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勤益科技2025詳細資料!(持續更新)

民國105年5月20~24日,與臺中市政府、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工商時報及大臺中八校精英聯盟,共同於朝馬展覽館舉辦2016自動化機械展。 民國104年3月27日,為持續推動本校策略聯盟運作並鏈結產官學研界,辦理「104年臺中區精英聯盟暨高工職校長聯席會議」,共同研商聯盟合作事宜。 民國103年11月28日,參與2014年第10屆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成果豐碩,共獲1金3銀2銅1伊朗特別獎。 民國102年11月23日,本校與和泰興業大金空調攜手建置全國第一個「空調節能與室內環境品質研究中心」開幕典禮。 民國102年9月26日至民國9月29日,參與2013年臺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獲1金4銀7銅,成果豐碩。

民國102年6月21日,本校進修推廣部榮獲行政院「第二屆國家訓練品質獎-訓練機構獎」殊榮,未來將繼續以TTQS為辦訓的基本架構,強化訓練品質、創造品牌價值,成為中部地區學校辦訓之標竿。 民國101年11月1日至民國101年11月4日,參加2012年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成果豐碩,榮獲1金3銀3銅8座特別獎,備受肯定。 民國101年9月21日,舉辦教育部「全國防震防災教育」,上午9時21分辦理教育部101年度國家防災日地震避難掩護演練活動。 國立勤益科技 民國99年8月1日,增設語言中心為行政一級單位;另將通識教育中心提昇為院級單位,改名通識教育學院並調整內部組織為基礎通識教育中心及博雅通識教育中心。 第二、希望改制國立後,仍能保持創校以來的清純傳統,舉凡辦理學校校舍修建或器材文具、教科書籍與學生服裝的採購……絕不收受紅包回扣,絕不讓學校發生任何反教育情事;要使學校每一人的言行、每一事的處理、每一物的設置都是教育。

國立勤益科技: 學校組織

2011年5月25日獲教育部覈准改名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並籌備半年。 國立勤益科技2025 同年12月1日「國立臺中技術學院」整合「國立臺中護理專科學校」改制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國立臺中護理專科學校之原有科系,原地組成中護健康學院。 原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之商業、管理、語文、設計、資訊等五學羣,整併為商、資訊與流通管理、設計與語文等三學院。

106 學年度 ( 含 ) 以後入學日間部碩、博士班,依規定應於申請學位考試前完成學術研究倫理教育課程。 2018年10月「智慧臺中創客基地」正式啟用,創客場域集中於工具機學院大樓4樓。 2011年4月12日,啟用新校門,原215巷校門規劃為行人與自行車專用道。 8月1日,新設「精密製造科技研究所」博士班及「專案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1975年,機械科、電機科、電子科、化工科易名為:機械工程科、電機工程科、電子工程科,化學工程科,工業管理科仍沿用原名稱。 2019年 1111 國立勤益科技2025 人力銀行「2019 企業最愛大學」調查顯示,僱主最滿意學羣排行榜,名列數理化學羣全國排名第1,社會與心理學羣名列全國排名第4。

國立勤益科技: 管理學院

111 年 08 月 15 日 – 111學年度入學新生不需修習「勞作與社會服務教育(0學分1學時)」課程公告。 註2: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生物醫學、營養學等等屬於生命科學學門,心理學屬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生物醫學工程屬工程及工程業學門,醫務管理屬商業及管理學門,獸醫及動物科學屬農林漁業及獸醫領域,以上不列入。 依教育部統計及107年度歲計結算報告顯示,校務基金現有約28億4,500萬,年度結餘約3億7,000萬;而負債佔總資產比率僅佔3.93%、速動比率(短期償債能力)高達3086.76%、營運活動淨現金流量佔流動負債比率高達328.89%,為全國技專院校之冠。

  • 2011年5月25日獲教育部覈准改名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並籌備半年。
  • 民國102年11月25日至民國12月5日,舉辦102年度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系列成果展-臺中地區典範科大策略聯明產官學研論壇、實習就業媒合會、中臺灣創新研發競賽。
  • 為了順利完成所有的流程,您必須在瀏覽器上啟用JavaScript。
  • 依教育部統計及107年度歲計結算報告顯示,校務基金現有約28億4,500萬,年度結餘約3億7,000萬;而負債佔總資產比率僅佔3.93%、速動比率(短期償債能力)高達3086.76%、營運活動淨現金流量佔流動負債比率高達328.89%,為全國技專院校之冠。
  • 註2: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生物醫學、營養學等等屬於生命科學學門,心理學屬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生物醫學工程屬工程及工程業學門,醫務管理屬商業及管理學門,獸醫及動物科學屬農林漁業及獸醫領域,以上不列入。
  • 民國96年,新設研發與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及文化事業發展系大學部,另原資訊與電能科技研究所改名為電子工程系碩士班,機械工程系改名為精密機械與製造科技系、冷凍空調系改名為冷凍空調與能源系。
  • 該研習為鴻海挑選30名重點培訓之陸籍幹部來臺進行為期6個月在職訓練。

現任謝俊宏校長上任後,推動「宏觀視野、智慧服務、多元學習、現代校園」的治校理念,落實多元整合及技職教育務實致用理念,建構特色學程,培養出具「國際力」、「資訊力」、「學習力」的關鍵能力人才。 在國際交流上,鼓勵學生赴海研修,拓展國際的視野,透過優質姊妹校的深化合作,辦理工作坊、海外體驗營、國際講座等,以加強學生國際宏觀視野,並致力於推動大學社會責任,以促進區域資源整合,協助在地產業發展及升級。 此外,以校務治理研究為核心,推動六大主軸策略:優化校務治理與發展、提升行政支援與服務、打造樂活教學與學習特色、培養專業跨領域之複合型人才、爭取外部資源深化校園資產、建置健康樂活校園環境,以強化校務發展品質與競爭優勢,建立與校友的連結及智慧校園、商圈的推動。

國立勤益科技: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簡史

依據教育部統計107學年度註冊率名列公立科大前三名,分別為國立臺北商業大學(96.92%)、國立臺灣科技大學(96.67%)、國立臺中科技大學(96.22%)。 2011年12月1日,與國立臺中護理專科學校合併,改制「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原中技地址改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三民校區」。 民國104年3月30日,史瓦濟蘭教育暨訓練部及史瓦濟蘭技術學校校長來訪,針對技職教育與職業訓練提升計畫─師資提升與教學設採購進行交流。 民國102年11月25日至民國12月5日,舉辦102年度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系列成果展-臺中地區典範科大策略聯明產官學研論壇、實習就業媒合會、中臺灣創新研發競賽。 民國102年2月1日,趙敏勳博士接任第六任校長,以「創新導向優質產業科技大學」為願景,培育「專業知能、人文素養、社會關懷及國際視野」之業界所需優質學生為目標。

國立勤益科技: 教育部相關補助計畫

民國98年2月1日,研發與科技管理研究所與資訊管理系整併為一系一所,休閒產業管理系改隸至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更名為人文創意學院。 87學年度,原電機工程科冷凍空調組獨立,正式成立冷凍空調科;奉準成立流通管理科,分春秋兩季招生採三明治教學。 根據遠見雜誌「2021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公佈的排名,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第一次進入技職前十強。 在產學合作三十強的排名,自去年第43名進步到全國第28名。 前瞻電資科技產業博士學位學程改名前瞻電資科技研究所。

國立勤益科技: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96.02迄今)」

民國88年,夜間部改名為「進修推廣部」;同年配合修正之「補習及進修教育法」將原附設專科進修補習學校改名為「附設專科進修學校」。 2003年,設立材料與化學工程研究所、流通科技管理研究所、資訊與電能科技研究所等三所碩士班。 經由資產活化、產學合作及爭取政府補助等多項措施,逐年降低學雜費收入佔總收入比率,由103年度之41.70%降低至105年度之40.49%,亦為全國公立科技大學中唯一逐年調降之學校。

國立勤益科技: 大學整併

另本校獲教育部推薦為四所參訪優質科技大學之一,23日由副校長親自接待APEC技職教育參訪團,透過本次活動讓參與的會員國更認識臺灣的技職教育。 2007年2月1日,正式改制為「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新設研發與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及文化事業發展系大學部,另原資訊與電能科技研究所改名為電子工程系碩士班,機械工程系改名為精密機械與製造科技系、冷凍空調系改名為冷凍空調與能源系。 6月10日,取得旁邊中華民國陸軍坪林營區的土地所有權狀。

國立勤益科技: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2004年,設立精密機械與製造科技研究所、冷凍空調與能源科技研究所、企業管理研究所等三所碩士班。 並將已設立之科名改為:機械科、電機科、電子科、化工科,同時增設工業管理科。 2016年榮獲「中區技職校院教學資源中心」-主軸二「創新、服務、好就業計畫」及主軸四「中區技職校院校務發展主管人才培訓計畫-多元領導新思維」。

國立勤益科技: 學校排名

民國102年8月2日,兩岸全功能數控工具機製造龍頭友嘉集團,與本校簽訂四年2,000萬產學合作計畫,以「工具機」為主題,讓本校學生直接投入產品研發,為企業培育高階研發人才。 友嘉集團朱志洋總裁等人與校長,一同為本校典範科技大學計畫辦公室主持揭牌啟用儀式。 此一歷史創舉,教育部於民國80年8月22日正式宣佈,並奉行政院覈定:自民國81年7月1日起改制「國立勤益工商專科學校」,教育部聘翁啟雄博士為首任校長。 民國62年6月,奉命改名為「私立勤益工業專科學校」,並將已設立之科改為:機械科、電機科、電子科、化工科,同時增設工業管理科。 2020年榮獲「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通過31 件,連續三年通過件數為全國科技大學第一名,三年累計通過件數88件為全國大專院校排名第一。

民國98年8月1日,秉持本校「勤毅誠樸」校訓,致力發展「綠色導向優質產業科技大學」願景,落實培育具「人文 素養、社會關懷、專業知能及國際視野」之優質人才教育目標。 93學年度,奉準設立精密機械與製造科技研究所、冷凍空調與能源科技研究所、企業管理研究所。 國立臺中大學1997年,國立中興大學於校本部教授會會員大會中建議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立臺中商業專科學校、國立勤益工商專科學校進行合併,成立國立臺中大學,並在隔年校務會議中決議,轉交校發會討論。 國立勤益科技2025 但最終於1998年學校事務發展委員會中決定暫緩並擱置計畫。

民國103年2月10日,教育部於本校召開103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學校工作圈第1次會議,由技職司李彥儀司長親自主持,會中安排導覽參觀本校多功能實習工廠與綠能科技中心。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2002年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升格為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後,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國立勤益技術學院和國立臺中護理專科學校曾研議整併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但最終2011年12月只有臺中技術學院和臺中護專整合併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推廣部」自進修推廣部獨立出來,並辦理臺中縣屯區社區大學等迴流教育。 1987年,原本校產資金擁有四億元,足以讓校務活動優秀運作,可是創辦人卻毅然決然地決定,將這份對於勤益的愛轉化為對國家的大愛,於是致書教育部長毛高文,決定無條件將學校捐獻給政府,改制成為國立的學校,但只要求保留「勤益」校名。 同時工業管理科再改名為工業工程與管理科,夜間部亦奉準招收該科在職進修人員。 107學年度在學學生數計16,212 人,名列全國技職院校排名第7,國立科技大學本校排名第4,僅次於高雄科大(三校合併)、北科大跟臺科大。

國立勤益科技: 國際交流夥伴

民國65年5月,詹純鑑董事長、王國秀校長同時請辭,並改組董事會,公推王前校長為董事長,並改聘曹敏欽先生為第二任校長。

國立勤益科技: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民國102年6月11日,邀請本校改隸國立後之退休人員參加本校「退休人員聯誼籌備會議」,經推選由羅瑛錫老師擔任本校退休人員聯誼籌備會會長,陳春蓮小姐擔任副會長,協助推動退休人員聯誼活動之事宜。 國立勤益科技 民國102年3月12日,為落實愛護地球、永續環保概念,本校與臺中市身心障礙福利促進會共同辦理捐發票送盆栽之愛樹及護樹活動。 民國101年11月24日,於41週年校慶舉行勤益學舍揭牌典禮,由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到場恭賀,將提供學生宿舍牀位889牀。

民國109年11月4日,主辦第24屆「TDK盃全國大專校院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吸引全國79隊大專校院菁英隊伍參加。 民國108年10月16日,主辦第23屆「TDK盃全國大專校院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吸引101支大專校院菁英隊伍參加。 民國105年9月14日,教務聯合服務中心揭牌,以單一窗口概念提供本校師生、校友及家長各式諮詢、引導及申請資料代收等服務。 民國105年3月5日,辦理本校退休人員聯誼籌備會議,會中推選籌備會召集人,授權召集人選定退休人員成立籌備小組,協助推動退休人員聯誼活動。 國立勤益科技2025 民國103年9月19日,與鴻海科技集團共同舉辦該集團員工在職訓練研習結業典禮。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自日治時期大正8年創校,初原名「臺灣公立臺中商業學校」,後隨年代的演進,歷稱「臺中州立臺中商業學校」、「臺灣省立臺中商業職業學校」,至民國52年名為「臺灣省立臺中商業專科學校」,原始教學上以培植商業技術人才為主。 後於民國88年經教育部覈准,改制為「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以培育實務與理論兼具之高級技術人才為主。 因應國家教育政策,於民國100年12月1日起,與「國立臺中護理專科學校」完成合併,覈定升格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以培育「專業複合型人才」為目標。

民國104年6月8日,教育部公佈科技大學綜合評鑑結果,本校校務行政類通過,專業系所類十二系九碩士班通過,一系有條件通過。 民國104年1月13日,教育部委請本校辦理「104年機械、工具機、手工具產業人力需求座談會」,由技職司饒邦安副司長主持。 民國103年11月26日,本校進修推廣部榮獲行政院TTQS訓練品質評核訓練機構版-金牌獎,為本年度唯一獲獎之國立大學。 民國102年9月18日至民國9月25日,由校長率相關單位主管赴德國參訪2013年漢諾威EMO工具機展、紅點博物館、阿亨工業大學及友嘉機械工廠德國廠之重點技術中心。

國立勤益科技: 工程學院

110學年度本校實際招生總人數1,384人、實際錄取人數1,244人(含外加名額),百分佔比為89.88%,名列全臺公立科大前三名,分別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89.88%)、國立臺北商業大學(90.34%)、國立勤益科技大學(91.05%)。 課務組註冊組學生事務組媒體教學組總務組備註:附設進修學院及專科進修學校,預計於109學年度併入進修部。 民國103年11月22日,本校43週年校慶慶典大會中,邀請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卓永財董事長擔任貴賓,會後於本校工具機及綠能科技技術服務中心進行開幕式,邀請卓董事長、臺中精機許文治副總經理、常州工學院張紅副院長等人參加剪綵儀式。 民國103年4月2日,「電控技術、電子技術及資通訊技術技優學分學程計畫」榮獲教育部技職再造-再造技優計畫2500萬元補助。

民國103年3月17日,本校策畫結合臺中區八所科技大學組成「臺中區菁英聯盟」,並召開「臺中地區八校菁英聯盟籌備會議」,依各校特色發展,規劃實質合作模式。 民國102年5月13日,本校與長期致力和冷凍空調學術界合作的日本大金空調臺灣總代理和泰興業公司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雙方承諾未來共同建構產業創新研發環境,培育空調產業人才,壯大臺灣空調產業。 民國101年11月27日至民國101年12月5日,「2012年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本校共計12件作品參賽(含8件學校薦送作品及4件自行參賽作品),榮獲4面金牌、6面銀牌、1面銅牌、2面特別獎,成果豐碩。 民國60年8月,本校奉準創立「私立勤益工業技藝專科學校」,設置機械技術、電工技術、工業電子、工業化學等四科,招收高中、高職畢業生,修業二年畢業。 1971年,由中華民國陸軍政戰科退役少將張明與王國秀夫婦向一位荔枝農夫購買他的荔枝田,於日本飛機場舊址創立「私立勤益工業技藝專科學校」,設置機械技術、電工技術、工業電子、工業化學等四科,招收高中、高職畢業生,修業二年畢業。

國立勤益科技: 大學整併

民國103年5月2日,本校與鴻海科技集團共同舉辦「鴻海科技集團員工在職訓練研習」,共遴選出30名陸籍幹部來臺進行為期6個月的課程研習。 民國103年4月7日,參與2014年第17屆俄羅斯莫斯科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共獲3金3銀2銅,1特別獎、1最佳發明創作獎等佳績。 民國96年11月2日,陳水扁總統蒞校參加「關懷教育、地方與產業發展座談會」,允諾國防部所屬「坪林營區」土地,軍方以自拆自建方式撥予本校20公頃土地。

國立勤益科技: 學校排名

同學年,成立電機工程研究所、自動化工程系;且實施系所合一,共有一所十四系(其中7系含碩士班)。 夜間部改名為「進修推廣部」;同年配合修正之「補習及進修教育法」將原附設專科進修補習學校改名為「附設專科進修學校」。 民國104年11月28日,辦理「104年度發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工具機人才培育成果發表暨策略聯盟成果展」。

國立勤益科技: 國際交流夥伴

民國103年10月30日,本校辦理教育部「 年度教學卓越計畫聯合成果展之學生座談會」,邀請上銀宋德賢副總、臺中精機許文治副總、銘傳大學張國保所長、臺北科技大學姚立德校長、朝陽科技大學鍾任琴校長擔任與談人。 民國96年,新設研發與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及文化事業發展系大學部,另原資訊與電能科技研究所改名為電子工程系碩士班,機械工程系改名為精密機械與製造科技系、冷凍空調系改名為冷凍空調與能源系。 2009年2月1日,坤盛老師續任第五任校長,研發與科技管理研究所與資訊管理系整併為一系一所,休閒產業管理系改隸至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更名為人文創意學院。 6月4日,獲選為教育部綠色大學示範學校,簽署「塔樂禮宣言」。 共有六大學院:商學院、設計學院、語文學院、資訊與流通學院、中護健康學院、智慧產業學院。

註1:本表依據2017年教育部之學科標準分類架構(第5次修正)作編排,僅列入醫藥衛生學門四年制(含)以上學士班學系,學士後學系以及二年制、五專相關學科不列入。 民國105年10月4日,跨域創工場開幕揭牌儀式,盼透過提供場域實作,開發學生創意潛能,達到做中學目的,並發揮創造力。 民國105年9月8日,創辦人紀錄片-「榜樣」首映會,傳承並發揚兩老「教育無他,榜樣而已」的教育理念。 民國103年7月7日至民國103年7月18日,校長率相關主管赴中國上海-杭州參訪校友企業,並召開本校華東/南區校友會會議。

國立勤益科技: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簡史

為提升高校公共性,積極協助弱勢學生,逐年增加受惠學生人數,104學年度弱勢學生助學計畫助學金學生數達1,355人,而學雜費減免人數由101學年度之2,496人逐年增加至106學年度3,272人,居全國科技大學第6名。 2021年,增設人工智慧應用工程學士學位學程、智慧生產工程系、護理系碩士在職專班、流通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 2011年12月1日與國立臺中技術學院整併,改制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中護健康學院」,原中護校址改為「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民生校區」。 民國109年10月13日, 攜手臺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及上銀科技打造中部第一個機器人工程師訓練場「智慧機器人教學研究中心與機器人工程師訓練合格場域」啟用。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