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仲裁跟出軌一樣,會成為習慣的,這幾年重複成癮者屢見不鮮。 在科技產業工作的文組人,喜歡觀察路人,研究各類穿搭風格,熱愛接觸不同類型的文化。 目前最大的樂趣是追逐韓國嘻哈歌手與偶像,還有觀察韓國文化大小事。 當過美食編輯,喜歡各式新奇有趣的事物與食物,認為美食與旅遊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事物,透過食物是認識一個地方最快的方式。 因此,不要讓公司發放獎金,變成公式化的作業,績效表現的落差反映在獎金發放上,卻沒有太大的差別,或是無法預期的獎金暴起暴落…都容易讓發放獎金的美意適得其反。 由於2022年的農曆春節相較往年比較早,從1月29日就開始放假,因此,這次可能在1月中旬就能順利領到年終獎金了。
辛苦工作一整年,不少人都很期待領到「年終獎金」。 對此,有一名在科技業上班的網友,收到公司的年終獎金公告,他看到今年年終可領到8個月,且還有額外獎金,讓他直呼「好爽啊!」貼文一出後,引起網友熱議。 之前我們一直發年終獎金,而且發放機制制定得很民主。
年終獎金: 年終獎金該是「恩給」或是「績效」?
當時把公司的營收統一覈算,去掉成本,拿出 10 %使用發年終獎金。 明顯感覺到大家很開心,他們拿到年終獎金之後,都入股了我們內部孵化的一個項目,然後發朋友圈分享。 對高層和核心團隊,我對他們的激勵機制是期權,他們手頭有期權,都算是公司的股東,也不需要年終獎金這種激勵,看重的是公司整年的業績和紅利。 如果需要用人情來維持一家公司,那這個公司差不多可以倒閉了。 人情這個東西可能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員工是管用的,現在小孩根本不看。 95 後, 00 後需要的是一個好的環境,讓每個人都能發揮出他的能力,員工賺錢,公司也賺錢。
- 員工都是希望在公司正確地獲得高收入,但高收入也面臨著較高的價值,從公司規範營運的角度來講,很多所謂的“合理避稅”都存在不可預測的風險,因此我們選擇了正常納稅,那麼員工收入,公司股東發放股利必然會比預期降低一些。
- 但員工在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如果公司的年終獎金屬於績效獎金性質的話,就得依照比例原則發放。
- 然而在實際公司運作上,僱主與員工約定年終獎金發放方式各式各樣,依據不同之情況,員工年終獎金之保障程度亦有不同。
- 事實上,張念慈大學聯考英文只有13分,當年赴美求學,卻到餐館打工賺零用錢,還一心只想當大廚開餐館,直到看到餐館老闆三名子女,整日衣著光鮮開名車,纔打消做大廚的想法,安分讀書。
- 正值此時,軍公教人員得到好消息,行政院宣佈發放1.5個月年終獎金,預計於1月22日撥款入帳。
- 長榮員工除年終獎金外,對明年中發放的員工紅利也寄予厚望。
- 據瞭解,以公務員為例,各機關公務員的考績,訂有75%的甲等比例上限,以避免機關浮濫打考績,遭受外界批評。
除了年終獎金之外還有考績獎金,考績甲等者可以領1個月獎金,乙等者也能領0.5個月獎金,全國約有75%的公務人員可以領到最高2.5個月獎金。 考績獎金入帳時間依各機關作業時間不同,原則上會在春節前完成發放。 如果年終獎金屬於「恩惠性給予」,勞工並沒有獎金的請求權。 因此,如果在發放年終獎金前申請離職,不論員工在公司待多久時間,大部分離職員工都很難向原公司申請到年終獎金,不過特休假可以摺合工資。 若B公司於員工到職時說好薪資的結構為「保障每年年薪N個月(或含年終N個月)」或雙方於「工作規則」、團體協約中明訂達到規定的績效、成績或工作表就可領到相對應的年終獎金時,上述這類型的年終獎金也屬於「工資」,公司都應該依約發年終獎金給員工。 若是勞僱契約中沒有約定承諾保障一定金額的年終獎金,難道員工只能認了嗎?
年終獎金: Q3. 年終獎金怎麼算?可以領多少啊?
最高法院認為,如果員工請假就不能領取全勤獎金,因此全勤獎金不是工作報酬,只是準時出勤的獎勵,因此屬於恩惠性給與。 而薪資單上的項目究竟屬不屬於工資,也就是經常性給與,並不是僱主說了算,也就是說,即使僱主將薪水分割成各種名目的津貼、獎金、加給,但是隻要符合《勞基法》第2條第3款經常性給與的定義,就還是會被認定為工資。 今年獲利恐不及去年的萬海(2615),按照慣例,年終獎金要在農曆年前才揭曉,去年傳出平均約10個月,但上下落差甚大,2~18個月都有員工領到。
明天將邁入新的一年,不少人紛紛在心中許下他們的新年新願望,而對於平面設計師聶永真來說,他的新年願望就是希望麥當勞可以延長他們的早餐時間,他將這個訴求PO網後,意外掀起眾人熱議,短短23字引發1.8萬名網友暴動。 民視新聞/蕭宇珊、黃柏榕 新北市報導元旦連假第一天,新北市長侯友宜,一早就安排視察交通,緊盯市政。 年終獎金 對於2024總統大選,前立委段宜康直言,侯友宜是民進黨最大敵人,外傳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企圖拉近跟郭臺銘的關係,更被解讀是要「卡侯」,對此,侯友宜只回應,做好新北市長角色。 漢堡王臺灣宣佈於2023年1月4日起,調整部分通路餐點價格與菜單,調整後整體平均漲幅約5.8%,外送平臺售價不變。 宣佈漲價同時,菜單也會一併調整,漢堡王重新調整菜單為5大系列:分別為安格斯、重磅雙層、5吋大漢堡、經典系列、超省系列。
這導致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影響,造成很多員工去仲裁,他們的想法就是“要錢”。 這也說明,員工在利益受損時,是不可能主動去為老闆考慮的。 《所得稅法》第14條第三類:第一款薪資收入包括:薪金、俸給、工資、津貼、歲費、獎 金、紅利及各種補助費。
年終獎金: 外資2022大賣臺股1.23兆 明年持續破天荒?
「大部分人買房是用來住的,賺價差並不是主要目的,只是一個附帶利益。」中央大學兼任助理教授錢世傑,向來對於房地產和財經趨勢… 經歷疫情三年以及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狀況,讓民眾將「健康養生」列入購屋的重要考量,「健康養生宅」成為買房搜尋關鍵字,… 編按:觀察力和分析力就像幫事情抽絲剝繭的利器,從小地方去推測事情的發展、預判事情的可能性,也能讓我們讀取到「非語言」的訊息… 網路聊天對很多人來說是個難關,因為看不到臉的表情也沒有聲調變化,所以我們很難去判斷女生的情緒水位到哪裡。 擁有國民女神之稱的IU(李知恩),因為演藝事業全方位,有大批粉絲,外界對於她的感情世界更是好奇,過去雖有與幾位大咖有過誹聞,但都無疾而終。
年終獎金: 年終獎金有多少?過半民估1-3個月
資遣費:若勞工被資遣時,僱主必須給付勞工資遣費,而資遣費係以平均工資為計算基準,若給付年終獎金之時點落在平均工資範圍內,也就是資遣前6個月內者,年終獎金也會被算入平均工資內。 勞退金提撥:對於適用勞退新制的勞工,僱主必須為其提撥不低於每月工資6%之退休金,因此年終獎金若被認定是工資,應以當月月薪加計年終獎金之金額提撥6%之退休金。 加班費:在發放年終獎金當月,員工若有加班,加班費也就是延長工時工資金額的計算,必須要加計月薪加上年終獎金、三節獎金。
年終獎金: 勞動事件法對於年終獎金的發放,有什麼影響?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 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回顧日本2022年重大事件,在讀賣新聞和時事通信社選出的年度十大新聞中,前首相安倍晉三7月8日遇刺身亡一事都居首位;其他上榜新聞還包括COVID-19疫情肆虐及日圓狂貶等。
年終獎金: Q5. 年終獎金和分紅是一樣的嗎?
對於需要留任、或是個別發展的關鍵人才,應該藉年終獎金發放的機會,針對特殊表現或新的任務目標,給予特別激勵獎金,以發放股票選擇權(或分紅配股),或是獎金以分期在次年度每季發放。 陽明公司章程規定,獲利需提撥員工酬勞1%,去年金額高達20億元,考量到工作模式不同,估計每位員工約領21個月獎金。 雖然在勞基法有規範老闆有賺錢要發給員工獎金或紅利,但yes123發言人楊宗斌指出,此條法規並沒有罰則,如果員工想依此法條向老闆請求年終獎金,恐怕還是相當不容易。 只不過要留意的是,根據國稅局釋出的資訊也提到,如果年終獎金的金額超過 84,501元,公司要預先按全數金額扣繳5%稅款;而若給付金額未達84,501元,公司不必預先扣繳,而是在5月報稅季時,直接將獎金列入年度所得總額裡。 年終獎金2025 近日就有網友因為對於年終獎金的計算方式不清楚,而於Dcard以「年終試算底薪還是全薪?」為題發問,內文中他表示,「想詢問大家年終計算究竟是算底薪還是全薪?若自己在11月有調薪了,那明年算年終時適用舊薪水還是新薪水來算呢?」。 通常進入一間公司未滿一年, 只要到職超過 3 個月以上,就會有年終獎金 。
年終獎金: 生活大小事免擔心,Shopback部落格幫你搜集實用資訊
都必須納入應稅所得,中華民國萬萬稅,你身為僱員,倒是一毛也別想逃。 年終獎金 通常新進員工未滿 年終獎金2025 3 個月是領不到年終的,超過 3 個月以上會按比例計算,像是「到職天數 x 日薪」或「到職月數 x 月薪」。 蘇貞昌上午主持行政院院會時表示,感謝主計總處與財政部、地方政府全力配合,中央目前如數撥補,讓全國各公務機關人員都能順利領到薪水與獎金過一個好的新年。
年終獎金: 年終獎金全薪還是底薪
當錢發到大家手裡,多與少只是概念,但要讓員工參與到年終獎金中,讓他們體會到快樂,被達到這些目的,年終獎金才發得有意義。 我們主要經營產品是代理高級天然蘇打水,供應給大型活動、會議及高級會所。 疫情之後,大量會議取消,高級會所也停業了大半年,我們原本以為, 2020 年鐵定不會有獲利了。
年終獎金: 年終獎金要扣稅嗎?
今年9月20日起發放的「重老敬老禮金」,最高可以領到一萬元,最少一千元,初估有51萬名長輩可以拿到,… 臺灣浩鼎董座張念慈1950年出生,有生肖屬虎「行千里」的生活能力,天生直爽的性格的他,53歲就有創立3家公司的經驗,最風光的是以5500萬美元創立健康食品,四年後以1.3億美元賣給美商如新(NU 年終獎金 SKIN)集團。 事實上,張念慈大學聯考英文只有13分,當年赴美求學,卻到餐館打工賺零用錢,還一心只想當大廚開餐館,直到看到餐館老闆三名子女,整日衣著光鮮開名車,纔打消做大廚的想法,安分讀書。 中國大陸宣佈從明年1月8日起國境解封,觀光客大軍將傾巢而出,然而大陸境內目前疫情感染規模擴大,讓一些國家相當擔憂,日本開第一槍,對陸客祭出「入境快篩及航班限4機場起降」措施,但也有部分國家暫不調整。
該局特別提醒扣繳義務人按《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3類有關薪資所得之計算,係以在職務上或工作上取得之各種薪資收入為所得額,包括薪金、工資、津貼、獎金、紅利及各種補助費等。 因此,員工領取之年終工作獎金,仍屬員工在職務上或工作上所取得之薪資,應由扣繳義務人於給付時,依規定辦理扣繳。 依據內政部民國76年03月31日臺內勞字第 年終獎金 號函:《勞動基準法》第29條規定:「事業單位於營業年度終了結算,如有盈餘,……應給與獎金或分配紅利。」所稱「營業年度」,係指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 依據《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規定,工資: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 根據《勞動基本法》第 2 條第 3 款規定:工資: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
年終獎金: 年終獎金最高52個月 長榮及長榮航空回應了
但如果工作合約上載明「年薪 O O 個月」 ,公司還是應照比例給予年終 。 相對地,「恩惠性給予」就是根據這名員工的表現或業績好壞給予年終獎金,無論金額高低都並非工資的一部分,因此僱主也並沒有一定要發年終的義務,甚至怎麼發、會發多少、哪時候發放也只能以公司公佈為主。 根據保障年薪約定和發放標準的規定,我們把通常的年終獎金認定過程濃縮成兩個階段,讓大家來檢視服務單位所發給的年終,算不算是法定的工資。 如果有公司聲稱保障年終獎金2個月,法院會認為僱主與勞工已約定保障年終獎金2個月。
競業禁止之補償:依勞基法第9條之1、施行細則第7條之3第1項第1款規定,對於遵守競業禁止條款之離職員工,僱主必須給與合理補償,而合理補償之考量因素之一,為「不低於勞工離職時一個月平均工資50%」,因此若勞工離職前6個月內受領工資性質之年終獎金時,計算競業禁止補償金之平均工資時也必須將之計入。 如果勞資雙方對於年終獎金究竟是屬於勞工有權請求的「工資」? 還是僱主可以片面裁量是否給與及金額多寡的「恩惠性給與」有爭執的話,必須循民事訴訟程序由法院認定。 臺中地方法院106年度中勞小字第25號判決指出:按勞基法第2條第3款,工資: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等經常性給與。
因為我們一開始發表了年終獎金方案,發完以後,拿 8 個月的覺得他的獎勵給少了,既然公司還有錢,為什麼不再多給自己一些,給那些“廢物”幹什麼? 發年終獎金,說到底大家關心的是比別人多多少,不完全是自己拿多少。 有一年,我給所有人發了,而且趕在春節前就發了,結果年後上班第一天就有離職的。 還有一年,我給業績好的員工準備了 年終獎金2025 8 個月年終獎,表現差的人沒有。 臨發的時候,財務來找我簽字,我心一軟,又拿出一筆錢給原定沒有年終獎的員工發了 1 個月的獎勵。
不過也有網友說「大家只看年終,但都沒想過一定很累」、「這一定操爆呀,能活下來的也有資格領啦,別只看人家爽了,最累的部分都看不到」、「年終也要看是發底薪還什麼的,幾個月只是好看,實質拿到什麼比較重要」。 我自己的初心是希望員工付出努力後,能得到相應的回報,甚至在創業之初就制定計劃,每增加 100 個加盟商,員工整體薪資會提高 10 %,而且已經寫進合約了。 今年稅課收入優於預期,總稅收估計可超過預算數四千五百億元,民進黨立委昨天羣起疾呼中央「還稅於民」,喊發現金從一萬元到兩萬… 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今(27)日公佈今年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為59.12點,跌破60,較上個月下… 其他情形特殊,經洽客服專線仍無法處理解決,於退撫平臺辦理年終慰問金發放作業確有窒礙難行之機關,得報經主管機關同意(請敘明同意原因並副知本總處)後暫予排除於退撫平臺作業。 速食業者臺灣漢堡王昨(30)日宣佈,於2023年1月4日起調整部分通路餐點價格與菜單,平均漲幅…
都說“真正的高手老闆,都很擅長給員工發年終獎金”。 但高手中的高手,是那些帳上有錢還不願意發年終獎金的老闆。 深燃和八位這樣的老闆深入聊了聊,發現了關於“老闆眼中的年終獎金”的另外一面。
年終獎金: 年終獎金Q&A整理!年終獎金要繳稅嗎?什麼時候發?怎麼算?
僱主若利用勞基法關於恩惠性給與名目的規定,刻意調整薪資結構來規避勞基法規範下全額給付工資之義務,將違反勞基法第22條第2項規定,僱主將被主管機關依同法第79條第1項第1款裁罰新臺幣2萬至100萬元。 年終獎金 以上述案例來說,在為考量扣稅、健保補充費的情況下,該員工原本預估自己將領到32萬元的年終獎金,但扣除預扣的5%稅款及健保補充費後,實際入帳金額將為30萬633元。 舉例來說,小明月薪5萬元,今年年終獎金2個月,若領了10萬元,就會被預扣5%,也就是5000元。
如果員工和僱主有其他型式的約定,如:年薪保證或在職必領..等等之類的,就必須發放。 整理最高法院100年度臺上字第801號民事判決(判決日期:民國100 年05月26日)略以:《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規定:「工資,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 該所謂「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者,係指符合「勞務對價性」而言,所謂「經常性之給與」者,係指在一般情形下經常可以領得之給付。 判斷某項給付是否具「勞務對價性」及「給與經常性」,應依一般社會之通常觀念為之,其給付名稱為何?
全劇共有四個單元,風格迥異,各自以令人匪夷所思的火車出軌案外案、聞之喪膽的滅門血案、不寒而慄的校園兇殺案、與冤獄刑求案作為主題展開。 但四個單元的時空背景,都同樣設定在2000年前後的臺灣。 主創團隊聰明且靈巧的以那段在經歷了千禧年的動盪不安、九二一大地震、SARS疫情的衝擊和傷痛的歲月,加上當時普遍低迷的大環境中,種種人事物的無奈、躁動的情緒,作為劇情的催化劑。 想必只要是對2000年前後印象深刻的觀眾,感觸都會更加深刻。
年終獎金: 年終獎金領超過「這金額」,除了要被扣稅還要繳補充保費!
所以在法律實務上,當勞工與僱主發生糾紛,而依法向僱主主張權益,例如請求僱主付資遣費的這時候,薪資單上的各種項目是否屬於經常性給與,就會成為爭辯的重點了。 外傳長榮年終獎金今天入帳,有媒體報導今年員工年終獎金約領到45個月,但也有一說最高到52個月,但無論如何皆比去年的最高40個月優,同時也改寫上市櫃年終獎金的紀錄。 對此長榮僅回應,年終獎金一向依營運績效及員工個人表現核發。 〔記者王憶紅/臺北報導〕長榮海運(2603)繼去年發出40個月的年終獎金後,今年再豪發45個月以上的年終獎金,雖不如市場之前傳出的60個月,但也再刷新高,只有長榮可以挑戰長榮。 對於年終獎金一事,長榮指出,無法證實,並重申公司年終獎金一向是依公司營運績效及員工個人表現核發。
第二種作法則是保留一部分的金額在年終時發放,舉例而言,如果僱主在勞工到職時約定保障年薪14個月,並保留其中兩個月的薪資在年末發給,這時候該兩個月的薪資屬於勞資雙方議定工資的其中一部,當然就屬於工資的性質。 四、但公司如與員工之間,於約定勞動契約或訂定工作規則或簽定團體協約中明定「年終獎金」的發放標準及發放時間,其性質就屬工資之「經常性給予」的一部分,公司即有依勞動契約、工作規則或團體協約據以履行之義務。 陳信瑜說,依勞動部相關函釋,法律雖無規定年終獎金的相關發放要件,勞僱雙方可自行以契約或工作規則等方式約定,但不可以針對申請育嬰留職停薪之員工另為不利處分;若員工於育嬰留職停薪前已符合年終獎金之領取要件,就算約定發放年終獎金之日期在育嬰留職停薪期間,僱主也要依約定發給。 另外員工於育嬰留職停薪期間雖無出勤,但僱主仍可按其年度出勤狀況依比例發給年終獎金。
年終獎金: 年終獎金公告曝光!科技業男收信一看竟嗨翻 狂喊:好爽啊
《勞動基準法》第22條第2項規定,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 年終獎金2025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AY是我的好朋友,擔任服務業小主管,因為績效良好,跟我說領到三個月年終,開心的不得了,於是偷偷跟我說一個祕密,說她的同事只領到一個月,氣到準備閃人,她在一旁竊喜,故作姿態,演演戲,我相信這一定是年末各家公司上演的場景,結果就像放榜,幾家歡樂幾家愁。 由於僱主給付的年終獎金若被認定為是「工資」,將牽動加班費、勞保、健保投保級距、勞退金提撥、資遣費、舊制退休金計算、競業禁止補償金及職災補償金數額,已如前述,影響所及,將使僱主估算用人成本與實際須負擔的法定義務產生很大落差,更容易引起勞資爭議,不可不慎。 勞保、健保投保級距:勞保保險費及健保保險費均依被保險人當月投保薪資級保險費率計算(勞保條例13條、全民健保法第20條),因此若年終獎金計入工資者,將影響勞保、健保投保級距及勞僱雙方應負擔之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