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of是老式的酒精濃度計算單位,換算方法有美規和英規兩種。 美規1%酒精濃度為2 Proof;英規1%酒精濃度為1.75 Proof。 所以美國威士忌的100 Proof,代表50%的酒精濃度;蘇格蘭威士忌的100 Proof,代表57%的酒精濃度。 雪莉酒是一種西班牙的加烈葡萄酒,風味類似紹興酒。 18世紀末的蘇格蘭私釀業者,為了逃避政府的課稅,躲到高地的深山釀酒,為避人耳目,遂將威士忌裝入西班牙雪莉桶,意外造就了美麗的琥珀色,以及甘醇的風味。 因為只有來自單一酒桶裝瓶,所以也會因酒桶的大小與Angels Share的多寡,而影響到總裝瓶數量,也相對的意味著所謂的「限量」,是屬最原汁原味的Whisky,也是老饕眼裡的珍品,相對的價格也較為高貴一些。
- 如果一瓶威士忌符合上述各項標準,但其成份少於51%的任一特定穀類,那麼此威士忌能夠就叫做Straight Whiskey而不需在其名稱中提及特定穀物。
- 酒精容量爆高,很多人想問「一天可以喝多少?」高敏敏解釋,女生每天約1個酒精當量,男生則為2個,而1個酒精當量等於15公克酒精約105大卡。
- 在浪漫優雅的法國,飲酒文化與釀酒事業同樣歷史悠久,然而,當時的酒商與釀酒廠負責人卻天天急得跳腳,一點也浪漫不起來。
- 另外北高加索的金屬管內,疑似作為過濾器的部分,也發現裡頭殘留大麥澱粉顆粒和植物矽酸體(phytolith)。
- 透過慢慢地練習,當我們能夠輕易地在純喝和加水之間的平衡悠遊自得,那麼我們就已經從威士忌的品味之旅入門了。
- 然而不同於僅產自蘇格蘭的純正蘇格蘭威士忌,波本可以在肯塔基州以外的美國其他地區釀製。
試著啜一小口未經稀釋的威士忌,然後決定是否需要加水,但小心不要加過了頭! 此外,有趣的是,許多首席釀酒師和威士忌調和師在調和實驗室中嗅聞和品嘗威士忌時,會在酒杯中倒入水和威士忌各半,以降低試飲樣品的酒精濃度。 若要盡情品嚐威士忌,便應該完整體會其本身的香氣與口感,因此建議選擇純飲的方式,來直接感受威士忌的纖細複雜的酒體。 此時,建議使用專門的威士忌玻璃杯,藉以帶出各個品牌特有的滋味;亦可加入冰塊來觀察色澤與味道的變化。 以下文章將介紹用於純飲的威士忌酒杯,大家可以將喜歡的威士忌倒入美麗的酒杯中,再放上一首最愛的音樂,沈浸在無邊無際的品酒世界中。
威士忌濃度: 威士忌入門者應該先了解的重點
當食物和威士忌各自擁有個性,沒有太多的共通點,不太適合於異中求同,這時候找一方退讓,作為臣子來輔佐另一方,讓另一方的美味加乘,這就是「君臣輔佐法」。 我在試菜時,有些菜會在一旁搭薑絲、蔥花,像是黑白切小喫,而這些辛香料的氣味在威士忌當中也有,特別是二次裝塡的雪莉桶當中,有許多的辛香料的氣味在。 還有印度菜,天生身上就帶著滿滿的辛香料味,例如:荳蔻、茴香之類的氣味,跟威士忌恰能搭配,這就是「鶼鰈情深法」。
但這個標示沒說明的是,酒瓶中很可能也有一些酒齡更高的威士忌,來幫助這款威士忌達到更複雜、更豐富的質地。 有不少釀酒廠會採取這種做法,因為它們必須一致且精確地為許多批同品牌威士忌重新創造一份配方。 反映威士忌風土特色的關鍵,來自釀酒所使用的水,以及陳年的氣候和環境。 優質純淨的水源,是釀造威士忌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水的礦物質含量多寡,是硬水還是軟水,有沒有流經泥煤層(指蘇格蘭威士忌),多少都影響了威士忌的風味。 蘇格蘭法令規定,在橡木桶熟陳三年以上才能稱之為威士忌,故沒有標示年份的威士忌,一定是在三年以上(其他國家不在此限),由於調酒師的主觀認定,亦有可能在調和過程中混合高年份或低年份的酒,才能讓威士忌有特定的風味展現。 這些美國威士忌不得蒸餾超過80%的酒精濃度,裝入橡木桶不得超過125標準酒度。
威士忌濃度: 各種酒類「熱量」有多少?威士忌、調酒、啤酒、葡萄酒…一次告訴你!
喜歡喝酒的網友看完崩潰:「隨便喝都超過啊」「酒的熱量真的很高很高」「這個量?我喝半打啤酒或一瓶紅酒,怎麼辦?」也有網友認為:「酒真的喝多傷身體」「喝啤酒好划算」「還好我酒量差」。 威士忌濃度2025 下次造訪(都柏林、斯貝塞、肯塔基或是深愛威士忌的任何其他地方的)威士忌酒吧時,請留意他們是否有下列酒單中的種類。 (對於那些標凖酒度較高的酒品即桶裝原酒可以稍稍多加點水,因為這種酒在裝瓶時沒有兌入一點水。)適當的稀釋能夠讓你的鼻子與舌頭充分感知威士忌的味道,因為它抵消了酒精造成的麻木感。
- ,但與單桶不同的是,原桶強度可以用不同桶進行調和,是限制上略遜於單桶裝瓶方式。
- 優質純淨的水源,是釀造威士忌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水的礦物質含量多寡,是硬水還是軟水,有沒有流經泥煤層(指蘇格蘭威士忌),多少都影響了威士忌的風味。
- 北美地區的威士忌,主要以美國本土的玉米製成,最著名的玉米威士忌就是波本威士忌,其成分包含 51~80%的玉米,其他成分還包含裸麥、小麥及其他穀物,蒸餾後的酒精濃度不超過 80%,再放入新烘烤過的橡木桶熟成至少兩年。
- 除非標示單一木桶,否則一瓶威士忌裡包含了來自不同木桶、不同年紀的酒液,所以調酒師的風格能夠被辨識為一家酒廠的典型風格。
- 田納西威士忌的主要不同之處是它在陳年之前必須經過糖楓木炭過濾,也就是所謂的”林肯郡處理流程”。
有中醫師就分享大家常喝的酒類熱量排名,像是白蘭地跟威士忌分別排名第5、第6,而高粱酒居冠,熱量最低的則是啤酒,網友們看完也嚇傻,直呼「要戒酒了」。 事實上,威士忌的香氣及味道主要是由不同組合的有機物例如酯類、醛類、酚類等等所引起,它們大部份都易溶於乙醇。 某種程度上來講,高酒精度的威士忌比低酒精度威士忌擁有更多的香氣和味道,口感會更強勁飽滿。 但也不是酒精度越高越好,否則花果香變得像香精味,也容易忽視一些其他細膩香氣。 帶著強烈水果風味的 The Glenlivet 格蘭利威 13 年雪莉桶威士忌一直都是很受各位酒友們歡迎的酒款,而在今年 2020 年末之際,格蘭利威提前發表了全新 13 年小批次原酒「13 年雪莉桶原酒 2021 年限量珍藏版」。 嚴選西班牙 Oloroso 雪莉酒桶,經過 13 年以上的歲月熟成,以原桶的酒精強度裝瓶,保留最純粹的原始風味。
威士忌濃度: 威士忌年份怎麼看?愈高愈好?專家講解酒齡的參考價值
若初次嘗試泥煤風格,想尋覓一款口感較為平衡的款式,相信會是不錯的選擇。 若想尋找一款價格平易近人的威士忌,卻又擔心口感粗糙、或是品質不佳導致容易酒醉頭痛,便可參考約翰走路 JOHNNIE WALKER 的黑牌。 雖與紅牌同樣屬於品牌早期的代表作,但不同之處在於,其用來調配的超過40種蘇格蘭威士忌,皆經過了12年以上的熟成,打造出更加滑順的酒體。 該威士忌的口感與一般烈酒稍有不同,辛辣刺激感被降至極低,取而代之的是各色甜美香氣,能聯想到橙皮、太妃糖、奶油,甚至香蕉派、蘋果餡餅等等;但相對地,若本身愛好麥芽味,便可能認為過於甜膩。 以泥煤烘烤麥芽製成的威士忌,會在標籤的品名附近、或是瓶身底部的文字上標明「Peat」。
威士忌濃度: 麴水、康普茶、青汁 日本流行的「腸活」飲品是什麼?
現今大家耳熟能詳的格蘭利威 Glenlivet,歷史其實可以遠遠回溯到1822的禁酒令年代,創辦者藉由堅定的意志與卓越的技術,跨越了數百年的時代,使優質的威士忌得以流傳至今並發揚光大。 此款取名創者臻藏,便是具有致敬之意,並加強了品牌標誌性的水果氣息,使辨識度更為明顯。 論及其口感,可在水果的香甜中嚐到些許辛辣,且無過多的後味,偏向單純踏實的感受,能讓人細細品味原酒本身而不被幹擾;但其尾韻會帶出若有似無的一絲鹹味,剛開始飲用時恐怕會較難以習慣。
威士忌濃度: 酒精的代謝速度是天註定?
其實凡事都有一個進程,一個巨大的消費羣體要產生集體性的品味進化並非一蹴可幾,因此在威士忌市場發展數十年後,消費者對酒體風味的鑑賞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後,自然會追求更高層次的作品。 威士忌濃度2025 威士忌濃度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以上粗略解釋這4+1種喝法,意思很清楚,就是威士忌其實不只有一種喝法,而不是隻有純飲才表示「你很懂威士忌」,加冰、加水或都加也不表示就浪費。 我自己大部分的時候在酒吧、在家或在朋友家喝威士忌多半也都是以純喝為主,但是偶而也會視情況加冰或加水,甚至也蠻常點一些威士忌基底的調酒,一切都視當下的心情和酒款決定。
威士忌濃度: 酵母種類繁多:如何挑選?
獨立裝瓶廠特別強調其挑選原酒的功力,通常會採取不加水稀釋、不摻焦糖調色、不經冷凝過濾的原桶酒精濃度裝瓶,保留威士忌最原始的風味,提供威士忌玩家更多樣化的選擇。 由於每一桶威士忌陳年後的風味都不盡相同,因此大多數威士忌裝瓶前都會經過調和,以維持酒質和味道的一致性。 而單一桶裝原酒(Single Cask,亦可稱為Single Single Malt),不與其他橡木桶的酒液調和,只從一個橡木桶取出直接裝瓶。 威士忌濃度 只有極少數的桶子,具有可以被挑出來裝瓶成為單桶原酒的品質。
威士忌濃度: 調酒師解惑!選購威士忌的常見問題
首先要先了解每一種酒的酒精濃度大概是多少,其實瓶身後面標籤都有寫 (有時用英文ABV表示) ,下面做個表大略給大家參考一下。 春節連假第2天,交通部高速公路局21日表示,上午發生零星事故導致車輛回堵影響整體車流,不過車流仍在預期範圍內。 民進黨主席賴清德才上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就開嗆,要他說清楚什麼叫「務實臺獨工作者」。 英國《金融時報》也報導,賴清德過去曾說過自己是臺獨工作者,傷害已經造成,必須想辦法取得美方信任。 對此,AIT不但發聲明祝賀賴清德,還說期待未來的合作,讓傳聞不攻自破。 飲酒的最高準則就是不要將酒齡與美混為一談,或在選擇時認為智慧一定優於青春。
威士忌濃度: 英國史話:「用磚頭封死的窗戶」和光線空氣都要錢的那段往事
根據考古資料顯示,蒸餾技術的起源可追溯回至今約 2000 年前的中國煉丹術,那時煉丹術的主要目的為找到長生不老丹,因此開發出許多特製容器以及火煉技術。 這些器具與技術傳入世界各地,不斷改良,衍伸成各式的蒸餾設備。 奶油加上雞肉與蘑菇的超人氣組合,帶有柔和白汁與細緻的平衡感,不管是一般威士忌或是帶有甜美香草氣息的波旁威士忌都相當合適,記得享受口中產生的香氣變化。 談到 Highball 多數人都會先聯想到威士忌碳酸水,但其實只要是「酒品+碳酸水」都可以稱為「Highball」,也是最基礎易入門的長飲型調酒。
葡萄酒只經過發酵及部分經橡木桶熟成的過程,酒精濃度大約十五%,就過濾裝瓶了。 威士忌濃度 而威士忌在發酵之後,還要經過二次蒸餾,將酒精濃度提高到七○%左右,再放入橡木桶中熟成,最後再調配裝瓶。 葡萄酒因為釀製,葡萄栽種時,土地,氣候,環境,對作物的影響清楚的被記錄在酒之中,因此我們所熟知的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在一九八二年跟一九八三年好壞的年份有相當大的差異。 而威士忌因為多了蒸餾這道工序,把當年氣候環境對作物的影響降到最低,在蘇格蘭,威士忌的大麥作物反映年份的氣候環境影響幾乎分不出差別。 有一派人認為,這完全破壞了單一麥芽威士忌的香氣和風味,但我們的看法是:任何人都不能肯定地表示「我的方式比你的好」。
威士忌濃度: 三種適合與 Highball 搭配的料理,與威士忌的香氣共鳴!
我幾次與五星級飯店的大廚討論餐搭的過程,因為較難深入溝通,所以通常會建議從食物中找到可以與威士忌互動的味道,讓一邊喫飯一邊喝酒時,因為氣味相投,所以可以彼此融合在一起。 像是許多雪莉桶威士忌在陳年過程會從橡木桶當中萃取出辛香料,像薑、胡椒、荳蔻等等的氣味,如果在料理的過程適時強調出這些氣味,就能讓食物和威士忌融合得更好。 當然,我們理解因為拚酒文化的緣故,人們粗糙地將威士忌加入可樂、加入綠茶,造成將軟性飮料添加進威士忌是缺乏品味的印象。 其實這三個名詞,指的都是使用二家以上、不同蒸餾廠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原酒,所調和而成的「調和式麥芽威士忌」,又稱「純麥威士忌」。 為了避免混淆,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已經提請英國國會立法規定,「蘇格蘭調和式麥芽威士忌」只能使用Blended Malt Scotch Whisky一詞。 威士忌的好壞並不能僅用年份高低來判斷,初餾品質、橡木桶品質、陳放環境,都有可能在過程中影響酒體及其風味,若放進桶內的原液品質就差,再怎麼放下去也不見得會好。
威士忌濃度: MORTLACH 慕赫 2.81 18 蘇格蘭單一麥芽威士忌
1880年代,法國的白蘭地產業遭到根瘤蚜蟲害重挫,摧毀了大部分的葡萄田,因此造成威士忌成為了許多市場上的主要酒品。 於蘇格蘭生產的威士忌在中文裡即稱「蘇格蘭威士忌」,在英語系國家則稱之為「Scotch whisky」,或簡稱「Scotch」(特別是北美)。 加州葡萄乾絕大多數的產地位於聖華金河谷,河谷內有充足的陽光,以及來自內華達山脈的豐沛水源,每年產出超過30萬噸。 至今,他們仍以手工摘採、陽光晾曬方式收取葡萄乾,並且無添加額外成份,為求最真實的天然風味。 因此理論上,Navy Strength指的是54.5%的酒精濃度,57%應該要被稱為「Over Proof」。 但實際上,坊間大部份標示Navy Strength的蘭姆酒或琴酒,還是遵循最古老的酒精濃度,亦即57%。
A:近年來,臺灣越來越多地方可以買到威士忌,從便利商店至洋酒專賣店應有盡有。 威士忌濃度2025 但便利商店的價格可能稍高,且種類有限;超市、賣場及量販店相對實惠,酒類專賣店則選擇最為豐富,且有專人能夠仔細介紹,大家可視自身需求來決定。 值得一提的是,有別於泥煤麥芽威士忌給人的厚重印象,此品承襲高地獨特的森林、植被及花草氣息,醞釀出細緻清新的口感。 初聞便能感受到明顯的香草與瓜果芳香,同時伴隨煙燻風味直至入喉,層次相當豐富,值得細細品嚐。 在麥卡倫 MACALLAN 眾多系列當中,此經典雪莉桶又屬最容易見到的款式。 由於其經由雪莉橡木桶釀造12年,因此在啜飲入口的一瞬間,除了濃鬱的麥芽氣息之外,也會感到一股甘甜隨之充斥舌尖,卻又不會過於喧賓奪主、搶奪主角酒體的特色,可謂是平衡得恰到好處。
威士忌濃度: 威士忌酒杯挑選攻略
百富14年加勒比海蘭姆桶是由百富首席調酒師大衛史都華 David Stewart 挑選出一批熟成 14 年的傳統橡木桶,再將其換至來自加勒比海的蘭姆酒桶 Rum 所精心製成的。 金黃色的酒液,帶著熱帶水果及熱帶香料香氣,口感濃厚圓潤,帶著複雜的太妃糖的味道。 高敏敏表示,奶酒的熱量更是驚人,一杯奶酒的熱量就超過一碗白飯,她也解釋,奶酒熱量高,主要是因為其中加入了大量奶油,導致熱量和脂肪的提升。 營養師高敏敏提到,「喝酒=喝油」真的不是開玩笑的,因此她便整理出各式酒類的熱量表,提供給民眾參考。
威士忌濃度: 食品添加物「關華豆膠」 小鼠實驗竟證實能緩解「自體免疫性腦炎」
到了更晚近,在蘇格蘭威士忌協會的引導下,這項法律又要求唯一可以出現在威士忌瓶標籤上的酒齡標示,是瓶中所含最年輕威士忌的資訊。 讓吸收變慢:空腹的時候喝酒特別容易醉,金門人都說要酒前喝胃乳,因為胃乳會讓酒精比較不容易吸收,讓吸收變慢就不會容易酒醉。 另外,就是體質因素影響,每個人的血液吸收酒精快慢和代謝不同,在混酒情況下會產生一些化學物質,對某一類人的體質有代謝變慢狀況出現,就有可能發生混酒的情況下特別容易醉的狀況。
威士忌濃度: 調和蘇格蘭威士忌
要想更全面的瞭解威士忌的酒精規則,我們可能還需要了解一些酒精濃度的換算法則,因爲並不是所有的酒都以“% ABV”爲單位的,有時我們還會看到Proof這個單位。 威士忌濃度 壺式蒸餾器由底部銅壺、天鵝頸、頭部冷凝器及萊恩臂組成。 威士忌濃度 不同形狀和高地的天鵝頸會對蒸汽迴流產生影響,迴流越多,酒液口感與香氣越輕盈。
百分之百以黑麥還有來自加拿大冰川的水釀造的威士忌,以傳統手工方式蒸餾,用白橡木桶陳年,兼具柔順口感與香料氣味。 傳統式威士忌酒杯,特別適合加入冰塊、蘇打水和份量十足的調和威士忌。 如果想要找一些有趣的威士忌單品,印度威士忌絕對夠特殊。
因爲不經稀釋,桶強威士忌酒標上的酒精度經常會帶有小數點。 而且,幾乎每一瓶桶強威士忌的酒標上,都會標示出“Cask Strength或Batch Strength”的字樣。 它被譽爲“酒中貴族”,也是許多資深飲家和收藏家會選擇的酒款。 普遍的蘇格蘭威士忌採用二次蒸餾的方式,而愛爾蘭則以三次蒸餾的方式呈現。 威士忌濃度 當然,也有特殊例外的,比如雲頂2.5次、幕赫2.81次這些“奇葩蒸餾法”。 除了原桶強度威士忌的高酒精,偶爾我們也能見到酒精度是46%abv的威士忌。
威士忌濃度: 推薦給你
以釀酒而言,啤酒花中的 alpha 酸(α acid),在煮沸時會異構化,形成提供苦味的異 alpha 酸(iso-α acid)。 煮沸後即是等待降溫,此時釀造者會面臨一個很常遇到的問題:什麼時候應該投入酵母? 在麥汁溫度過高時投入酵母,酵母會直接被煮熟,或是被燙的半死不活剩餘數量太少。 酵母存活數量太少則是導致發酵時間延長,或是其他雜菌侵略形成優勢菌種,導致整桶麥汁被污染不能喝了。
威士忌濃度: 日本開發葡萄酒運輸監控新技術!薄如紙片、肉眼可見溫濕度變化
關於加水這件事,每個人的味覺感知不同,沒有標準答案,對於威士忌專家而言,威士忌加水的目的不是為了將酒液稀釋變淡,而是為了釋放威士忌中更多風味的層次。 有些蒸餾廠會在蒸餾器的林恩臂(酒精蒸氣引導管)上裝置純淨器(Purifier),例如格蘭冠(Glen Grant)、富特尼(Old Pulteney)、雅柏(Ardbeg)。 純淨器的功能是隻讓最純淨、最易揮發的酒精蒸氣通過,困住其他的蒸氣化合物,讓它們再去循環蒸餾。 要讓酒液顏色變深,除了添加焦糖之外,第一次使用的雪莉桶會賦予酒液較深的顏色,但如果波本桶燒烤程度重一點,也可以造成較深的顏色。 通常酒廠挑出的Single Cask,都是代表釀酒師對這桶酒有相當的信心,不過不可避免的是,每一桶品質都會有起伏與落差,不可能每一桶都是極品,但必然都有它獨到的特色與調性。 指的是「桶裝強度原酒」,意指不加水稀釋,維持原本橡木桶內酒精濃度的威士忌,然後直接裝瓶。
威士忌濃度: 「混酒」超級容易醉…啤酒比較難? 醫曝「主觀的錯覺」:其實這種人不宜喝混酒!
將目光移回到日本的威士忌現況——因為稅制改變,導致進口威士忌竟然賣的比原本的生產國還要便宜,這真是太值得慶祝了。 會這樣,是由於酒稅的分類在2006年做了變更,原本屬於「威士忌類」中的酒類被劃分到「蒸餾酒類」,因而形成了這種特殊現象。 因此英國皇家海軍發現,若是攜帶酒精濃度足夠高的酒,即使火藥被水浸濕,只要酒倒進火藥之中,一樣能夠點燃。 原桶強度(Cask Strength),臺灣習慣簡稱為原酒,中國則習慣簡稱為「桶強」,指的是從橡木桶裡取出酒液後就直接裝瓶,不會再加水稀釋,因此酒精濃度通常會是比較奇怪的數字,像是53.9%、55.1%。 從前面我們得知,酒液中的揮發性風味物質「酯類」是溶於酒精中的,酒精濃度越低,酯類的保存狀況越差,那麼,我們是否可以期待43%甚或46%的威士忌,能帶來更豐富的風味表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