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94年自殺成功人數比93年多了800多位,這是否與憂鬱症有關? 對此張家銘解釋,自殺的原因很多,雖並非全然歸因於憂鬱症,但可以肯定的是憂鬱症患者自殺率較一般人高,據統計15%的憂鬱症患者最後是死於自殺,而自殺死亡者有87%生前已達憂鬱症狀態。 買保險SmartBeb 我們是一羣企圖改變傳統保險服務的上班族,因為故事 & 理念聚在一起。 中立、對等、透明的平臺「買保險 SmartBeb」,幫你篩選出安心又可靠的保障、業務員,告別傳統的被動立場。 自民國 94 年起,每年因慢性精神病而持有重大傷病證明之人數逐年增加約 1 萬人,而近 10 年人數平均落在 20 萬人上下,但仍無減少趨勢。
鄭淑心表示,對於憂鬱症個案,除了就醫資源布建外,更重要的是營造友善氛圍讓個案「有地方」求助。 雖然民國96年修訂的《精神衛生法》已將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從得設改為應設,但功能卻未被好好發揮。 去年在社安網二期挹注下,希望達到114年全國至少有71處據點、形同每33萬人口就有一處,另布建專業心理衛生人員,讓有憂鬱症、自殺企圖、情緒困擾民眾,都能接受在地諮詢,提供可近性、優質服務。 一般來說,憂鬱症患者除了因為症狀嚴重、自傷而住進急性病房外,也有住進慢性病房的可能。 早期大部分保險公司的醫療險保單將精神疾病列為除外不保項目,直到民國87年1月主管機關公佈實施「住院醫療費用保險單示範條款」將精神疾病從除外不保項目中刪除、列入承保範圍,也就是87年之後精神疾病可以申請醫療險理賠。
憂鬱症保險: 丈夫車禍過世,強制險身故理賠金 竟要分給公婆…你必須看懂各險種「理賠受益人」順位!
林麗銖表示,法令規定要保人故意致被保險人於死,保險公司沒有賠償之責;但若受益人故意致被保險人於死,還是要賠,有其他受益人則賠給其他受益人,如果沒有就當做是被保險人的遺產處理。 因此若要保人是父親或母親,帶著當被保險人的小孩自殺,依上述規定就不賠;若父親是要保人,母親是受益人,母親帶小孩自殺,則保險公司會賠付。 對此張家銘表示,精神疾病主要區分為精神病與精神官能症兩大部分,前者指長期發病並且功能退化,甚至無法回歸社會;後者則如憂鬱症,狀況較輕微者還是可以從事生產活動,因此憂鬱症與精神病著實有段差距。 全民健保提供 30 類重大傷病保障,「慢性精神病」屬第六大類。 依據統計,截自今年 9 憂鬱症保險2025 月共 983,161 人領有重大傷病證明,而因慢性精神病持有證明的人數約為 19.8 萬人,排名僅次於癌症!
- 若有投保「重大傷病險」的保戶,在領取重大傷病證明後即可向保險公司申請一次金理賠,彌補長期治療所需的醫療開銷。
- 對照臺灣憂鬱焦慮患者比例倍增,南韓也不惶多讓,媒體斗大聳動標題:「南韓12年35藝人自殺被憂鬱症帶走……
- 根據「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的資料指出,自殺的人,70%患有憂鬱症。
- 自民國 94 年起,每年因慢性精神病而持有重大傷病證明之人數逐年增加約 1 萬人,而近 10 年人數平均落在 20 萬人上下,但仍無減少趨勢。
- 生活中心/許沛汶報導隨著邊境解封、農曆春節假期的到來,民眾紛紛著手計畫出國旅遊,導致機票逐漸上漲。
- 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94年自殺成功人數比93年多了800多位,這是否與憂鬱症有關?
- 如果是五年內曾經被醫師診斷有憂鬱症,在健康告知書上都須要詳細描述,原則上能覈保的機會不高,所以建議還是等治癒後,停藥滿五年再投保。
本站所有內容,公開資訊及轉載資料/圖片,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 其餘文字圖表皆屬本人之所有著作權,如需轉載文章請註明出處。 希望知識可以承傳,資訊可以對等,這裡將會紀錄保險的相關知識,偶爾也會寫寫我與孩子的互動,更喜歡寫些我的讀書心得。 如果你也想跟我一起學習成長,不妨可以追蹤我的YT,加入我的FB粉專或IG,讓我們明天成為更好的人。
憂鬱症保險: 精神病治療費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統計發現,超過5成以上自殺者有憂鬱症傾向,問及:「如果自殺身亡,保險會理賠?」相信保險公司會回以「否定」的答案。 只須備妥個人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健保卡、印章及醫師診斷證明書(30日內)至中央健保局或是各分局辦理即可。 小花平臺保險顧問提醒,如果被保險人在投保前向保險公司隱瞞病情,當下雖然順利通過覈保,但是等到日後要申請理賠時,在保單生效2年內出險且一旦被保險公司發現是「帶病投保」,保險公司可以拒絕理賠並解除契約,同時不退還任何保費。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國內服用醫師處方抗憂鬱劑的民眾約有121萬餘人,相較於5年前漲幅超過2成,其中又以女性比例近6成居多,「女高於男」的主因不外乎女性職場與家庭蠟燭兩頭燒「很難不憂鬱」。 對照臺灣憂鬱焦慮患者比例倍增,南韓也不惶多讓,媒體斗大聳動標題:「南韓12年35藝人自殺被憂鬱症帶走……
憂鬱症的議題,不會只是個人的財務或心理問題,更該從關照周遭人事物開始著手,讓社會形成一個更健全的防護網,守住每一個人的生命價值。 但長期的匱乏容易導致孩子自我概念(self-concept)低落,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也沒有權利說不,然後就過著庸碌、盲目的生活,總強迫自己要做什麼事,去證明自己的價值,然而那些事都仍是在努力符合社會的期待。 另外香氛也是療癒自己的好方法,《臺灣芳療協會》指出:精油中的芳香氛子可以快速通過血液跟腦中屏障,到達腦中掌管情緒的部位,幫助抗壓且減緩焦慮。 因此生活感到疲憊憂鬱時,可以適時使用精油棒或香氛,讓香氣陶冶身心得到療癒。 季節性憂鬱患者易情緒低落,常感到悲傷、易怒,甚至可能會哭泣;活動力下降導致疲倦、昏昏欲睡,難以集中注意力;也開始遠離社交場合,減少與他人接觸。
憂鬱症保險: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舉例來說,「重度憂鬱症」屬於全民健康保險的重大傷病範圍所定第六項「慢性精神病」規定當中的「情感性疾患」的一種,若有「治療 6 個月以上」、「影響工作、社交功能」、「併有精神病症狀」等條件,即可申請重大傷病證明。 若有投保「重大傷病險」的保戶,在領取重大傷病證明後即可向保險公司申請一次金理賠,彌補長期治療所需的醫療開銷。 依全民健康保險相關法令規定,罹患符合公告「重大傷病」範圍的人,可申請重大傷病卡,以免除自行部分負擔之醫療費用。 而重度憂鬱症就是屬於全民健康保險的重大傷病範圍所定第六項「慢性精神病」規定當中的「情感性疾患」的一種,若有「治療 6 個月以上」、「影響工作、社交功能」、「併有精神病症狀」等條件,即可申請重大傷病卡。 而重度憂鬱症就是屬於全民健康保險的重大傷病範圍所定第六項「慢性精神病」規定當中的「情感性疾患」的一種,若有「治療6個月以上」、「影響工作、社交功能」、「併有精神病症狀」等條件,即可申請重大傷病卡。
憂鬱症保險: 憂鬱症患者的保險問題怎麼解?
另外,有些民眾由於壓力過大至身心科求診,經檢查後診斷出罹患憂鬱症,這種情況還能買保險嗎? 憂鬱症保險 陳芳琪與王軍硯均指出,由於已經確定患有憂鬱症,因此能考慮「免健告」的年金險,其他如癌症險、意外險、低危險保額儲蓄險但不含豁免項目等類型商品,可以送覈保試試看,不過,投保時還是須瞭解保單權益,以避免投保後卻無法理賠的窘境。 憂鬱症保險 簡單來說,假設保戶投保的是舊型的住院醫療險,一旦不幸罹患憂鬱症,且被醫師認定「有住院的需要及事實」,就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如果是105年之後推出的新保單,則是沒有「日間住院」的給付。 不過壽險業者指出,若是輕度憂鬱的人,經過專業醫療診斷與治療後,若工作與日常生活都可正常運作,保險公司有滿大機率依正常人投保。 如果是憂鬱程度較重者,可提供診斷病歷,讓保險公司根據身心健康情形與整體情況進行承保評估,可能會以加高保費承保。
憂鬱症保險: 實支實付醫療險怎麼買?4 張高 CP 保單推薦,搞懂理賠 3 要件不喫虧!
一般來說,如果被保險人在投保前向保險公司隱瞞病情,當下雖然順利通過覈保,但是等到日後要申請憂鬱症理賠時,在保單生效2年內出險且一旦被保險公司發現是「帶病投保」,保險公司可以拒絕理賠並解除契約,同時不退還任何保費。 為了避免個人權益受損,建議憂鬱症患者在投保前,需特別注意2項投保要點:不隱瞞病情、提供完整病歷資料。 但若是投保後,因非故意的行為造成的意外,例如,若是服用相關藥物,而導致被保險人心神恍惚而發生意外、身故,意外險是有可能會理賠。 在面臨「憂鬱症」的威脅時,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憂鬱上身」?
憂鬱症保險: 黃子佼生女6月認:不快樂但幸福 勸孟耿如別逞強「我們仍相愛」
2.保單條款第二條對於所謂本案例「疾病」的定義,也就是承保的範圍,是指必須在保險公司契約訂立(或加保)後持續生效三十日以後,才開始發生的疾病。 最後張家銘呼籲大家,憂鬱症是可以痊癒的疾病,患者應該撇開羞於啟齒的心理障礙,積極且正面的尋求醫療協助,而有憂鬱症患者的家屬應該用同理心多給予關心和陪伴,因為陪伴與關心是憂鬱症患者最強有力的後援。 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憂鬱症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產生,一般人遭遇挫折,情緒上的低潮與鬱悶難免,但只要經過一些方式來移轉情緒,如大睡一覺或找人談天抒發後便可恢復,但若是嚴重且長期的憂鬱,就得小心是「憂鬱症」上身。 若只是近日壓力大,造成失眠、焦慮等原因,建議還是請醫師寫清楚診斷書,覈保的機會才會比較高,但Maggie也送過失眠患者仍被拒保,另有朋友有精神官能症,有核保過但是要加費承保。 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2016至2018年國內憂鬱症人數逐年緩步成長,從38.3萬人增至40.1萬人,因憂鬱症而就醫的人數也上升。
憂鬱症保險: 保險常識
其中,在全民健保方面,重度憂鬱症患者符合全民健保重大傷病範圍中第6項「慢性精神病」所訂的「情感性疾患」的一種,如果符合「臨牀上已追蹤觀察超過半年以上」、「病情已影響患者工作及社交功能」等條件,即可申請「重大傷病卡」。 憂鬱症保險2025 小花平臺保險顧問表示,以「輕度」憂鬱症狀來說,投保前近2年內如果曾經有憂鬱症病史,承保機率並不高,但是如果超過3年以上憂鬱症病史未再復發,則是有機會可以通過覈保;不過,如果已出現「重度」憂鬱症狀諸如:幻聽、幻覺、精神萎靡甚至嚴重者有自殺行為等,多數保險公司是拒絕承保的。 陳芳琪解釋,一般而言,因失眠問題求診時,醫師可能會開立安眠藥物以協助解決患者失眠的困擾,由於該處方須符合健保規定使用,因此可能以輕鬱症等病名申報,大部分民眾不一定知道醫師寫的病歷內容,投保時誠實告知健康狀況以及就診過程就非常重要。 或者在投保前,民眾也可以下載「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申請帳號密碼,點選「健康存摺」查詢自己的就診紀錄。 憂鬱症保險2025 在憂鬱症確診前就投保的保單,住院醫療險必須注意「保單是否會賠日間住院」? 因為罹患中、重度憂鬱症以上,通常的住院治療屬於「日間住院」。
憂鬱症保險: 重大傷病第六大類:慢性精神病
根據衛福部一項最新研究調查指出,國內約有200萬人有憂鬱症狀,其中重度憂鬱患者更高達125萬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殺高居國人死因第12位,平均每2.5小時就有1人自殺,而自殺死亡者近9成生前都有憂鬱症狀。 四、 憂鬱症保險2025 本案例也可能涉及保戶對於投保時是否有誠實告知問題,亦即保險法第64條誠實告知義務及保險公司得否行使解約權問題,但因A公司並未主張,只是拒賠,故暫不討論。 若從保險費率角度來看,男女也大有學問,淡江大學保險經營研究所教授林麗銖表示,從憂鬱症的核保角度來看,醫療險女性保費比男性貴,主要是女性因有生產因素所以罹患疾病機率比男性高;反之若是死亡險的部分,男性因平均壽命比女性低,也就是死亡率較高,因此男性保費便會比女性貴。 憂鬱症保險 投保前需特別注意「疾病等待期」,指的是保戶在保險契約生效後特定天數內發生之疾病,保險公司可不付保險給付責任甚至拒保。 重大傷病險常見的疾病等待期天數為 30 天,因此若有保險一定要盡早規劃,千萬不要僥倖「帶病投保」,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精神病列為世界前三大疾病,而 2020 年臺灣共有 205 萬人因情緒問題就醫。 臺灣成人常見的精神疾病,如:思覺失調症、憂鬱症、失智症等;幼童常見精神疾病,如: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其他廣泛性發展障礙等。 因醫療的進步,目前大多數的精神疾病只要積極接受治療,透過藥物、心理治療等,都是有機會恢復一般正常人的生活,並回歸社會。 2020 年世界衛生組織 將精神病列為世界前三大疾病,而 憂鬱症保險 2020 年臺灣共有 205 萬人因情緒問題就醫。 如果保戶投保之後因憂鬱症接受治療,保險公司是否理賠仍要依據「住院事實」,並瞭解是否符合「經醫師診斷後確實必須住院」、「辦理住院手續」、「確實在醫院接受治療」等條件做評估。 保險業者表示,被醫師認定為「有住院的需要及事實」,保險公司會以「是否有正式辦理住院手續」、「經醫師診斷為因為疾病或是意外傷害必須住院」及「確實有在醫院接受治療」等 3 項要件進行評估,再依照實際住院天數給付保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