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在祭拜天公時會使用兩枝帶著青色葉子的甘蔗,以紅線連在一起,中間放上三個或五個代表天公的燈座,俗稱天公座。 週六(2/20)是農曆正月初九,也是民間信仰與道教系譜中,眾神元首玉皇上帝的萬壽日,由於玉皇上帝為天地之間最尊貴之神,因此不管是廟宇或一般信眾都會慎重得進行拜天公的科儀。 頂桌的供品是獻給天公,以清素的齋品為主;下桌是獻給天公的部屬神明,是以五牲等葷食為主。 下桌的葷食供品為五牲(如全雞、全鴨、全魚、全豬、全羊,亦有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燙熟即可;此外,還有紅龜粿、甜料(如米棗、甜糕)等。
這一天婦女會準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三跪九叩是人民向神明最高敬意的動作,人們會先雙手合十向神明虔誠一拜後,跪下來之後用額頭叩地三聲,俗稱三叩首,此動作會做三次,便成為三跪九叩,一般會用在祭拜玉皇上帝或還願時。 現代社會對牲禮的形式越來越寬鬆,擺法也沒有硬性規定,不管是三牲、四牲、五牲,還是葷的、素的,最重要的還是一片誠心,挑選適合自家的牲禮纔是最重要的,若拜拜完反而造成食物的浪費,那神明也不會樂見。 四牲的組合為:一大條豬肉、全雞、全鴨(或鴨蛋)、一味海鮮(蝦、蟳、蝦捲或乾魷魚)。
拜天公擺法: 除夕拜拜怎麼拜?
三跪九叩是向神明行最高敬意的動作,一般在祭拜玉皇上帝或向神明還願時都可以看見人們行三跪九叩禮。 而三跪九叩的正確方式,應是站立雙手合十向神明虔誠一拜後,跪下並將雙手的手掌朝上,以額頭叩地三個聲響。 不少家庭會於除夕 23 時祭拜,意為在正月初一的子時,向上天慶賀新年的意思,又為「賀正」。 有「頂桌」和「下桌」的正式祭祀,「頂桌」一定是素食或水果,「下桌」牲禮中的所獻的全雞必需是閹過的公雞,鳳頭雞、白毛雞、母雞均不能用,以示對天公的尊敬。 拜天公擺法 不少家庭會於除夕23時祭拜,意為在正月初一的子時,向上天慶賀新年的意思,又為「賀正」。 家中的公媽廳、神明廳供有家神和祖先,每天早晚虔誠敬拜一炷香或是三炷香,感謝家神和祖先的庇佑,讓家運昌隆、家人感情融洽、平安健康。
- 在祭祀神明時,祭品會使用素食料理或乾料,並且用一碗一碗裝,故民間常常會將這類祭品稱作是菜碗,但根據周老師所言,祭祀神明的碗裝祭品不能稱作是菜碗,而是要稱「齋」或是「三珍海味」。
- 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也就是「天公誕辰」,民間會在這日祭拜天公,向天界中地位最高的神明表達謝意,並祈求未來一年平安順利,有些家戶還會以放鞭炮象徵對節日的敬重。
- 另外,許多公司行號會發放開工紅包分享喜氣,而員工可以將紅包收納在工作區域,有提升工作氣場與能量的祝福意義。
- 國防部長邱國正曾透露將在年底公佈兵役延長方案,但總統府方面則說「沒有確定時程規劃與定案」,兩邊說法分歧,外傳政策遲未公佈是因為副總統賴清德有異議,擔心影響2024總統大選,打亂選情。
中元普渡在臺灣是重要的節日之一,農曆七月在各地都可以看到相關的民俗活動,像是宜蘭頭城的搶孤、基隆放水燈等。 (推薦閱讀:臺灣中元節民俗活動介紹!恆春頭城搶孤、基隆放水燈、嘉義火燈夜巡… 供桌沒有「頂桌」和「下桌」,只有單一平面,在家門口外沒有遮蔽的的地方設供桌,就像平常拜門口一樣,只有平常的供桌,但為求尊崇之意,會在供桌的四隻腳底下墊上壽金,供品一定要素的,絕對不可以拜葷食,一般是5種水果。 虔誠祈福、心誠則靈,祭拜時可遵循傳統習俗向天公行三跪九叩大禮,叩拜後誠心稟報心中所求之事,領域不拘,例如:升官發財、學業進步、身體健康等皆宜。 在家拜拜:在家拜拜的話,拜拜時間須早於拜家中地基主與祖先,若家中設有天公爐,可將供桌設於天公爐下朝門外的方向;若家中無天公爐,可將供桌設於大門口或中庭朝天的位置,拜拜方向由內朝外,待香燃燒三分之二後纔可燒金紙。 他說,初九拜的天公,全名是「金闕玉皇上帝」,十多年前民間曾傳出「上帝改任」,由關聖帝君接掌,名為「中天至聖玄靈高上帝」;但不管是誰出任天公,只要虔心祭拜,就能心誠則靈。
拜天公擺法: 祭拜亡父!婆婆「飯菜餵狗」正反戰翻
在祭祀中,所準備的牛羊豬需「抱腳」(即將兩足屈膝,狀似伏跪),雞鴨則要將其雙翅反扳並將雙腳反塞腹內,有如古代犯人刑具加諸其身一般。 民間將這種方法稱為「雕五牲」、「雕雞鴨」,意在勸人莫為非作歹,否則犯法受刑即如供牲之慘。 一般來說會將小三牲用於祭拜虎爺、消災解厄、祭改、祭五鬼、感謝亡魂、祭空棺等等的儀式上面。
- 有網友就PO出自己到連鎖咖啡廳購買飲品時,說要去冰卻拿到很多冰塊的照片並抱怨,「什麼時候飲料店風氣都是這樣了」。
- 拜法:手持香站在屋內,將供桌與供品朝外擺設,人由內向外祭拜,拜完將 3 炷香插在米杯上,其餘香分別插在各供品上。
- 閩南人流傳的一則傳說把「天公生」看得比新年重要,並且對傳說內容作瞭解釋。
- 除夕及過年時將削好又切塊的甘蔗拿來祭祀神明及祖先,祈求新的一年事業光明節節向前,喫甜的比喫苦的日子多。
- 這天人們會來祭祀玉皇大帝,祭祀的儀式也比其祂神明更為隆重,在臺灣時代,人民在祭拜時會搭配「三跪九叩」來行禮,祝天公萬壽。
不論選擇哪一種,供桌、供品都須朝門外方向擺放,人由內向外敬拜,表示向天上恭迎天公。 (一般是正月初八晚上進行)是閩南人最重視的節日,流傳於福建閩南,海南,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閩南人聚集地。 臨近節日,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製作龜粿、發粿等,作爲供品。
拜天公擺法: 文章導覽
檢方指揮警調移等單位,查出擔任某縣長候選人鄉競選總部主委的陳姓男子,涉嫌夥同丘姓女子及林姓男子涉嫌現金賄選案,檢方以收賄民眾指證明確因而起訴。 對此,鍾東錦表示,該發布內容顯有違偵查不公開及法治國之無罪推定原則,他呼籲相關司法單位,盡快調查清楚,端正苗栗選舉風氣。 1 鈴木清一郎:《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1989,頁448。 2.陳正之:《臺灣歲時記》,臺中市:臺灣省政府,1997,頁30。 劉還月:《臺灣歲時小百科》(上),臺北市:臺原,1992,頁75。
拜天公擺法: 開幕必須準備「桌上禮」與「待客禮」!
可是,家中神明廳和廟宇內的神明組成畢竟不一樣,拜拜順序當然也會有所差異。 凳座是為了讓天公進廟入座,但在鹿港拜天公會用四座凳座,象徵是天公和三界公。 宗教學上認為,從歷史看來,祭祀的必要條件為宴神及公開執行,而臺灣的祭祀亦完全如此,特別是宴神(即獻上供品),幾乎佔祭祀的全部。
拜天公擺法: 除夕祭拜地基主時間:
而福建人認爲這是天公所賜,讓他們逃過大劫,便在初九凌晨拜天公謝恩。 拜天公源自明朝傳說明朝時一年的農曆新年,倭寇在福建沿海一帶,殺人放火,搶奪財物,鄉民扶老攜幼逃命。 鄉民在黑夜中逃到一處偏僻郊野時,眼見倭寇就要追上,大家感到萬分驚恐,突然前面出現一大片蔗林,鄉民便逃入蔗林躲避,避過倭寇,逃過鬼門關。 這天正是大年初九,逃出生天的鄉民都認爲這是天公救命,於是每年的大年初九凌晨便祭拜天公,以謝救命之恩。 不拜是不會怎樣,不過民俗流傳是”有拜有保佑”,真的忙就到附近的大廟有設凌霄寶殿的,去禮敬祭祀一下玉皇上帝也是好的。 民間相傳裡,天公為男性,假若曝曬女性的內褲,可能會對神明無禮,所以當天不可曝曬女性內褲。
拜天公擺法: 習俗百科/初九拜天公!供品要注意、水果圓潤為佳
將供桌與供品朝外擺設,上供品後點上燭或燈、獻茶或酒,人由內向外祭拜,全家人一起手持香站在屋內,拜完將3炷香插在米杯上,其餘香分別插在各供品上,待香燃至1/3左右長度時,就可以開始燒金紙。 提問的同時,也一一解答、解惑,方便讀者藉由問答形式,增加閱讀上的趣味性與學習性。 當香燒到一半和三分之一後,就可以拿兩個十塊擲筊,問地基公地基婆是否喫飽了? 如果擲到杯有「一正一反」,就可以請地基公地基婆跟著一起領金銀財寶。 一場車禍,造成 45 歲黃先生右腳足踝的開放性骨折,雖然當場找回遺失的距骨,然而已經因為髒汙無法使用;北慈利用骨庫中一塊… 其實,參拜神聖不在於供品為何,除了鮮花、素果、馨香外,再加上一片誠摯的敬心,就是最佳又最真的供品了。
拜天公擺法: 除夕祭拜祖先所需準備供品:
張楊說,很多人有疑問,為何除夕、初九、元宵都要拜天公? 其實除夕拜的是天地,不是天公,而元宵節拜的則是三官大帝中的「天官」,即所謂「天官賜福」,並非「天公」。 (三聖盃表示神明降臨),因爲天公不會降臨人間,所以是天兵天將降臨。
拜天公擺法: 除夕祭拜祖先時間:
雙方各說各話,飯店糾紛,讓原先要入住的旅客,全看傻了眼。 拜天公擺法2025 不宜當供品水果,如整串多子的水果,如香蕉、李子、梨子、鳳梨、釋迦、芭樂、苦瓜、茄子等;較適合的有蘋果、柚子、桃子、橘子等,則都有吉祥之意。
相信許多人還是霧煞煞,所以小編就要來分享給大家知道供品的種類與擺設。 明天2/9是農歷一月初九,是玉皇大帝萬壽之日,可於今日至少擇一餐喫素,也可以對著東方天空唸出自己的姓名與出生年、月、日,恭祝玉皇大帝萬壽無疆,並說說自己沒做好、想懺悔的事情,承諾改過不再犯,為自己消災解厄,祈求在2022年能順利平安。 另外,一直到農歷十五都是新年期間,這段時間是不可以難過流眼淚的,也不適合到醫院探病,若有犯了這些過年禁忌的人,記得用開運除穢包,把生活穢氣趕走,以接納新年財氣、福氣。 保庇NOW在以往的文章常常解釋拜天公的各種眉角,包括供品要分為頂桌與下桌、拜天公時間從初八夜晚子時開始,然而,在供品上也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的。 在一年最後一天(農曆12月30日)感謝神明一年來的平安照顧,部分家庭會在小年夜23時(子時,晚上23時至翌日凌晨1時)祭拜,等同於在除夕第一個時間點拜(子時算是一天開始),也有「搶頭香」之說,感謝上天一年來的庇佑,又為「辭歲」。
拜天公擺法: 除夕祭拜神明時間:
1、 “番石榴”、“蕃茄”:因爲這二種水果多子且不易消化,在人或鳥、狗等動物食用之後,經由胃腸隨排泄物流出而遍地繁衍,(俗稱狗屎 )恐有不潔,用以祭神,似嫌誠心不足,故一般民衆多不採用,。 但,燕巢鄉農會大力推廣番石榴上供桌的活動,希望能打破此一禁忌,至於成效如何就有待觀察了。 水果有””“楊桃”、“李子”、“西紅柿”、“番石榴”、“榴蓮”等不可拜,因西紅柿、番石榴(原名番石榴多子,且冠有番字不雅;釋迦像釋枷牟尼的頭,榴蓮氣味怪異,所以都不可拜。
供桌兩旁擺設鮮花、蠟燭和天公金,高桌祭拜天公為素食桌,供品準備麵線象徵健康長壽,再準備「五果」(五種當令水果)象徵五福臨門、「六齋」(六種糕點,如年糕、發糕、糖果或是甜湯皆可)象徵六六大順。 [週刊王CTWANT] 明天(9日)為正月初九,也就是玉皇大帝聖誕日,玉皇大帝為眾神之首,因此信眾們在正月初九這天,都會舉辦隆重、盛大的拜天公儀式,供品以清素齋品為主。 命理專家艾菲爾老師提醒,正月初九除了是安太歲的好日子,也可把握這天為自己轉運。 另外,命理網站「旺好運」也公佈拜天公的8個禁忌,要特別注意。
拜天公擺法: 習俗名詞說明:
但近代許多人提倡不殺生觀念,因此出現了豆製、麵粉製的牲禮,來取代動物的牲祭。 也跟現代社會家庭結構的改變有關,家庭成員少了,拜拜完牲禮的處理也成了各家的煩惱,因此用麵粉、花生糖、壽麵、沙琪瑪等各式材料製成的牲禮應運而生。 但我們現在知道,從排泄物中生長出來的番茄、芭樂是因為人們將這些水果喫下肚後,籽無法被消化,順著腸道被排出來,接著有機會能夠落地生根,重新開始植物的循環,沒想到卻因此招惹了罵名,但也成了臺灣祭祀文化中特殊的傳統。 準備供品是拜拜時不可或缺的步驟,許多人供品都會準備所謂的「三牲四果」,那三牲是要準備什麼?
拜天公擺法: 大年初九「天公生」,必看初九拜天公參拜方式與禁忌
有網友就PO出自己到連鎖咖啡廳購買飲品時,說要去冰卻拿到很多冰塊的照片並抱怨,「什麼時候飲料店風氣都是這樣了」。 話題引起討論,有內行人就曝,若要真的去冰,就要「這樣說」。 民視新聞/陳仕承、李柏瑾、林賢明 拜天公擺法2025 拜天公擺法 臺中報導臺中知名五星飯店永豐棧,傳出經營權糾紛,創辦人何豐棧出面指控,現任經營團隊,順為國際負責人沈姓男子,積欠5個月租金近4000萬,霸佔飯店,他強調已向市府,申請從16日起暫停營業。 對此,順為國際委託律師反駁,是原團隊違約在先,沒移轉旅館登記證,才沒付款。
由於民間非常重視祭拜天公,所以這一天都有一些不可觸犯禁忌。 如不可曝曬女性內褲、不可以隨便傾倒便桶、口出穢言……等等,以免褻瀆崇高的玉皇大帝。 據說,僥倖僅籲的福建人便把走出蔗園的日子,即正月初九日,用來補過新年,形成了後來的風俗。 如不可曝曬女性內褲、不可以隨便傾倒便桶、口出穢言…等等,以免褻瀆崇高的玉皇大帝。 這天人們會來祭祀玉皇大帝,祭祀的儀式也比其祂神明更為隆重,在臺灣時代,人民在祭拜時會搭配「三跪九叩」來行禮,祝天公萬壽。 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四季當季水果的意思啦,根據季節不同可以放置不同的水果,幾本上我們會採用一、三、五種來祭祀。
拜天公擺法: 大年初九「天公生」
一般會在犒將、消災厄謝外方、祭五鬼、祭白虎煞、喪禮路祭時,使用小三牲。 供品:三牲(半生熟)、水果、各式糕餅、清酒3杯、清茶3杯、香爐(或插香用的米杯)、香一把、蠟燭一對。 在水果方面,會盡量避免釋迦、李子、榴蓮或是多籽水果成為供品,而是選擇外型圓潤的水果如橘子、蘋果為主。
信士【老闆或公司負責人姓名】及公司同仁,誠心敬備鮮花、水果、清茶等供品,供奉 玉皇大天尊、五路財神、福德正神 鑑納。 閩南人流傳的一則傳說把「天公生」看得比新年重要,並且對傳說內容作了解釋。 傳說中,在唐朝,黃巢的軍隊曾在新年間從北方到南方(也有人說是宋朝楊宗保,又有人說是唐代開漳聖王陳元光),北方軍隊在遇到服飾與語言不同的福建居民時,由於聽到這些居民自稱是「狼」(閩南音「人」的讀音),而大開殺戒。
通常小三牲要用熟的還是生的,看祭改的對象而定,生的小三牲是用來拜虎爺,而熟的小三牲通常會用來祭煞或是送煞用。 稻、麥、稷、菽、蜀合稱五穀也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 另有芹菜意為勤學、蔥代表聰明、素糉代表應考包中,此三者為祈求五文帝君之用,是考季時最佳的供品。 柑橘為事事吉利、甘蔗為節節高升、佛手柑為多福多壽、柿子為事事順利、香蕉為喜事相招、鳳梨為好事旺來、梨子為厄運遠離、蘋果為平平安安、桃子為逃離厄運、瓜藤類水果為瓜瓞綿延。 另外,許多公司行號會發放開工紅包分享喜氣,而員工可以將紅包收納在工作區域,有提升工作氣場與能量的祝福意義。 苗栗地檢署於14日偵查終結,起訴首宗「4合1」現金賄選案件,其中部分賄選範圍涉及苗栗縣長、鄉長、村長及鄉民代表。
臺灣民間信仰認為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日,天公是民間相當敬重的神明,因此當天會有謹慎隆重的祭拜儀式。 較為傳統的祭拜方式,會於天公生的前一晚就齋戒沐浴,過初八子時後,燃放鞭炮慶祝,並備以紅龜粿、麵線、壽桃與三牲素果敬拜,並以三跪九叩的方式行禮,表達敬意,並祈求萬事遂意、事業興旺、健康平安等。 在道教傳統信仰中,玉皇大帝在天庭統領眾神,掌握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大小事務,也因其地位尊貴,相傳由「陽數之首」一,以及「陽數之極」九,也就是農曆正月初九為其聖誕,也就是俗稱的「天公生」。 一般祭拜天公的時間約在農曆正月初九凌晨子時一到(十一點至一點)便可開始,直到 … 代表天公的天公座(燈座)擺在頂桌中間,中央再擺上香爐,爐之兩旁並備好燭檯。
由敬畏的程度與神格的高低,道教信仰的神靈可大致分為四類:天、神明、祖先、鬼,而牲醴的運用即因神靈的不同而有異;牲醴是否完整,代表對神靈敬仰程度的差異。 拜天公擺法 「全」(完整一隻)表示最高敬仰,「不全」(用一半或切塊)則表敬仰程度稍減。 因為這類的供品都是使用小碗裝著,所以才會被稱作是菜碗。
拜天公擺法: 習俗百科/三牲到底要怎麼擺才對?
將蠟燭、鮮花和供品依序擺放在頂桌和下桌(頂桌只能擺放素食、葷食則擺放在下桌),點3 炷香恭請玉皇上帝降臨。 在民間信仰中,天公又稱玉皇大帝、老天爺、天公伯、上帝,被視為是神界皇帝、天庭之元首、萬神之王,代表至高無上的「天」。 自古以來,每逢年前家家戶戶會展開祭拜,感謝過去一年的保佑,同時祈求來年運勢順遂。 拜天公擺法2025 更因過年期間適逢天公生日,所以會有不只一次的拜天公的活動。 另外也可以到天公廟裡參拜,祈求一年平安順利,如果是到天公廟拜拜,通常一般是先朝正門天公爐(玉皇大帝)祭拜,天公拜完後再進主殿,拜完中間的主神,若主神左右還有陪祀的神明,則應先拜左邊(龍邊)丶再拜右邊(虎邊),象徵入吉出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