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航運股2025詳解!(持續更新)

散裝航運方面,受惠鐵礦砂、煤炭需求上升,波羅的海乾散裝綜合指數(BDI)走揚,帶動慧洋-KY及裕民持續強勢表態,新興、四維航、中航等個股收盤皆漲逾4%。 長榮集團旗下榮運因受惠長榮海運股利挹注,加上轉投資長榮物流效益及土地資產題材,今年上半年每股稅後盈餘(EPS)1.91元,年增率達425%,帶動榮運股價今天上漲2.5元,收在33.2元,漲幅8.14%。 航運族羣今天表現有撐,貨櫃三雄的陽明收盤小漲0.8元,收在72.6元,漲幅1.11%;萬海上漲1.6元,以80.7元作收,漲幅2.02%,同步為19日將恢復交易的長榮預做暖身。 第一、全球缺糧的情況沒有變,有搶運農糧的題材在,先前化肥股已經大漲一波,現在相對位置很高,所以市場開始尋找其他跟農糧相關的股票,有些人轉到食品股去買,但是食品股利差並沒有擴大反而縮小,所以大家又把農糧的題材轉到載運黃小玉的中小型船上。 今年全球股市受到戰爭、通膨及升息等因素普遍下挫,素有「華爾街股神」之稱的巴菲特,今年來大舉買進能源股,隨油價上漲股價攀升,旗下波克夏(Berkshire 散裝航運股 Hathaway)投資績效擊敗大盤。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預告,他猜巴菲特會趁明年市場恐慌之際,逢低抄底基本面強勁的企業。

裕民總經理王書吉先生是裕民的指標人物,在船隊擴張的策略上是採取較為保守的態度,2008 年海運業的景氣達到最高峯,BDI 指數攀上萬點之際,當時各航商無不訂購新船以追求更高的收益,由於商船從訂造到交船大約需要 4 年的時間,所以當景氣劇烈反轉,新船訂單卻集中在 2012 年集中交付,導致產業的供給維持著過剩的狀態。 在裕民的客戶中,不算入子公司的話,亞泥就貢獻了大約一半的營收(2017 年),來自於亞泥的穩定營收貢獻給予了裕民根基,加上來自於臺電的煤輪合約,是裕民大致的營收來源,其他包含子公司在內,還有幾間大型礦業公司為客戶,在 2008 年以前一波散裝航運業大多頭的期間內,像是裕民這類經營不錯的散裝航商在財務上都有著不錯的表現。 散裝航運之所以大漲,受大陸解封、大西洋區運力喫緊等因素,本週BCI海岬型船日租波動大,20、21日連續2日租分別急漲1491、3580美元,不過,22日又下修1422美元至21775美元,維持在逾2萬的高點,高於海岬型船今年前11月平均日租約16000美元。 從今年前五月的營收表現來看,新興表現最佳,其次是慧洋,再者是中航,這3檔個股的共同點就是,目前股價都小於淨值,但就今年第一季的EPS來看,新興表現欠佳,下半年有機會由虧轉盈。

散裝航運股: 航海王回神 萬海法說會前一度飆漲停 長榮、陽明跟進

仔細看看,金融股的成交比重不到5%,換句話說,傳產股成了近期市場上的資金避風港。 但中國基建施工進程明顯加快,超過 1.5 兆人民幣的基建項目已於 9 月份開工;10月16日召開二十大會議後,官方為穩定經濟增長,仍可望加大經濟刺激力道,預期有助提振後續用鋼需求。 整體來看,進入海運旺季後,消息面的多空攻防戰仍激烈進行中,然而,運價走跌趨勢是不爭事實,就看接下來通膨能否逐漸緩和使消費力回穩,並在第三季的中旬湧現一波歐美第四季節慶前的拉貨潮,令 GRI 可成功加收。 面板雙虎友達 (2409-TW)、羣創 (3481-TW) 也展開反彈行情,終場分別上漲 4%、3% 以上,元太 (8069-TW)、彩晶 (6116-TW) 也在買單敲進下推升股價走揚。 電子股因缺乏熱錢力挺,漲幅相對有限,半導體龍頭臺積電 (2330-TW) 今天終場上漲 9 收在 468 元,聯發科 (2454-TW)、鴻海 (2317-TW) 終場分別上漲 1% 作收,聯電 (2303-TW) 終場上漲逾 2%,收在 42.85 元。 以船隊規模來看,F-慧洋逾百艘最大,且以利基型的小船為主;四維航的船型與 F-慧洋相似,但船隊規模少了一半;裕民的船隊也不小,但是以海岬型、巴拿馬型等大宗船型為主,市場競爭激烈。

環保新規將上路運力缺口大,慧洋-KY、裕民、中航(2612)等都正面看待明年散裝市況。 隨著2023年1月船舶效能指數(EEXI)及營運碳強度指標(CII)兩大碳排環保新規即將上路,舊船拆解的速度將加快,散裝船明年供需比貨櫃輪還健康,散裝類股今(20)日盤中,慧洋-KY一度大漲4.2%、來到64.5元,其餘的裕民、新興(2605)、裕民、中航、臺航(2617)、四維航(5608)及正德(2641)等盤中股價走揚。 國內兩大散裝船業者慧洋-KY(2637)及裕民(2606)認為,2023年散裝船新船加入數量較貨櫃輪少,整體表現比貨櫃輪來的平穩,明年元月兩大碳排海洋環保新規上路,散裝船老舊船舶多,明年拆解速度加快。

散裝航運股: 全球股票基金單周失血創高!盤點市場4現象 「迎接2023年艱難開局」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日前問美國,並在國會發表演說,吸引全球目光,也獲得拜登政府18億美元軍事援助。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澤倫斯基美國行,乍看是來要求更多軍援,不過卻發現金融市場一些變化,盧布突然劇貶、天然氣價格暴跌,有些不太尋常,下一個變化可能是油價。 受國際情勢動盪拖累,美股2022年主要股指下挫,隨著今年即將進入尾聲,市場普遍樂觀預測明年續跌的可能性不大,但觀察近百年的歷史,第二年的跌勢往往更加劇烈,所以一旦明年不幸續跌,投資人將不得不為另一個不愉快的12個月做準備。 今年美國聯準會為瞭解決高通膨環境,採取激烈升息行動,引發市場景氣出現快速反轉,股市面臨重挫,高估值的科技巨頭股紛紛暴跌,最慘的是臉書母公司Meta雪崩近7成,就連跌幅最少的蘋果也大跌超過25%,分析師甚至警告,科技股的糟糕表現將延續至2023年,前景仍相當黯淡。

  • 分析師紀緯明認為,貨櫃航運需求來自歐洲線、美東、美西線,但是歐美經濟並沒有起色,需求面下滑,CFI指數從年初跌到現在,市場資金流進航運股,有一部分是猜測運價有機會止跌。
  • 臺股今天開低走高,航運族羣呈現跌深反彈走勢,其中榮運表現最為亮眼,收盤大漲8.14%,散裝航運族羣在運價走揚下表現強勢,航運類股終場上漲1.07%。
  • 裕民今年第 2 季已經開始出現盈餘,累計前 3 季有機會轉虧為盈,第 4 季反彈力度將增強。
  • 接下來會是體積相對較小的散裝船,散裝船主要載運就會像是黃豆、玉米、小麥等穀物或是其他的原物料,包含鐵礦砂、煤炭等,屬於大宗資產。
  • BDI指數將於23日封關,裕民、中航預估,大陸解封發動經濟復甦的引擎,可望加速回補鐵礦砂、煤礦等,支撐海岬型船日租,但房地產業及製造業需求需要時間發酵,加上大陸明年第一季可能出現疫情反彈高峯,短期量價承壓,散裝航運明顯回溫可能要到第二季。
  • 因此,散裝航運景氣循環的特性非常明顯,只要供需結構大幅改善,發生在 2003 ~ 2007 年的故事幾乎肯定會再次上演,這裡就要提到散裝市場出現的三大結構性改變。

散裝航運運輸的商品,以穀物、煤、礦砂、水泥這些不需要用貨櫃裝箱,可以散裝的大宗物資為主,目前臺股的海運類股也可以依此劃分為貨櫃 、散裝兩大族羣,而散裝航運因為與原物料相關,去年原物料價格上漲後,散裝報價也跟著起飛,再加上貨櫃航運刺激散戶尋找低基期航運股,散裝航運上演了一齣堪比去年太陽能的飆漲劇本。 其中安聯投信旗下的安聯臺灣大壩基金,最近 1 個月的投資組合裡面赫然出現長榮、中鋼、裕民這些傳產股,這在 2021 年之前是幾乎不可能看到的,傳產電子化成為 2021 年題材股的主旋律。 在這個搶糧浪潮下,不只手上有貨的糧商有機會大撈一票,對散裝航運業者商,預期價格上漲,推升運價走高,第二季提前進入旺季,接著第三季傳統旺季,整體來說營運基本面是逐季走高。 目前第三季海岬型期貨日租金報價已來到3.82萬美元,中小型船則上看3.1萬美元。 鐵礦砂主要出口國為澳洲、巴西,全球出口佔比分別為 50%、23%,近來許多海岬型船留在太平洋載運,導致大西洋船舶供給較少,造成海岬型船日租金漲幅較高。 散裝航運股 歐盟 8 月起將禁止俄煤進口,各國也轉向南非、澳洲、印尼等國進口,市場持續看好海岬型、巴拿馬型船載運需求。

散裝航運股: 臺股擂臺/挑戰者「股市令狐沖」楊基政 本週選奇鈦科、光聖

貨櫃航運看得是 SCFI 跟 CCFI,而貨櫃航運則是看 BDI(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 Baltic Dry Index)。 但是 BDI 又是由 3 個小指數所組成,而這些也跟散裝航運的船隻有很大的關係。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蔡英文總統請辭黨主席,並認為經濟數據與人民實際感受有落差,執政團隊需深切檢討。

散裝航運股: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散裝航運族羣昨日強勢上漲,今(20)日早盤繼續向上攻堅,包括裕民、四維航、新興盤中都一度亮燈漲停。 對此現象不少網友都感到好奇,「到底為啥現在散裝會噴成這樣??完全看不懂」。 要觀察貨櫃船市場的話,可以參考 CCFI 指數(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 )以及 SCFI(上海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這兩個指數由上海航運交易所推出,可以衡量各航線的平均運價作為參考。 在海運業中,依照船的類型不同,可以分為散裝船、貨櫃船以及液貨船,貨櫃船載運的像是科技業零組件、民生用品等商品,貨物價值較高,所以用貨櫃裝運,散裝船則是穀物、原物料等大宗物資,佔整體海運貿易的規模較大,液貨船顧名思義是運送液體的船,主要是油輪、液化天然氣( LNG )船、液化石油氣( LPG )船等。 上一週在我的臉書專頁中有提到,目前低位階的類股裡,有散裝航運,值得大家留意,沒想到在這一週,散裝航運真的揚帆出航了。 當然股價在低檔只是先決條件之一,真正讓散裝航運「快樂出航」的原因,根據新聞報導除了中美貿易戰的延燒之外,還有中國大陸對於煤礦的需求再次升高。

散裝航運股: 散裝航運是什麼?概念股有哪些?BDI指數是什麼?散裝航運產業介紹!

他分析散裝股第1季淡季不淡的原因指出,因為俄烏戰爭,造成在運輸上必須繞遠路,因此推高運費,另外,去年因為疫情造成的封城等情況,去年第4季未消化的貨量遞延到今年第1季,因此預期散裝股今年第1季的營運表現不會太差,將較去年同期成長。 進入2022年臺股投資人決戰勝負最後一週,逢臺股自低點反彈近千點後拉回修正,浮現佈局元月行情的最佳時點,中鋼、陽明、光寶… 5.散裝航運出現三大結構性改變:限制碳排放加速舊船退場、廢鋼價格大漲加速散裝船的退場、過去 5 年造船數大減,當這三項催化劑不斷發酵,2021~2022年某個時間點有機會出現大缺船。

散裝航運股: 聖誕夜啟航!虎航今首航峴港 正式插旗越南「明年再增2航線」

二、臺航(2637):今年Q1獲利2.44億,年增56.9%,EPS為0.59元。 臺航營收約有86%來自散裝,現有船舶合約採全浮動、半浮動或固定之日租金混搭配置,因此不論日租金如何波動,皆可維持一定獲利。 今年除了3月底新加入的一艘8萬噸散裝船外,預計5月中旬及9月尚有6萬及8萬噸級散裝船各1艘加入,再加上今年有7艘現有散裝船陸續換約,獲利有機會逐季走高。 而公司預計近兩個月出售6千張陽明股票,預計處分利益在7億元上下,將推升全年EPS。 臺北股市中,也有不少個股是散裝航運個股,也將受惠這一波的散裝航運的多頭趨勢。

散裝航運股: 散裝航概念股市值排名、龍頭是誰?

雖然當沖警示新制在27日即將上路,航運股人氣稍有受到影響,不過長榮基本面佳、本益比低,加上Delta疫情趨於嚴重,貨櫃航運股的基本面將維持絕佳的狀態,股價整理一陣子過後,就會往基本面的上升趨勢貼近。 正德海運董事長蔡邦權先前法說會時表示,全球散裝航運在過去二、三年內新造船舶訂單偏低,加上明年即將上路的環保新規(EEXI、CII)造成運力缺口,這對散裝供需仍維持正向態度,明年散裝市況有機會回穩,加上持續汰舊換新政策,正德可望持續受惠。 臺股今天小漲7點開出,但盤中航運股出現棄息賣壓,貨櫃三雄股價創波段新低,終場跌幅超過6%。 法人建議,投資人近期面對航運股,應盡量以短線不殺低、等待反彈時減碼進行操作較為保險。 張陳浩認為,航運股可望有一波漲勢,但在佈局上的時間點不同,散裝來說,可在拉回時再進場,可留意新興、裕民(2606)等;陽明、萬海及長榮等3檔貨櫃股呈現均線糾結,技術線型佳,可以隨時進場買進,等待漲勢發動。 三是大陸是散裝航運最大市場,鋼鐵、製造、房地產等產業復甦進度,除了金融16條措施放寬融資展期或調降利率,官方是否有更積極的刺激政策,將是鐵礦砂需求上升的重要訊號。

散裝航運股: 航運競爭者

依載貨比重為鐵礦砂 56%、煤炭 26%、水泥 6%、原油 4%。 今年預計有 11 艘新船交付,新增運力超過 20%,隨著中美基礎建設投資持續成長,有助推升鐵礦砂等原物料需求,今年營運動能可期。 礦石可以說是散裝航運的「VIP」客戶,貿易量就佔了整體展業約 30% 之多,全球著要生產國是澳洲以及巴西,這兩個國家年生產量分別是 7.5 億噸和 散裝航運股 2.5 億噸,而中國則司職主要進口者,一個國家就佔了全球礦石進口量的 50%。 世界鋼鐵協會(WSA)預測 2022 年全球鋼鐵需求將萎縮 2.3%,影響國際鐵礦砂原料價格創近 11 個月來新低,近來俄烏戰爭持續、歐洲能源價格高漲、美國通膨及對俄國採取經濟制裁措施等因素影響,導致需求減少,歐洲鋼廠也紛採取減產措施,減少供應量,增加市場供需平衡,鐵礦土跌對鋼價後市影響,引起高度關注。 〔記者王憶紅/臺北報導〕在資金轉進效應下,7檔散裝運輸股昨日全數漲停作收。

散裝航運股: 21【早晨財經速解讀】守不住!日央行擴大收益率曲線 日圓暴漲日股暴跌 美元升值盡頭? 特斯拉股價頻破底 電動車產業2023還有希望?

散裝貨船依承載運能又可分海岬型、巴拿馬極限型、超級極限型及輕便型四種,將各船型的典型航線運價加權平均,可以計算出 BDI 指數(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用來表示全球散裝航運景氣。 2021 年因疫情嚴峻,使得船舶周轉率降低,散裝航運市場供不應求,BDI 散裝航運股2025 指數也創下 2008 年以來新高。 展望後疫情時代百業代興,各國基建需求增加有助推升散裝航運獲利,另外,全球環保意識提升,最新碳排放環保法規預計於 2023 年 1 月上路,臺灣散裝航運船隻年齡輕,競爭優勢將持續放大,臺灣散裝航運主要可關注裕民 (2606-TW)、慧洋 – KY(2637-TW)、臺航 (2617-TW)。 散裝航運股受惠BDI指數封關倒數、中國大陸解封拚經濟,啟動農曆年前的鐵礦砂囤貨朝,帶動海岬型船日租金連2日突破2萬美元關卡,呈現淡季不淡的反彈行情,散裝族羣22日應聲爆量上漲,中航(2612)攻上漲停,裕民(2606)、新興(2605)、慧洋(2637)漲幅都達3%至5%之間。

每個月持續調漲附加費,是前所未見的情況,這導致每櫃運輸成本不斷攀升,因應油價高漲,亞洲到北美7月起的第3季,加收燃油附加費,上海全面復工,加上美西碼頭工人談判不順,業界都擔心太晚出貨,會遇到怠工或是罷工事件,近期搶艙問題開始發酵,加徵多種附加費是必然舉措。 近日提到洗盤完再攻成為當前盤面的主節奏,要上攻就是要先洗盤,當中有時走紅黑相間,而有時走N字上攻。 散裝航運股2025 昨日提到中國逐漸解封是一個大題,官方出手管控降溫搶藥情緒,但是藥品及防疫品需求持續存在,同時解封後,經濟活動活絡及民間消費回溫所產生的相關效應等,這些仍是現在到明年上半年要觀察的方向。 如鋼鐵的中鴻、威致、海光、新鋼等,散裝航運的中航、慧洋、裕民,生技的南光、強生、大江、健亞等都要持續追蹤。 至於缺電所代表的儲能股,如中興電、森崴能源、廣錠等股價洗盤近尾聲,後續觀察能否順勢展開N字突破,更多盤面機會可鎖定Line@粉絲團。 正德強調,在這一波全球企業韌性期中考順利過關,回顧今年首季因俄烏戰事變化,第二季全球通貨膨脹升溫,美國透過升息抑制通貨膨脹進而推高匯率,使美元強升,正德也妥善利用營運資金將船舶借款還清以節省利息支出。

散裝航運股: 貨櫃航運奇蹟不再?航運指數介紹:SCFI、FBX指數!海運完整分析!

用來形容現在的航運股我認為是最恰當不過了,9/19日長榮減資後第一天掛牌,股價居然差點打到跌停,「航海王」們哀鴻遍野,最後的反彈希望似乎都破滅了,但是當天我在「我是金錢爆」節目當中特別跟大家分析,航運股利空出盡就要反彈了。 裕民、中航預估,大陸解封拚經濟,明年海岬型船平均日租可望優於今年,裕民第一季將新增8艘海岬型船投入營運,中航明年上半年、後年各有2艘海岬型新船加入,增添營運動能。 散裝海運指標股中航(2612)攻上漲停,裕民(2606)、新興(2605)、慧洋(2637)股價都有4.95%至3.39%漲幅。 美國股市週一連續四日收低,那斯達克綜合指數領跌,投資人避開風險較大押注,擔心聯準會(Fed)的緊縮行動可能將美國經濟推向衰退。 航運產業分成陸海空三種運輸方式,其中海運產業又可細分為貨櫃航運跟散裝航運,貨櫃船顧名思義,就是以運輸貨櫃為主的船隻,運輸的商品以工業製成品為主,航運業於 20 世紀中期開始採用貨櫃船,在貨櫃船之前,航運業都採用散裝船,散裝船從 19 世紀中期到 20 世紀中期,一直都是海洋運輸產業的主力。 事實上,10 年前傳產股也曾經佔據臺股半壁江山,尤其 2006 ~ 2008 年,塑化、鋼鐵、航運百花齊放,許多老一輩投資人套牢的股票,都是在高點買進的傳產股。

散裝航運股: 運價逆勢揚 散裝族羣股舞

不過法人指出,散裝運輸業者旗下所擁有的船舶噸數不同,連動的散裝運費指數也不同,不能單看波羅的海乾散裝綜合指數(BDI),且業者旗下船舶是合約比重較高、還是現貨市場比重高也有所不同,再加上換約時間是否搭上運價走揚而簽下好價格等因素,都是左右公司獲利的關鍵因素。 散裝航運族羣16日在震盪的臺股中突圍,主要受惠歐美中等國投資基礎建設拚經濟,及各國解封引爆報復性消費,對鐵礦石、穀物等原物料需求攀升。 其中,以中小型船為主力的正德、四維航等兩檔低價個股,更是輕舟越過萬重山續拉漲停,市場研判,主要是受到業內與股市小白青睞。 根據多家研究機構所做的初步預估結果,臺股權重最大的50家公司2023年預估獲利可能下修幅度達15%~19%,而整體上市櫃公司獲利則可能年減15%~25%,普遍呈現衰退。 既然獲利展望不佳,當然基本面就不會是優先助力,即便部分公司股價已經修正一段,但以最好市況已經過去,加上資金動能因升息而減少的邏輯來看,股價不一定會有波段機會,想要重回當初的價格就有一定的難度;反而跌深了,盤面會出現搶反彈的機會,然後反彈起來後全出。 貨櫃航運股受惠運價飆升,包括長榮(2603)、萬海(2615)、陽明(2609)等三雄在內,不僅去年營收倒喫甘蔗,今年第一季營收表現持續亮眼。

貨櫃短線有過熱跡象,雖存在籌碼面賣壓風險,但針對散裝貨櫃基本面仍然看好。 但其實全球消費需求在今年已大幅下降,等到積存在港口的貨物都消化之後,未來很有可能一堆貨櫃船無貨可載,產生供需反轉現象! 終端需求的降低,但是供給(新船)卻還在持續增加,對於貨櫃航運業者自然就會有非常大的衝擊,運價勢必就會下修回歸正常。 疫情即將結束,過去兩年導致貨櫃運輸蓬勃發展的因素急劇逆轉,可能很快就會打擊貨櫃運輸。 散裝航運股2025 國際重要的幾個運價指數從高處回檔,短期雖有翻轉趨勢,但要回到過去價格,還有一段路要走。 散裝航運股2025 散裝航運股 有鑑於此,2021 年,全球許多航商也紛紛祭出多種「附加費」,像是地中海航運( 散裝航運股 MSC )在 7/1 就首度調漲了旺季附加費;赫羅伯特早在 6/1 起調漲,而我國陽明海運( 2609-TW )也在 7/1 調漲,全球各大航商持續到 11 月、12 月都還是持續的在調漲。

而這波原物料價格的衝高,漸漸漫延到了大宗物資,黃豆、玉米、小麥的價格也在近1個月來到波段新高。 不過,國內的食品股並不一定能賺到這一波原物料上漲的題材,原因是終端售價無法100%反應成本的上升。 不過,廠商看到大宗物資的價格節節上漲,勢必會激起囤貨需求,因此,運送大宗物資的散裝航運股,重新被市場關注。

散裝航運股: 航運股看起來好威!我該追嗎?

中國人有句俗話說:「風水輪流轉」,現在表現差的,不一定未來也一樣會這麼差;現在的當紅炸子雞,未必半年之後還是人見人愛。 它是反映各航線的即期市場海運費及海運相關附加費水平,包含燃油附加費、港口擁擠附加費、運河附加費等成本都包含在內,因此航運股的報價都會採用這個指標當基準。 至於塞港問題為何會造成貨櫃航運的漲價,是因為貨櫃航運的航班、航線是固定的,所以能載的貨也是固定的,但因為疫情的關係,進出海關的時間變長,甚至有些還需要隔離等,導致航班延遲,加上長榮的長賜號今年行經蘇伊士運河的時候卡住,讓原本就有塞港問題的航運更是雪上加霜。

首先先瞭解到,這段時間大家最為關注的航運三雄:長榮、陽明、萬海,主要是運用貨櫃船來進行貨物運送。 貨櫃船載運的主要是科技業零組件、民生用品等商品,貨物的經濟價值比較高。 接下來會是體積相對較小的散裝船,散裝船主要載運就會像是黃豆、玉米、小麥等穀物或是其他的原物料,包含鐵礦砂、煤炭等,屬於大宗資產。 因為貨物的特性,當市場對於原物料的需求大增時,更能變向推演出散裝船公司的營收上升。 畢竟在其他成本得以有效控管後,高運價自然會為航商帶來更高的毛利率。 若供給、需求徒增,運價卻沒有相對應的上漲,只怕散裝航運業者會「越賺越少」,屆時營收表現恐會出現衰退,更可能引發目前已經有些過熱的市場出現失望性的賣壓。

散裝航運股: 鋼鐵、航運族羣領軍 臺股漲64點收14,234點

一般而言,在經濟貿易擴張時期,市場對於原物料商品需求會大幅增加,BDI 指數也會相對的出現上漲,故市場常視 BDI 指數為全球貿易景氣的領先指標。 散裝航運BDI指數封關倒數,適逢大陸解封拚經濟,啟動農曆年前鐵礦砂等囤貨潮,帶動海岬型船日租連著21、22日突破2萬美元關卡,在傳統淡季卻衝出反彈行情,散裝族羣22日也應聲爆量股漲。 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表示,散裝股近期的漲勢是由於糧食價格上漲推升,加上整理已久,投信買超,推動股價的表現,在資金由電子轉向傳統產業股的情況下,後續還有上漲的機會。 臺股今日再上演萬七保衛戰,航運股表現抗跌,散裝股則是有漲有跌,到底散裝股還可不可以買? 法人看法略有不同,有看好散裝股後市仍有上漲的機會,也有保守的法人認為,雖不排除震盪向上的可能,但空間有限,散裝股不易有大行情。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拆船業是廢鋼很大一部分的供給來源,因此當國際廢鋼價格隨著景氣復甦及原物料報價走揚上漲時,散裝航運業者與其把舊船改裝,不如賣給拆船業者更加有利可圖,也就是說,這波碳中和趨勢帶動電爐煉鋼滲透率提高,導致廢鋼價格走揚,將進而讓許多不符合碳排放量的舊船,被船東賣給拆船業者,或自己拆成廢鋼出售,此舉也將加速散裝船的退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