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先知本着神的話解釋神的奧祕,這種恩賜終必歸於無有。 因為有一天大家都到神跟前,那時就用不着作先知講道的來替我們講解神的話語了。
除網上版外,我們備有印刷版,盼望你能加入訂閱的行列,每天以這小書靈修,讓當中的信息能滋養你的心靈,使你常感受到上帝的安慰臨在。 這比喻也說明,信徒在恩賜上的追求,跟生命的長進有密切關係。 生命還幼稚的時候,所追求的是些比較幼稚的事情,所愛慕的恩賜,也是比較能夠叫我們在情緒上有享受的。 愛是永不止息2025 等到他的生命長大成熟之後,他在屬靈方面的追求也就更有深度了,結果必定是追求屬神的愛的長進,因為只有愛有無止境的深度。
愛是永不止息: 教會行事曆
惟在全球疫情下,郵寄時間及派遞情況仍受收件地區之防疫措施影響;「亮光文化」的營運亦不例外,大受影響。 去年夏天,我在本地一間幼兒園擔任夏令營助理,夏令營每星期舉行三天。 一羣兩、三歲的幼童稱呼我做「莉莉老師」,我們一起畫手指畫,製作水彩毛毛蟲,還在操場上玩裝扮遊戲。
- 因為哥林多教會太偏重於說方言這種恩賜,所以保羅在這裏特別提起這兩種恩賜。
- 他的仁慈、愛心、憐憫心和對周遭人的關懷是眾所皆知的。
- 按上下文看來,似乎是偏重於指真理的知識。
- 因為使人與神隔絕的是罪;耶穌基督既然擔當了人的罪,就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和平,使信的人,藉著祂的血,得以與神和好,就沒有甚麼能夠再隔絕神與信徒的關係。
- 然而,上帝也彷似那些父母,總會前來接回我們。
- 愛不是要去分析、理解、研究的,愛是要實踐具體行動去作的。
“愛是永不止息”,因為愛是永活之神的本性之一。 愛是永不止息 “神就是愛”,不是指人間的愛,而是神的愛。 愛是永不止息2025 下文用“先知講道之能”和“說方言之能”拿來跟愛比較,解釋愛是怎樣“永不止息”的。 「我當日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的:第一,就是基督照聖經所說,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林前十五3-4)這是我們信仰的核心內容,主耶穌已經死而復活,成就了救恩。
愛是永不止息: 聖經概覽課程2022-23
所以“等那完全的來到”的時候,不但不會看重今世物質的榮華,就是今世有用的恩賜,像說方言、作先知講道、或真理的知識,也都被當作是孩子的東西一樣的丟棄了。 唯有“愛”是永遠不止息的,它不單單限於對今世有用,就是到永世裏面,對神的事完全知道的時候,還是有用,所以愛比這一切都更有價值。 “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保羅沒有指出這裏“知識”的範圍,到底是屬世的還是屬靈的。 按上下文看來,似乎是偏重於指真理的知識。 到天上的時候,屬世的知識固然毫無用處,就是屬靈的知識,像我們對神的認識,對聖經真理的知識,到那時都變成沒有用處了。
- 因為那時所知道的,比今天我們竭力尋求要知道的更清楚。
- 愛有無比價值,凌駕於恩賜、知識和善行,歸納為三方面的表現:忍耐、捨己、喜歡真理,性質是無限、永不止息。
- 下文用“先知講道之能”和“說方言之能”拿來跟愛比較,解釋愛是怎樣“永不止息”的。
- 慈助會從成立之初,就已確立其宗旨為:提升信心、鞏固錫安的家庭,以及找出和幫助有需要的人。
父親迴天家的三週前,進入昏睡狀態,我知道父親離開的時間已在倒數,淚水止不住地流下。 聖經原文「愛」是用Agape的愛,指的是專屬三一上帝的愛,其實就是上帝自己。 「永不」原文的意思是「絕不、未曾」的意思,而「止息」原文的意思則是指「無效、不夠或失敗」。
她們會瞭解到,仁愛是基督純正的愛,並且永不止息。 凱西經過頭幾回的拜訪後,發現她探訪的這位特別姊妹並不識字,但是很想學習。 凱西於是主動表示願意幫助她,即使她知道這需要花時間,有耐心,並且要持之以恆。
愛是永不止息: 教會聚會所(基督徒管家)
我很喜歡這份工作,但最棘手的是早上孩子們與爸爸媽媽說再見的那一刻,不管前一天我們玩得多麼高興,還是有不少幼童不願離開父母。 我告訴那些憂心忡忡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必會回來。 愛是永不止息 到了中午,正如我給孩童們所保證的一樣,他們的父母必會到來,高高興興地迎接他們的子女。 把銅擦得閃亮當作鏡子,但那種鏡子不能把人照得很清楚。
愛是永不止息: 愛是永不止息
雖然作先知講道,在今天是工作上最大的恩賜(按職分說最大的恩賜是使徒),但有一天這恩賜會變成沒有用處,但是“愛”卻不會停止。 “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為甚麼這裏單提起先知講道和說方言兩種恩賜呢? 十四章中,保羅詳細地把先知講道跟說方言作比較。 因為哥林多教會太偏重於說方言這種恩賜,所以保羅在這裏特別提起這兩種恩賜。 雖然作先知講道遠比說方言重要,但這兩種恩賜也終必歸於無有。
人有限的智慧是無法完全理解「永恆無限」的真實意義是什麼,人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相對的也都是暫時的,有一天都要成為過去。 愛是永不止息 只有三一上帝是絕對的、是永恆長存的,也因此祂的愛才能「永不止息」。 在聖經中約五十次上帝對人應許:「祂的慈愛永遠長存」,這是何等的福份和尊貴。 我們明白天父及祂的兒子對我們的大愛,願這項知識和我們對贖罪的信心及感激能激勵我們去培養和發揮對周遭之人的仁愛。 慈助會所有的姊妹都可以滿懷愛心,明白她們微小的仁愛善舉對他人及自己具有醫治的力量。
愛是永不止息: 愛是永不止息
所謂「到底」就是超越時間空間限制的愛。 包括郵資、印刷、人事庶務等,《耕心》每月至少需支出90萬元,如果你喜愛這份小小刊物,邀請你透過捐款奉獻,幫助我們在發行經費上無後顧之憂,使眾人同享福音的好處。 上帝賜父親近九十歲的年日,他的身體向來硬朗健康,最後一年進出醫院頻繁之際,遇到了很好的醫護人員,又有家人殷勤守望,像在進行愛的接力賽,我心裡雖有不捨,但也感受到主的憐憫與看顧。 在納府早期,姊妹們到各處去找出和幫助有需要的人,在今日也是如此。 神國度中的姊妹們是靈性力量、愛心服務和熱誠奉獻的中流砥柱。 盡心盡力的探訪教師彼此探訪和關懷;她們效法救主的榜樣,去做祂所做的事。
愛是永不止息: 教會聚會所(基督徒管家)
今天我們就是主復活的見證人,傳揚主的救恩,並且在生活中經歷主復活生命的大能,軟弱變剛強。 我每天都要躺很久才能入睡,雖然父親很愛我,願在睡前陪伴我,但總是他 睡著了,我還睡不著,就這樣長期失眠到現在。 一直到去年,我才決定把助眠劑 都停掉,依靠神面對自己生命中許多的問題。 後來有人推薦,我報名了「好眠」 團體,其實我也不知要對它有什麼期望,因為我已經習慣不再有期望,走一步算 一步。
愛是永不止息: 聖經概覽課程2022-23
有些時候,當我們感到上帝離我們很遠時,就會像那些幼童一樣憂心忡忡。 然而,上帝也彷似那些父母,總會前來接回我們。 在今天的經文中,保羅給哥林多信徒寫及一些愛的特徵,提醒他們「愛是永不止息的」。
愛是永不止息: 教會行事曆
我從小就面對暴力,在還沒有記憶時就常挨保母的揍,身上總有許 多大小傷痕,我想可能是因為自己很過動,經常闖禍、控制不住自己。 後來母親 因為心疼我,把我接回家自己照顧。 但我的生活並沒有改變,沒多久母親也開始 揍我,以此發洩她的怒氣。 在安提阿的教會中有幾位先知和教師,就是巴拿巴和稱呼尼結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與分封之王希律同養的馬念並掃羅。 特此鳴謝所有允許讓歌詞在此轉載的創作人。 現誠邀各位參與,為這裡的翻譯歌詞製作首個廣東話版Cover demo,一起推動母語詩歌敬拜文化。
現在我也可以更多接納不完整、破碎的自 己,我相信神會不斷的醫治、幫助我,在這個有限、近乎結束的生命裡,完成神 要我做的事情。 神的愛是恆久不變的,不論任何環境,都不能使我們與神隔絕。 因為使人與神隔絕的是罪;耶穌基督既然擔當了人的罪,就在十字架上成就了和平,使信的人,藉著祂的血,得以與神和好,就沒有甚麼能夠再隔絕神與信徒的關係。 就是實踐保羅在前面一連十六項的宣告;什麼是「永不止息的愛」? 就是「活出基督、彰顯基督、見證基督」;什麼是「永不止息的愛」?
羅莎因為罹患糖尿病和其他疾病而身體日漸衰弱。 她是個單親媽媽,有個青少年階段的兒子。 她親切的探訪教師不僅帶她去醫院,也到醫院探訪她、安慰她,同時到家中和學校去看顧她的兒子。
愛是永不止息: 教會行事曆
就是恢復上帝原先造我們的樣式和形像,藉著聖靈活出基督並且讓基督在我們裏面活。 偉大的交響曲最後的結尾總是令人驚奇讚嘆不已,甚或曲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 保羅在愛的篇章中,最後對愛的詮釋是空前也是絕後的,這「愛」的交響曲,千古傳頌仍倍感新鮮,雖說短短的六個字,卻把真愛的價值、內涵和能力描寫得淋漓盡致,幾乎無可比擬的道出愛的真諦了。 最後,我要邀請本教會的所有婦女,要懇求有渴望能充滿仁愛這項恩賜,即基督純正的愛。 要運用妳們一切的資源去行善,為周遭的人解除痛苦並把救恩帶給他們,包括妳的家人。 艾蜜莉是個年輕的妻子,一直在尋求真理。
在艾蜜莉生病住院的一段期間,慈助會的一位姊妹凱莉是她的鄰居,凱莉負責料理艾蜜莉家人的三餐,照顧他們的嬰兒,打掃房子並安排艾蜜莉接受聖職祝福。 我目睹世界各地的探訪教師日復一日地,從事數不清的仁愛舉動,無私地施助個別的姊妹及她們家庭,滿足他們的需要,實在令我感到驚奇。 我要對這些忠誠的探訪教師說,透過這些小小的仁愛舉動,妳們是在效法救主;當妳們幫助、關懷、提升、安慰、傾聽、鼓舞、滋養、教導和鞏固妳們所看顧的姊妹時,妳們就是主手中的工具。 《靈修日程》為The Upper Room中譯本名稱,是不分宗派的靈修讀物,迄今有39種語文、79個版本刊出,中文版及中英對照版由本會「靈修日程編輯委員會」出版。 來自世界各地的作者以文字寫出信仰生活的體驗,與人分享基督的信息。
當感到絕望時,我們能夠信靠上帝,他總會伴在我們身旁。 我開始對人不信任又厭 惡,也很厭惡自己的有限和無能,但我還是相信神是愛我的。 愛是永不止息 當我們有仁愛,即使在不方便的時候我們也願意為人服務和幫助人,而且不會想要得到表揚或回饋。 我們不會等到受到指派,才伸出援手,因為仁愛已成為我們的天性。 愛是永不止息2025 當我們選擇做到友善、關懷、慷慨、有耐心、接納、寬恕、包容和無私時,我們會發現自己充滿仁愛。 另一方面,信和望在今生的價值較高,因為一切都還沒有實現,還在等待的階段,我們卻信,而且盼望,那樣的信和望是有價值的。
保羅用自己作比喻,說他作小孩的時候,所講的是孩子的話,所想的也是孩子的事,是在小孩的生命限度之內。 等到長大成人了,就把孩子的事丟棄了,因為他的生命已經進入另一個成長的階段了。 “先知所講的也有限”,先知自己所能夠領悟的原本就有限,所接受的啟示和感動也有限,他們的智慧口才也有限。
所以保羅說:“我們如今仿彿對着鏡子觀看,模糊不清”。 他在這裏所說的“觀看”,是指我們在屬神的事上,就像對神自己和神的真理,我們的認識是很有限的,好像對着一面銅鏡觀看,不能看得十分清楚。 感謝神,美華老師總是認真地帶著我們認識許多的睡眠知識;教導我們倚靠 神來面對睡眠問題、更多認識自己,並嘗試去找到失眠的原由(讓我們失眠的事 件)。 她也教我們用神的愛來包容自己的不完整,擁有更多的彈性來面對自己的失 眠和內在。 在團體中我也遇到一羣在黑夜裡的同伴,就如老師所說,這樣的同伴 真的不常見,卻是那樣的珍貴。
愛是永不止息: 教會聚會所(基督徒管家)
“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因我們活在肉身裏面,不論怎樣屬靈,怎樣有恩賜,總是受肉身的限制,我們的思想與屬靈方面的領受,都不能超過今生的限制。 無論是屬世的學問、屬靈的經歷、真理的知識,盡管我們竭力追尋,我們能夠知道的仍然非常有限。 我們一生的時光只不過是有限的幾十年而已;就算在幾十年的歲月中,吸收的知識不停地增加,我們所知的還是非常有限。 不說別的,單在神學和教會的範圍裏面,那許多古聖先賢的著作,窮我們一生的時日,還是沒有法子讀完,更談不上全部融匯貫通了。 「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林前十四1)說方言的,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講道的,乃是造就教會,我們要學習用神的話來造就、安慰、勸勉人。
但等到一切都實現了,得着了之後,信和望就沒有以前那樣的價值了。 可是“愛”無論在今生或來生,它的價值是一樣的,不會因時間空間的轉換而改變,而且還永遠不斷地增加。 所以常存的雖然有信、有望、有愛,但其中最大的是愛。
愛是永不止息: 聖經概覽課程2022-23
先知約瑟‧斯密終其一生也對人表達同胞愛和尊重,實踐了仁愛的精神。 他的仁慈、愛心、憐憫心和對周遭人的關懷是眾所皆知的。 紅磚店是先知約瑟‧斯密的辦公室和做生意的地方,我們那時坐在這間店的樓上,專心聽導遊講述福音在當地復興時所發生的一些歷史事件。 我相信這愛的描述,阿公已完全地詮釋在他對他的妻子、他的孩子、他的孫子、重孫和朋友的生活中。
並不是說我們今生有信心,來生就沒有信心;也不是今生有盼望,來生就沒有盼望了。 我們進到永世裏面還是有信心,有盼望,也有愛;但是這常存的三樣之中,最大的是愛。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十三13)因著愛,我們能夠忍耐;因著愛,我們能夠放下自己,為著別人;因著愛,我們滿有盼望,遙望那日的榮耀。 先 知 講 道 之 能 終 必 歸 於 無 有 ; 說 方 言 之 能 終 必 停 止 ; 知 識 也 終 必 歸 於 無 有 。 所以,現在已難找到純真的愛,但人內心所需要的卻正是純真的情感,那就是屬神的愛,像主耶穌愛我們愛到底的愛。
愛是永不止息: 愛是永不止息
這些教導成為慈助會賴以奠基的基本原則。 慈助會從成立之初,就已確立其宗旨為:提升信心、鞏固錫安的家庭,以及找出和幫助有需要的人。 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在全球爆發,影響多個國家的郵政服務。 我們的總代理「亮光文化」自疫情以來已盡最大的努力,靈活安排投寄方法,以使《靈修日程》可送抵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