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哲學系事件介紹

但我們商量半天覺得「言論自由」太敏感了,於是我們加上「在臺大」。 事情很平靜,沒什麼紕漏,於是我們商量第二次座談會「民主生活在臺大」。 接著我稍稍擴大範圍,走出校園,提出「民主廣場」、「言論廣場」及「民主牆」等主張。 除了上述對本校的建議外,本小組在竭盡心力調查之後,對於因調查權的欠缺,導致軍情及相關機關拒絕提供資訊,以致未能更周延地將本事件公諸於世,感覺無限的遺憾。

在處理錢永祥記大過的過程中,當時的訓導處沒有通知我,懲戒委員會也沒有請我列席,但是懲戒委員本身的規定需要有導師列席。 臺大哲學系事件2025 當年學校還聘系主任為主任導師,所以不管導師或主任導師,在記大過事件中皆沒有通知老師,因此我要求學校補通知給我,訓導處依然不肯。 文學院長朱立民、校長閻振興同意我的意見,重新召開懲戒委員會,在懲戒委員會中,我表示懲戒理由要有證據,否則程序顯然不合,後來學生還是記了一大過。 1970年代,由於中華民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接連受到重大打擊(被迫退出聯合國、尼克森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斷交),於是幾乎在同一時期發生的釣魚臺主權爭議,便成為臺大學生表達政治關懷的最佳途徑。

臺大哲學系事件: 歷史上的今天

不僅如此,從申請恢復教職、到宿舍申請過程中,被校方百般刁難,他說這分明是「假平反、真騙局」,深深有著二度傷害之痛。 王曉波認為,在李登輝、陳水扁時期,把日治時期的臺灣歷史恭維成「最有良心的」統治,應該修正。 王曉波也批評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恭維日據時期、站在日本角度看歷史。

  • 《青年報》及《青年週刊》編輯、組織「臺灣經濟外交會」花蓮港支部、「228大屠殺」爆發後擔任「青年大同盟」總指揮,召集民眾大會,並決議定調「打倒貪官污吏,臺灣自治萬歲!」為口號。
  • 會上哲學系研究生馮滬祥幾次出言幹擾哲學系副教授陳鼓應的演講,指稱陳鼓應「專門攻擊政府的黑暗面」,並暗指他有「為匪宣傳之嫌」。
  • 他們一開始是使用「海報遊擊戰」,在校園張貼未經校方覈准的海報,校方撕了就再貼,劉一德因此受到申誡處分。
  • 到了1998年左右,則讓陳鼓應、王曉波、李日章、胡基峻等人復職。
  • 如談及林正弘教授不被續任的理由,閻振興回之以林參加寫作太平洋雜誌專欄,批評政府,但楊維哲本人也知道林的編務,瞭解他只是一篇對教育政策的評論文章。
  • 今年適逢事件40週年,臺灣教授協會特邀請當時之無辜受害人及臺灣史研究學者,共同回顧與探討此嚴重斵喪臺灣學術自由的歷史事件。
  • 楊維哲坦言,這事件調查起來相當麻煩,要寫信請校方提供資料,雖然人事室很樂意配合,歡迎他們隨時過去查資料,但是以前的很多資料他們都找不到。

(1) 臺大應就本小組的調查結果,正式發布新聞稿,譴責黨、政、軍、特介入校園事務的不當,並宣示臺大師生在我國逐步邁向民主法治的趨勢中,將更進一步為維護大學自主與學術自由而努力。 有同樣由臺大轉軍校發展背景的學弟陳憲良,為林正誼叛逃事件所累,被軍方暗中列為「重點考管人員」,雖有升遷,但逢重要敏感的職務或受訓機會,就會受到多般橫阻,因此陳憲良一直關心林正誼的生死。 臺大哲學系事件 當年臺大畢業投筆從戎的陸軍前上校陳憲良,受林毅夫叛逃波及,軍旅並不順遂。 他曾在一場演講中批評林毅夫,「是在臺灣這個母親的身上捅了很多刀」。

臺大哲學系事件: 新聞線上》這場補選

他來臺大客座兩次,第二次時我代理系主任,曾帶兩位助教去接機,安排他在中國之友社住宿,三天後才進臺大宿舍。 臺大哲學系事件只是一件發生在臺大哲學系的個案,社會上其它角落一定還發生過更多這類傷害人格尊嚴、人身安全與就業安全的事件,但是還沒被發現。 現在第一個階段請當年臺大哲學系事件五位當事者說明當年事件經過。 (三)趙天儀,解聘時任臺大哲學系教授,並曾任代系所主任。

林日璇的專注領域是虛擬實境、數位遊戲、以及社羣媒體等應用。 她在2016年成為HTC 臺大哲學系事件2025 VIVE(臺灣最早推出的VR頭盔)的全球首位使用者,自此開始鑽研虛擬實境對於同理心、議題說服的效果,以及商業應用。 研究曾發表於傳播類國際頂尖期刊,並獲臺灣國科會的傑出研究獎及吳大猷年輕學者獎等殊榮。 在動亂的年代時常行醫幫助貧苦百姓,很多人受過他的照顧。 後來被國民黨以莫須有罪名:「煽動故鄉暴動,主謀叛亂。」槍斃。

臺大哲學系事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次調查小組六人,五人有濃厚的臺獨傾向,有不公平的調查紀錄,我認為很可惜,很可能還有很多冤屈。 因為這些人都是民進黨的御用學者,去年就曾登報攻擊趙少康,這些人都支持臺獨。 因我個人反臺獨反李登輝,所以有人要整我,我認為是徹徹底底不公平。 這次調查報告非但沒有解釋冤屈,反而企圖製造更多冤屈,我希望今天主席能避免預設立場,在還未調查清楚之前,就說臺大哲學系事件為白色恐怖,這是預設立場。 調查報告人證不夠,物證不足,如何可以作結論,我們希望不要製造冤屈。 剛才主席說陳鼓應先生的冤屈,我認為與我個人無關,那是警總的事,陳鼓應先生給我亂扣帽子,說我是職業學生,查證也非常粗糙。

臺大哲學系事件: 學生不服從6》臺大哲學系事件延燒三年 無辜株連者眾

在此我想以臺大校友、同事及學生家長身份,要求臺大行政當局重新調查臺大哲學系事件,還我們一個公道。 在此我還要補充,當時我們的助教楊斐華小姐被迫離開學校,據說因為她父親楊克煌是臺共領袖謝雪紅的「愛人同志」之故,試問批鬥一個人,還要算上她父親身上,那臺灣要走上校園民主、學術獨立、言論自由? 臺大哲學系事件2025 二十世紀七○年代,當時正逢中華民國剛退出聯合國、保釣運動等重大社會事件頻發,全臺被不安的陰霾給籠罩著。

臺大哲學系事件: 歷史上的今天》當人家員工,當到家庭破碎!~『廣三案,臺中地方法院判決曾正仁二十年有期徒刑』

8月,由前臺大哲學系系主任成中英推薦,新聘到任的客座副教授孫智燊任代理系主任。 1973年6月,馮滬祥參加理則學期末考試,結果六題全錯,被任課講師楊樹同給了零分,使他無法順利畢業,馮滬祥便四處具狀陳情。 哲學系召集諸位老師核對成績,確定為零分,馮滬祥威脅楊樹同必須讓他及格,提及「系務將整頓」之事。

臺大哲學系事件: 哲學系事件調查

1981年7月2日上午,三名警總人員持約談傳票,從家裡把他帶走。 這件事,使國際社會正式凝視國民黨的胡作非為,使美國政府果決處理校園特務的告密習性。 促轉會成立後,委由學者從首度解密的情治單位檔案爬梳發現,臺大哲學系事件非單一政治案件,威權體制領導人蔣經國介入三次,其態度對事件有直接影響。 (資料照)〔記者陳鈺馥/臺北報導〕國民黨政府在戒嚴時代將黑手伸入學術界,1970年「臺大哲學系事件」前後造成13名教師失去工作,該案至今仍有諸多不明之處。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成立後,委由學者從首度解密的情治單位檔案爬梳發現,該事件非單一政治案件,威權體制領導人蔣經國至少介入3次,其態度對事件有直接影響。

臺大哲學系事件: 臺大前教授王曉波77歲辭世 海峽評論將舉辦追思會

1972年4月4日到4月9日,《中央日報》連續六天在其副刊連載署名「孤影」的《一個小市民的心聲》長文,反對學生運動、反對言論自由、反對自由派知識份子、反對學術自由,鼓吹應給予政府更大的權力,以保障全國小老百姓能「喫一碗太平飯」。 林正弘畢業於臺灣大學法律系,並取得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哲學博士學位,自1967年8月起在臺大哲學系任教,2004年2月退休,研究領域為知識論、邏輯、科學哲學,著有「邏輯」等多部學術著作,曾獲國家科學委員會(科技部前身)傑出研究獎等獎項。 李根道:臺大哲學系事件是臺灣社會非常深刻的反思,平反亦相當重要,在此我不多說。 我寫信給郭為藩部長希望他為我平反,希望官員他們都能拿出道德良心來。 最後我想呼籲一點,今天並不是臺大哲學系事件平反了,所有學界受難人就平反了,據我所知,政大有吳盛木案、中興有曾祥鐸案、淡江有王津平案、東吳有黃爾璇案、逢甲有李根道案,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學術界的冤案。 我希望所有受害的學界人士團結起來,務必所有案件都能平反。

臺大哲學系事件: Tags: 王曉波 臺大 臺大教授 統派 哲學系 李登輝 課綱 歷史課綱 高中歷史課綱 白色恐怖 陳映真 夏潮 課綱微調 More…

事實上,蔣經國之所以解除戒嚴,以當時的政治氛圍,要求民主的聲浪已風起雲湧,潮流難擋,「黨外雜誌」有如雨後春筍,「警總」這邊才查禁完一本,那邊又新發行一冊,真所謂疲於奔命。 該次風波之後,孫智燊的代主任職務遭到解除,由其推薦的黃振華接任系主任。 黃振華於1975年5月提報的教師續聘案中,黃天成、郭實渝兩位講師的「不續聘」建議獲校方通過。 另一方面,馮滬祥於1973年6月「理則學」課程的期末考試中得到零分,使馮滬祥無法於該學期畢業。

結果,馮滬祥向校長閻振興告狀,沒多久,臺大訓導處就發文要求哲學系代主任趙天儀解除陳鼓應的導師職務,錢永祥也以「荒謬中傷同學」為由受到記大過一次的處分。 臺大哲學系事件2025 錢永祥被記大過一事並未依照規定通知其導師趙天儀,錢永祥與趙天儀至訓導處抗議。 臺大訓導室承認記過不合程序,1973年1月9日,訓導處另行召開懲戒委員會,仍然記錢永祥一大過。 當時的訓導長俞寬賜還明言是「奉上峯命令,堅持要懲罰毀謗馮滬祥的人」,表示馮滬祥的身份並不單純。 第一學期他要求因其為研究生故不參加考試,要寫論文,楊樹同同意了他,第一學期修了80分。 第二學期他要求繼續免考試,寫報告,楊樹同認為他第一學期報告內容與課程不符,要他參加考試,也問他要不要參加期中、期末考,他要求只參加期末考,這是楊樹同的課。

臺大哲學系事件: 自由廣場》兩個貪婪政客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說,王曉波對臺灣史的詮釋,給了他很多啟發。 吳昆財認為臺灣文化與閩南文化幾乎完全重疊,談論中華文化時,不應排除臺灣文化。 不過主張臺灣文化不等於主張臺獨,社會常混為一談。

臺大哲學系事件: 歷史上的最近

未來賴清德一定會逐漸提出中華民國的論述,否則臺獨工作者標籤洗不掉。 侯友宜也提出臺灣不是強國棋子,以此區別國民黨不會再成為兩岸買辦,對美有更高自主性。 臺大哲學系事件2025 之後,哲學系系主任趙天儀本欲將馮滬祥以威脅師長的理由記過,但受到訓導長勸阻。 但既然錢永祥指摘他人被記過,那馮滬祥威脅師長反而不被處罰,因而引起爭議。 之後因趙天儀在之前對陳、王、錢等人的懲處並未積極配合,而被撤銷系主任職務。

臺大哲學系事件: 自由開講》從宋逸民教會爭議事件 談宗教和道德的連結點和衝突點

身為數學系教授的楊維哲,跟文學院的哲學系頗有淵源。 還是醫科學生的楊維哲曾經去過哲學系殷海光先生的家,並跟殷先生談過話。 他也曾跟著繫上高他兩屆專攻邏輯的學長洪成完,去聽過哲學系舉辦研讀邏輯方面的討論會,自認為對高深邏輯是外行的他,雖然只聽過一兩次就離開了,但是對哲學依然很尊敬。 我們認為當時主事者應有勇氣公開說明,若不能說明,他們應鄭重道歉,要出來說明的有:當時幕後主導此事政戰系統頭頭王升,我們要求他們公開說明,也要求他們到臺大來公開辯論。

當各種思潮由歐洲傳到美國, 由美國再傳到我們的時候, 已經滯後了好久, 我們總是慢了半拍。 因此可以看出, 戰後臺灣知識界的格局, 還是保存著中產階級的保守性和頹廢性。 臺大哲學系事件 我們那個時候也總喊一些口號, 這都是一種消極的反抗。 所以, 我第一篇文章先寫《失落的自我》, 《濃雲中的閃電人》才開始反傳統, 這都是一種消極的反抗。 由於臺灣大學在臺灣的特殊地位, 以及哲學系在思想領域的影響, 所以, 似乎國民黨也特別注意臺大哲學系。 要了解「臺大哲學系事件」, 必須先知道一個條例。

臺大哲學系事件: 自由廣場》18歲的你,小心「先買後付」風險!

李教授在不續任臺大教職後,於學院外持續其哲學研究的志趣。 然而,在二十年後至靜宜大學任教時,哲學系事件的經歷仍影響著他的工作際遇。 李教授表示,在要轉任專任教職的過程中,屢被當時校長以具前科的名義獨斷否決,後來因爭議擴大與許多社會人士的聲援,才獲得一紙半年聘書。

第二個階段則是從孫智燊接任系主任到他任滿返美為止,時間是1973年8月到1974年8月。 第三階段則是從孫智燊返美,到新任系主任黃振華不續聘黃天成、郭實渝兩位講師為止,整個哲學系事件才告一段落,時間是1974年8月到1975年6月。 其實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系列發展,接下來我們一一講述。 國安局則視為是哲學系內殷海光、方東美2派糾紛,但為了壓制陳鼓應、王曉波、趙天儀3人,國民黨統治當局是支持時任系主任的孫智燊整頓哲學系。 為此,情治單位還成立「永靖會議」,主席即是蔣經國,當時他擔任行政院院長。 行政院促轉會今日表示,這個月「港版國安法」於香港實施,彷若在璀燦光華的明珠罩上黑幕,「臺灣人懂,因為我們也曾經歷一段說話沒有自由,思想會被檢查,抗議可能會被消失的年代」。

臺大哲學系事件: 自由開講》兵役恢復一年並非僅為了保護臺積電

王曉波:主席,各位委員,各位記者,各位先生、女士。 今天我特別帶了國民黨的機密文件,證明瞭剛才姚嘉文委員說的,不但政治介入學術,國民黨也介入學術,這是文工會的文件,上面蓋的是周應龍的章,還會黃昆輝的批示,這是直到民國72年還在「追殺」我王曉波。 二十多年來,我曾為日據抗日作家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平反,為抗日作家楊逵平反,曾為抗日民眾領袖王敏川平反,曾為保衛高雄的抗日臺灣先烈林少貓而仗義執言。 而對在座的陳鼓應教授、趙天儀教授,我很抱歉,我從來沒有為「哲學系事件」講過任何話,今天22年了,我要講話,謝謝蔡委員給我這一個機會,我要講的有幾點。 在美國求學、任教於卡內基美隆大學,關心臺灣政治發展、研究政治理論,積極參加同鄉會、人權會,推動民主基金會,在財力上支援本土的《美麗島雜誌》,也埋下日後殉難之因。

臺大哲學系事件: 空中感性祝福北一女又驚又喜 校長大讚「暖男機師」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