執行及督導。 國軍保防安全工作政策、法令之擬訂與保防人員培育、保防教育、人員安全調查、機密維護(不含國防部公務機密維護)、安全狀況掌握、安全防護、諮詢部署、特種勤務危安目標情報作業等事項之規劃、執行及督導。 六、國軍心理作戰政策、法令之擬訂與教育訓練、交流合作、整備、敵情蒐研、資訊系統、情報、圖書資料庫建置等事項之規劃、督導及執行。 國軍心理作戰政策、法令之擬訂與教育訓練、交流合作、整備、敵情蒐研、資訊系統、情報及圖書資料庫建置等事項之規劃、督導、執行。 國防部軍事新聞處臉書專頁國軍軍事新聞政策、法令之擬訂與新聞教育之督導及執行。 國軍政治作戰政策、法令、計畫之擬訂與交流、整備、演訓、動員、投資建案等事項之規劃、執行及督導。

政治作戰局: 莒光園地

1995年起,再降編為下士,僅分發至營級單位處理業務。 政治作戰局 政治作戰局2025 民國111年10月份第3週「莒光園地」節目重點介紹 第一單元:中共對臺認知作戰專題-從中共近期對臺軍演剖析對臺統戰策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後,中共即在臺灣週邊7個海空域展開海空聯合演習,並… 民國111年12月份第1週「莒光園地」節目重點介紹第一單元:陸軍年度施政回顧—永恆的守護 二、 給我們的啟示: 自黃埔建軍以來,為展現軍人救國救民氣度,黃埔軍校大門樹立「貪生怕死莫… 民國111年12月份第2週「莒光園地」節目重點介紹第一單元:海軍年度施政回顧—放心,海疆有我在民國111年對中華民國海軍而言,是關鍵、重要且忙碌的一年,他們不捨晝夜,秉持堅毅與勇氣,齊… 民國111年12月份第4週「莒光園地」節目重點介紹第一單元:國軍年度施政回顧民國111年即將邁入尾聲,今年在全球聚焦烏俄戰事之際,環顧我國周邊區域安全情勢,中共對我國實施的針對性軍演不斷,並以機、艦… 1963年8月,總政治部更名為「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平行軍事系統。

  • 依據憲法、國防法之規範,結合政府政策目標,考量社會情勢、兩岸關係發展與建軍備戰等需要…
  • 黃埔軍校建軍時沿用蘇聯紅軍之政治委員編制,在各連以上單位設國民黨「黨代表」。
  • 7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成立,下設「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部」,正式成為國軍政工體制的最高主管機構。
  • 六、國防部、國防部軍備局、主計局、軍醫局、本局與所屬機構、學校、部隊權益保障案件之審議與相關業務之規劃、督導及執行。
  • 由於軍旅手札是掌握一般義務役役男心理狀態的最佳途徑,除了義務役軍官外,政戰人員會嚴格要求義務役士官、士兵必須每週繳交,通常會規定字數。

國軍政治作戰編裝之審議與本局作業手冊、業務權責劃分及任務職掌之擬訂。 政治作戰局 政治作戰局 三、國軍政治作戰官科(不含監察職類幹部)經歷管理、甄選、訓練、調任與本局、所屬機構、部隊人事勤務、聘僱人員進用、考成之規劃、督導、執行及建議。 政治作戰局2025 政治作戰局 國軍政治作戰官科(不含監察職類幹部)經歷管理、甄選、訓練、調任與本局、所屬機構、部隊聘僱人員進用、考成之規劃、督導、執行及建議。

政治作戰局: 所屬部隊

而義務役及志願役預備軍官經過國防部政治作戰教育訓練中心預備軍官訓練班受訓後,授少尉軍階,並至各部隊擔任連輔導長、政戰官、心輔官、監察官、保防官等。 黃埔軍校建軍時沿用蘇聯紅軍之政治委員編制,在各連以上單位設國民黨「黨代表」。 北伐後,黨軍改稱「國民革命軍」,連、營之黨代表改為「政工指導員」,簡稱「指導員」。 1969年,改稱「政治工作」為「政戰工作」,並改稱基層政戰人員為「政戰輔導長」,簡稱「輔導長」。

政治作戰局: 莒光日

第五週研讀 政治作戰局 工作需要遠見(WorkplacePerspecti… 為配合營區年度高壓電力歲修作業,本服務網預於民國111年5月12日1700時至5月13日0800時,暫時中斷服務,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因應疫情升溫,為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及維護國人健康,考量歷年各場次活動均達數萬人次,避免羣聚感染引發疫情擴散,國軍111年「國防知性之旅」活動取消辦理。 軍服辨別:陸軍(含航空特戰(傘兵)、憲兵)、憲兵:士官(下士)到軍官校官(上校)在階級章、領章均配掛政戰兵科(一槍一筆、海錨、梅花、翅膀)以此辨別。 將官因不分科以軍種識別領章為主(陸軍為梅花)。

政治作戰局: 中華民國政治作戰

政戰制度的具體實踐表現在軍隊裡的政戰兵科,是一個跨軍種的兵科,在陸軍、海軍、空軍、憲兵、後備部隊等軍種都可看到政戰人員的身影。 政戰人員從屬於部隊裡的一部份,受該部隊主官指揮。 政治作戰局 無論平時或戰時,部隊裡的主官或主管依序為:主官、副主官、政戰主管,依次代理。

政治作戰局: 精神戰力週

2000年1月29日,總政治作戰部改組為「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仍為國防部所屬一級機關。 民國13年黃埔軍校創立以來就有政工制度,政府遷臺後,39年4月實施政工改制,將原「國防部政工局」調整為「國防部政治部」,40年5月更名為「總政治部」,52年8月改名為「總政… 二、國軍廣播政策、政教視聽器材、新文藝運動、軍歌教唱、宣慰演出與對外藝文活動支援之規劃、督導及執行。 空軍不分官科,其作戰聯隊政戰主管均由曾受政戰訓練的空軍官科擔任,以求能瞭解飛官之心理壓力而加以輔導,如李天羽曾任空軍總司令部政戰主任。 軍旅手札,舊稱大兵手記、莒光作文簿,即中華民國國軍軍人用以抒發心情或陳情問題的作文簿;各部隊有不同習稱,如大兵日誌、大兵日記、大兵週記、莒光日記、莒光日誌等。

政治作戰局: 莒光園地

1925年6月,黃埔軍校開辦政治訓練班,此為正式培訓政工幹部之始。 7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成立,下設「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部」,正式成為國軍政工體制的最高主管機構。 1926年2月,軍事委員會頒《國民革命軍黨代表條例》、《政治訓練部組織條例》,為政工制度明訂組織法規。

政治作戰局: 精神戰力週

1924年秋季,黃埔軍校教導團成立,團、營、連級亦均設黨代表。 貳、甄選條件:具中華民國國民身分,國內、外高級中等學校以上畢業或經教育部認可之同等學歷,且領有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鑑定核發之身心障礙手冊人員。 為配合臺電電力整修作業,政戰資訊服務預於民國111年7月27日1800時至7月28日00830時,暫時中斷服務,造成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全國法規資料庫之內容每週五定期更新,當週發布之法律、命令資料,將於完成法規整編作業後,於下週五更新上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