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贈與房產給子女」已非節稅最佳方式,雖然有人會再用「附帶負債」,也就是連房貸一起贈與,製造扣除成本,但不管如何,贈與房子的節稅管道,已不如之前「通暢」。 有不少父母會為了讓孩子未來能夠更輕鬆一些,而留下房產,並以「贈與」方式轉移至子女名下,但房地合一制上路後,由於稅基計算變得不同,將來賣屋時,子女可能面臨高額稅金。 因此其持有期間(2016年6月1日至2022年10月30日)為超過5年未逾10年,應適用稅率20%計算應納稅額,其課稅所得額為273萬3千元,應納稅額為54萬6千6百元。 子女一定要有自備款2成,例如1000萬的房子貸款是200萬,若子女沒有實質的現金,可以透過贈與免稅額244萬處理,但要注意這筆金流必須向國稅局申報,拿到憑證後纔有辦法過戶。 一開始,父母親是省下了幾十萬的贈與稅,但是因為子女當年度就出售,又繳了兩百多萬的房地合一稅,這樣子一來一回,當初父母親贈與不動產的節稅初衷,不但無法實現,現在試算起來,反而要繳更多的稅金給政府喔。 父母親在贈與子女不動產的當下,不動產市價是1,000萬元,評定現值是600萬元。
如果是買房時的抵押借款,每月須攤還本金及利息,假設借款金額為2,000萬元、貸款20年,每月要付的房貸約10萬元。 有一回,一個長輩朋友很憤怒的要匪類兒子回家簽遺產拋棄繼承,因為她一毛錢都不想留給他,我馬上提醒她:「繼承權是不能預先拋棄的,就算妳現在逼兒子簽了,以後也沒法律效益,而且他還是有特留分。」她纔打消念頭。 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臺灣創速董事合夥人暨財務長,擁有中華民國會計師及英國會計師證照CPA,同時為國際認證理財規劃顧問CFP、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榮譽會計師及創業顧問,曾任會計師公會智庫服務委員會委員。 土地所有權人確因疫情戶籍遭遷出,且無其他符合條件的人設籍,只要在2023年9月22日前提出申請,並檢附該戶籍遭遷出者出具其出境未回國期間無法返國係因受疫情影響之切結書,2021年、2022年可準恢復按2‰稅率課徵地價稅。 2022年地價稅繳納期限至11月30日截止,新北市政府稅捐稽徵處籲請民眾如期繳納,以免逾期繳納需加徵滯納金。 在244萬的免稅額度內,土地今年先移轉9/100,建物先移轉9/10;明年再移轉土地1/100,建物移轉1/10,比例可自行分配調整。
房地合一稅贈與: 繼承房地贈配偶後再出售,小心「這個稅」上門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父母將財產移轉給子女,贈與稅免稅額是以「贈與人」為計算基準,當年度累計贈與金額超過免稅額時,應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24條規定辦理贈與稅申報。 納稅義務人為塗銷因未繳納稅款經稅捐稽徵機關辦理之禁止財產處分,得提供不動產作為繳納稅款擔保,該不動產擔保價值的計算,可主動提示銀行貸款評定房屋及土地款價格等時價資料及證明文件,由稅捐稽徵機關核實認定,即塗銷禁止處分登記。 該局呼籲,營利事業倘有適用房地合一稅2.0之土地交易,應留意相關法令規定,以正確計算土地交易所得申報納稅,維護自身權益。 王先生的兒子之後出售房地時,取得成本以受贈時的房屋評定現值及公告土地現值(400萬元)按政府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後的價值認定,不可以用合約價1,000萬元申報成本。 房地合一稅贈與 繼承不動產的,可以省去土地增值稅的成本,但是要注意的是「房地合一稅」,子女如果有處置、變賣不動產,同樣會遇到取得成本「公告現值比市價低」的問題,公告現值與市價,會有巨幅的價格落差,如果短短一年賣掉會被課45%重稅。 雖然繼承有高免稅額,不過要留意的是,繼承沒辦法做生前規劃,容易有未來子女爭產的問題。
- 營利事業於2021年7月1日以後,出售2016年1月1日以後取得之土地,所繳納之土地增值稅,除屬未自該房地交易所得額減除之土地漲價總數額部分之稅額外,不得列為成本費用,且得自房地交易所得減除之土地漲價總數額亦有上限規定。
- 惟考量受遺贈人取得房地之時點及原因並非其所能控制,乃將遺贈人取得時點納入考量。
- 依房地合一稅新制,如我國個人要轉賣適用新制不動產,持有一年內出售適用45%稅率、一至二年內出售稅率為35%、二至十年稅率為20%,十年以上稅率為15%,另屬自住之房地持有滿六年稅率10%。
- 房地合一制下,房屋交易所得稅必須在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日的次日起算,在 30 天內申報。
- 我國房地合一制自2016年上路,為區隔新舊制差異、財政部明訂適用範圍,若不動產為2016年以後自行取得、或2014年以後透過親屬贈與或繼承獲得的房地,轉賣時皆適用房地合一稅新制,依照房地出售價格減除取得成本課稅。
- 如果是買房時的抵押借款,每月須攤還本金及利息,假設借款金額為2,000萬元、貸款20年,每月要付的房貸約10萬元。
- 高雄國稅局特別提醒,二親等以內親屬間以「買賣」方式移轉房地,涉及贈與稅與個人房地合一稅申報,納稅義務人如有短報、漏報情形,在未經檢舉、未經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的調查人員進行調查前,自動補報並補繳稅款,可免予處罰。
因為房屋評定現值和市價兩者間有相當程度的落差,過去民眾大多採用第 2 種方式申報房屋交易所得稅,以節省稅費,故計算方式和「取得成本」無關。 房地合一實施後,依規定,在 2015 年 12 月 31 日以前取得的房子,且持有時間超過 2 年出售,仍適用舊制,其餘都要採房地合一制申報房屋交易所得稅。 也就是說,陳爸爸不論是現在買新房子贈與小陳,或是將手上既有、2015 年底以前買的房子贈與小陳,因為小陳「取得房子」的時間是在 2016 年 1 月 1 日之後,將來賣房子時都要採房地合一制申報,在小陳取得成本以陳爸爸的贈與稅計算下,會拉高課稅所得。 房地合一稅贈與2025 如採用「贈與」方式移轉房地產給兒子,須申報繳納贈與稅,贈與金額以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為準。 因贈與人每年有220萬元免稅額,所以若該民眾同年度沒有其他贈與項目,且該房地公告及評定現值200萬元,則民眾贈與該房地給兒子並未超過免稅額,便不用繳納贈與稅。 但若兒子日後出售,須申報房地所得稅,並依其受贈時之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現值,再按政府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後的金額,作為計算房地交易所得之取得成本。
房地合一稅贈與: 臺灣新生報
不然,贈與人和受贈人在沒有取得共識的狀況下就貿然行事,原本的一件好事,轉眼間就功虧一簣了。 房地合一稅贈與 私人事業(所營事業股票或資本):證券交易所得稅(目前停徵)、股利所得稅、財產交易所得稅、二代健保等。 財政部推出「地稅小幫手」智能客服,整合全國各地方稅捐稽徵機關稅務資訊,提供全年24小時不間斷的地方稅諮詢服務。 依房地合一稅新制,如我國個人要轉賣適用新制不動產,持有一年內出售適用45%稅率、一至二年內出售稅率為35%、二至十年稅率為20%,十年以上稅率為15%,另屬自住之房地持有滿六年稅率10%。 財政部國稅局指出,父母安排贈與不動產給子女,必須同時考慮贈與稅與房地合一稅,因贈與稅率為10%~20%,房地合一稅率則為10%~45%,若子女是短期出售,可能變成省下小額贈與稅、卻虧了高額房地合一稅情況。
-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被繼承人死亡前5年內,繼承之財產可列為不計入遺產總額,是指該項財產在被繼承人死亡前5年內,繼承前次被繼承人之財產已申報繳納遺產稅者為限。
-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則指出,有不少家長善用自用住宅重購退稅的方式達到節稅效果,因此可多加評估、預先規劃,始能達到理想效果。
- 有一回,一個長輩朋友很憤怒的要匪類兒子回家簽遺產拋棄繼承,因為她一毛錢都不想留給他,我馬上提醒她:「繼承權是不能預先拋棄的,就算妳現在逼兒子簽了,以後也沒法律效益,而且他還是有特留分。」她纔打消念頭。
- 賣屋時除了要依照房屋持有時間比率,與買方拆分房屋稅及地價稅外,還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及房屋交易所得稅,房地合一實施後,土增稅並未調整,但為了避免重複課稅,申報賣屋交易所得總額時,會扣除土地漲價總數額。
肇於國人通常將「理財」與投資,或單純的購買理財商品劃上等號,而相關的如收支,信用,風險,稅務,投資等管理或是符合自身價值觀的人生理財目標設定,及財商教育,經常忽視或是欠缺而不完整的。 全臺灣第一家、35年歷史最久、最詳細的預售屋及新成屋建案資料庫,客觀、公正、不仲介買賣,最新房市新聞及市場分析,購屋族找房非看不可;建築業必讀研究分析,最多人討論、最多人瀏覽、最多人引用。 但這筆錢還是會有用完的時候,如果還是不夠付房貸,依然會面臨房子的去留問題。 這時就可以考慮是否有適合的保單,能幫助自己在突發狀況發生時,提供家人保障。 例如像年金保險、意外險、壽險等,若是規劃得宜,便能提供現金流收入,用來支付全部或部分房貸,減輕家人負擔。
房地合一稅贈與: 出售「受遺贈」取得之房地,該如何申報所得稅呢?究應適用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制或僅按房屋部分之財產交易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總額,於次年5月底以前辦理結算申報呢?
而父母親也妥善利用了不動產市價與評定現值的落差,贈與附有負擔,或是贈與稅免稅額,以三種節稅作法齊下的結果,就是父母親不用繳任何的贈與稅,乍看之下,似乎省下了幾十萬的贈與稅。 房地合一稅贈與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指出,房地合一上路後,出售繼承或受贈可能會被課重稅,不過近期有不少家長善用自用住宅重購退稅的方式達到節稅效果,因此想要讓兒女擁有房產的父母,可多加評估,並預先規劃,始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於103年1月2日至104年12月31日間繼承取得,且納稅義務人及被繼承人持有期間合計在2年以內。
房地合一稅贈與: 房屋財產交易所得…
民眾對於不動產的移轉都會考量如何節稅,而近期有民眾詢問,其名下一筆不動產,公告及評定現值為200萬元,市值大約1000萬元,若使用不同的移轉方式,會不會影響下一代出售該筆不動產呢?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對此表示,不動產移轉主要有「買賣」和「贈與」兩種方式,其中贈與方式可能會須繳納贈與稅;另外因房地合一所得稅已在2016年開始實施,如果該民眾的子女有要出售該不動產,可能就需繳納房地合一稅。 遺贈人(阿姨)80年1月取得房地,受遺贈人(陳小姐)105年3月因受遺贈(地政登記取得原因為「遺贈」)取得該房地,108年10月出售該房地應適用舊制,僅就該房屋部分財產交易所得,併入綜合所得總額,於次年(109年)5月底前辦理結算申報。 惟陳小姐如自行計算後,認為選擇適用新制課徵個人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較為有利,亦得於該房地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日之次日起算30日內辦理申報。 該局呼籲,個人出售自配偶受贈取得之房屋、土地,應依房地合一稅制申報納稅者,應確實參照相關規定認定取得日、取得原因、取得成本,並據以計算持有期間,以憑正確辦理申報納稅。
房地合一稅贈與: 個人取得配偶贈與的房屋土地,出售時適用房地合一稅制, 應如何認定持有期間及取得成本?
以自益信託方式移轉房屋登記予受託人,如該房屋無出租使用,供委託人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居住使用,且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全國合計3戶內,仍可按自住住家用稅率課徵房屋稅。 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7條第1項第6款規定,自遺產總額中扣除之農業用地,繼承人於繼承之日起5年內,移轉予其他同為繼承之人並繼續經營農業生產,可免依該條但書規定追繳遺產稅,惟仍應自繼承日起列管5年。 財政部賦稅署表示,2022年地價稅已於11月1日開徵,繳納期間將於同月30日(星期三)截止,該署提醒納稅義務人儘早繳納,如繳款書遺失或尚未收到者,請即向土地坐落之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補發。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土地及其地上建築物分屬不同所有權人而共同出租時,該土地租賃收入及房屋租賃收入,均得減除43%必要損耗及費用。 非都市土地依法編定為交通用地,如作農路使用,屬政府闢設供公眾通行使用者,移轉時取得道路主管機關核發「非都市土地供公共設施使用」證明書,可申請免徵土地增值稅。 另A將售屋收入1千萬元贈與給女兒,減除贈與免稅額後,贈與總額為780萬元、適用贈與稅率10%,即為78萬元贈與稅負,加上房地合一稅負總計為108萬元,相比A贈與女兒房屋再轉賣方式可節稅215萬元。
房地合一稅贈與: 相關
【貼心提醒】若您所擁有的是『105年1月1日後取得』的房地,110年7月1日前交易,適用「房地合一稅1.0」;110年7… 進行不動產交易時,身為買方,卻不知道需要負擔什麼費用及稅費的您請看過來,還有簡易買屋稅費試算… 無債一身輕,在財富傳承的議題上,不見得是好處,適當的擁有負債纔是節稅的一大優點。
房地合一稅贈與: 房地產傳承給小孩 買賣優於繼承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個人以不動產向他人抵押貸款,嗣後依借貸契約給付之利息,屬於債權人之利息所得,因債務人為個人,無須辦理扣繳憑單申報,該利息所得非屬稽徵機關提供查詢之所得資料範圍,無法於國稅局查詢或下載。 房地合一稅贈與 若女兒持有房屋一年內以1千萬元賣出,房地合一稅為出售價1千萬元減除成本300萬元後、適用房地合一稅率45%,即為315萬元,加上贈與稅負總計為323萬元。 希望以上的說明能讓各位對於出售房地產的所得稅課徵規定,有更清楚的瞭解。 也建議大家做任何安排之前務必尋求專業的諮詢,畢竟房地產屬於高價值產品,加上房地產交易除了涉及所得稅以外,尚有契稅、土地增值稅、房屋稅及地價稅等,且各稅目的規定不盡相同,最好能事前做好完整妥善的分析與規畫,以免掛一漏萬,造成權益受損。
房地合一稅贈與: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若繼承人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償還房貸本金及利息,當然沒問題;如果經濟能力不足以還房貸,被繼承人又沒留下足夠的現金,就會面臨要將房屋出售了。 這兩年,我很常跟朋友推薦這本書,因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都會遇到贈與、遺產、房地合一稅等不同問題,與其因為不瞭解稅法而讓國稅局找上門,不如現在就先做好節稅的佈局,少繳稅之餘,還能順利做好投資理財。 房地合一稅贈與 房地合一稅贈與2025 另外,若你的工作是講師或業務員,則搞不清楚自己的收入該申報執行業務所得還是薪資所得;包租公、包租婆不知該如何節稅;經常國內外飛來飛去的人沒有就源扣繳的概念;股票族常問要用個人持有股票、還是用公司持有股票比較節稅等。 股票基金(有價資產):股利所得稅、海外所得(最低稅負制)、證券交易所得稅(目前停徵)、二代健保等。 房地合一稅贈與2025 個人退休帳戶簡稱IRA(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是美國政府投資輔助工作的民眾享有稅賦優惠的儲蓄帳戶。 這類似臺灣的勞工退休金,顧名思義指的是勞工退休後可以領取的退休金,在綜合所得來源類別中叫做退職所得(詳見第一章)。
房地合一稅贈與: 房地合一後 贈與恐難節稅
父母可在生前規劃不動產給兒女,可避免爭產問題,兒女可以拿先前贈與的金流進行買賣,這樣可以避免贈與後不動產,兒女要轉賣時,會遇到房地合一稅「公告現值」獲利的計算方式,會被課與重稅的問題。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表示,房地相關主要稅收包括土地增值稅、契稅以及印花稅中的不動產稅,這三項稅收11月單月呈現衰退,且「連八黑」。 陳玉豐說明,主因是央行升息影響房地市場交易,再加上去年基期較高,因此土增稅、契稅及印花稅不動產部分稅收都持續衰退。 不動產:土地增值稅、房屋稅、地價稅、租賃所得稅、奢侈稅(目前停徵)、實價登錄實價課稅、豪宅稅、房地合一稅、二代健保等。 2年內重購新自住房地者,可於重購新自住房地完成移轉登記之次日起算5年內,申請按重購新房地價額佔出售舊房地價額之比率,退還出售舊房地時所繳納之所得稅,且無論是「先售後購」,或是「先購後售」皆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