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吳健聰就撰文為大家解答五大關於流感疫苗的常見疑問。 對於曾確診過的民眾,葉彥伯也建議高風險族羣經醫師診斷,還是可以提早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不用再等三個月。 疾管署也說,對蛋過敏者,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之機率極低,因此參依美、英等國作法,將「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自接種禁忌症移除。
另外,針對校園接種,建議於接種前先向學生說明接種程序、安撫其情緒,以預作心理準備。 接種疫苗後有相當小的機率會發生立即型過敏反應,並導致過敏性休克。 為了能在事件發生後立即進行醫療處置,接種疫苗後應於接種單位或附近稍做休息,並觀察至少30分鐘以上,待無不適後再離開。
流感疫苗施打: 流感疫苗怎麼選?一張圖看懂2020年疫苗4廠牌差異
流感疫苗接種計畫納入學生族羣為接種對象,主要原因為該族羣學生為流感高傳播族羣,透過學校集中施打可達到較高羣體免疫效果,間接保護社區中老人、幼兒等高風險族羣。 雞蛋過敏並非流感疫苗接種之禁忌症,惟建議於接種後,應先留在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並觀察至少30分鐘以上,待無不適後再離開,以因應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過敏反應個案能立即進行醫療處置。 流感疫苗施打 今年流感疫苗都是四價流感疫苗,可以同時預防兩種A型流感跟B型流感。
- 接種48小時後若持續發燒,應觀察是否有其他引起發燒的原因。
- A4:普通感冒的致病原是多達數百種不同的病毒和細菌,流感則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兩者並不相同,因此流感疫苗並不能預防感冒;流感疫苗所包含之病毒株僅包含目前最常流行之病毒型別,加以病毒易突變特性,故於接種流感疫苗後,仍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別流感。
-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後接種情況踴躍,但有民眾打完疫苗1天後,卻出現發燒、無力等症狀,懷疑是疫苗造成的不良反應。
- 已經確診過新冠的人也不用擔心,因為流感疫苗是針對不同的病毒,所以並不會互相影響。
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是其中一種預防季節性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有效方法,亦可減低因流感而入院留醫和死亡的個案。 美國一名從哈佛大學畢業的46歲金融家切尼(Dale L. Cheney),他曾經在花旗、高盛工作後創辦自己的投資公司,不僅是4個州、6間不同公司的董事會成員與股東,同時還擁有坪數廣闊的百萬豪宅;豈料,他在與妻子提起離婚後,竟然從紐約曼哈頓位於54層樓的頂樓酒吧墜樓,當場身亡。 但官員表示,整體來說中風風險似乎隨時間降低,削弱其與新冠疫苗的關聯。 FDA生物統計部門副主任佛希(Richard Forshee)也向獨立疫苗委員會聲稱,現有數據表明,雙價疫苗對65歲以上長者沒有安全風險。 A7:因6個月以下寶寶無疫苗使用效益及安全性等臨牀資料,依照疫苗產品說明書非適用對象,故未列於計畫實施對象。 我們是一羣結合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護理師、社工師、運動教練、醫學工程、資訊工程、人工智慧、醫療器材研發、醫材法規、工業設計、經營管理的研發團隊。
流感疫苗施打: 流感疫苗懶人包》公費/自費怎麼預約、多少價錢、去哪裡打?9大QA一次看懂
不過疾管署仍提醒民眾,關於要施打流感疫苗的民眾,於接種後應注意有無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意識或行為改變等異常狀況,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症狀發生時間、疫苗接種時間,以做為診斷參考,並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管署。 過去兩年因為臺灣防疫做得徹底,因此流感並沒有造成大流行。 然而吳其穎醫師提醒,今年在大多數人沒有暴露過流感病毒的情況下,再加上解封,伴隨而來的可能是流感病毒的大爆發,因此民眾要特別注意,盡早接種流感疫苗。 公費流感疫苗分為兩階段施打,第1階段於10月1日起開打,對象包括醫事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等對象;第2階段自11月1日開始,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陳南松表示,流感疫苗與新冠(COVID-19)疫苗可以同時接種,呼籲符合公費流感接種資格的民眾盡快前往本縣103家合約院所接種,疫苗接種後產生抗體需要14天,在流感流行期時身體纔有足夠保護力,流感開打2日民眾非常踴躍接種,截至10月2日南投縣流感疫苗接種人數已達7090人。
- 流行性感冒預防疫苗是一種非活性疫苗,不會傳染人類,而且只是部份接種者有機會出現上述的副作用,出現以上副作用亦不一定受流感病毒感染。
- 【記者 宋祥霖/屏東報導】屏東縣長周春米上任第一個加強重要節日安全維護工作,特別對於民防、義警、義交及志工等4大民力平日為民服務的辛勞,在日前蒞臨里港…
- 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可在門/住診由熟悉處理過敏症狀之醫事人員提供接種,並於接種後觀察30分鐘,無不適症狀再離開。
- 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1日起依照不同身分採2階段開打,符合資格者可透過4大管道預約接種。
- 這個問題對於年輕人來說,或許還有猶豫空間,但若是家中有65歲以上長者,罹患流感後很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例如急性支氣管炎、肺炎,住院與死亡的機率遠高於其他年齡族羣。
- 雖然目前國際間持續有混打不同廠牌疫苗的研究在進行中,但如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第二劑「COVID-19」疫苗開放不同廠牌的疫苗注射時,民眾可自行選擇。
不論是公費或自費 ,進口或國產流感疫苗,均需符合我國衛福部查驗登記規定,檢附相關證明文件,才得以取得許可證照,且每批疫苗均經檢驗合格,因此對於流感的保護效果是一樣的。 惟葛蘭素進口之自費四價疫苗, 可多預防一種 B 型流感,增加較多的保護力。 除上述計劃所包括的疫苗外,私家醫生亦可能提供其他疫苗給個別人士接種,如水痘疫苗、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腦膜炎雙球菌疫苗、甲型肝炎疫苗、輪狀病毒疫苗、「多合一」疫苗等。 雖然目前國際間持續有混打不同廠牌疫苗的研究在進行中,但如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第二劑「COVID-19」疫苗開放不同廠牌的疫苗注射時,民眾可自行選擇。 現時的滅活疫苗禁止接種名單已剔除對『蛋類』蛋白質有嚴重過敏的人士,但任何患蛋類過敏人士在接種流感疫苗後,也應在現場等待30分鐘,以觀察期間沒有任何不適或不良反應才離開。
流感疫苗施打: 公費流感疫苗10/5開打!3支選哪支?10大關鍵問答
說完了免費的,接下來看看讓不少家長都糾結的自費疫苗應不應該打,知名兒科專家認爲:應該打,雖然這些自費疫苗少則幾十,多則幾百,但都能爲寶寶預防疾病。 圖左為Onramp Lab產品技術總監竇友志,圖右為Onramp 流感疫苗施打 Lab執行長吳鎮雄。 試想當你去參加一場聯誼獲得到心儀對象的聯繫方式時,你會怎麼做?
流感疫苗施打: Q1.流感疫苗接種計畫之實施期間為何?
年輕族羣免疫力較高,也較容易出現不適症狀,但還是鼓勵施打,同時讓自己與家人獲得保護力。 此外,接種後也要持續觀察48小時,若出現持續發燒、意識或行為改變、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異常狀況,應儘速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症狀發生時間、疫苗接種時間,以做為診斷參考,並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管署。 疾管署公告指出,包括已知對疫苗的成份有過敏者,以及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都不予接種。 流感疫苗施打2025 8歲以下兒童,若是初次接種,應接種2劑,2劑間隔1個月以上;若過去曾接種過流感疫苗,今年接種1劑即可。
流感疫苗施打: 施打前是否需要諮詢醫師?
不過,為避免發生不良反應時無法釐清是何種疫苗所造成,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疫苗接種組建議流感疫苗應與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相隔七天以上施打。 國內將於本週六(10/1)開始接種公費流感疫苗,而近期同時新冠疫情仍在高原期,新冠疫苗接種也持續進行中,應該如何安排? 專家表示,根據國際指引,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可以同時接種,也可以間隔任何時間接種,至於確診者也可以接種流感疫苗,只要本身解除隔離康復之後就可以打。 按照往例,流感疫苗於10月中左右開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COVID-19疫苗與流感疫苗是可以同時接種在不同手臂上,民眾也可以間隔施打,提醒可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接種方式。 (臺灣英文新聞/朱明珠 綜合報導)國內每年大約11月開始流感病例逐漸上升,到了12月底至隔年2至3月是流行高峯期,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提醒,今年流感疫情可能會比去年嚴重,主要是民眾防疫作為強度降低。
流感疫苗施打: 疫苗價格高低差在哪?
這幾天天氣寒冷,高山常下雪,成為春節熱門景點,雖然風景美,但前往海拔高的地方,最怕缺氧,出現高山症,甚至引發腦水腫和肺水腫,醫師提醒,如果出現步態不穩、呼吸會喘,都要當心,因為它們是高山相關疾病的… 針對曾感染過新型冠狀病毒的康復者,建議自發病起至少間隔六個月,並符合終止隔離的標準後,再接受疫苗接種。 另外,目前文獻顯示,有極少數個案在接種mRNA疫苗(包括莫德納疫苗和BNT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的不良反應,案例大多是男性青少年及年輕成人。 若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胸痛、呼吸喘或心悸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本文刊載的資料及健康資訊只供參考,並不屬及不應被視作為醫療建議。 對於你因本文刊載的任何資訊而可能招致的損失、損害賠償、訟費或其他開支及責任,Blue概不負責。
流感疫苗施打: 臺灣年輕人對於是否「為臺而戰」,存在極大份量「搭便車」心理依賴
在知情同意下,新冠疫苗可與季節性流感疫苗(包括滅活流感疫苗、減活流感疫苗及重組流感疫苗)同時接種,或之前或之後的任何時間接種。 今年1月6日至9日間於全臺78個門市設置接種站,每家設站門市皆免費提供前100位接種民眾一瓶礦泉水及3顆蘋果,鼓勵民眾採買年貨之餘踴躍接種流感疫苗,平安健康過好年,門市設站資訊可至全聯官網顧客服務區查詢。 流感疫苗施打2025 此外,其他未設站的全聯門市也會同步張貼海報及播放廣播,提醒民眾接種流感疫苗,確保健康。 若之前曾對流感疫苗產生嚴重過敏反應,則不建議施打相同技術生產的流感疫苗。 陳思伃呼籲,想預防流感及併發症,最好的建議就是施打流感疫苗,即使已經完成新冠疫苗接種,還是要接受流感疫苗接種,纔能有效預防流感並保護呼吸道,避免感染致命呼吸道疾病。
流感疫苗施打: Q4. 今年的流感疫苗有哪些廠牌?
,少數的人則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如:發燒、頭痛、肌肉痠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或紅疹等,ㄧ般會在發生後1-2天內自然恢復。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連八天上升,今天新增2萬7942例本土個案,較上週三增加8891例,上升46.7%;另新增226例境外移… 【記者 宋祥霖/屏東報導】屏東縣長周春米上任第一個加強重要節日安全維護工作,特別對於民防、義警、義交及志工等4大民力平日為民服務的辛勞,在日前蒞臨里港…
流感疫苗施打: 流感重症合併腦炎 7歲女童遊日染病死亡
各院區自費疫苗供貨即時更新狀態,請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網站查詢。 流感疫苗施打2025 流感疫苗施打2025 流感疫苗施打2025 流感疫苗施打 陳宏麟院長建議:「大家符合公費流感疫苗的身分,考慮打公費流感疫苗就可以,除非有特別要指定廠牌或是細胞培養疫苗,否則基本上保護力都是差不多。」如果不在公費的對象當中,可以額外自費預約進行施打。 林應然表示,過去遇過施打流感疫苗不適反應為局部疼痛、痠痛、發燒、拉肚子,有絕少數人會出現腦脊髓炎(ADEM)。
流感疫苗施打: 疫苗資助計劃詳情 – 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根據研究,目前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與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羣可能有關。 整體而言因注射疫苗而產生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羣的機會很低,約為每百萬人2-20件左右。 但注射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的民眾,仍應密切注意是否有疑似症狀,包括不明原因的皮膚紫斑或瘀青、呼吸喘、胸痛、下肢腫脹、嚴重腹痛或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發作。 若有上述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向醫師說明疫苗接種時間及廠牌。 在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全球流行期間,除了流感疫苗以外,民眾也會考慮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流感疫苗屬於不活化疫苗,基本上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
新冠疫苗除BNT才剛在打第一劑外,各類第二劑陸續施打中。 10月1日開始,流感疫苗也要開打了,11類公費對象可以優先施打。 指揮中心特別提醒,今年需注意的是,COVID-19及流感2種疫苗接種間隔應至少7天,避免發生疫苗接種不良事件無法釐清。 《元氣網》以下整理10月分進行中的疫苗施打時程與對象,該打疫苗的族羣務必在指定時間內預約施打。 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尚未完全平息,且流感症狀與新冠肺炎症狀有部分相似,雖然民眾對於使用快篩檢測COVID-19病毒已有一定熟悉度,但愛林醫療機構小兒科專科醫師林智葳就撰文提醒,若出現呼吸道症狀而COVID-19篩檢呈現陰性,可能要注意是否與流感有關。
流感疫苗施打: 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打!12類人優先接種 可與新冠同時施打
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今(1)日起第一階段正式開打,除了新冠病毒之外,秋冬也是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活躍季節。 據調查,政府今年採購四價新科技細胞培養與雞蛋培養疫苗數量與往年相當,以滿足公費民眾的需求量,而今年也特別採取階段性接種。 疾管署另外提醒,計畫施打公費流感疫苗可先向疾管署合約院所預約,若院所僅提供現場掛號,請民眾可先電話詢問疫苗剩餘情形後再前往,合約院所名單可透過疾病管制署流感防治一網通、疾管家或1922防疫專線查詢。 疾管署同強調,也請醫療院所預先安排預約接種及現場掛號動線,做好人潮分流,避免排隊動線混亂,並讓預約者優先接種疫苗。
流感從發病前1天到發病後7天都具有傳染力,因此如果有出現任何流感症狀,都建議在家隔離,以免傳染給他人,造成疫情擴大。 流感流行期間,也可以減少去電影院、餐廳、醫院等處的頻率,降低接觸到流感患者的機會。 此外,流感的症狀常常突然出現,雖然有些人的症狀可能較輕微,但如果不注意時也可能導致重症、甚至死亡,因此平時也要注意自己與家人、親友同事是否出現流感症狀。
黃瑽寧醫師就在著書《發燒免驚!搞懂流感、腸病毒,小兒生病不心慌》中提到,其實容易有流感併發重症的人,大多是65歲以上的老人與5歲以下的幼兒,而其中小孩的死亡率非常低,反而是年紀大的老人要多加註意。 除了接種疫苗避免感染以外,老人如果也有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引發重症的機率也會更低。 因此,醫師平常在診斷病人是否是流感的時候,也會同時評估患者是不是出現了和流感相關的症狀,再開立適合的藥物。 根據「111年度流感疫苗接種計畫常見問答 Q&A」,流感疫苗為不活化疫苗,而目前實證顯示流感疫苗和COVID-19疫苗同時接種並不影響疫苗之有效性或安全性。 因此經111年2月25日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流感防治組及預防接種組聯席會議建議,流感疫苗與COVID-19疫苗可以同時接種,不過民眾仍可依其需求,選擇同時或間隔一段時間接種。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冬季常見傳染病,每年12月~隔年2月是流行高峯,應多加留意與預防。 根據疾管署資料,流感病毒可以根據表面抗原來分成不同的型,其中會感染人類、造成流感季節性流行的是A型流感病毒與B型流感病毒。 流感疫苗施打2025 其中,A型流感也曾從人類以外的哺乳動物、鳥類中分離出來,屬於人畜共通的傳染疾病;B型流感則只會感染人類。 疾管署指出,由於流感疫苗的保護力約在6個月後逐漸下降,並且每年流感疫苗組成的病毒株會略有差異,因此即使在今年8月底前已接種過去年度的流感疫苗,仍需再一次接種新的疫苗,纔可在接下來的流感高峯時獲得足夠的保護力。 不過,如果是近期才接種過110年度的流感疫苗,應與前1劑間隔1個月以上再接種新的流感疫苗喔。
肺炎球菌一般寄生於人體鼻咽部,根據調查顯示,大概有40%-70%的人攜帶這類病菌,而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容易被細菌感染,而支原體或者是細菌感染的小兒肺炎死亡率高達70%,因此這類疫苗最好帶孩子及時接種,一次可免疫5年。 需要注意的是,全國各地的政策不同,有些地方部分疫苗是需要自費的,具體事宜還是需要家長們諮詢當地疾控辦。 說白了就是都可以預防疾病,保護人體健康,但是一個強制免費,主要覆蓋的是常見疾病,一個是預防常見疾病之外需要自己掏錢接種的疫苗。 6.接種後應注意有無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意識或行為改變、呼吸困難、心跳加速等異常狀況,如有不適,應儘速就醫。
黃瑽寧醫師指出,兩種流感病毒其實非常的相似,都一樣會引起發燒、咳嗽、流鼻涕、腸胃不適等症狀,只是B型流感比較容易導致肌肉痠痛和腹瀉。 但是,流感病毒屬於變異速度快的單股RNA病毒,當流感病毒的抗原發生變異,已存在的抗體不一定能成功與新的流感抗原結合,因此就算之前曾經感染過流感病毒、注射過疫苗,仍然無法避免再次感染流感。 流感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尤其在密閉空間,由於空氣不流通,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 常見的流感症狀,主要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以及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 1、接種疫苗後有相當小的機率會發生立即型過敏反應,並導致過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