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碗冰的誕生是以心地日常的店狗-豆花 為發想的,我曾經遇過一次,的我可能長的太壞,差點被咬了一口。 在臺灣找到了讓自己心中平靜的土地,專心過好每個日常,蔣雅文從店名到商品,一一投射自己的身分變化與故事,也讓旅人造訪選物店時,豐富了故事的厚度。 找到『心地日常』後,一腳踏進小庭院,在綠意盎然中的前方是一座塗上藍綠色的老屋子,雖然有重新粉刷過,但還是帶著那歷史的痕跡。 座位分成兩區,靠近出入口是一排椅子區,而我們人數較多被安排到有著木頭大桌子的和式坐位區,脫了鞋子踏上木質地板,我們一邊談笑,一邊愉快的享用甜點。 開放式空間沒有冷氣,但喫了冰凍的甜品,躁動的心情也慢慢的靜下來,後竟然也不覺得熱,甚至還能感受到一絲絲的微風吹過,外頭綠樹搖曳,十分舒服。 現場有介紹他們的酒釀是每日限量手工製作,是把蒸熟的糥米飯加入酒麴發酵而成。
這一區的餐盤相當精緻,花樣也很有特色,每一款都有不同風貌,值得細細品味,哈哈當然也讓人超生火,莫名掏出錢包了XD。 心地日常 心地日常2025 喜歡逛餐盤或是有在收集小碟子與盤子的朋友很適合來逛逛挖寶喔~除了餐盤外,還有許多小農產品、文創禮品與生活雜物都是知名的在地品牌。 心地日常宛如一間日系雜貨店,有許多小物和特色文創商品等著大家來挖寶,身處其中真的有種漫步日本小店的異國氛圍。
- 老闆娘蔣雅文說,「人家說,店是老闆的一個縮影。所以我覺得一家店就會反映出,那個老闆他那一陣子,到底處於怎麼樣的一個狀態。」參觀選物店最迷人之處,就是感到自己一腳踏入了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欣賞品味他人經歲月淘選出來的物件,並心甘情願沉浸在那樣特殊的氛圍之中。
- 我前往的時候,店內已接近滿座,於是我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心地日常目前供應三款冰品,我喜歡心地日常的冰品是因為他們會依照時令季節推出不同口味的冰品,然後招牌酒釀與手作湯圓依舊品嚐得到。
- 在部落格分享文章是一種樂趣,希望藉由豐富圖文旅遊食記讓更多人愛上臺灣美食跟日本韓國旅遊。
- 花蓮市美食「心地日常」,這是一間花蓮地區非常夯的特色小店,更是熱門的IG打卡點!
- 酸甜的酒釀甜湯,裡面也有幾顆Q軟的白玉,可是我和朋友們還是習慣傳統酒釀蛋湯圓的喫法,也就是將蛋打散煮,因為分開的喫法讓我們覺得不大契合與習慣這樣的味道。
- 座位分成兩區,靠近出入口是一排椅子區,而我們人數較多被安排到有著木頭大桌子的和式坐位區,脫了鞋子踏上木質地板,我們一邊談笑,一邊愉快的享用甜點。
位於赤峯街上的「心地日常」除了販售每日手工製作的白玉湯圓之外,也是間同時有販售生活雜貨的小店,簡單明亮的店面很有文青感,店外觀以白色木質調來呈現,室內的桌面上則是貼上了色彩繽紛磁磚,炎熱的夏天最適合來這裡點一碗冰,望著窗外感受美好的一日。 小黑板上簡單寫了三個品名:桂花酒釀白玉雪花冰、熱桂花酒釀蛋甜湯,以及港式紅豆沙酒釀抹茶冰,而店內也會因應時節,不定期供應精彩的季節限定選擇。 宜蘭是許多人在安排週末放風行程時會選擇的目的地,在走訪各個景點的空檔、或是想找個地方坐下來和朋友聊聊天或是放空時,相信以下幾間咖啡廳會是非常好的選擇。 可以坐在店內一邊喝著咖啡、喫著甜點,一邊欣賞窗外的景緻,享受悠閒的生活步調。
心地日常: 心地日常有限公司
『心地日常』是香港藝人蔣雅文開的小店,除了有桂花蜜酒釀丸子雪花冰、酒釀小丸子水波蛋…等冰品甜湯外,也有手作雜貨服飾可以選購,還有老屋子散發出的復古懷舊風味,只有來這才品嚐的到。 心地日常 – 臺北店位於捷運中山站附近的赤峯街巷內,這個昔日的打鐵街,近年來吸引不少文創商家的進駐。 而在拜訪之前就曾見過心地日常花蓮店的報導,而在臺北開分店後,就迫不及待來拜訪。 Alina 愛琳娜 臺灣美食部落客 喜歡日本韓國自由行;愛美食更為旅遊而狂熱。 在部落格分享文章是一種樂趣,希望藉由豐富圖文旅遊食記讓更多人愛上臺灣美食跟日本韓國旅遊。 心地日常有著舒適寬敞的空間,雖以文創商品為主,但店家販賣的雪花冰也令人著迷,從花蓮來臺北駐點,讓赤峯街多了一間冰品店,也多了一絲生氣。
- 手工湯圓是包含在雪花冰中,因為有單獨拍照所以獨立出來,湯圓中心凹陷的形狀就像是湯匙,吸收雪花冰與酒釀後風味更加豐富。
- 文青風的雜貨屋,目前除了雜貨用品外,也提供桂花蜜酒釀白玉雪花冰、熱桂花酒釀蛋甜湯這兩種餐點,店內也有舒適寬敞的內用桌位區。
- 『心地日常』是香港藝人蔣雅文開的小店,除了有桂花蜜酒釀丸子雪花冰、酒釀小丸子水波蛋…等冰品甜湯外,也有手作雜貨服飾可以選購,還有老屋子散發出的復古懷舊風味,只有來這才品嚐的到。
- 空間明亮,用有溫度的復古老件、木頭桌椅、磨石子地板打造,裝潢樸實簡單,充滿親切感。
- 花蓮|心地日常▲店主人與爸爸媽媽一家人來自香港,除了帶著香港腔調的口音之外,這裡融合了臺灣復古氣息。
- 在臺灣找到了讓自己心中平靜的土地,專心過好每個日常,蔣雅文從店名到商品,一一投射自己的身分變化與故事,也讓旅人造訪選物店時,豐富了故事的厚度。
說到花蓮特色冰店,我們私底下會推薦給朋友的必訪名單一定有「心地日常」,從原本在美崙的老房子到現在博愛街區的鐵道行人專用區旁的二樓小空間,裡頭氛圍與甜品總是那樣的讓人記憶深刻。 這是使用純蔗糖片熬煮而成的港式紅豆沙,每一鍋紅豆沙都經過慢火熬煮超過兩個小時。 港式紅豆沙的口感比起臺式紅豆湯來得濃稠綿密,蔗糖片帶有天然的清甜香氣,紅豆則有著未經研磨的厚實口感,搭上細緻的抹茶雪花冰,還有溫潤可口的酒釀及Q軟的白玉湯圓,喫來甜而不膩。
心地日常: 心地日常環境
花蓮市美食「心地日常」,這是一間花蓮地區非常夯的特色小店,更是熱門的IG打卡點! 來到心地日常,可以在日據時代留下的老屋建築內品嚐好喫的甜品,夏天販售桂花蜜酒釀雪花冰,冬天則有溫熱的酒釀手工湯圓! 心地日常2025 文章內有店家地址、電話、營業時間、完整菜單價目表menu供參考。 由香港歌手蔣雅文開設的「心地日常」,花了半年的時間尋覓地點,最後選定了花蓮眷村裡的一棟老屋。 房子面積不大,取名「心地」,寓意這裡是能讓心安定下來的一塊土地,開始了手作服飾的經營。
表面是抹茶雪花冰並淋上草莓醬,裡面藏著的是許多的紅豆泥,紅豆非常地香,配上比較不甜的抹茶雪花冰,搭配起來口味很剛好。 查了一下心地日常的資料,原來是以前香港歌手蔣雅文父母開的店,難怪老闆帶著濃濃香港口音,心地日常的正門要從博愛街與自由街中間的小巷子進去,店面在二樓,還被綠蔭環繞,白天來的話光線好應該更美。 平日來舒服許多,沒有喧囂吵雜,人比較少,不限時,點上喜愛的酒釀雪花冰和閨蜜度過一整個下午,是幸福的。 美國面臨缺電危機,讓越來越多企業, 投入一種叫做「虛擬發電廠」的領域,也就是從大眾的生活中取得電力,包括電動車、電熱裝置等,也讓這些投資的企業當中,不乏知名汽車大廠,因為美國的電動車銷售,正爆炸性成長。
心地日常: 捷運麟光站 ‧ 香.甜生活 La Vie Friande
花蓮美崙附近的傳統冰店-心地日常, 不僅有好喫的桂花蜜酒釀雪花冰, 藏在巷弄中的日式老宅也非常有味道! 在花蓮的IG上很熱門的打卡美食-心地日常,其白玉與抹茶白玉的模樣很可愛,吸引不少人前往,現在在臺北赤峯街也有分店了。 文青風的雜貨屋,目前除了雜貨用品外,也提供桂花蜜酒釀白玉雪花冰、熱桂花酒釀蛋甜湯這兩種餐點,店內也有舒適寬敞的內用桌位區。
心地日常: 捷運中山站 ✿ Gt Antique Cafe ✿ 隱藏版文書氣息咖啡廳~司康超好喫!!
從來沒喫過這麼好喫的雪花冰,放入嘴巴裡不會像水一樣融化,而是滿滿的濃,純,香,口感超級綿密,排斥酒釀系列甜點的… … 藝人經營副業,總是有成功也有失敗,但只要能成功經營下去的店,總有一些人喜歡冠上「藝人賺很多錢→所以能開店→因為名聲所以大賣」這樣的模式,但這樣的經驗法則,在「心地日常」可說是一點都不適用。 這狗狗小心不要隨意摸他,因為我摸他,他反而要咬我,我不知道他是跟我玩還是真的要咬我,但他其實也不會兇,就是坐在那邊陪的老闆娘工作,很可愛,但就是不要隨便摸他,心地日常這個冬天也是很讓我有記憶點的,下次經過別忘了,嚐嚐他們的冰品喔。 心地日常 我熱愛杏仁茶,那一股味道實在讓我著迷,但大家普遍都不愛這味道,杏仁湯喝起來溫和且不嗆鼻,我覺得是那種舒服的口感,搭配店家招牌白玉,喫起來很溫潤順口。 心地日常 『心地日常』除了是家冰品甜湯店外,老屋子內也有服飾鞋子、手作小物…等雜貨,原來他也是間設計小店,復古中多了一絲懷舊情懷,聽朋友說是香港藝人蔣雅文開的。
心地日常: 心地日常-臺北店x魔王 臺北大同區 換了新址的心地日常 三訪依舊讓我很喜歡他們的雪花冰 捷運雙連站 內文有店家資訊
手壓湯圓中間的凹槽看起來像是湯圓的酒渦,可愛極了,把冰跟酒釀放到凹槽裡一口吃,Q彈的口感配上甜蜜滋味,層次豐富。 在這裡不需要拘束,像是來到朋友家一樣,盡情享受這個空間的悠閒感。 蔣雅文,一個名字經常活躍於討論區的前英皇歌手,由她因為家計成為歌手,再從認清目標後的勇敢引退,再到臺灣以工作居留創業,直到今天一手一腳在花蓮創立屬於自己的個人品牌,一個一個人的工作室,不為名,不為參展,只為了活得開心的理念而在異鄉默默的努力。 當我得知蔣雅文在花蓮開了屬於自己的「心地日常」,就決定親身飛到臺灣做專訪,希望藉著蔣雅文的嘴巴和走過的路,向大家展示另一種活著的快樂和生存的意義。 喫完午餐,就是甜點時間,旅行總是這樣在喫喫喝喝中度過 來到老屋改建的「心地日常」,這間小店是香港歌手蔣雅文退出演藝圈後,移居到花蓮所開設 販售自家的手工品,是間 …
心地日常: 赤峯街 x 心地日常:臺北IG.臺北instagram打卡* 因為花蓮認識它,卻在臺北赤峯街上終於喫到它啦!好好喫的酒釀湯圓冰,非常少見也非常經典~
有桂花蜜酒釀丸子雪花冰、銀耳雪蓮酒釀小丸子、草莓醬雪泥、酒釀小丸子水波蛋、酒釀芋頭小丸子…等冰品甜湯可以選擇。 牛奶雪花冰淋上甜而不膩的桂花蜜,一旁是圓潤可愛的手工小湯圓,手揉的Q彈口感搭著酒釀雪花冰一起入口是夏日的一大享受。 手工湯圓是包含在雪花冰中,因為有單獨拍照所以獨立出來,湯圓中心凹陷的形狀就像是湯匙,吸收雪花冰與酒釀後風味更加豐富。 湯圓直接喫是Q軟的狀態,如果直接到冰上則換轉換成Q彈的口感,大家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與雪花冰搭配享用。 我們習慣是挖一口雪花冰挖點酒釀,再一同放入口中,感受牛奶雪花冰慢慢融化散發出的奶香與桂花蜜的甜香,最後是帶點微微微酸味與酒香的酒釀殘留在口中。
心地日常: 有酒窩的湯圓!「心地日常」上海老味道
終於寫到這間我很喜歡的「心地日常 花蓮店」 超復古老宅風,招牌是酒釀桂花冰! 心地日常餐點不多,除了招牌酒釀蛋甜湯跟桂花蜜酒釀白玉雪花冰之外,最近多了一款限定的-草莓抹茶牛奶白玉雪花冰,我非常幸運點到了,另外店內有低消一人70元,當天我點了一份冰品,與一碗熱甜湯,熱甜湯因為裡面有一顆半熟蛋,所以我請店員不要放。 心地日常│花蓮隱藏巷弄間的美食│花蓮特色冰品│花蓮旅遊必訪│花蓮必喫特色甜品 心地日常 光看名字還真的搞不清楚這裡是賣些什麼的?? 心地日常花蓮店是目前是由蔣爸及蔣媽經營,招牌的酒釀是蔣媽在上海的家鄉味,把酒釀結合湯圓及雪花冰,令年輕人也能體會這傳統的美味。
心地日常: 花蓮| 心地日常 : 超美漸層火山爆發冰、人氣必點桂花蜜酒釀雪花冰!花蓮人氣復古老宅冰店
雖然是在花蓮市發跡的心地日常本店,卻在臺北赤峯街紅起來,網路上討論度非常熱烈,現在赤峯街分店停業了,又回歸花蓮本店。 有趣的是,眼尖人都會發現,「心地日常」的湯圓中間都有個凹洞,問起原因,她笑說:「這是外婆留下來的傳統,因為外婆覺得中間那個凹洞可以盛著湯汁,喫下去的時候更滑順更好喫。」據悉,這種作法也跟日本的白玉作法類似,可說是先人所留下來的智慧。 我不是美食家 更不是名嘴 我只是愛喫愛旅遊愛分享 ,因為喜歡紀錄生活,所以才開始紀錄自己走過的地方,旅行過的景點,品嚐過的美食,希望你們會喜歡。 ▲七月的花蓮實在是太熱了,我們四個人來到心地日常點了三份桂花蜜酒釀雪花冰,大家想喫的都是一樣的,所以就沒有點其他的品項多方的品嚐。 花蓮冰舍雪花冰主要販售挫冰及豆花,豆花是純鮮奶手工製成口感非常綿密細緻,因為是鮮奶做成的所以多了一份奶香,挫冰的選料都是以當季盛產,新鮮蜜製的水果,小編最喜歡它的洛神花冰,一般坊間不常見到的洛神花加入冰品酸酸甜甜的,夏日怎可少了這一味。
心地日常: 心地日常-從花蓮開上來臺北的冰店!赤峯街內的驚喜,來碗桂花蜜酒釀雪花冰吧!QQ湯圓好好喫! 赤峯街美食/赤峯街甜點/中山站甜點/中山站冰品
以臺灣盛名的牛奶雪花冰,加上手工白玉丸子,份量不少的酒釀,最後淋上桂花蜜糖。 這雪花冰入口即化的清涼感,嚥下時桂花蜜的清新一下就散發了出來,同時搭配Q軟的丸子或是鬆軟的酒釀,都讓這冰品顯得高雅細緻。 味道濃烈的酒釀遇上桂花蜜有了中和的效果,酸甜滋味在嘴裡上演著,有著奶香味的雪花冰也因為桂花蜜多了一層甜滋滋的口感,喜歡。 等等有名的美食店家都讓赤峯街有了更多人潮來往,赤峯街交通方便,鄰近捷運中山站及雙連站,許多店家都是散步即可抵達,適合悠哉逛街的臺北地區。
心地日常: 花蓮下午茶、冰品推薦
心地日常 – 臺北店則是由蔣家姐妹經營,結合文創想法開創出一番不同於演藝圈的新事業。 赤峯街「心地日常」人氣桂花蜜酒釀白玉雪花冰別錯過炎熱的夏天最適合來這裡點一碗冰,望著窗外感受美好的一日。 花蓮|心地日常▲店主人與爸爸媽媽一家人來自香港,除了帶著香港腔調的口音之外,這裡融合了臺灣復古氣息。 空間明亮,用有溫度的復古老件、木頭桌椅、磨石子地板打造,裝潢樸實簡單,充滿親切感。 非常喜歡這家人散發的氣息,即使第一次來也會愛上蔣爸蔣媽的親切感。 我前往的時候,店內已接近滿座,於是我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心地日常目前供應三款冰品,我喜歡心地日常的冰品是因為他們會依照時令季節推出不同口味的冰品,然後招牌酒釀與手作湯圓依舊品嚐得到。
心地日常: 心地。日常 (已搬遷) 的外帶/外送服務
後來又加入了父母手作的家鄉味酒釀和湯圓,夏天賣酒釀丸子雪花冰,冬天煮酒釀湯圓,成為花蓮熱門的文青風打卡景點。 目前花蓮店由兩老經營,除了酒釀湯圓之外也販售手作雜貨;蔣雅文則和妹妹兩人在臺北開了二店,將「家」的味道傳承到了臺北,每日限量製作酒釀甜點,同時也是一家美食生活選物店。 心地日常是港星蔣雅文把父母在上海的家鄉味呈現在冰品內,帶著酒釀的香醇芳香,不一樣的冰品,先從花蓮發跡,接著來到臺北饒富文青氣息的赤峯街展開了第二家店。 經由多次拜訪,蒐集到店家經典的桂花酒釀白玉雪花冰、熱桂花酒釀蛋甜湯,創新的抹茶紅豆雪花冰及帶港味的楊枝甘露酒釀雪花冰,一口氣介紹給大家。 因為店主人大有來頭,是香港人氣藝人蔣雅文,來到臺灣旅行後愛上了花蓮的人文風情,於是把家人接過來生活,就這樣移居臺灣花蓮,也把家傳的酒釀冰品帶來花蓮。 選擇距離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步行只要5分鐘的舊鐵道旁日據時代老屋,賣起獨家風味的酒釀湯圓,招牌「桂花蜜酒釀雪花冰」讓每個來過的客人印象深刻,豬飛就是被這碗酒釀雪花冰被圈粉的!
心地日常: 旅遊必備 省錢小幫手
這週三,2023北美年度風雲車大獎揭曉,三大類別的獎項中,有兩項是首次由電動車奪得,一起來看看。 我爸爸是個畫家,個性很內向,都沒有很多鄰居朋友,是那種會令人覺得那家人很奇怪的類型。 因為我爸爸是畫畫的,所以他的藝術家脾氣很厲害,他的生活作息跟正常人是完全反過來的。 以真誠溫暖的筆調紀錄各地風土民情,不受限南方的所見所聞,也分享頂港風景。 2019年夏天開始書寫旅遊部落格,有點難定義是否單純為旅遊部落客,除了寫文章、拍照攝影、與友人一起出版刊物、參與地方策展或辦活動,做自由接案者能賺錢的事情,也做有趣的事情。 心地日常原本是開在美崙的冰店,舊址原本還在家附近而已卻從來沒喫過,後來朋友提起這家冰店說最近好像很夯…
使用花蓮圓糯米發酵製成的酒釀具有養生的功效,不含酒精且香氣十分迷人。 店內的座位,有質感的長木桌,靠近廚房的空間,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搓揉心地日常的湯圓,認真的模樣讓人直覺~這裡的湯圓一定很好喫。 走入「心地日常」,簡單清爽的架子上陳列著琳琅滿目的雜貨,有在斜射陽光下曖曖發光的瓷盤、五顏六色的瓶裝香料、有著迷人設計感包裝的小農商品、質樸溫潤的木製廚具,還有清新可愛的袋子等等。 這些雜貨雖然型態顏色各異,但背後卻有個共同邏輯,那就是用輕鬆態度看待生活,用手的撫觸、貼近土地的味道來療癒自己。 老闆娘蔣雅文說,「人家說,店是老闆的一個縮影。所以我覺得一家店就會反映出,那個老闆他那一陣子,到底處於怎麼樣的一個狀態。」參觀選物店最迷人之處,就是感到自己一腳踏入了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欣賞品味他人經歲月淘選出來的物件,並心甘情願沉浸在那樣特殊的氛圍之中。
一棟古色古香的花蓮日式老屋, 藏有美味的道地港式甜品, 那是香港歌手蔣雅文父母的家傳祕方, 香甜清涼的桂花蜜酒 … … 雪花冰淋上桂花蜜再放上酒釀,一旁還附上手工丸子(手工湯圓),這雪花冰看起來就好好喫的樣子,難怪 心地日常2025 IG 上這碗雪花冰那麼多人在打卡。 曾經喫過帶著濃濃的酒味又酸又嗆的酒釀,在那之後好長一段時間對酒釀帶著負面印象,而心地日常的甜酒釀口感溫和,味道是微微的酸氣摻著淡雅的甜味,質地柔軟甘醇,我想是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的的美味酒釀。 只知道那一盤盤宛如走進日式冰店的冰,顏色樸實、餡料簡單,卻散發著讓人印象深刻的掛念。 在堆得如小山般高的牛奶雪花冰旁加入蔣氏家傳酒釀,淋上桂花蜜,與五顆手工湯圓一同上桌。
建築物位在博愛街上,外觀充滿了老屋風情,一樓是另一家手做商品專賣店,要品嚐心地日常的雪花冰請繞道後面入口處喔。 新址的心地日常位在赤峯街71巷2號,不像舊店隱密在巷子內,新的店只要沿著赤峯街走過來便會明顯看到,從雙連站過來比較快一些,外觀是棟潔白的建築,門口寫著心地日常,說真的新的店確實比較吸引人注意且亮眼。 花蓮美崙地區民德三街的小巷弄內,座落於一羣老屋子當中轉角處的『心地日常』,位置有些隱匿並不好找,但說到特徵的話,就是老屋子旁有一片可愛的動物塗鴉牆,也是現在 IG 上最夯的打卡地點。 那天我們花了一個白天的時間在走在這聽過,卻第一次來過的赤峯街 … 我們知道還有很多小店吸引著我們,但留下那些下次再來的誘因,其實也很不錯。 多次拜訪心地日常 – 臺北店,對於經營不是很大眾化的小農商品、伴手禮等,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蔣家姐妹以自家的家鄉味吸引更多人來此拜訪這特別的小店,可以見到其用心之處。
心地日常: 心地日常-臺北店X魔王 臺北大同區 冬天在冷 也要喫冰 期間限定草莓抹茶牛乳白玉雪花冰限量推出 捷運中山站 內文有店家資訊
日本冰品專賣店,店家以獨特的創意發想成創意刨冰,最受小朋友歡迎的超可愛的八重彩熊君剉冰,外型就像一隻小熊的頭,超級療癒! 一碗冰裡頭有許多用心設計的口感細節,冰品不只好看好拍又非常好喫,讓人有一秒到沖繩的感覺。 心地日常 心地日常2025 花蓮一直是國人國內旅遊的首選,交通便利、山明水秀,這裡有山景、有海岸、更有原住民風情,是紓壓放鬆的好所在,夏日炎炎的天氣,來趟花蓮遠離塵囂之行,花蓮美景、花蓮美食,都是令人留連忘返魂牽夢縈的2023花蓮冰店推薦名店,讓你到花蓮又多了一個消暑的好地方。 店主人與爸爸媽媽一家人來自香港,除了帶著香港腔調的口音之外,這裡融合了臺灣復古氣息。 「心地日常」代表著用稀鬆平常的心情度過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把上海家鄉味完美體現於甜點冰品中,值得細細品嚐。 淋上香甜桂花蜜的雪花冰綿密滑順,入口即化,嘴裡散發淡淡的桂花香氣,酒釀是來自上海家鄉味,口感顆粒分明沒有酒精,小朋友也可以喫。
心地日常: 【花蓮】悠遊漫步花蓮概念商店「心地日常」
老闆雖然上了年紀,但絕對是型男無誤,嗓音帶著低沉卻渾厚的磁性,是個藝術家,在香港以教畫為業,夫妻兩人來到臺灣賣起甜品,態度也是從容不迫,在這裡喫冰,彷彿到了別人家裡做客,主人用心為你刨製一碗家傳祕方桂花蜜酒釀…. 一旁還有一張咖啡的菜單,販售拿鐵、美式以及阿芙佳朵,還有一個小板子上寫著「酒釀味噌湯醉雞腿拉麵」,這道料理聽起來好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點看(XD)。 ▲店內的黑板上寫著目前供應的餐點,冰品有桂花蜜酒釀雪花冰、酒釀銀耳雪蓮甜湯,熱的則有酒釀小丸子水波蛋、柚子茶巧克力湯圓、酒釀巧克力湯圓。
心地日常: 心地日常 花蓮店 的推薦菜色、菜單
花蓮|心地日常▲建築物位在博愛街上,外觀充滿了老屋風情,一樓是另一家手做商品專賣店,要品嚐心地日常的雪花冰請繞道後面入口處喔。 心地日常 臺北市一名董姓慣竊,平時沒事就搭著捷運四處晃,故意選在人潮眾多的車站,趁機偷走商圈店家的現金、手機,或尾隨旅客摸走皮夾、包包等物。 日前北市刑大發現董男又因為竊盜案件,遭到臺北、新北、臺中等地檢署共發布4條通緝,循線將人查緝到案,警方表示平時他們對於轄區內167名慣竊行蹤都有掌握,只要發現他們再度涉案,便能立即逮人,尤其在春節年節前,將持續加強防制竊盜。
心地日常: 分享此文:
而用的是花蓮栽種的糥米,加上上海外婆家學來的手藝,每一缸酒釀從浸泡、蒸煮到發酵,全程掌控適合的溫度 及濕度,需花上50個小時才能完成。 , 就知道若附近可要每條巷弄走走逛逛,就可發現一些新奇有創意的小店,而心地日常就藏在一些五金零件商之間。 水果做成的果乾、花草系列的果醬及各式茶品在這都可看見蹤影,如果在臺北想買伴手裡,這裡也是可以參考的地點之一,很精緻的伴手禮。 珍珠奶茶雪花冰主體為,淋上煉乳和芝麻粉珍奶口味的冰,底下有許多大顆的珍珠,並附上一球非常濃鬱的泰式奶茶冰淇淋。 心地日常是老房子改建的,還保有原來的建築樣貌,空間很大,店裡不少復古老物件裝飾,有一般座位也有拖鞋的榻榻米位子。
奶茶雪花冰的味道很濃鬱,口感相當綿密,加上因為有芝麻粉,因此喫起來非常香,不過,口味算是偏甜一點,。 店家以花蓮最為自豪的牧場自產鮮乳為冰淇淋的基底,搭配花蓮鳳林純淨甘甜的水源,三立冰淇淋由此而生 有鮮奶、榴槤、南瓜、酪梨、蜂蜜..等口味的冰淇淋,更把黑糖、芒果、鮮乳等各種天然食材加入剉冰裡,讓冰品更有趣,您可以試試它的榴槤冰淇淋,很香很濃,就像真的在喫榴槤一樣。 店家自製手工冰淇淋及特殊口味冰品,冰淇淋濃、純、香、天然、無添加是他們標榜的宗旨,經常推出特殊口味的冰品,青梅冰是市面上少見的冰品,酸酸甜甜瞬間降溫解渴,依季節特產變化冰品及冰淇淋的口味,推薦給崇尚天然無添加的您。 臺灣星巴克首間社區共榮門市(Community Store)於1月5日在花蓮臺泥DAKA園區內的花蓮和平門市正式開幕。 為響應此全球計畫,門市內過半數夥伴為花蓮原住民族,咖啡圍裙更縫上部落圖騰織布,並邀請泰雅族、魯凱族藝術家在店內創作多項藝術裝置,同時提撥一定比例門市營收予深耕在地的慈善基金會,投入當地急難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