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古禮祈求天降甘霖,畢竟臺灣從去年下半年水情喫緊,今年2月西半部降雨又嚴重不足,但中央氣象局7號表示,鋒面通過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和東北部天氣較涼,中部以北和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只有多雲,要解旱象,恐怕還得再等等。 大甲鎮瀾宮祈雨2025 而這次舉辦祈雨法會,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說,這是他任內第一次祈雨,老實說不知道會不會下雨,但「有拜有保庇」,盼感動老天降雨,預計明(7日)參加祈雨法會的人數已突破2千人報名。 民俗專家林茂賢說,向大甲媽祈雨,是因為相傳媽祖出巡時會下雨,有「雨水媽」之稱,雖然是民間信仰,但藉由祭典也能達到安定人心,提醒要節約用水的作用。 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受訪表示,他也很緊張,昨日下午還來跪拜。 廟方請出「五穀先帝」時,大甲地區「雨就來」但目前最需要的是大雨要下在集水區,各地水庫纔能有效蓄水。
大甲鎮瀾宮舉辦祈雨祭典,廟前廣場湧入近千著白衫信眾虔誠祝禱。 大甲鎮瀾宮祈雨 大甲鎮瀾宮祈雨 (王文吉攝)鎮瀾宮已有58年未舉辦祈雨祭典,廟方恭請二媽、神農大帝、太子元帥、福德正神、貞節媽等神祇登上祈雨壇,製作祈雨布幡,書寫「皇天降雨救萬民」「大亢旱魃禾豐潤」等訴求,以及司雨神祇聖號,並糊製祈雨令「商羊」鳥形象,以祈天降甘霖,利農田灌溉、民生使用。 蘇貞昌今(6日)上午出席「345kV 板橋~龍潭線竣工啟用典禮」,對於行政院農委會農田水利署攜手大甲鎮瀾宮7日辦祈雨法會,蘇貞昌說,臺灣民間習俗無論到哪裡都是祈求風調雨順,過去水利會是民間團體時代,地方水利處也會依照往年的習俗,和宮廟、民間一起祈求,這是一向有做的事情,已有這習俗由來已久。 陳榮福指出,感謝顏清標協助舉辦祈雨儀式,去年梅雨季很短,又沒颱風,現在各水庫蓄水量很低,農作物受到影響,地方耆老希望辦祈雨活動,鎮瀾宮是中部信仰中心,大甲媽有雨水媽之稱,也辦過祈雨儀式,有經驗,於是商請鎮瀾宮舉辦祈雨儀式,為臺灣祈福。
大甲鎮瀾宮祈雨: 相關條目
盧秀燕在典禮結束後致詞表示,感謝大甲鎮瀾宮與農田水利署臺中管理處聯合舉辦這次法會,希望透過大家誠心參拜,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季無災、所求如願、天降甘霖,感謝雨水媽守護,保佑大家平安。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臺中7日電)久旱不雨,大甲鎮瀾宮今天舉辦祈雨儀式,臺中市長盧秀燕、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等人全程參與,盧秀燕表示,大家誠心參拜,祈求風調雨順、天降甘霖,感謝雨水媽守護。 大甲鎮瀾宮祈雨2025 大甲媽祖每年出巡、遶境都會下雨,因此在民間有了「雨水媽」之稱。 圖:暢NEWS甲媽祖每年出巡、遶境都會下雨,因此在民間有了「雨水媽」之稱,據瞭解,大甲鎮瀾宮至今已舉辦過3次祈雨法會,清朝年間、日治時期和民國52年,當時因旱災嚴重,政府也曾找來廟方協助安排法會,向上天祝禱祈求早日降雨。 臺灣多處地方水情喫緊,農田水利署聯繫臺中大甲鎮瀾宮協助祈雨,今(7)日上午九點鐘,祈雨法會正式開始,在廟方要求參與的人都必須穿著素衣的規定下,包括臺中市長盧秀燕、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副董事長鄭銘坤在內,全都穿著白色上衣,出席法會。
- 依照傳統習俗,全部香客穿著白色衣服參加法會,現場還掛了一隻「商羊鳥」,其實都藏有意義。
- 林茂賢表示,「商羊」是一種鳥,文獻記載只要看到「商羊」跳舞就會引來大雨,古代除了商羊,民間傳說只要看在到鳶在高空飛舞,也表示有下雨的徵兆,所以在祈雨儀式中旗幟上有掛一隻「商羊」,或「抗旱」、「抗魃」,「魃」在說文解字是指旱鬼,所以祈雨儀式中會以送走「旱魃」或殺「旱魃」方式,代表將乾旱送走。
- 依據鎮瀾宮廟方記載,民國52年,久旱無雨,臺中縣長何金生及大甲、大安、外埔、后里4鄉鎮及縣議員、鄉鎮民代表、鄉鎮農會理事長及總幹事等地方人士皆披麻戴孝,抬著媽祖、神農大帝的神轎,列隊到水尾河牀設香案舉行祈雨儀式,約莫1小時後,上天降雨。
- 對此,夫妻倆打破沉默發文還原退出教會內幕,並喊話宋逸民出面說清楚。
祈雨祭典現場高掛知雨之鳥「商羊」,不料儀式進行到一半時,商羊疑因紅線突然斷裂應聲墜地,引起現場民眾一陣騷動。 大甲鎮瀾宮祈雨 所幸工作人員趕緊拾起商羊,另外找了一條更堅固的紅線捆綁,讓儀式得已順利進行。 【記者 高鐿玲/臺北 報導】臺鐵花東線玉里~富里路段受9月18日地震影響導致路線中斷,經臺鐵局辦理緊急搶修,已完成任務。 【記者卓羽榛臺北報導】 國民法官制度於112年1月1日正式施行,深具時代意義。 中華郵 政公司為紀念我國司法史上首次由國民與職業法官共同審判的制度,訂於112年1月3日發行「國民法官新制實施紀念郵票小全… 由於上次祈雨祭典是在58年前,連董事長顏清標都沒參與過,坦言是任內第一次祈雨,老實說他也不知道會不會下雨,但「有拜有保庇」。
大甲鎮瀾宮祈雨: ‧ 中國乾猴頭菇12/30重新開放進口 邊境仍逐批查驗
水情告急,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商請鎮瀾宮舉辦祈雨儀式,這場祈雨儀式上午9時開始,鎮瀾宮廟前廣場前循古制高掛祈雨布幡、司雨神祇、糊紙祈雨令及知雨之鳥「商羊」,並由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等人,在儀式進行前請出二媽、神農大帝與三太子等神尊到法會神壇上。 另外,在古代「商羊鳥」在下雨之前,就會有成羣的商羊鳥翩翩起舞。 商羊鳥在現代已不再出現,於是當有不雨的旱災時,就在祈雨儀式中,由人戴上面具,扮演商羊鳥,以「天將大雨,商羊鼓舞」古語,希望快點有雨,以解缺水之苦。 顏清標表示,58年前鎮瀾宮就曾舉辦祈雨儀式,昨天下午大甲地區就下起雨來,臺灣現在很缺水,政府呼籲大家節約用水,這次請眾神天降甘霖,才能解決民生用水,今天整個祈雨過程都循古禮進行,不是迷信,是安定民心,宗教信仰有拜有保庇,希望大家同心協力求眾神,最重要是祈求雨水要來。 陳榮福說,因水情嚴重,地方耆老及農民希望農田水利署舉辦祈雨活動,祈求上蒼普降甘霖,解決農民的困擾。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臺中管理處轄區總面積約有2萬6千300公頃左右,今年停灌約12000公頃,另外有果樹、柑橘及花卉需要灌溉。
- 蔣萬安會前受訪表示,這幾天確診數上升,疫情可能嚴峻,會要求相關單位,報告跨年等大型聚會的相關防疫規畫,做一個妥…
- 香港各大報章今天都在頭版報導相關消息,旅遊業者也表示「終於迎來美好的春天」。
- 藝人宋逸民創立「藝起發光」教會,過去有許多演藝圈人士一同加入,卻隨著女星小甜甜(張可昀)離開教會後,冒出許多教友指控教會,包含醫藥記者王瑞玲、阿Ben與徐小可夫婦都現身說法。
- 今天上午,9鎮瀾宮在廣場設置祈雨壇,上午8點並請出來二媽、貞節媽及神農大帝神像坐鎮祈雨,同時依古制製作祈雨布幡,書寫信徒訴求、司雨神祇聖號,並糊製祈雨令「商羊」鳥形象,以祈天降甘霖,參加信眾皆穿著白衣,以象徵古禮「披麻戴孝」,以祈求上蒼垂憐降雨。
- 接下來就是祈雨法會的重頭戲了,法師於臺前開始「誦讀祈雨文」,配合高掛在臺前的祈雨神鳥「商羊」,商羊是傳說中只要跳起舞來就能召喚滂沱大雨的神鳥,兩者互相配合下來感覺現場真的快下起雨來了呢!
- 今年是迎接疫後開放國門的第一個跨年夜,加上跨年夜適逢星期六,預估假日的跨年人潮將會比往年平日更踴躍,不過根據中央氣象局天…
「歷經了快4年的時間,大成嘉義馬稠後食品廠終於跟大家面見了…,」12月27日,趕在2022年結束前,大成集團董事長韓家宇領著全體員工,驕傲地向現場200多名官員、客戶、媒體…展示集團全新的食品加工廠。 高雄一名房東被過世房客親友控訴,沒有經過家屬同意,就任意將死者的物品丟棄。 死者生前已預付3個月的房租,但房東目前已將房屋另租他人,家屬已經決定向房東提告,爭取相關權益。
大甲鎮瀾宮祈雨: 大甲鎮瀾宮睽違58年 7日辦祈雨法會出席者須穿白衣
遶境進香中包含了重要的十大典禮,包括筊筶、豎旗、祈安、上轎、起駕、駐駕、祈福、祝壽、回駕及安座,每一項典禮都按照既定的程序、地點及時間虔誠行禮。 遶境隊伍跨越臺灣中部沿海4縣市(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經過21個鄉鎮市區,超過100多座廟宇,跋涉超過340多公里路程(每年都在增加)。 2010年起擴大舉辦為九天八夜徒步遶境進香,分別駐駕彰化南瑤宮、西螺福興宮、新港奉天宮、西螺福興宮、北斗奠安宮、彰化天后宮、清水朝興宮,最後回駕大甲鎮瀾宮。 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誦經團教室:位於廟內二樓,裡面有三尊媽祖,還有兩至三支團旗及多套誦經團服飾、多本九霄天上聖母經經本等。 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指出,「天無雨,人無步」,臺灣自古以農立國,尤其是早期農業時代,如果沒有雨水的灌溉,水稻和農作物即無法施作。 大甲鎮瀾宮祈雨 法會的最後階段要來擲笅詢問蒞臨法會現場的神明:鎮瀾宮二媽、太子元帥、土地公、神農大帝,此次法會是否令祂們滿意並能天將甘霖給眾生?
大甲鎮瀾宮祈雨: 本週「血型+生肖」財運排行 O型搭這生肖想旺到2023得「今年事今年畢」
而後5月中旬各地降下豪雨,其中臺中在1日內降下137.1毫米的雨量。 而祈雨的穿著也有考究,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楊登嵙指出,商湯時發生乾旱,卦象顯示要以人祭天,成湯認為救人才求雨,決定犧牲自己,並在儀式上反省政令不當等事,過沒多久大雨傾盆。 大甲鎮瀾宮祈雨 楊登嵙提及,大甲媽祖每年出巡都會下雨,因此又有「雨水媽」之稱,1963年眾人披麻戴孝進行祈雨,約一小時開始降雨。 大甲鎮瀾宮偕同農田水利署今日舉辦祈雨法會,期盼有「雨水媽」之稱的大甲媽祖能讓老天帶來雨勢。 法會期間有一隻「商羊鳥」掛在上面,對此,民俗專家林茂賢指出,依照傳統習俗,這隻商羊鳥若是一隻腳掉了就會下雨,兩隻都掉的話就不會降甘霖,所以才會將商羊鳥掛在法會上。
大甲鎮瀾宮祈雨: 中國疫情升溫邊境政策擬維持現狀 小三通是否特別處置本週決議
林茂賢表示,「商羊」是一種鳥,文獻記載只要看到「商羊」跳舞就會引來大雨,古代除了商羊,民間傳說只要看在到鳶在高空飛舞,也表示有下雨的徵兆,所以在祈雨儀式中旗幟上有掛一隻「商羊」,或「抗旱」、「抗魃」,「魃」在說文解字是指旱鬼,所以祈雨儀式中會以送走「旱魃」或殺「旱魃」方式,代表將乾旱送走。 而在相隔兩個多月後,各地開始降下豪雨,尤其在臺中在一日內降下137.1毫米的雨,《臺灣日日新報》以近半版篇幅報導臺灣各地降雨情形,並以「慈雨」為標題,顯示降雨為全臺帶來解荒的興奮之情。 然而,臺灣早在92年前就曾舉辦過祈雨法會,當時的祈雨文也罕見曝光,「Good Weather 古都好天氣-臺灣南區氣象中心」4日貼出1929年、約92年前,臺灣第一場祈雨法會的祈雨文。 為了這場祈雨法會,鎮瀾宮將設壇,屆時,董事長顏清標、副董事長鄭銘坤與董監事們都將出席,參加法會者必須穿著白色襯衫,希望可祈求春雨到來解除旱象之渴。 中南部水情拉警報,鎮瀾宮指出,大甲媽為民請命求雨,自清朝至今已有10多次紀錄,距離上回舉辦法會已將近60年的時間,最主要就是因為去年首次碰上56年來沒有颱風造訪,雨量創新低,導致工業、民生用水量大,農業用水喫緊,以祈天降甘霖,水源富足。
大甲鎮瀾宮祈雨: 大甲鎮瀾宮「披麻戴孝」祈雨!命理師揭玄機:原諒罪刑
這次祈雨會請出二媽、貞節媽、神農大帝等神尊,共同舉辦祈雨典禮。 最早的祈水典禮根據記載從清朝就已經存在,而最近一次的祈雨儀式根據大甲鎮瀾宮廟中文獻記載,是在民國52年。 當時臺灣遲遲等不到雨神到來,所以當時的臺中縣縣長以及縣議員等地方仕紳就到大甲鎮瀾宮「披麻帶孝」,跟著陣頭到河牀邊設香案祭祀媽祖和神農大帝等神明,進行祈雨典禮。 結果祈雨儀式進行完不久,真的天上就開始下起雨來,大家都又驚又喜,從此之後這項神蹟為後人津津樂道。 法會一開始廟方人員就先把各尊神明請出來,一排神明擺好後整個現場畫面非常莊嚴。 接著可以看到臺下信徒們都身穿白衣齊聚鎮瀾宮參與祈雨典禮,以前參加祈雨法會的信徒都要披麻帶孝表示自己有罪,來讓上天原諒後來降雨。
大甲鎮瀾宮祈雨: 臺灣缺水|大甲鎮瀾宮古禮祈雨 臺中市長率官員及3000名信眾參與
因應兔年將至,生肖本命年的迎春兔手鍊不僅設計配有5A鋯石作點綴,其墜飾上還刻有「天后宮」袖珍字體的吉祥掛件,讓戴上的人好運更加倍~重點是! 鎮瀾宮之法脈由第一代住持若清湛禪師起共傳了七代,僧侶法脈中止後,豐原慈濟宮出身之淇滿嚴禪師(臨濟正宗法脈)接任住持,淇滿圓寂後其徒覺定禪師接任住持,直至大正13年(1924年),覺定往唐山鑽研佛學,卻一去不復返。 大甲鎮瀾宮祈雨2025 每年釋迦牟尼佛誕日,仍保持舉行浴佛法會,浴佛用的悉達多太子像,為第一代僧侶若清湛禪師自大陸迎請。 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汽車停車場:位於臺中市大甲區順天路、臺中市大甲區順天路15巷旁與捷安特董仔車店旁,裡面有一間遊覽車茶水供應處,有時會設置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所屬的大甲神轎班與神童團等,會在此地練習與設立紅壇等。
大甲鎮瀾宮祈雨: 睽違58年 大甲鎮瀾宮古禮祈雨盼天降甘霖
依照傳統習俗,全部香客穿著白色衣服參加法會,現場還掛了一隻「商羊鳥」,其實都藏有意義。 2001年,由財團法人大甲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在鎮瀾文化大樓成立「臺灣媽祖聯誼會」,號召有加入的全臺各地媽祖宮廟會員代表一同前往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並擔任臺灣媽祖聯誼會會長。 林茂賢接著指出,其實在古代,龍王還有城隍爺為主,但在臺灣媽祖出巡都會帶來雨水,與「大道公風媽祖婆雨」的傳說有關,這次的祈雨是由大甲鎮瀾宮主導,請的神明有媽祖(老二媽)跟神農大帝、貞節媽坐鎮。 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指出,在漢代就已經有祈雨儀式,通常是由地方官員祈雨,古禮參與者會披麻帶孝,祈求上天憐憫,所以大家都穿白色衣服。
鎮瀾宮表示,最近一次的祈雨法會,是在民國52年,當年的臺中縣面臨乾旱,縣長何金生率領兩千多位縣民,披麻戴孝,穿著草鞋,抬著大甲媽的神轎列隊遊行祈雨,後來果然天降甘霖。 今天上午,9鎮瀾宮在廣場設置祈雨壇,上午8點並請出來二媽、貞節媽及神農大帝神像坐鎮祈雨,同時依古制製作祈雨布幡,書寫信徒訴求、司雨神祇聖號,並糊製祈雨令「商羊」鳥形象,以祈天降甘霖,參加信眾皆穿著白衣,以象徵古禮「披麻戴孝」,以祈求上蒼垂憐降雨。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在一場投資論壇上,有記者問他臺股明年指數最高點在哪裡? 他說,去年各家投資機構預測臺積電股價沒有一家猜對,去年此時半導體產業盛況空前,今年竟變成慘業,坦言「『預測』存在危險性」。 對比去年行情大好,今年正好倒轉過來,所有經濟指標都往下,股市的長線指標在低檔,也許行情總在最悲觀中誕生。 [週刊王CTWANT] 泰山(1218)閃電出脫全家(5903)持股,惹爆狠砸近60億買入近五成泰山持股的龍邦董事長劉偉龍大罵公司被掏空,砲轟「美麗女獨董陳敏薰」到底有沒有做好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