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4月9日,出現第二例確診個案,因此成為臺灣首間因疫情全校停課的大學。 師大系 自2015年開始,臺師大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的保持排行350以內(2023年全球第332名,亞洲第61名)。 本所洪姮娥教授、楊謝樂副教授在國科會的補助計畫下與日本北海道大學S.kuriki教授開發超導干涉元件磁性免疫檢測系統。 提供油畫、素描、版畫、複合媒材等課程,融合古典藝術、現代、當代藝術,培養具有時代視野的藝術創作人才。
本校於6月5日正式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分設教育、文、理三學院。 民國56年6月,本校奉準於7月1日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之日,同時改隸為國立,以培養全國中等學校師資為宗旨,分設教育、文、理、藝術四學院。 自民國83年起,「師資培育法」實施,本校因應衝擊,積極轉型發展為綜合大學。 師大系 除原有相關系所外,更增設10個學院、59個系所,成為博、碩、學士班正規生逾萬人之多元化綜合大學。 展望未來,本校將在既有豐沛的人文基礎上,植入現代科技知識,持續深耕發揚本校特色領域,並加強國際化、資訊化、企業化,讓今日的師大人,都能成為明日的大師,使本校成為具「古典風華、現代視野」之亞洲一流,世界馳名之綜合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簡稱臺師、臺師大、臺灣師大、師大或師範大學),是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安區的綜合型大學,臺灣邁向頂尖大學計劃中十二所大學之一。
師大系: 學士班
張國恩校長指示規劃建構本校一致形象視覺識別系統,將原校徽進行視覺化修正,調整線條粗細與空間比例關係,使之更符合現代化應用。 劉真銅像:位於禮堂旁,書有臺師大校訓「誠正勤樸」,原為師院院長劉真銅像,後被學生要求拆除,目前僅存基座。 師大系2025 7月,共計三家業者投標,最終由將捷集團林長勲建築師事務所及其團隊脫穎而出。
- 本系圖書計有地理學專用書籍萬餘冊,中外文期刊三百餘種,大比例尺地形圖兩萬餘張、中外地圖集三百餘冊、航空照片圖三千餘張。
-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 本所目前已有相當完善的畢業生生涯發展追蹤機制,並能回饋本所課程與教師進一步調整學生學習成效與品質改善。
- 本所擁有7位專任教師,均具有博士學位,同時,因應教學與研究需要,延聘3位兼任教師與2位講座教授,師資質量充足。
- 四六事件起於1948年,以時稱臺灣省立師範學院為主體,串聯國立臺灣大學所發起要求提高公費待遇的「反飢餓鬥爭」,以「救苦、救難、救饑荒」為主的學生運動。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教育是國家百年大計,而人才培育則是一切建設與發展之基礎,為肩負此重任,須有一專門單位從事教育理論與實際的研究,以為政府施政與改革的基礎及培育各級學校教師及教育行政人員的依據,本… 「東亞學系」為國內唯一具有大、碩、博完整學制的東亞研究相關學系,並為跨領域、整合性專業人才的教學研究單位,提供有志於東亞區域研究之學子系統性的學術訓練。 赴外研習及深造亦可與歐美、日韓、東南亞多所設有「東亞研究」等名校接軌。 為讓學生意見能充分表達,在系所會議設置大學部代表一名、碩士班代表一名、博士班代表一名,可參與議案的討論。
師大系: 管理學院
首創「專責導師」制度,負責各系學士班學生生活輔導,與各系教師所擔任之「學術與生涯導師」相互合作。 本學士學位學程設立之宗旨為培育符合社會所需之光電科技工程專業人才。 專業培養著重半導體、光電、生技、及綠能領域之專門知識,以期為學生畢業後可依個人興趣,繼續深造跨領域之相關研究所或就業從事光電、電子、半導體、能源及生技相關產業工作。 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學年度起由「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及「國際漢學研究所」整合為「東亞學系」,招收「漢學與文化組」、「政治與經濟組」兩組之大學部及碩士班學生。 厚植學生基礎地理學素養及監測環境能力,培訓其對環境經營管理具有整合性發展的競爭力。
前身為1922年創立的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 其後為臺灣省立師範學校及臺灣省立臺北高級中學,創設時共用校舍與師資。 在臺北高中停辦後接收其資源,並逐步從學院改大學,近年與同樣位於大安區之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結盟,合組國立臺灣大學系統,共享學術資源,目前並互開放跨校輔系。 昔時草創省立師範學院時期,與國立臺灣大學、省立農學院(今國立中興大學)、省立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是1940年代臺灣省僅有的四所高等教育機構。 臺師大為目前中華民國三所師範大學之一,其主要教學目標為培育中等學校師資。 校級的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簡稱心測中心)為國內重要教育研究發展機構,每年負責舉辦國中教育會考。
師大系: 招生資訊-碩士班
最終目標在開拓本校理論與技術整合、教學與應用整合、校園與社會整合、學術與產業整合之進階性任務。 師大系 師大系 師大系 本系於民國59年8月成立碩士班,77年8月獲準成立博士班,83年成立「區域研究中心」,94年成立「地理資訊研究中心」,95年成立「地理教育研究中心」、「環境監測與規劃研究中心」、「地理影像實驗室」。 地理學系之下,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結構完備,充分發揮本系的師資與設備應有之功能。 民國四十三年由師大原有的體育系,改為體育衛生教育學系,至民國四十六年將衛生教育及體育正式分為兩組,並於民國四十八年七月正式成立衛生教育學系,民國九十六年八月更名為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本系目前每年約招收大學部四十餘人,碩士班五十餘人(含在職),博士班約九人,截至民國一百零八年十一月止,總計現有大學部一百六十多人,碩士班一百二十多人,博士班二十三人,合計學生人數約為三百三十多位。 2014年6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三校合組為「國立臺灣大學聯盟」,互補教學資源,學生可跨校修課、互認學分、共享圖書館、校園無線網路、學生優惠等資源。
師大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系
學士學位學程與一般學系沒有差異,學生畢業總學分數為128學分,並通過相關規定之畢業門檻,可取得學士學位。 現有自造大師基地、專題研討室多間、電子實驗室、人力資源研討室多間、電腦實驗室、網路教學實驗室、圖文傳播實驗室、電工實驗室、綜合工廠、電腦繪圖室、數位傳播教學實驗室、媒體設計實驗室等多元教學設施。 四、美術理論:中國書畫史、中國畫論、東亞美術史、西洋美術史、近現代藝術理論、藝術評論、西方藝術理論、藝術哲學等。
師大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交換學生毋須繳納姐妹校學費,課程結束後,可獲得姐妹校所正式核發之成績單或修課證明。 為鼓勵本校學士班應屆畢業優秀學生就讀本校日間學制碩士班,本校學士班應屆畢業生且歷年學業成績名次列班級前百分之十五(小數點後無條件捨去),經碩士班各入學管道錄取,並就讀本校當學年度日間學制碩士班,經審查通過者,每學期領取新臺幣36,000元。 林採飛:有機化學家、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前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教授、現任林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潘文忠:教育部長,前臺中市副市長、教育部國教司長、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國立編譯館館長、臺北縣教育局長、文化局長。 師範院校及設有師培相關學系之大學亦可能有師資培育中心,僅擇一列入。
師大系: 發展沿革
本所師生皆積極從事學術研究工作,不僅在論文著作、研究計畫、專利與產學研合作等方面皆有良好成績。 每位教師平均每年發表SCI論文達5篇以上,每位教師平均每年皆能至少主持1件國科會多年期專題計畫。 同時,本所教師多人曾主持及參與國家型或整合型大型研究計畫,並從事產學研合作計畫以協助國內產業提昇技術競爭力。 本所教師皆能積極參與國內外學術與專業活動,本所每年都會舉辦的學術與技術研討會、工作坊與訓練研習班以提供國內外學者專家、校內外師生與國內外廠商研發人員共同參與的學術與技術學習、交流合作的平臺與機會。 為善盡大學教授之社會責任,並提供社會各界專業服務,本所教師多人曾擔任政府單位、學校、法人機構或其他單位的專業顧問與評審以提供專業諮詢與服務。
師大系: 招生資訊-準新生照過來
同時,建置課程架構與課程地圖以明確顯示本所教育目標、核心能力及課程設計間之關係。 師大系2025 本所自我定位「小而精」聚焦於光電科學與技術的專業核心能力養成教育以培育優質的光電科技人才。 本系專任師資學經歷優,研究能量豐富且具學術聲望,研究範圍涵蓋東亞文化思想與應用、政經與區域研究等相關領域,並主持多件科技部及相關產學合作等研究計畫,研究成果豐碩可觀,具國內一流之水準。
師大系: 國際交流
博士班一、二年級,著重地理學分科高階領域的專業素養,三、四年級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 碩博士班透過專題演講與相關課程安排,提供研究生肥沃的學術養份。 學生之修課和論文寫作過程,指導教授和研究生緊密聯繫,形成活躍的學風。 為積極促加強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本系安排每週三下午地理學專題演講,促進學術討論氛圍與研究風氣。 師大系2025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
師大系: 大學部入學各管道:
本系學術活動頻繁,自1997年起每年舉辦「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 師大系 另外,教師除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外,為更進一步促進師生的研究風氣,並加強大家的研究能力,本系自七十七學年度時,將碩士班的地理論著評讀、博士班的地理學專題討論及老師的學術研討會集中於每週三下午舉行。 有關師生將輪流評讀論文或報告研究心得,並作公開討論和意見交流。 師大系 內容方面,碩一同學以評讀外文地理論著為主,題目自選或由指導教授決定;碩二同學以匯報個人碩士論文進度為主;博士班同學及本系老師,則自行決定內容。 104學年度,增設「教育學系教育管理與課程教學領導碩士在職專班」;企業管理學士學位學程更名為「企業管理學系」、音樂學系博士班學籍分組調整為「研究與教育組」與「表演與創作組」;停招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教育學系國防教育碩士在職專班。 1955年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分設教育、文、理三學院。
師資包含語言學、語言教學、教育心理、認知科學、教育科技、華人文學與文化、海外華人社會等學有專精的學者。 未來「華語文教學系」將積極與本校翻譯、國際人力資源與管理相關系所合作,強化學生跨語言跨文化素養與行政管理的能力。 「華語文教學系」也將強化與國外學校合作,發展符合當代學習趨勢、有實證依據的華語教學方法,建立有特色的華語教學與僑教品牌。 民國44年春,教育部秉承當時總統蔣公革新教育之指示及張其盷部長建議將本校改制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