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地基主並不是竈神,亦不等同土地神(或稱土地公、福德正神),目前普遍認為管轄範圍境主(或稱「統境王」、「統境公」,市鎮或廟宇轄區的守護神,類似城隍)大於土地神,土地神又大於地基主。 另外,即使沒拜地基主,祂還是會在屋內保護家中所有人,因此若沒有祭拜習慣沒關係,但不可想到時才拜。 第三、拜地基主擺法及方位 地基主並非很高階的神明,所以是住在家裡的最後一個面,通常是跟「竈神」住在一起。
如果是夫婦,大可以一起用餐,就無須拆分供品了。 以一碗盛白米作為香爐,點燃三炷線香,插香後,待香長度燒過一半,即向其禱告「煩請地基主移駕,到金爐領用財帛」(如有準備「經衣」,則必須先燒),開始燒紙錢。 紙錢燒好之後,擲筊杯(如無筊杯則以兩個硬幣代替,一正一反即為同意,稱為聖杯或允杯)詢問地基主「祭典是否圓滿,可否撤收供品?」如果不行,則應該稍待一下,再擲杯。 實在等到無可奈何,則向地基主表示「下次祭拜會增加供品或紙錢,請地基主恩賜允杯」,擲出聖杯之後即可撤收供品。
四大節拜地基主: 推薦文章
現代人一般忙碌,若是沒有時間拜,可選擇搬新家時,在管轄住家的土地公廟拜拜,稟告土地公即可。 另外,拜地基主是依照「門牌號碼」拜,不是跟著社區大樓一起拜;若有兩戶打通的情形,就是兩個門牌的地基主都要拜。 關於所用紙錢,北臺灣民眾用刈金(金紙)、大銀、小銀等呈敬,南臺灣民眾則多以九金、銀紙、蓮花金、蓮花銀等紙錢獻祭。 至於為何會普遍使用銀紙、經衣,是因為民間將地基主歸類為陰鬼,與孤魂「好兄弟」同類,因此才會焚燒專供祖先、亡魂使用的銀紙,及可以提供孤魂陰鬼整理儀容的經衣,來表達敬意。 現在市面上賣的現代金紙「地基主專用金」,是1990年代以後的產物。
- 而正月十五同時也是「三界公」生日,他是天官大帝,神格僅次於玉皇大帝的神明,不容忽視!
- 只有在薩杜拉芭荼卡瑪,也就是節日最後一天,纔會由所有婦女參加籌備。
- 而地基靈,有些是所在地的祖先靈,或是有做善事功德往生後,由土地公領派去做地基主的。
- 倒是要糾正一個常被大家誤解的觀念:供桌上的食品,沒有說要多「澎湃」才叫有誠意。
- 地基主 又稱「開基主」、「地龍公」或「地靈公」,視為住家守護神,也是與民間百姓生活上息息相關。
由李秀娥編撰、李豐楙審校的『祀天祭地』裡未記載有關地基主的由來,僅提到拜地基主須準備五味碗、米飯、水果、刈金、銀紙、經衣等。 除了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除夕祭拜地基主外,凡是搬新家、 … 祭拜地基主是臺灣的民間信仰,是住宅、房舍的守護靈。 02/07, 十二月最後一日, 除夕, 拜地基主、供奉的神明、祖先 … 五大節日, 拜祖先牌位、地基主(五大節日指: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過年 … 端午節是傳統重要節日,依照祭祀習俗,這天是神明、祖先、地基主,都要拜。
四大節拜地基主: 新年招好運!命理師親授4節日「祭拜訣竅」 拜對順遂一整年
五還有拜拜的桌子:你記得「地基主」是矮矮的,因此祭拜時可以用就是小孩子坐的椅子(例如那種ㄅㄆㄇㄈ那種矮矮的摺疊椅)或是客廳角落的茶几拿來用也可以。 有網友在臉書社團「靈異公社」分享家人祭拜地基主的經驗,表示適逢農曆7月,媽媽拜完地基主準備燒紙錢,卻一直得不到地基主「聖筊」首肯,嘗試了10分鐘, … 1、開香祭拜,再依「祭拜地基主呼請表文」稟明事由,奉請地基主公與地基主婆來領受菜飯、供品與金紙財寶。 地基主 (又稱為地祇主、地居主)也可稱地主神、地主公、地靈公、厝宅公等,是住宅、房舍的守護陰靈。 地基主不等同土地神(或稱福德正神、土地公),拜地基 … 亡靈說:在之前居住在此地,不幸過世而無人奉祀的亡靈,則成為地基主,保護此地。
- 她身邊許多香港同學也對烏魯木齊火災一事非常憤怒,用各種方式表達對中國抗議的支持。
- 地基主信仰在臺灣的普遍性極高,逢年過節往往祭拜,不只自用住宅會祭拜地基主,許多公司行號,甚至公家機關也往往會加以祭拜。
- 時間: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冬至、過年。
- 所以搬家、安神位、年節(除夕、清明、端午、冬至等)都需要祭拜地基主,祈求闔家平安。
有人說是房主在正門(拜門口)向外拜,租客在廚房、陽臺或後門向裏拜。 南投縣的地基主廟神像,即與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太一避兵圖》武夷君相同。 四大節拜地基主2025 亦有說地基主(地腳)應為固度二仙,閩客族羣拜的則是地祇中的山神龍神(五祀家神)或是山神武夷君。 若作五祀家神則神格小於土地公,若作武夷山神則神格大於統境尊王及城隍。
四大節拜地基主: 祭祖節日!下週日重陽節 謝沅瑾:地基主要在這時間拜
地基主信仰在臺灣的普遍性極高,逢年過節往往祭拜,不只自用住宅會祭拜地基主,許多公司行號,甚至公家機關也往往會加以祭拜。 許多臺灣人,遷居搬家時也會祭拜新宅、舊宅的地基主:與舊宅地基主話別是感謝其辛勞;與新宅地基主溝通則希望其保祐。 A:不知者無罪,下回拜拜時注意方向就好。 「地基主」是個住宅的神明也稱「開基主」、「宅基神」或「地靈公」,跟「竈神」一樣都是保佑閤家平安、事事順利的神明。
四大節拜地基主: 公司行號
在此解釋給各位知道,只要有地號、門牌,就一定有地基靈,每戶最少兩位,是由當地主管土地公所指派的。 而地基靈,有些是所在地的祖先靈,或是有做善事功德往生後,由土地公領派去做地基主的。 若做的好,功果提昇可升官,再指派到大的地方繼續修功德。 地基主由於身高不高,大約只有3~4尺高(大約100~120公分),祭拜時供桌請用矮桌或是矮板凳,若使用供桌或一般桌子都會太高,就會被當成在欺負牠。
四大節拜地基主: 信仰起源
但中國大陸福建泉漳一帶及現屬中華民國政府的澎湖、金門也祭拜地基之神的信仰,而該地素無平埔族原住民存在。 可參見下說「地神說」,「冥界土地所有權的代表神」。 地基主有拜有保佑,它們不會無功不受祿的,俗話說:「喫人嘴軟、拿人手短」,有喫有拿,地基主就好像是一家人會幫忙,照顧小朋友、幫我們照顧家人。
四大節拜地基主: 日「祭拜訣竅」 拜對順遂一整年
換言之,地基主就是住在這個房子裡,更精確的說,是蓋房子的這塊地上的歷代住民。 因此傳統上地基主是沒有神像的,高矮胖瘦、男女老少都有。 民間信仰認為,如果地基主作祟,家內就會不平安,連帶影響家族運勢的發展,因此家家戶戶都會祭拜地基主。 四大節拜地基主2025 供品大致上應該有菜餚、米飯、水果、米酒、冥鏹等;一般來說多半會以數個碗分盛菜飯祭之,稱作「五味碗」。 臺灣傳說地基主喜食雞腿,還有一些地方認為「雞腿必須完整,不能切」。
四大節拜地基主: 地基主(地祇主、地居主)是誰
過節期間,每天都有特定的食物供應,有時會準備由薩荼麪粉(sattu)製成的特餐,供大家食用,同時也用來祭祀女神。 最後一天會準備瑪萊達——一種加了片糖的麪餅,活動結束後分發給大家。 屋主拜不拜地基主是可由屋主自己決定,最不好的就是有時拜有時不拜,這對地基主不恭敬,不可以的,所以,要拜就一直都拜,不拜就都不要拜。
四大節拜地基主: 地基主怎麼拜?時間、供品、方位、流程超完整指南,讓你一次拜到位!
地基主這個名詞深深地烙印在每個中年以上的人心中,因為傳說祂掌管著一個家庭的興衰,每逢過年過節或重要節日必定得祭拜祂,然而史書或重要民俗專書卻未見有關隻字片語。 地基主牌位,大家都在找解答第1頁。 四大節拜地基主 4、家中有設祖先牌位祭祀者,也會在每年的五大節日祭祖時(除夕、清明、端午、中元、重陽),順便祭拜地基主。 其實中元節不只是要準備普渡而已,同時還要拜地官、祭祖先、拜地基主。 在華人五大節日(除夕、清明、端午、中元、重陽)祭祖活動都是不可或缺的 … 1、拜地基主祈求平安 民間將地基主當作家中的守護神,入宅、過年、清明、端午、中元、重陽等重大節日,都會祭拜地基主。
四大節拜地基主: 地基主五大節日-酒店飯店,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開箱討論及優惠推薦
在臺灣民間信仰中,拜「地基主」一事出自於對房舍守護靈的感念之意,不像祭祖是絕對必要,地基主不拜亦可。 但既然拜了,就得持續,每年至少拜一次,直到遷居他處為止。 四大節拜地基主2025 或者應在最後一次拜地基主時,加燒一些紙錢,虔誠向地基主稟明,「因故以後不再祭祀地基主。懇請見諒。」臺灣民間傳說,因為曾經祭拜過的家戶,時間到了,地基主就會「討」祭祀。 此外,拜地基主的拜法跟拜牀母一樣,只要拜了一次,後續就要照著拜,不能中途喊停。
水果3樣或5樣(香蕉、鳳梨、梨子、橘子、蘋果、葡萄等,若準備前3樣水果,具有招地基主前來服用水果之意)。 「三年」一般常見算法有二,一為往生後第25個月(第三年),二為實滿3年,但因為社會結構的改變,要服喪、守孝三年實在不是件容易事,所以一般會在對年後或當天,在合爐前祭祀。 :服喪期間家中電燈、靈堂蠟燭,都要保持明亮,如樓梯、客廳、廚房、廁所、亡者房間,俗稱照明路,是為往生者照路祈福找得到回家的路。 地基主是住宅內的神明,也可稱為「開基主」、「地靈公」或「宅基神」,地基主是住在家裡最後方,通常都會和「竈神」住在一起,兩位神明都是能保佑閤家平安、事事順利的神明。 祭拜時這麼說:地基主公、地基主婆,保佑我們全家一家興旺、出入平安、財運亨通、健健康康,逢年過節我們都會祭拜孝敬您,感恩、謝謝!! 香燒三分之一左右,拿兩個硬幣擲筊,問祂們喫飽沒,然後說:請跟著我領金銀財寶。
四大節拜地基主: 祭拜地基主禁忌
通常我們重陽節拜地基主是一定要有的,因為本來拜拜的目的就是尊敬長輩,九九重陽除了拜祖先以外地基主也是要祭拜的,這一篇教你如何準備要拜地基主的水果和食物。 四大節拜地基主 也有人會在祭拜地基主之時,一併祭拜附近好兄弟(臺灣人對孤苦無依亡靈的敬稱),則召請神明時,稱「奉請地基主、好兄弟降臨,享用供品…」,並要在香爐上插六炷香。 四大節拜地基主 臺灣的綜藝天王豬哥亮,深深瞭解臺灣民間信仰,曾作過道士,他在錄影前總是率領工作人員們拜拜,一次擺三桌,分別是拜舞臺神(或土地公)、地基主、好兄弟。
有人拜三大節,也就是說:【端午】、【中秋】、【除夕】. A: 四大節拜地基主2025 三大、五大是根據拜地基主節日的不同而來;有的人拜地基主三節: 除夕、端午節、中秋節,但有的人除了這三天,還會多拜 … 農曆5/5端午節,今年的西曆時間為6/14,這一天的習俗有立蛋、掛香包、劃龍舟和喫糉子,同時也是祭拜神明、祖先與地基主的轉運日。 一般祭拜地基主的時間,與土地公相同,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可在拜完土地公後另行祭拜。 另外在搬家、或者家中要安神位時,以及重要節日例如元宵、中 … 春節是漢族四大傳統節日之首,一直是臺灣人的重要慶典之一,其中的禮俗儀式學問可不少,不論儒教、佛教、道教都會舉行隆重的儀式。
如果沒有拜,那家裡會較不順,小孩子會常感冒、身體不好、諸事不順。 四大節拜地基主2025 準備飯菜即可,金紙用四方金或刈金兩疊即可,由門口之內向內拜,或在客廳、廚房向內拜。 拜地基主時,大門須關起來,燒金紙時,請神佛作主,住家門牌幾號的地基主領受即可。
四大節拜地基主: 地基主怎麼拜最發家,祭拜地基主之節日、供品、時間、流程、禁忌別搞錯
準備三牲、四季水果或日常飯菜,依家中習慣祭祖,表達飲水思源之意。 地基主 又稱「開基主」、「地龍公」或「地靈公」,視為住家守護神,也是與民間百姓生活上息息相關。 臺灣習俗上遇到陽宅動土、重大節日(祭拜五大節日: …
重陽節又名「登高節」,重陽登高的風俗由來已久,由於古人認為「9」為數之極,代表由盛轉衰,99更是大不吉,因此相傳重陽登高可以消災避禍。
以我家為例,地基主很客氣,不會常現身,但若有狀況,我猜祂會用各種方式提醒,要家裡的人特別注意。 例如有天我緊急加班甚晚,午晚餐都沒喫,回家餓得半死,於是煮開水準備泡杯牛奶,接著進房間,關起門,戴起耳機開啟音樂,想放鬆一整天的緊繃情緒;只是這樣做,就犯了居家安全大忌! 選在小年夜除夕拜天公,主要是感謝玉皇大帝過去一年保佑,也要祈求來年運勢順遂;多數也會選在過年初九拜天公要祝賀天公生日。 在臺灣要找到答案還真難,一般民俗專書或農民曆是這樣記載的。 由吳瀛濤先生著:『臺灣民俗』裡稱係宅地的先住者,俗稱開基祖,因為後來宅地被別人侵佔或淪落別人居住,俗信應祀拜之,始免於惹禍,於每月初一、十五日拜土地公時另拜之。 從小就聽母親說,要感恩地基主守護我們全家,嚴格來說,舉凡除夕、端午、中元、冬至這四大節日都要拜;不過因為家人都忙,所以只選擇中元,與好兄弟一同祭拜,但燒金紙必須分不同金爐。
四大節拜地基主: 臺灣輸慘南韓?他指「一手好牌打爛」引議
全國政協副主席、首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對江澤民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董建華表示,董建華表示,一直堅信江澤民是偉大、英明的政治家和領袖,成功帶領1997年香港回歸,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國家方針。 2022年12月1日上午,江澤民靈車由多輛警車開路護送下駛離醫院,靈杦將移往上海展覽中心友誼會堂。 不要小看地基主,雖然只是在一間房子裡面而已,但它靈力也很大的。
四大節拜地基主: 地基主怎麼拜?
其實只要點清香一柱,祭拜時要朝內祭拜,口中默唸下面拜地基主念法(講法),其餘話都不要說,唸完後就可以直接插香。 2、每家的地基主公習性有所不同,如果第一次拜時可以用杯爻(或銅板)詢問,供品是否滿意? ,就像門神一樣,因此家家戶戶一定都有地基主,他能夠保佑住在駐個屋子裡的成員健康平安又順遂,還能廣招財源。 搬新家的時候一定要先拜一次,最重要的就是遷入遷出時(如買屋,租屋,搬新家入厝)、再者當家裡有一些比較大的變動如請神像安神位時也需要計報告知。 天女聽到了他們真誠的祈禱,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習俗上除了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除夕等重要節日要祭拜地基主外,凡是搬新家、移居、安神後的當天下午也一定要拜地基主,營業店面則於拜土地公時順便拜地基主。 其次,第二個錯,是不少家戶拜地基主,常跟好兄弟啦、神明啦,混在一起拜,雖然簡單省事,卻完全不對,必須分開,以示敬重,否則恐有反效果! 既然連金爐都不能用同一個,就知道絕對不要怕麻煩,更不可敷衍了事。
還有拜拜的桌子:你記得「地基主」是矮矮的,因此祭拜時可以用就是小孩子坐的椅子或是客廳角落的茶几拿來用也可以。 倒是要糾正一個常被大家誤解的觀念:供桌上的食品,沒有說要多「澎湃」才叫有誠意。 我曾見過有個弱勢學生的母親虔誠敬拜地基主,卻無力擺出多樣供品,僅能簡單準備,並不斷地請求地基主諒解,與感激地基主保佑她們家平平安安。 我感應到她家的磁場,是溫暖的、平順的、祥和的,可見地基主並不把多有錢、多好喫放在眼裡,就算平實對待,也是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