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cc的摩托車和125cc的摩托車哪個更好呢? 從性價比來說,同樣的價錢肯定是高配置的更適合,150cc 機車125比較2025 大於125cc ,無他;動力決定上限。 就目前市面上的摩托車而言,125cc 主要多集中在老款車上面,阿普利亞的cafe 倒是125,但是動力實在有點小,你騎一陣子就有想換車的衝動。 150 雖然也很小,但相比而言還是多了一些可能性。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Gogoro Viva 今年還推出了 Lite 版,少了 SBS 同步煞車跟智慧鑰匙卡,但售價也再降 5000 元,在新北市汰舊換新補助後,價格甚至可以跌破 4 萬,對於短距離使用的車主來說,很有價格競爭力。 菜籃族與短程通勤族,最重視的是輕巧實用,價格划算。
- 引擎和重車噴射京濱科技和高抓地力熱熔胎,透過一系列頂級配置打造一臺屬於都會型男的完美車體,戰斧引擎透過獨特的引擎形狀能使引擎輸出馬力相較一般的更高,因此不管上山下海都是很好的選擇。
- 150cc的摩托車和125cc的摩托車哪個更好呢?
- 同品牌的150摩托車爲什麼要比125貴很多?
- 如果預算是1萬的話,可以選擇的摩托車是很多的,車型上可以考慮彎梁車、踏板車、小太子等,很多款車型都適合新手,而且1萬也可以拿下。
並且在更高階的碟煞、ABS版提供一鍵啟動、怠速啟停、大燈能量控制系統。 JOG是更進一步適合女性的都會用車,擁有735mm的超低座高適合身材嬌小的女性,並且整備重量也僅有輕巧的95公斤,對應日常使用更加不用擔心沒有力氣移車、駐車。 機車125比較 並且搭載BLUE CORE節能引擎,同樣兼顧足夠的動力與良好的油耗,對於常以單人騎乘,較少載人載物的騎士來說,是一臺適合的選項。
機車125比較: 文章導覽
根據描述來看,這位車友是在糾結同品牌摩托車150和125之間的價格差異。 五羊本田CG125目前售價7000左右,幻影150平均售價13300左右,NX125平均售價9590起,PCX150平均售價26990。 豪爵DH125E平均售價6600,DK150平均售價9380,DR150平均售價12680起。
今年的省油機車在眾多七期車款加入後,確實是把標準再往上提升了一個層級,但今年依然是由有著黑科技的HONDA車輛奪下榜首,HONDA LEAD 125搭配引以為傲的eSP引擎技術,市區油耗52.7km/L、定速油耗61.8km/L、測試值56.0km/L的成績傲視羣雄,更是榜內唯一達到56km/L的車款。 LEAD 125本就是一臺主打經濟通勤的車款,有著寬大的車廂空間,標配CBS連動煞車確保安全性,前後大燈皆採LED燈具提供優秀的照明,怠速熄火裝置也是幫助LEAD得到省油王者封號的關鍵,省油且配備新穎的車款,絕對是經濟考量優先的你最好的選擇,只可惜臺灣目前並沒有引進,需要另外向進口商詢問。 Z1 attila以輕巧車身、良好的操控感見長,搭配125 c.c.排量的引擎動力,自上市以來就是都會男女及通勤族的高CP值購車首選。 安全表現上,Z1 attila可選擇搭載BOSCH ABS 10防鎖死煞車系統及輪速感知器,在濕滑路面行進也能保持穩定操控,有效避免輪胎鎖死,讓安全規格再升級;或是選擇CBS 2.0連動煞車系統,面對道路緊急狀況發生,一手通煞即可最佳化分配前後輪煞車力道,掌握人車最高安全。 而在通勤車市場一直都擁有不錯的口碑的Kymco,在省油通勤機車比較中自然不會缺席,以54.5km/ltr的平均油耗同樣擠入各大榜單。
機車125比較: 機車 | 車款比較
迪爵 Duke 125 重返市場後,以家庭用車為訴求,具備充沛的動力表現,搭配著靈活輕巧的車身設定,並且具備 SYM 高階車款的「ALEH 零後仰懸吊系統」,讓整體的起步加速更穩更快。 作為 Kymco 最暢銷車款,擁有國民神車的封號,外型深具運動風格,適中的車體尺碼與充沛的動力,受到年輕消費者與通勤族喜愛,配備 220mm 浪花碟、冷光儀錶、雙色氮氣後避震器,並具備加長型置物箱。 SYM JET SL 採用了全新設計的車頭造型與 LED 與魚眼燈具,呈現出與 JET SR 截然不同的辨識度。 補強後的車架剛好與升級後的前後煞車相呼應,大直線底的急剎車也不見舊款 Jet SR 的侷促,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安心的煞車感受。
加上輻射冷卻影響,中央氣象局發布全臺19縣市低溫特報。 除臺東、馬祖、澎湖,全臺縣市皆有局部10度以下低溫出現機率。 氣象局資料顯示,玉山今天凌晨3時28分只有零下9.2度,平地最低溫出現在苗栗公館4.3度。 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今明兩天日晴朗夜酷寒,臺灣本島平地的最低氣溫仍在4度左右,民眾早晚應特別注意保暖。 機車125比較2025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李盛雯/臺北報導 亞果遊艇集團(7566)宣佈,將與東南亞最大遊艇會Ocean 機車125比較 Marina Yacht Club簽署完成合作MOU,雙方締結為姐妹會。
機車125比較: 機車產品總覽
這次的車價對決,統整了政府補助與車廠加碼優惠後的汰舊換新價格,採用人口最多的新北市做為比較基準,並計入煞車補助與車廠加碼購車金。 其他縣市的朋友,可以參考這張補貼表來計算。 機車125比較 列入比較的資料對象是 125cc 以下的國產白牌和綠牌車,並分成 4 個級距,讓購車朋友可以依據自己的乘車需求來參考。
機車125比較: 排氣量150c.c 以上機車推薦
其中,在各大省油通勤機車排行中總是名列前茅的Yamaha RS 機車125比較2025 Neo,以55.8km/ltr的平均油耗打敗眾多對手。 而Yamaha將發電機與啟動馬達整合後,更讓RS Neo車重降低至93公斤,完全符合通勤車輕盈好操控的特性。 不僅於此,RS Neo以「非對稱車架」設計使平衡左右剛性。
機車125比較: 「引擎」重機騎乘感與馬力輸出的靈魂,汽缸數目特色比較一次整理
同級距內唯一油冷車款PGO ALPHA MAX,上市時憑藉著獨特的外型、全車LED、CBS和怠速熄火系統,吸引不少車主的青睞,後續更推出Naked裸把版配上多功能液晶儀表增加選擇多樣性,唯一可惜的是產品世代較舊屬於冷門車款,如果你不喜歡在路上停紅燈就車聚,ALPHA MAX將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現今機車價錢都不便宜,不是每個人都有龐大的經濟能力可以一次入手多種車款,同時體驗不一樣車款的差別,而在這條件侷限以內,又該如何選擇….. 在交通方便的現代,每個種類的運輸工具都會有其優點和迷人之處,不論是穿梭其中的電動車、汽車、機車、腳踏車或重機。 「沒有不會壞的車」,當愛車使用一段時間之後,組件會開始有弱化、老化需要更換的狀態,你或許也會開始聽見機車發出異音。 值得一提的是,在山葉的兩個車款中,都搭載中置後避震器,中置避震器的特性在於能夠以更短的行程來創造出更多的輪胎上下位移,也就是說在同一種阻尼下能夠擁有更大的敏感度,其可貴之處就是重新的設計了車架與輪胎之間的關係,以做到更好的吸震效果。
機車125比較: 機車大小事 3分鐘簡單看,為何通勤族該考慮選擇機車125?
一名網友就表示,他的友人想趁政府最後一波淘汰二行程的補助購買新車,並提問「要買什麼車CP值最高?」貼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 除了文章中介紹的品之外,也可以參考以下其他熱門主題文章。 可以多方參考其他品牌款式,絕對提供您最有人氣的商品,歡迎繼續延伸閱讀。 機車125比較2025 Cc數(排氣量):機車通勤族推薦挑選125cc以下就可以了,打算長途騎乘或是騎上高速公路的消費者,能選擇cc數較高的機車。 面對激烈的輕、重型機車市場競爭,各家品牌均推出主力車型吸引消費者目光,本篇文章帶你一次看懂市場當前三大品牌,低排氣量(100c.c~124c.c)、中排氣量(125c.c ~ 149c.c)、大排氣量(150c.c以上)的車款,根據預算與規格,幫助大家更有效率找到符合需求的白牌機車。
機車125比較: 價格區間
一次公開常看到的劑型好處壞處#膠囊 #錠劑汽車輪胎壽命有多長? 先前也有網友詢問有沒有推薦的125機車,最多網友回應,「推新迪爵」、「新迪爵啦,便宜」、「論馬力跟穩定度應該是新迪爵好一點」、「我160,騎男友的新迪爵ok」、「新迪爵滿優的」。 如果你今天追求的不是最運動化,而是最潮流的車款,那SYM靈獸系列的鳳凰FNX BT將是你的不二之選! 外型融合歐風時尚與東方文化,同時具備整合式LED頭尾燈、三零科技、側柱熄火、光感應儀錶等配備,不僅通勤時帥氣,每公升51.4公里的油耗表現也是同級中的佼佼者。
機車125比較: YAMAHA 山葉機車 最新BWS 125 UBS 碟煞-野-2022新車贈品
不過只要是一線品牌的車型耐用性基本上都是不錯的,完全夠滿足日常的騎行需求。 迪爵在國民車款中又擁有更好的配備,除了125級距的動力以外還擁有三段可調後避震器、視選購版本還有CBS連動煞車或是ABS防鎖死系統。 機車125比較2025 對於日常生活的機能性也不差,擁有前後雙置物掛勾、前置物空間及置腳空間外,座墊到踏板的距離縮減至41cm,即便是身高僅有120cm的兒童也能將雙腳踏平於踏板。 對於需要載小朋友、對於安全配備較重視的人來說,迪爵125讓人更為安心。 從這次整理的售價比較來看,接下來臺灣機車市場將面臨一場激烈的價格戰,Gogoro 幾乎全產品線都殺到 7 折,燃油車也都有 8 折左右的優惠,對消費者來說,廠商廝殺越激烈,就更有機會以划算價格入手心目中的愛車。
機車125比較: 推薦125cc機車定期保養品項
說完了鏈條的區別,我們再來說125cc和150cc車型所用的時規鏈條有什麼不同。 其實說白了這兩者倒是區別不大,在其內部很多零件都是通用的,這其中當然也就包括了時規鏈條。 在很多情況下,150cc車型都是125cc的擴缸機了,換句話說,就是隻增加了活塞環和活塞,並沒有加長缸內行程。 這些摩托車125賣2萬,150賣4萬纔是真貴! 本田摩托車在國內的兩家合資廠,合資這麼久了,所生產的最大排量竟然是184cc的產品,並且所合資的中方新大洲和五羊國產品牌下的車,跟豪爵相比,絲毫沒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