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也能用在傳福音的事上,推銷福音開始通常會被拒絕,一旦我們真實依靠神,抱持樂觀的態度,遲早靈魂會歸向耶穌的。 亞伯拉罕沒有把兒子交給僕人帶到山上去獻祭,而是陪伴在兒子身邊。 這深深警惕為人父親的,當孩子在發展、思考他們的人生價值觀,並來請問我們的時候,期待我們能將忙碌先擱一邊,然後對孩子說:「我兒,我在這裡」,並且在重要時刻陪伴他走人生的道路。 「你們就必興旺得像晨光照耀一樣」,表明當你按神心意禁食禱告時,必然看見神的心意,使你有更多的領受與看見,使你所做的一切帶來美好果效。 )崔子實牧師說:「如果平常禱告所得到的能力可比作一枚炸彈,禁食禱告所得到的能力就可比作一枚原子彈。」如果你禁食禱告有這麼大的能力,你會求神給恩典操練禁食禱告的。 《禱告雜誌》內容豐富,旨在建造個人、教會與上帝的關係,並且認識上帝在眾教會和祂百姓當中的奇妙作為。
張木泉認為,教會持續增長,除了一定要有上帝與聖靈的同在外,另一個關鍵在於領袖和「牧師的講道」。 他的觀念為「信仰生活化,生活信仰化」,講道主題吸引人、內容一聽就懂,就是要讓人喜歡參加主日,照顧到新朋友的需求。 「主日崇拜是我們教會出席率最高的聚會!」 此外,和排隊文化有同樣理念的「羣眾聚集效應」也應用在「浸禮」。
博愛浸信會: 花蓮博愛浸信會『更新』敬拜禱告退修會
花蓮博愛浸信會第一次辦理以「原住民族」議題為主的活動,每一個參與策劃與執行的成員,無不儆醒、慎重的態度來執行,深怕又落入與部落雷同性質的活動,而迷失辦活動的意義。 這次能藉著辦理以原住民為特色的活動,讓原住民弟兄姊妹能邀集更多原住民及教會弟兄姊妹的親友,有機會接觸福音,得享基督福音的好處。 博愛浸信會 一樓挑高大廳內有教會開設的喜樂咖啡吧;主會堂的樓梯直通到室內大廳休閒廣場,有技巧的引導弟兄姐妹及新朋友在主日會後相互交通,連愛宴也可在室內進行。 「我們希望在現今人與人冷漠的世代中,營造彼此相愛的文化!」這確實讓不少未信者大開眼界,對教會留下好印象。
- 花蓮博愛浸信會是一棟嶄新的建築,落成於2013年,和以前老舊、使用了數十年的平房相比,自有一番興旺景象。
- 花蓮,雖然處於後山,資源與條件有限,但一如婚姻與家庭,要在信仰的盒子中放入什麼,十分值得我們深思。
- 而香港浸信教會為《2022靈修札記:將臨期》2,編寫了五個主題:Hope盼望之鑰、Peace平安之約、Joy喜樂之躍、Love慈愛之藥、Faith信心之若。
- 活出聖潔的生命走窄路,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
所以明年我們希望8月有100支年輕人服務隊,9月有萬人主日崇拜,以及推動RPG復興禱告,為浸信會帶來一個更大的復興。 去年動工,預計今年12月完工,明年3月拿到使用執照的博愛浸信會,新堂建築共1,200坪。 博愛浸信會2025 以透明玻璃打造的現代化外觀,好像百貨公司或旅館,路過的居民忍不住抬頭欣賞,有人大讚:「哇,怎麼那麼漂亮!」很想走進來看看。
博愛浸信會: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簡稱安息日會)
19日為教會「聖誕主日」,結合敬拜團、詩班、原民舞團利未人藝術團隊及新秀團隊,透過各族同心合一的敬拜讚美與舞蹈,歡慶耶穌降生。 本次活動獲得花蓮縣政府110年「歡樂耶誕城系列慶祝活動」計畫補助執行。 晚會內容包含點亮聖誕樹儀式、聖誕演唱、雪花飄飄人造雪,與祝福牆等系列活動,一直到2月5日,為期45天。 民眾與聖誕樹拍照、打卡教會,上傳臉書,即可獲得一份小禮物。 9月6-7日本院院長張哈拿牧師、蘇義德牧師及敬拜團隊受邀至 花蓮博愛浸信會主理今年度的弟兄姐妹及同工退修會。
1991年,成功向浸信聯會申請在鳳德村碧鳳樓地下開辦自修室及建立基址,定名「博愛潮語浸信會鳳德堂」,鳳德堂基址於2016年1月1日自立為「博恩浸信會」。 由於慈雲山重建工程,本會第一座的自修室於1993年換取東頭村振東樓地下續辦自修室及建立第二個基址,定名為「博愛潮語浸信會東頭堂」。 報導花蓮新城卡來萬教會之後,我們的足跡來到花蓮市區拜訪博愛浸信會。
博愛浸信會: 做情緒主人前奏曲_花蓮博愛浸信會主日講道_張木泉 主任牧師
本版型由101superweb網頁設計公司及eportfolio數位學習歷程平臺所設計,圖片由哈利路亞101網站架設平臺及及基督徒聖經詩歌網所提供,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擅自使用。 李院長於10月17至18日應芝加哥華人基督教聯合會邀請,主領其百週年紀念講座,並在主日聯合崇拜中證道。 博愛浸信會 博愛浸信會2025 本次音樂會邀請花蓮縣北區辦公室俞慧君、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花蓮市公所祕書溫策凡、立法委員傅崐萁辦公室主任董佳穎、國威裏裏長陳孟勇等嘉賓,一起來到現場欣賞活動演出並為花蓮祝福。
博愛浸信會: 天國推銷員_花蓮博愛浸信會主日講道_張木泉 主任牧師
信息中提到的鞋匠,他的敬虔生命,不只在信仰上敬虔,更在工作上把敬虔活現出來。 我們服事主的條件,第一是敬虔,第二是敬虔,第三是敬虔,否則我口若懸河,只是刺耳的鑼,走調的鈸。 倘若你們一面禁食,一面卻又彼此爭鬧打鬥,禁食又有甚麼意思呢? 」(當代聖經)表裡不一的禁食禱告,神無法垂聽,甚至會帶來刑罰。 但就在臺灣經濟起飛之後,浸信會的會友數和堂會數並沒有跟著起飛。 博愛浸信會 黃牧師分享,浸信會中人才出現斷層,漸漸地沒有年輕人、沒有傳道人;也有一些堂會人數逐漸減少,甚至人數減到50人以下。
博愛浸信會: 禁食禱告的祝福_花蓮博愛浸信會主日講道_張木泉 主任牧師
副院長江丕盛博士於11月13至15日在臺北出席國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舉辦的第十一屆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主題:「超越、抉擇與實踐」,期間宣讀論文。 整場音樂會以基督教現代及傳統詩歌、原住民歌謠、合唱、戲劇等多元藝術呈現,加上溫馨信息,期望帶給大家聖誕歡樂氛圍之餘,也希望帶給大家平安與心靈的撫慰。 我們要從他們身上來學習生命的功課,祝福自己、祝福家庭、祝福兒女。 當我們禁食禱告時,要先省察自己的生命是否活在罪中、沒有憐憫心,只求神給恩典,卻對人吝嗇。 當自己的生命願意謙卑調整,按真理而行時,如此的禁食禱告才能帶來果效。
博愛浸信會: 基督教系新興宗教(非主流基督宗教)教會
學員積極發問,互相交流,幫助各人對 神和基督教信仰有更深認識。 道學碩士課程三年級何建邦同學,經由教授推薦,為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今屆神學獎學金本院之得獎者,頒獎禮於10月13日聯會堂代表秋季議事大會中舉行。 拓展主任羅仲軒先生於11月9至11日前赴美國聖荷西探訪中神美國辦事處,12-15日往費城出席四十週年院慶感恩崇拜及美加區董事會年會和聯席會議。 李院長於11月1至7日應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邀請,擔任第21屆培靈奮興大會講員,主題:「神同在的應許-《以賽亞書》一至七章進解」。 香港約有120萬人信奉基督宗教,除超過一半為新教徒外,另有40多萬羅馬天主教徒,而東正教和科普特教會也在香港設有牧區。 並說到,明(2022)年聖誕月,盼將規劃一系列從教會內至教會外,甚至是結合附近商家,以使福音走進社會,同時串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博愛浸信會: 香港基督教錫安教會
博愛浸信會將浸禮移到戶外舉行,弟兄姐妹及受洗者的親友全聚集在戶外廣場觀禮及領受祝福,感動未信親友信主,同時吸引未信者駐足,很有智慧的把握機會讓人「看見」基督的美好。 現時教會之會友總人數約九百人,母堂設有週六及主日早、午堂三堂崇拜,東頭堂設有主日早、午堂兩堂崇拜,兩堂每週出席成人崇拜總人數約有五百人。 兒童、青少年、長者以團契及主日學模式牧養,青年、成人則以小組模式牧養。
博愛浸信會: 雪白聖誕樹、人造雪超吸睛! 花蓮博愛浸信會聖誕「新地標」,點亮市中心
教會鼓勵弟兄姊妹,以小組為單位,一同觀看線上直播晚會,藉此與Best建立緊密關係。 此次也是教會首次與基金會合作,期待不僅能幫助收入家庭,並將福音傳入人心。 由於今年疫情關係,教會在24日將首度以新媒體方式,舉辦「線上聖誕晚會」,晚會主持及講道為現場直播,其它節目以預錄方式進行。 教會也與「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合作,辦理「聖誕分享愛無限」活動,邀請150戶社區中的低入家庭,前來參加聖誕晚會,會後將發放全聯食物月換券之聖誕禮物包1,000元。 我們訪問浸信會聯會主席、平鎮浸信會主任牧師黃烱榕牧師,請他分享為什麼今年的浸聯會會員大會如此規劃,他心中的負擔與願景是什麼,以及關於明年度的計畫和推動進程。 1978年成立臨時執事會,並選出執事協助發展聖工;並於1985年12月8日成立教會,定名為「博愛潮語浸信會」。
建道神學院推動【爾道將臨 2022 三合一運動】 1,今年定了四個主題,分別為希望、信心、喜樂、平安。 而香港浸信教會為《2022靈修札記:將臨期》2,編寫了五個主題:Hope盼望之鑰、Peace平安之約、Joy喜樂之躍、Love慈愛之藥、Faith信心之若。 博愛浸信會也於現場準備六百份餐點供民眾享用,另備有豐富獎品安排抽獎活動以增加歡樂氛圍。 除此之外,現場也為有需要的民眾個別禱告祝福,讓上帝的平安臨到每個渴慕的心靈。
副院長張略牧師於10月14至16日及10月28至31日,分別前赴北京及新加坡參與亞洲神學協會評審院校學位認證的工作。 從以色列人「六日都是這樣行」來看,我們可以看出圍繞困難專注等候,至少有二件事值得我們注意的:一、城牆六日還沒倒塌,看來他們好像作了白工一樣,但他們好像沒有受到影響,因為他們六日都是這樣行。 二、以色列人照常圍繞,他們沒有懷疑約書亞的計劃,因為他們六日都是這樣行。 其實,當問題或困難出現時,要像以色列人「六日都是這樣行」,就必須要學會不看困難,專注等候神。 這個隊伍走在最前面的是帶兵器的軍隊,接著是吹角的祭司,再來是耶和華的約櫃,緊接著約櫃而行的是另外一隊。
近年教會著力開拓福音事工,成立香港基督少年軍第300分隊,為本區幼稚園與小學生培養基督的品格,學習服從、虔誠、紀律及自愛等生命質素。 並於2014年成立「博愛潮語浸信會家庭服務中心」,以基督愛人的精神服務鄰舍,努力在本區傳揚福音。 東頭堂是小組型教會,以自修室服務居民,並加入由多間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組成「東頭珍惜生命聯盟」(簡稱東盟),一同致力建立融和、正向及鄰裏守望的社區。
最初是在公賣局長的家聚會,後來租下大同街8號,最後購買現今的地點,建立教會。 榮休院長餘達心牧師於11月4日應邀主講由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及中國基督教史學會合辦的專題講座,題目:「拆/抗拆聲中的另類反思」。 「很感謝上帝,上帝不斷在做奇妙的美事!」張木泉牧師開心說到,神祝福該教會福音事工推動,幸福小組持續進行,不斷有人信主受洗。 而教會於壽豐鄉成立6年的「志學福音站」,目前穩定聚會人數有60-70人,明年(2022)元旦,將正式成立為分堂。 博愛浸信會2025 希望在明年暑假8月時,能組成100支年輕人的隊伍同時出團。
幾年間,大家互相配搭,各自發揮恩賜,真的感謝聖靈的預備和引領。 2014 年 5 月 18 日,經會友投票後,獨立後之堂會名稱「博恩浸信會」便誕生了。 教會被建立、蒙眷佑、直至將來的完全得贖,全都仰賴父神的博大深恩! 博愛浸信會 2015 年 1 月 29 日,「博恩浸信會」成功向政府公司註冊處完成註冊,又於同年 7 博愛浸信會 月成功登記為慈善團體。
博愛浸信會: 強壯靈性的力量_花蓮博愛浸信會主日講道_謝榮泰 牧師
Library Holdings on China Inland Mission (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收錄中國內地會的資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 特藏及文獻組. 博愛浸信會邀請U然自得音樂中心畢杜老師擔任音樂總監,並邀請臺灣烏克麗麗樂團、北濱烏克社團、慈濟科技大學國際專班學生,以及多位大小樂手與博愛浸信會音樂團隊,共計有140名音樂演出者聯合演出。 第二階段則為小品短劇「疫情在一起」為主軸,以輕鬆詼諧的戲劇道出疫情中人們心中的不安全感,劇中主角們在可能患病的疑慮及恐懼下,最終藉著信靠耶穌找回心靈的平靜安穩。 於 1990 年間,政府在慈雲山展開屋邨重建計劃,當中一所位於慈雲山 47 座的自修室要被安排遷至鳳德村,原本協辦自修室之教會決定不再續辦,因此香港浸信會聯會便交出協辦權讓各浸信教會申請。 於 1991 年,母會成功向聯會申請了位於鳳德邨碧鳳樓地下 3 至 6 號約 2000 呎的單位作自修室及福音堂之用途,福音堂被命名為「博愛潮語浸信會鳳德堂」,乃母會第一所開設之分堂。
博愛浸信會: 復活節慶典-兒童主日學 活動設計暨師資培訓
2016年5月21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婚禮在博愛浸信會舉行,當地最重要的媒體《更生日報》標題如此寫著:「上帝見證,牽手逾十五年,十五對佳偶再走紅毯」。 這場婚禮在花蓮引起一陣轟動,為基督信仰與婚姻做了美好的見證。 由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姚西伊博士及中心主任宋軍牧師主編的《更夫志,赤子心─汪維藩思想與事工之研究》,已於10月由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出版。 當日下午在中正體育館舉行「心手相連歡慶活動」,發揮上帝創造原住民的特質來敬拜讚美神。 活動中,透過趣味競賽掀起活動的高潮,讓每一個參賽團體在齊心、認真、熱鬧、歡樂中享受喜樂與歡愉。 最後,全體參與人員手牽手,在唱跳〈哈利路亞〉讚美的歌聲及吹角聲中,由主任牧師祝福祈禱畫下活動完美的句點。
主任牧師張木泉表示,透明玻璃讓外面的人能將裡面看得一清二楚,降低民眾對教會的距離感;一眼就看見高空中的十字架,高舉基督,期許教會能成為一間「人想要甚麼就能擁有甚麼」以及「心靈漂泊者的歸屬」。 溯自1950年,九龍城東頭村木屋區大火,政府劃地讓災民自行興建房屋居住,命名「博愛村」1 。 而「博愛佈道所」由香港浸信會聯會建立,及後1954年移交與九龍城潮語浸信會作牧養發展。 1971年,政府清拆博愛村,當時大部份兄姊被調遷至慈雲山屋邨居住。 1972年,教會獲安排於慈雲山第1座2至4號三個約一仟四佰餘呎的單位作為堂址,恢復聚會。 對於教會和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張木泉有個觀念很重要,就是婚姻與家庭。
博愛浸信會: 花蓮博愛浸信會聖誕節走出會堂 《藝情有平安》音樂會詩歌樂章傳佳音
黃烱榕牧師表示,明年即將進入浸信會來臺70週年,浸聯會預計將於2023年9月24日,將聯合眾浸信會在臺大小巨蛋有萬人主日崇拜,以慶典來舉行合一崇拜。 剛到此地牧會,張木泉發現當時花蓮為全臺灣離婚率最高的城市,於是從婚姻家庭事工開始做起。 「家庭被建立,其它事工就跟著起來。」而聖靈、敬拜更新及轉型小組教會,是教會帶來不斷增長的關鍵。 繼續教授成青主日學課程「基礎神學」,課程分主日實體及週六Zoom兩班進行。
博愛浸信會: 做情緒主人二部曲_花蓮博愛浸信會主日講道_張木泉 主任牧師
整個會堂以透明玻璃打造外觀,讓人從外面就將裡面看得一清二楚,降低不少對教會的距離感;而最亮眼的,是雙手合成禱告的造型和高舉的十字架,蘊含教會自我期許成為心靈漂泊者的歸屬。 初見主任牧師張木泉讓人有些訝異,他的隨和不僅包括和藹親切的態度,更表現在簡單的衣著上,其隨性與輕鬆和許多牧者的嚴肅整齊大不相同。 而後我們纔想起當天是週一,應該是牧師休息的日子,張木泉是犧牲假期來接受我們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