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朝天宮5大分析2025!(震驚真相)

朝天宮行旅位於雲林縣的黃金地段,毗鄰市區內各大主要景點。 出前站後右轉,在前站右手邊的公車站即有『嘉義縣公車』可以到北港。 或出前站後右轉直走,在一間早餐店前有一個『嘉義客運』站牌,在 嘉義朝天宮 … 坐火車的話,請在嘉義站下車.出前站後右轉,在前站右手邊的公車站即有『嘉義縣公車』可以到北港。 假魚肚是特色北港美食,是由豬皮油炸過後而成的料理,因為口感形似魚肚,因而得名,加上只有北港才喫得到,成為北港相當具有特色的小喫。 在北港老街附近的「阿照假魚肚」專賣假魚肚之外,也賣獨創的幹貝蝦仁肉焿,已經開業80年,是當地相當有名的老店。

  • 至1935年,決定將正月15日的活動變更到農曆3月19日、20日兩天,原正月15日則舉行為期一天之小規模遶境,乃與今日北港朝天宮舉行的遶境時間相同。
  • 北港朝天宮與許多臺灣早期媽祖廟一樣由佛教臨濟宗僧侶建立,清朝時期禪宗僧侶不拘於佛寺常在一般民間信仰寺廟擔任住持,甚至傳法傳徒。
  • 北港圓仔湯是我們家最常光顧的北港美食,從小喫到大的湯圓店幾十年來都沒有改裝過,不管是冬季喝碗熱花生湯或是夏季來喫碗冰涼的湯圓冰,清爽的糖水總是帶走身上的暑熱,更勾起了我兒時與家人同遊北港的記憶,簡單就是最棒的美味。
  • 過去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設有水廠的專業設施,更是早期臺灣最完整的設計,北港人過去的使用的水都是這裡汲取北港溪的溪水,經過過濾、沈澱等處理之後打上水塔後,再沿著管線送到在地的每戶住家,供應北港居民用水達一甲子以上,最後在1997年停用。
  • 2017年7月14日至16日間則由臺中市政府與鹿港天后宮外之六間廟共同發起舉辦「臺中百年媽祖會」,六廟之媽祖依照百年前座次駐駕於臺灣體大體操館前行宮,鹿港天后宮之位置則空下。

有司機接送,讓你輕鬆欣賞雲林風景,獲得一段舒適又好玩的雲林之旅。 北港名字中有個港,顧名思義這裡過去因為港口的設立而繁榮。 舊稱「笨港」的北港,因有河口港,進而兌換了一張繁榮的入場券。

嘉義朝天宮: 嘉義小喫#9 嘉義冷凍芋

1937年至1940年(昭和12年至昭和15年), 禁止燒金紙,金爐遭到拆除。 嘉義朝天宮 經歷寺廟整理運動,部分神像遭到燒毀,或由廟方私下收藏保管,祀神一度僅剩下媽祖及五文昌。

開業半世紀的粳糉林是口味相當特別的北港美食之一,現在已經傳承至第二代,老闆依然秉持著半個世紀以來的做法,用「爸爸的方式」賣著「北港人的記憶風味」。 可任選兩種料,有熬煮過的紅豆、綠豆、花豆、薏仁、芋頭、粉圓、漬鳳梨等等,將原本軟軟的鹼糉加冰之後口感變得更Q軟,也讓人意外傳統的鹼糉居然可以變成甜蜜冰品,也是臺灣別的地方喫不到的北港美食。 傳承至今已經第二代,許多老顧客一喫就是數十年,老闆本人也相當客氣待人,也難怪生意會一直這麼好。 同仁夜市有不少在地人熱愛的攤位,像是魷魚王鮮炸大魷魚、阿和脆皮炸雞、新營蔡滷味雞腳、皮卡丘牛排、北港粉圓、兄妹仔蒙古烤肉、江戶章魚燒、大胖滷味、巧味豆乳雞翅、黑石頭硬悶玉米、正古早味鹽水雞、何佳佳手工蔥油餅等等,這些都是同仁夜市的超人氣美食攤位。 除了農具之外,走在老街除了朝天宮香火的氣味,步步還能聞到麻油、蠶豆、花生及大餅等味道,各種香氣填補了老街的每一寸空間,也用味道告訴著往來的遊客,這就是「北港四寶」。 推出了雲林包車一日遊行程,讓沒有交通工具的大家,也能輕鬆用一日遊的時間暢遊雲林景點,像是古坑綠色隧道、西螺大橋、斗六夜市、虎尾小鎮等等熱門雲林景點,行程可自由安排任選,用一日遊的時間玩遍整個雲林大街小巷。

嘉義朝天宮: 烏日區 聖母宮

1907年(明治40年)開始重修廟宇,1917年(大正6年)完成修建,共歷時十年。 南瑤宮香火由楊謙自古笨港天后宮攜來,基於飲水思源,遠在清朝嘉慶年間(西元1814年),信徒定期會前往古笨港天后宮進香,同時探望楊謙後代。 為何北港目前以農曆3月19、20這兩天的迎媽祖最為盛大,其實過去曾以元宵節較盛大,乃經過日本時代的變革,才逐漸變成今日面貌。 關於北港朝天宮之創建,口傳、志書與碑記互有出入,其中以日治1910年(明治43年)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依訪調所得,記錄於《臺灣私法第二卷 附錄參考書》書中所載創建年代為最早。 嗣鑒於戰亂後所建之簡陋木造廟宇,經多年風吹雨打陳舊不堪,乃於民國六十三年五月,由故陳山龍董事長當選第二屆重事長之翌年,聖母誕辰吉日動土重建,歷經至第七屆董事長任內盡心盡力籌畫,在眾善信大德之熱心捐獻及歷屆董監事,同心協力規劃下,完成今日莊嚴宏麗廟貌。

  • 據說樹壁和尚將中國湄洲媽祖祖廟朝天閣中的媽祖神像請至笨港(今雲林縣北港鎮)後,曾在一處古井下休息,就暫時將媽祖神像安置於古井上,不過後來當樹壁和尚要動身離開時,媽祖神像卻再也搬不動。
  • 舊稱「笨港」的北港,因有河口港,進而兌換了一張繁榮的入場券。
  • 老闆低調不張揚,日日專注、用心熬煮湯頭,悉心烹煮每一份牛肉料理。
  • 1904年(明治37年)、1906年(明治39)年地震影響,導致朝天宮磚牆粉刷層剝落,後側壁體倒塌。
  • 嘉義市朝天宮,據傳是清康熙十六年(西元一六七七年)泉州府城晉江縣(又名溫陵)移民,自泉州天后宮恭請天上聖母金身渡臺,爾後選擇諸羅縣治(現名嘉義市)西門內街建廟奉祀。
  • 他們家的小籠湯包,皮薄、餡多、湯汁多,內餡是用蔥和豬肉下去混合而成的,口感紮實且味道鮮甜,雖然一顆要10元,但是喫完一盒8顆就相當有飽足感囉!

1812年(嘉慶17年),住持僧浣衷,將宮名改為「朝天宮」,以紀念分靈自湄洲祖廟「朝天閣」。 據信眾相傳,該廟由樹璧和尚創立於康熙廿十三年(1684年)。 自樹壁和尚傳下17代禪宗法脈結束後,以管理委員製取代原本僧侶管理系統,但至今仍聘請佛教臨濟正宗僧侶擔任住持及駐廟法師,其管理組織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董監事會現任董事長為蔡詠鍀。 惟據本宮僅存二座由住持僧岐衍妙琛分別於嘉慶九年七月及同十一年三月所立石碑記載推算,應為乾隆二十三年西元一七五八年啟建,二十五年慶成至今二百五十三年,在文獻上記載,由泉州府城晉江縣天后宮分香之溫陵媽廟僅有二座,一在諸羅縣治西門,乾隆二十五年募建,(余文儀續修臺灣府誌卷十二祠祀)正與本宮石碑記載相符。 一在府城名曰溫陵祖廟,建廟慶成於嘉慶二十二年,晚於諸羅之溫陵媽廟五十九年,因之本宮實為臺灣建立年代最早之溫陵媽祖廟。

嘉義朝天宮: 臺灣最早媽祖廟

而小時候住在雲林的我,對於「北港」並不陌生,三不五時總是會跟著家人前來這裡拜拜,看著阿嬤將心事擰在手上,透過三炷香火將希望傳達到天庭,保佑家人與心願順遂。 嘉義朝天宮 1999年,奉天宮又因集集大地震受創,至2007年完成古蹟修復工程。 第一次是1904年(明治37年)芮氏地震規模6.1的斗六大地震;第二次是1906年(明治39年)芮氏規模7.1的梅山大地震。 嘉義朝天宮 在兩次大地震後,奉天宮結構受到嚴重毀損,僅存神房與觀音殿。

嘉義朝天宮: 新港臭酸麵

閩南語俗諺中:「有錢喫鮸、沒錢免喫」,因鮸魚的肉質細緻、數量稀少、市價相當高,在過去有著相當高的地位。 但早期因為臺灣人經濟較為窮困,鮸魚肚(鮸ㄇㄧㄢˇ)喫不起,意外發現油炸過後的豬皮喫起來有類似鮸魚肚的口感,才因而發明瞭假魚肚來取代鮸魚。 北港有不少老字號煎盤粿店家,共同撐起北港美食的懷舊味道。 而我比較常光顧的是位於北港鎮光明路上的「陳家煎盤粿」,小小的攤位已經開業70年,從我阿嬤的時代就存在於此,至今傳承至第三代經營,煎臺上放滿了米腸、米粿、香腸等等,這些都是煎盤粿的主角,用熾熱的煎盤將食材煎到「恰恰」,是這股香氣成就了經典不敗的北港早餐味。

嘉義朝天宮: 新港鴨肉羹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笨港居民集資合建天妃廟,後因天妃晉封而改稱為天后宮,乾隆年間,數次修建。 1799年(嘉慶四年),颶風襲臺,笨港溪氾濫沖毀笨港街天后宮,居民將神像文物遷至東邊的蔴園寮(今嘉義縣新港鄉)肇慶堂土地公廟。 水師提督王得祿捐資倡建新廟,新廟於1811年(嘉慶16年)落成,定名「奉天宮」。

嘉義朝天宮: 本站住宿推薦 20%OFF 訂房優惠,親子優惠,住宿折扣,限時回饋,平日促銷

1964年,當地人士召開吳地、三槺榔、十八莊信徒聯合會,希望能夠擴大新港媽祖的遶境範圍。 嘉義朝天宮 嘉義朝天宮2025 如今遶境範圍包含嘉義縣新港鄉、民雄鄉、溪口鄉、六腳鄉,以及雲林縣北港鎮及元長鄉,共八天七夜。 任別和尚任期備註歷代住持第1代樹壁和尚康熙39年(1700)到康熙49年(1710)開山住持,臨濟宗第34代傳人,北港朝天宮第1代僧侶。 第2代能澤和尚康熙49年(1710)到乾隆53年(1788)臨濟宗第35代傳人,北港朝天宮第2代僧侶。

嘉義朝天宮: 住宿推薦 25%OFF 訂房優惠,親子優惠,住宿折扣,限時回饋,平日促銷

這間北港文化路上的阿勇師春捲坊,紅色招牌的攤車依靠著店面,賣著深受在地人喜愛的美味春捲,不少在地人已經喫成習慣,偶爾會來買一份春捲,再打包一份免費的柴魚湯,便是滿足又美味的北港美食。 星巴克是國際連鎖咖啡廳,近年也成為旅客出國旅遊時的一種指標,通常只要有星巴克的地方,都是具有相當規模或特色的小鎮。 近年臺灣各地也陸續開設許多「星巴克」,而且是越開越有特色。 北港除了朝天宮,另一座武德宮也非常深受信眾喜愛,許多想求財的信徒都會來此參拜五路財神,還有招財金元寶及鎮殿黑虎爺,只求事業順利、荷包滿滿,也融入了許多年輕人喜愛的文創商品,是新舊世代信仰融合的最佳典範。 雖然距離北港老街有段距離,如果有開車的朋友也別忘記來武德宮朝聖一回,插旗這座有拜有保佑的北港景點。 2017年10月2日,湄洲媽祖來臺巡安,將駐駕新港奉天宮遶境祈安,由財團法人新港奉天宮、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與臺灣媽祖聯誼會共同舉辦。

嘉義朝天宮: 嘉義朝天宮

來到嘉義除了雞肉飯、砂鍋魚頭之外,炭火炒鱔魚也是一大必喫美味喔! 位於東區蘭井街上的阿吉鱔魚麵,可是在地人很愛的鱔魚麵店,獨門碳香炒鱔魚麵,再配上免費的柴魚,就是很道地的嘉義下午茶組合。 他們家的鱔魚都是當天新鮮進貨的,賣完就沒有了,想喫的可要早點來嘿~店內的人氣餐點有:炒鱔魚麵跟錦滷鱔魚麵,錦滷的是炒完麵後再淋上勾芡的醬汁,醋味再多一點,如果喜歡酸一點的朋友,很推薦可以點錦滷口味的,不過不論是一般的炒鱔魚麵還是錦滷鱔魚麵,都相當美味,很值得你一嚐。 百年前因港口的設置使得北港成為物流轉運站,貿易頻繁往來,加上朝天宮香火不間斷的百年信仰,造就北港一代又一代的的繁榮景象。 物換星移,碼頭不在了,但朝天宮前的北港老街依然車水馬龍。 除了遊覽車日日載進滿滿的香客之外,也慕名而來不少遊客在老街周邊尋找古老北港的脈絡。

嘉義朝天宮: 嘉義市朝天宮董事長

1917年,為慶祝臺中車站落成並祈福,臺中樂成宮與臺中萬春宮主辦名為「五媽會」的共同祭祀活動,並邀請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彰化南瑤宮、鹿港天后宮、梧棲朝元宮等五間媽祖廟參與,因兩間主辦及五間參與皆為媽祖廟,故也稱為「七媽會」。 1917年,為慶祝臺中車站落成並祈福,臺中樂成宮與臺中萬春宮主辦名為「五媽會」的共同祭祀活動,並邀請新港奉天宮、北港朝天宮、彰化南瑤宮、鹿港天后宮、梧棲朝元宮等五間媽祖廟參與,因兩間主辦及五間參與皆為媽祖廟,故也稱為「七媽會」。 依同碑記記載,1751年(乾隆16年)朝天宮曾經過整修,到了1775年(乾隆40年),諸羅縣笨港縣丞薛肇熿見廟貌窄小,樑桷損毀,於是捐俸倡議重修,並由陳瑞玉、王希明、蔡大成等董事集貲,鳩工改建。 由1894年(光緒20年)《雲林採訪冊》及《臺灣私法第二卷 附錄參考書》文獻指出,1775年整修共完成三川殿、拜亭、聖母殿、觀音殿、東側室仔六間。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