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戴蒙也提到,儘管AI帶來許多好處,但這項科技確實構成風險,「科技已為人類做到難以置信的事,但就像飛機失事、藥物濫用等,還是有負面的影響」。 他也說,AI可能會取代一些工作,但新科技總是如此。 摩根大通(小摩)行政總裁戴蒙表示,該銀行的數千名員工已經採用人工智慧(AI)工具,雖然會因此削減一些工作職位,但有望大幅改善員工的生活品質。 他還預測,AI不只能幫助下一代過着更健康的生活,活到百歲不成問題,每週還可能只要工作3.5天。 米歇爾回憶道,當時事態緊急,高度已經下降到1500英呎(約457米),根本沒有多餘時間反應,在和塔臺發出求救訊號後就立刻迫降,「我盡量選擇在深海區域,避免岸邊人員傷亡」。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ICAO)指引規定,商業客機見習機師受訓年齡下限為18歲,接受為期18個月訓練,即最快可在20歲前領取牌照,成為機師,其後再需要接受個別機種的專門訓練。 女飛機師 惟指引以外,各國會自訂各種規則,例如美國副機長的年齡下限為21歲及擁有1500小時飛行時數。 她憶述,在一次單人飛行訓練途中,飛機突然響起警報,屏幕接連彈出failure(事故)字眼,她推斷是與電源有關,「這個狀況不論正式飛行或學習期間,其實極少發生」。 要成為一名飛機師並不容易,要求良好的溝通能力、應變能力、 以及對航空有清楚的認識,面試又過五關斬六將,所以機師十分罕見,而女機師更是佔全球機師比例的5%。 而香港的國泰女機師Christina Ho,就在社交平臺上解答大眾對機師的疑惑。 配戴眼鏡的人士,在配戴眼鏡後只要視力達機師標準亦可報名。
女飛機師: 沒有健康的身體很多事情也做不好
相對其他同學都有一定程度的駕駛飛機經驗,又有深厚工程背景,如「白紙」的Christina需更努力追進度,同學出外玩耍的時候,她會繼續溫習彌補不足,「但我很享受,因為這是我的夢想!」她又稱,無論夢想大與小,最重要還是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別想得太複雜。 每次降落後,他們都需要處理文件,如在飛行記錄簿中,記錄航班時間、起飛及降落時間、以及航班發生的事,讓下一班的機師瞭解飛機的狀態。 由文科生、空姐開始,對飛機工程等一竅不通,由零開始的 Christina 當時兼顧空姐工作和學習,壓力亦很大,曾面對不少人的看輕,最終捱過繁重的學業和考試,成為理想中的飛機師。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她4年前已成功取得專業機師資格,躋身成為全球僅得5%的女機師,駕駛波音777客機。 「我呼籲所有女性,別被性別框住。」她更希望可以自身的經驗及心路歷程,鼓勵更多年輕人追尋自己的夢想。
當時她未因此手足無措,憑記憶跟着老師上課時教導的程序處理,冷靜利用後備電源折返機場。 但當時只能在最短的跑道降落、天氣熱令電池消耗更快,以及電量不足令減速器無法運作,她只能專注計算速度及距離,幸好最終成功降落。 女飛機師2025 正因此事,令導師、家人及朋友刮目相看,而且她更增強了自信心。 能夠駕駛大型客機,對於港產女機師何紫婷(Christina)來說,其實並非必然,過程也絕非無風無浪。 Christina坦言,當初向身邊人提出要轉行投考機師,都被大潑冷水,覺得她難以勝任。
女飛機師: 香港女機師何紫婷專訪|由設計師、空姐再轉行做女機師,嚴格管理身體和時間,終一take pass考獲機師資格!
因為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時候,只有每日一小步,準備得越來越好的時候。 女飛機師2025 之前有過藝術和設計行業的工作經驗, 女飛機師 不過在二十多歲就轉職了。 我公司招聘網站上並沒有列出官方年齡限制,只要年滿18歲就可以投考。 女飛機師 貝絲高曼(Bessie Coleman,1892年1月26號—1926年4月30號)係美國女飛機師,亦係頭一位女性非裔美國人揸飛機。
- 可幸的是,現時她與丈夫再一次在同一間公司工 作,兩夫妻在同一架飛機擔當正、副機長的夢想,或許很快就能實現。
- Christina當時全職上班,盡量調班令自己可以晚上學習飛行知識、機械原理,即使未是機師,她也盡量研讀可觸及的Flight plan資訊,甚至向工作時遇見的機長請教。
- 「我呼籲所有女性,別被性別框住。」她更希望可以自身的經驗及心路歷程,鼓勵更多年輕人追尋自己的夢想。
- 她是家中的長女,自小就讀傳統的中小學,惟她決定不走尋常路,中學開始赴外國求學。
- 貝絲高曼(Bessie Coleman,1892年1月26號—1926年4月30號)係美國女飛機師,亦係頭一位女性非裔美國人揸飛機。
不過,國泰指不建議報考者接受矯視手術,因為矯視手術有可能會帶來後遺症,而影響視力水平,亦可能令報考者體格要求不達標。 通常每一航班都有「飛行機師」及「監控機師」,前者主要是負責將航班資訊輸入電腦系統,後者則是完成駕駛艙的安全檢查,以及飛機外部巡視。 外部巡視主要是確保飛機外面結構,所有機件均是正常。 外表年輕時尚的Kitty,原來已是三子之母,要兼顧家庭、工作與夢想,外界看起來分身乏術,擁有多重身份的Kitty 卻用實際行動證明,善用時間好好「整理」、「規劃」人生,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收納師」。 年輕結婚,不愁生計,理所當然可以做「少奶奶」,她笑言:「以前細個出嚟做嘢都係諗住搵餐飯食,冇諗太多,冇咩大志嫁!」到近年小朋友年紀漸長,她開始萌生想重新投入社會的想法。 19歲那年她完成受訓,獲印度航空(Air India)聘請。
女飛機師: 分享「天空教會我的事」
她猶記得約六年前飛往吉隆坡參加友人婚禮,因全機爆滿而獲安排坐在駕駛艙內兩位飛機師後面,起飛時正值黃昏時分,讓她感受人生震撼的畫面,「駕駛室內燈光全亮着,加上跑道上閃亮的燈光,好靚,飛機加速,我個心都加速,感動很強,認定這就是我要的工作!」那一刻的起飛,同時「撻着」了她對這份工作的渴望。 來自印度的她,自出生開始,被性別限制了職業選擇和夢想的高度。 17歲那年讓她進入航空學校就讀,19歲完成訓練成為機師,今年30歲的她,再邁進一個新的里程碑:當上波音777機長,而且是全球最年輕女性擔當此職。
他預料未來將看到所有不同類型的AI模型與工具,「這是一種生活,像呼吸一樣」自然的事,「不管是交易、避險、研究,所有應用程式(App)、所有資料庫,都將應用AI」,「在多數時候,AI是在幫我們做所有的股權避險」工作。 影片隨即掀起網友們熱議:「怎麼有臉提出這種請求」、「看影片都覺得尷尬」、「太丟臉」、「我們也這樣,但都是宴會結束後纔打包」、「連打包的膠袋都準備好,肯定是『慣犯』」。 亦有網友則建議服務員可以向主人家詢問後再回覆賓客,以避免和賓客在席間發生衝突。 米歇爾別無他法,只能選擇緊急迫降,她在發現飛機出現異常時,還告訴兒子必須在萊頓斯海灘(Leightons Beach)迫降,「我們會沒事的,希望這是你生命中最激動的時刻」,兒子當時還以為她在開玩笑。 「你的性別,你的過去,你的年齡,都不應限制你的夢想!」就是憑着這股信念,何紫婷(Christina Ho)由一名時裝設計師,搖身一變成為全球僅佔5%的女飛機師之一。 有很多人都等自己有,完全準備好的感覺才報考,但不要讓這種感覺令你錯失良機。
女飛機師: 女性擅於溝通更有優勢
「我被送往西班牙受訓,那是我第一次到外國。回來後獲駕駛波音737的機會。」自此之後,她一飛衝天去,沒有再次退縮。 21歲到倫敦再受訓,然後「升呢」開始駕駛更大型的波音777客機。 但要成為飛機師共不容易,國泰航空去年推出「Cadet Pilot Programme」招聘見習機師,有國泰機師表示,經國泰培訓後取錄為二副機長,起薪約3.6萬元,連其他津貼約月入5萬元;一般而言,30歲可晉升至初級副機長,或副機長,其薪金連津貼約7萬元或以上。 女飛機師 一上到駕駛艙,機師們就會分工,他們需眼隨「標準操作程序」(SOP)去檢查,每位機師都是用同一規則受訓,所以即使正副機師第一次合作、第一次飛,都沒有問題。 日前,馬來西亞一名男子在Tik Tok上分享影片吐槽婚宴驚見的不文明行為,他表示日前參加婚宴時,看見一名女賓客在婚宴尚未開始前就已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餐盒讓服務員幫忙將桌上未曾進食的餐點打包帶走,女子的無理要求遭到服務員拒絕後感到非常不悅,當即在餐桌旁和服務生發生口角。
女飛機師: 人生不會永遠順風順水 找到熱情就要堅持
雖然大家已適應或接受了所謂的 new normal,但畢竟仍渴望生活可以重回正軌,或是重新建立因疫情而打亂的生活節奏。 疫情對各行各業的打擊有目共睹,失業、結業潮令各界人心惶惶,但在逆境中掙扎求存,正是香港人的特色。 女飛機師 疫情前與丈夫一同於港龍航空任職機師的冼嘉寶 (Claudia Sin),因公司結業而雙雙失業,但她沒有氣餒,而是藉助繪畫減壓,偶然下她優秀的作品得到大眾賞識,開展了另一項興趣。
女飛機師: 生活事
問到 Claudia 目前為止事業上給予她最大的滿足感,她笑說能當上飛機師的人,或多或少一定喜歡操控機械,她跟身邊的同事都是這樣。 「我們這類人最大的滿足感是可以操控一架飛機,令它做到在我們的操控範圍內想要做到的飛行。例如我們每次降落時哪個角度最完美、怎樣才能最省油或最順暢⋯⋯可能在乘客角度不會覺得有甚麼分別,只有機師自己知道,但卻讓我們有很大滿足感。」至於當機師另一吸引之處,就是以另一角度看原與別不同的風景。 Claudia 女飛機師2025 笑說自從當了飛機師後,去旅行時每當別人說要去山頂看日出,或是到哪裏看夜景,她都不大感興趣,因為沒有地方比在飛機上看到的更美。 「最美的景色早在機艙盡收眼底,如日出、 日落、流星雨、北極光,或是在雷雨雲附近飛過,那個 180 女飛機師 度及看到水平線的位置,大自然各種難得的美景都一目瞭然,真的很美很美。」面對着眼前的美景,單是想像已覺感動,相信這也是當飛機師一個很主要的吸引之處吧。 投考時身邊幾乎只有一位朋友支持,Christina經歷半年考覈最終順利考進為期55周的機師訓練課程,在同屆的13人之中,只有兩位女生。 「我記得當時差不多一半同學,都有一定程度的駕駛飛機經驗,有相關私人牌照,如無經驗的可能也有深厚工程背景。」像白紙一張的,只有Christina一人。
女飛機師: 香港女機師 Christina:抓緊飛行的瞬間感動,由設計師、空姐再變身女機師!
很多時由於出現不同飛機,或者因應交通問題,航空交通管制中心都會給予指令,機師需要就此配合。 女飛機師2025 但一般機件需要檢查兩至三次以上,包括引擎、起落架、甚至是檢查入油時有沒有水份。 疫情期間,Kitty 多了許多私人時間,為了深入研究整理收納知識,她報讀課程進修,考取林林種種的牌照,包括日本收納協會收納師一級及二級證書、美國NAPO的Residential Organizing專業認證資格等,繼而發現收納整理在香港大有前景,索性創辦專業收納公司MCM媽. 專注家庭多年後創業,她自言並非為錢,「一來唔想完全靠老公,二來想為社會做返啲嘢!」她的公司經常與不同慈善機構合作,為基層家庭、弱勢社羣提供收納服務。
女飛機師: 要做機師有幾難? 國泰機師不一樣的工作日常
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啟發更多女孩追尋自己的夢想,別被性別和社會觀念規限潛能,憑努力和天份,女孩子一想可以衝上雲霄。 談到航空業,外界總會存在「機師是男生、空中服務員是女生」的刻板印象,認為機師是非常陽剛的職業。 作為香港少數土生土長的女機師何紫婷(Christina),希望藉着不同的渠道分享自身經驗,打破傳統刻板印象,勉勵更多女性加入機師行列。 女飛機師2025 憑着這股熱誠,Christina透過不同途徑惡補各種航空知識,她先是四處徵求專家意見,再報讀相關飛機師的課程後,更認定這就是她想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