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山線形公園,原臺北捷運中山雙連段線形公園,為臺北市中山區、大同區交界處之臺北捷運中山站及雙連站之間的綠地廊帶,全長約500公尺、寬度約25公尺,中山地下街中山至雙連段上方平面層,是1990年代臺鐵淡水線改建地下化捷運後,於雙連至建成街區留下的帶狀公園。 臺北捷運公司配合臺北市政府城市博物館政策,2018年1月起施工改造進行整建翻新,並命名為心中山線形公園,2019年11月啟用。 隨着城市的不斷發展,該帶狀公園恰巧在其中成爲特殊的存在,向南可延伸至臺北車站、博愛特區,向北則是可至圓山、士林,並與一旁香火鼎盛的文昌宮和傳統市集周遭環境結合,可望碰出與南段截然不同的街區生態。 設計以「打造市中心中市民的山」爲理念,透過「山」這樣一個每個人心目中共有卻又模糊的概念,設計一個只有城市居民能夠享受的特色廊道,讓市民可以穿梭其中。
- 名古屋臺所是赤峯街相當有人氣的餐廳,營業時間一到,店外宗ˇ是大排長龍, 店裡最出色的是漢堡排與先羽,坐在戶外用餐是這裡的最大亮點。
- 在校方強化美感校園與減法美學的思維下,設計將校園內的候車亭進行改造創新,對使用者而言,這座候車亭承載的,不只有單純的候車功能,更蘊含交大人的情感與對未來生活方式與生活美學的期待。
- 由於臺中位處臺灣的中心位置,鐵道的接通讓臺中市成爲臺灣各類產業、物業、服務與文化的流通中心,猶如今天最時興的網絡、宅配、物流業,讓臺中市不靠臺北的政治資源或是高雄的工業資源,卻能靠服務型商業及小型工業竄升爲中颱灣最大都市。
- 臺北捷運東區、中山地下街串聯重要的捷運車站,提供多元化的商品、百貨及餐飲等服務,而串聯捷運中山站及雙連站間的中山地下書街,提供愛書人更明亮、舒適、豐富的閱覽及購書休閒環境,也是全臺最長書街。
活動當天於市集攤位消費滿新臺幣100元,即可獲得1點,集滿3點可至服務臺參加抽獎;當日可累積,不限抽獎次數,買越多抽越多,獎額有限,抽完為止。 外觀為白色的2層樓西洋建築,廊柱為希臘柱式,風格似美國南方殖民風格,內設光點電影院,有88座位。 「光點.珈琲時光」咖啡廳,在庭園邊老樹旁,「光點.生活」書店則是一家專以「電影」與「城市」為主題的書店。 心中山2025 除了知名藝人之外,2020捷運出口音樂節也與河合鋼琴合作,12月19日在大安森林公園站陽光大廳,共同舉辦河合鋼琴明日之星演奏會,讓古典音樂「走進」捷運車站,用優雅輕盈的樂聲,度過愜意的週末。 鳥心的用餐方式可以選擇單點或是套餐,單點串燒的價格介於$70~$480,以雞肉為主,除了常見的雞腿、雞翅外,還有許多特別的部位像是雞生蠔、心殘、橫隔膜、食道、雞脖側肉等等,非常專業,也有提供多種野菜串。
心中山: 臺灣節慶
使用酥炸的臺灣鯛魚片,湯頭是大骨湯加上沙茶、扁魚熬煮的高湯,像一鍋小火鍋一樣裡面還豬肉與豆腐。 老公也喫津津有味,我自己覺得普普通通,以為會是像林聰明那樣的湯頭,但這個有點偏淡一些。 設計以“景觀的痕跡”爲理念將場地上過去的轉變設想爲向公衆展示的歷史印記或城市痕跡。
一、全通路環境:除必要之捷運出口及排風井,移除多餘或閒置之設施物,極大化活動使用面積。 維護各出口的防洪功能但整併周邊環境來調整高程,提供平順可供輪椅、嬰兒車輕易進出的高可及性環境。 「心中山舞臺」為其中最大亮點,全以清水混凝土作為建築表面素材,利用其原始自然色澤,展現穩重質樸的特色,外觀造型採不規則曲線設計,且增設鳥瞰景觀平臺、花臺等設施,一完工即成民眾打卡夯點。 「心中山」綠色廊道近日完工,就位於中山站及雙連站間的線形公園,一共有「心中山舞臺」、「遊人啡飲」、「月光森林」、「爵士廣場」及「星橋綠坡」5大打卡點。
心中山: 臺北之家(光點臺北)
綠空鐵道範圍指臺中火車站向南北延伸1.6公里的火車舊鐵道,基地內完整保留鐵道文史遺產。 百年前,鐵道興建時配合地勢鋪設高於地面的土堤,穿越道路時天際爲跨路的鐵橋,火車通行時轟隆作響,是居民印象深刻的生活回憶。 心中山 民衆將鐵橋視爲臺中門戶意象並暱稱穿越鐵橋爲「過路空」,沿線串聯過去100年來臺中產業、政治、教育、文化發展的重要據點。 鐵路高架化之後舊鐵路停駛,釋放出帶狀開放空間,與綠川呈十字交錯,爲臺中新的藍綠交織的綠色天際線。 5.明暗的對比:南西商圈跟雙連赤峯聚落各自有着獨特的步調跟光芒,適地結合設施物提供溫和的間接照明,安全通路在樹影婆娑間悄然而生,呈現有別於白天的活力意象與夜間風情。 扭轉公園花園化之思維,將地面層留給各種活動使用需求,適度補植以提供連續的林蔭,使線形公園成爲都市綠色基盤設施之基石。
鳥心位於南京東路一段的巷弄間,從麵屋一燈旁的巷子走進來就到了,距離捷運中山站步行約6分鐘,交通方便。 建築的體量是正常的,但在結構上是錯綜複雜的,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是結合借用的原理,去掉了交接面集的部分,留下了充滿連續性和動態性的部分。 精確的結構計算,將重築元素的基礎結構穩定,重新喚醒空間,創建並探索建築的空間結構,這使其與自然環境融合,並通過簡單的建築形式和數字媒體重新詮釋,喚醒人們對自然意識的信息,來加強他們對大自然的認識。
心中山: 中山・吉美
經過精心設計的景觀水池成爲四季可遊玩的理想聚會場所:隨季節的變化而自行升降水位的水池,可以降低戶外溫度的噴霧系統,爲遊客提供舒適的環境擺脫悶熱,同時也能減少空調的使用。 臺南“河樂廣場”是一個城市更新與改造的公共空間項目,MVRDV受臺南市政府城市發展局委託,將位於市中心的老舊臺南中國城通過設計重新連接城市與自然和水岸,以整合舊臺南中國城和海安路的景觀新策略,使臺南運河東側的“T”型軸線煥然一新。 公園內依舊保留許多高低不同的步道,透過這些天台,民衆可以拾級而上,爲城市生活帶來不同視角,而刻意做深的座位區能夠讓市民隨意坐臥,恣意佔領屬於自己的一塊角落,街區民衆可以帶着茶具、開始泡茶聊天,比起各種裝置的熱潮,設計師更在意的是街區的民衆在日常時是如何自然地使用,並期待見到更多不同使用的可能性。 週末逛市集儼然成為都市人的放空活動,在市集中的特色小物、文青商品又或是手作美食,都讓人有種在尋寶的錯覺,這也是逛市集好玩、有趣的地方。 而被譽為臺北最多文青聚集的中山站,在初春也推出全新限定的「春暖花開市集」,於三月、四月週末邀請不同的特色店家快閃進駐,讓你每個週末都想來這尋寶、找好物。
心中山: 日本料理/居酒屋
1983年,臺南船渠(又稱盲段)被填平,興建了臺南中國城商場,外觀設計仿中國傳統式建築,由北屋建設公司興建,李祖原建築師設計,隨着時間的推進,這座大型的住商混合建築與它當初的預期目標漸行漸遠,同時也耗盡了臺南中西區的活力。 設計中保留了舊鐵路曾經存在的痕跡,像是駁坎、鐵軌、跨路鐵橋及部分鐵道號誌設施,讓民衆可以更加親近舊鐵道的細節;駁坎配合鐵道高架化後,前後站空間的縫合與連結,提供市民於鐵軌駁坎上俯瞰城市之特殊體驗。 此計劃穿過臺中市中心長達1.6公里的舊鐵路線,規劃自臺中車站往南北延伸1.6公里的綠空鐵道軸線,保留鐵道文史遺產,串連鐵道文化園區、歷史古蹟及車站商圈等,營造親水、綠色、文化城市樣貌,臺灣縱貫線鐵路1908年全面連通,臺中市中區因鐵道發展而繁榮,這也是本計劃「1908」的由來。 由於臺中位處臺灣的中心位置,鐵道的接通讓臺中市成爲臺灣各類產業、物業、服務與文化的流通中心,猶如今天最時興的網絡、宅配、物流業,讓臺中市不靠臺北的政治資源或是高雄的工業資源,卻能靠服務型商業及小型工業竄升爲中颱灣最大都市。 心中山 「無圍牆博物館」計劃,就是將整座城市視爲一座大博物館,並重新盤點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與街區,用故事帶動觀光人潮與產業發展,在創新、尋根與結合日常人文生活,建立起當地的獨特文化風格與生活,並以無圍牆的概念來強調人跟人、空間與建築物之間的關聯性。 心中山2025 這裏曾經是美國人聚集的美式生活圈,後來又成爲日本人匯聚的熱鬧街區,裏面散佈着一些風格別具的創意小店,近年來附近也出現以日本動漫歌曲爲主的KTV。
心中山: 嚴選20家聚餐必訪的餐酒館、居酒屋 臺北高CP值聚會推薦
捷運中山街區曾爲美國人聚集的美式生活圈,後來成爲日本人匯聚的熱鬧街區,巷弄裏也因此散佈著一些風格別具的創意小店,近年來附近也出現以日本動漫歌曲爲主的KTV。 現在中山北路、南京西路一帶則是創意工作室、設計工作室、風格店家林立,內斂卻多元兼蓄,非常適合徒步於巷弄之中,感受難得的悠閒,探索新舊趣味。 若從光點臺北轉進巷子,再一路走到長安西路由舊建築改建成的臺北當代藝術館一帶,有許多具設計感的理髮店,另外也不少風格小店,是挑選伴手禮的好選擇。 「耶!心中山好好玩」自11月9日至12月29日止,捷運中山、雙連站間線形公園規劃為5大亮點,分別是「心中山舞臺」、「遊人啡飲」、「月光森林」、「爵士廣場」及「星橋綠坡」,並以品味生活和美食餐飲為主軸,您可能與身懷絕技的街頭藝人不期而遇,也可前往有趣特別的市集,滿足閒逛喫喝的生活體驗。
心中山: 中山站最誇張的排隊日式拉麵『隱家拉麵』菜單、100元喫到飽的叉燒肉拼盤
紅磚建築的[當代藝術館]昔日竟然是小學校,館後還留有學校操場,藝術館與學校的結合十足特別。 轉個彎,鵝黃色的老宅建築還留有磁磚與露臺,少見的建築經過百年依舊保存如昔。 捷運中山站周邊的[心中山公園]被譽為[都市裡的山],節慶的藝術裝置總是把這裡妝點得繽紛璀璨。 市街裡的[名古屋臺所]有著誘人的漢堡排與先羽,坐在戶外用餐是這裡的最大亮點。 心中山2025 (記者黃秀麗臺北報導)「臺北最High新年城-2022跨年活動」11月27日(六)下午1點將在中山區心中山線形公園率先登場,森林系市集將進駐充滿文青氣息的線形公園林蔭下,販售植栽、花藝、花器、小農等相關商品;舞臺區則邀請到3組風格清新的街頭歌手輪番演出。 由地下停車場改造的下沉公共廣場,可作爲遊樂場、聚會空間和演出舞臺,與城市景觀水池和繁茂的本土植物掩映其中,並被遮陽的半開敞迴廊環繞。
心中山: 捷運中山地下書街_誠品R79
臺北捷運改造中山雙連段線形公園 11/3下午「城北青旅行」活動 邀請大家「青」一下. 心中山 臺灣醫療執全球牛耳榜上有名,《心中山》近鄰馬偕醫院,其曾獲《遠見》十大服務業品質調查醫學類第一名,並以「一站式服務、服務單位多元化及資源多樣性」全齡健康近近守護。 赤峯街轉個彎都是一場美麗的相遇,藉由兩個小時的散步旅行,閱讀整個市街的優閒時光,這樣的城市旅行跟踩點有許多不同,能夠透過專業的導覽,明白歷史與城市的相關性,古往今來的交疊,造就這城市的底蘊,而我們走著走著,心也滿溢著對這城市的喜愛。 走訪了中山北路上的古蹟建築,腳步也慢慢往巷弄裡走去,中山北椰林大道隔絕了市區的紛擾,即將迎接我們的,是赤峯街文青感的樣貌。
心中山: 心中山,
「臺北最High新年城-2022跨年活動」27日下午1點將在中山區心中山線形公園率先登場,利用心中山的綠色廊道,林蔭底下豎立一座座七彩的小山,加上富含童趣的發光梯與巨大愛心雲朵,還有絕美的燈海隧道,並販售植栽、花藝、花器、小農等相關商品;於市集攤位消費滿100元,即可獲得1點,集滿3點參加抽獎。 由臺北捷運公司全新打造的「心中山」線形公園,就位於捷運中山站與雙連站間,為因應即將到來的聖誕節,特別自11月9日至12月29日止,舉辦【耶!心中山好好玩】活動,以「心中山舞臺」、「遊人啡飲」、「月光森林」、「爵士廣場」及「星橋綠坡」做為五大亮點,提供音樂x市集x藝術x表演等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饗宴。 心中山公園不僅成爲連接城市南北的文化廊道、還在城市之中打造出屬於市民的舒適角落,透過民衆多元的參與改變城市未來景觀。 曾經是美國人聚集的美式生活圈,後來又成為日本人匯聚的熱鬧街區,裡面散佈著一些風格別具的創意小店,近年來附近也出現以日本動漫歌曲為主的KTV。 現在中山北路、南京西路一帶則是創意工作室、設計工作室、風格店家林立,內斂卻多元兼蓄,非常適合徒步於巷弄之中,感受難得的悠閒,探索新舊趣味。 若從臺北之家轉進巷子,再一路走到長安西路由舊建築改建成的臺北當代藝術館一帶,有許多具設計感的理髮店,另外也有些風格小店,如「蘑菇」、「臺灣好,店」等,適合進去挑選可愛或具有臺灣味的伴手禮。
「心中山」範圍爲捷運中山站至雙連站間,改造面積約1.96公頃,以民生西路爲北端邊界,南京西路爲南端邊界。 心中山2025 1990年代臺鐵淡水線改建地下化捷運後,於雙連至建成街區留下的帶狀公園。 臺北捷運公司配合臺北市政府城市博物館政策,2018年1月起施工改造進行整建翻新,並命名爲心中山線形公園,2019年11月啓用。 設計範圍包含中山地下書街公共區域及店鋪、中山站至雙連站間之捷運線形公園、捷運行政大樓後方B1下沉廣場及中山地下街爵士廣場,可說是一條綠色廊道生活圈,一個代表新時代的臺北都市空間亮點。 觀傳局說,民眾到心中山線形公園逛市集拍美照,也可就近至附近的誠品生活、捷運中山地下書街、光點臺北享受愜意時光,亦可至鄰近赤峯街特色風格小舖挖寶。
臺北捷運公司表示,「心中山」線形公園北從民生西路端,南至南京西路端為邊界,即捷運中山站至雙連站中間,改造面積約1.96公頃。 整體規劃計設範圍包含中山地下書街的公共區域及店鋪、捷運中山站至雙連站間之線形公園、捷運行政大樓後方B1下凹式廣場,以及中山地下街爵士廣場,可說是一條綠色廊道生活圈,屬於代表新時代的臺北都市空間亮點。 「心中山」範圍為捷運中山站至雙連站間,改造面積約1.96公頃,以民生西路為北端邊界,南京西路為南端邊界。 設計範圍包含中山地下書街公共區域及店鋪、中山站至雙連站間之捷運線形公園、捷運行政大樓後方B1下凹式廣場及中山地下街爵士廣場,可說是一條綠色廊道生活圈,一個代表新時代的臺北都市空間亮點。
心中山: 中山北路- 通往臺灣的權力之路
希望能透過鼓勵人們使用公共空間,並且創造新的場所來重建濱水區,併爲當地的發展復甦帶來刺激,以及具有凝聚力的城市語言。 這座結合生態景觀與循環水系統的全新親水景觀廣場從閒置已久的中國城改造而來,MVRDV以潟湖爲設計概念,透過下沉式的親水空間、露天水景以及遊客休憩區域,打造市中心的親水廣場。 河樂廣場更將串連起海安路藝術林蔭大道,重塑城市與大自然的連結,爲市民打造新的休憩新景點,並在白天或晚上提供不同活動選擇。 這種相似的線形空間連接,被MVRDV運用在首爾的一個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 MVRDV 在首爾也設計了一條長度爲983米高的人行道,它利用了一條通往韓國首都首爾市中心的廢棄高速公路,並對其進行了改造。
心中山: 臺中人氣「酸菜魚」插旗臺北信義區
就是地下街滿滿學生在練舞的鏡子廣場,以及地上捷運行政大樓前中庭,這麼說你是不是就好像知道我在說哪裡了? 這塊廣場在市區內佔地其實也還算大,但長久以來除了學生練舞,好像就沒怎麼被使用。 不過在改造後換然一新,同樣配合「心中山」色彩和概念,置入木平臺和階梯,增加植栽和 3D 地景藝術,空間質感升級外也成為更親民的大型活動空間。 位於臺北市中山北路條通商圈的人氣日式老屋咖啡廳「二條通‧綠島小夜曲」,自2011年開幕至今已超過1… 臺北捷運東區、中山地下街串聯重要的捷運車站,提供多元化的商品、百貨及餐飲等服務,而串聯捷運中山站及雙連站間的中山地下書街,提供愛書人更明亮、舒適、豐富的閱覽及購書休閒環境,也是全臺最長書街。
以往在中山北路散步,都是急於通往某個景點,很少可以這樣慢腳步的欣賞這個街道的美麗,壯麗的樟樹與高大的建築緊緊相依,光影流瀉而下,總是急著步行的腳步,也緩慢了速度,城市的光景,原來是這樣美。 不過在更早期,中山北路的開闢,是為了讓臺灣人可以參拜臺灣神社,日本人更在中山北路東側設置日本宿舍, 仿效京都打造棋盤式的街道,因此有一道九條通的巷道,演變至今成極具有日本風情的街道。 繁華的中山北路,曾是淡水河流經的區域,淡水河孕育著臺北的養分,走過通往臺灣神社的街道,穿越古今,係屬中山北路曾經的輝煌故事。 觀傳局表示,舞臺區邀請到3組風格清新的街頭歌手輪番演出,活動當天於市集攤位消費滿100元,即可獲得1點,集滿3點可至服務臺參加抽獎;當日可累積,不限抽獎次數,買越多抽越多,獎額有限,抽完為止。 觀傳局指出,利用心中山的綠色廊道,林蔭底下豎立一座座七彩的小山,加上富含童趣的發光梯與巨大愛心雲朵,還有絕美的燈海隧道,呈現出魔幻森林的氛圍,讓大家可以在心中山「勇敢呼吸」,揮別令人不安的2021疫情。 臺北最High新年城-2022跨年前期系列活動6區藝術燈飾,自11月27日至明年1月1日同步點亮臺北,還有一連5場週末活動,邀請民眾一起告別因疫情停擺的生活,回歸正常運轉的日常,手牽手迎向2022。
公園兩側連接了周邊的商店,長廊,茶館,劇院,信息中心,靴鋪和餐廳等城市功能空間。 紐約高線公園就是把廢棄的鐵路改造成城市公園,通過重塑空間,引發公衆參與影響並改變這個城市片區的社會形態和人與場所直接的聯繫。 同時,公園設計加入了許多面向社區,遊客等不同羣體所需的活動,增加了大家的停留時間;另一方面,管理方對應不同季節和時間段,以及不同羣體,在公園舉辦各項活動,包括參觀遊覽、藝術活動、公益教學活動等。 心中山 通過人們活動,改善這個空間的使用模式,不僅保留了這個地方的歷史記憶,還營造出新的活力場所。
心中山: 臺北 – 東京田町 鳥心 ~ 中山串燒居酒屋,在臺灣品嘗道地日本燒鳥
設計師認爲:藝術是,當人願意走進來,以創造藝術型態的都市地景爲出發點,將展演空間與都市街道空間分解並加以重組,將文化展演、藝術欣賞從美術館中延伸到戶外中庭,在車水馬龍的大馬路旁塑造美術館一般的藝文饗宴空間。 “模糊”、“漸變淡化”和“模糊邊緣”的景觀設計語言,是我們基於非絕對位置塑造近似歷史印記的設計策略。 重點是激發好奇心和認知想象力,而不是爲考古學提供地理位置的關鍵證據。 歷史印記是臺北集體記憶的一部分,就像記憶一樣,既是有形的,又是無形的,在重疊和碰撞中講述這裏一個多世紀的成長和轉變的故事。 由宋鎮邁與來自西班牙的建築師Partner Manolo F. Ufer共同成立的「一口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設計。
心中山: 中山藏藝所
位於捷運中山站與雙連站間,爲全長約500公尺、寬約25公尺的綠地廊帶,也由於位處捷運站,周邊百貨、商家林立,也成爲都市中的新休憩空間。 周遭行情與區域行情統計資料已排除親友等特殊交易,及交易價格過高與過低之行情,並採用近三個月移動平均公式計算,以避免因極端數據資料及資料量體不足,造成所提供的實價登錄資訊與消費者之認知或與一般市場實價登錄產生落差。 社區每月平均單價可能因該月成交房屋坪數大小、單價是否含車位等而上下波動,請一併參考上方詳細實價登錄列表。 每週週末的「心中山舞臺」、「月光森林」相當熱鬧,街頭藝人包含小丑氣球、泡泡人、女子特技、可愛人偶等在廣場及其周邊演出,絕對讓人大呼過癮。 其中11月16日、23日及12月14日、21日四天,更是推出限定場街頭藝術表演。
行走『臺北表參道』,會發現,近年內運能量悄悄移轉,中山北轉個彎,赤峯街一路綿延到雙連,手創、精品、洋菓子…夢幻街景,更為市府「心中山線型公園計畫」綠色蔓延。 名古屋臺所是赤峯街相當有人氣的餐廳,營業時間一到,店外宗ˇ是大排長龍, 店裡最出色的是漢堡排與先羽,坐在戶外用餐是這裡的最大亮點。 中山捷運站是整個南西商圈的重心,捷運周圍聯結當代藝術的裝置、活動與能量,捷運兩側牆面各別有金庫保險箱以及喜鵲的馬賽克拼貼,意旨這一帶的商圈生意進帳,另外一側則為保險金庫,意思是可以鎖上財寶,意涵相當有意思。 中山商圈轉角裡永遠有驚喜,這棟中山藏藝所在日治時期竟然是職業介紹所呢,後來轉變為衛生所,建築極具特色,目前為市立古蹟,館內不定期有藝術展出,。 北市觀光傳播局表示,以「勇敢呼吸」為主題,在心中山線形公園裝置燈飾,11月27日至明年1月1日,每天晚上5時至10時亮燈,提供愜意又文青的氣氛及最好拍的網美朝聖地。 當設計師在現場漫步時,他們不時注意到美麗的鳥鳴聲,但幾乎沒有看到聲音的來源,他們意識到山上的空地沒有鳥類的避難所,鳥兒遠離廣場,躲在更遠的樹上。
心中山: 赤峯街美食:赤鐵廣島燒專賣店,讓人覺得一秒到日本-捷運雙連站(中山站)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該遺址出現了許多“版本”,僅存初步的地圖和記錄的情況下,考古重建毫無意義,也不可能,因爲部分或大部分歷史遺蹟在城市演化或現代地鐵建設時已然消逝。 一般而言,建築被當作觀看的重點,而在那魯灣文化聚落,看出去的風景應當比看着建築的時刻還多。 拔高的瞭望塔提供了360度閱讀環境的機會,立起的牆體讓人們在旋轉向上的過程,就像爬山行經的過程一樣,只能看見一側方向的景色,而當繞行至最高點時,不知不覺已瀏覽整個海岸地貌的全景。 “集會”的狀態不應被空間的框架給限制住,定義一座集會所的時候,不一定需要明確的牆壁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