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5年,道海長老以老而退休,禮請法師晉山主持寺務。 廣化律師並善巧引導犯戒之人出罪懺悔,以求清淨,以利修行。 由於民國六十九年後,南普陀佛學院增加多位新戒比丘僧,故於民國七十年,廣化律師特別禮聘香港道海長老蒞臨佛學院講授《隨機羯磨》,開始建立二十清淨僧之出罪羯磨,道風至今不墜。 此舉之遠程目標是:有二十位清淨比丘僧住世,可傳戒、懺罪、推動僧伽教育、成立僧團之司法單位,以護僧伽之清淨幢相,令正法久住。 而其近期目標則為使犯戒之人有發露懺悔之機,重得清淨。 由於南普陀之學僧,從新戒到老比丘,皆養成誦戒、懺罪之習慣、故一直保有僧團之清淨,此為南普陀之精神特色。
- 我們都知道,臺灣佛教曾受日本治理五十年,寺廟早有僧俗男女雜居現象,圓光禪寺就是在這一情形之下的環境之一。
- 清初施琅始建,稱大悲閣 爲南普陀改稱之由來。
- 這裏是品嚐南普陀寺素齋的地方,南普陀寺的素齋獨具特色,素齋因南普陀寺而聞名,又爲南普陀寺吸引了更多的信衆和遊客,以致成了南普陀寺的一寶。
- 藏經閣裏珍藏有緬甸玉佛,宋代古鍾、香爐,明代銅鑄八首二十四臂觀音清代瓷製濟公活佛以及大量佛典經書著名的有《明大藏經》《日本大藏經》等。
- 現今南普陀住持道海律師,是當年我們在香港求學時,正在大禹山觀音禪寺禁足,一位持戒精嚴的長者,在香港時自己也曾就近去見過他老人家。
- 民國17年(1928年),當時的方丈太虛和尚赴歐美講學,成為中國首個赴歐美宣傳佛教的和尚。
- 其後該房地所有權人林祖藩居士捐獻土地,即正式成立為善觀寺,由慧福法師任第二任住持。
同年成立財團法人,四十六年「淨宗講堂」落成並慶祝十週年紀念,同年再傅二眾戒會,恭請智光和尚、南亭老和尚、懺雲大法師為二師。 四十七年創設靈山學苑,培育僧才,由懺雲法師任苑長,李炳南、周邦道、許寬成等大德任教導,同年創設霧峯靈出分寺,造靈山塔一座。 目前南普陀寺的住持是廣化法師,廣化法師是第一屆南普陀佛學院的教務主任,當時禪德(字國強)法師是任院長之職,兩人關係極深。 南普陀佛學院是以招受比丘為主的男眾道場,以南傳律儀為主,在臺灣可說是絕無僅有。 出家於臺中「南普陀寺」的宗興法師係於民國68年披剃於該寺開山 國強老和尚座下,並在高雄「龍泉寺」受具足戒,而後依 廣化律師學戒,並入「南普陀佛學院」就讀。 從「南普陀佛學院」卒業後,因其品德高操、學業超羣之故,即被 南普陀寺2025 廣化老和尚親自遴定偕同北上,來到汐止「白雲寺」,完成了這座古剎重建,並於老和尚圓寂後,住持至今。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導遊詞篇四
為組織健全起見,同修商議,民國五十一年五月成立財團法人臺灣省臺中市大山精舍,吳福科任董事長,陳玉平(法號演妙)首任主持。 民國六十九年新建七層佛塔,內設立圖書館,作為「讀書為先」之宗旨,供信眾閱讀佛經,增加哲學知識。 南普陀素菜以其清純素雅的獨特風味馳名中外,廚師調煮製作,嚴守素菜素料作的工藝,革除素菜仿製葷菜的傳統,以素菜素名而獨樹一帆,既講究色香味,又講究形神器,一道菜一個雅名,神韻高雅,詩情畫意。 由於南普陀佛學院草創初立,一切簡陋艱辛,可謂篳路藍縷。 雖然如是,在南普陀寺常住全力支持之下,大眾誠敬和睦,砥礪三學,道風嚴謹,為教界造就許多僧材。
德真尼師俗名許悅,乃霧峯頂厝林家望族,民國四十四年於臺北十普寺受戒,民前二十年生。 南普陀寺 上任住持普願尼師俗名速寬,民國十三年生,十七歲於基隆月眉山靈泉寺出家,四十三年在獅頭山元光寺出家。 我們來到靈山寺時正是地藏菩薩誕辰日,寺務正忙的時候。
南普陀寺: 廈門八大風景區之一——南普陀寺攻略
位於寺院中軸線的最前端,正中供奉笑容可掬的 彌勒 佛。 寺廟之中很多的佛像看上去很“新”,其實在“”中,南普陀寺的佛像曾經遭受到大規模的破壞,現在這些佛像是後來重新修復建造的。 南普陀寺始建於唐朝,是閩南乃至 東南亞 南普陀寺2025 一帶的佛教聖地,有很大的宗教和文化價值,平日裏會有很多虔誠的香客和遊客們來這裏祈福和遊覽,沒想到在晨曦的夏日裏,南普陀寺的大門牌樓下就已經排滿了照相留念的遊客。
三年後,自己感覺還欠缺很多,所以79年辭職發願閉關。 後經劉居士協助在草屯雙冬蓋茅蓬「南山蘭若」作為關房,80年開始閉關,白天閱藏,早晚唸佛,並修般舟三昧。 南普陀寺 83年快要出關時,正覺精舍開山祖,傳授天台法脈予果清法師的法師父上了下一老和尚,到關房門口邀請他接替海公擔任正覺精舍第二任方丈。 在圓通寺住了五年後,海公介紹上果下清律師到鼓山寺講《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記》。 期間,南投鹿谷淨律學佛院的上慧下天長老也請他去教課。
南普陀寺: NEAR 臺中南普陀寺
因與浙江普陀山一樣與供奉觀世音菩薩爲主,又處於五老峯下之南,所以稱其爲“南普陀寺”。 在中國佛教歷史上,廈門的南普陀寺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佛教在閩南一帶的傳播基地。 南普陀的幾任住持,在中國佛學界都享有盛譽。 1920_年起任南普陀住持兼閩南佛學院院長的太虛法師,曾到南洋、歐美各國講學、傳道,影響很大。 而且他提倡的佛教改革,團結教派,也很有成效,爲佛教作出了極大貢獻,這也使南普陀寺的聲名在海內外廣爲傳揚。
南普陀寺: 天王殿
還有許多古今詩人墨客留下的詩詞吟詠,其中有不少佳作,不僅格調清新,意境高越,還賦有時事記實的內涵,令後人在吟味中獲得史疑佐證的契機。 如宋人尉滕翔在詠無盡巖的詩句中,如實地反映了當時無盡巖下還是波浪翻滾的大海,以及山中野寺荒寂的情景,反證了所謂鷺島全面開發前的中唐,即有人獻地五十餘畝以建昔照寺殿堂的誤傳。 南普陀寺2025 又如晚明與重興普照寺詩僧黨光和尚同時的鷺島名士池顯方,在題《五老山》詩的起句中,即以“十年古剎幾殘灰,重見天花散講臺” ,點出覺光大師重建普照寺的史實。 清初施琅始建,稱大悲閣 爲南普陀改稱之由來。
南普陀寺: 廈門南普陀遊玩有什麼建議?
圓覺院位於臺中市北區的大雅路上,民國三十五年由紀萬和居士所創建。 剛開始設茅蓬數間,供信眾修持之用,由於信徒日益增多,茅蓬漸不敷使用,加以簡陋之所不足以庇護;故於民國五十一年重建,工程進行十分順利,歷時二年餘,至民國五十三年落成啟用。 落成的圓覺院是一棟高三層的鋼筋水泥的建築,一樓供奉觀世音菩薩聖像,往二樓的階梯在佛堂的兩側。 二樓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這裡就是圓覺院的大雄寶殿,佛龕在右有往生牌位及長生祿位的供奉。 圓覺院的頂樓有涼亭花園的設計,在涼亭上可以俯看車水馬龍的來往人車,在寺院裡卻有鬧中取靜的超然之感。 果法尼師,現年(八十一年)五十歲左右,臺中市人,俗名林粉,禮聖智者和尚為師。
南普陀寺: 法師1992年在埔里正覺精舍於上道下海律師座下出家,1993年3月於臺南市新營區妙法禪寺受具足戒後,曾親近眾多善知識,並曾到過泰國行腳參訪數月,增受南傳戒等。
所有建築,一律採用古代宮殿式的重簷飛脊大屋蓋,飾以杏黃琉瓦,使之統一協調。 1980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後,國家“撥亂反正”,全面落實宗教政策,南普陀寺再次發展興盛起來。 治平間(1064—1067)改今名(按治平間為僧文翠居此,改稱無盡巖,舊志均無改稱普照院之說。上述改普照之說,出於何喬遠《閩書》將覺光斷臂和尚之稱,移稱文翠為斷臂和尚之誤。詳見本志《概述》)。 明洪武間(1368—1398),僧覺光復建……”。
南普陀寺: 臺中南普陀寺歷史介紹
中軸兩側則有左右廂房、鐘樓鼓樓、羅漢堂、功德樓、海會樓、普照樓、太虛圖書館、佛學院教舍等。 天王殿前有廣場,廣場前為長寬均約30米的正方形放生池,和約百米長七八十米寬的蓮花池。 南普陀寺 蓮花池外圍蓋有琉璃瓦頂的矮牆,東西設對稱重檐牌坊式山門,題額為「鷺島名山」,系中國佛教學會會長趙樸初所題。 初名普照寺,五代時,改名“泗洲院”,宋時稱“無盡巖”。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主要建築
如今,新構樓堂院舍,鱗次櫛比;重修殿宇,金碧輝煌;常住數百僧眾,梵行莊嚴;復辦閩南佛學院,教學相長。 南普陀寺是福建廈門的著名古剎,居於鷺島名山五老峯前,背依秀奇羣峯,面臨碧澄海港,風景絕佳。 南普陀寺2025 明朝時擴建殿堂,規模初具,清初重修,始改今名。
南普陀寺: 臺灣加油 抗疫加油 普陀山寺捐贈物資馳援抗疫英雄
藏經閣是中軸線上的最高層建築,爲歇山重檐式雙層樓閣,一層爲法堂,是僧人講經說法的地方,二層爲玉佛 南普陀寺2025 殿,內供28尊緬甸玉佛,並藏有數萬卷古今中外的佛典經書及一些珍貴的文物。 1993年以來,建造了大禪堂、班首察、慈善大樓等建築,以白石築成東西兩山門,1000多米石構圍牆將全寺環抱,形成氣勢宏偉、佈局嚴謹的寺院整體。 南普陀寺原先爲子孫廟,所以韋馱的金剛杵是着地,後改爲十方叢林,但這尊韋馱卻沒有更改外形,其實雲遊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費食宿的。 這樣一來,四樣法器合起來便是“風調雨順”,四大天王成了護國安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佛教天王,吉祥的象徵。 它盤坐正中,倚着布袋,袒胸託膝,十分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