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宮站8大分析2025!(小編推薦)

指南宮千階親山步道從北政國中旁的登山口進入,而這裡就是臺北大縱走第七段的步道地終點。 指南宮除了本殿對外,還有凌霄寶殿及大雄寶殿,這兩個寶殿都需要走一段路才能抵達。 這次就只先走訪凌霄寶殿附近,因為走到指南宮是下坡,不想等等還要再爬回來,就只到南天門牌樓處,再繞回指南宮站。 3.如要直接到指南宮,除可在捷運動物園站轉搭貓空纜車,亦可搭捷運新店線於公館站下車,轉搭指南客運530路公車,於指南宮終點站下車即達。 • 上述優惠票種擇一適用,不重複給予優惠,若使用悠遊卡前往市立動物園再搭纜車,可再享NT$20折扣優惠。

  • 滿分是個喜歡出遊拍照的女孩,相信親眼看見的美景,一定比相片來得精彩;和Kevin記錄每一次的旅行,拍下屬於我們最美的畫面,寫下每一次的親身體驗,再美的景色都一定要與景合影,咱們熱愛旅行出走,並分享給和滿分一樣喜歡到處賞景美拍的旅人。
  • 不過茶香環狀步道,並未有太多步道名稱的標示,僅有臺北大縱走七段的指標。
  • ▲貓空一日遊2020|貓空指南宮(來源IG/@williamtso1011)指南宮並不在貓空山上,而是座落在半山腰中,如果自行開車或搭公車的話跟往貓空的路是不一樣的。
  • 因此無論是爬貓空指南宮步道、開車、搭公車或搭貓纜都可以抵達。
  • Source:KKday|vera搭乘捷運到文湖線「動物園站」,再轉乘貓纜,搭至「指南宮站」,步行約10分鐘左右即可抵達指南宮凌霄寶殿。
  • 平臺處,有數個藝術裝置,整個就很適合情侶來這邊放閃拍照用的。
  • ◆捷運:搭乘捷運文湖線抵達「動物園」站,沿新光路2段步行約350公尺,步行約五分鐘抵達「貓空纜車動物園」站,轉乘纜車至「指南宮」站下車,十二生肖景觀步道入口就在指南宮站旁「迎仙亭」的左右邊。

另外,綜合豆花可以選擇兩種配料,花生和薏仁也是煮得軟硬適中,豆花則是傳統手工的那種綿密。 北部非常知名的「指南宮」又稱「仙公廟」,為道教聖地之一,大家如果有聽過「八仙過海」的故事,裡面有一位叫「呂洞賓」,就是這間廟的主祀神仙,相傳經常顯化民間,濟世渡人、解難救厄,因此擁有不少信徒前來參拜。 呼~小編終於帶大家走完貓空所有的景點跟餐廳,是不是腿軟軟卻又喫得很飽呢? 如果你還沒去過貓空,看完以後有心動的感覺,那小編也推坑你趕快去走一回,希望透過這次的一日遊,帶你看見更不一樣的貓空。 指南宮站2025 樟樹步道精彩刻畫出農村的生活,從水車、水牛、水田,以及上圖中穀倉造型的休憩亭,旨在感受農村田園風光之美,並細細品嚐其中之樂趣,相當適合親子共遊。

指南宮站: 指南風景區打造「祈福山徑」

雖然說臺北大縱走第七段,9公里多的距離不算短,但就政大、貓空繞一圈,海拔落差約280公尺,步道平緩、維護良好。 而山區貓空一帶,臺北市有名的夜景、品茶地方,又有貓空纜車抵達,即便到了晚上,也人潮不斷。 因此臺北大縱走第七段,可以用很輕鬆心情來走,甚至分段組合走完也很不錯。 貓纜指南宮站、後山停車場(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三段157巷200號)現場停車位有限,請搭乘貓空纜車至指南宮站下車步行1分鐘可抵達。 指南風景區位於二格山系,以指南宮為中心,貓纜指南宮站在沿途步道指標上的名稱為綠光平臺,搭乘貓纜往上可達貓空風景區,往下可到木柵動物園。

  • 雖然政大後山是臺北大縱走第七段的終點,不過我想多數人應該還是必須先設法回到政大校門口,那裡纔有比較多的公車路線。
  • 臺北大縱走無論是哪一段,皆是以交通便利、大眾運輸易抵達為考量!
  • 要去貓空玩的旅客,可以選擇搭大眾運輸工具(包含搭捷運/公車/客運)或自行開車去貓空。
  • 而粉色段就是當日的目的地,走過以後,才發現是一段極為好走且可以只走斜坡的路段,對於不喜歡爬階的老弱婦孺,也能輕易踏上指南宮站最高點來欣賞風景。
  • • 上述優惠票種擇一適用,不重複給予優惠,若使用悠遊卡前往市立動物園再搭纜車,可再享NT$20折扣優惠。
  • 臺北大縱走第七段,串聯多條政治大學、貓空間地區型步道,包括了:指南宮竹柏參道、大成殿步道、茶展中心步道、樟樹步道、飛龍步道。
  • (設籍臺北市文山區指南里、老泉裏、政大里及萬興裏之里民)NT$60元/日臨櫃購買里民優待票,並經出示證件由專用閘門進站。

而指南宮步道是建於日本昭和年間,共計1200階石階,登殿可賞臺北城風景,而大成殿則是五月欣賞油桐花的去處。 離開樟樹步道後,太北大縱走第七段需要沿著馬路繼續前往「樟山寺」,大約300公尺的車道,步行5-10分鐘即可抵達樟山寺。 由於臺北大縱走第七段的官方路程,必須繼續從樟山寺,再接飛龍步道前往政大後山,政大後山纔是臺北大縱走第七段標準的終點。 不過因疫情關係,這條步道已經關閉一陣子(政大後山出入口用圍欄封閉),所以樟山寺目前也可謂是臺北大縱走第七段的終點。 不過樟山寺這裡當終點,對山友其實是蠻尷尬的地點,畢竟這裡下山的交通並沒有那麼方便。

指南宮站: 文章附件

Source:KKday|vera指南宮櫻花林算是位於凌霄寶殿的正下方,而通往櫻花林的入口為朝天橋。 當花季來臨時,從朝天橋入口一步一石階往下走,就能見到整個櫻花林,可謂是十分浪漫。 地形地貌 從指南溪畔的指南宮牌樓起登,初始的「指南宮步道」大抵沿著「指南山」西北稜上升(34m~260m),上抵指南宮旁的指南山。 其後開始沿著「指南路三段157巷」腰繞,高度維持在260m~280m間。 然後從「大成殿步道」開始下切到指南溪底的「指南路三段」,沿溪續走一段公路後,接上「茶推中心步道」越過指南溪,開始從溪底爬升,繼續上行至步道最高點的「茶推廣中心」結束。 植物 步道兩旁古木參天,從終南亭到橫跨石階、如石柱拱門的大亭之間,種植著大排竹柏,有如綠色長廊。

我和朋友在此歇息一陣子,平常辦公室坐久了,偶爾出來爬個山真的有點喫不消,我們還相約之後再去完成七段臺北大縱走,希望疫情穩定之後能陸續去走走。 不想爬山又對12生肖超級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可以直接搭乘貓纜至「指南宮站」,指南宮站有與12生肖步道連通,入口處有座水池,還有非常符合意境的人工假山與小小瀑布,想花多少時間細細觀看、拍照都不是問題。 早期想要到指南宮只能從前山上山,自從貓空纜車通車後,在後山只要搭乘貓纜到「指南宮站」下車即可進入指南宮! 因此無論是爬貓空指南宮步道、開車、搭公車或搭貓纜都可以抵達。

指南宮站: 指南宮

主殿均是依山而建,宏偉莊嚴,建築多採堅固青鬥石,部分殿宇並用銅瓦覆蓋,可歷千年。 指南宮站2025 純陽與凌霄兩殿間有長廊相連,亭池臺榭,四時花開,空氣清新,可以一覽臺北市遠近景觀,被譽為「天下第一靈山」。 更經常辦理各項大型宗教活動,參與國際弘道事務,聲名遠播。 指南宮位於臺北市文山區指南山麓,創建於1890年,由淡水知縣王斌林自山西永樂宮分靈來臺。 原為茅草建構,歷經前賢精心擘畫設計、重修擴建,成為現在的規模。 之前 IG 上爆紅的仙境「銀河洞」就位於新店北宜路旁,走一小段步道即可到達,路程來回大概半小時,可以說是滿入門的登山健行選擇,而且步道也能通往貓空。

穿過就在步道中央,既無觀景臺也沒有說明的猴山嶽主峯三角點繼續前進來到鞍部,不往更高的二格山前進,改從一旁的支線往下。 指南宮站2025 看完美麗的風景休息過後沿著山脊繼續前進,雖然一樣多數是沒有鋪裝的泥土道路,不過沿途步道平整又有林蔭遮蓋,比起剛剛喫力的上坡,簡直是輕鬆寫意的路程。 雖然天空略有霾害,不過視野依舊極佳的的猴山嶽前鋒,不論是 101、兩廳院及中正紀念堂還是圓山飯店都可以盡收眼底,美麗的風景讓人完全忘了爬上來的辛苦。 不過就這樣拉著繩索爬過近 2/3 上坡路程登上侯山嶽前鋒倒是相當值得,才剛從巖壁上探出身子來,馬上映入眼簾的就是極為寬廣的臺北盆地全景。

指南宮站: 交通資訊

貓空纜車(動物園站)在捷運文湖線的「動物園」站,2號出口出站後,左轉直走3-5分鐘,即可抵達貓空纜車(動物園站)。 如果是從政大走上山,可能會稍微流流汗,而如果像我們一樣從樟山寺走下山,輕鬆愜意中就忽然到政大後山登山口。 飛龍步道沿途綠意盎然,步道環境清幽,雖然目前沒開放,但還是有許多人在走這步道。 我則是在抵達樟山寺後,隨口問人如何前往政大,他們要我從樟山寺旁邊的階梯步道下山,由於飛龍步道並沒有名稱標示,所以一開始我還不知道我是走在飛龍步道中。 先從指南宮停車場這邊走 700 指南宮站2025 公尺樓梯銜接猴山嶽土雞城(這邊狗超~超~超多,汪汪汪得整座山都聽得見,十分盡忠職守),路過猴山嶽土雞城之後,一路就是「陡上」,先抵達猴山嶽三角點、再登頂猴山嶽。

指南宮站: 景點地圖

大成殿步道,由枕木、碎石鋪成,步道維護良好,但從指南宮這裡是一路往下,沿途走在樹林間,綠意盎然。 但步道入口位於馬路中間,且附近並無停車場,大概就是大縱走的人會將之當成連絡道來走,也因此即便是週末午後,整條步道也就我們父子2個人。 臺北大縱走第七段,政大後山到貓空間的近乎環狀「倒C型步道」。 但多數人走第七段,應該指從政大、經指南宮上貓空、再回到政大。 不論從步道難度、附近環境觀之,臺北大縱走第七段,應該屬於臺北大縱走中最輕鬆、最平易近人的一段。 感受政大的學術氛圍、到指南宮祈求闔家平安、在貓空坐上半天品評茗茶,走累了再搭個纜車就回到山下。

茶展中心步道、樟樹步道,其實距離有一點遠,位於貓空纜車站的兩側,必須沿車道走1.6公里。 茶香環狀步道,大致上又包含了:小天空步道、健康步道、茶展中心步道以及壺穴步道。 茶香環狀步道,大至就是接連從指南溪到貓空間的複雜網狀步道,而臺北大縱走第七段在此即是從山谷走回山上。 不過茶香環狀步道,並未有太多步道名稱的標示,僅有臺北大縱走七段的指標。 我則是跟著指標及離線地圖前進,從地圖上來看我們主要是在「茶展中心步道」爬升,但又會接到部分的壺穴步道、小天空步道。 貓纜指南宮站旁邊的綠光平臺,是一處觀景臺,這裡有一根臺北大縱走「遊」字活動柱,前來大縱走的朋友別忘記蒐集。

指南宮站: 旅遊指南

呂祖是唐朝時人,飽讀詩書,曾考中進士,做過縣令,因為虔心慕道,得遇正陽祖師鍾離權仙師以黃粱大夢點化,點石成金試測,傳授心法,終成大道,位列仙班。 但因立有“度盡世人”的宏願,所以經常顯化民間“濟世渡人,救難解厄”,留下了許多的神蹟佳話,是我國民眾最親近和熟悉的道教神仙,全國各地均有奉祀的專祠和宮廟,指南宮就是大家最喜歡參訪的仙公廟。 貓空纜車通車以後,交通更加方便,任何時候都歡迎您的蒞臨。 指南宮站 由於經常辦理各項大型宗教活動,參與國際弘道事務,聲名遠播,已成為世界級的觀光景點。 指南宮主祀純陽祖師呂洞賓,道教正式名稱是“孚佑帝君”,但民間習稱“仙公”或“呂祖”。 指南宮站 夏天的猴山嶽雖然比平地涼快,也是熱…這次春天前來,清晨抵達指南宮這邊,冷涼冷涼。

指南宮站: 指南宮親山廊道

指南宮主祀神純陽祖師呂洞賓,正式名稱是「孚佑帝君」,但民間習稱仙公或呂祖。 呂祖是唐朝時人,飽讀詩書,曾考中進士,做過縣令,因為虔心慕道,得遇正陽祖師鍾離權仙師,以黃粱大夢點化,點石成金試測,傳授心法,終成大道,位列仙班。 但因立有「度盡世人」的宏願,所以經常顯化民間「濟世度人,解難救厄」,留下了許多民間親和的神跡佳話,是我國民眾最親近和熟悉的道教神仙。 紅豆牛奶冰給的紅豆非常大氣,還嚐得到顆粒的口感,淋上滿滿的煉乳後,簡直是零失誤的組合。

指南宮站: 貓纜 指南宮千階親山步道

所謂的「山」就是山龍,即純陽寶殿後方山坡,而「川」是龍之住處,也是指南宮圓真池流出的活水。 小10:起點站為萬芳社區,中途有經過捷運萬芳社區站、政大,終點站為貓空纜車站。 發車時間是固定的,平均大概1~2小時有一班,特色是從水鋼琴社區站開始到貓空之間的路程可以讓你隨招隨停,對於登山客來說非常方便。 離開綠能涼亭按照原路往下走,經過一開始的迎仙亭,其實對面還有一處綠光平臺,平臺上一樣有愛情主題的藝術裝置,搭配一旁經過的貓空纜車,有不少情侶夫妻會在這裡拍照放閃。

指南宮站: 指南宮

Source:KKday|vera如果是從貓空步道上山的朋友會先抵達純陽寶殿,正對純陽寶殿的左側是凌霄寶殿,右側是大雄寶殿;如果是坐貓纜到指南宮的朋友,通常會先抵達得是凌霄寶殿,若是沒有照著指示牌順著行走方向不同,也有可能會先到大雄寶殿。 Source:KKday|vera指南宮主要有五個宮殿,分別是祭祀主神孚佑帝君的純陽寶殿、有櫻花林和學院的凌霄寶殿、現在正在續建的大雄寶殿及大成殿、地藏王寶殿。 若是包含貓纜附近的指南風景區,至少需要花上一整天才能輕鬆遊玩整個指南園區。 石燈籠 每隔一段路,就有成雙的石燈座分列步道兩旁,這些古韻味十足的「石燈籠」,臺北附近好像也「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指南宮站: 🚇 交通方式

春天氣溫舒適、晴空萬裏的週六午後,樟樹步道盡是小朋友的歡笑聲。 春天的魯冰花海,埤塘中的水車與牛車造景,茭白筍與水芋濕地、樟樹與古厝,任何人都可以搭纜車至此,輕鬆逍遙半天。 而如果是前來走臺北大縱走第七段,在樟樹步道的彩雲亭有一根「趣」字活動柱,如果有在蒐集臺北大縱走12跟活動柱的朋友別錯過。 樟樹步道,可謂是貓空最熱門的一條親民步道,步道入口距離貓空纜車站僅約5分鐘步行距離。 樟樹步道約1.1公里,為環狀行步道,步道相當平緩,大約40分鐘可以走完,沿途被打造出古樸的農村風情。

指南宮站: 景點

多帶件衣服防風,一瓶水 500cc ,少許餅乾糖果做行動糧。 攀爬必備手套也是不可少,忘記帶手套仍可攀爬,小心不要擦破皮就好。 說到攀爬系的運動登山路線,登山新新手可以從臺北捷運西湖站後面的「剪刀石」開始,再根據體能以及季節,慢慢的增加攀爬程度,不管是皇帝殿、孝子山、筆架連峯、還是重量級的三峽五寮尖,任君選擇、選擇適合自己當下體能狀態的運動路線。 2.搭乘公車66、236、237、282、294、295、611、676、679、933、小12延、棕3、棕6、棕11、棕15、棕18、棕21、綠1、羅斯福路幹線、貓空左線至「貓纜動物園站」下車轉乘。 全宮共有純陽寶殿、凌霄寶殿、大雄寶殿及大成寶殿4大殿宇。

指南宮站: 指南宮 Zhinan Temple

身為臺灣道教聖地之一,指南宮屬於儒道釋三教同體的廟宇,除了神明靈驗,也是莊嚴氣派的宗教藝術經典建築。 從貓纜指南宮站出來,即可看到具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迎仙亭,除了是讓人休憩賞景的美麗涼亭,還有一隻會氣勢磅礡會噴水的金龍。 第一段:從指南路三段33巷的牌樓起登,過程需要跨越1346個階梯,抵達純陽寶殿,難度及勞累程度最高。 相傳臺北盆地山脈隱藏著一頭神龍,龍尾位於劍潭山也就是圓山風景區,龍頭則是二格山系的指南風景區,充滿著靈山仙氣。 還記得上次坐貓纜經過指南宮站時,覺得這裡的坡度看起來很陡,好像爬至此處需要費些力氣,實際走過一趟,發現走到最高點根本就是輕而易舉之事。 ♦ 活動方式:持身分證、駕照、戶口名簿或其他政府核發足以識別戶籍地等相關證件,前往貓空纜車車站任一詢問處,即可購買不限搭乘里程50元單程票一張。

指南宮站: 景點資訊

與一般舖設良好的登山步道大相徑庭,踏著不甚明顯的小徑往森林內走去,要不是沿路上有著不少山友前輩的標示條,有的時候還真無法確認自己有沒有走錯路線。 ▲貓空纜車水晶車廂(來源IG/@eatholic_cjltw)*其他貓空纜車最新資訊,請至官方網站查詢。 (設籍臺北市文山區指南里、老泉裏、政大里及萬興裏之里民)NT$60元/日臨櫃購買里民優待票,並經出示證件由專用閘門進站。 搭客運到動物園:1503 五股 ↔ 動物園(假日停駛)、1558 基隆 ↔ 木柵動物園,到「貓纜動物園站」即可抵達。 先確認目標路線是否涵蓋二格山,這次走的是單純的猴山嶽本人,繞一圈下來大概 3 小時左右(沒有休息太久,包含拍照)。

指南宮站: ➤ 銀河洞

指南宮千階親山步道,不像臺灣一般登山步道,而是有著濃濃日式寧靜、典雅、莊嚴、簡樸的神社氛圍。 撰風此篇記錄為是銀河洞步道與貓空的鐵腿一日遊其中一段,我的路線從銀河洞越嶺步道抵達貓空,再從貓空沿茶展中心步道,透過大成殿步道抵達指南宮風景區,最後從指南宮千階親山步道下山,騎乘YouBike回捷運站。 Source:KKday|vera搭乘捷運到文湖線「動物園站」,再轉乘貓纜,搭至「指南宮站」,步行約10分鐘左右即可抵達指南宮凌霄寶殿。 指南宮,又名:仙公廟,主祀呂洞賓,臺灣知名道教聖地,位於二格山系西北側的猴山嶽山上,是通往貓空、樟湖及二格山區必經之地。

十二生肖景觀步道因此也被叫做「情人步道」,吸引不少情侶及夫妻共遊。 指南宮號稱天下第一靈山,「貓空」以文山包種茶園得天獨厚的條件,而打造出品茗的知名度;後山原有步道打造成「十二生肖景觀步道」,步道中除設有12生肖石雕地景,中間有穿梭於指南宮與貓空山谷之間的貓纜。 Source:KKday|vera由萬芳交流道下北二高,接木柵路、木新路,然後往指南路方向(快接近目的地路上會有指示牌),抵達政治大學後,循萬壽路直行,再依指標前進即可。 在靠近政大門口附近有個三叉路口,就有指示牌寫指南宮前山停車場,不過假日時人潮眾多,比較不建議開車哦。

指南宮站: 指南宮站

大成殿步道,連接指南路三段157巷和指南路三段的一條步道,由於經過大成殿搬遷前的原址而有此名。 大成殿步道短短700公尺,我們可以將之視為一條直線的捷徑,直接從指南路三段157巷,沿著維護良好的樹林間步道,下到指南路三段。 指南宮全部建築以楠木、青鬥石、銅瓦,為主要建材,融合北方宮殿、閩南傳統風格及佛教特色設計建造。 其中純陽寶殿為 臺灣傳統大師陳應彬後期代表作品,凌霄寶殿為臺灣寺廟最高建築,屋脊遍佈仙雲走獸,雕龍飾鳳,莊嚴華麗,大雄寶 殿造型有如佛頭,尤為特別。

指南宮的全部廟宇,都是宮殿式設計,為集儒、道、釋大成的宗教勝地。 1.外地開車族,可經二高木柵交流道下交流道,即可達木柵動物園,再沿萬壽路上山,可抵前山停車場,由於停車位有限,建議可往貓空方向,從後山停車場進入。

自貓纜貓空站出站,就有一個可以眺望臺北城市景色的露天景觀平臺,全天候開放,而且視野不受其他建築遮蔽,非常推薦來這邊欣賞日落美景。 現場無停車位,請搭大眾公共運輸至北政國中站(小10、棕5、棕15、貓空左線、通勤21)或搭乘至政治大學站步行8分鐘可抵達。 指南宮站 在臺北里山川系列活動中,以祭獻天,透過祭祀表達對土地滋生萬物的感恩之情,傳達敬天禮地的精神,就是11月4日舉辦的「山川祭典」,延續迄今超過130年,指南宮持續向天地表達感恩,祈請護佑眾人。

由於飛龍步道政大出入口位於政大後山上,附近雖然有校園公車站牌,但也不知道這種校園公車假日有沒有開,也不知道要等多久,於是我們就從政大後山,沿著政大後山的球場,一路踢樓梯下山,大約20-30分鐘就可以穿越政大校園,回到政大校門口。 從貓纜指南宮站後,我們必須沿著車道走約500公尺,這條路是「指南路三段157巷」,就是從指南路三段到貓空纜車指南宮站的車道。 而在馬路的旁邊,我們會發現一條不起眼的階梯登山步道,這條步道就是「大成殿步道」。 步道入口處有臺北大縱走指標,但沒看到大成殿步道的標示,因此走大縱走的朋友要小心錯過。 指南宮面積甚大,除了祭祀呂洞賓的正殿-純陽寶殿,又陸續完成了大成殿、凌霄寶殿、大雄寶殿、地藏王寶殿。

指南宮站: ➤ 木柵動物園

這座涼亭的高度比指南宮站再稍微高一些些,所以能從這裡看見貓纜的工作人員正在工作著,還能與纜車裡的遊客來個〝深情(尷尬)凝視〞。 迎仙亭,位於指南宮站旁,它的特色除了涼亭周圍的噴水池是一條金龍以外,在廣場的地方,還有十二生肖的石雕座椅及涼亭身後的水濂洞,都是值得一拍的場景。 指南宮站 Source:KKday|vera在千階親山步道上,會一直出現各式各樣的石燈籠,這些燈籠年代久遠,最早是源於日本昭和時代所建的產物,如果是喜愛歷史文物的朋友非常值得細細品味。 千階親山步道也十分適合拍照,就像置身宮崎駿的動畫裡,十分有意境~而一路上也會有許多針對臺北大縱走、指南風景的介紹簡介可以觀看,一點都不無聊。 Source:KKday|vera許多人到指南宮都會想要以爬山的方式進行,但指南宮貓空親山步道其實僅為臺北大縱走的一部分(臺北大縱走第七段),由許多的小步道構成,全長約1.92公里。 而實際要到指南宮,從牌樓出發,步行至指南宮的部分僅1397階石階(約1.3km),因此需要爬的地段又名指南宮千階親山步道。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