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老街15大好處2025!(小編推薦)

石拱圈亭仔腳是旗山老街的特色建築之一,從日治時期就已經存在,迄今已經過百年歲月。 從旗山老街彎進旗山天后宮的巷仔內才會看見這個低調熱賣超過50年的無店名小饅頭店,饕客們習慣直稱「旗山天后宮前小饅頭」,就連GOOGLE地圖都搜尋定位不到,絕對是當地必推的隱藏版美食了! 古老的廟宇經多次修復,存在廟內的剪黏藝術、彩繪、石雕、匾額、石碑碑文、歷史文物、稀有瑰寶皆有其看頭之處。 旗山老街吳厝傳統豆花是來到旗山的點心首選,店外是明顯的紅色招牌與燈籠,而內部則是完整的保留了古厝風貌,紅磚、瓦片、三合院,每個角落都很像鄉下外婆家,坐在舊舊的木桌、木椅上用餐別有一番風味。 店家主要販賣傳統豆花和冰品,超可愛的小豬湯圓豆花在網路上大爆紅,在綿密的古早味豆花中加入粉色圓滾滾的小豬造型湯圓,既療癒又美味。

從旗山轉運站往 旗山老街 的地方走,在進入老街前第一間遇到的是朝林冰果室,寫著七十年老店相當吸引人,原本想要回頭時再來喫它,但走了一趟回來我們已經飽到不行而 Pass。 進入日治時期後,在蕃薯藔廳廳長石橋亨於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4月14日提出街路改正的訓示後,當地的街道開始改變成棋盤式佈局,而「亭仔腳」建築型式也逐漸在街道上出現。 而在這之後,鄰近溪邊的清代舊街逐漸沒落,核心移到「本通」(今中山路)。

旗山老街: 高雄 旗山美食 地圖 | 旗山老街必喫店家一次看

1994年內部遭祝融,而在2014年重建,盡力還原當時的原本面貌,現作為藝文展覽及講座之用 旗山老街2025 。 集臺灣古建物之大成:土埆厝茅屋、閩南式合院、全臺唯一的石拱迴廊街屋、仿巴洛克街屋、都鐸式建築、中國式建築古宅。 我們兩人點了韓式泡菜炒飯跟蔥爆牛肉飯都很好喫,韓式泡菜炒飯是老闆推薦的,說敢喫辣的可以試試看,另外我們還點了一碗酸辣湯餃,才只要70元,裡面的餃子卻放了10顆,價格很是划算! 嗯……,不過說到餃子的味道就普普了,哈哈,湯很好喝,料也很多。

  • 買了一組大腸包小腸跟一組切片的,佐上專屬的南部甜辣醬跟醬油膏,配上幾片醃漬的薑片跟洋蔥片,這一組僅賣55元,實在是佛心到不行的價格,糯米腸真材實料,糯米軟硬度剛好,正港的豬腸喫來就是帶Q勁又香,加上炭火烤炙的香氣,果然有著濃濃古早味,香腸偏肥多一點。
  • 旗山是香蕉城,真正是到處都是香蕉製品,對我這個喜愛喫香蕉的人來說簡直是天堂,在→旗山伴手禮←這篇文章中,我一次買了三家香蕉蛋捲禮盒做小評比,沒有一盒是要送別人,全都是送自己喫光光的XD。
  • 每每講到旗山,腦中就會出現黃黃彎彎的圖形,香蕉早已成為旗山最具代表性的象徵。
  • 在日治時代,公園未開闢之前,這裡曾是一座亂葬崗,當時的蕃薯寮廳長(旗山鎮長),為了提供公共休憩空間,且因當地地勢高可觀看風景,故將此山整頓及開闢重建。
  • 外型做成跟香蕉一樣,是全臺唯一香蕉造型的冰棒,外層脆皮喫的到香蕉,連內層都是新鮮的香蕉果肉與香濃的牛奶製作而成,所以裡裡外外都能喫的到香蕉,真材實料的好滋味。

平日無VR體驗唷、假日纔有的VR體驗列車,門票也很便宜,還有導覽可聽。 枝仔冰城在臺灣各地都有分店,總店就位於旗山老街之內,是已經開業將近百年的老品牌。 枝仔冰城旗山總店於1926年開業,當時為「鄭城冰枝屋」,賣著一隻又一隻沁涼人心的枝仔冰。 隨著時間過去、店家轉型,現在不僅成為連鎖冰店,店內賣的東西更是多角化,主打冰品,冰淇淋,枝仔冰、聖代之外,還有多樣特色的烘培商品,甚至賣起了熱食及小火鍋等各式套餐,更找了不少網紅、藝人來推廣自家冰品,讓冰店變得更年輕化之外,冰城也不再只是冰城。 開業超過30個年頭的秀明豬心冬粉是旗山在地老字號店家,不添加味素的湯底選用新鮮大骨熬成,清淡的湯頭裡有洋蔥、油蔥酥和芹菜提升香氣,切片的豬心覆蓋在雪白的冬粉之上,冬粉像是泡溫泉般,靜靜的浸泡在湯頭裡,更吸飽了湯汁的精華。

旗山老街: 臺南必遊玩免費親子玩樂景點 華美光學eye玩視界觀光工廠,全臺首家眼鏡主題觀光工廠、視野瞬間美妙、DIY製作眼鏡、附設餐廳可用餐、免費入場

我是黛西,至今走過了21個國家,沒有跟過團,所有旅程皆是自己一手打造、一手規劃,完全是一個旅行狂無誤。 朋友看到就一直說要買的梨大蛋中蛋,有點像雞蛋糕,又有點像車輪餅。 中間夾了一顆蛋,可以選擇全熟或半熟,是來自韓國的知名街頭小喫。 榮記肉圓一賣60多年,現今已傳到第3代,肉圓都是當天做當天賣,以地瓜粉製作的外皮口感較Q,肉圓蒸熟後會再用鐵板油煎,讓外皮多了焦脆口感與特殊香氣。 除了煎肉圓,店內也賣肉羹湯及南部糉,肉羹湯取豬胛心肉製作,不加粉卻有滑嫩口感,也是傳統好滋味。

旗山吉美香蕉蛋糕在旗山地區本來就是間老字號的麵包店,除了香蕉系列人氣商品之外,這些傳統的麵包也是當地人日常會來採購的商品,如果是要來附近景點走走,不仿也可以買些麵包路上喫喫也不賴。 現在內部已改裝為糖鐵故事館,大廳販售鐵道相關的兒童玩物及紀念品,大廳是免費進場的;如果要進入候車區就需要收費$30元,可以欣賞『糖業鐵路客運車廂』及『比利時製蒸汽機車頭』還有『 糖鐵故事館 』介紹旗山車站歷史及歷史重要性。 旗山老街很多老店已經相當出名,這也是很多遊客喜歡到旗山的原因之一,覓食方便又好喫。 老街保留著日據時代的建築和特色,餘留的韻味和風情仍是旗山老街最迷人的所在。

旗山老街: 旗山地景橋:站在橫跨楠梓仙溪的舊鐵橋上遠眺旗尾山

在高雄市區有多家分店的吳記肉圓,在旗山的老店其實已營業了50多年,是當地無人不知的傳統美食店家。 店家販售的品項不多,除了主打的招牌肉圓,還有一些麵類和湯品,簡簡單單就是最真實的好味道。 旗山老街 使用地瓜粉製作的鐵板肉圓外層Q彈,還帶有些許酥脆口感,裡面肉餡紮實,加上鹹甜有度的醬汁,只要一碗就能讓人喫得非常滿足。 另外,店內的豬血腸湯加入了滿滿豬血,搭配清淡湯頭順口又不油膩。

旗山老街: 旗山|武德殿

車站來自日治年代,約日大正2年到日大正4年之間, 外觀是搶眼的洋樓三角建築,這八角形尖頂就像西方童話故事裡的小屋,從屋頂到內部骨都是日本傳統建築工藝,整棟復古建築超有特色,入館門票只需銅板價30元。 旗山老街在香蕉產業不像以往興盛之後,仍能發展出旗山老街獨有的特色,吸引臺灣各地的觀光客在假日前來遊玩,每條老街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保留當年的歷史與建築,是一件珍貴且不容易的事,以後到各個老街遊玩時,能發掘各個老街的獨有風味。 旗山老街2025 旗山老街位於臺灣高雄市旗山區,指的是旗山的中山路,爲日據時期開闢的“本通”。 在這條老街上有指定爲歷史建築的“石拱圈亭仔腳”與巴洛克式街屋立面,此外還有旗山車站與旗山區農會等文化資產。 而這條老街在2001年的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中,被票選爲第24名。

旗山老街: 在地私房平價簡餐~碧蓮餐館,必喫酥皮濃湯、沙威瑪

其中牌匾多固定於施作於街屋立面上,周圍以各種圖案修飾,與建築物結成一體。 山牆的整體造型變化很多,有圓弧、有尖山、高低起伏,使天際線豐富多變,加上裝飾的圖案包羅萬象,真有所謂爭奇鬥艷之勢,使整體的外觀增色不少。 旗山是臺灣發展上較早的城鎮,日據時代因糖廠而興盛,光復後又以生產香蕉為名,進而帶動旗山區的發展,歷經多種文化洗禮的旗山,也在建築上留下文化融合後的特殊風貌。 除了大推鎮店招牌脆皮雞排,這裡的魷魚、黑輪、雞肉、雞皮也都令人一喫難忘。 店面位置在眾多店家林立的熱鬧老街中,正好對著老街旗山天后宮旁的小路,餐點堅持現點現做,尖峯時段客人多,為避免等候太久,建議先電話預約較保險喔。

旗山老街: 旗山車站  隱沒在山城的運糖小站

手工的老麵發酵,組織相對密實,氣孔分佈不均勻,也較有耐嚼的口感,用手指輕壓會慢慢彈回原狀。 也由於天然酵母糰偏酸,黴菌不易孳生,因此在室溫下的保存也比較久,也不需要添加防腐劑,喫得美味也喫得健康。 在高雄土生土長的獅子女孩,喜歡喫喝玩樂,透過攝影保留這些美好日子的回憶,有些事情,將成為過去,透過攝影將它化為不朽。 除了花生糖,還有超厲害的竹炭春捲冰淇淋,裡麪包覆自家製作的花生糖,還有兩球冰淇淋,採用竹炭春捲皮包覆整體,黑色的外觀看起來就很獨樹一幟。 選用臺灣在地新鮮飽滿花生、芝麻,絕不添加防腐劑,為了讓大家能更方便購買,建立線上購物網頁,現在在家也能品嚐富有溫度手作低糖、高纖、不黏牙、不添加防腐劑的花生糖與民俗點心。

旗山老街: 旗山老街有停車場嗎?

🚄 高鐵:高雄左營站搭乘臺灣高鐵至左營站後,轉搭「高雄客運:「旗美國道快捷公車」」至「旗山轉運站」下車,車程約30-40分鐘。 高雄旗山區原為高雄縣旗山鎮,是杉林、六龜、那瑪夏、內門、美濃等山城區域的門戶,也是北高雄第一大城,與鳳山、岡山並列高雄三大地區,是原高雄縣相當重要的城市之一。 更早之前舊名為「蕃薯寮」,據傳有一老嫗在路旁茅寮販售蕃薯糊,提供往來旅客歇憩飲食之處,久而久之形成聚落,得以為名。 後來在民國九年地名改革下,因當地最高山「旗尾山」看似清代蛟龍旗,在鎮民的堅持下才更名為現在的「旗山」。 旗山武德殿是混合唐式與和式風格的建築,在外抬頭可見黑瓦屋頂上輕盈活潑的飛檐翹角,而正好我們去的時候,殿內正在展示大唐服飾,與武德殿的建築年代正好不謀而合,也算是種巧合的幸運。 「媽祖廟後面三哥臭豆腐」則是許多媒體報導的一家臭豆腐,臭豆腐一整個外脆內軟,醬料口味也蠻不錯的,以前常常來喫,也算是飄兒心中臭豆腐榜上有名的。

旗山老街: 旗山老街美食

位本區中山路,大多建築於日治時代(西元一九二O年至一九三O年)。 建築的緣起是,本地的富紳望族吳家為配合當時的「市街改正」計劃,率先建造,其他殷實之家也陸續跟進。 買了一組大腸包小腸跟一組切片的,佐上專屬的南部甜辣醬跟醬油膏,配上幾片醃漬的薑片跟洋蔥片,這一組僅賣55元,實在是佛心到不行的價格,糯米腸真材實料,糯米軟硬度剛好,正港的豬腸喫來就是帶Q勁又香,加上炭火烤炙的香氣,果然有著濃濃古早味,香腸偏肥多一點。 仔細看了一下這攤子上的烤糯米腸肥肥的不規則形,光從外觀就能看出是純正的豬大腸手工灌製,需要費時的清洗腸子才能讓客人喫來沒有腥味,過程一點都不能馬虎。 冰果室中有各式現打果汁,在豐富的菜單裡,最吸引編輯的還是朝林冰果室的招牌甜品「楊桃杏仁露」,不知道要歸類在飲品還是甜品? 看著老闆娘從冰櫃拿出杯裝的杏仁露,打開塑膠蓋後,澆上一匙楊桃汁,剛好裝滿。

儘管飄著雨,旗山老街上這家菠蘿泡芙店門前,排隊的人潮還是沒停過,剛送走一批客人馬上又排上一大排,老闆一邊招呼一邊裝袋,每顆泡芙裝袋前還要擠上內餡,一個人雖然忙碌卻總是笑容沒停過。 這次來喫的菠蘿泡芙就是吉美麵包店新創的甜點,不管是觀光客或是在地人只要式下午茶時間總是大排長龍的等著購買,晚來可是買不到,除了經典的菠蘿泡芙外,隱藏版不在架上的迷你菠蘿泡芙,更是讓人愛不釋手,而且據說是內行人才知道呢。 小攤上幾個員工忙著將香蕉剝皮,再製成一支支的蛋捲,現捲現烤現出爐,整個香氣就在老街上瀰漫著,自然也吸引不少遊客駐足,如果想要體驗一下手做蛋捲的樂趣,現也有開放給遊客製作體驗收費是120元/人可做三支且可帶回家享用,團體須提前預約。 麋鹿糖藝鋪的花生糖堅持只選用臺灣在地新鮮飽滿花生、芝麻,不添加防腐劑,糖分降低,口感上軟Q卻不黏牙,符合現在人對飲食的要求,現場零售跟禮盒包裝都有販售,別忘了選上一盒禮盒,自用或送禮都可以喔。

用手機APP「臺灣公車通」就可以看到客運抵達時間,末班車滿晚的,可以安心逛旗山老街,不用怕太晚沒車回市區。 每每講到旗山,腦中就會出現黃黃彎彎的圖形,香蕉早已成為旗山最具代表性的象徵。 光復初期到民國42年間曾是旗山糖廠最興盛的時期,但因後來國際糖價下跌,旗山的糖業也逐漸沒落,民國50年代至60年代間,臺灣曾有「香蕉王國」的美譽,而旗山因為得天獨厚的氣候和環境優勢,更佔臺灣出口日本香蕉量中的六成,而有「香蕉的故鄉」的稱號。 烤好的紅豆餅還要放涼一下,外表餅殼才會酥脆,紅豆搭配香蕉滋味很特別,說不上好喫,兩種風味從第一口到最後一口還是無法Mix一起。 喫了一輪傳統臺式小喫,想來點甜的小點心,有多種常見的紅豆餅口味,既然來啦! 吉美在旗山老街開業將近四十年了,當時老闆是在香蕉盛產的年代成長,後來看見了香蕉的沒落覺得可惜,在民國68開始在旗山老街創業,開設吉美西點麵包店,第一項研發出來的產品就是香蕉蛋糕,還幫它取名為「旗山經典Cake」。

旗山老街: 香蕉蛋糕

後來隨著旗山糖廠停用,五分車鐵道路線拆除,旗山將過去由下的歷史文化重新整合,轉型為觀光小鎮。 旗山老街 臺灣有好幾處武德殿,武德殿是在大日本帝國時期為推廣武道而興建的武道場,推廣包含劍道、柔道與弓道的地方。 我曾去過臺中武德殿,跟旗山武德殿在建築上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大的不同。 旗山武德殿曾經歷火災,而後修建,但修建後其特色之一的黑瓦屋頂並未依照原樣修復,於是在2014年4月再次進行第二次的修復,重現原始樣貌。

因為品質好、數量多,全盛時期造就了旗山的繁榮,當時割一串香蕉大致可賣一百、兩百元左右,以當時的物價來說,算是非常高收入的族羣。 在市府積極推廣旗山香蕉之下,也成就旗山為「香蕉王國」,更有一隻非常可怕的「香蕉人」力壓臺南蝨目魚小子。 旗山車站早已廢止、停止運行了,在經過那個製糖業繁華的年代後。 位於旗山老街最前端的旗山車站於明治43年所建,現以改造為糖鐵故事館,原以為室內只是展示過往糖業的相關照片與物品而已,會覺得無聊,但實際進去逛過之後覺得館內不管是在動線安排上還是展品,都設計得很好,我們都覺得還滿有趣的喔。 這裡跟三峽老街的建築風格其實相同,都是日治時期所建的巴洛克式建築,只不過旗山老街有留下更多原貌,而三峽老街則是有著重修過後的新生。 回程也是一樣,在旗山轉運站搭「旗美國道快捷」回到高鐵左營站,非常便利。

月世界以「惡地」的地形景觀聞名,因為高鹼性的白堊土不適合草木生長,所以形成了很像月球表面的景觀,親眼瞧見非常壯觀又難以置信啊! 園區內有規劃完善的步道、泥岩地質生態解說中心,來這兒走走保證大開眼界。 旗山生活文化園區過去為「鼓山國民小學」,現在成為開放式的公共空間,列為古蹟的大禮堂、教職員辦公、教室內分別陳設了不同的展覽,仔細陳述著旗山的歷史。 旗山老街 園區除了展覽外,建築也是一大看頭,三連拱及圓拱窗,屋頂尖端為木造的交叉山牆簡潔俐落,和洋式建築的典雅風格,充滿線條美感,也成為不少旅客到旗山一日遊時的打卡熱點。 臺灣廟宇大概不外乎拜的是媽祖、關公就是孔夫子了,在旗山鼓山公園內的旗山孔廟是全臺最大面積的孔廟,更是全東南亞佔地面積最大的孔子廟。

旗山老街: 高雄旗山景點古蹟|旗山老街-角樓-旗山車站~香蕉的故鄉

旗山老街特色店家地圖可以直接上旗幻山城的老派時光官網下載,實體地圖在旗山老街的部分商家、旗山車站等地方也都可以自由拿取。 位在旗山老街中的「朝林果汁店」是我學生時期第一次到旗山買果汁、喝飲料的記憶所在,隨著時間過了十年,再次回到旗山老街看到他就像是看到老朋友一般。 一見如故的小店面,外頭擺滿了各式新鮮蔬果,現點現做的果汁系列,已經在此營業超過70年時間,在年輕人接手後楊桃杏仁露的味道依然不變。 旗山老街2025 店家招牌是楊桃杏仁露,脆彈的口感的杏仁露加上了酸甜的楊桃汁,不僅組合很特別,酸甜的味道層次更是豐富,假日時期更時常要排隊才買得到! 因為沒有確切地址,一開始我們還擔心找不到石拱圈亭仔腳在哪,沒想到從旗山車站鐵糖故事館直直走過去就可以看到了。

步上公園入口處的階梯,沿途盡是百年老樹、柚木、相思和鳳凰樹等豐富林相與紀念碑古蹟。 不一會兒的時間,抵達山上最高點的孔廟,絕佳視野俯瞰旗山市區,隔著溪與旗尾山對望,讓人心情豁然開朗。 建築材料以石、紅磚、木材為主,牆面為真壁造、屋頂為金屬瓦,左側的八角錐頂候車室,形式模仿哥德式教堂的尖塔,至今依舊可以看見木造樑柱的屋頂架構。

旗蹟簡餐咖啡部屋外觀是木頭外牆和許多小盆栽,是一家裝潢溫馨簡單的家庭式小餐館,也是在旗山喫晚餐的好去處。 熱門韓式泡菜豬肉鍋湯頭超級濃鬱,喫得出泡菜微微酸味,滿滿豬肉片、青菜和火鍋料讓人看了忍不住食指大動;元氣海鮮養生鍋湯頭清淡鮮甜,除了有大塊新鮮魚肉,還有蝦子、花枝、高麗菜等配料,營養又美味。 每一份火鍋套餐接附贈甜點和飲料,讓你來旗山不只開心玩樂,還能喫飽喝足。 公園山頂設有紀念日治初期殉職警察及軍人的「三十三士碑」,「旗山神社遺跡」以及「高雄市孔子廟」,從山腳要走大約500階的階梯才能到頂端的孔廟,登頂後會發現真是值回票價,可以俯瞰整個旗山鎮。 當地人士說,近來新冠肺炎疫情趨緩,民眾比較願意出門逛街,人潮約有兩年前同期的8成左右,相較去年的人潮稀疏,約只有兩年前的5成,近來商家有感受到民眾逐漸回到老街商圈,也帶動在地經濟,旗山天后宮也逐漸恢復宮廟進香等活動。

旗山孔廟的前身為「旗山神社」的舊址,在日本退出臺灣後,旗山神社也旋即改建為孔廟,在1985正式落成。 隨著腳步慢慢爬到了位於山頭上的孔廟,在瞭望臺上可以俯瞰整個旗山小鎮風景。 看到巨大的牌樓後,也象徵走完了500階梯,後方那棟黃色琉璃瓦、朱紅樑柱以及白玉欄柵組成的孔廟,隨即映入眼簾。 旗山孔廟從兩座櫺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東西廡、崇聖祠等等格局設計都充滿霸氣規格,樣式與傳統孔廟截然不同。 光復後,因為旗山土質與氣候非常適合種植香蕉,於是居民開始大量種植香蕉,面積達四千餘公頃,連自家屋前、屋後的院子也要種香蕉。

旗山老街: 日本

事實上吳厝也正是從清末民初就存在的古蹟了,如今改造成豆花店,裏頭隨意一角都是座位,很特別。 假日排隊的人潮多到可怕,每個人來這都是為了點一份紅糟肉,幾乎都是100、200在喊,帶點甜味的紅糟肉,剛炸好的外皮又香又脆酥,肉質軟嫩又有彈性,超級好喫! 這個其實不在計畫中,是水瓶座的我弟,一來到旗山老街便自顧自地跑去買的,沒想到還不錯喫! 旗山老街 日式超長薯條我在其他地方的夜市有看過,應該不算旗山老街特色美食,但都買了,也覺得不錯,就一起放上來XD。

旗山老街: 高雄其他實用資訊

從去年左右就開始有傳出蘋果也將出手帶來所謂 realityOS,或是後來據稱已經改成更好記的 xrOS 頭戴裝置。 不意外的,到了 2023 年也依然成為蘋果接下來謠傳即將推出的產品主角之一。 [NOWnews今日新聞]2023高雄燈會移師至甫升級為指定觀光地區的蓮池潭風景區,高市府觀光局局長高閔琳表示,蓮潭燈會活動可望帶來人潮和商機,除與地方團體、商家攜手合作,更宣佈加碼補助全國旅行社組團… 房仲業根據實價登錄預售交易資料,統計臺中2022下半年的預售屋成交均價,全市整體平均單價達40.8萬,較去年H1上漲了6.2%;且全市扣除8個交易量過低的行政區後,21個交易熱區當中,連外埔均價都從19.3萬攀升至20.8萬元,宣告1字頭親民區已然絕跡。 [NOWnews今日新聞]臺北市大安區延吉街一間私人招待所,今(8)日凌晨2時許發生酒後衝突,兩派人馬疑似因酒醉在走廊擦撞、走錯包廂演變成激烈衝突,現場10多人互拿酒瓶亂揮毆打,期間還有人持空氣槍射擊… 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去(2022)年前11月累計繼承移轉達6.4萬棟,創下歷史新高,全年有機會挑戰7萬棟,繼承移轉每年數量穩定增加,15年的時間繼承就呈現翻倍成長,顯示人口老化狀況嚴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