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蔡適應今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出,國軍每每在救災中投入大批人力物力,但事實上自2009年以來,各縣市積欠國防部的救災費用金額高達15億元。 辛苦投入救災引熱議 網友:國軍不是清潔隊 「國防部發言人」臉書粉絲專頁,今日貼出國軍弟兄協助災後復原的影片。 影片中可見,國軍弟兄用簡易的工具清理一處位於民宅地下室的淤泥,並表示「國軍弟兄姊妹太暖心!銷假回部隊救災」,投入救災獲得網友肯定。 上週豪雨造成全臺各地重大災情,軍方出動救災及協助復原獲得民眾肯定,臺中市萬代福影城黃炳熙總裁更是一口氣贈敬軍電影票6000張,感謝國軍官兵的辛勞與付出。 筆者認為,讓國軍部隊面對這兩難之窘境是不公平的,當前我國社會瀰漫「有事國軍幹,沒事幹國軍」的輿論氣氛下,國軍依然堅守崗位,除了戮力戰訓本務,更積極投入社會公益及災害防救,而筆者身邊的軍人朋友們,更認為國軍執行災後復原工作實屬應該,只因那是他們心愛的國、家,盡力守護是他們當仁不讓的職責。
從救災經驗看,災防法應明確定位國軍救災該以人命、重大交通及橋樑設施為搶救為主,階段任務完成後退出或小部分「協助」救災,也就是,國軍完成緊急救難後就該由地方政府接手,自然不會出現一再重複上演的國軍官兵統包到街道打掃、垃圾清理等地方政府有能力做的工作。 國軍協助災害防救,以各作戰區為主,結合行政區域編組劃分救災責任分區,並依地區特性、災害類別及規模,由作戰區統一規劃運用地區三軍部隊。 五、救災責任分區:指以作戰區為主體,依救災任務需要,結合直轄市、縣(市)政府行政區域,區分數個救災責任分區。 四、作戰區:指以陸軍軍團(地區防衛或海軍陸戰隊比照)指揮部為主組成,除指揮其編制與編配之部隊外,並作戰管制地區內之三軍部隊。 特戰部隊編成搜救小組,依需要攜帶衛星電話、GPS定位儀、無線電等通資裝備與器具,派遣於本島山地及高風險地區,協助居民撤離、災情蒐報、緊急救援及救災部隊引導等救援任務。 (一)國軍針對易發生土石流及淹水地區, 於颱風登陸前24小時,完成救災「兵力預置」共計1,569人;另海軍陸戰隊AAV7兩棲突擊登陸車,於颱風侵襲前36小時分別預置進駐蘇澳中正基地、林口下湖西及左營火牛等營區,可隨時依令支援。
國軍救災: 輕颱「白鹿」逼近 國軍救災預置兵力看這裡…..
國軍依救災責任分區,平時應與直轄市、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及其首長建立經常性協調聯絡管道,災害預警發布時,作戰區及縣(市)後備指揮部應派遣連絡官進駐直轄市、縣(市)及鄉(鎮、市)災害應變中心瞭解狀況,即時通報災情。 為有效因應防疫工作,本部整合三軍專業化學兵部隊,於平時完成人員、裝備、機具整備,當疫情發生時,可即時投入災防兵力2,300餘人,協力地方政府消毒防疫工作,防堵疫情擴散。 國軍救災 「火災搶救班」開訓 北市消防局代訓國軍弟兄 今(10)日臺北市政府消防局在防災科學教育館,舉辦「國防部106年度國軍部隊火災搶救班」開訓儀式,國軍為了具體實踐防救災政策連貫性,並積極投入災害防救整備與訓練工作,歷年都會遴選優秀軍、士官,參與內政… 國防部今日表示,因應輕度颱風「白鹿」可能對臺灣地區造成影響,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於今日下午2時召開國防部災防整備會議,沈一鳴指示,各單位密切掌握天候狀況及災害潛勢區動態,主動與地方政府保持聯繫,做好最完… 國軍救災2025 為因應「瑪莉亞」颱風來襲的救災準備,國軍全部停止休假,各級部隊主官、主管親自坐鎮指揮,待命兵力高達3萬5445人,佔國軍總兵力五分之一,輸具、艦艇、車輛及工程機具等裝備計40類4433輛(部),但國軍遂行救災任務從法令、經費到執行技術問題多多,政府必須正視、檢討改進。
瞭解救災狀況 蔡英文下午赴國軍應變中心 連日來豪雨,導致各地傳出災情,蔡英文總統今天下午趕往國軍位於桃園龍潭營區的第三戰區災害應變中心,瞭解國軍如何投入救災,不過,這項行程並未對外公開。 國軍救災 他從臺北到宜蘭捐出3千斤百米 臺灣遭尼莎和海棠雙颱夾擊,腹背受敵,國軍趕在尼莎離臺後派駐兵力協助災後復原工作,有民眾被國軍協助搶救深深打動,向軍方表示要捐贈3000斤白米代表人民表達謝意。 本網站法規資料係由政府各機關提供之電子檔或書面文字登打製作,若與各法規主管機關之公佈文字有所不同,仍以各法規主管機關之公佈資料為準。 國軍人員協助災害防救成效卓著者,除依陸海空軍勳賞條例、陸海空軍獎勵條例敘獎外,得由直轄市、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及中央災害業務主管機關辦理表彰及慰勞事宜。 國軍各作戰區依直轄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需求,就災害潛勢地區,檢討現有營區,協助辦理災民避難及收容安置。 國軍救災 汛期前,國軍積極強化各項災防整備,秉持「救災就是作戰」的精神,於災害來臨時,主動、即時「向災區前進,與民眾在一起」共同「守護家園」,展現「平時能救災、戰時能作戰」的效能,以確保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國軍救災: 國防部:3萬6千名兵力待命救災
大選後各政黨的檢討聲音中,立委林淑芬直指網軍,民代監督政府與政策,必須接受社會公評;網紅、政治意見領袖在網路上發表意見,也得面對網友檢視。 2022九合一選舉結束,既如預期又大出意外,國民黨堪稱大獲全勝,而選前驕氣滿滿聲稱「選不好,國際怎麼看我們」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請辭,… 國軍救災是責無旁貸的保護人民任務,修了六、七次的災防法,始終沒修到重點,重要的救災主力,也不斷因救災指揮權捏在地方首長手中而被濫用,已到了該重新檢討救災第一時間指揮權歸屬、明確律定國軍救災進場及退場時機的時候了。 但各級政府機關(構)或其他公益團體致送之慰勞金(物品),不在此限。
- 張哲平指出,國軍投入大約491人次協助救災,其中在事件發生的第一天就有180多人次。
-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質詢時詢問,太魯閣號事故發生至今,國軍總共投入多少人次。
- 國軍救災卻被民眾當免費清潔工 林全:應譴責 每當臺灣有災難發生時,國軍常會協助協助民眾進行災後重建。
- 為因應「瑪莉亞」颱風來襲的救災準備,國軍全部停止休假,各級部隊主官、主管親自坐鎮指揮,待命兵力高達3萬5445人,佔國軍總兵力五分之一,輸具、艦艇、車輛及工程機具等裝備計40類4433輛(部),但國軍遂行救災任務從法令、經費到執行技術問題多多,政府必須正視、檢討改進。
- 國軍各級「心理衛生中心」心輔官計342人,遇重大災害發生時,各作戰區可立即整合地區內心輔官,成立「重大災害事件心理衛生中心」,會同民間社福、慈善等團體,執行救災官兵及鄉民心理輔導(撫慰)工作。
- 但是這取決於長官的態度,一個部隊長是不是真的關心弟兄,從他們的伙食營繕就可以看的出來,救災是一個耗費大量體力的行動。
為提升國軍災害防救專長技能,每年遴選各部隊實際執行救災有關之志願役官、士、兵同仁,參加內政部消防署竹山訓練中心辦理之「重大災害種子教官班」,自民國99至108年已完訓1,807人(次),今年度規劃派訓150人(次),以培育部隊救災師資能量。 此外,國防部亦已將「救災」納入國軍正常任務,強化「國軍救災機制」與整體編裝,使能在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下,於第一時間投入災害救援,以使人民生命財產獲得充分的保障,並展現國軍與人民同舟共濟、軍民一體的精神。 國軍救災2025 國軍救災呆帳 林全允專案處理 今年國慶軍演主題是救災英雄,以「臺灣有你真好」向國軍致意。
國軍救災: 相關
直轄市、縣(市)後備指揮部連絡官接獲直轄市、縣(市)及鄉(鎮、市)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提出之救災兵力申請時,應儘速協助完成兵力申請、調派及覈定作業。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及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揮官應指揮、督導、協調國軍賦予協助災害防救任務;受支援機關應於災害現場指定人員,與國軍協調有關災害處理事宜。 國軍救災2025 作戰區針對救災責任分區易發生土石流及水災等天然災害地區,應預劃適當之位置,先期完成預置兵力、整備機具,並於災害預警發布時,依令前推部署,遇狀況立即投入。 國軍各作戰區及救災責任分區應依災害潛勢地區之特性及災害類別,結合各級政府機關災害防救專責單位資訊,完成兵要調查及預判災情蒐報研析先期完成救災情報整備。 為提升災害救援緊急救護能量,國軍各級醫院及衛生部隊,平時已編組救災醫療小組114組,計384人,並完成醫療救護物資之整備;當發生災害時,可於第一時間投入災區,協助執行傷患醫療照護與後送作業。
國軍救災: 颱風重創烏來 陸軍特戰隊加派兵力搜尋失聯民眾
九合一選舉過後兩周,民進黨敗選檢討未見一個字,先忙著「佈局黨政人事」,而且,蔡英文總統有言在先,佈局到立法院這個會期結束,… 吳怡農在被國民黨攻擊身邊有黑道後,忍不住呼籲民進黨中央,「黃承國身為黨的中常委,是黨的領導人之一;… 但細細觀察網民留言發現,雖然多數認為國軍發揮愛民如己的精神,並犧牲自身假期,全力奉獻心力投入救災任務,深值感佩,但仍有負面情緒多批評國軍在救災任務上,主、從角色混淆,認為國軍應戮力戰訓本務,不應以救災為主要任務。 全國法規資料庫之內容每週五定期更新,當週發布之法律、命令資料,將於完成法規整編作業後,於下週五更新上線。 1、本、外島作戰區(防衛部)及後備指揮部,規劃對22個縣市、518個區鄉鎮,依災情威脅分別派遣連絡官及情蒐官。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國軍救災: 相關新聞
選舉是最真實也最有效的民意檢視,九合一選舉大敗,一手掌握提名權的蔡英文、難逃民進黨敗選最大戰犯角色,然而,真相總是更複雜一些,… 九合一選舉結束,民進黨寫下慘烈的敗績,國民黨在沒有「X(韓)流」的情況下,紮紮實實打了一個大勝仗;奇特的是,…
國軍救災: 國軍救災卻被民眾當免費清潔工 林全:應譴責
天然災害搶救,一般通常分為緊急(人命)、重要設施搶救、災民安置、災區清理、災區重建五大階段;擁有強制性指揮功能、兵力調動快速、通信能力無虞、機動性強、能全面掌握災情的軍方,卻要聽命於無法掌握災情的地方首長,延誤災害搶救黃金72小時時效難以避免。 國軍各類型部隊應依災害防救任務與各階段軍事教育及部隊訓練之災害防救課程,結合戰備任務、各項兵棋推演及實兵演練,執行實作訓練。 國軍依據「災防法」積極強化各項防救災整備,秉持「救災就是作戰」的精神,於災害來臨前,主動、即時「向災區前進,與民眾在一起」,共同守護人民安全,展現「平時能救災、戰時能作戰」的效能,以確保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國軍各級醫院及衛生部隊,已編組救災醫療小組,並完成醫療救護資源之整備,依需求以支援傷患醫療救護與後送作業。 針對易發生土石流及淹水潛勢地區,作戰區完成救災「預置兵力」派遣,爭取防救災時效;另維持可後續應援之「待命兵力」。
國軍救災: 化敵為友!經濟部調度重裝備 支援北市府清樹
在新聞上看到陸軍10軍團朱姓二兵因為災後整理被樹木壓死的意外,就可以看出國軍不重視人力運用的救災方式。 在民間公園處搬運大型傾倒樹木都是用吊車來進行作業,而不是濫用人力無效率的作業方式。 就國防資源而言,國防人力朝募徵併行制方向規劃;國防財力秉持「精實節約」原則,考量建軍備戰優先順序,妥適財力分配,以有效支援建軍備戰;國防物力本諸「國防民生合一」政策,厚植國防科技能量於民間,以達成國防自主之目標。 金門救災官兵借浴遭拒 高職教官鞠躬道歉 金防部官兵協助救災如火荼進行,卻傳出高職教官以未事先聯繫為由,未安排救災弟兄進入校內盥洗,甚至隔日又以言詞辱罵同樣是國軍的小學弟,他今天出面道歉,自責當天未做好情緒控管,才「說了不好的話」,校方表示,… 九合一大選民進黨敗選後,黨中央從兩個面向「檢討」:一方面即將卸任桃園市長的鄭文燦負責召集黨「2022年大選檢討小組」;另一方面,… 從國民黨的歷史角度來看,國民黨常常因為分裂而將一手好牌給打壞,黨內常常因為理念不合而無法團結,槍口無法一致對外。
國軍救災: 停電戶全復明 國軍救災花媽致謝
災防法規定主管機關中央是內政部,地方是直轄市及縣市政府,當災害發生時,現行規定是各基層村裏鄰循行政系統向鄉鎮市區、鄉鎮市區向縣市政府、縣市政府再向內政部回報災情,並由內政部所成立的「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指示國防部逐級下令作戰區、救災部隊執行救災。 國軍協助災害防救,由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向國防部提出申請;地方由直轄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向所在直轄市、縣(市)後備指揮部轉各作戰區提出申請。 但發生重大災害時,國軍應主動派遣兵力協助災害防救,並立即通知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及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國軍(總)醫院及衛生部隊人員(以下簡稱國軍醫療單位)參與國軍緊急救災醫療支援任務,應協助所在地區衛生主管機關統合各公、民營醫療機構,並接受作戰區指揮官指揮管制,於災害發生時,即隨同救災部隊進入災區,協助提供災民所需醫療服務。 直轄市、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及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申請國軍協助災害防救時,應即時提供相關災情資訊、所需救災人員、裝備、機具需求及其他可提供救災部隊之資源事項。
國軍救災: 家中垃圾丟路邊指名「阿兵哥會回收」 官兵無奈
梅雨鋒面侵襲臺灣地區,對各地造成淹水災情,一如往常,國軍動員官兵齊心協助受災戶恢復家園,並持續與各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聯繫,適時調整兵力與機具部署,戮力後續各項災後復原、救助等工作。 觀看新聞報導,多以「國軍救災,銷假返營」、「梅雨災情慘重,國軍用行動表達愛民」及「雨裡來泥裡去,國軍續派千人救災」等標題創造討論話題,種種積極救災的報導鏡頭讓筆者深受感動。 臺灣面對颱風、洪水及地震頻繁的地理環境,天災躲不過,卻能強化救災能量,讓災損降到最低;曾經主管救災業務的退將指出,如何讓救災主力的國軍部隊發揮最大效能,必須從法律、指揮機制、救災裝備、經費全面進行檢討策進,排除中央及地方政府、各部會本位主義心態,否則,難以發揮國軍救災的功效。 國軍常備部隊兵力無法滿足災害防救時,國防部得運用教育召集應召之後備軍人,編成救災部隊,納入作戰區指揮調度,協助災害防救。 六、救災應變部隊:作戰區遇無預警之災害發生時,視災害類別及規模,將救災責任分區戰備部隊轉換之部隊及有預警之災害來襲前,完成預置兵力之部隊。
就實際救災執行需要,災防法應修訂增加賦予國防部為災害第一時間緊急救難的指揮權力,並律定國軍救災在完成搶險、救命階段後,再將指揮權回歸地方政府,讓無法第一時間完全掌握轄區內災情的地方政府,能有更多的救災準備,也同時避免擁有救災指揮權的地方首長,因災情狀況不明胡亂派遣國軍救災兵力,甚至延誤救災黃金時間。 直轄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於災害發生期間,緊急申請國軍支援時,作戰區應儘速覈定,以電話先行回覆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及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兵力派遣情形,並向國防部回報。 發生重大災害地區,由作戰區及救災責任分區指派作戰及專業參謀,編成具備勘災能力之災情蒐報小組,掌握災情,並與直轄市、縣(市)政府及鄉(鎮、市)公所首長密切聯繫,適時投入兵力,立即協助救災。 【記者張德功/臺北報導】國防部今日實施線上記者會,闡明國軍協助地方天然災害實施遂行兵力預置與救災任務,已完成兵力、機具及防疫等各項災防整備,依災情及地方需要,適切派遣兵力投入災害救援,區分:兵力整備、資源整備兩大項說明。 年來,臺灣可能發生災害地區大多固定,應該由職掌救災的消防署編列預算,購置相關裝備、器材,委由可能災區附近駐軍保管、維護、使用,再依據災防法34條規範,協調國防部排定年度救災裝備使用、救災技能教授,提升完全不懂救災的國軍官兵救災技能,如此也可以避免國軍作戰裝備的過度耗損,影響戰備。
國軍救災: 國軍救災景況
12月31日在臺南市政府永華市政中心西側廣場舉辦的「臺南好YOUNG」跨年晚會,市府今天公佈最後一組超級演出嘉賓,由國民… 黑潮藝術邀請國際舞團舞者和音樂家來臺,11月底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演出,但結束後負責人謝宗益在臉書上開砲,列出北藝中心11… 臺鐵408次太魯閣號2日上午9時28分,在花蓮縣秀林鄉清水隧道發生出軌事件,總共造成50人死亡、118人送醫,其中3名國軍士官兵、1名軍校生不幸罹難,成為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傷亡事故。 就建軍規劃而言,國軍當前軍事發展,係致力於防禦及制空、制海等戰力的整建。
更需要大量的食物補充體力,而國軍有沒有這樣的配置,我在這裡深感懷疑。 金門高職教官辱罵救災官兵 國防部譴責 莫蘭蒂颱風重創金門,國軍官兵奉命救災,欲到金門高職盥洗,卻遭該校顏姓教官阻擋,甚至辱罵「爛國軍」。 顏姓教官雖已出面道歉,但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昨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國防部以嚴正立場譴責不當行為。 國軍救災卻被民眾當免費清潔工 林全:應譴責 每當臺灣有災難發生時,國軍常會協助協助民眾進行災後重建。 然而最近卻出現民眾將救災國軍當成免費勞工的情形,行政院長林全就指出,這樣的行為應該要譴責。 全臺雨勢未歇 國軍2萬9千人待命隨時投入救災 全臺受梅雨鋒面、西南氣流帶來的豪雨侵襲,國防部目前待命兵力計2萬9千餘人,車輛機具計24類3千4百餘輛(部),船艇膠舟110艘,空軍S-70C型直升機7類14架。
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質詢時也詢問,國防部針對罹難官兵的家庭狀況,到目前掌握的情形為何。 張哲平指出,國軍有4位官兵罹難,其中一位是國防部的一等士官長,還有兩位是憲兵上兵,另外一位則是官校學生。 綜觀近年來,國防部在軍事專業的考量下,不斷盱衡內、外環境的變遷,配合國家安全戰略的調整,並於兼顧民意需求,積極進行國防組織再造;同時亦在前瞻敵情威脅與作戰需求、結合國軍建軍願景、考量資源條件與提升聯合作戰效能等前提下,厲行軍事事務革新與精進。 所追求者,不外乎建構一個權責相符、專業分工與高效率的國防體制,以達成國軍使命,不負國人的期盼。 國軍不休息 前進金門搶修電力 莫蘭蒂颱風造成金門縣災情慘重,日前才向中央請求調派電鋸等機械清理倒塌路樹且莫蘭蒂颱風造成金門地區電力受損。
國軍救災: 國民黨2024誰出線? 綠委估「他」對民進黨威脅最大
1、統整三軍化學兵部隊,完成人員、裝備、機具之整備,依災害復原或當前防疫需要,派遣兵力、機具,協助地方消毒及防疫工作,維護環境衛生與疫情防堵。 國軍救災2025 國軍各級「心理衛生中心」心輔官計342人,遇重大災害發生時,各作戰區可立即整合地區內心輔官,成立「重大災害事件心理衛生中心」,會同民間社福、慈善等團體,執行救災官兵及鄉民心理輔導(撫慰)工作。 (二)各作戰區可立即投入之「待命兵力」共約為3萬4千餘人;另預置、待命及救災期間,官兵確遵「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各項防疫指導,如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室內通風等,並落實個人衛生防護(戴口罩、量體溫、勤洗手)等「防疫新生活運動」。 以九二一地震為例,半夜震災發生,停電、通信中斷、重災區域眾多,地方政府也成為受災戶,若非中央第一時間指定陸軍總司令陳鎮湘為救災總指揮官,下令10軍團司令高華柱為前進指揮官,最快時間架設野戰通信系統,纔能有效掌握從阿里山、集集、東勢到豐原一線全面災情,並兵分多路挺進災區展開救援。 當年,還沒災防法,國軍救災五大階段一手包辦,最後負責山區救災的直昇機,還淪為地方政府討好山區災民的交通、買菜專機。 因國軍救災所使用的裝備,不管機、船、車輛、機具、裝備,都是現役作戰裝備,本就是用於作戰,雖然一樣可以達成救災任務,卻是大砲打小鳥的資源浪費;以臺灣災害最迫切需要的兩棲運輸車輛來說,使用一輛造價5、6億元的陸戰隊AAV-7執行人員救援,不如採購該型車的民用版,造價一輛不過3、5百萬元,便宜又大碗。
國軍協助災害防救時,無法支援之操作人員、特種機具、重型機械或資材等,由受支援機關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一項第四款、第五款規定,辦理徵調、徵用及徵購作業。 國軍近年來在災害救援與搶救上也有轉變,以往救災都是以戰鬥部隊人力為主,這次說明會凸顯戰鬥支援部隊的重要性。 陸軍戰鬥支援部隊包含有砲兵、工兵、通信兵、化學兵、運輸兵、憲兵、政戰等部隊。 歷次天然災害搶救都可以看見工兵工程重機具;與新冠肺炎疫情化學兵的消除消毒作業。 國軍平時已完備各型輪車2,900餘輛、甲車300餘輛、航空器8架、膠舟118艘及多功能工兵車、挖土機及生命探測器等救災機具合計1,700餘項,遇重大災害時,均可立即投入救災工作。